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湘中名校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湘中名校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湘中名校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湘中名校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湘中名校高考化学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溶液中,:足熊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有色透明溶液中:Fe,+、Ba2+、[Fe(CN/广、NO3~

B.强酸性溶液中:Cu2+、K+、CIO,SO?-

C.含有大量AKh-的溶液中:K+、Na+、HCCh,I-

D.常温下水电离的c(H+)为IXl()r2moi/L的溶液中:K+、Na+,CF,NOj-

2、Pb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作助溶剂、制备铅黄等染料。工业生产中利用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

有FeSz等杂质)和软锦矿(主要成分为MnCh)制备PbCL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FdOHh.9TiftPbCI:

已知:i.PbC12微溶于水

ii.PbCh(s)+2c「(aq)=PbC*(aq)AH>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

A.浸取过程中MnCh与Pb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2CP+PbS+4MnO2=PbCl2+4Mn+SO4+4H2O

B.PbCL微溶于水,浸取剂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会增大其溶解性

C.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因此pH越大越好

D.沉降池中获得PbCL采取的措施有加水稀释、降温

3、下列物质的熔点,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晶体硅、碳化硅B.氯化钠、甲苯C.氧化钠、氧化镁D.钾钠合金、钠

4、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

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

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

5、改革开放40周年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天眼”的镜片材料为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蛟龙”号潜水器所使用的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

C.北斗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处理器打造出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国芯”,其主要成分为Si(h

D.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水下钢柱镶铝块防腐的方法为牺牲阳极保护法

6、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B.C「的结构示意图:逊》

9

C.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HCOOCH3D.氢氧化钠的电子式:Na:6:H

••

7、相同温度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z光催化燃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对比pH=7和pH=10的曲线,在同一时刻,能说明R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大

B.对比pH=2和pH=7的曲线,说明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

C.在0~20min之间,pH=2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875X10-4mol•L■­min1

D.50min时,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8、己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ImolOO中含有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9NA

B.60g正戊烷与12g新戊烷的混合物中共价键数为17NA

C.H.2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lL0.1mol-L」CH3coONa溶液中,CH3co0-数目为O.INA

9、如图,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不涉及的实验现象是()

A.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B.试管内壁上有油珠附着

C.试管内水面上升D.试管内有白烟生成

10、中国人民在悠久的历史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木活字”是由元代王祯创制的用于印刷的活字,“木活字”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2O3

C.“苏绣”是用蚕丝线在丝绸或其他织物上绣出图案的工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D.“黑陶”是一种传统工艺品,是用陶土烧制而成,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

11、下列关于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难溶于水B.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都能发生氧化反应D.都是化石燃料

1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向混盐CaOCb中加入足量浓

硫酸,发生反应:CaOC12+H2SO4(浓)=CaSO4+C12t+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明帆、小苏打都可称为混盐

B.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体现氧化剂和酸性

C.每产生ImolCE,转移电子数为NA

D.ImolCaOCL中共含离子数为4NA

13、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Q;可转化为C产除去,实验室用电解法模拟该过程,结果如下表所示(实验开始时溶液体积

为50mL,Cr2。;的起始浓度、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实验①②③

阴、阳极均为石墨,滴加阴极为石墨,阳极为铁,滴

电解条件阴、阳极均为石墨

1mL浓硫酸加1mL浓硫酸

CrQ〉的去除率%0.92212.757.3

A.对比实验①②可知,降低pH可以提高Cr?O;的去除率

B.实验②中,在阴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Cr2O;-+6e-+14H+=2Cr"+7H2。

C.实验③中,CrQ;去除率提高的原因是阳极产物还原Cr2。:

D.实验③中,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moi电子,则有0.5molCr2O;被还原

c(HA~)c(A2-)

14、向某二元弱酸H2A水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Igx(x为1--------或~)与pH的变化关系

C(H2A)C(HA)

A.pH=7时,存在c(Na*)=c(H2A)+c(HA-)+c(A2-)

c(HA')

B.直线I表示的是收告一随pH的变化情况

C(H2A)

C2(HA),,

C.-——,一=10-2O97

2

C(H2A)C(A)

D.A?-的水解常数Khi大于H2A电离常数的&2

15、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常温下,由水电离的c(H*)=10-13mol-U的溶液中:Na*、NH4\Cl\HCO3

B.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双氧水:2「+2H++H2O2N2+2H20

C.氢氧化钢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42-=BaSO4

2-

D.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CO3+CO2+H2O2HCO3-

16、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一水合氨B.二氧化碳C.乙醇D.硫酸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新泽茉莉醛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合成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PC树脂,其合成路线如图。

O

新泽耒莉酸

已知:①RCHO+RCH2cHo'」。阳容送r0+H2O

AR,

@RCHO+HOCH?CH7OHH-愕^XHR+H2O

o0

③U+2ROH»+HCl

a-c—Ci俳化剂

(DE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E分子中共面原子数目最多为。

⑵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o

⑶写出符合下列条件并与化合物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结构简式

a.能与浓澳水产生白色沉淀

b.能与NaHC。?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C.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

(4)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⑸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写出甲和G的结构简式、o

⑹已知化合物C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峰,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CHOO

(7)结合已知①,以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CH=CH-1—OCHKHs,写出合

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

件).

18、用煤化工产品CsH”,合成高分子材料I的路线如下:

o

CHKIlC-O4I

已知:(1)B、C、D都能发生银镜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I

OH

R'

(2)RCHO+R'CHCHO^Na0H,A>

2R.CH-C-CHO+HjO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填空:

(1)A的结构简式为.

(2)实验空由A制得B可以经过三步反应,第一步的反应试剂及条件为Cl?/光照,第二步是水解反应,则第三步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3)①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反应。

(4)③的试剂与条件为»

(5)I的结构简式为;请写出一个符合下列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③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④羟基不与苯环直接相连

(6)由乙醇为原料可以合成有机化工原料1-丁醇(CH3cH2cH2cHaOH),写出其合成路线。(合

成路线需用的表示方式为:A髓剧->B……髓呈瞿->目标产物)

19、叠氮化钠(NaN3)是一种白色剧毒晶体,是汽车安全气囊的主要成分。NaN3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弱碱

性,能与酸发生反应产生具有爆炸性的有毒气体叠氮化氢。实验室可利用亚硝酸叔丁酯(t-BuNCh,以t-Bu表示叔丁基)

与N2H4、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制备叠氮化钠。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

取一定NaNCh溶液与50%硫酸混合,发生反应H2so4+2NaNO2===2HNO2+Na2so4。可利用亚硝酸与叔丁醇(t-BuOH)

在40℃左右制备亚硝酸叔丁酯,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制备叠氮化钠(NaN3)

按如图所示组装仪器(加热装置略)进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BuNCh+NaOH+N2H4===NaN3+2H2O+

t-BuOH,

①装置a的名称是:

②该反应需控制温度在65C,采用的实验措施是

③反应后溶液在0C下冷却至有大量晶体析出后过滤。

所得晶体使用无水乙醇洗涤。试解释低温下过滤和使用无水乙醇洗涤晶体的原因是。

(3)产率计算

①称取2.0g叠氮化钠试样,配成100mL溶液,并量取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

②用滴定管加入0.10mol-L_,六硝酸锦铉[(NH4)2Ce(NO3)61溶液40.00mL(假设杂质均不参与反应)。

③充分反应后将溶液稀释并酸化,滴入2滴邻菲罗琳指示液,并用0.10mol-L-i硫酸亚铁钱[(NH4)2Fe(SO4)2]为标准液,

4+2+3+3+

滴定过量的Ce,+,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mL(滴定原理:Ce+Fe===Ce+Fe)o

已知六硝酸铀钱[(NH4)2Ce(NC>3)6]与叠氮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钱、硝酸钠、氮气以及Ce(NCh)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计算叠氮化钠的质量分数为(保留2位有效数字)。若其他操作及读数均

正确,滴定到终点后,下列操作会导致所测定样品中叠氮化钠质量分数偏大的是(填字母)。

A.锥形瓶使用叠氮化钠溶液润洗

B.滴加六硝酸铀铁溶液时,滴加前仰视读数,滴加后俯视读数

C.滴加硫酸亚铁钱标准溶液时,开始时尖嘴处无气泡,结束时出现气泡

D.滴定过程中,将挂在锥形瓶壁上的硫酸亚铁钱标准液滴用蒸储水冲进瓶内

(4)叠氮化钠有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反应后溶液碱性明显增强,且产生无色无

味的无毒气体,试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0、草酸及其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中最常用的是三草酸合铁酸钾和草酸钻,已知草酸钻不溶于水,三草酸合铁酸

钾晶体(K3[Fe(C2O4)3,3H2。)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这两种草酸盐受热均可发生分解等反应,反应及气体产

物检验装置如图。

(1)草酸钻晶体(COC?O「2H2。)在200C左右可完全失去结晶水。用以上装置在空气中加热5.49g草酸钻晶体

(CoCzOrZH?。)样品,受热过程中不同温度范围内分别得到一种固体物质,其质量如下表。

温度范围/七固体质量/g

150-2104.41

290~3202.41

890~920Z25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只有B中澄清石灰水明显变浑浊,E中始终没有红色固体生成。根据实验结果,290-320C过程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一;设置D的作用是—.

(2)用以上装置加热三草酸合铁酸钾晶体可发生分解反应。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先通一段时间的N2,其目的是一;结束实验时,先熄灭酒精灯再通入N2至常温。实验过程

中观察到B、F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E中有红色固体生成,则分解得到的气体产物是一»

②C的作用是是____。

(3)三草酸合铁酸钾的一种制备流程如下:

”)|----j--qFeSO4(aq)|1卜1(:式)/2%0|%二..”|KJFelC/),)、]

回答下列问题:

①流程“I"硫酸必须过量的原因是一

②流程中“HI”需控制溶液温度不高于40C,理由是—;得到溶液后,加入乙醇,然后进行过滤。加入乙醇的理由是

21、过氧化氢是应用广泛的“绿色”氧化剂,酸性条件下稳定,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填空:

(1)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如图(II),则过氧化氢属于一(极性/非极性)分子.过去曾经有人认为过氧化氢的分子结

构也可能是(I),选择合理实验方法证明过氧化氢的分子结构为(II)_(选填编号).

a.测定过氧化氢的沸点

b.测定过氧化氢分解时的吸收的能量

c.测定过氧化氢中H-O和0-0的键长

d.观察过氧化氢细流是否在电场中偏转

Na2(h,K2O2以及Bath都可与酸作用生成过氧化氢.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和过氧化物在用冰冷却的条件下反应制取过

氧化氢.

(2)上述过氧化物中最适合的是一,反应完毕后一(填操作名称)即可得到双氧水.

(3)若反应时没有用冰冷却,会有气体产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用酸性高铳酸钾溶液滴定双氧水的方法可以

测定双氧水的浓度.

(4)取5.00mL双氧水样品,配制成250mL溶液.此实验过程必须用到的两种主要仪器为_(填仪器名称).

(5)取25.00mL上述溶液,用0.020mol/L的酸性高镒酸钾溶液滴定,看到到达滴定终点,消耗高镒酸钾溶液

15.50mL.则原双氧水样品中含过氧化氢―g/L.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A.Fe2+与[Fe(CN)6]3-产生蓝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强酸性溶液中H+与CKT反应产生HC1O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A1O2-与HCCh一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常温下水电离的c(H+)为lXl()r2mol/L的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但与K+、Na+,CF,NO3-均不发生反应,能大

量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C

【解析】

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2等杂质)和软锦矿(主要成分为M11O2)中加入稀盐酸,根据酸性废液中含有硫酸

根离子矿渣,PbS中S元素被氧化成SCV,贝!|发生反应为4MnO2+PbS+8HCl=3MnC12+PbCL+MnSO4+4H2O,加入

NaCl促进反应PbCL(s)+2C「(aq)=PbCW(aq)正向移动。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

过滤得到Fe(OH)3、矿渣和滤液;PbCL微溶于水,将溶液沉降过滤得到PbCL

+2+2

A.浸取过程中MnCh与Pb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8H+2Cr+PbS+4MnO2=PbC12+4Mn+SO4+4H2O,

正确,A不选;

2

B.发生PbCl2(s)+2CF(aq)#PbC14(aq),加入NaCl增大c(C「),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将PbCL(s)转化为PbCL^aq),

正确,B不选;

C.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溶液中的Fe3+,但应避免同时生产Mn(OH)2沉淀,pH不能过大,

错误,C选;

D.已知:PbC12(s)+2CF(aq)#PbC142(aq)△«>»,可以通过加水稀释、降温促进反应逆向进行,获得PbCL,正确,

D不选。

答案选C。

3、B

【解析】

A、原子晶体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熔点越高,键长:Si-Si>Si-C,所以熔点前者小于后者,选项A不符合题

意;

B、分子晶体的熔点低于离子晶体,甲苯是分子晶体而氯化钠是离子晶体,所以氯化钠的熔点高于甲苯,选项B符合

题意;

C、离子晶体晶格能越大熔点越高,氧化镁的晶格能大于氧化钠,所以熔点前者小于后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合金的熔点低于各成份的熔点,所以钾钠合金的熔点小于钠熔点,选项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4、D

【解析】

A.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气管应该长进,出气管要短,故A错误;

B.应将水沿烧杯内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

C.转移液体需要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故C错误;

D.蒸发浓缩液体可用烧杯,在加热过程中需要垫石棉网,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D正确。

故选:Do

【点睛】

浓硫酸的稀释时,正确操作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若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浓硫酸稀释会放

热,故溶液容易飞溅伤人。

5、C

【解析】

A.SiC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不选A;

B.钛合金材料具有强度大、密度小、耐腐蚀等特性,故不选B;

C.“中国芯”主要成分为半导体材料Si,不是Si",故选C;

D.因为铝比铁活泼,所以利用原电池原理,铁做正极被保护,这种方法叫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不选D;

答案:C

6、C

【解析】

A.S原子的质子数是16,中子数为16的硫原子:器S,故A错误;

B.C1-的质子数是17,核外电子数是18,。一的结构示意图是,故B错误;

C.甲酸甲酯是甲酸和甲醇酯化反应的产物,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是HCOOCH3,故C正确;

D.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氢氧化钠的电子式是Na*[:6:H],故D错误。

7、A

【解析】

A.根据图中曲线可知,曲线的斜率表示反应速率,起始浓度不同分解速率不同,PH不同分解速率也不同,故R的起

始浓度和溶液的PH均影响R的降解速率,且R的起始浓度越大,降解速率越小,故A错误;B.溶液酸性越强,即pH

越小,线的斜率越大,可以知道R的降解速率越大,故B正确;C.在0~20min之间,pH=2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

J^^=0.0875xlO,4mol・LLmin-i,故C正确;D.根据图示可知: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由于初始的

量相同,变化量也相同,所以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的,故D正确;答案为A。

8、A

【解析】

A.质子数同原子序数,因此质子数为8+1=9,中子数=质量数-中子数,因此中子数为16+2-9=9,A项正确;

B.正戊烷和新戊烷分子内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一致,都是1个分子中有16个共价键,混合物的物质的量是

琮温nma,因此共价键的数目为16NA,B项错误;

C.未说明条件,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C项错误;

D.醋酸根是一个弱酸根离子,水中会发生水解导致其数目小于O.INA,D项错误;

答案选A。

9、D

【解析】

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随反应进行,氯气的浓度减

小,试管中气体的黄绿色变浅至消失,A正确;

B.光照条件下,氯气和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燃,液态氯代垃是油状液滴,B正确;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物为氯化氢和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二氯甲烷、三氯

甲烷、四氯化碳都是液体,一氯甲烷、氯化氢为气态,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液面上升,C正确;

D.反应有氯化氢生成,氯化氢极易溶于水,试管内有白雾,无白烟出现,D错误。

10、B

【解析】

A.木材纤维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故A正确;

B.“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的主要成分是Fe3(h,故B错误;

C蚕丝纤维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故C正确;

D.“黑陶”是陶瓷的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故D正确;

答案选B。

11、C

【解析】

A.甲烷、乙烯、苯都难溶于水,乙醇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A错误;

B.甲烷为饱和烧,乙醇为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B错误;

C.甲烷、乙烯、苯和乙醇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氧化反应,故C正确;

D.甲烷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化石燃料,乙烯、苯和乙醇都不是化石燃料。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12、C

【解析】

A选项,明矶是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小苏打是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组成的盐,因此都不能称为混

盐,故A错误;

B选项,在上述反应中,浓硫酸化合价没有变化,因此浓硫酸只体现酸性,故B错误;

C选项,CaOCL中有氯离子和次氯酸根,一个氯离子升高一价,生成一个氯气,因此每产生ImolCL,转移电子数为

NA,故C正确;

D选项,CaOCL中含有钙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因此ImolCaOCL共含离子数为3NA,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点睛】

读清题中的信息,理清楚CaOCL中包含的离子。

13、D

【解析】

A.对比实验①②,这两个实验中只有溶液酸性强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O2O72-的去除率

越大;

B.实验②中,Cr2O7?•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实验③中,O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阳极上生成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nCh";

D.实验③中,O2O72-在阴极上得电子,阳极上生成的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nCh",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3moi电子,则

有0.5molCnCV-在阴极上被还原,且溶液中还有O2O73被还原。

【详解】

A.对比实验①②,这两个实验中只有溶液酸性强弱不同,其它外界因素都相同,且溶液的pH越小,O2O72-的去除率

越大,所以降低pH可以提高O2O72•的去除率,A正确;

B.实验②中,CrzCh?一在阴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r2Cb3+6e-+l4H+=2CN++7H2O,故B正确;

C.实验③中,Cr2(h2-在阴极上得电子,阳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nO7%C正确;

D.实验③中,CnO72-在阴极上得电子,阳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亚铁离子也能还原CnCh”,理论上电路中每通过

3moi电子,根据电极反应式CnO72-+6e-+l4H+=2CN++7H2O,则有0.5molCrzC^在阴极上被还原,同时阳极生成

1.5molFe2+,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溶液中还有0.25molCrzCh?-被Fe?+还原,所以共有0.75molCrzCh?-被还原,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Do

【点睛】

本题考查电解原理的应用的知识,明确离子放电顺序及电解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注意:活泼金属作阳极时,阳极上金

属失电子而不是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易错选项是D。

14、B

【解析】

clHA-)c(A2-)

二元弱酸的Ka尸-------Xc(H+)>Kaz=-----------Xc(H+),当溶液的pH相同时,c(H+)相同,IgX:I>II,

C(H2A)C(HA)

则I表示坨黑与PH的变化关系'口表示坨篇与PH的变化关系。

【详解】

A.pH=4.19,溶液呈酸性,若使溶液为中性,则溶液中的溶质为NaHA和NazA,根据物料守恒,存在c(Na')>

c(H2A)+c(HA")+c(A2'),故A错误;

由分析:直线I表示的是1g粤竽随pH的变化情况,故B正确

B.

C(H2A)

上厘=但-3=罂力。叫故c错误;

2-419

C(H2A)C(A)C(H2A)C(HA)10

-2-

D.pH=l.22时和4.19时,lgX=O,则c(H2A)=c(HAD、c(HA)=c(A),

=10122,K2=—~-Xc(H+)=c(H+)=1O“",A2-的水解平衡常数Kh产三而=10^8i〈10-4.i9=Ka2,故D错误;

c(HA)IO-419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的定性判断及溶液pH的计算,明确图象曲线变化的意义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物料守恒及溶液酸

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D为易难点。

15、B

【解析】

A、由水电离的c(H*)=10予mol•L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NH:与OFT能够发生反应,HCCh一与H*和

OH均能反应,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具有还原性,H2O2具有氧化性,在酸性条件下,二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r+2H*+H2O2=L+2出0,故B

正确;

2+2+

C、氢氧化钢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Ba+2OH+Cu=BaSO4^4CU(OH)2故C错误;

D、因碳酸钠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充分反应后生成的碳酸氢钠会析出,因此其离

+

子反应方程式为:CO^+CO2+H2O+2Na=2NaHCO3,故D不正确;

故答案为:Bo

【点睛】

判断离子方程式是否正确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从反应原理进行判断,如反应是否能发生、反应是否生成所给产

物等;②从物质存在形态进行判断,如拆分是否正确、是否正确表示了难溶物和气体等;③从守恒角度进行判断,如

原子守恒、电荷守恒、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守恒等;④从反应的条件进行判断;⑤从反应物的组成以及反应物

之间的配比进行判断。

16、A

【解析】

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水等,据此分析。

【详解】

A.NH3-H2O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产生离子,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属于弱电解质,A正确;

B.CO2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B错误;

C.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为非电解质,C错误;

D.BaSCh在水溶液中虽然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能完全电离,故为强电解质,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的知识,应注意的是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是电离是否彻底,和

溶解度、离子浓度及溶液的导电能力等均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羟基、醛基16[:+BrFeBr?»0)一出+HBrCOOH

2HOjf^T加成反应(或

CH=-CH0

还原反应)HCHOH2(C^jr^r^

+<2n-,)HC1

Cu/QJ、C

^-CH=CHCHO

CH3cH20H——►CHCHO------------------T----------►

△3NaOH溶液,△<

5r广>~8=€?18(汨CH3cH20H广干

CH=CHCOOCH2CHJ

催化剂iij浓硫酸,△

【解析】

反应①是苯与漠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A为,ABr,结合B的分子式可知,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B为<Q>-OH。

结合D的分子式与E的结构简式可知D为Q2OT。对比E与新泽茉莉醛的结构简式,结合F-G的反应条件及信

息①②,可知E-F发生信息②中的反应,F-G发生信息①中的反应,且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0,可推知甲为HCHO、

HO"不

F为H:、G为H?CH=CCHOf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泽茉莉醛。结合C

CH:

的分子式可知,2分子苯酚与1分子HCHO反应生成C,化合物C能发生信息③中的反应,说明C中含有羟基,且

C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种峰,可推知©为11。一结合信息③可知PC树脂结构简式为

O

H-O-|j^|_〔^「0—C11--C:,据此分析解答(1)〜(6);

(7)结合已知①,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乙醛与苯甲醛反应得到。rCH=CH-CH°,再进一步氧化生成

=CgCOOH

,最后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目标物,据此书写合成路线图。

【详解】

CHO

(DE为[)_OH,含氧官能团有羟基、醛基,E分子中苯环、-CHO均为平面结构,且直接相连的原子共面,共面

OH

原子数目最多为16个,故答案为羟基、醛基;16;

+HBr,故答案为

CHO

(3)E为与化合物E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符合条件:a.能与浓溟水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酚-OH;

OH

b.能与NaHCCh溶液反应产生气体,说明含-COOH;c.苯环上一氯代物有两种,则苯环上有2种H,则符合条件的

(4)反应②中G()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新泽茉莉醛,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5)由上述分析可知甲和G分别为HCHO、CH,£,故答案为HCHO;

=CCHO

CH;

(6)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0HH=CHCOOCH2cH3

故答案为

浓硫酸,△

CH3cH20HH=CHCOOCH2CH3

浓硫酸,△

【点睛】

本题的难点是物质结构的推导,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示已知信息和各小题中提供的条件。本题的易错点为(6),要注意方

程式的配平。

20(~》CM;OH.O:—~~加班>2^>-CMQ-2H:0加成反应氢氧化钠水溶液

QH50HcA热ACH'CHO稀Na°HJ>CHCH=CHCHO催化丸”热XZ^CH2cH2cH20H

【解析】

CH3

B、C、D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则结构中都含有醛基,G的结构简式为,E碱性条件下水解、酸化得到G,

CHrCH-COOH

OH

则F为k3,£为9,比较D和E的分子式知,D中-CHO被氧化为-COOH生成E,则D为

6H,-CH-C00Na0H,-CH-COOH

OHBr

§CH.CHO

,根据D中取代基的位置结合A的分子式可推测出A为也CYyCIW,A经过系列转化生成B为。,

CH.-CH-CHO

CH,

Rr

CH)

B发生信息反应生成C为,,与HBr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由G的结构及反应条件和H的分子式可得:H

0

为CHQKJHrCH^—C'cH-CHQ-CH/由I的组成可知,G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L故I为

厂'

0

-fo-CH-C^-,据此解答。

CHF^-CH3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A的结构简式为国

(2)根据上述分析第三步反应为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为2“,c《'I5:OH+O2管2“c--CHO+2H1O;

(3)根据上述分析,①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4)E碱性条件下水解得到F,则③的试剂与条件为氢氧化钠水溶液加热;

o

(5)根据上述分析,I的结构简式为一?

CH2^O-CH3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结构中含有醛基;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结构中含有含有酯基;

③苯环上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苯环上有4个取代基,且具有一定对称性;

④羟基不与苯环直接相连,则结构中没有酚羟基,结合上述分析,G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

HQ八-CHj今;

II

CHjOH或CHjOH

(6)以乙醇为原料合成有机化工原料1-丁醇,碳链的增长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用醛与醛脱水反应实现,产物中的双键

和醛基可以通过与氢气反应转化为碳碳单键和羟基,乙醇催化氧化可以得到乙醛,综上分析其合成路则该合成路线为:

C,H50H>CHCHO稀Na°H/A>CH、CH=CHCHO-“战>CH3cH,CH,CH,OH。

【点睛】

逆合成法的运用往往是解决有机合成题的主要方法,此题从G的结构分析,通过分子式的比较及反应条件等信息分析

有机物间的转化关系;此类题还需注意题干中给出的信息,如醛和醛的脱水反应,这往往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19、t-BuOH+HNO2^J;t-BuNO2+H2O恒压滴液漏斗(滴液漏斗)水浴加热降低叠氮化钠的溶解度,防

止产物损失2(NH4)2Ce(NO3)6+2NaN3===4NH4NO3+2Ce(NO3)3+2NaNO3+3N2t65%ACCIO+

2Ny+H2O===CF+2OH~+3N2T

【解析】

(1)制备亚硝酸叔丁酯的反应物有亚硝酸和叔丁醇,反应类型属于有机的酯化反应,所以方程式为:

t-BuOH+HNO2"Jt-BuNO2+H2O;

⑵①装置a的名称即为恒压滴液漏斗;

②反应要控制温度在65C,参考苯的硝化实验,该反应加热时,应当采用水浴加热;

③题干中提到了叠氮酸钠易溶于水,而微溶于乙醇;因此,洗涤产品时,为了减少洗涤过程中产品的损耗,应当用无

水乙醇洗涤;

(3)通过题干提示的反应产物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Ce,+和N;中的元素发生了变价,所以反应的方程式为:

2(NH4)2Ce(NO,)6+2NaN3=4NH4NO3+2NaN0,+2Ce(NO3)3+3N2T;在计算叠氮化钠的含量时,一定要注

意叠氮酸钠溶液配制完成后只取了,与过量的六硝酸铀核反应,再用Fe2+去滴定未反应完的正四价的Ce,因此有:

2.0gNaN3样品的《消耗的Ce4++Fe2+消耗的Ce4+=0.004molCe4+,考虑到Fe?+与Ce,+的反应按照1:1进行,所

以2.0g叠氮化钠样品中叠氮化钠的物质的量为:〃(NaN3)=10x(0.004-Fe2+消耗的Ce4+)=0.02mol,所以叠氮化

机(NaNJsi0.02molx65g/mol

钠样品的质量分数为:\37X100%=-----------一=65%;

2.0g2.0

A.润洗锥形瓶,会使步骤②消耗的六硝酸钵镂的量增加,通过分析可知,会使最终计算的质量分数偏大,A项正确;

B.量取40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