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架构思考_第1页
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架构思考_第2页
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架构思考_第3页
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架构思考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架构思考/cobible/来源:国研网2002年10月3日内容提要:在当代跨国公司经营实践中,存在着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日本综合商社、韩国大财阀三种成功模式,三种模式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之处,是美、日、韩三国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综合作用的结果。如何借鉴国际跨国公司成功模式,构建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文章在综合分析宏观政策、中观行业和微观企业因素的基础上,从中国国情和中国跨国公司经营实践具体情形动身,得出了中国跨国公司应选择实力强、效益好,集工业、贸易、金融为一体的综合集团公司经营模式的结论。关键词:跨国公司,经营模式,选择一、美、日、韩三国经营模式比较与启发在当代跨国公司经营实践中,存在着三类成功的模式。一是以工业生产型企业为主体的欧美模式,其中尤以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为典型。二是日本综合商社模式。三是韩国大财阀(大企业集团)模式。研究这三类成功的模式,借鉴和汲取其有益成份,关于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的建构与选择不无裨益。从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进展过程看,其进展模式至少具有以下特点:(1)它从一开始确实是由制造业跨国公司向外投资的,而且要紧是在工业国家内投资。(2)它是美国特定社会经济进展的必定产物。现代工商企业集生产与科研、生产与销售为一体,这就为制造业工商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和前提。(3)它们通常集中在机械制造、仪器外表、化工电器、交通运输等优势部门。(4)这些部门具有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据统计,1975年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为560.37亿美元,其中技术密集程度较高部门的投资376.20亿美元,占制造业投资总额的67%。(5)其投资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2.日本综合商社模式。日本综合商社是一种以贸易企业为主体的专门形状的跨国公司。日本国土狭小、资源匮乏,又是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再加上过剩人口以及工农业之间的不平稳,只能依靠日本商人(商业资本),积极进行“组织化”的国外贸易活动,以保证日本工业化所需要的原材料及其它要素供给。日本资本主义初期时期的棉花商、丝商、棉丝布商即是今日日本专门商社的源流。初期贸易商社进一步进展,经营领域日趋广泛,内部分工日趋细密,组织日益多元化,逐步形成大规模商社,此便是现代日本综合商社的雏形。创立于1918年的三菱商事,其进展模式和历史过程与三井物产大体相似,只是它是从以军需工业为主,后转为重化工业的。二战后,除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之复活外,由于朝鲜战争而导致的“景气”,在大银行的支持下崛起了一批新的综合商社,形成主导日本经济的九大综合商社。统观美、日、韩三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至少能够得出以下两点结论或启发:第一,跨国公司的进展模式,差不多上适应各国特定社会经济进展的产物,是特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次,尽管美、日、韩三国经营模式其历史渊源与形式迥异,但在许多方面仍有共同之处:(1)进展成为跨国公司的企业或部门,通常具有该国内其它企业所不具备的生产、技术或组织方面的优势。前述美国跨国公司通常具有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度,日本综合商社则拥有负责统一治理进出口业务权益,韩国跨国公司则直截了当置于政府的支持和爱护下。(2)其经营范畴和领域十分宽敞,几乎无所不包。前述日本综合商社其经营领域涉及“从方便面到导弹”,韩国跨国公司经营范畴同样无所不包。(3)差不多上生产与流通或者工业与贸易紧密结合。(4)差不多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渗透,融合生长。后面两点关于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不无借鉴意义。二、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建构与选择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如何建构与选择,目前国内学者的意见尚不一致。归纳起来,要紧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应以大型的生产性企业集团为主体。理由是,我国一部分生产型制造企业和企业集团通过多年进展与壮大,以及近年来对引进技术的消化与吸取,已拥有一定的规模和技术能力,在某些方面还具有明显的规模和技术优势,在国际上差不多具备了走出国门直截了当从事跨国经营的条件。第三种观点认为,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应以大中型专业贸易公司为主体。我国大中型专业贸易公司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拥有较为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体会和技能、长期经贸往来建立起来的稳固客户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销售机构和信息系统。笔者认为,正确构建中国跨国公司的经营模式,第一必须认真考虑以下三个因素:(1)宏观政策因素,要紧包括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等。国家政策必须有利于促进和爱护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展。如日本的综合商社、韩国的大财阀,在其进展初期,差不多上置于政府政策扶持和爱护下进展壮大起来的。能够如此讲,在当今国际市场猛烈竞争中,国家政策差不多成为阻碍该国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2)中观行业因素,即查找跨国公司部门或行业的生长点。跨国公司部门或行业生长点的选择必须能够对国民经济整体进展带来连锁驱动效应。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部门分布来看,欧美制造业跨国公司大多集中于机械、石油、化工、运输、电子和电器部门。这些部门总的来讲技术密度高,国际分工与专业化程度高,产品市场大,对国民经济具有良好的连锁驱动效应。(3)微观企业因素。现代跨国公司理论认为,企业从事跨国经营应当拥有特定的竞争优势。其中包括:技术优势,它又包括新产品和新工艺优势,产品特异性表现出来的优势以及跨国公司比当地竞争对手具有优越的组织和治理技能表现出来的优势;市场结构优势,它要紧是指跨国公司因为拥有研究与开发、市场的购与销、资金的筹与措等方面的经济性而表现出来的对市场的独占性优势;治理与创新优势,要紧是指跨国公司所拥有的能促进企业跨国经营顺利进展或即使企业身处绝境仍能引导企业起死回生的杰出治理和创新才能(尼尔·胡德等,1992:57~60)。从中国现行国情考察,我国部分加工和制造业工业企业普遍具有生产、技术和组织治理方面的比较优势,基础相对较好,实力较强,且积存有一定的海外生产和经营的体会。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又积极鼓舞这部分企业进展海外经营和争取出口创汇,以带动和促进其它产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展,因此,将这部分条件较好的加工和制造业企业作为中国跨国公司成长和进展的基点,无疑是面对现实作出的正确选择。其次,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经营模式形成和进展的普遍体会,尤以下述两点关于中国跨国公司经营模式的选择具有现实指导意义:(1)跨国公司在其进展的初期,差不多上先通过垂直的、水平的或斜向的合兼并进展成为企业集团,然后再进展成跨国公司。(2)在集团化的过程中,又差不多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生长,在集团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依靠关系。能够如此讲,当今世界上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虽讲从形式上仍有工业型、贸易型和金融型之分,但实际上差不多上大财团操纵下的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互持股、相互渗透,集生产、金融、贸易、科研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公司。为了有效地与国际垄断资本相抗衡,提高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中国跨国公司也必须走联合进展的道路,努力促进工、贸、金融企业联合与兼并,形成规模优势,保证中国跨国公司顺利和健康进展。最后,从中国跨国公司自身经营实践来考察,目前国内有三类成功的跨国公司。一类是生产型跨国公司,其中尤以首钢总公司为典型。首钢的跨国经营起步于1979年,短短十几年之后,首钢差不多进展成为横跨16个行业24个省市自治区,有包括钢铁、矿业、电子、机械、建筑、航运、贸易、金融等9大分公司、105家大中型厂矿、41家国内联合企业、27家境内合资企业、18家海外企业、20多万职工、国内资产300多亿人民币、海外资产15亿美元在内的国内特大综合集团型跨国公司(柯吉轩,1995)。总结其成功的体会,首钢是通过以下途径走向跨国经营之路的。(1)以兼并促进展,寻求规模效益。1983年,北京冶金局所属17家黑色冶金企业划归首钢,为首钢的跨国经营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8年,首钢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企业兼并,这次并入首钢的有包括军工、电子、机械、造船等六个行业20多家企业。兼并后的首钢固定资产达98000万元,遍及10个省、市、自治区。(2)引进技术和设备,改造老企业。从1979年到1988年,首钢投入技术改造和建设资金共33.97亿元,完成了100余项重点工程的技术改造工作。其中,在100万元以上的45个项目中,有17项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完成的,例如首钢第二线材厂的高速线材轧机,确实是从比利时引进的先进设备。该设备加上建设投资总计才8000万元人民币,建设周期仅8个月。投产第3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到1991年底该厂5年间共生产线材183万吨,创利税5.39亿元,投入产出比为1:6.2,被国外冶金同行誉为“世界上效率最高的线材轧机”。(3)引外资兴科技,开拓国际市场。首钢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把振兴科技放在工作首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例如1991年6月,首钢电梯厂生产的T75、T89、T127三个型号电梯导轨,通过了国际电梯行业权威组织英国BS标准认证。1992年3月英国《电梯世界》杂志首次向全世界介绍首钢电梯产品,同时首钢电梯厂被列入“电梯世界名录”。由于技术先进、质量可靠,目前即使是西方闻名的电梯厂如芬兰“康尼”、日本“东芝”、韩国“东洋”等也前来抢购首钢的电梯导轨,产品供不应求。(4)大胆向海外投资,促进跨国经营向纵深进展。1988年7月,首钢购买了美国麦斯塔工程设计公司70%的股份,控股金额达340万美元。麦斯塔是国际上闻名的冶金机械设计制造公司。首钢对麦斯塔的直截了当投资使我国钢铁工业首次获得了国外先进的轧钢和连铸技术。首钢能够直截了当使用该公司的850份图纸和缩微胶片、46个软件包、41项专利技术和两个注册商标。这种技术密集型投资,增强了我国在重型冶金机械设备方面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提高了我国钢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1992年10月,首钢又与李嘉诚出任董事长的香港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加拿大怡东集团联合收购了香港东荣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这次收购首钢总投资2000余万美元,控股达5.1%。另一类是专业贸易型跨国公司。其中尤以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为典型。中化公司是1987年底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外贸企业跨国经营综合承包试点单位的,短短几年历史,它就进展成为一家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子公司和各类机构62个,营业额达37亿美元,总公司派出人员200余人,雇佣当地职工860人,集贸易、生产、金融、保险、航运、加油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型跨国公司。中化公司依旧美国(财宝》杂志1992年公布的全球500家最大的跨国公司中被人选的两家中国跨国公司之一。中化公司跨国经营的成功得益于其“三转三化”进展战略的提出及实施(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战略室,1991:273-283)。(1)由进出口贸易向国际贸易转变。例如通过开展以中东迪拜原油、阿曼原油、英国北海布伦特原油、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为主的持仓买卖、差价买卖、套期保值等期货贸易,把摩洛哥磷酸盐转口到芬兰、加工后再卖到第三国,把伊朗原油、阿联酋成品油转口到其它国家等转口贸易,以及用原油换化肥、用原油换成品油等易货贸易,初步改变了传统的进出口贸易模式,形成了国际贸易的新格局。(2)由商品贸易向多功能经营转变。第一是向国内外生产领域投资。在国内,如与有关部门在大连兴建了一座年加工量500万吨的现代化炼油厂。在国外,如1988年中化公司购买了美国海岸公司太平洋炼油公司的一半股权,成立了太平洋炼油公司,1989年3月,中化公司又利用外资在美国购买了磷矿和磷肥厂,组建了美国农化公司。此外,中化公司还引进外资在上海外高桥、舟山、海南等地合资兴建了码头和油罐区,并在海外建立了独资航运公司,经营船队达100多万吨。其次是向高科技领域投资,与科研单位紧密联系合作,选择一批有进展前途的高科技项目,组织力量进行联合攻关。第三,结合国内外大中型项目的投资,中化公司还积极开展借贷、担保和少量外汇交易等金融方面的业务。从而差不多上实现了由商品贸易向多功能经营的转变。(3)由中国的对外贸易公司向跨国公司转变。通过近10年的进展,中化公司除在本部建立起中化国际石油公司、中化国际化工品有限公司、中化塑料有限公司、中化国际仓储运输有限公司、中化国际广告展览公司、中化财务公司、国际石化贸易研究所外,还在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和各类机构62个,其国外资产额、销售额、产值、利润差不多超过整个公司的25%以上,差不多形成一个以总公司为核心的综合性、多功能、集团化跨国公司。综上所述,按照跨国公司进展的一样规律和要求,我们应选择那些既拥有特定的竞争优势,又能够对国民经济整体进展带来连锁驱动效应且国家宏观政策爱护和鼓舞其进展的企业,优先进展成为跨国公司;借鉴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形成和进展的一样国际体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