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81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5题)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化学腐蚀的实质是金属单质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而电子直接转移给氧化剂C.金属在中性环境中主要发生析氢腐蚀D.钢铁在潮湿环境中锈蚀时,开始生成Fe(OH)2,而后逐渐变成Fe(OH)3和Fe2O3·xH2O2.根据所学习的电化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雨后钢铁易发生析氢腐蚀、铁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B.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二氧化硅C.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智能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一次电池3.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图①装置精炼铜,b极为精铜,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B.图②装置盐桥中KCl的K+移向乙烧杯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称之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不同4.利用下图装置,可以模拟铁的电化学防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X为铝,开关K置于M处,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B.若X为碳棒,为减缓铁的腐蚀,开关K应该置于M处C.若X为碳棒,K与M连接时,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减小D.若X为铝,K与N连接时,X电极产生气泡5.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中错误的是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6.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装置①研究的是电解CuCl2溶液,b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B.装置②研究的是金属的吸氧腐蚀,Fe上的反应为Fe2e=Fe2+C.装置③研究的是电解饱和食盐水,B电极发生的反应:2Cl2e=Cl2↑D.三个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7.下列有关电化学原理及应用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CaO+H2O=Ca(OH)2,可以放出大量的热,故可把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B.马口铁(镀锡铁)的镀层破损后,马口铁腐蚀会加快C.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几乎不变D.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门时,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正极相连8.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厌氧细菌可促使土壤中的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B.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C.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镀铜均可减缓钢管的腐蚀D.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8eS2+4H2O9.潮湿环境中的Cl、溶解氧是造成青铜器锈蚀的主要环境因素,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多存在起催化作用的多孔催化层。下图为青铜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腐蚀过程中,青铜基体发生还原反应B.环境中的Cl、正负极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其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C.多孔催化层的形成加速了青铜器的腐蚀速率,是因为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D.若生成4.29gCu2(OH)3Cl(M=214.5g∙mol1),则耗氧体积为0.448L10.2020年7月1日,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胜利开通。下列有关大桥设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铁质桥索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B.桥下层铁路铺设的钢轨是一种铁合金,铁被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为C.桥栏杆涂油漆兼具美观和防止金属生锈的功能D.桥索上的彩色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有关11.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实验装置实验编号浸泡液pH氧气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①1.5mol/LNH4Cl5
②0.76mol/L(NH4)2SO45③1.5mol/LNaCl7④0.76mol/LNa2SO47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O2+4e+2H2O=4OHB.在不同溶液中,阴离子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C.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D.在300min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12.选取和的醋酸溶液分别与生铁反应,进行腐蚀实验,测量密闭容器内压强变化情况如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的醋酸溶液中一定存在吸氧腐蚀B.酸度不同,腐蚀的主要类型可能不同C.两组溶液的pH一定逐渐变大D.若改用盐酸进行实验,腐蚀速率一定变大13.下图装置中,a、b试管内分别盛有氯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各加入生铁块,U形管内为红墨水,实验开始前两边的液面相平,放置一段时间。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铁块中的炭是原电池的正极B.两试管中相同的电极反应式是C.a试管中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发生了析氢腐蚀D.红墨水柱两边的液面变为左低右高14.为研究金属腐蚀的条件和速率,某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学生用金属丝将三根大小相同的铁钉分别固定在如图所示的三个装置中,再放置于玻璃钟罩里保存相同的一段时间,下列对实验结束时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结束时,装置Ⅰ左侧的液面会下降B.实验结束时,左侧液面装置Ⅰ比装置Ⅱ的低C.实验结束时,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D.实验结束时,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被腐蚀15.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铁腐蚀严重的区域,生锈也严重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D.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第II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4题)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16.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____。②用电极反应式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_____。17.查阅资料:具有氧化性。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②进行下列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实验滴管试管现象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iv.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v.溶液无明显变化a.以上实验表明:在________条件下,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b.为探究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的作用是________。18.研究金属腐蚀和防护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1)图甲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进行实验,发现导管中水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_______(填序号)。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D.将玻璃导管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2)该小组将图甲装置改进成图乙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所示,根据数据可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变化逐渐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你认为影响钢铁腐蚀的因素为_______。时间/min13579液柱高度/cm0.82.13.03.74.2(3)为探究图乙中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请完成表中空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a点电极反应为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b点电极反应为(4)设计图丙装置研究弱酸性环境中腐蚀的主要形式。测定锥形瓶内气压和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丁所示,从图丁中可分析,之间主要发生_______(填“吸氧”或“析氢”)腐蚀,原因是_______。(5)金属阳极钝化是一种电化学防护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试写出该阳极的电极反应_______。19.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装置分别进行的操作现象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ii.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K3[Fe(CN)6]溶液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l)小组同学认为以上两种检验方法,均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①实验i中的现象是____。②用化学用语解释实验i中的现象:____。(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ii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__________。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实验滴管试管现象0.5mol·L1K3[Fe(CN)6]溶液iii.蒸馏水无明显变化iv.1.0mol·L1NaCl溶液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v.0.5mol·L1Na2SO4溶液无明显变化a.以上实验表明:在____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与铁片发生反应。b.为探究Cl的存在对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Cl的作用是____。(3)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仍不严谨。为进一步探究K3[Fe(CN)6]的氧化性对实验ii结果的影响,又利用(2)中装置继续实验。其中能证实以上影响确实存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实验试剂现象A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B酸洗后的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未除O2)产生蓝色沉淀C铁片、K3[Fe(CN)6]和NaCl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D铁片、K3[Fe(CN)6]和盐酸混合溶液(已除O2)产生蓝色沉淀综合以上实验分析,利用实验ii中试剂能证实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2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弱酸性条件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类型的影响因素,将混合均匀的新制铁粉和碳粉置于锥形瓶底部,塞上瓶塞(如图)。从胶头滴管中滴入几滴醋酸溶液,同时测量容器中的压强变化。(1)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编号实验目的碳粉/g铁粉/g醋酸/%①为以下实验作参照0.52.090.0②醋酸浓度的影响0.5____36.0③____0.22.090.0(2)编号①实验测得容器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t2时,容器中压强明显小于起始压强,其原因是铁发生了____腐蚀,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发生该腐蚀时电子流动方向____;此时,碳粉表面发生了____(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是____。(3)该小组对图中0~t1时压强变大的原因提出了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假设一:发生析氢腐蚀产生了气体;假设二:____;……参考答案1.D【详解】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故A错误;B.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实质是Mne=Mn+,是金属失电子形成阳离子,而电子通过外电路形成电流,再转移给氧化剂的过程,故B错误;C.金属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环境下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故C错误;D.钢铁在潮湿环境中主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是铁放电生成Fe2+,即Fe2e=Fe2+,正极上氧气放电,即O2+4e+2H2O═4OH,故总反应为2Fe+O2+2H2O═2Fe(OH)2,再进一步被氧化为Fe(OH)3,即4Fe(OH)2+O2+2H2O=4Fe(OH)3,Fe(OH)3分解即得铁锈,2Fe(OH)3=Fe2O3•xH2O+(3x)H2O,故所得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故D正确;答案为D。2.A【详解】A.酸雨后钢铁易发生析氢腐蚀、铁锅存留盐液时易发生吸氧腐蚀,A项正确;B.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为Si,B项错误;C.水库的钢闸门与电源负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为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C项错误;D.智能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属于二次电池,D项错误;答案选A。3.C【详解】A.根据图示,电流由电源流向a,a是阳极、b是阴极,电解法精炼铜,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故A正确;B.图②装置,锌是负极、铜是正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KCl的K+移向乙烧杯,故B正确;C.图③装置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称之为“外接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C错误;D.图④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都为1mol时,消耗铝、消耗锌,故D正确;选C。4.A【分析】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N处,形成电解池,此时金属铁为阴极,铁被保护,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金属铁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若X是铝棒,将K与M连接,形成原电池,金属铝是负极,铁是正极,则铁不易受腐蚀,将K与N连接,形成电解池,铝棒是阳极,电极本身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详解】A.若X为铝,开关K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金属铝是负极,铁是正极,则铁不易受腐蚀,该电化学防护法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A正确;B.若X为碳棒,开关K应该置于M处,形成原电池,金属铁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加快铁的腐蚀,故B错误;C.若X为碳棒,K与M连接时,形成原电池,金属铁是负极,碳棒是正极,正极上是氧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O2+4e+2H2O=4OH,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增大,故C错误;D.若X为铝,K与N连接时,形成电解池,此时金属铁为阴极,铁被保护,X电极无气泡产生,发生Al3e=Al3+,故D错误;故选A。5.C【详解】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该装置是电解池,铁作阴极而被保护,所以可减缓铁的腐蚀,选项A正确;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铁棒作阴极而被保护,开关置于B处,铁作正极而被保护,所以均可减缓铁的腐蚀,选项B正确;C.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铁作负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Fe2e=Fe2+,选项C错误;D.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该装置是原电池,铁作正极,锌为负极,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选项D正确;答案选C。6.C【详解】A.b电极连接电源负极,为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根据放电顺序判断电极反应为:Cu2++2e=Cu,则b电极上有红色固体析出,故A正确;B.铁在中性环境中多发生吸氧腐蚀,装置乙研究的是吸氧腐蚀,铁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B正确;C.B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因此B极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故C错误;D.三个装置为电解池和原电池,反应过程中有电子转移,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故选C。7.B【详解】A.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由于CaO+H2O=Ca(OH)2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设计成原电池,A项错误;B.马口铁(镀锡铁)镀层破损后被腐蚀时,铁与锡在一起形成原电池,铁活泼作负极易被腐蚀,腐蚀会加快,B项正确;C.因为粗铜含有铁锌等杂质,可以在阳极放电,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阴极不断析出,所以电解精炼铜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会变小,C项错误;D.利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保护钢闸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D项错误;答案选B。8.B【详解】A.由图知,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反应式为:,A错误;B.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式是,正极反应式为:,亚铁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厌氧细菌可促使土壤中的与H2反应生成S2,亚铁离子和硫离子反应生成FeS,则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OH)2,B正确;C.原电池中,作负极的金属加速被腐蚀,作正极的金属被保护,Fe、Zn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锌易失电子作负极,Fe作正极,所以Fe被保护,在钢管表面镀锌可以防止腐蚀,但在钢管表面镀铜,铁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铁腐蚀得更快,C错误;D.与H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可表示为:4H2+S2+4H2O,D错误;答案选B。9.B【详解】A.腐蚀过程中,铜失电子变成铜绿,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B.由示意图可知Cu2+、OH、Cl反应生成Cu2(OH)3Cl,故B正确;C.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故C错误;D.4.29gCu2(OH)3Cl(M=214.5g∙mol1),物质的量为0.02mol,Cu2+为0.04mol,转移电子数为0.08mol,消耗的氧气为,如果是标准状况下体积为,但题目没说条件,故D错误。故答案为:B10.B【详解】A.为了防止铁质桥索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锌活泼性比铁强,先腐蚀,故A正确;B.桥下层铁路铺设的钢轨是一种铁合金,铁被腐蚀时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故B错误;C.桥栏杆涂油漆,使铁与空气隔开,兼具美观和防止金属生锈的功能,故C正确;D.桥索上的彩色灯光与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后由激发态回到基态产生发射光谱有关,故D正确;故选B。11.B【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到电子,其正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故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①②的反应速率接近,③④的反应速率接近,且①远大于③,②远大于④,因此,阴离子对反应速率影响不大,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故B错误;C.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能导致钢铁的吸氧腐蚀速率加快,所以向实验④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故C正确;D.①②溶液显酸性,③④溶液显中性,根据图像可知,铁钉的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故D正确;故选B。12.D【分析】pH=2.5的醋酸溶液与铁反应的压强增大,则为析氢腐蚀,电极反应式为:2CH3COOH+2e=H2↑+2CH3COO,pH=5.0时压强减小,则是吸氧腐蚀,电极反应式为:O2+4CH3COOH+4e=2H2O+4CH3COO;【详解】A.pH=5.0醋酸溶液时压强减小,则是吸氧腐蚀,故A正确;B.pH=2.5时,压强增大,是析氢腐蚀,pH=5.0时,压强减小,是吸氧腐蚀,酸度不同,腐蚀的主要类型可能不同,故B正确;C.两组溶液都在消耗氢离子,pH一定逐渐变大,故C正确;D.腐蚀速率与氢离子浓度有关,换成盐酸,若pH相同,则速率相同,故D错误;故选:D。13.D【详解】A.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A正确。B.生铁中含有铁和碳,铁、碳和电解质溶液构成了原电池,较活泼的金属铁作负极,碳作正极,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C.a试管中盛有氯化钠溶液,中性环境下发生了吸氧腐蚀,b试管中盛有醋酸溶液,酸性环境下发生了析氢腐蚀,故C正确;D.左边试管中是中性溶液,发生吸氧腐蚀,右边试管中是酸性溶液发生析氢腐蚀,所以左边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右边试管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导致U形管内红墨水左高右低,故D错误。14.B【详解】A.装置I中铁钉和铁丝连接,盐酸易挥发,铁钉腐蚀化学腐蚀,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左侧的液面一定会下降,故A正确;B.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II中左侧空气中含有稀盐酸,导致II发生析氢腐蚀,发生了反应为2H++2e=H2↑,生成了气体,则Ⅱ中左侧液面会下降,即左侧液面装置Ⅱ比装置Ⅰ低,故B错误;C.装置II中盐酸易挥发,铁钉和铜丝连接易形成电化腐蚀,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快,所以装置Ⅱ中的铁钉腐蚀最严重,故C正确;D.装置III中浓硫酸是难挥发性酸,而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则铁与硫酸不接触,即二者不发生化学反应,干燥的空气中铁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装置Ⅲ中的铁钉几乎没有被腐蚀,故D正确;故答案为B。15.D【分析】铁板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属于原电池,a作原电池负极、b作原电池正极。【详解】A.放电时,Cl﹣由b区向a区迁移,故A错误;B.铁被腐蚀在负极上发生反应,生锈在正极上反应,所以铁腐蚀严重的区域,生锈不严重,故B错误;C.液滴下的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故C错误;D.液滴边缘是正极区,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正确;故选D。16.碳棒附近溶液变红17.可能氧化Fe生成,会干扰由电化学腐蚀生成的的检验存在破坏铁片表面的氧化膜【分析】16.①实验i中连好装置,铁片为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碳棒为正极,由于电解质溶液呈中性,则碳棒上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证明铁发生了吸氧腐蚀的现象为:碳棒附近溶液变红。②实验i中碳棒附近溶液变红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17.①根据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故实验ii中铁电极能直接和K3[Fe(CN)6]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2+,产生的Fe2+再与K3[Fe(CN)6]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干扰对电化学腐蚀生成的Fe2+的检验。②a.根据实验iii知,只有水时K3[Fe(CN)6]溶液和铁片不反应;再对比实验iv和v,阳离子相同、阴离子不同,结合实验现象知,在Cl存在条件下,K3[Fe(CN)6]溶液可以和铁片发生反应。b.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稀硫酸“酸洗”的目的是除去铁表面的氧化膜,由此补充实验、结合实验iv说明,Cl的作用是:破坏了铁表面的氧化膜。18.ACD减慢氧气的浓度吸氧容器内压强和氧气的体积分数都降低【详解】(1)A.用纯氧气代替具支试管内空气,氧气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A项正确;B.用酒精灯加热具支试管提高温度,导管一端只会产生气泡,不能更快、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B项错误;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C项正确;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细导管上升的高度大于玻璃导管,且使用红墨水能更清晰地观察到水柱上升,D项正确;故答案为:ACD;(2)液柱高度变化与铁钉腐蚀的速率成正比,1~3min,3~5min,5~7min,7~9min时间段内液柱上升高度分别为1.3cm.0.9cm,0.7cm、0.5cm,可知铁钉腐蚀的速率逐渐减慢。铁钉腐蚀的本质是铁与氧气、水的反应,反应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具支试管内氧气的浓度不断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相同时间内液柱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故答案为:减慢;氧气的浓度;(3)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说明a点附近有生成,电极反应为,故答案为:;(4)由图丁可知,内锥形瓶内压强增大,但氧气的体积分数减小,则内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以析氢腐蚀为主,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降低,则醋酸不断被消耗,溶液的酸性减弱,容器内主要发生吸氧腐蚀,故答案为:吸氧;容器内压强和氧气的体积分数都降低;(5)Fe作阳极置于溶液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氧化膜,阳极的电极反应为,故答案为:。19.碳棒附近溶液变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文件合同文件
- 建筑水电消防工程合同
- 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记录
- 绿化保洁服务合同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反窃电技能竞赛参考练习卷附答案(一)
- 房屋买卖公证合同
- 出售商品公司合同范本
- 民房房子出售合同范本
- 继承家产收租合同范本
-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课件-2
- 佛教协会会议室管理制度
- 毕业研究生登记表(适用于江苏省)
- 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可打印】
- 联合体施工双方安全生产协议书范本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双减)作业设计案例
- 24.1.4-圆周角-第1课时说课课件-
- 土石坝设计计算书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答案)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考试试题及完整答案
- 2024年江西省三校生高职英语高考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