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湖南省郴州市高考生物第三次质检试卷

1.农谚有云:“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水和无机盐在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过

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农作物从外界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

B.农作物中的无机盐离子必须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学功能

C,由于氢键的存在,水具有较高的比热容,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D,活性蛋白失去结合水后会改变空间结构,重新得到结合水后不能恢复其活性

2.M蛋白参与蛋白质的囊泡运输,它们有两种状态,结合GTP的活跃状态和结合GDP的

不活跃状态。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碱基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GTP需丢失1个Pi后可参与RNA的合成

B.M蛋白由活跃状态转化为不活跃状态需要消耗能量

C.运输蛋白质的囊泡可能来自核糖体、内质网或高尔基体

D.M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可能导致细胞内运输分泌蛋白的囊泡不能形成

3.临床研究发现,肿瘤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低,靠大量摄取葡萄糖获得能量满足自

身生长繁殖的需要。根皮素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抑制剂,主要存在于苹果、梨等多汁水

果的果皮及根皮,具有抗肿瘤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癌变是一种累积效应,是细胞中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

B,将肿瘤细胞放入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培养,发现癌细胞依然不能高效产能,说明肿瘤细胞不

能高效产能的原因不是缺氧导致的

C.肿瘤细胞会选择性地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体的活性或使其部分载体缺失,可推断肿

瘤细胞进行的呼吸方式主要是无氧呼吸

D.根皮素可以限制肿瘤细胞摄入葡萄糖,导致细胞产能减少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对正

常细胞没有影响

4.下列遗传、变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豌豆YyRR个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果蝇由“正常眼”变成“花斑眼”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D.通过化学诱变处理酵母菌可能引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5.Bridges用白眼雌果蝇(XbXb)与红眼雄果蝇(XBY)杂交,大约每2000个子代有一

个白眼雌果蝇或红眼雄果蝇,显微镜下观察这些例外果蝇是由于其中一个亲本减数分裂过程

中性染色体不分离导致的。已知果蝇存在三条性染色体时,同源程度更高的染色体间更容易

配对(占总体80%),而未发生配对的染色体则随机分向两极,如表为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

与性别的对应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第1页,共22页

类型XXXYXXYXXYY其他

性另IJ$cT9d1cT死亡

A.例外果蝇的产生是由于母本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的

B.例外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bXbY

C.例外白眼雌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Xb占45%

D.例外的白眼雌果蝇与正常红眼雄果蝇杂交,子代中红眼雌果蝇占

6.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用a表示)。少数

女性杂合子会患病,这与女性核内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会随机失活有关。图1为某患者家

族遗传系谱图,利用图中四位女性细胞中与此病有关的基因片段进行PCR,产物经酶切后的

电冰结果如图2所示(A基因含一个限制醐切位点,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11-2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

B.11-3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母方的X染色体失活

C.a基因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

D.若11-1和一个基因型与11-3相同的女性婚配,后代患ALD的概率为1

7.小胶质细胞是胶质细胞的一种,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抵抗病

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被激活后获得吞噬功能。小胶质细胞活化和神经炎症是神经病理学

的主要特征。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小胶质细胞能识别、吞噬病原体

B.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含有丰富的溶酶体

C.神经胶质细胞数量远多于神经细胞,并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D.反射弧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8,2021年“大卫•朱利叶斯“因发现温度受体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进食辣椒

后,口腔会有灼热感,这与辣椒素受体(TRPV1)有关,机理如图所示。TRPV1能被辣椒

第2页,共22页

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产生均热感区域

A.TRPV1识别辣椒素后,Na+大量内流使感觉神经元兴奋

B,进食辣椒后,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灼热感,该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C.吃辣椒后,汗腺分泌增多,属于神经调节

D.吃辣椒时喝冷饮会减轻“热辣辣”的感觉

9.如图为某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激素的含量变化曲线图。据

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细胞分裂素、赤湿素和

脱落酸含状(ngg‘鲜用)_______________

八->1.1-^"i-A

A.各种植物激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激素调节来实现的

B.果实发育初期(0-15天),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表现为相抗衡

C.花后90天左右,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开始上升,此时会抑制果实和叶的脱落

D.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10.“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等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

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的形式循环

B,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

第3页,共22页

C.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措施是增加生产者数量

D,化石燃料的燃烧是C02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该过程属于生态系统碳循环

11.某生态研究小组在调查夏季农田田鼠的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一夜间捕获田

鼠85只,将捕获的田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

笼,这次共捕获65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3只。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在两次捕获期间若有部分标记老鼠迁出,则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数小于425只

B,食物增多是引起该区域田鼠种群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该因素为密度制约因素

C.在调查区鼠的食物充足、没有天敌存在的前提下,鼠的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D.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的同时,还获得了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特征

12.为了从土壤中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能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研究人员利用土壤浸

出液进行了如图所示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X培养基上

B.菌落①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

C.X培养基中含有淀粉和抗生素的固体培养基,Y培养基是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

D.图中降解淀粉最高效的是菌落⑤,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

13.茯砖茶的制作包括发酵与发花等工序,发酵前要下“诱水”,下“诱水”就是将原有

老茶煮水后喷洒在料堆之上。发花可使砖茶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成“金花”,学名“冠突散

囊菌"一一茶界‘益生菌”,也是国家茶业界二级机密保护菌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茯砖茶的制作需利用酵母菌等多种细菌进行发酵

B,下“诱水”相当于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推测相关菌种可耐热

C.发酵过程涉及多种酶催化,发酵后饮用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D.茯砖茶发酵完成后要灭菌并密封,有利于长期保存

14.蜜蜂的蜂群由蜂王、雄蜂和工蜂组成,其中蜂王和工蜂(2n=32)是由受精卵发育而

来的,雄蜂(n=16)是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幼虫以蜂王浆为食发育成蜂王,以花粉和

花蜜为食发育成工蜂。DNMT3蛋白是DNMT3基因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

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敲除DNMT3基因后,蜜蜂幼虫将发育成蜂王,这

第4页,共22页

与取食蜂王浆有相同的效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TCCGCGTTACGTAGC

TCAGGCGCAATGCATCG

部分被甲基化的DNA片段

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未变,导致的生物性状改变不可遗传

B.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可能与体内重要基因是否甲基化有关

C.DNA甲基化影响转录的机制可能是干扰了RNA聚合醐对起始密码子的识别

D.雄蜂是单倍体,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精子,因此高度不育

15.在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常常涉及“分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实验课题“分离”的叙述

A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依据吸收光谱的差异对绿叶中的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

B丁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离心的目的是把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开来

土壤中高效塑料分解菌种仅通过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就能很容易实现高效塑

C

的获取料分解菌的分离

据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初步分离

D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DNA与蛋白质

A.AB.BC.CD.D

16.黄顶菊是繁殖能力极强的生态入侵植物,耐盐碱,耐贫瘠,一旦入侵农田,将严重威

胁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科技人员发现一生态系统遭到其入侵,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

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3o

数2o

no

O

不同群落生物种数的动态变化

第5页,共22页

A.宜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

B.调查结果表明该生态系统丰富度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

C.图中植物物种数量变化较小的是重度入侵区,原因是该地区已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的

稳定群落

D.为清除该入侵植物,通常采用人工收割后就地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开花后

17.图1是将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基因与PPDK酶(催化CO?初级受

体“PEP”的生成)基因导入水稻后,在某一温度下测得光照强度对转双基因水稻和原种水

稻的光合速率影响。图2是在光照为lOOOLux下测得温度影响光合速率的变化曲线。请据

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5

(

C30C

(U一3

0-25.0

3)•

)20N一

'«・

二25

小J

_15液

U・

果11<20

・0

<:女

O53=

<=亲

E史)75

±0*

更)5

_

(1)转基因成功后,正常情况下,PEPC酶应在水稻叶肉细胞的—(填细胞结构)处发

挥作用。

(2)原种水稻A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为一(答2点即可),转基因水

稻—(填“是”或“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合速率。图1是在

一七下测得的结果。

(3)原种水稻中,与C02的固定有关的酶是Rubisco酶,从CC>2固定有关酶的角度分析

转双基因水稻比原种水稻光合速率大的原因可能是一。

(4)为了探究“高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增加与导入的双基因编码的酶的相

关性”,请利用转双基因水稻,PEPC酶的专一抑制剂(简称A)、PPDK醐的专一抑制剂

(简称B)等设计实验。完成以下实验思路:取生理状态相同的转双基因水稻若干,均分四

组,在高光照强度时,分别进行不处理、一、—、一处理,其余条件相同且适

宜,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转双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

18.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科研人员用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等技术对水稻进行了进

一步的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

(1)用紫外线诱导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同一个体中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说明基因

突变具有—性。

(2)通过诱变育种获得两株耐高温隐性突变体水稻甲和乙,为探究两种突变体是否为同一

基因突变导致,让两种突变体杂交,Fi自交,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不考虑交叉互换)。

①若F2中—,说明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

第6页,共22页

②若F2中一,说明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③若F2中一,说明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3)为研究水稻核基因D的功能,科研人员将T-DNA插入D基因中,致使该基因失活,

失活后的基因记为d。以野生植株和突变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统计母本植株的结实

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杂交编号亲本组合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结实率

①$DDx(fdd16/16110%

②9ddxc?DD78/15650%

③$DDxcfDD70/14150%

表中数据表明,D基因失活使—配子育性降低。若让杂交①的Fi给杂交②的Fi授粉,

预期结实率为一,所获得的F2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一。

19.糖尿病是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严重时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导致多种器官功能

损害。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科学家通常采用—法来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胰岛素通过一运输到达

靶细胞,与靶细胞表面的胰岛素受体结合,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2)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酮体是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的统称,糖尿病

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的原因是一。

(3)糖尿病病人还易发生肾病并发症。这种病人常伴有水肿,血浆蛋白浓度降低,尿液中

蛋白含量增加。请分析出现水肿的原因—。

(4)为研究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研究人员对二甲双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给正常大鼠的腹

腔注射STZ(一种诱导形成糖尿病的药物),获得若干只患病的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数

量相等的两组,其中一组灌服生理盐水设为模型组,另外一组灌服二甲双麻设为治疗组。一

段时间后检测相关的指标,结果如图所示:

朝LO

箕5

皿0.

注:GLUT5影响回肠中葡萄糖的吸收

①对照组的处理是一。

②根据相关蛋白检测结果,推测二甲双胭降低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含量的原因可能是—o

第7页,共22页

20.土壤中重金属污染会严重影响茶叶的品质。某科研小组对某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单作茶

园生态系统(种植单一品种茶树)进行了调查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茶农一般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人工除草。从种间关系分析,人工除草的目的主要是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人工除草能够一。

(2)有的茶农在茶树下间种草菇,茶树的落叶可为草菇提供营养,栽培草菇剩下的基质又

可被茶树根系吸收利用,这种生产模式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一功能。

(3)科研小组选择适宜的大豆进行茶、豆间作,与单作茶园相比,茶园土壤中镉等重金属

浓度明显下降,且土壤肥力明显提升,其原因有一。

(4)为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一价值,在茶园的某一区域进一步建立了一个集种植,养殖,

采摘和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科研小组对该新型人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

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部分数据未给出,能量单位为10刃/cm2・a,肉食性动

物作为只占据一个营养级研究)。

生物类型X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未利用的能量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外来有机物输入的能量

生产者505.095.025.00

植食性动物12.71.312.0Y6.0

肉食性动物6.30.56.52.711.0

①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cm2・a。

②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X是指一,表中的数据丫为—J/cm2・a。

21.植物不能代谢亚磷酸盐(Phi),但导入并表达ptxD基因的转基因植物可将Phi转化

为供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Pi,以获得更高产量。当施用Phi时,杂草不能与ptrD转基因农作

物竞争可利用的磷,因此,ptxD转基因植株相比于杂草有明显的竞争优势。Phi不能被藻类

代谢且对藻类没有毒性,施用后不会促进赤潮的发生,对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不构成威

胁。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田间常伴生大量杂草,严重影响了油菜产量,除草剂

长期过量使用,导致全球抗除草剂杂草数量逐年增加。为控制杂草和解决除草剂过量使用带

来的问题,某研究团队将ptxD基因转入野生型油菜“Westar”(WT)中,获得转基因油

菜。

第8页,共22页

mRNAa

质粒

潮毒素cb

抗性基因飞

大量的ptvD基因

重组质粒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U、o可

盘普导前伤工油菜植株

卜用农杆菌

幼苗下悬浮液浸

胚轴泡

(1)为获得大量的ptxD基因,过程b中需先加热至90-95C然后冷却至55〜60℃,冷却

的目的是一。过程b循环完成后,通常会继续72c延伸5-10分钟,其目的是一«

(2)为获得转基因植物,本实验采用—法侵染油菜幼苗的下胚轴,主要过程如下:

①过程d: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菌液。

②将无菌培养的野生型油菜幼苗的下胚轴受体进行农杆菌侵染,侵染结束后进行一段时间的

共培养,共培养的目的是一。

③过程f:共培养结束后转移至相应培养基上诱导愈伤。

④过程g:诱导分化、生根。

(3)本研究利用植物表达载体上的潮霉素抗性基因和一基因作为筛选标记。可用潮霉素

或一作为筛选剂。

(4)若在试管苗期间通过分子水平的检测,检验转基因油菜的ptxD基因是否表达,应检测

一(答两点)

第9页,共22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DNA和RNA的元素组成均为C、H、O,N、P,含有磷元素,故农作物从外界

吸收的磷酸盐可用于细胞内合成DNA和RNA,A正确:

B、无机盐离子具有多种作用,如无机盐可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不一定溶解在水中才能行使生物

学功能,B错误;

C、由于水分子的极性,一个水分子的氧端靠近另一水分子的氢端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就形成一种弱的引力,这种弱的引力称为氢键;氢键的存在,使水有较高的比热容,使水的温度

不易发生改变,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C正确;

D、蛋白质失活后,其活性不能恢复,D正确。

故选:Bo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

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渗透压。

本题考查水和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

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D

【解析】解A、GTP和ATP的结构和性质相似,仅碱基不同,故其结构式是G-P〜P〜P,GTP

需丢失2个Pi后可参与RNA的合成,A错误:

B、M蛋白有两种状态,结合GTP的活跃状态和结合GDP的不活跃状态,M蛋白由不活跃状态

转化为活跃状态需要消耗能量,但由活跃状态转化为不活跃状态不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

C、核糖体没有膜结构,运输蛋白质的囊泡不能来自核糖体,C错误;

D、结构决定功能,M蛋白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后,其功能也发生改变,可能导致细胞内运输分泌

蛋白的囊泡不能形成,D正确。

故选:D。

ATP又叫腺普三磷酸,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音、T表示三个、P表

示磷酸基团、“〜”表示特殊化学键。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特殊磷酸键。ATP

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

相联系。

第10页,共22页

本题考查GTP和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学生具备分析题意、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答案】D

【解析】解:A、细胞癌变是细胞中多个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细胞癌变是

一种累积效应,A正确;

B、给肿瘤细胞提供较为充足的氧气环境,即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培养,发现癌细胞依然不能高效

产能,说明氧气对于肿瘤细胞不能高效产能无影响,即肿瘤细胞不能高效产能的原因不是缺氧导

致的,B正确;

C、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的发生场所,抑制线粒体膜上丙酮酸载体的活性或使其部

分载体缺失,会抑制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据此推断,肿瘤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

所以主要的呼吸方式是无氧呼吸,C正确:

D、根皮素是一种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抑制剂,根皮素能通过抑制葡萄糖转运蛋白,抑制肿瘤细胞

获取葡萄糖,肿瘤细胞会因为缺少营养物质而被抑制生长繁殖,发挥抗肿瘤的作用,也会减少正

常细胞的摄入量,对正常细胞也有影响,D错误。

故选:D。

1、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将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在线粒体

基质中进行,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H]与氧气结

合生成水。

2、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丙

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成乳酸。

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4.【答案】D

【解析】解:A、遗传病是指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A错误;

B、基因型为丫yRR的豌豆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由于只有一对基因杂合,故是等位基因分离

的结果,B错误;

C、果蝇的复眼由正常眼变成花斑眼是染色体结构变异(易位)的结果,C错误;

D、化学诱变处理酵母菌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从而使酵母菌出现突变的个体,D正确。

故选:D。

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包括自由组合型和交叉互换型,交

叉互换型基因重组是由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而导致控制不同性状的

基因的重新组合,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非同源染色体之

间的交叉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第11页,共22页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识记基因重组的类型;识记染色

体变异的类型及实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5.【答案】D

【解析】解:AB、XBY与XbXb交配,子代应为XBXb红眼雌蝇和XbY白眼雄蝇,但每2000个

子代有一个白眼雌蝇或一个红眼雄蝇,结合题干中提到这些例外子代是由性染色体异常分离(不

分离)导致,推测应为母本XbXb产生了含两条XbXb的卵细胞,以及不含性染色体的卵细胞,精

子是正常的XB与丫,因此会出现XbXbY的白眼雌蝇和XBO的红眼雄蝇,即例外子代的出现是由

于亲本中纯合白眼雌蝇(XbXb)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异常分离导致,例外白眼雌蝇:XbXbY;

例外红眼雄蝇:XBO,AB正确;

C、XbXb丫的三体雌果蝇,正常情况下产生lXbXb、1Y、2X\2XbY四种配子,但根据题意同源

程度更高的染色体间更容易配对,即XbXb更易配对,且配对后分离,Y随机移向一极,则产生两

种配子,Xb和XbY各占80%+2=40%,而XY配对后分离,X随机移向一级,产生XbXXY、

X\XbY四种配子的概率低,各占(1-80%)+4=5%,即产生配子及比例为X%XbY:XbXb:

Y=45%:45%:5%:5%,C正确;

D、正常红眼雄果蝇XBY产生2种配子XB与Y,与XbX,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依次为:

45XBXb(红眼雌蝇):45XBXbY(红眼雌蝇):5XBXbXb(死亡):5XBY(红眼雄蝇):45XbY

(白眼雄蝇):45XbYY(白眼雄蝇):5XbXbY(白眼雌蝇):5YY(死亡),杂交后代中红眼

雌蝇占",D错误。

19

故选:D。

果蝇一共有8条染色体,四对同源染色体,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故正常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

一对性染色体。雌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果蝇性染色体组成为XY。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问

内在联系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难度适中。

6.【答案】C

【解析】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2推

测可知11-4基因型为XAXA,1-1、11-2、11-3号都含有与4号相同的条带,故都含有A基因,故

1-1、11-2、11-3基因型均为XAXa,A错误;

B、11-3个体的基因型是XAXa,据题可知其父方1-2基因型为XAY,故其XA来自其父亲,Xa来自

母亲,但含XA的||-3依然表现为患病,故推测其患ALD的原因可能是来自父方的X染色体失活,

Xa正常表达,B错误;

C、a基因新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A可以判断另外的两个条带长度

第12页,共22页

分别为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故新增的酶切位点位于310bpDNA片段中,C正确;

D、11-1基因型为XaY,和一个与11-3基因型(XAXa)相同的女性婚配,子代中有XAXa和XAY的

正常个体,故后代患ALD的概率不为1,D错误。

故选:Co

1、分析电泳结果图:正常基因含一个限制酶切位点,因此正常基因酶切后只能形成两种长度的

DNA片段;突变基因增加了一个酶切位点,则突变基因酶切后可形成3种长度的DNA片段。结

合电泳图可知:正常基因A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310bp和118bp的两种DNA片段,a基因新

增了一个酶切位点后应该得到三个DNA片段,对照A可以判断另外的两个条带长度分别为

217bp和93bp,长度之和为310bp,故基因突变a酶切后可形成长度为217bp、118bp和93bp

的三种DNA片段。

2、由题干信息可知,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ALD)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图2推测可

知11-4基因型为XAXA,1-1、11-2、11-3号都含有与4号相同的条带,故都含有A基因,故1-1、

11-2、11-3基因型均为XAXa。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

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7.【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干可知,小胶质细胞为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免疫细胞,被病原体激活后,具

吞噬功能,A正确;

B、溶醐体有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作用,推测活化后的小胶质细胞,含有丰富的溶

酶体,B正确;

C、神经胶质细胞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和修复神经元等多种功能,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

髓鞘,其数量多于神经元,C正确;

D、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D错误。

故选:D。

1、溶酶体结构和作用:

(1)形态:内含有多种水解酶;膜上有许多糖,防止本身的膜被水解。

(2)作用: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由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

成,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树突短而多,轴突长而少。

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的组成,结合题干信息理解相关知识答题是解答本题关键。

8.【答案】B

第13页,共22页

【解析】解:A、辣椒素与辣椒素受体(TRPV1)结合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感觉

神经元兴奋,A正确;

B、进食辣椒后,兴奋传到大脑皮层产生灼热感,由于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该过程不属于

条件反射,B错误;

C、兴奋经神经传入大脑皮层形成灼热的感觉,然后经神经传至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经传出神

经支配汗腺分泌,散热增加,大汗淋漓,该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

D、进食辣椒后,为减轻口腔中的灼热感,可饮用冷饮,TRPV1能被辣椒素或较高温度刺激激活,

低温能关闭TRPV1活性,减轻辣椒素引起的灼热感,D正确。

故选:Bo

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

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

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

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反射的种类、过程等,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9.【答案】D

【解析】解:A、由题干无法看出:各种植物激素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相应的植物生长调节

类似物可起植物激素的作用,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

节共同完成的,A错误;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在果实发育初期,促进生长上表现为协同作用,B错误;

C、花后90天左右,脱落酸的相对含量开始上升,脱落酸促进果实和叶脱落,C错误;

D、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植物生长发育阶段细

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以及赤霉素含量较高,而在植物果实的成熟阶段,乙烯以及脱落酸的含量较高,D

正确。

故选:D。

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激素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从根本上

说是植物基因组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植物的生长发育既受内部因子(激素)的调节,也受外部因

子(如光、温度、日照长度、重力、化学物质等)的影响,这些化学和物理因子通过信号转导,

诱导相关基因表达,调控生长发育。

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

学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O【答案】B

第14页,共22页

【解析】解:A、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CO?的形式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

机物形式进行流动的,A正确;

B、并不是每个自然生态系统都可依靠自身实现“碳中和”,“碳中和『应当是在整个生物圈中,B

错误;

C、增加生产者数量有利于增加碳吸收,进而有利于碳中和,C正确;

D、生态系统碳排放也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C02,这是当代社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D

正确。

故选:Bo

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C、H、0、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

间反复循环运动的过程。

物质循环的特点:1、全球性:2、往复循环:3、反复利用。

本题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

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

志的个体数,即N:85=65:13,N=425只,在两次捕获期间若有部分标记老鼠迁出,重捕中

被标志的个体数减小,求得的N值偏大,调查区内田鼠个体总数小于425只,A正确:

B、食物增多是引起该区域田鼠种群密度较大的主要原因,该因素为种群外部生物因素一一其他

生物的影响,一般来说,食物和天敌等生物因素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

这些因素称为密度制约因素,B正确;

C、草原的生存空间有限,即使其他条件适宜,鼠的种群数量也不会呈“J”型增长,C错误;

D、通过统计每次捕获的田鼠的性别和年龄组成,还可以获得种群的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种群

特征,D正确。

故选:Co

田鼠属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故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

重捕法估算种群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该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

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以及调查方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

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12.【答案】A

【解析】解:A、根据培养后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分布可知,将含目的菌的土壤浸出液接种在X

培养基上采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

第15页,共22页

B、菌落①不能降解淀粉,可能是硝化细菌,因不能产生淀粉酶所以无透明圈,B正确;

C、实验目的是筛选对抗生素有抗性、高效降解淀粉的微生物,根据图示中在X培养基上滴加碘

液后形成了透明圈,说明X培养基上含有淀粉,菌体分解淀粉的能力强,在其周围形成的透明圈

就大,同时为了筛选到对抗生素有抗性的菌体,因此X培养基还应该含有抗生素,Y培养基是将

筛选到的目的菌扩大培养,为不含琼脂的液体培养基,(:正确;

D、碘液遇淀粉会变蓝,淀粉被分解,蓝色消失,图中⑤的透明圈最大,说明菌体⑤降解淀粉的

能力最强,不同菌体形成的菌落特征不同,因此可根据菌落特征初步判断微生物类型,D正确。

故选:Ao

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

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

个菌落。

本题结合流程图考查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微生物接种的方法、识记无

菌技术的应用、识记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操作步骤,能结合所学知识和图形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AD

【解析】解:A、酵母菌是真菌,不是细菌,A错误;

B、下“诱水”就是将原有老茶煮水后喷洒在料堆之上,相当于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接种”,

推测相关菌种可耐热,B正确;

C、发酵过程涉及多种酶催化,发酵后富含多种小分子营养物质,因此发酵后饮用有利于营养物

质的吸收,C正确;

D、茯砖茶在储藏过程中仍然继续自然发酵,因此灭菌并密封处理,不利于长期保存,D错误。

故选:ADo

根据题意分析:茯砖茶的制作包括发酵与发花等工序,发酵过程涉及多种酶催化,发酵后饮用有

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和发酵过程,能结合

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4.【答案】ACD

【解析】解:A、被甲基化的DNA片段中碱基序列未变,但会影响转录进而影响基因表达,且这

种改变可以遗传,A错误;

B、蜂王浆抑制DNMT3基因表达DNMT3蛋白,从而抑制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使该

基因正常表达,则蜂群中蜜蜂幼虫发育成蜂王,B正确;

第16页,共22页

C、DNA甲基化影响转录的机制可能是干扰了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识别,C错误;

D、雄蜂是单倍体,可通过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精子,因而可育,D错误。

故选:ACD。

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本题主要考查表观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够结合题干信息和所学

知识进行分析应用。

15.【答案】BD

【解析】解:A、对光合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是依据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在

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A错误;

B、丁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菌分离,B正确;

C、土壤中高效塑料分解菌的数量少,如果要分离需要经过扩大培养、选择分离等步骤,C错误;

D、DNA粗提取的原理是利用DNA不溶于酒精,但某些蛋白质溶于酒精,可以初步分离DNA

与蛋白质,D正确。

故选:BDo

1、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

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丁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搅拌的目的是将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

是使上清液析出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被侵染的大肠杆菌则分布在沉淀物中。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实验等,

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

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6.【答案】D

【解析】解: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该生态系统的植物种类,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A正

确;

B、由图可以看出,随着入侵程度增加,其物种数逐渐下降,丰富度即群落物种数目多少,因此

生态系统丰富度随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减小,B正确;

C、重度入侵区由于生物入侵程度较大,入侵种占据当地物种的生态位较多,导致本地物种丰富

度降低,形成以入侵物种为优势种的稳定群落,C正确;

D、常采用人工收割并使之自然腐烂的方法,收割的适宜时机应在开花前,防止该种群开花后结

种子,否则自然腐烂后会将种子留在土壤中,D错误。

故选:D。

生物侵入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

第17页,共22页

危害的现象。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入侵种被引入后,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

大量扩张。

本题考查种群和生物侵入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适中。

17.【答案】叶绿体基质温度、CO2浓度不是30PEPC配比Rubisco酶活性更强,固定CO?

的效率更高仅用A处理仅用B处理A和B共同

【解析】解:(1)因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而CO?的固定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在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所以PEPC酶应在水稻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处发挥作用。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C02的浓度,原种水稻在A点以后,随

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不再变化,说明A点以后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此

时限制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应该是温度和CO?的浓度。通过图2可知,双转基因水稻光合作用的

最适温度与原种水稻的最适温度相同,说明转基因水稻不是通过提高相关酶的最适温度来增强光

合速率。据题可知,图2是在光照为1000LUX下测得的,图1中光照强度为lOOOLux时,净

光合速率为25|amol・nr2・s-i,图2中净光合速率为25|amol・nr2・s-i时对应的温度是30℃。

(3)据题可知,双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的差异在于固定CO2的酶,在相同光照强度或者温度

条件下,双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都大于原种水稻,说明双转基因水稻固定CO2的效率更高,而

PEPC酶比Rubisco酶活性更强。

(4)根据题意可知,要探究“高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光合速率的增加与导入的双基因编码

的酶的相关性”,并且给出了PEPC酶的专一抑制剂(简称A)、PPDK酶的专一抑制剂(简称

B),根据实验设计的一般原则,实验的处理有四种:①不做处理(空白对照)、②单独用A处

理、③单独用B处理、④用AB同时处理,处理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在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

间后,测定四组转双基因水稻的净光合速率。

故答案为:

(1)叶绿体基质

(2)温度、CO2浓度不是30

(3)PEPC酶比Rubisco酶活性更强,固定CO2的效率更高

(4)仅用A处理仅用B处理A和B共同

据题可知:玉米的PEPC酶与CO2的固定有关,PPDK酶催化CO2初级受体“PEP”的生成,

这两种醐都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有光,并且将这两种基因导入水稻中,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与不同

温度下,比较双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的的净光合速率。

本题结合图形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同时也考查了与光合作用有光的探究实验,要把基本

第18页,共22页

知识和给出的曲线图结合起来,应用己有知识准确解答相关问题。

18.【答案】随机均为耐高温不耐高温:耐高温=L1不耐高温:耐高温=9:7雄

30%DD:Dd:dd=5:6:1

【解析】解:(1)用紫外线诱导水稻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同一个体中有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2)①据题意可知耐高温性状是隐性突变,如果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设不耐高温由A基因

控制,耐高温由a基因控制,则甲乙的基因型都为aa,甲乙杂交得到Fi的基因为aa,Fi自交得到

F2的基因型为aa,则子代全为耐高温个体,所以如果两突变基因为同一基因,F2中均为耐高温个

体。

②若两突变基因是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就是涉及到两对等位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位

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耐高温性状是仍然隐性突变,假设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的基因

型为aaBB,甲乙杂交得到Fi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与b连锁遗传,a与B连锁遗传,Fi自

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bb:AaBb:aaBB=l:2:1,则不耐高温:耐高温=1:

1。

③若两突变基因是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是涉及到两对等位基因,这两对等位基因分

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耐高温性状是仍然隐性突变,假设甲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乙植株的

基因型为aaBB,甲乙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AaBb,Fi自交得到F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_B_:A_bb:aaB_:aabb=9:3:3:1,则不耐高温:耐高温=9:7。

(3)据图可知,当父本基因型为dd时,结实率是最低的,而母本基因型dd时结实率不变,说

明D基因失活使雄配子育性降低。若让杂交①的Fi给杂交②的Fi授粉,杂交①的Fi的基因型为

Dd,作父本,杂交②的Fi的基因型为Dd,作母本,具体题意可知结实数/授粉的小花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