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13000字(论文)】_第1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13000字(论文)】_第2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13000字(论文)】_第3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13000字(论文)】_第4页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13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目录TOC\o"1-2"\h\u27027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 1281391绪论 2325251.1问题的提出 2298481.2名词解释 3201792文献综述 3119052.1家园合作 3101222.2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527253研究方法 6295343.1研究对象 6197193.2研究方法 6263063.3研究目的 6160914研究结果 7290614.1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 7324084.2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点 861634.3家园合作方式 95414.4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033145结果分析 11137635.1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 11250545.2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存在障碍 12113495.3家园合作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 12228595.4家园合作流于形式,不注重结果的反馈 128356讨论与建议 13125426.1转变幼儿健康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 13108386.2家园共同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制度 14262146.2.1挖掘教育多元价值 14273596.2.2纵向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 15247436.3建立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合作的评价机制 16118136.4实行家园互评,促进共同进步 17204427结论 1718465参考文献 171绪论1.1问题的提出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台,无不强调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作为幼儿园有义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来关注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但当今时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态却面临种种挑战且亟待重视和解决。作为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两大系统,幼儿园和家庭究竟通过何种方式来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使幼儿的心理得以健康发展成为本研究的出发点与研究问题。同时,0-3岁婴幼儿期的主要教养者是父母,家庭环境对其人格的塑造及个性和社会性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所以,幼儿园要想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同家庭割裂开来去盲目的开展,不可脱离幼儿家庭这个大的背景独立开展。刚入幼儿园,每一位幼儿都是鲜明而独特的个体,他们已经被深深地烙上了家庭教育的印记,幼儿园只有与家庭有效沟通、了解每个孩子的家庭教育背景和个性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尤其需要这样的沟通与合作。幼儿园一直强调要让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发展,指的就是生理和心理的和谐全面发展。而幼儿的健康指的不光是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在重视儿童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由此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对幼儿整体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它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以及健康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家园合作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幼儿接触最多的两个环境就是幼儿园和家庭。幼儿园在幼儿教育方面占主导地位,而家庭则是占着辅导地位。家园合作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幼儿的身心状况,了解幼儿产生一系列问题的原因,从而可以因材施教,更好地实施教育策略。而家园合作也可以帮助家长进一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心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和教师交流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了解到更加科学的教养幼儿的方式,从而可以更好地教导幼儿。家园的良好合作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部分,也是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与案例分析,了解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家园合作的现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宣传等)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引起其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足够重视,转变和形成正确的健康观;二是通过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多渠道的家长参与活动及共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等途径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长效机制;三是家园共同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纵向关注与发展追踪;四是通过班级内部、园内家长委员会等范围内开展家园互评建立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合作的评价机制。提升对家园合作重要性的认识,为更好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提供保障。1.2名词解释1.2.1心理健康含义由于包含多种复杂特征,“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描述。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提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之后诸多心理学家对其进行进一步阐述,如ArthurS.Reber对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适应性在心理健康上的重要作用的强调,郑日昌、陈永胜等人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和消极意义的区分与阐述,卡兹那切夫等人从身心角度的深度理解等等。根据前人种种研究与阐述,笔者将心理健康界定为“没有临床精神病症状,身心都符合正常发展标准,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与适应性并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一种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1.2.2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为了保障幼儿心理健康,根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征,运用有关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幼儿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和素质教育全面进步的教育活动。其中包括幼儿的健康情绪、积极情感、良好个性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2文献综述2.1家园合作2.1.1家园合作的定义家园合作就是指幼儿园与家庭的相互配合。幼儿园和家庭都承担起存进幼儿发展的任务,双方积极了解,互相配合、支持,从而共同存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2.1.2家园合作的形式国外学前教育家CarhnaRinaldi将家长的参与具体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每班个别进行的会议。一年举行五六次。2.小组会议。教师与班上一个小组的家长进行沟通,限制人数,针对特定家庭与幼儿需要与问题。3.家长与教师个别讨论。这类讨论通常是针对个别家庭的需要或教育工作者的建议,目的在于处理某个家庭或幼儿的特殊问题,或者针对某位幼儿性格上的发展深入讨论。4.针对一个主题的会议。这类会议由家长与教育工作者共同发起与主持。5.与专家的会面。6.工作会议。提出幼儿园发展有实质性作用的建议,家长与教师们可以一起确定教具与设备,重新安排教学空间,改良校园环境。7.实验活动。家长参与对幼儿活动的指导,如折纸、木偶戏等。8.庆祝活动。儿童、家长、亲朋好友都可参加这类活动,有时全园性的,有时是一个班的活动,包括幼儿的生日庆祝。9.其他活动。如出游等。”我国家长参与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家长学校。2.家长委员会。3.家长开放日。4.社会实践活动。5.幼儿成果展示活动。6.亲子联谊活动。7.定期家访。8.家园联系册。9.家长宣传栏。10.家庭教育知识讲座等。不同幼儿园采取的具体类型不同,但主要采用的方法以直接、便利的面谈、家长宣传栏为主。其他形式大多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功效的不是太多。”家园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多是为了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身心特点,从而因材施教,采用合理而科学的育儿方法,以此让幼儿得到身心全面和谐发展。2.1.3家园合作的问题虽然现在家园合作越来越受重视,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周红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指出“目前家园沟通中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1)老师始终处于权威地位;(2)沟通的内容往往是侧重孩子的不足;(3)家长接受沟通的机会不均等:;(4)沟通缺乏艺术性与同心理性。”史丽君、陈玉兰通过对绥化市家园合作状况的调查分析出存在的问题是:(1)家长与幼儿园的角色不平等性;(2)教育观念的差异性;(3)交流方式缺乏层次性。周芳通过深入考察幼儿园家长工作的情况指出,与幼儿园其他教育教学工相比,大多数幼儿园的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整体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具体工作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随意性强,计划性差;(2)灌输性强,商讨性差;(3)阶段性强,连续性差。2.1.4家园合作的现状研究李生兰通过对上海市10个区30所幼儿园,进行关于幼儿园利用家庭、社区德育资源的调查发现:为促进幼儿品德的健康发展,幼儿园与家长沟通最多的形式是“家长会”(93%),第二是“家长园地、开放日活动”(87%),第三是“家庭教育咨询、家庭教育讲座”(73%),第四是“亲子活动”(70%),第五是“接送交流、电话交流、家庭访问”(63%);而“家园小报”(27%)、“园长信箱”(23%)、“幼儿园电子信箱”(3%)却很少发挥作用;“经验交流、上门指导、邻居互助”还未被幼儿园所使用。同时,该项调查研究还发现,幼儿园在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时,利用过最多的家长资源是“家长来园和孩子一起活动”(77%),其次是“家长来园旁听、观看活动”(70%),再次是“家长和教师一起组织活动”(30%);“家长按照教师要求,给幼儿园提供物品”(23%)、“家长和教师一起评价活动”(17%)、“家长主动为幼儿园提供物品”、“家长和教师一起设计活动”(10%)、“家长来园当监督员”、“家长进班当教师”(3%)均很少;“家长进班当保育员”基本没有。2.2家园合作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基于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后人的研究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家长与幼儿园需要共同发挥作用。尤其是幼儿所处的家庭教育环境(如家庭教育方式、思想行为、意识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更是在与幼儿较多地直接互动中发挥作用,因此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应在很大程度上依托每个家庭,诚然,家园合作的有效性也关系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就幼儿健康互动,尤其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家庭的积极配合是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当今教育是师幼互动,亲子互动教育,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幼儿园的事,若家园教育不一致,就会使幼儿园教育力度大打折扣。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依次分为生活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因此幼儿园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把指导家庭一起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任务落到实处。”由此可见,家园合作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对幼儿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湖南大学普教中心的缪秋莎也曾提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形成幼儿园、社会和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可见,家园合作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选取了上海市的某所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的采集地。选取了上海市的某所幼儿园作为调查样本的采集地。大、中、小班的200名家长作为调查对象。共收回有效问卷183份,回收率为91.5%。主要研究对象是:幼儿园的幼儿教师及幼儿家长。3.2研究方法其中访谈教师7人,访谈教师选取年龄在22-40岁之间,来自主班老师、配班老师、教学园长群体中,学历为本科占到80%,学前教育专业占到50%。访谈家长主要选取父母占到90%。对访谈者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以更进一步的确定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内容和方式,了解家园合作的程度以及开展家园合作的策略。在家长及老师的选取上都充分考虑了年龄、学历等方面的因素。访谈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记录信息,在取得家长和教师同意的情况下,对谈话过程进行了录音,并同时做了访谈笔记,记录下当中的即时感受和一些突发情况。对园长及家长的访谈在幼儿园会议室内进行,对教师们的访谈则在幼儿休息室及备课室进行的。3.3研究目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目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从而发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此来采取更有效的家园合作方式来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更好地发展。问卷一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情况,包括幼儿园办园性质、家长学历、幼儿年龄段等;第二部分主要通过多角度了解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与幼儿园的交流途径及具体效果,了解家园合作模式及效果,幼儿园与家长在家园合作方面的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关于调查情况主要有十题关于家长调查问卷,主要关于父母的基本情况和孩子的心理情况。通过访谈法向幼儿园老师及家长提问。通过对教师的访谈,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状况对幼儿家长进行访谈,了解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中存在的问题。4研究结果家园配合一致,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而纲要中也曾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不应该仅仅只是教育的配合者,更应该是教育的合作者。教师要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家长去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合理的育儿知识,并且取得家长的信任。而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教师,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与教师相互体谅,相互沟通,相互配合,在教育上达成一致。本次研究就意在调查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的现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家园合作的现状,可喜的是现在绝大部分的家长意识到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对于家园合作是乐于配合的,很愿意做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家长对于幼儿在园的关注点大多数在于饮食、起居等的生活信息。根据进一步的调查发现家园合作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家长会的形式展开的,而对于幼儿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建议主要是请教班级教师。4.1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幼儿家长和教师对家园合作的态度,深刻影响着幼儿园家园合作的实践及其效果。孩子进入幼儿园后,教师和家长便共同肩负起了孩子保育教育的责任。要充分的发挥彼此的教育功能,就必须要求教师和幼儿家长都能够清晰且准确的认识到彼此在幼儿教育所承担的责任。根据调查发现,84%的家长认为家园合作是重要的,其中有49%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角色就是教育的配合者。但是结合访谈发现还是有一部分的家长家长认为,孩子送到幼儿园后,在教育问题上班级教师就要负主要责任。“作为家长,我们更了解自己的孩子,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也在不断的学习如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孩子,我们输不起,家庭和学校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更愿意与幼儿园加强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表1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很重要一般重要无所谓很不重要48%36%15%1%表2家长充当的角色调查局外人普通家长信息交换者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1%10%40%49%根据表1、表2调查可以看出我们可喜地看到,本题的调查结果,90.71%的家长已经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性,信息交换者占了40%,幼儿教育的合作伙伴占了49%。幼儿教育一味地推给幼儿园并且意识到自己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应有的教育责任,这为我们开展家园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2家长对幼儿的关注点家长最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有没有吃饱穿暖,幼儿幼儿园对于家长来说可能就是一个照看幼儿生活起居的场所,对于其他方面的,如知识技能的获得,情感体验等他们并不是很在乎。从以下访谈中,也可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的关注点还是在幼儿在园的饮食、生活起居等方面。“我们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主要关心孩子的吃的怎样、睡午觉了没有,孩子适应了以后我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学习和情绪,有没有好朋友等方面的话题。会在学期初的家长会上,分享这个学期的教育教学计划,以及班级年龄段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卫生保健方面应注意的事项,同时我们还会将本学期的活动主题分享给家长,希望家长积极准备,献计献策”。“我们现在对孩子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多不多不是很重要,我们比较关注小孩的饮食是否正常干净,还有安全第一。”由此可见许多的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在园情况是否安全,其中包括饮食起居以及意外事件。”表3家长您最关心幼儿在园情况饮食、起居等的生活信息知识、技能等的学习人际交往情绪、情感体验65%25%10%5%根据调查发现,65%的家长的关注点在饮食、生活起居等的生活信息;25%的家长对幼儿知识、技能等的学习比较关注;而只有10%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人际交往;对于幼儿情绪、情感体验关注的家长只占5%。可见,家长只注重幼儿的饮食起居,只关注他们的生活信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时代进步了,越来越多的年轻的父母对幼儿知识与技能淡化了其重要性,同时因为对孩子的情感心理活动的匮乏,而不注重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4.3家园合作方式幼儿教师在通常使用的家园合作形式中:家长会、接送时交流和家长园地排名靠前。其中家长会和家长园地都属于集体传达的沟通方式。“家访只能在上班以外的时间开展,下班后自己还要忙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没有太多空余时间。班级的幼儿人数较多,要想做到照顾全体的家访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自己放弃私人时间去家访,又担心家长没时间,会打扰了人家家庭的正常生活秩序。”通过教师的访谈,发现对于一些通知性的内容,家长会的形式还是比较有效率的,可以避免老师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同时,家长们也可以通过这种集体交流方式彼此沟通,互相了解比较,交换育儿心得。表4家园合作方式积极参与策划打电话发信息家长会6%19%14%51%根据调查,可以看得出家园合作方式很随意,许多的家长根据家园合作手册随意的参加占了51%,他们多数没有规划,幼儿园也没有系统规划,家长只能模仿教师或者查阅资料占了20%,所以很多的家园合作随意性太大,不具备很好的意义。幼儿老师与家长通常习惯使用的家园合作形式的不同,反应出两者在幼儿教育中关注的焦点是不一致的,当然这与他们的身份是一致的。访谈中还了解到,大多数家长很喜欢家园联络册的沟通形式。而家园联络册并不是老师们认可的沟通方式,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家园联络册使老师的工作量增大。班级孩子人手一本的家园联络册需要老师每周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完成。另一方面,家园联络册的及时性、有效性非常差。每周五发放家园联络册,根本起不到及时沟通交流的作用,紧急的事情老师当天就会与家长沟通,大多数教师觉得家园联络册是老师在做无用功。“孩子刚入园的时候我主要关心孩子的吃的怎样、睡午觉了没有,孩子适应了以后我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学习和情绪,有没有好朋友等方面的话题。”这是一位母亲的回答,可见,还是有一部分家长认识不到位,对幼儿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其基本的生理需求上,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转变其教育观念。4.4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很多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心里健康都是从教师那里了解到的,他们认为教师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同时也是最专业的,可以给予自己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和窍门,所以当发现孩子的心里健康出了问题以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向教师寻求帮助。表5了解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内容幼儿所在班级教师51.9%经常幼儿园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7.65%偶尔相关书籍32.79%经常其他7.65%调查结果显示将近51.9%的家长通过班级教师了解幼儿心里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32.79%的家长会通关相关书籍来了解;仅有7.65%的家长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家庭教育讲座。本题的调查结果让我们很遗憾地看到,即使是公办幼儿园针对全体家长开展的普适性的家庭教育的讲座的频率也是有限的,而幼儿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更多地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一种普适性的预防教育。“平时有时间陪孩子基本是关于健康问题,心理活动很少关注,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健康康,心理问题感觉是一个很尴尬的话题。”通过家长的访谈,发现,大部分父母不愿意聊关于孩子心理情况针对个别幼儿的特殊情况更好的效果是家长、教师和孩子的有针对性的单独交流。“您认为幼儿期的孩子会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吗”反映了家长的心理的变化,是家长对家庭隐私权的敏感,所以教师在家访时,要考虑这一因素,才能使家访有更大的可能性,产生理想的效果。通过调查可以得出有85%的父母口头上认为自己家的孩子很健康,即使在没有看医生的情况下,结果如下图:图1家长对心理健康问题认识的调查调查结果主要显示,一旦家长发现幼儿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会向教师寻求帮助。当然,绝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心理很健康,并不存在问题,而且也不会有心理健康问题。5结果分析幼儿的发展受到多层背景的影响和制约,如尤里·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理论模型所示,幼儿在其生活环境中交往和互动的人和机构,例如,身边的家庭、幼儿园(幼儿教师和同伴)、小区里的活动区域等等,都会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微观层面上来看,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家长与教师合作的意愿性是否强烈是持续有效开展家园合作工作的前提。而相关激励机制的建立和其他培训教育的支持,更是家园合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其次,合作的方式与教师的方法也存在着问题,例如一方面家长与幼儿教师自身角色的准确定位,影响着家园合作的推进;另一方面幼儿园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也是影响家园合作很重要的因素。5.1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知识匮乏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从管理者到教师、到家长都还比较模糊。在许多人脑子里,一提到健康仍然仅仅理解为身体没病,体格健壮。因此,在幼儿健康教育中,偏重幼儿身体保健教育,缺少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这种单纯的身体健康观,忽视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同时,从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多为幼儿园教师,但是他们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了解较少且较为肤浅,常常对幼儿心理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感到手足无措,不能对幼儿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矫治,也无法预见幼儿心理可能出现的疾病并加以预防。这都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5.2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存在障碍幼儿园和家庭常常存在一些相互沟通的问题。例如,幼儿园重视教育过程的做法与家长单纯追求教学结果的愿望势必存在一定的矛盾,致使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质量逐渐产生了不信任感。又如,多数家长对幼儿的评价高于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在家长眼里,自己孩子的优点总是在闪闪发光,对于缺点则多为看不见或看见了但又不愿承认的状态,导致他们总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聪明能干、最美丽乖巧的。而幼儿教师看到的孩子则不甚完美,也有一些缺点存在。当然,也有少数家长对幼儿的评价低于教师评价,教师反映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还可以,但家长却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由于“恨铁不成钢”而导致整天批评训斥孩子,过分的关注而产生了过于偏激及主观的意见等等。因此,我们亟需解决与家长沟通思想和统一认识的问题,否则教育工作就无法继续前行。5.3家园合作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家园合作虽然在各个幼儿园都开始展开,但是真正把家园合作纳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来还是少之又少的。大部分幼儿园的家园合作都停留在形式上,如参加家长会或向老师了解幼儿在园表现等表面形式,真正系统的管理模式还是不成熟的。目前国外已经在研究且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家园合作模式和系统的管理办法。作为国内的幼儿园,虽然家园合作,但是在幼儿心理健康方面的合作却不知怎么操作,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有待长时间观察与研究、实践、反思的过程,不能在简简单单的一个家长留言上发现,也不能简单地通过一两次家园沟通来解决。家园合作,我们不能盲目的去加强,应该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去逐步完善。5.4家园合作流于形式,不注重结果的反馈家园合作虽在幼儿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我们可以发现即使幼儿园采用各种家园合作的方式,可能与预期的结果还是相差甚远。比如家长留言簿、半日开放、亲子活动等产生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微乎甚微。虽然大部分幼儿园在各个班级都设有家长园地、家长工作宣传栏等,但是教师仅是在上面抄录了一些儿歌、故事或一周计划等,这些家长园地并没有起到真正成为家长和幼儿教师交流的互动平台。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幼儿园也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利用网络的形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互动,其中不乏家园共享或者家长专栏。但仔细看来不难发现网页上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很少。根据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的问题,主要在教师与家长双方,一方面说明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对家长遇到的育儿问题指导不到位,没有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另一方面也说明因为幼儿个体的差异,不能套用同一方法解决类似问题,很多时候相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6讨论与建议幼儿园是专门的幼儿早期教育机构,具有专业的教育资质和良好的教育条件。幼儿教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专职保教人员,能够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特点,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按照国家的教育目标来对幼儿进行教育。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是强烈的、具有感染性的,而且是长期而又深远的。家庭中时时处处都是教育资源,内容庞杂且丰富,教育方法灵活且多样,而且效果显著。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其他教育机构不可替代的。因此,幼儿园需要借力家长,与家长密切联系、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充分利用己有教育资源,从而形成教育合力,一起共同担负幼儿早期教育的艰巨任务。6.1转变幼儿健康观,重视幼儿心理健康首先教师在做招生准备时应有充足的经验来面对不同幼儿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方案,树立一个健康的环境迎接幼儿,对每一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负责的态度,培养幼儿喜欢探索、乐于交往、适应新环境、自信、乐观等的良好心理品质,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幼儿园应该重视对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培训,为培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家长层面上,幼儿园要与家长多沟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诱饵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6.1.1把转变家长教养观念放在首位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主要是由环境因素决定,在幼儿入园之前主要是家庭环境每个家长的儿童观不同对幼儿的教育和引导也不同,因此家长的儿童观、教育观和健康观会直接决定家长产生相应的教育行为从而产生相应的教育结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家园合作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把幼儿园和家长统一到科学的健康观念上来。从实习期间看,部分幼儿的家庭教育还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据观察,部分家长认为知识对于幼儿是最重要的,从而忽略品德和习惯的培养,在幼儿接受新知识时就对幼儿唯听是从做为奖励,不管是否过分的要求都会同意,对幼儿的教育过于溺爱,使幼儿没有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案例5:晨晨小朋友在幼儿园从来只坐他认准的固定位子,不与他人交流,害怕他人接近自己。教师通过家访得知:现大部分幼儿属于独生子女,因祖辈溺爱缺乏与同龄幼儿之间的交往,家长认为幼儿小不懂事,很少做出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教师向宸晨妈妈分析晨晨表现背后的原因,帮助其转变育儿观念,重视许宸晨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具体情况教师向宸晨妈妈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家园相互配合协调合作,晨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晨晨能主动跟老师打招呼了,也学会了一些与同伴交往的小技巧,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从此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些家长缺乏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知识,忽视幼儿行为问题背后的原因分析,因此他们也就不注重幼儿心理健康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有针对性的通过家访等各种形式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首先从观念上达成家园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共识。6.1.2方式灵活多样,切实帮助家长提高育儿水平我们应该通过一些方法和活动来提高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通过不同幼儿所发生的不同心理健康问题与家长沟通利用一些活动或会议针对不同问题召集不同家长来讨论和学习不同解决方法。比如,有的时候幼儿园要召开家长会,除了举办全班的家长会外,还应该根据不同家长特点、不同类型举办小型的或是专门性的家长会,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解决不同的问题。这样的活动一定要避免太过于形式化,重点要讲究实效。6.2家园共同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制度6.2.1挖掘教育多元价值从心理保健的角度出发,教育和教学的区别在于掌握适度的量。如果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需求不了解,对个体差异不清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要求过低,幼儿行动懒散,精神不振作;二是要求过高,使幼儿产生畏难情绪,打击幼儿的自信心。通过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促使教师和家长对幼儿各方面表现做仔细的观察与分析,科学地分析幼儿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适度的教育,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从而有效地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促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档案的建立与运用不仅使得教师习惯观察、学会观察,家长也全面地了解了自己孩子的成长,掌握了一些解读孩子行为的方式,如通过孩子的作品了解孩子的独特视角;以孩子的角色体验孩子的情绪状态;从孩子的独特行为了解幼儿的个性特征等等,从而使家园联系更科学、更深入、更有效,最终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积极发展。6.2.2纵向关注幼儿的心理发展经过反复观察测试,老师可以了解幼儿在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或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反应变化。对于档案的分析可揭示幼儿个体在心理发展上的行为规律,从而作为对幼儿个体进行教育的依据进行调整教育的方法和态度,是一种全新的、科学的、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教育手段。如有条件可运用三维模式设计并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档案卡,同时可将档案内容按照生物性因素、心理性因素、社会性因素三大部分进行档案卡的设计。下面介绍一种具备可操作性的幼儿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方案。如档案可分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封面,附幼儿照片和姓名、年龄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幼儿心理概况,包括生物、心理、社会三个维度的个体特征;第三部分是幼儿在园记录;第四部分是幼儿在家记录;第五部分为幼儿作品及分析;第六部分为幼儿阶段性心理成长记录。由其组成部分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离不开家园的有效合作,如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记录和综合分析。同时我们可延伸至心理健康俱乐部活动,即以幼儿、教师、家长同乐的形式,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健康咨询会、说说心里话、野外郊游、家园同乐游戏、亲子联欢会等。。此方式既可以丰富心理健康档案的内容,又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与效果。6.3建立幼儿心理健康家园合作的评价机制6.3.1丰富家园合作形式儿童是发展的个体,幼儿教育也绝不一劳永逸的事情,幼儿园有义务更有责任,针对小班,混龄班及大班幼儿不同的年龄层次,与家长定期分享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保育教育经验。还建议幼儿园将其形成文字性材料,并在每次组织讲座时留下影像资料,不断完善和改进。其次,可以加入与时俱进的元素,让形式跟上时代。正如前文所示,家园联络册、家长园地已经失去了其原有的使用价值。微信成为家长及教师每日沟通的主要手段,那么就可以尝试以班级为单位建立微信群,或者以幼儿园为单位建立微信公共平台,这样可以保证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后,要勇于尝试新的形式。比如,热播的《爸爸去哪》,可以借鉴这样的形式开展家园合作。将新鲜注入到家园合作形式中,有利于更好的调动家长及老师的积极性。6.3.2成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对幼儿园的活动进行评价我们可以设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是很多幼儿园大力提倡的家园合作新模式,是一种“自动、自主式的组织”。让家长由外行变内行,由被动变主动,家委会和幼儿园可以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解决家园矛盾;通过传帮带的形式,向其他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最主要的是家委会还可以代表广大家长对幼儿园提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采用这种机制,可以让幼儿园和家长进行互评,虚心接受对方的评价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正,协助幼儿园共同提高保教质量。幼儿园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