《〈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对语言的梳理与整合,理解文本内容。2、表达对“君子”的理解,体会“君子”品格。3、自觉践行孔子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重点:1.本课中的文言基础知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重点,应注意总结和把握。2.通过文言文阅读,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又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教学过程:学案解决重要字词句1.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1)君子食无求饱“无”同“________”,_________。(2)知者不惑“知”同“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毋不要(2)智聪明,智慧2.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下划线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就有道而正焉(2)见贤思齐焉(3)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君子食无求饱(5)譬如平地(6)请事斯语矣【答案】(1)形容词作动词,匡正,端正(2)贤,形容词作名词,有德行有才能的人;齐,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3)名词作状语,在内心(4)名词作动词,吃(5)形容词作动词,平整,填平(6)名词作动词,实践,从事3.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3)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译文:【答案】(1)孔子说:“君子明白道义,小人只知道利益。”(2)质朴超过文采就会粗野鄙俗,文采超过质朴就会浮夸。文质兼备、配合适当,这样之后才可以成为君子。(3)近可以用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单选题1.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君子喻于义()A.知晓B.比喻C.寄寓D.讲究喻:知晓、懂得。句意:君子懂得大故选A。2.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就有道而正焉()A.完成B.仅仅C.到D.趁着就:接近、到。句意: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故选C。3.以下没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文质彬彬....B.然后..君子C.譬如平地..D.士不可以..不弘毅A.文质彬彬:古义,质朴和文采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今义,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句意: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B.然后: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事情的转折,直译为然后。句意:这样才能成为君子C.平地:古义,平整地面,填平洼地;今义,平坦的地面。句意:好比平整土地。D.可以:古今相同,都是表示可能或能够。句意: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故选D。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知.者不惑温故而知新B.任重而道远得道.者多助C.迩之事父不足以事.父母D.敏于事而慎于言回虽不敏.4.CA项,同“智”智慧、聪明;/懂得、知道。B项,路程、路途:/道义、正道。C项二者均为动词,待奉。D项,勤勉;/聪慧。故选C。5.下列诗句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文胜质则史B.一日克己复礼C.小子何莫学夫《诗》D.君子喻于义5.DA项,史:古义,虚饰,浮夸;今义,一般指历史。B项,一日古义,一旦;今义,一天。C项,小子: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D项,无古今异义。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譬如平地,虽覆一篑B.小子何莫学夫《诗》C.古之学者必有师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6.DA.平地:古义,平整土地;今义,平坦的地间B.小子:古义,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C.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的人。D.鸟兽:没有古今异义,意思是飞鸟野兽。故选:D。7.下列对加下划线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而不仁而:如果B.小人喻于利于:在C.不亦重乎乎: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吗”D.其“恕”乎其:它【答案】D【解析】D项,其:大概,表推测的语气。8.下列对加下划线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答案】B【解析】B项,敏:勤勉。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朝闻道,夕死可矣B.吾得兄事之C.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D.可以群9.D解析D项,群:名词用作动词,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A、B、C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朝:在早上。兄:像侍奉兄长一样。西:向西。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可谓好学也已B.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C.仁以为己任D.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10.C解析C项,以为:古义,在句中指“把......作为”;今义,认为。一、激趣导入:孔子的画像中,为什么总露着两颗门牙?在古代,这种门牙被称作“骈齿”,它的意思是牙齿重叠。自古以来拥有“骈齿”的人比较少,但凡拥有者不是帝王就是圣德。所以孔子像上的那两颗门牙,并不是为了让孔子显得丑,而是为了突出他的不平凡和圣贤之处。二、见君子之风活动一:疏通字词,理解文意学生自主梳理出重点字词及不理解的字词,互动答疑,教师点拨补充。活动二:内容初探,提炼核心概念读文本,思考:1、何谓“君子”?(找出最能概括“君子”气质的一个词)文质彬彬2、君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智仁勇(君子是智者、仁者、勇者的结合体,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三者是君子的代名词。)三、成君子之德活动三:深入研读,悟先贤哲思分组研读文本,找到智、仁、勇所对应的章节,根据问题导引,深入研讨。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导引智❶如何开启智慧?❷为什么“智者不惑”?仁❶如何成就“仁”?❷“礼乐”与“仁”的关系❸为什么“仁者不忧”?勇❶勇者需具备什么样的品质?❷为什么“勇者不惧”?小组推举代表发言,读文本、解答问题。具体过程:1、智→不惑❶如何开启智慧?好学①❷为什么“智者不惑”?当今社会,我们的痛苦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这是一个繁荣时代带给我们的迷惑。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内心的选择能力更强大。当我们明白如何取舍,那么那些烦恼也就没有了。2、仁→不忧“仁”在整部论语中共出现了109次,它的含义是极为复杂和深刻的。“仁”是儒家所有思想的核心,也正是这个“仁”,让孔子超越小我的喜怒哀乐,实现了普通人到圣人的升华。❶如何成就“仁”?义④恕(11)礼乐②→⑩(12)❷“礼乐”与“仁”的关系“仁”是“礼乐”的基础,“礼”是“仁”的实现途径。《诗》是实行礼乐教化的重要工具。❸为什么“仁者不忧”?一个人有了一种仁义的大胸怀,他的内心无比仁厚、宽和,所以可以忽略很多细节不计较,可以不纠缠于小的得失。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内心安静,坦然。3、勇→不惧❶勇者需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执著追求真理勇于担当锲而不舍❷为什么“勇者不惧”?当你的内心足够勇敢,足够开阔,你就有了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自然就不再害怕了。小结: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据杨伯峻先生考证,“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共出现过107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论语》就是一部关于“君子”的学说。世有孔丘,“君子”始立。可以说,是在孔子的精心重塑和不遗余力的维护下,“君子”一词才散发出如此高贵的气质。而自从有了“君子”这一理想人格,我们的文化便有了脊梁,余秋雨先生说:“对中国文化而言,有了君子,什么都有了;没有君子,什么都徒劳。”此言得之。四、行君子之行活动四:经世致用,探寻价值孔子思想过时了吗?学生自由发言21世纪人类面临的困境:物欲横流、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内斯•阿尔文(1988年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梳理文本,构建了我们心中君子的美好形象,对我们提升自我的品行修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君子之道,在修己,在怀仁,在兼济天下。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广泛传播,是因为这些思想不只体现在仁人志士,英雄伟人的身上,更多的是,它已经根植于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里,内化为我们灵魂中不可或缺的品格。当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的提升自我修养,从而衍生出强烈的家国情怀,那么这个民族会越来越伟大,这个国家也会越来越有担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希望同学们都够见君子之风,成君子之德,行君子之行。课后反思《论语》中尽管有很多内容学生不易读懂,或有时似懂非懂,但高中生学习的目的旨在吸收前人思想的精华中有益于自己的思想修养的部分。所以,我认为教学目的不在于逐字逐句吃透课文,而在于把握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教给我们的学习方法和做人的道理。因此,我把教学重点放在第二和第三目标上,即:表达对“君子”的理解,体会“君子”品格。自觉践行孔子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理解文意也离不开字词的梳理,鉴于课下注释比较详细,学生手里也有一些文言文注解,在第一个目标的处理上,我采取的是“我来提问你来答”的方式,一位同学提问,另一位同学解答。这样既梳理了重点字词又不至于枯燥乏味,确实提高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思考:作为语录体的《论语》,这种片段式的甚至接近于“断章”的内容很多,为什么选择性必修课本单单选了这十二则,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的主题和联系呢?研读文本后,我确立教学围绕“君子”来展开,提出了两个问题:1、何谓“君子”?2、君子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同学们读文本后,很容易就找出了能概括君子气质的词——文质彬彬。第二个问题,答案很广泛,本课提到的这些美好的品质都可以归入“君子”的范畴。在这里,我想让同学们有思考概括的能力,所以我适时点拨,问他们君子是哪三者的结合体。学生很自然的就锁定了第九章——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之后的教学就依第九章深入研讨。内容较多,时间有限,所以我采取了分组研讨的方式。给每组提出了具体要求,并设置了问题进行导引。同学们积极性较高,讨论也很热烈。分享交流阶段,同学们较积极,回答得也不错,效果较好。通过共同探讨,同学们对“君子”品格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想这对他们的修身养性和人格养成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