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1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2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3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4页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A教学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学会把握长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3.体会比喻手法能表达不同的情感,再照样子写句子。

4.积累古诗。

A教学重点

与同学交流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方法;积累古诗。

院教学难点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掌握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不同的情感的方法。

院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的教学中,结合本单元课文,先说说自己在阅读时是怎样阅读长文章的,再与同学

讨论、交流,在阅读实践中加以运用。

2.对于“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安排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先指导学生读句子,找出病句,再

根据病因,全班讨论修改方案,最后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完之后再读这段话,体会词语的表达

效果。对于第二题,先让学生读熟句子,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感情,再仿照例句改写

句子。

3.对于“日积月累”,先让学生读熟古诗,再通过查资料、与同学交流等方法,大致了解古诗的意

思,最后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背诵积累。

院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院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A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怎样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

2.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院教学过程

板块一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引导: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课文?

(2)生交流后师出示本单元课文题目。

(3)比较3篇课文在结构上的异同。

①师引导:现在请大家翻开课本,快速浏览第六单元课文,看看3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

同的地方。

②示例:相同之处在于篇幅都比较长,而且都是分成几个部分来写的;不同之处在于《小英雄雨

来》用序号来标示每个部分,《我们家的男子汉》用的是小标题,《芦花鞋》用的是空行。

2.交流学习篇幅较长的文章的方法。

(1)师引导:在平时的阅读和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类篇幅较长的文章,遇上这类文章,我们

应该怎样更高效地去阅读呢?《小英雄雨来》中给出了几种阅读的方法,对于阅读长文章,你们有什么

看法呢?这节课我们就进入“交流平台”栏目去学习讨论吧!(板书:交流平台)

(2)师引导生学习“交流平台”中的方法。(出示课件)

①生自由读。

②师指名说说从“交流平台”中学到的方法。(相机出示课件)

(3)师引导讨论交流:你还知道哪些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①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将交流结果简单地记录下来。

②师指名交流汇报结果,及时给予指导,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阅读长文章的方法:

•略读,只需要掌握文章的大意和纲目,不要一字一句地琢磨。

•快速默读,一目十行。

•跳读,只要抓住文章的主要部分,选读某些自己想要看的章节。

3.师引导生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怎样运用这些方法阅读。

(1)同桌互相交流,结合本单元课文和课外阅读,谈怎样运用这些方法读较长的文章。

(2)生畅所欲言后,师指名交流。

4.师小结:高尔基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

义”。今天我们学到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快、更好地阅读。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方法运用

到我们平时的阅读中去,这样不仅能提高我们阅读的效率,还能让我们对长文章的理解更透彻。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上提出的阅读长文章的方法是理论性

的,光凭说教学生是不能融会贯通的,必须结合自己的阅读实际去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些阅读

方法,才能运用这些方法读更多的文章。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内容。

2.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3.师引导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我们学过哪些修改符号?(课件出示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4.师引导生找出错误。(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常见的语病病因:

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前后矛盾;成分残缺。

(1)生自由读这段话,明确病因。

(2)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

5.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课件出示: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

和日丽的一天,我在学校的花丛中发现了一张蜘姝网。我,细一看,上面还有一只

蜘蛛在爬呢。上彭我就把一只蚂蚁放到了蜘蛛网上。结果,令避案事情(统]生了,蚂

蚁在蜘蛛网上竟然不能像蜘蛛那样展行自如。这是为什么呢?

6.师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时,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意;根据病句特点逐项检查,找出

病因,进行修改;修改后再读几遍,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修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7.师引导生进行拓展练习,强化修改病句训练。(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4处错误。

3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中国美食纪录片。在节目播出的那段日子,每晚10点,

许多不计其数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烹饪师加工制作各种美食的画面和杳昧,垂涎不止。这部纪录

片,虽然在介绍中国美食,也是在介绍中国文化。

(1)生自由读句子,找出错误之处。

(2)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句段)

(3)师指名读修改后的句子,看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句子中常见的病句病因及修改病句

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修改课本上的例句,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拓展练习

中巩固提高。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比喻句表达的不同情感,练习仿写。

2.积累古诗。

A教学过程

板块一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的两组句子,师引导生体会加点部分表达的不同感情。

(1)读一读。师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2)想一想。句子中加点的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预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议一议。加点的部分表达了怎样的感情?(生在四人小组里讨论交流)

(4)说一说。(全班交流)

示例1:第一组句子中的第一个句子加点部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来的机灵。第二个句子加点部分赞

扬了雨来游泳本领高。这一组句子中加点的部分都表达了对雨来的赞扬之情。

示例2:第二组中句子加点部分形象刻画了敌人的凶残,表达了对敌人的憎恶之情。

(5)师指导朗读,注意通过朗读表达不同的感情色彩。

2.仿写练习,强化用比喻手法表达不同的感情的训练。

(1)出示课件。

4

•她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2)生自由练说;全班交流;生在课本上进行改写练习。

示例:她像一只轻盈的小燕子跳着轻快的舞蹈。

那个小偷好像一匹饥饿的狼远远地盯着柜台里的珠宝。

3.拓展练习。

(1)师引导:在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运用到了这种手法?

(2)生畅所欲言。

4.师小结:用比喻来描写事物的特征,能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用比喻来渲染景物,能让景物具体

可感;用比喻来表达情感,能让自己的爱憎更加分明。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阅读学习中,积累更多的比

喻句,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相信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

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板块的设计就是力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

提高能力,体验成功。

板块二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古诗,同时播放朗读音频。

(1)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指名读;全班齐读。

(2)简介创作背景。

(3)师引导生自读感悟诗句。

①生自由读诗句,边读边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诗句。

②师引导: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与大家交流。

③生自由交流。

师小结:这是一首写景诗,既写眼前之景,又抒发了孤独之感,这两句诗中“动”中有“静”。无

论是“静”与“动”,都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

览静观之久,写出他“独坐”时孤寂的情景。

2.练习背诵。

3.拓展延伸。

师:你还知道哪些写景的古诗词?(相机出示课件)

5

本板块的设计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主要通过反复诵读诗句,了解诗人的创作

背景,让学生自读感悟诗句意思等方法,帮助学生很快地背诵诗句,达到积累的目的,同时拓展一系列

关于写景的古诗词。

A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A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