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管理办法答疑_第1页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_第2页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_第3页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_第4页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处方管理办法》答疑编者按:此前,卫生部颁布了《处方管理办法》并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为加强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的技术指导,卫生部医政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总后卫生部药品器材局和中国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共同编写了《〈处方管理办法〉答疑》,对《处方管理办法》进行了解读。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对其进行连载,以推动广大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深入、全面地掌握有关规定,确保《处方管理办法》的有效落实。1、为什么要制定《处方管理办法》?(1)卫生部在建国后曾制定《处方制度》,于1982年1月修订,但一直是在医院管理制度范畴内进行规范,内容比较简单,主要规范处方书写。(2)卫生部于2002年3月决定将《处方制度》提升为法规性文件《处方管理办法》,并组织人员进行调研起草。改革开放后我国制药工业迅速发展,外企大量涌入,同时医药市场竞争逐步激烈,药品流通领域的不规范操作越来越严重;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出现浮躁现象,医师开具处方不规范,药师调剂不规范,不合理用药现象逐趋严重。这些现象,必将影响药物治疗质量和患者的安全用药。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卫生部于2004年8月发布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经过2年多的试行,医药界普遍反映较好,认为符合实际,有较强可操作性,对规范开具处方和调剂处方、对保护患者安全用药很有好处。但也有不足,如提出开具处方要用药品通用名,但无具体措施,有的问题提得不够明确,需要补充与完善;另外有的医疗机构在认识上有较大差距,没有认真执行。(3)2006年初,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开会期间,两会代表和委员对卫生改革十分关注,对医药市场无序竞争与一药多名、一药多家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严重关注,要求整治。卫生部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身建设、加强自律,加强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用、管理与不合理用药监控的角度,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而规范处方管理,开具处方使用规范药品通用名称是重要的具体措施之一。(4)部领导亲自召开了专家会议,听取对《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修订意见和采用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的可行性以及宜采取的相应措施。(5)卫生部医政司迅速组建了修订班子,并于2006年3月至4月到全国11个城市征求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于2006年8月提出了修订稿,又反复听取意见,修改后提交了送审稿。(6)新的《处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7年2月14日颁布,5月1日起执行。2、《处方管理办法》有哪些特点?(1)目的明确:由于目前医药市场的混乱和无序竞争,以及假劣药对人民群众的伤害,卫生行政部门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加强临床药品使用管理和监控;规范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的行为,抵制商业贿赂和医药市场的无序竞争;《办法》也是针对医疗机构目前存在严重不合理用药现象,如我国手术预防用药、特别是清洁手术的不合理用药十分严重,不但使用率高,而且预防用药时间长,且多为三代头孢;抗菌药物和注射剂的过度使用;不少医疗机构人血白蛋白的不合理用药也十分严重,人血白蛋白有明确的适应证,最近10年来,有的医疗机构人血白蛋白在本机构用药金额的前3位之内,这是很不正常的。必须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正确引导,促进药物合理使用,提高药物治疗水平,提高医疗质量。(2)法律地位和权威性提升:《办法》是以部长令发布,权威性强,法律地位提升;《处方管理办法(试行)》修订的全过程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的发布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只要有利于病人安全用药和有利于患者获得必需的药品,本《办法》中都作了相应的规定,保护患者用药权益;《办法》法律、法规依据明确;增加了“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两章,强化了法律责任,有利于本《办法》的落实。(3)补充、完善了《处方管理办法(试行)》,提升了《处方管理办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明确提出开具处方须用药品通用名及具体实施措施;提高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处方管理办法的可操作性,等等。(4)对医院药事管理和药学部门(药学部、药剂科和药房)工作的规范化要求明显加强;规定明确了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是医疗卫生技术部门之一,药师是卫生技术人员,医、药、护、技是医疗机构医疗工作的四大技术支持系统。但目前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整体技术素质普遍较低,人才结构不合理,医疗机构领导对药学部门和药师未给予必要的重视,药学部门及药师在临床用药方面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药学人员缺编严重,卫生部要求医疗机构重视医院药学的发展与建设。本《办法》对医师和药师的职责、培养和要求都是相应的、相一致的。(5)强化医疗机构领导的责任:医疗机构领导应对本机构落实执行《办法》负责,应对本机构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办法》的宣传和教育,要求医师和药师正确理解本《办法》的主要内容。(6)明确规定了药物使用评价与处方点评制度,这对推进与落实药物的合理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突出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这对《办法》的落实执行有重要意义。3制定与实施《处方管理办法》有何现实意义?《办法》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其宗旨是“规范处方管理,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因此,处方管理办法实施具有以下现实意义:(1)规范处方开具、调剂、使用和管理,提高处方质量。(2)规范与发挥医师、药师在促进合理用药方面的专业作用,尽力避免不合理用药,提升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质量。(3)规范处方药品名,推广采用通用药品名开具处方的国际规则,防止重复用药,有利于减少用药错误;推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自律,抵制商业贿赂,有利于整治目前不规范的医药市场。(4)制定《处方管理办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安全、有效、经济用药,即合理用药,保护患者的用药利益,充分、合理使用有限的医药卫生资源。4《处方管理办法》的立法依据和适用范围是什么?(1)立法依据:《办法》是依据《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2)本《办法》的适用范围是:①医疗机构(包括中医院、民营医院)及其医师、药师、护理人员。②预防、保健机构及其相关医师、药师和护理人员。③病区领取、保存和使用药品以及基数药品的管理与使用。④静脉用药(输液)加药混合调剂等工作也应遵守本《办法》的相关规定。⑤上述单位及其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在开具处方、调剂处方和处方印制与保存等工作,都应按本《办法》规定执行。5什么是“处方”?《办法》所称的处方,是指“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以下简称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办法》规定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是指病人住院期间的长期或临时用药医嘱单,应专人专用,由病房药房的药师审核、调配(摆发)药品,不能采用所有患者用药汇总成“药品请领单”的办法。处方具有特殊性、法律性和经济性。6怎么理解“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问题,如何执行?(1)住院患者所需求的药品可开具处方领用,或以病区用药医嘱单领取。(2)目前采用病区用药医嘱单领用药品的医院,多数都不规范,实际上是简单的药品汇总请领单,只填写药品请领数量和金额,这样的病区药品汇总请领单,应按《办法》相关规定的要求,作适当改进。(3)病区用药医嘱单,应含患者姓名、年龄、病历号、临床诊断、药品名称、剂量单位、用法、用量等。其目的是为了落实《药品管理法》以及卫生部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药师必须审核医师处方的相关规定,防止用药错误、减少用药不当,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4)病区患者用药,采取开具处方领用药品的,则处方应由具有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实行以病区用药医嘱单领用患者药品的(也可包含第二类精神药品),由医师或护士按病历上的医师用药医嘱抄写或录入计算机;抄写或录入者应签名,并应由第二者核对,医师可不再签名或者盖签章;药师审核和调配者,均应签名或盖签章。(5)向病房(中心)药房领用住院患者药品的处方或病区用药医嘱单,应与患者病历上的医师用药医嘱相一致。7“处方”具有特殊性的意义?处方是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具有法律效力。但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即应具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开具的处方;和经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师调剂处方。其他任何人员不得开具或调剂处方药,冒充者要承担由此而发生损害患者用药权益的相应法律责任。这就是处方所具有的特殊性意义。8如何理解“处方”的法律意义?处方与病历一样是重要的法律凭证。故医师处方应正确、清晰、完整,修改时必须重新签名或盖签章;药师调剂要认真审核处方和详细、明确的用药交待,每道调剂程序完成后要签名或盖签章。处方一旦形成并完成调剂后就不得修改,处方要按本《办法》规定,妥善保存备查,以示处方法律效力方面的严肃性。9如何理解“处方”的经济性?医师处方和药师调剂一旦形成,它就必然具有经济意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或药品零售企业(以下简称:社会药店)有批零或进销差价收入;也是财会人员作药品账务和经济核算的凭证。有人曾称:要切断处方药品与经济的联系,这种提法是不科学的,因处方本身的特点之一是具有经济性,它不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发生经济关系,并按国家“以药补医”政策的规定为医疗机构卫生事业的改善与发展提供经济支持;那么就必然与社会药店发生经济利益关系,为股份制经营企业或私人社会药店经营者提供经济利益。必须指出,至今我国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会药店实行的药品经济政策仍都是“批零差价”政策,医疗机构按规定在进价上加价15%是国家政策规定的,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有人说:“这是医院规定的虚高定价,损害了病人的利益”,这种说法不符合国家的政策规定,实际上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药品价格一直由国家定价。但是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药品市场改革启动,放开了药品价格,当然,随后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让政府有关部门意识到了对于药品这种特殊产品的价格完全放开是不妥的。对于药品价格,医院是执行者,本身不能自订药品价格。10医师取得处方权有哪些规定?(1)符合以下条件的医师可取得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医疗机构开具的处方,应当经所在执业地点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2)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3)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后,方可开具处方。(4)试用期人员开具处方,应当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5)进修医师的处方权,应由接收进修的医疗机构依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认定后,可授予相应的处方权。11医师被医院派到基层医疗机构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活动时,处方权如何解决?医师取得处方权必须有明确的执业地点和执业范围:在注册时就明确规定了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其执业地点应是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医师只有在注册规定地点才有处方权;但医院因医疗工作需要派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活动时,可由所在的派出医院授予其处方权,并应将派出医师的姓名、专业和职称向基层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备案,并留存签名式样或签章备查。12医师在什么情况下将丧失处方权?下列情况将被永久或某一时间段内丧失处方权:(1)医师违反《执业医师法》,被责令暂停执业的离岗培训期间,或被注销、吊销医师执业证书时,其处方权应予取消;(2)调离、辞职或退休离开原执业注册地,即离开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时;(3)考核不合格离岗培训期间;(4)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5)不按照规定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6)利用开具处方牟取私利的。13如何理解第九条关于“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可以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的规定?(1)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预防和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或根据医疗诊治情况和需要,经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范围内,在注册的执业地点取得相应的处方权,并应在执业机构留存签名或专用签章式样后方可开具处方。(2)除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执业的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须经所在执业地点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具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印章方有效。14毕业后尚未取得医师处方权的人员如何开具处方?新毕业医学生在实习期没有处方权,在此期间所从事的医疗活动,其处方权按《办法》第十二条规定执行,可以开具处方,但所开具的处方必须经所在医疗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后方有效。15医师或药师未在医疗机构签名留样或者专用签章备案,是否可以开具处方或调剂处方?不可以开具处方或者调剂处方。(1)目的:一是为了保护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的权利;二是为了确保处方的合法性,防止假冒,保障患者用药安全。(2)开具处方医师和调剂处方药品药师的姓名应留样备查,其形式可采用本人签名留样或签章备案,究竟采用那一样形式,由各医疗机构自行决定。采用签章的,医师和药师的图章应由医疗机构统一设计和刻制。(3)每位医师、药师的签名或签章留样,应在药学部门门诊药房和病房(中心)药房都有备案。已留样的签名或签章不得改变,否则新的签名或签章式样应重新备案。16处方开具、调剂、保管相关工作的监管是国家哪个部门?(1)这在《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三条作了明确的规定:卫生部负责对全国的监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督管理。(2)《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199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时,对卫生部的机构设置与职能所下达的文件都明确规定: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药学部门及其药师的管理;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与管理、药品的使用与管理;医师处方开具、药师调剂处方等工作都应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以有利于医疗机构药品的正常采购供应和药品的临床应用管理;有利于医院药学部门工作的正常进行和医院药师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我国医院药学的发展和与国际接轨;有利于药物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疗质量的提高,保障患者安全用药。17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办法》总则第四条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1985年WHO内罗毕会议将合理用药定义为:合理用药要求患者接受的药物适合其临床需要,药物剂量应符合患者的个体化要求,疗程适当,药物对患者及其社区内为最低廉。卫生部在2002年1月公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将合理用药概括为“安全、有效、经济”六个字。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原则是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1)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它涉及用药的风险和效益,医师在用药和药师处方审核时必须权衡利弊,要尽量给予患者安全的药物,从而使患者承受最小的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但同时应积极教育患者,宣传安全用药,让患者正确了解药品都有两重性,即有治疗疾病的一面,又有发生不良反应的一面,药物治疗是具有一定风险的。(2)有效性:是用药的首要目标,医师应针对患者的病症,正确地选用适宜的药物,但由于受到医学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对有些疾病的药物治疗仅能减轻和缓解其病情的发展,因此应使患者对药物的疗效有较正确的理解,有一个恰当的期望值,使之达到医患双方均可接受的用药目标。(3)经济性:是指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换取尽可能大的治疗效益,降低社保和患者的支出。但对经济性不能理解为价格最低的药品。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无疑有助于患者利益,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和节约医疗卫生资源,以利于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18规定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是WHO和世界各国的通用规则,也是WHO评价处方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使用药品通用名有利于整治目前药品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通过“药品处方集”药品的遴选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制剂品种的遴选,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临床应用与管理,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提升药物治疗水平,保护患者安全用药。(1)规范处方药品名称,有利于医师和药师选用药品,避免因一药多名引起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造成对药品安全使用的影响,防止用药错误。(2)规范临床药物治疗需要的药品剂型与剂量规格,促进医药资源的合理使用。(3)保证医疗文书的可追溯性。(4)推广使用药品通用名有利于国内外学术交流。(5)有利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自律,纠正有的医疗机构进药不规范现象。(6)有利于规范医药市场,抵制商业贿赂和药品价格虚高。(7)有利于整治医药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抵制一药多名、一药多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和质量低劣的药品。19药品通用名的概念是什么?药品命名是药品标准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药品通用名可分原料药品通用名和药品制剂通用名。原料药品通用名不带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制剂通用名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是带“酸”、“盐”和剂型及剂量规格,也就是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开具处方使用的药品通用名。20医疗机构是否只能使用卫生部发布的《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中的药品?卫生部为配合2007年5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根据《中国药品通用名称》(1997年中国药典会编)和《国际非专利药品名(INN)》,并参考了全国数十家三级甲等医院使用的常用药品情况,编写了《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目录》是按原料药品通用名编写,目的在于规范医师开具处方和临床用药医嘱,并供各医疗机构编制“药品处方集”的药品通用名称。但收载的药品并不全,只收载了医疗机构较常用的26大类93个亚类的1012个药品通用名。《目录》将随着医药科学的发展和临床需求,将不定期地进行补充和修订。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第十五条的规定,“药品处方集”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性质、功能和任务制定。医疗机构应该使用本机构“药品处方集”中的药品,而不是只能使用《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中的药品,所以《目录》内未列入的药品,也可以遴选列入“药品处方集”。但各医疗机构“药品处方集”遴选的药品名称必须符合《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和《国际非专利药品名(INN)》的命名规定。如胰岛素类《目录》只列入胰岛素,实际上有中性胰岛素、精蛋白锌胰岛素、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等等,不应将各种胰岛素都列入“药品处方集”。各医疗机构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列入上述有关的胰岛素,但生物合成人胰岛素类有多个规格,在遴选时要严格掌握,遴选必需的剂型和规格品种,不应将各种剂型、规格品种都列入“基本用药供应目录”。21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通用名的难点是什么,如何克服?(1)首先是医药市场的“五多五乱”和由此而产生的药品流通领域的无序竞争和商业贿赂。(2)需要社保部门的配合,药品报销目录也同样应使用药品通用名。(3)药品招标工作应按《处方管理办法》适当调整,使之与本《办法》相适应,药品招标评选时应重视药品质量和企业诚信度。最终须从体制和机制上进行改革与完善。(4)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需要有一个习惯与适应的过程,要认真学习,提高认识,正确理解,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缩短习惯与适应过程。(5)中医院也应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需加强宣传教育和监管力度。(6)民营医疗机构同样要执行《处方管理办法》,应认真学习本《办法》,并认真落实。22执行《处方管理办法》来自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自身的障碍是什么?(1)落实《处方管理办法》的困难在于某些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疗机构领导的不重视:不组织宣传学习;不组织制定实施措施;不组织编制“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总之,有的医疗机构对《处方管理办法》是否真的要实行,尚持观望与怀疑的态度,决心不大,还想等一等、看一看其他省市医疗机构是怎么做的,还想看卫生部的决心,这也反映了有的医疗机构领导对法律、法规的严肃性缺乏认识。(2)困难之二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特别是医疗机构领导认识上的障碍:没有认真学习领会《处方管理办法》的目的与意义,而只强调困难,“一药二个剂型、各2个制剂品种”不方便,总想从多家企业进药,不限止限制的随意进药;有的说限止限制一药多企业生产的同一品种进入医疗机构,这不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事;有的说实行“一药二个剂型、各2个制剂品种”会影响医药工业的发展,等等。这些思想障碍主要是认识问题,但也有少数人实质是怕影响他们的个人利益。应认真回顾总结一下医药市场无序竞争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影响,对患者安全用药的危害性,必将得出:我们不能不严重关注,并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实际措施,来维护患者的合理的用药权益。首先,必须清晰的认识: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的采购与监管,规范医疗机构临床用药和用药管理,维护患者的用药安全是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以及医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必须纠正同一剂型与剂量规格的同一药品、而同时从多家生产企业进药以及不是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同一药品购进多剂型、多剂量规格的品种,这种不规范的购药和用药,就有可能产生商业贿赂和对患者安全用药危害。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现在的现实是“医养不起药”,确切地说,“是医疗机构养不了这么多生产企业和经营企业”。如果不提高准入门槛,删减企业数量、不改变一药多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不改进一药多名,不规范与改善混乱和无序竞争的医药市场,而一定要医疗机构“养起来”,这必将产生商业贿赂和假药、劣药。“齐二药”、“欣弗”和最近连续暴露出来的一系列假、劣药,充分说明了这点。如“齐二药”事件,广东中山大学第三医院是有功的,但患者是在医院用“齐二药”造成的严重损害,药厂倒闭医院成了第二被告,因赔偿、抢救在经济上造成巨大损失,也给医院形象与信誉造成危机。又如某省地级市三级医院因使用也购进“齐二药”生产的亮菌甲素注射剂,但尚未使用,获悉该药是假药后,立即封存并上报,但被认为是购进使用假药而被罚款。再如“欣弗”、人血白蛋白、静注人血丙种球蛋白等一系列假药对患者的损害,对卫生系统、对有关医疗机构的影响与损害等,从上面的实例说明,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不管是不行的!必须加强临床用药管理。医疗机构只能从规范自身的进药和临床用药管理来抵制医药市场的混乱与无序竞争,抵制对医疗机构的损害。否则医疗机构承担不起不规范医药市场的反复冲击和防不胜防对患者造成的损害。(3)困难之三是医师和药师对使用药品通用名有一个习惯和适应过程,医疗机构应尽量为缩短这一习惯和适应过程的时间创造一些条件。23医师开具处方可使用哪些药品名称?本《办法》规定医师开具处方可使用的药品名称,即第十七条规定的药品名称:(1)药品通用名称,即药品制剂通用名称。(2)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即原研企业生产的药品专利药品名称。(3)复方制剂药品名称(含中成药)。(4)医院制剂室配制的制剂药品名称。(5)以上各项的药品名称,都应是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的。24使用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有哪些具体要求?原研企业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应符合以下条件:(1)是原研的企业才准使用专利药品名。(2)必须经我国药监部门批准并公布的专利药品名称。(3)在中国申请有专利保护的,过了专利保护期仍可使用专利药品名。(4)应向医疗机构提供我国药监部门批准的专利药品名称和专利局批准的专利保护证明文件复印件。25规定处方时效性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1)处方有时效性。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八条规定:“处方开具当日有效。特殊情况下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并签名或加盖签章,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2)规定处方时效性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确保药物治疗的成功。(3)规定处方时效性的意义:因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评价药品选用和给药途径、时间、剂量的正确性,关键是应与患者疾病病因(病理生理)和当时生命指征与临床症状相符合。患者的病情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医师每天要查房,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指征的变化情况,并根据这些变化调整用药或用药剂量或用法,否则,就可能因用药不适当而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可能给病人造成损害。所以对医师处方有时效性的规定。这也是无医师处方社会药店不准出售处方药,处方药不能由患者自己任意选用的缘由,而把处方权授予医师,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对证给予药物治疗,并应在药师参与下用药的重要原因之一。26处方需要延长有效期的“特殊情况”是指什么?主要是指:某些非本地区患者;某些诊断用药或者诊断检查时才使用的药品;某些行动不便或老年患者的慢性病用药等,但医师对这部分患者延长其处方时效性时,必须充分评估病情的稳定性、用药的适宜性,延期取药日期不会对患者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医师方可签署患者处方延长有效期限。对外地患者,必要时医师也可出具诊疗意见书,提出诊断和治疗意见,供患者所在地医疗机构医师诊断和用药时参考。27什么是“药品处方集”?本《办法》第四章第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本机构性质、功能、任务,制定药品处方集”。“药品处方集”:就是本机构(包含预防、保健机构,中医医疗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下同)使用的“基本药物”,也就是“药品处方集”收载的药品可以满足本医疗机构绝大多数患者的医疗诊治需求。“药品处方集”编写的内容应根据各医疗机构的特点和需要而定。28医疗机构制定“药品处方集”的依据是什么?医疗机构的“药品处方集”应通过本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来制定和遴选药品遴选。药品通用名称应用卫生部公布的《处方常用药品通用名目录》收载的药品名称,如《目录》内未收载的药品通用名,而临床又必需的药品,可采用《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国际非专利药品名(INN)》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并根据“本机构性质、功能、任务”的特点,以及卫生部或本省制定的药物治疗指南(原则)或医药学科专业学会制定的和医药学术界公认的治疗指南或治疗、预防用药原则(指南)制定本机构的“药品处方集”。29编写“药品处方集”主要内容是什么?药品处方集编写的内容应根据各医疗机构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而定,最好是编写成便于携带的手册。其主要内容可包括(供参考内容):(1)总论。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②药物相互作用;③药物的选择与用药注意事项;④老年人用药选择与注意事项;⑤婴幼儿用药选择与注意事项,等等。(2)各论。可按临床各科治疗用药和药理学分类办法编写。①每个药品各项目信息论述宜简练:通用名称:简要药理作用、适应证;主要剂量规格、用法用量;主要注意事项等等;②处方集收载的药品:应最具有安全性、最具成本——效益比、当地可获得和通过权威质量认证的药品组成;③每种药品:应列出本机构遴选选中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品种,等等。(3)附录。具体内容可根据各医疗机构临床实际情况而定,如可收录:①卫生部或省级卫生厅(局)有关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法规性文件,以及技术规范等;②本机构有关临床用药的相关规定;③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指导原则);④药物分级管理规定;⑤影响胎儿的药物;⑥哺乳期慎用的药物;⑦按体表面积计算小儿药物用量;⑧肝肾功能低下时药物的t1/2和剂量的调整,等等。30“药品处方集”与市场销售的“药物学或药物手册”的区别在哪里?(1)“药品处方集”对本医疗机构带有强制性,医师、药师应人手一册,要求认真执行;而“药物学或药物手册”只是临床用药的参考书。(2)“药品处方集”只收载本机构临床应用的基本药物及其遴选(中)的制剂品种,各医疗机构编写的“药品处方集”,是根据“本机构性质、功能、任务”的特点,相互之间往往有差别;而“药物学或药物手册”收集国内外已经上市的全部药品,和制剂品种。(3)“药品处方集”收载的每种药品各项目信息的论述都较简练;而“药物学或药物手册”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药效、适应证、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以及制剂品种等项目的有关信息论述详细全面。31医疗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的含义是什么?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六条的规定的实质,是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本机构“药品处方集”收载的药品,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遴选其药品制剂品种及该品种的生产企业,编制本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其含义是指本机构所供应的全部药品制剂目录,在药品通用名称下列出药品制剂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剂量单位。医院药剂科(药学部)药库只准按本机构制定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的品种购入药品;医师只能在选择“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所收载的药品制剂品种开具处方。32如何制定“基本用药供应目录”?(1)首先应按“药品处方集”所收载的药品遴选临床需求的具体药品制剂品种及其生产企业。“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使用的药品通用名,就是经药监部门批准的药品制剂通用名,也就是药品库采购和医师开具处方时应使用的药品名称。(2)“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编制办法:按本机构“药品处方集”收载的药物,按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在同一药品通用名下,注射剂型(含水针剂与粉针剂等以及各种剂量规格)和口服剂型(含片剂、胶囊剂、控缓释片、水剂等以及各种剂量规格)只准选择2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剂量规格(或不同剂量规格)药品制剂品种,各选一个列入“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同时规定,处方组成类同及作用、适应证相同的复方制剂,只准选择1~2品种列入“供应目录”(含中成药)。(3)具体制定“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和遴选制剂品种与生产企业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其规定的“2个药品制剂品种”,不能理解为一个进口药、一个国产药,在药品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应按循征医学的原则,首选价格低的药品制剂品种与生产企业;②注射剂型、口服剂型和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药品品种可少选,不能多选,如干扰素应按一个药品选择两个企业生产的品种;再如小剂量阿斯匹林片,用于预防用药时,剂量规格有40mg、50mg、60mg、80mg、100mg,只准选1个剂量规格的两家以下企业生产的品种;或80mg和100mg2个不同2个规格各选一家企业生产的品种。③对儿科、眼、耳、鼻、喉和皮肤科等专科用药或外用药等剂型及剂量规格遴选时也应严格控制,只准选择1~2个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品种。④干部病区用药,不应作为遴选哪家企业生产的药品的条件。⑤任何单位或个人都不应对药品的遴选进行干扰。⑥遴选“药品处方集”的药物及其制剂品种的原则:应根据临床需求、药品质量、药价合理、企业信誉度等因素,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地由本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遴选。33编写“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应注意什么?(1)应制定“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遴选的原则与标准,编写时应突出本医疗机构的“个性”和特点。(2)应十分重视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和遴选程序,遴选应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有的医院遴选药品品种由药事管理委员会负责,但选哪家企业生产的则由院务会决定,有的甚至由院长或主管院长个人选定,这种运作程序不适当,未充分发挥药事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运作也不透明,应改进。“药品处方集”收载的药物品种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遴选的药品制剂品种及遴选哪家企业生产的均应由药事管理委员会按本机构制定的遴选标准、管理制度和程序等严格控制下进行遴选,院领导应组织监控和对遴选的“目录”进行审查。(3)应定期修订,现阶段可约半年修订一次,但不宜频繁或随意修改。(4)也应重视在如何制定“基本用药供应目录”第(3)项提及的应注意的问题。34“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没有列入的药品品种或剂型或剂量规格的应如何解决?(1)因临时特殊诊疗需要,“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中没有列入的药品品种或剂型或剂量规格的,相关临床科室可提出申请,经医务处(科)和药剂科主任签署同意后,由药库一次性购入使用,药库不常备。(2)在本机构治疗特殊需求的药品应由本机构药学部门的药品库负责采购,不得请患者或患者家属自行外购,以保证购入药品的质量。(3)患者自备药品一般不得在医疗机构内使用。只有在患者必须接受此药物治疗,而本机构药学部门的药库又不能供应时,经主管的主治医师和临床药师或调剂室负责技术工作的主管药师审核同意;使用此类药品时,处方医师应在患者病历上有记录。如果对药品的来源、质量及完好性等有疑问,应禁止使用。35如何实施本《办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将本机构基本用药供应目录内同类药品相关信息告知患者”?(1)告知内容:医疗机构应将同一药品有哪两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以及参考药价告知患者。(2)告知方法:应以医师开具处方时告知为主,但药师也有告知职责;也可用电子显示屏滚动式公示。36为什么要规定只准遴选“一药二个剂型及各2个制剂品种”,限止限制医院从多家企业进药?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这样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医疗机构的药品采购和临床用药,限止限制医院从多家企业进药。(1)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药品应用与管理,净化医疗机构药品购销环境。现在有的医疗机构同一规格的药品从5~6家企业进药,同一药品商品名不同,有的还收“进院费”,有的购进“新药”没有适宜的标准和程序,随意性很大;有的进那一家企业的药品与医师个人或科室经济利益挂钩;有的医院不合理用药情况严重、特别是预防用药。所以实行“一药二个剂型及各2个制剂品种”,加强药品遴选的管理,限止限制从多家企业进药,医疗机构应严格防范不正当商业竞争,而可能对本机构造成的药品采购与临床用药的不规范和商业贿赂行为。实行“一药二个剂型及各2个制剂品种”必将有利于药品质量的提升,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有利于患者安全用药。(2)本《办法》规定的目的还在于,通过规范医疗机构临床药品的应用与管理,也有利于促进药品市场进步,抵制“一药”多企业低水平重复生产和低限投料的现象。在我国低水平重复生产非常严重,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开发新药的能力,但为了申报“新药”,有的开发了一些没有价值的新药或剂型,比如某些复方制剂无科学依据的任意配伍组方,创造所谓的“新药”;再如无意义的新剂型:将氯化钾水针剂改为粉针剂、维生素C水针剂改成粉针剂等,还有的将粉针剂改变成大、小输液,与已有的剂型相比较,没有任何治疗优势,但价格却上涨了十几倍至几十倍,在使用时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而且受污染的机会大大增加。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需要有价值的新药与新剂型,但不需要那些低水平的剂型改变和不符合临床需求的剂型,决不需要粗制滥造的假冒货,更不允许有它的市场。规定“一药二剂型及各2个制剂品种”,医疗机构应对多家企业生产的药品要进行甄别,选择优质产品、药价合理和信誉好的企业。建立并规范新药引进和淘汰药品的规则和药品评价制度。防止和限制在购药、新药引进及淘汰药品过程中的个人权力寻租与利益交易的行为,保障患者使用药品的安全、有效。如果因医疗机构规范临床药品应用与管理,而造成那些技术力量弱、设备条件差、以低水平仿制为主、不重视产品质量的医药企业退出市场,这是好事,有利于保护患者安全用药,有利于优秀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净化医药市场。(3)在临床用药中,药剂学向给药定时、定数、定位发展是用药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药剂学研究的虽然不是药物的有效成分,但给药方式可以影响药物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随着新剂型研究的发展,优良的新剂型对提高药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作用非常明显。我国可以将制剂创新作为药物创新的突破口,前提是新剂型应明显优于现有剂型,而不是简单的低水平改造或粗制仿造。本《办法》为满足医疗机构和患者的特殊需要,专门规定了“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的情况除外”的条款,由医疗机构的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临床需求,评审决定是否需要增加购进其他剂型或剂量规格。可见《处方管理办法》中对购进剂型的限制不是关上了一道门,而只是设置了一道坎,真正有优势的新剂型经过专家的论证,仍然可以在医院畅通无阻;而盲目开发、以申请所谓“新药”实为单纯经济利益目的的品种则要望“坎”莫及了。这道坎为医疗机构的医师和药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他们及时了解医学、药学、药剂学发展的动态,使患者用上最适宜的药品。37“一药二个剂型及各种2个制剂品种”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怎么办?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因特殊诊疗需要使用其他剂型和剂量规格药品”可另行遴选除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以外的其它剂型,如少数药品的某些控释、缓释片,再如适用于婴幼儿的剂型,眼、耳、鼻、喉科和皮肤科等专科用药或外用药等剂型,并列入“目录”。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为常用成人剂量规格外,因特殊诊疗需要还可另选其它剂量规格,如适用于儿童、婴幼儿的剂量可列入“目录”。又如大输液(葡萄糖)的各种剂量规格:如5%、10%葡萄糖注射液500毫升、200毫升、100毫升,50%葡萄糖注射液20毫升等;再如氨基酸类注射剂型,按治疗需求一般可分为营养型、肾用和肝用氨基酸注射液,可分别另选列入“供应目录”,但对各种各样的复方氨基酸制剂(注射液)及规格应视为一种药品品种进行遴选。遴选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剂型、规格应是保障患者基本治疗需求的制剂品种。38开具处方和调剂处方时,如何区分同一通用名、相同剂型下的不同企业生产的药品?(1)如果剂量规格不同,开具处方或调剂时,可以从剂量规格进行区分不同企业生产的药品;(2)如果剂型、剂量规格也相同,可以用标注符号方式进行区分;(3)在制定“基本用药供应目录”时应统一本机构的相关规定,并在“供应目录”每个药品标注符号。39《处方管理办法》对医师开具处方的依据是怎么规定的?本《办法》第四章第十四条作了明确规定:(1)应根据医疗、预防、保健的诊治需求。(2)依据临床诊疗规范、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或指导原则等诊疗、药物治疗技术性规范。(3)根据药品说明书:因药品说明书是经过药监局批准的,具有法律效力,所以医师开方应遵循说明书的有关规定;但疾病、诊断、治疗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医师根据当时患者病情和诊断的实际情况,认为确有需要调整说明书中有关用法、用量规定时,医师应在患者的病历中说明理由,在处方调整的用法用量处再次签名或盖签章,并应向患者如实告知调整原因,药师应交待清楚药品用法用量和使用时注意事项。(4)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有关药品使用或监督管理的相关规定。40《处方管理办法》规定处方标准与处方格式有哪些特点?(1)本《办法》与2004年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这方面的规定基本相同。本《办法》规范、并统一了处方笺的基本内容和格式。第二章第五条规定:处方标准由卫生部统一规定,处方格式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制定,处方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格式印制。处方由前记、正文、后记三部分组成,明确了每部分应包括的内容。从2007年5月1日起执行。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含中医院、私立民营医疗机构)印制的处方笺必须符合本条的规定,不准自行设计处方内容与格式。(2)这次修订的处方项目内容:除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还应当包括患者身份证明编号和代办人姓名及身份证明编号外,还明确规定医师应在处方上注明患者与本次处方用药相关的主要临床诊断,为药师审方提供了必须的条件。通过医师注明的临床诊断,药师可分析、审核处方中所开药品是否符合其适应证,有无慎用、禁忌证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做到医师和药师专业知识上相互弥补,共同为患者的药物治疗安全、有效负责,防止用药错误。另外还增加了药价,以示尊重病人的知情权;费别:表明药费的支付者,是医保部门支付还是个人支付等,对此,并可评价医师处方的合理性和用药的公平性。(3)规范药学技术人员的调剂行为:调剂规定的操作程序完成后药学人员应签名或盖签章,以明确责任,这符合《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可规范药学技术人员的药品调剂行为,提升药学技术服务,防止调剂错误。药品调剂工作,二级以上医院不准采用从收方审核到调配、发药均由一人操作完成的工作模式,一般宜设三个岗位:审核处方、调配处方和核对与发药。一人值班时,应按两人值班模式和操作程序进行工作,实行双签名制或盖双签章,审方与调配完成后,应第一次签名或盖签章;然后再重新审核处方和核对调配,正确无误后,将药品发给患者,并作明确的用药交待与安全用药指导,在发药处再次签名或加盖签章以示负责。签名应是全名,不得只写姓或写自编代号。41本《办法》多处提到医师开具处方要写明患者“临床诊断”,其目的和意义是什么?(1)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四章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医疗机构的药剂人员调剂处方,必须经过核对;药师对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本《办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规定:药师应对处方用药适宜性及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进行审核,对处方进行药学审核是药师的职责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而“临床诊断”是药师审核处方最重要的依据,目的是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2)目前处方用药存在的问题之一是搭车用药:一人处方给两人或两人以上的患者用药,这是违反《药品管理法》以及《处方管理办法》的,也不符合医保药费支付的有关规定。并且医师由于不了解搭车用药者的病情,不能保证用药者安全与有效。(3)目前处方用药存在的问题之二是联合用药过多,必须关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品种越多,相互作用发生率就越高,这就需要药师对处方的认真审核,只有了解患者的临床诊断,才能向医师提出用药的建议,删除那些可用可不用的药品,提高处方质量。(4)处方过程中的用药错误,导致用药不当或病人受损害,这种用药错误往往与医师、药师业务技术水平、责任心、工作过度疲劳与紧张和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完善有关。这种错误人为因素明显,多数是可以预防的。用药错误可出现在整个用药过程中,处方错误是其中之一,即医师所选的药品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有无禁忌或相互作用,给药途径、用药剂量与对患者的临床诊断相适应性,这就需要药师了解临床诊断,对处方进行药学审核,减少用药错误。(5)要求医师写明“临床诊断”也有利于加强医师开具处方时的责任心。(6)法律责任:凡医师在处方写明临床诊断,药师审核处方时,若未发现纠正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或因严重药物禁忌、药物相互作用而造成用药失误(错误)或对病人造成损害时,药师与医师应共同承担相应的责任;药师泄露病人的隐私,同样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关法律责任。42处方上可不注明临床诊断的“特殊情况”是指什么?(1)所谓个别“特殊情况”主要是指注明临床诊断对个别患者治疗造成不利的;对某些患者暂不能确诊的,可在“临床诊断”处写上某症状待查,如“腹痛待查”、“发热待查”等,但首诊医师应积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检查或组织必要的专家会诊,以尽快明确诊断。(2)有人称在处方上注明“临床诊断”是侵犯患者的“隐私权”。这里不涉及到侵犯隐私的问题,“处方”与“病历”一样都具有法律效力,都应妥善保存备查,不得外泄;另外医院药学技术人员属卫生技术人员,也是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疾病与用药情况是处方审核和药物治疗的需要,是正常的医疗行为;但同时应明确药学技术人员与医师、护士一样有义务保护患者的用药权、隐私权和知情权,不准将患者的病情、诊断、药物治疗情况外泄或作为闲聊的话题,否则应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相应法律责任。所以除个别特殊情况外,医师都应写明“临床诊断”。43设计不同处方笺用纸的颜色有什么意义?处方笺用纸的颜色区分:普通处方纸为白色;急诊处方纸为淡黄色,右上角标注“急诊”;儿科处方纸统一为淡绿色(含急诊),右上角标注“儿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处方颜色区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区分处方的科别或药品和使用药品患者群体的特点,提高医师、药师视觉警惕性,防止用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如见到淡红色处方笺,医师和药师就会立即意识到这是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为自动联想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及卫生部对该两类药品的采购、管理和临床应用的有关规定,会自觉想到开具处方或调剂处方时必须要有十分明确的适应证和与法律的相符性;再如药师见到淡黄色处方就会立即意识到这是急诊处方,要优先迅速调剂配发药品给病人;见到淡绿色处方会意识到这是儿科用药,不但要优先配发,更要十分慎重药品的选用与用药剂量、给药途径是否适当,并且用药交待要详细、准确。显然,这是有利于患者安全用药,是安全用药的重要措施,可以防止或减少用药错误。44儿童(专科)医院是否可用白色处方纸质?《处方管理办法》附件I“处方标准”规定的“处方颜色”是针对综合和一般专科医疗机构的。儿童专科医院处方印刷用纸可以用白色纸质。但与综合性医院处方印刷用纸一样,急诊处方印刷用纸应用淡黄色,标注“急诊”;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要用淡红色,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可用白色,标注“精二”。45本《办法》对处方书写有何规范化要求?本《办法》第六条规定,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1)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2)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3)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4)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医疗机构或者医师、药师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5)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6)西药和中成药可以分别开具处方,也可以开具一张处方,中药饮片应当单独开具处方。(7)开具西药、中成药处方,每一种药品应当另起一行,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8)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一般应当按照“君、臣、佐、使”的顺序排列;调剂、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并加括号,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对饮片的产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9)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10)除特殊情况外,应当注明临床诊断。(11)开具处方后的空白处划一斜线以示处方完毕。(12)处方医师的签名式样和专用签章应当与院内药学部门留样备查的式样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动,否则应当重新登记留样备案。46本《办法》对处方书写规范化要求的目的是什么?本《办法》第六条和第七条对处方书写规则和药品剂量、包装单位等的规范化规定很重要,规范处方的书写和剂量包装、单位,不但可以使处方整齐清洁,而且可以减少处方的失误,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维护处方的严肃性和法律性。《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仍有很多处方书写不规范,缺项较多,特别是“临床诊断”;有的处方书写潦草,字迹无法辨认,修改后不签名等,增加了调剂和处方用药的错误,对具有法律效力的处方,表现得很不严肃,使患者有不安全感。医师、药师应遵守处方书写规则和处方药药名、剂量及包装单位的规范,凡与处方书写规则不符的必须修改、或重新开具,否则当视为无效处方。所以开具处方要符合书写规则、清晰、项目填写完整;开具的处方要求与患者病历记录相一致。要求患者看病、开具处方必须先挂号,医师开具处方的治疗药物要有病历记录,以保证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处方的完整性与严肃性。47对开具处方用笔有什么要求?开具处方应用钢笔、毛笔或不褪色的圆珠笔书写,能在3年内保持字迹完整清晰;但不得用红笔或铅笔书写。48书写药品名称有何要求?开具处方时用5%或10%G.S等缩写可以吗?(1)药品名称应按第十七条规定:使用药品通用名称。(2)应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处方,不使用拉丁文。(3)药品名称简写或缩写问题:不准使用自行编制的药品中、英文缩写或简写名称或者代号,国内外公认的药品规范缩写名可以用于处方药品名称。但尚有一个界定难的问题,需要统一认识,若有需要宜由卫生部统一编制公布。(4)使用“习惯用名”问题:在卫生部未正式公布“习惯用名目录”之前,各省、各医院均不得自行编制、使用“习惯用名”(5)开具处方时,药品制剂通用名可否适当省略的问题:“主语——药品通用名称”不得省略;剂量单位除克(g)外不得省略;药品的“盐基”或“酸”:除某些药品有特定含义外,一般“盐基”或“酸”可省略;剂型可合理简略。(6)现在有的医师开具处方常用5%或10%G.S表示是5%或10%葡萄糖注射液;N.S表示生理盐水等缩写,按本《办法》第十七条规定这是不符合处方书写规则的。49药品用法用量的书写有什么要求?本《办法》第六条第四项规定: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1)目的:保护患者安全用药,避免用药错误。(2)用法、用量必须具体、明确,以利于药师审方,防止药品用法和用量的错误。(3)“遵医嘱”、“自用”:属处方的非规范用语。在门诊,这样的处方书写表示药品的用法、用量医师已告知了患者,但患者常记不住医师的交待,特别是老年人、婴幼儿亲属和农村患者等弱势群体,往往在发药窗口询问药师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而药师又不知医师向患者交待的具体用法与该药的常规用量、用法是否一致,药师在发药时无法作详细、明确的用药交待,指导患者安全用药,不利于患者正确使用药品和提高其用药的依从性;根据法律、法规的要求,门诊药房的药师有责任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药品的用法、用量进行药学审核,纠正处方可能出现的用法、用量失误。同样在病房“遵医嘱”的用法,对患者安全用药也是不利的。50药品剂量、数量及剂型单位如何书写?本《办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开具处方时要遵循以下书写规则:(1)药品剂量与数量用阿拉伯数字书写。(2)剂量单位一律用公制,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重量单位以克(g)为单位时,“克”可以省略,直接写成0.1、0.05即可,其他都必须写明具体的剂量单位(如毫克,mg)。(3)剂量规格书写要规范,当剂量小于1用小数点表示时,应在小数点前加0(如0.5mg),避免写成.5mg。小数点后也不应出现拖尾的0(如5.0mg)。因为容易看错,可能导致配发10倍量的错误。51要求对新生儿、婴幼儿写日龄或月龄的意义是什么?(1)年龄与药物治疗剂量有直接关系,特别是新生儿、婴儿、儿童和老年患者用药剂量是否适当,对患者的治疗结果和安全用药关系密切,医师和药师必须高度重视。(2)新生儿、婴儿和儿童的生理功能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婴幼儿的药物吸收、体内分布、代谢和排泄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所以用药剂量要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故本《办法》规定,婴幼儿处方的年龄必须写日龄或月龄;由于某些药物的特殊性或虽是同月日出生的新生儿、婴幼儿,体质仍可能有较大差别。要求写明其体重,对营养较差,体重较轻的婴幼儿更应认真计算调整用药剂量,以保证婴幼儿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52为什么要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1)是指每张处方内所开具的全部药品,包括该处方内的各种口服剂和注射剂,也包括大输液,或加于大输液内的小针剂。(2)是对医师用药的明确要求,要求医师提升药物治疗水平,提高临床用药适应证的针对性,努力克服各种不合理用药的影响因素。一是门诊处方用药要避免不合理使用的大处方,如一般感冒,往往西药加中成药联合使用;二是针对注射剂制剂,特别是大输液的不合理使用。在我国输液的不合理使用相当严重,有的医疗机构甚至把输液治疗作为治疗常规,一般发热、腹泻、感冒也常用输液治疗;住院患者输液治疗超过87%,且多数为每日2次;输液治疗加小针剂约达90%,最多的达7种,平均约2.5种。据有关的资料报道,7种药联合使用从理论上分析,其相互作用发生率高达38.5%;我国输液治疗比国外发达国家高出约1.3~2.2倍,所以必须控制用药品种和用药量,控制大处方。(3)对少数患有多种疾病,或个别危重患者等特殊情况超过5种者,医师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即可。(4)对某些疾病的药物治疗,国际或国内有关临床专科学会制定、并公认的多种药品联合使用的经典疗法予以认同。但各医疗机构自行制定的二组或三组(输液加小针剂)的药物治疗办法,一般不予认同,应审核其合理性、科学依据和实际疗效。对某些配方合理、确有较好疗效的,须经本机构药事管理委员会或有关临床专科学会审核认同。(5)但中药饮片处方,不受5味中药饮片的限制。53对处方药品发药量有什么规定?(1)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量:急诊患者除某些外科创伤性损伤和常见病外,对其疾病性质有时不易一次确诊,而需要进一步临床观察和进行某些临床检验学或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诊,所以,此时给予一定的药物往往是对症治疗性质的,以缓解临床症状,故不宜多给药,否则可能反而不利于确诊;第二种情况,虽是急诊患者,但其疾病可能是较轻或一过性的,在病情观察过程中就可能已痊愈;对一般小的创伤也不宜服用过多的药品。(2)处方药品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这是根据一般疾病药物治疗的实际需求而规定的:对一般诊断已明确的疾病,7日用药量已可视为一个疗程,通常可以满足治疗需要,用药时间过长可能会增加某些不良反应。7日后或进行复诊,根据病情继续给药或停药或调整用药,这对患者药物的合理应用是有益的。(3)中药饮片一般不得超过7剂。(4)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的处方用量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5)处方药品发药量必须按《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为依据,不能以企业生产的药品包装量为实际发药量,包装超过发药量的应拆包装。现在有的企业药品包装不是根据临床需求,而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过度包装(数量或外包装)越来越严重,浪费国家紧缺的资源。有的医疗机构门诊发药量也接受了这种不正常的潜规则影响,不拆包装,整瓶(包)的发药;而病房(中心)药房为患者摆药又不得不花费极大的精力去拆除过度的外包装,这种怪现象必须改变,医疗机构药学部门应实行单剂量配发药品制,企业也应以患者为中心,根据临床实际需求(门诊或病区)应有不同的药品包装。54什么情况下发药量可酌情增加?一般主要指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或较长期时间服药,期间不需作监测检查,且多为药品价格较便宜,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老年患者;某些特殊情况:如行动不方便的患者、某些肿瘤患者的辅助用药、再如某些外地患者回当地治疗而当地又无此药等。外地患者,必要时应取得由当地医师或药师的用药指导。抗菌药物(除抗结核的某些药品外)一般不宜延长。处方用量延长的原则:必须充分评估病情稳定性、所用药品的适宜性,不会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一般以不超过30日用药为限。55《处方管理办法》对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的特点?(1)目的明确:保障患者合法、安全使用该类药品。(2)规定详细、行政监管和法律责任明确。(3)规定具有人性化、操作性强,既充分考虑到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和方便领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又对临床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有规范和强制性监管规定。56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和管理的基本原则?(1)要遵循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临床应用与管理原则。(2)医师开具与药师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必须取得麻醉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3)应满足患者临床治疗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我国几种主要麻醉药品使用量,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医疗用量,与发展中国家比较平均低4.2倍。我国主要忧虑成瘾问题,但根据国外文献报道:阿片类治疗癌痛成瘾率只有0.029%,治疗中、重度慢性疼痛成瘾发生率也只有0.033%。对癌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建议推荐使用吗啡制剂,控制哌替啶使用,因哌替啶代谢产物去甲哌替啶,其t1/2比哌替啶更长,对中枢有严重兴奋毒性,连续使用易产生蓄积中毒,出现震颤、抽搐、肌痉挛、癫痫样大发作等严重症状。哌替啶不适用于慢性疼痛,而宜用吗啡制剂。(4)必须严格管理。除治疗需求外,不得开具或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对一般疼痛患者要按规定严格控制用法、用量。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及本《办法》和卫生部发布的有关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保管、使用与监管的相关规定;必须严格控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非医疗用药”——杜绝药物滥用。必须严格防止医疗机构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入社会。第一类精神药品基本按麻醉药品管理。57医师、药师应如何取得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本办法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对本机构已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和已具有普通药品调剂资格的药师,经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和规范化管理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后,医师才能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权,药师才能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医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后,方可在本机构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但不得为自己开具该类药品处方。药师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调剂资格后,方可在本机构调剂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但不得为自己调剂该类药品。58规定医师、药师要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与调剂资格的目的是什么?(1)落实《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2)要求医师、药师充分、正确的理解与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以及卫生部公布的《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并认真的执行。(3)保障患者合法、合理的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4)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加强管理,严防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入非法渠道和违法使用。59如何对医师、药师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培训?(1)卫生部医政司组织全国性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师资培训班,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培养师资。(2)各省卫生厅局举办本省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骨干培训班。(3)二级以上医院自行组织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和考核。(4)其他医疗机构可以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结合本省实际情况规定培训与考核办法。(5)培训方式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每期培训时间不应少于6~8小时。(6)对应接受培训的新调入人员和新颁发的有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法规性文件应及时组织培训与考核。(7)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组织的培训和考核工作的监督管理。对于在培训和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医疗机构,取消其培训和考核资格;对于在培训和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的医师、药师,取消其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或调剂资格。60哪些医务人员应接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培训?对具有使用与调剂配发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医疗机构的下列人员应接受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知识与规范化管理培训。(1)取得普通药品处方权的各科临床医师(含中医院有关临床中医师)。(2)已取得普通药品调剂资格的医院药师(含中医院有关药师)。(3)护士长。(4)医务处(科)和门诊部有关医疗管理人员。61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培训和考核应包括那些内容?根据“《卫生部关于做好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卫办医发〔2005〕237号)内容包括:(1)培训内容:①《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②医疗机构内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使用及管理制度;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④癌痛、急性疼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的规范化治疗;⑤医源性药物依赖的防范与报告;⑥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不良反应的防治。(2)考核:培训结束后培训单位应当对接受培训的医师、药师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考试。成绩合格者方可授予医师、药师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3)培训单位为二级以上医院时,医院应当将授课内容、授课时间、授课教师、听课学员名单等报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取得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和调剂资格的医师与药师名单报市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62对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首诊医师的职责是什么?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首诊医师应当亲自诊查患者,建立相应的病历,并要求其签署《知情同意书》。63癌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时,要求其在病历中留存哪些材料的复印件?根据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在病历中应留存以下材料备查:(1)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2)患者户籍、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3)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4)《知情同意书》也应存入患者病历内。64对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有哪些规定?(1)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除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外,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2)第二十三条规定: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3)第二十四条规定: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可以带出医院外使用,但医疗机构药师在发药时应告知患者下次领用时,将原注射剂空安瓿交回药房。(4)第二十六条规定:盐酸哌替啶注射剂为一次常用量,并只准在医疗机构内使用,不得带出医疗机构外使用。65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是否可以超常用剂量使用?(1)《处方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至第二十六条,共5条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用量作了具体规定。为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推行世界卫生组织癌症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对癌症疼痛患者确需使用吗啡制剂时,可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和耐受情况决定其吗啡制剂的使用剂量。但医师应在患者病历上有记录超常用剂量使用的理由,并在处方超常用剂量处再次签名。对超常剂量使用更要严格加强监管,防止麻醉药品流失。(2)除癌痛和中、重度慢性疼痛外,一般不宜常用麻醉药品止痛,更不应超常剂量使用。66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注意什么?住院患者使用第二类精神药品是否可用医嘱单领用?(1)根据第二十五条的规定:为住院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2)患者每次就诊只准为其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一张,不得同时开具多张该类同一药品处方交与患者。(3)对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患者,第二十七条规定,应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4)依据本《办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住院患者使用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可以不开处方,而以用药医嘱单领用药品,但该用药医嘱单应保存两年备查。67需特别加强管制的麻醉药品有哪几种药?根据第二十六条规定主要为2种,即盐酸二氢埃托啡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二级以上医院内使用;盐酸哌替啶处方为一次常用量,仅限于医疗机构内使用。68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品种、规格进行专册登记的规定及登记内容?(1)专册登记的该类药品类别: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精神药品都应专册登记。(2)登记项目:发药日期、患者姓名、发药量等项,但卡片台头应有药品通用名、剂型、剂量规格、剂量单位。也可加上收支结存及经手人。(3)专册登记卡保存时间: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品处方与专册登记卡保存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与专册登记卡保存2年。69卫生部曾在2005年11月公布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品购买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但若与《处方管理办法》有不相符时,应以哪个文件为准?卫生部曾在2005年11月14日公布《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于2005年11月2日公布《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2005年11月14日公布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和卫生部办公厅于2005年11月3日“《关于做好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培训和考核工作的通知”》。对以上管理规定和培训、考核通知,《处方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已规定《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在本《办法》2007年5月1日施行起同时废止。其余2个“管理规定”和“通知”仍然有效。但有的规定若与《处方管理办法》有不相符时,以本《办法》为准,即按《处方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70《处方管理办法》对医疗机构电子处方是如何规定的?第二十八条规定:医师利用计算机开具、传递普通处方时,应当同时打印出纸质处方,其格式与手写处方一致;打印的纸质处方经签名或者加盖签章后有效。药师核发药品时,应当核对打印的纸质处方,无误后发给药品,并将打印纸质处方与计算机传递处方同时收存备查。从上述规定说明:现阶段医疗机构不实行电子处方。但医师可以用计算机开具、传递处方(给药房),但同时应打印或手写一份由医师签名的纸质处方;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需手写;药房应将传递处方和纸质处方同时收存备查。71为什么现阶段不主张实行电子处方?(1)目前沿海地区和部分省会城市的三级医院使用电子处方较多。但成熟的电子处方应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法律层面;诊疗与开具处方技术层面;电子信息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但现阶段各医院普遍较重视电子处方的可操作性,忽视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确保电子处方信息的真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