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1水电离曲线(图像9秒杀)2024年高考化学选择压轴题图像专项突破秒杀技巧及专项练习(原卷版)水电离曲线秒杀思想模型:常温下,向20mL0.1mol·L-1M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基础: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因素:=1\*GB3①外加酸、碱或强酸的酸式盐抑制水的电离=2\*GB3②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关键点分析=1\*GB3①a点:由水电离出的c(H+)水=10-11mol·L-1,可知0.1mol·L-1MOH溶液中c(OH-)=10-3mol·L-1,推出MOH为弱碱,并可以求出其电离常数=2\*GB3②盐酸滴入MOH溶液过程中,溶质由MOHMOH和MClMClMCl和HCl,在这个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应该是MCl,可知c点应为MCl,那么b点应为MOH和MCl,d点应为MCl和HCl;因此b点为中性,d点不为中性,为酸性经典模型1:常温下,向20mL0.1mol·L1氨水中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NH3·H2O的电离常数Kb约为1×105B.c点所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mLC.b、d两点溶液均为中性D.b点后溶液中均存在c()<c(Cl)破解:A.由图可知,0.1mol·L1氨水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1011mol·L1,氨水抑制水的电离,则溶液中的c()=c(OH)=103mol·L1,Kb==1×105,故A正确;B.c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H4Cl,说明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mL,故B正确;C.b点溶液中有NH3·H2O和NH4Cl呈中性,d点溶液中有NH4Cl和HCl,呈酸性,故C错误;D.b点溶液中有NH3·H2O和NH4Cl呈中性,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溶液呈中性,则,b点后又滴入盐酸,c(Cl)增大,则存在c()<c(Cl),故D正确;答案选C。经典模型2:常温下,往溶液中滴加溶液,所得混合溶液中水电离的浓度和所加溶液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酸的为11B.b点:C.d点:溶液恰好呈中性D.溶液中水电离程度:d点>c点破解:A.0.10mol/L的HA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011mol/L,则该溶液中的c(OH)=1011mol/L,所以溶液中的c(H+)=103mol/L,溶液的pH=3,故A错误;B.b点是加入了10mL的KOH溶液,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KA和HA,该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109mol/L,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所以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所以,故B正确;C.d点水电离出来的c(H+)=107mol/L,该溶液中的溶质为KA和KOH,溶液显碱性,故C错误;D.c点HA和K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KA,水的电离程度最大;d点溶质为KA和KOH,水电离出来的c(H+)=107mol/L的原因是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程度和KOH抑制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所以水的电离程度:d点<c点,故D错误;故选B。经典模型3:室温下,用0.1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mL、浓度均为0.1mol·L1的HCl溶液和HCO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的对数[1gc(H+)水]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为Ka=1×105B.a、c两点对应溶液同时升高相同温度,增大C.在c点溶液中有:c(HCOO)+c(HCOOH)=0.1mol·L1D.在a、b、c、d四点中对应的溶液呈中性的为a、b、d破解:A.未加NaOH时,HCOOH的1gc(H+)水=−11,c(H+)水=10−11mol∙L−1,c(OH-)=c(OH-)水=c(H+)水=10−11mol∙L−1,c(H+)=10−3mol∙L−1,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为,故A正确;B.a、c两点对应溶液同时升高相同温度,c(Cl-)基本不变,HCOO-水解程度增大,c(HCOO-)减小,因此增大,故B正确;C.在c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溶液总体积约为40mL,因此溶液中有:c(HCOO-)+c(HCOOH)=0.05mol·L−1,故C错误;D.在a溶质为NaCl,呈中性,b溶质为HCOOH和HCOONa的混合溶液,电离程度等于水解程度,溶液呈中性,c溶液为HCOONa,HCOO-水解呈碱性,d点溶质为HCOONa和NaOH,溶液呈碱性,因此呈中性的为a、b,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B。经典模型4: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0.1mol/L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的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20B.b点所示溶液中:c()=2c()C.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D.该硫酸的浓度为0.1mol/L破解:V=0时,氢氧根离子全部来自水的电离,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1013mol/L,根据水的离子积得到硫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是0.1mol/L,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H2SO4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H4)2SO4,此时水的电离度最大,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即c点时H2SO4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SO4。A.由分析可知c点时H2SO4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2SO4,有H2SO4~2NH3·H2O,故0.05mol/L×20mL×2=0.1mol/L×V,解得V=20mL,A正确;B.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H+)+c()═2c()+c(OH),由于c点所得溶质为(NH4)2SO4,则b点所得溶质为(NH4)2SO4和NH4HSO4,此时溶液呈酸性,c(OH)<c(H+),所以c()<2c(),B错误;C.c点为(NH4)2SO4溶液,由质子守恒得:c(H+)-c(OH-)=c(NH3·H2O),C正确;D.由分析可知该硫酸的浓度为0.05mol/L,D错误;本题选AC。能力自测1.室温下,向溶液中滴加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B.D点溶液中:C.C点溶液中溶质为NaA,且D.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D>A>B2.室温下,向20mL0.1mol·L1叠氮酸(HN3)溶液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水电离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a、b、c、d中,水的电离度最大的是dB.在c点对应溶液中:c(OH)=c(H)+c(HN3)C.b点和d点对应溶液的pH相等D.室温下,电离常数Ka(HN3)=1×101−2x3.室温下,在20mL新制氯水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K(HClO)=3×108,H2CO3:Ka1=4.3×107,Ka2=5.6×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一定等于20B.b、d点对应的溶液显中性C.c点溶液中c(Na)=2c(ClO)+2c(HClO)D.向c点溶液中通入少量CO2:2ClO+H2O+CO2=2HClO+CO324.常温下,向20mL0.1mol.L1HN3(叠氮酸)溶液中滴加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电离度等于已电离的电解质浓度与电解质总浓度之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N3是一元弱酸B.c点溶液中:c(OH)=c(H+)+c(HN3)C.常温下,b、d点溶液都显中性D.常温下,0.1mol.L1HN3溶液中HN3的电离度为10a11%5.常温下,向20mL0.1mol•L1NH4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1的NaOH溶液,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水(H+)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点之前,主要的反应为NH4++OH═NH3•H2OB.b点和d点对应溶液的pH均为7C.常温下,Kb(NH3•H2O)=5×105.4mol•L1D.d点溶液中,c(Na+)+c(NH4+)=c(SO42)6.常温下,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mL浓度为0.1000mol•L1醋酸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醋酸电离常数Ka≈106B.b点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c(OH)=c(H+)+c(CH3COOH)C.a点对应的溶液中:c(CH3COO)>c(Na+)D.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b>a7.室温下,向20.00mL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混合溶液的温度与pOH[]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b=dB.a点对应的溶液中:C.室温下一元碱MOH的电离常数D.pOH=7时溶液中存在8.常温下,用浓度为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的HCl和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约为B.水的电离程度:a<b<c<dC.点b:D.点a:9.常温下,向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氨水的电离度约为1%B.b点溶液中存在:C.c点对应溶液中:D.d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10.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V=40 B.b点和d点溶液均呈中性C.c点所示溶液中:c(SO)>c(NH) D.d点所示溶液中:2c(SO)=c(NH)11.常温下,向20mL某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滴入0.1mol·L-1氨水,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氨水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B.b点所示溶液中:c(NH4+)=2c(SO42-)C.V=40D.该硫酸的浓度为0.1mol·L-112.常温下,向20mL0.1mol·L1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c(H+)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a点对应水电离的c(H+)=1.0×1011mol·L1,则此时氨水的电离程度为1%B.c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c点对应溶液中:c(H+)c(OH)=c(NH3·H2O)D.若b、d点对应水电离的c(H+)=1.0×107mol·L1,则两溶液中均存在:c(NH4+)=2c(SO42)13.常温下,向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点表示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b点溶液呈中性,d点溶液呈酸性C.常温下,的数量级为D.a、b之间的任意一点(不包括a、b点)溶液中:14.常温下,向20mL0.1mol•L-1氨水中滴加某浓度的硫酸溶液,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硫酸的体积变化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等于1.0×10-11mol•L-1,则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B.c点时氨水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C.c点所示溶液中:c(H+)-c(OH-)=c(NH3•H2O)D.若b、d对应的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0×10-7mol•L-1,此时两溶液中都存在:c(NH4+)>2c(SO42-)15.在某温度时,将氨水滴入盐酸中,溶液和温度随加入氨水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a点:B.氨水的浓度为C.b点溶液中加入溶液至中性后,D.b、c、d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16.常温下,向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之间的点可能存在:或B.d点代表溶液呈中性C.从a→b→c→d,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在增大D.常温下,的电离常数约为17.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中滴加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B.c点溶液中,c()=c(Cl)C.a、b之间的任意一点:c(Cl)>c(),c(H+)>c(OH)D.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18.常温下,向氨水中逐滴加入的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和变化如图所示(忽略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常温下,C.点溶液中存在关系:D.点溶液中存在关系:19.常温下,向20mL0.1mol·L1氨水中滴加一定浓度的稀盐酸,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水(H+)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招标文件合同文件
- 建筑水电消防工程合同
- 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记录
- 绿化保洁服务合同
- 营销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和反窃电技能竞赛参考练习卷附答案(一)
- 房屋买卖公证合同
- 出售商品公司合同范本
- 民房房子出售合同范本
- 继承家产收租合同范本
-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参与政治生活课件-2
- 【二甲基甲酰胺的工艺设计8200字(论文)】
- 营运资金需求量测算表-2
- 小学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2022年飞行员教员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700题)
- 深基坑开挖支护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
- YY/T 0606.3-2007组织工程医疗产品第3部分:通用分类
- GB/T 3505-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术语、定义及表面结构参数
- GB/T 21566-2008危险品爆炸品摩擦感度试验方法
- GB/T 17207-2012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8-1部分:空白详细规范表面安装固体(MnO2)电解质铝固定电容器评定水平EZ
- 《屈原列传》课件【高效课堂+备课精研】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巡查登记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