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版)DZT 0329-2019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_第1页
(高清版)DZT 0329-2019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_第2页
(高清版)DZT 0329-2019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_第3页
(高清版)DZT 0329-2019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_第4页
(高清版)DZT 0329-2019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IDZ/T0329—2019 Ⅱ引言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24.1编图原则 24.2编图程序 24.3编图方法 24.4编图要求 25表示方法 35.1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5.1.1图面层次关系 35.1.2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35.1.3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35.1.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 45.1.5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 45.1.6冻结层含水岩组 45.1.7相对隔水层岩组 45.1.8多层含水层 45.1.9透水不含水岩层 45.2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 4 45.4水文地质参数及其他 55.5地下水化学特征 55.6区域地质背景 55.7水文地质剖面图 55.8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 5 66图式图例示例 6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 7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 27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编制要求 33参考文献 34Ⅱ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河北省地矿局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山东省地矿局801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8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Ⅲ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自然资源部在传统地质工作基础上,组织实施了资源、环境、生态并重的基础性公益性水文地质调查,颁布实施了DZ/T0282—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为规范1:50000水文地质图的编制,制定本标准。1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1:50000)本标准规定了水文地质图(1:50000)编制的原则、内容、表示方法和图式图例。本标准适用于水文地质图(1:50000)标准图幅的编制,按行政区划或按水文地质单元编制的水文地质图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958—2015区域地质图图例GB/T12343.1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编绘规范第1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4538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9710地理信息元数据GB/T20257.3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图式第3部分: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图式GB50027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H/T9012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数据组织及文件命名规则DZ./T0157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282—2015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归纳水文地质调查资料,反映工作区地形地貌、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地下水赋存类型和主要含水岩组,表征地下水富水性、水质、地下水运动及其他典型水文地质特征要素等内容的图件。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comprehensivehistogramofhydrogeology表述地层时代、岩性柱状图、厚度、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反映区域含水岩组垂向组合特征的图件。水文地质剖面图profilemapofhydrogeology描绘含水岩组结构、富水性、井(孔)水位埋深及各种参数,反映某一地段沿某一断面在一定垂直深度2内的水文地质条件的图件。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overallworkloadmapofhydrogeologicalsurvey表示不同类别的调查点、测试取样点、调查路线和试验等工作内容,总体反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手段、工作位置、工作量的图件。4.1编图原则基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资料,编制1:50000水文地质图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a)以地下水系统理论为指导,以DZ/T0282—2015为依据,客观反映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和规律;b)主图与镶图相结合,平面图与剖面图相结合,二维图与三维图相结合;c)突出重点,合理取舍,考虑图幅拼接关系;d)科学简洁,美观实用。4.2编图程序编图工作宜按照资料整理、地理底图修编、编图方案设计、图件编制、审核校对、说明书编写等程序执行。4.3编图方法4.3.1资料整理包括收集整理地理底图、基础地质资料、水文地质调查数据以及编图需要的其他相关资料。4.3.2地理底图修编依据GB/T12343.1、GB/T13923、GB/T19710、GB/T20257.3、CH/T9012、DZ/T0157。地理底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C。采用国家地理信息中心1:50000地理底图空间数据库数据、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高斯一克吕格地图投影,适当简化地形要素,并尽可能补充新建的重要水利工4.3.3编图方案设计包括图面综合布局,主图、剖面图、综合柱状图、镶图设计,图层结构及点、线、区图形要素设置,图面负载量确定等。地质要素花纹图案及设色依据DZ/T0157、DZ/T0179。4.3.4完成图件编制后,应根据原始资料对所编图件进行审核校对。4.3.5按照DZ/T0282—2015要求,建设图形库和编写1:50000水文地质图说明书。4.4编图要求4.4.1水文地质图应着重反映基础水文地质条件、区域水文地质规律、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及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划分等内容。4.4.2基础水文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区域地质与构造背景,含水岩组或含水层与隔水层的类型、结构、分布及富水性,地下水埋藏、分布、补给、径流、排泄及4.4.3区域水文地质规律主要包括含水岩组或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埋藏分布规律,以及地下水的埋藏规律、富集规律、流动规律和水化学分带规律。4.4.4典型水文地质特征包括能够体现一个图幅、一个地区特色的典型水文地质现象,以及人类工程活动对地下水造成的重要影响等。4.4.5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划分包括水文地质边界及性质,或地下水系统命名、级次、分布范围、3相互关系等。5表示方法5.1含水岩组及富水性5.1.1图面层次关系5.1.1.1宜按三个层级表示具有重要意义的含水岩组,其他含水岩组可简化表达层级。5.1.1.2第一层级表示地下水的含水岩组空隙分类,以标题表示。通常划分并表示四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地下水: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碎屑岩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对于存在黄土裂隙孔隙水、红层裂隙孔隙水、玄武岩裂隙孔洞水、冻结层水等特殊类型、特殊意义地下水的情况,也应分别表示。5.1.1.3第二层级表示含水岩组及富水性,以普染色色系表示。在第一层级的地下水含水岩组空隙类型分类中,按地层系(统)和宏观岩性组合特征,划分出含水岩组并分别表示。5.1.1.4第三层级表示含水亚组及富水性,以普染色色阶表示。在第二层级的含水岩组中,再按地层组(段)和微观岩性岩相特征、成因类型及赋水性质,划分出含水亚组并分别表示。5.1.1.5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等级按泉水流量或单井涌水量划分。应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单井涌水量作为编图依据,单井涌水量统一换算为203mm过滤器内径、10m降深的涌水量。宜根据实际情况对富水性等级进行相对的定性描述,如:水量极丰富、丰富、中等、贫乏、极贫乏。5.1.1.6当实际含水岩组类型、含水亚组类型及富水性情况比本标准分类分级明显简单时,可适当调整富水性等级数值,可升阶或降阶选取色标,使图面表达更加清晰美观且符合实际。5.1.1.7当实际含水岩组类型、含水亚组类型及富水性情况比本标准分类分级更为复杂,用本标准难以表达时,可遵循本标准分类分级体系和用色原则增设图例色标。5.1.2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5.1.2.1含水岩组宜表示为××系(统)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可根据成因、岩性及水力性质合理归并或细化。5.1.2.2含水亚组宜按成因类型表示为××冲洪积层含水亚组、××湖积层含水亚组、××海积层含水亚组等;或按岩性组合表示为××巨厚砂层含水亚组、××砂层夹黏性土含水亚组、××砂层与黏性土互层含水亚组等;或按水力性质表示为××潜水含水亚组、××承压水含水亚组等。如:滹沱河冲洪积层含水亚组、马兰风积黄土含水亚组。5.1.2.3可按平原盆地、黄土高原等分别表示,每类地区用一种色系,不同色阶表示富水性。5.1.2.4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色标表示方法按表A.1设置。5.1.3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5.1.3.1北方岩溶与南方岩溶富水性差异较大,按不同图例色系表示。5.1.3.2含水岩组宜表示为××系(统)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可根据岩性及含水特征合理归并。5.1.3.3含水亚组宜按碳酸盐岩层与非碳酸盐岩层组合类型、碳酸盐岩厚度所占比例、岩溶发育特征表示。a)××组(段)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70%;b)××组(段)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70%,4c)××组(段)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d)××组(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5.1.3.4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色标表示方法按表A.1设置。5.1.4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5.1.4.1含水岩组宜表示为××系(统)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可根据岩性及含水特征合理归并或细化。5.1.4.2含水亚组宜按地层组(段)岩性及含水特征表示为××系××组砂(砾)岩孔隙裂隙含水亚组、××系××组砂(砾)岩夹页(泥)岩孔隙裂隙含水亚组、××系××组页(泥)岩夹砂(砾)岩孔隙裂隙含水亚组、××系××组页岩泥岩相对隔水层等。5.1.4.3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色标表示方法按表A.1设置。5.1.5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5.1.5.1岩浆岩应表示为××期××岩裂隙含水岩组;变质岩应表示为××群(系)××岩裂隙含水岩组。5.1.5.2含水亚组宜按风化裂隙、构造裂隙、成岩裂隙发育情况进一步表示。5.1.5.3成岩孔洞发育的亥武岩应表示为××期玄武岩裂隙孔洞含水岩组。5.1.5.4岩溶发育程度较高的大理岩应列入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5.1.5.5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色标表示方法按表A.1设置。5.1.6冻结层含水岩组5.1.6.1冻结层含水岩组应表示冻结层范围及富水性、融区类型及范围等。侵蚀融区水按松散岩类孔隙水表示,构造融区水按基岩裂隙水表示。5.1.6.2松散岩类冻结层含水岩组及基岩类冻结层含水岩组的富水性色标表示方法按表A.1设置。5.1.7相对隔水层岩组相对隔水层岩组表示方法按表A.2设置。5.1.8多层含水层5.1.8.1两个含水岩组采用双层结构表示,两个以上的含水岩组可分别独立成图或用镶图表示。5.1.8.2双层结构及表示方法按表A.3设置。5.1.9透水不含水岩层对于具有透水性,但不含水的岩层,应给予表示,表示方法按表A.4设置。5.2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5.2.1应反映区内主要的控制性水文地质特征要素,如古河道带、主径流带、岩溶大泉、地下暗河、温泉、地表水、地下水溢出带、某些沼泽湿地等典型水文地质特征,以及取水、注水、输水构筑物和地下水漏斗、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岩溶塌陷、海水入侵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地下水的重要影响等。5.2.2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的表示方法见表A.5,其他未表述的内容参照GB/T14538执行。5.3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5.3.1应反映控制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主要水文地质界线,包括:地表分水岭、地下分水岭、断层边界、5补给边界、排泄边界、隔水边界等地下水系统界线;含水岩组、含水亚组、富水性分级、水位、水质、水温等含水层特征界线等。5.3.2应反映区域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主要特征。宏观规律上,反映区域水文地质单元或地下水系统(子系统)划分、分布情况;微观特征上,反映地下水补给区段、地下水排泄带、区域地下水主流线、局部地下水流向、地下水强径流带、地下水与地表水的补排关系等。5.3.3根据需要,可表示不同埋藏条件或不同含水岩组地下水位埋深、潜水含水层厚度、承压含水层顶底板埋深、承压水分布范围、自流水分布范围等;条件具备时,绘制等水位(头)线图、地下水流网图,详细刻画地下水流场。5.3.4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的表示方法见表A.6,其他未表述的内容参照GB/T14538执行。5.4水文地质参数及其他对于导水系数、渗透系数、降水入渗系数、有效孔隙率、给水度、释水系数、越流系数、弥散系数、同位素年龄等水文地质参数,以及剖面线、枯水期地下水位、丰水期地下水位、上层滞水地下水位等其他重要水文地质信息,用符号和标注加以表示,表示方法见表A.7。5.5地下水化学特征地下水化学特征包括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化学组分、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水文地质图中应反映总溶解固体、主要有益有害微量元素等地下水水质主要特征。可独立编制地下水化学图或镶图。表示方法见表A.8。5.6区域地质背景5.6.1区域地质背景应依据同比例尺地质图绘制,作为水文地质图底图内容。应反映控制地下水形成、赋存、分布的主要地质背景,包括地形、地层、构造、岩(土)体特征等。5.6.2地层代号、地质构造、岩性花纹等地质要素的表示方法参照GB/T958—2015,部分岩性花纹表示方法见表A.9。5.6.3松散岩类岩性花纹的表示方法参照GB50027。5.6.4地质构造水理性质的表示方法参照GB/T14538。5.7水文地质剖面图5.7.1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应配置2个至3个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尽可能控制区域主体水文地质条件。5.7.2水文地质剖面图应反映含水层与隔水层分布、含水层地下水类型、富水性、地下水天然露头和钻孔水文地质参数、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流剖面、地下水与地表水转化关系、地下水系统界线以及相关地质背景等内容。5.7.3水文地质剖面图水平比例尺应与水文地质图主图一致,即1:50000;垂直比例尺可根据地形起伏程度、剖面厚度以及图面预留空间来确定,一般宜为1:1000~1:10000。5.8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5.8.1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应配置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5.8.2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应反映图幅的含水岩组或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分及其特征,包括地层时代、岩性柱状图、厚度、含水岩组或含水层与隔水层划分、富水性分级以及水文地质特征描述等内容。65.8.3水文地质特征描述应概要说明含水层的岩性、厚度、孔隙性、裂隙性、岩溶发育、均一性、富水性、渗透性、防污性和接受补给的能力等,以及弱透水层的岩性、厚度、连续性、隔水性等。5.8.4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垂直比例尺宜根据岩性柱状总厚度和图面预留空间合理确定。5.9.1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宜配置3个至5个镶图或镶表,作为对水文地质图主图的补充或细化。5.9.2镶图比例尺应依图面配置尺寸合理确定。一般置于主图两侧下端,左侧2幅~3幅,右侧1幅~2幅,使图面配置保持匀称协调。5.9.3镶图宜为区域水文地质背景图(如地下水系统图、水文地质分区图)、地下水等水位(头)线图、地下水化学图、立体水文地质图(或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图)等。5.9.4镶图应采用遥感影像、数字地形、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制作,直观反映工作区域特有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结构、地下水形成演化模式、地下水动态变化等典型特征。5.9.5当镶图涵盖的区域明显大于本图幅范围时,应在镶图中表示本图幅所处的位置。6图式图例示例6.1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见附录A.1。6.2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见附录A.2。6.3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见附录A.3。6.4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示例见附录A.4。6.5水文地质剖面图示例见附录A.5。6.6含水岩组与咸水体分布区概化剖面图示例见附录A.6。6.7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见附录A.7。6.8接图表示例见附录A.8。6.9责任签示例见附录A.9。6.10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见附录B。6.11地理底图编制要求见附录C。7(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A.1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见表A.1至表A.9。表A.1含水岩组/层(亚组)富水性及表示方法含水岩层(业组)松散岩类平原盆地区松散岩类黄土高原区(北方)××组(段)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70%)××组(段)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70%)×X组(段)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50%)××组(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南方)××组(段)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70%)××组(段)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50%且小于70%)××组(段)碳酸盐岩与碎屑岩互层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30%且小于50%)××组(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小于30%)8含水岩层(亚组)孔隙裂隙××系××组砂(砾)岩孔隙裂隙××系×X组砂(砾)岩夹贞(泥)岩××系××组页(泥)岩夹砂(砾)岩××期××岩(岩浆岩)裂隙××群(系)××岩(变质岩)裂隙××期玄武岩裂隙孔洞注1:“富水性”列色标中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普染色色号;色标底部的数字为富水性分泉水流量作为分级依据,单位为立方米每天(m³/d)。注2:冻结层上水和冻结层下水用双层结构表示。图例图案图案高图案宽图案颜色944透明输出注1:“图案”列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的代号。下同注2:“颜色”列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的普染色色号。下同。注3:“图案颜色”列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的代号。下同。9表A.3双层结构表示方法线型线宽间隔当下伏含水岩组顶板埋藏深度小于或等于50m时,b为水平色带13(宽带)1.5(窄带)当下伏含水岩组顶板埋时,b为斜色带13(宽带)1.b(窄带)斜度60°当下伏含水岩组顶板埋时,b为垂直色带13(宽带)1.5(窄带)注1:双层结构含水岩组中,a色区(宽带)为上覆含水岩组及对应的富水性分级,b色区(窄带)应的富水性分级,宽带和窄带宽度比例为2:1。注2:“线型”列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代号。下同。表A.4透水不含水岩层表示方法图案图案高图案宽图案944透明输出表A.5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表示方法线型子图图案线宽169(子图)6942(子图)633表A.5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944(子图)633自流水孔943(子图)633169(子图)331147(子图)65519(子图)644井1277(子图)633○583(子图)633角度30°×169(于图)633角度45°二、地下水天然露头下降泉1687(子图)331687(子图)33角度180°下降泉群1688(子图)441688(子图)44角度180°9间歇泉(脉动泉)923(子图)44表A.5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7922(子图)4431657(子图)6671660(子图)66173(子图)63324(图案)255透明输出A峰林573(子图)44峰丛572(子图)6618(4)(线型)733富集带17(2)(线型)44255(线型)2(线型)1311902(子图)44地下河进、出口(子图)441095(子图)44表A.5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充水的岩溶漏斗9(子图)44×297(子图)44角度45°充水的落水洞556(子图)4460(子图)44906(子图)44充水溶洞1670(子图)441735(子图)44四、地下水取水工程▲1308(子图)6▲1308(子图)6▲(50000m³d~1308(子图)6441308(子图)655[数字为流量(m³/d)]1665(子图)43表A.5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402(子图)351713(子图)66山129(线型)1741(子图)65555地面沉降区181(线型)88山岩溶塌陷1733(子图)44岩溶塌陷区(线型)山采空塌陷1732(子图)44采空塌陷区(线型)1740(子图)644下664(线型)655139(图案)55透明输出36(图案)55透明输出线型子图图案线宽(一级)3(4)(线型)55(二级)4(4)(线型)55(三级)9(3)(线型)55(四级)667(线型)7718(线型)3318(线型)533隔水边界659(线型)66(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386(线型)566(箭头指向为水流方向)655(线型)566二、含水岩组界线主要含水岩组界线1(线型)QQ1(线型)富水性界线1(线型)富水性界线2(0)(线型)33表A.6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836(图案)544填充颜色9透明输出(箭头方向代表补给向)1(线型)2角度340°1681(子图)55角度110^(箭头方向代表补给向)1(线型)1681(子图)255角度110°角度340°47(线型)22中1731(子图)34653(线型)自流水分布范围53(线型)544承压水分布范围54(线型)644上层滞水分布范围183(线型)544199(线型)66构造融区界线91(线型)663(线型)44阳坡融区界线2(线型)44表A.6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四、地下水流特征区域性地下水主流线1(线型)角度290°548(子图)33局部性地下水主流线季节性地下水主流线2(0)(线型)33角度290°角度290°548(子图)3(4)(线型)3333548(子图)33地下水流向实测及推测(子图)44角度80°618(线型)33地下水主(强)835(图案)544透明输出278(线型)1699(辅助)33一侧充水、一侧阻水断层G65(线型)1699(辅助)导水断层281(线型)1699(辅助)阻水断层283(线型)1699(辅助)地下水等水压线(m)(虚线为推测)1(实线)2(虚线)5地下水等水位线(m)(虚线为推测)1(实线)2(虚线)7等值线(m)(虚线为推测)1(实线)2(虚线)包气带厚度等值线(m)(虚线为推测)1(实线)2(虚线)表A.7水文地质参数及其他要素表示方法线型子图图案线宽19.00水位(m)1(线型)6总溶解固体高程(m)1(线型)19.00水位(m)s-16.6降深(m)降水入渗系数1(线型)TDS等值线1(线型)1(线型)1号1667(子图)44号1668(子图)44号1352(子图)44表A.8地下水水质特征表示方法线型子图图案线宽474(图案)55透明输出389(图案)55透明输出837(图案)55透明输出锂1760(子图)S锶1761(子图)1752(子图)锌1764(子图)1762(子图)硒1763(子图)C1765(子图)B铁(锰)1743(子图)F1748(子图)表A.8地下水水质特征表示方法(续)线型子图图案线宽溴1751(子图)铅1759(子图)铬1749(子图)镉汞1750(子图)1753(子图)A砷1754(子图)1745(于图)⑩1746(子图)1747(子图)1756(了图)1744(子图)1757(子图)氰1758(子图)油矿物油1755(子图)注:绿色表示有益微量元素,棕色表示有害微量元素。表A.9水文地质剖面图常用岩性符号线型子图图案卵石590(图案)188透明输出gg。0卵砾石296(图案)591(图案)115656透明输出透明输出195(图案)155透明输出92(图案)155透明输出中砂196(图案)133透明输出378(图案)133透明输出98(图案)133透明输出133(图案)133透明输出23(图案)300(图案)115555透明输出透明输出468(图案)133透明输出99(图案)155透明输出1(图案)155透明输出白云质灰岩592(图案)155透明输出324(图案)155透明输出593(图案)155透明输出CC450(图案)155透明输出表A.9水文地质剖面图常用岩性符号(续)线型子图图案451(图案)155透明输出594(图案)155透明输出453(图案)155透明输出162(图案)155透明输出页岩17(图案)155透明输出293(图案)166透明输出595(图案)155透明输出片岩570(图案)155透明输出片麻岩596(图案)155透明输出玄武岩365(图案)155透明输出安山岩197(图案)155透明输出6(图案)155透明输出174(图案)155透明输出闪长岩183(图案)155透明输出335(图案)155透明输出注1:“颜色”列中的数字为MapGIS系统库中普染色色号。注2:其他未表示的岩性花纹符号参考(GB/T958—2015)。A.2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见图A.1。mm什8m0昌中华人例镶图镶图9BB'Cc'责任表A.3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见图A.2。(一)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1.游沱河冲洪积层卵砾石含水层组— 2.马兰风积黄土含水岩组Qp₃300~<1000中等(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1.奥陶系碳酸盐岩裂隙岩溶含水岩组1)马家沟组四段至六段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70%)0m5000~<10000极丰富0m300~<1000中等(四)岩浆岩变质岩类裂隙含水岩组(五)冻结层含水岩组1下降泉地下水流向侧向补给边界(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供水水源地[编号及供水规模(m²/d)]长期观测点及编号2)马家沟组一段至三段含水亚组(碳酸盐岩含量大于或等于50%~70%)0z1000~<5000丰富 o含水亚组界线及代号含水岩组富水性界线隐伏于松散层之下的裂隙岩溶含水岩组2.寒武系碳酸盐岩夹碎屑岩裂隙溶隙含水岩组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值线(m)地表水分水岭隔水边界区域性地下水主流线(三)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1.侏罗系义马组页岩夹砂岩含水岩组2.二叠系石千峰组砂岩含水岩组⑭图A.2水文地质图图例河流补给地下水(箭头方向代表补给方向)地下水补给河流(箭头方向代表补给方向)锂铬线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黑体,高7mm,宽7mm,间隔2mm地层柱状图宋体,高2.5mm,宽2.5mm-黑体,高4mm,宽4mm累厚度5m~70m,富水性由河流两侧山麓附近极贫乏区(含水层为透水层)或水量贫乏区逐渐为水量中等区,水量中等区分布在涞源盆地南位埋深一般为5m~40m,仅县城北侧一带第二水源位埋深大于40m。化学类型以HCO₂CaHCO,Ca·Mg为主,仅王安镇拒马河一带为HCO,·SO,-Ca·Mg,TDS为0.21g/L~0.41g/L。于50m~100m厚的第四系之下,仅涞源盆露.地下水一般凡承压性,富水性很不均一,冀家会村Z8号721.68m²/d,为HCO,-Ca·Mg型水,TDS为0.23g/L素9.北部以及孟家岭一句坡一带,泉水流量一般小于皇界牧了塔、黄花梁、柴岭·带,位丁山体中山部透水性好,未见泉出露。涞源县幅艾河、寨沟门一带,为水泉水流量一般小于1L/s,多为水量贫乏区,为水量中等区,地下水位埋深一般13m~20mHCO₄-Ca·Mg为主,TDS为0.20g/L~0.25g/L主要分布于团圆向斜内,泉流量小于1L/s,以HCO₂-Ca型水头断粒灰岩,分布丁团圆向斜内,泉水流量小丁1L/s,地下水化学类型以HCO₂-Ca为主,TDS约为0.25g/L,多为水量贫发育,多为水量中等区,单井涌水量大于300m²/d,烧车村一帮为水量贫乏区,单井涌水量为7.99m²/d,地下水位埋深18m~30m,水化学类型以HCO,-Ca·Mg为主,TDS为0.24g/L酿中元古界粒白云岩等,主要分布于团圆向斜两侧。其中涞丰富区,单井涌水量1113.54m²/d~4349.98m²/d,地下水位埋深一般26m~95m。狮子峪一带为水量中等区298.79m²/d~511.51m³/d,地下水位埋深61.66m~159.88m地势较高的棺材岭、狮子熔一带岩溶不发育,为水量贫乏区水化学类型以HCO,-Ca·Mg为主。TDS为0.19g/L~0.2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地质剖面图/00AKbgeA'bC9石灰岩白云质灰岩页岩花岗岩砂岩安山岩 XXX盆也地下水循环概化剖面示意图276.30单位川水最[m²/(h·m)]A.7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见图A.6。图A.6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A.8接图表示例接图表示例见图A.7。图A.7接图表顺序号数字制图比例尺项目负责人资料来源单位负责人A.9责任签示例责任签示例见图A.8。图A.8责任签(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B.1编图内容B.1.1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应着重反映水文地质调查中投入的工作手段、工作位置、工作量。B.1.2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应包括下列相关内容:a)野外调查路线、调查点、采样点等水文地质测绘工作位置和工作量,调查点包括地质地貌点、水文地质点、环境地质点和地下水开采点等;b)主要勘探线、钻孔、试验测试、物探、化探等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位置和工作量;c)气象、水文、动态监测等水文地质调查辅助工作位置和工作量。B.2表示方法B.2.1用各种颜色的线型、符号、注记等表达水文地质调查所投入、完成的主要野外调查工作和勘察试验工程的位置和工作量。B.2.2表达相关调查工作和地质现象采用下列用色规则:a)天然地下水露头和相关地质地貌现象以蓝色符号表示;b)人工地下水露头和相关水文地质勘察工程以红色符号表示。B.2.3当本标准中的图例符号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时,可按照传统、简单、形象的原则,并遵循本标准的图例体系和用色规则,自行增设图例符号。B.3图式图例标准图幅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图面配置示例见图B.1。量品8村4实际材料图图例符号见表B.1。子图子图编号含水层时代一水位(水头)理深(m)6226原有钻孔及编号66326下降泉336编号·水井水位埋深(m)66333333表B.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