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1页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2页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3页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4页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1□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pharmaceuticalwastewatertreatment

(fermentationproductscategory)

(征求意见稿)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执行《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规范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

设施建设和运行,改善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对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提出了

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文件。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江苏南大金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山东鲁抗医药集团有

限公司、山东胜利药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20□□年□□月□□日批准。

本标准自20□□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II

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检测控制、劳动

安全与职业卫生、施工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技术要求。

本规范仅适用于处理发酵类制药废水,废水中如包含化学制药等废水则不适用于本规

范。

本标准适用于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治理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环境管理,可作为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环境保护验收以及设施建成后运行和监督管理的

技术依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部分未引用的规范性文件,相关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引用。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725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801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

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21903发酵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5005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9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9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6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

GB5018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5019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5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5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75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30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5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

GB50336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J22厂矿道路设计规范

GBJ8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141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CECS97鼓风曝气系统设计规程

CECS111寒冷地区污水活性污泥法处理设计规程

CECS112氧化沟设计规程

CECS128生物接触氧化法设计规程

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

HJ/T96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10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

HJ/T212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2

HJ/T24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脱水用带式压榨过滤机

HJ/T24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悬挂式填料

HJ/T24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悬浮填料

HJ/T24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竖轴式机械表面曝气装置

HJ/T25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旋转式细格栅

HJ/T25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罗茨鼓风机

HJ/T25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中、微孔曝气器

HJ/T25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刷曝气装置

HJ/T26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鼓风式潜水曝气机

HJ/T262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格栅除污机

HJ/T263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射流曝气器

HJ/T27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

HJ/T27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推流式潜水搅拌机

HJ/T280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转盘曝气装置

HJ/T281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散流式曝气器

HJ/T283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HJ/T33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

HJ/T33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潜水排污泵

HJ/T354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

HJ/T355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

HJ/T36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水处理用加药装置

HJ/T377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

HJ526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制订技术导则

HJ576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77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579膜分离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8-2010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7-2010污水气浮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6-2010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13-2012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09-2011生物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3

HJ2010-2011膜生物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HJ2014-2012生物滤池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NY/T1220.2沼气工程技术规范第2部分:供气设计

JGJ37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18号2012-03-07实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

《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计建设[1990]1215号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2005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国务院令第591号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发酵类制药fermentationpharmaceutical

指通过发酵的方法产生抗生素或其他的活性成分,然后经过分离、纯化、精制等工序生

产出药物的过程,按产品种类分为抗生素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和其他类。

3.2抗生素类antibiotics

是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杀灭或抑制其它微生物的一

类物质及其衍生物,用于治疗敏感微生物(常为细菌或真菌)所致的感染。其中,抗生素类

按照化学结构又分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多肽类和其他。

3.3维生素类vitamins

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质,在人体生

长、代谢、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4氨基酸类aminoacids

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通称。生物功能大分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

是构成动物营养所需蛋白质的基本物质

3.5发酵制药工业废水fermentationpharmaceuticalindustrywastewater

发酵类制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发酵罐冲洗水,设备、地面洗涤废水等。

3.6深度处理advancedtreatment

指综合废水处理工程内进一步去除生化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的净化过程。

4污染负荷

4.1废水来源及分类

4

发酵制药行业废水来源主要为:(1)发酵罐冲洗水,精制后冲洗水属高浓度有机废水;

(2)设备、地面洗涤废水及后续工段冲洗水,属低浓度有机废水。

4.2废水水量

4.2.1发酵类制药废水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Qi=α•β•Q(1)

QY=ΣQi(2)

式中:

3

Qi——各生产工序排水量(m/d);

Q——生产用水量(m3/d),可根据生产用水定额确定;

α——按给水量计算排水量的折减系数,应根据企业生产工艺及给排水设施水平等因素

确定,一般取70~90%;

β——工序用水分项给水百分率,可根据实际物料核算确定;

3

QY——总废水产生量(m/d)。

4.2.2发酵类制药企业代表性药物废水产生情况见附表1。生产过程中废水产生情况可根据各

工段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2.3以全厂用水量估算时,废水量宜取全厂用水量的85%,并按生产工艺等企业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

4.3废水水质

发酵类主要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水质概况见附表2及附表3。

5总体要求

5.1一般规定

5.1.1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应符合《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其他有关规定。企

业应优先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

5.1.2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基本建设

程序以及国家、制药行业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5.1.3对废水应采用“清污分流、分质处理”的原则,根据废水中污染物浓度进行分别收集

处理。

5.1.4高浓度废水收集应采用防腐管道,在管网铺设时应尽量采用明管。

5.1.5发酵类制药工业废水处理工程的排放水质、水量应符合GB21903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文件要求。应根据排放要求确定废水处理工艺路线和目标,力求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可靠、

运行稳定。

5

5.1.6接触病毒、活性细菌、试验动物的含有药物活性成份的废水,应进行预处理灭活,再

与其他废水混合进行处理。

5.1.7发酵制药生产过程中应对溶剂充分回收利用,废溶剂应避免进入废水处理系统。

5.1.8工程建设、运行过程中应采取防治二次污染的措施,恶臭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应分

别符合《制药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及GB14554和GB18599的规定。

5.1.9根据需要设置存放材料、药剂、污泥、废渣等的场所,不得露天堆放,存放场应进行

防渗处理。

5.1.10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污泥应按危险废物有关规定处置;,其他污泥应按GB

18599的规定,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妥善处置。

5.1.11根据发酵制药废水特点,在生化处理前,应对高、低浓度废水应进行分质预处理。

5.1.12发酵类制药企业应设事故水池,保证在设备检修或生产事故排放时不超标排放。

5.1.13处理厂(站)的噪声排放应符合GB3096和GB12348的规定,对建筑物内部设施噪

声源控制应符合GBJ87中的有关规定。

5.1.14发酵制药企业应按相关规定在污水站污水入口、排水口安装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器。

5.1.15对于废水可接管至所在区域工业污水厂的发酵类制药企业,污水处理工艺可根据接管

标准要求,进行一定的调整和简化。

5.2设计规模

5.2.1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厂(站)的建设规模,应根据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和产量及

相应的废水水质、水量进行确定,处理规模可根据测算的水量和污染物量进行放大,放大系

数一般为1.2-1.5。

5.2.2发酵类制药废水的水质、水量应以实测数据为准,没有实测数据的应参照同类企业资

料或参考本标准第4章确定。

5.3总平面布置

5.3.1处理厂(站)区布置应根据各设施功能和处理流程要求,结合地形、地质、主导风向、

排水条件、与敏感区距离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便于施工、维护和管理。

5.3.2平面布置应进行合理分区,力求紧凑、合理,满足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各类管线连

接短捷、维修管理方便的要求。

5.3.3设计中应合理布置超越管线和维修放空设施。

5.3.4处理单元的竖向设计应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和高差,尽可能做到土方平衡、重力排放、

降低能耗的要求。

5.3.5处理厂(站)可根据需要,设置存放材料、药剂、污泥、废渣等的场所,不得露天堆

6

放,污泥和废渣存放场应进行防渗、防雨及防溢处理。

5.3.6当处理厂(站)分期建设时,处理厂(站)占地面积应按总体处理规模预留场地,并

进行总体布置。管网和地下构筑物宜一次建成。

5.3.7处理厂(站)应设置生产辅助建筑物,并满足处理工艺和日常管理需要,其面积应根

据处理厂(站)规模、处理工艺、管理体制等结合实际情况确定。

6废水处理工艺设计

6.1

一般规定

6.1.1在工艺设计前,应对废水的水质、水量及变化规律进行全面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分析

监测。

6.1.2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应采用生物处理为主,结合物化预处理及深度处理的综合处理工

艺。

6.1.3工艺路线的选择应根据废水的水质特征、处理后水的去向、排放标准,并进行技术经

济比较后确定,有条件时应开展小试或中试。

6.1.4应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选择工艺。部分地区应考虑低温对生物处理效率的影响;地下

水位高、地质条件差的场所,一般不宜选用构筑物深度较大、施工难度较高的工艺。

6.2收集与调节

6.2.1预处理前端可设置过滤装置,通过过滤装置流速宜为0.6m/s-1.0m/s,详细参数可参

照HJ2008-2010。

6.2.2如设置废水提升泵站,泵站包括水泵间、集水池和出水设施,其工艺设计应符合以下

要求:

a)设置集水井时,集水井的水力停留时间宜采用10min-30min,当集水井兼起调节功能时,

应按照调节池需要进行设计;

b)集水井底部应设有集水坑和泄水管,池底应有不小于0.02的坡度,坡向集水坑,池壁

应设置爬梯和溢水管;

c)集水井应设置液位控制和报警装置;

d)格栅、集水池等通用设施的设计内容参照通用废水处理设计规范。

6.2.3调节池容积应根据综合废水的变化曲线采用图解法计算确定,并满足以下要求:

a)调节池的有效容积宜大于12h停留时间;

b)调节池内应设置混合设施,当设置潜水推进器时,混合功率可采用2W/m3-6W/m3,当

采用曝气设备(曝气管或曝气器)时,曝气量不宜小于3m3/(m2·h)。

7

6.3

总体处理工艺

6.4.1针对发酵类制药废水特点,应采用“预处理+生化+深度处理”工艺进行处理。

6.4.2发酵类企业车间工艺废水具有COD、色度、氨氮均较高,碳氮比较低的特点,应采用

预处理的方式降低氨氮和悬浮物浓度以减弱其对废水生化处理的影响,预处理设施尽量安排

在车间生产现场,废水处理站也应根据情况设置预处理设施。

6.4.3生化处理工艺宜采用“先厌氧/水解,后好氧”的过程,通过厌氧/水解将大部分有机污

染物去除或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进而利用好氧过程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浓度。

6.4.4对于生化处理后仍然无法达标的,应采用物化方式进行深度处理,实现达标排放。

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低浓废水

混凝沉淀混凝沉淀

气浮水解酸化MBBR膜分离

中和UASBSBR吸附

高浓废水

吹脱UBFCASS过滤

氧化EGSB传统活性污泥氧化

微电解ABR生物接触氧化MBR

混凝沉淀主体生化处理BAF

后处理

预处理

图1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6.4预处理工艺流程

6.4.1预处理工艺技术的选用,应进行处理工艺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单元技

术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综合考虑废水水质、水温、水量稳定性差等因素,应设置足够容量

的事故调节池。

6.4.2发酵类制药过程产生的难生物降解的高盐度有机废水宜采用蒸发浓缩车间预处理。由

于硫酸盐对生化过程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硫酸盐浓度大于5000mg/L的废水,可采用多

效蒸发的方式单独处理。进入厌氧系统废水的硫酸盐浓度应小于1500mg/L,进入好氧系统

的混合废水硫酸盐浓度应小于1000mg/L,以保证生化装置的正常运行;溶剂含量较高的有

机废水宜采用分层、精馏等车间预处理,有条件的企业可采用高温焚烧的方式处理。

6.4.3发酵类制药过程产生的氨氮、色度较高的有机废水可采用氨吹脱、化学氧化(臭氧氧

8

化、二氧化氯氧化、Fenton氧化)、铁碳微电解等预处理工艺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或降低其

污染负荷。

6.4.4沉淀和气浮工艺是常用的针对悬浮物及大分子胶体有机物的预处理技术,可根据进水

水质情况加入药剂提升其效能。其工艺要求如下:

a)初沉池表面负荷0.8-1.5m3/m2·h,水力停留时间可根据实验结果而定;

b)混凝沉淀池混合区混合时间30-120s,反应时间5-20min,分离区表面负荷1.0-1.8

m3/m2·h,水力停留时间2.0-3.5h;

c)采用气浮池时,气水接触时间30-100s,表面负荷5-8m3/m2·h,水力停留时间20-35min;

d)采用气浮工艺的详细参数可参照HJ2007-2010;

e)采用混凝与絮凝工艺的详细参数可参照HJ2006-2010。

6.5生化处理工艺流程

6.5.1生化处理宜根据污染物去除和脱氮除磷的要求统筹厌(兼)氧与好氧处理。

6.5.2厌氧处理宜选用水解酸化、UASB、UBF、EGSB、ABR等污水处理技术,对于含多种

发酵类药物的混合废水,须根据小试或中试实验结果调节工艺参数,以实现较高的处理效率。

6.5.3可根据来水水质情况,采用厌氧(水解)工艺对好氧生化处理前的废水进行处理,当

预处理后废水COD浓度大于1200mg/L且小于3000mg/L时,宜采用水解处理工艺;当预处

理后废水COD浓度大于3000mg/L时,宜采用厌氧处理工艺。

6.5.4进入厌氧系统技术要求如下:

a)进入厌氧反应器废水的硫酸盐、COD浓度宜控制在1500mg/L、3000mg/L以下,当浓度

较高时,宜设置预酸化池,预酸化池的水力停留时间及pH范围宜根据小试或中试结果确定;

b)进入厌氧反应器的进水悬浮物浓度宜控制在500mg/L以下;

c)UASB反应器的有效高度一般为5-7m,不宜超过10m,单座体积不宜超过2000m3;UASB

的详细参数可参照HJ2013-2012;

d)厌氧系统应设沼气系统,沼气的净化、贮存技术应参照NY/T1222和NY/T1220.2的规定。

6.5.5好氧系统宜选用MBBR、SBR、CASS、MBR、BAF、活性污泥、生物接触氧化等,其

运行参数应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基本技术要求如下:

a)采用带选择区的完全混合曝气池时,选择区水力停留时间30-50min,区内应设混合设施,

当采用机械混合方式时,混合功率宜大于25W/m3,当采用曝气混合方式时,曝气量应大于

3m3/(m2·h);

b)采用SBR时,反应池个数宜为2个以上,其运行周期宜为6-12h,充水比宜为0.15-0.3,

满水位时池内污泥浓度3000-6000mg/L;SBR的详细参数可参照HJ577;

9

c)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废水需氧量应根据去除的含碳有机物确定,计算方法应参照

GB50014的规定,也可采用0.6-1.2kgO2/kgCOD进行估算;

d)宜选用防堵塞、易维修的曝气方式,选用微孔曝气器应充分考虑制药废水易致堵塞的特

点;

e)曝气设备应能根据废水水质、水量调节供氧量,20000m3/d以上规模的处理厂(站)宜

能自动调节供氧量;

f)曝气池应考虑设置泡沫阻隔和消除设施,可采用加大曝气池超高、添加消泡剂、喷水消

泡和机械消泡等措施;

g)好氧生化反应池(SBR反应池除外)后应设置二沉池,宜选用辐流式沉淀池,二沉池表

面负荷宜为0.5-0.7m3/m2·h,固体负荷宜为60-150kgSS/m2·d;

h)好氧生化处理各种工艺设计应符合CECS97、CECS111和CECS112等标准的规定;

i)接触生化处理各种工艺设计应符合CECS128的规定。

6.6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6.6.1当采用6.6中规定的工艺后仍不能满足排放标准要求时,应进行深度处理。

6.6.2深度处理工艺技术的选用,应进行处理工艺试验,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单元

技术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

6.6.3深度处理应根据废水水质、排放标准要求,将常规处理单元和深度处理单元合理选择、

统筹考虑。

6.6.4深度处理可采用混凝沉淀、吸附、过滤与膜分离、化学氧化等工艺或工艺组合。

6.6.5混凝沉淀是较为常用的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去除悬浮物和胶体物质。

6.6.6过滤与膜分离主要去除水中悬浮的颗粒物(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可以去除溶解态污染

物),根据不同处理要求和经济条件可选用砂滤、滤布、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

膜等过滤介质,参数可参照HJ579。

6.6.7可采取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要妥善处置。

6.7

二次污染防治

6.7.1恶臭治理

6.7.1.1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污泥储池、污泥脱水处理间等位置应设置臭气收集设备并进行

集中除臭处理。废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应回收并脱硫后利用。

6.7.1.2大型和特大型规模的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站的构筑物宜采取全密闭收集措施。

6.7.1.3除臭工艺宜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法相结合的组合技术,常用的除臭工艺包括:

吸附、吸收技术;臭氧氧化或二氧化氯氧化技术;生物吸附或生物过滤技术。

10

6.7.1.4恶臭处理设施的气体排放浓度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7.1.5发酵类药物生产产生的各类废渣应暂存在密闭库房内,并设置废气收集和处理装置。

也可采取喷洒化学药剂、生物制剂的方法进行临时性除臭。

6.7.2污泥处理

6.7.2.1生化污泥产生量根据有机物浓度、污泥产率系数进行计算,物化污泥量根据废水浓

度、悬浮物、药品投加量、有机物的去除率等进行计算。

6.7.2.2当缺乏资料时,常规情况可按以下数据进行污泥量估算:

1)采用活性污泥法时,产泥量可按0.5-0.7kgDS/kgBOD5设计,并按产泥量为废水处理量

的1.5%-2.0%校核。污泥含水率99.3%-99.4%;

2)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时,产泥量可按0.4-0.5kgDS/kgBOD5设计,并按产泥量为废水处

理量的1.5%-2.0%校核。污泥含水率99.3%-99.4%。生物接触氧化的详细参数可参照HJ

2009-2011;

3)混凝沉淀处理在生物处理之后时,产泥量可按废水处理量的3%-5%设计;混凝沉淀处理

在生物处理之前时,产泥量可按废水处理量的4%-6%设计。污泥含水率为99.6%-99.7%;

6.7.2.3污泥脱水机类型应根据污泥性质、污泥产量、脱水要求等,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脱水污泥含水率不应大于80%。

6.7.2.4污泥脱水前可根据污泥特性、脱水机械情况进行污泥加药调理。药剂种类应根据污

泥性质和干污泥的处理方式选用,投加量通过试验或参照同类型污泥脱水的数据确定。

6.7.2.5根据情况设置脱水污泥堆场。污泥堆场的大小按污泥产量、运输条件等确定。污泥

堆场地面和四周应有防渗、防漏、防雨水等措施。

6.7.2.6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剩余污泥,应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进行识别,识别为

非危险废物的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料或卫生填埋,也可作为污水生物处理反应器的启动污泥外

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污泥应按危险废物有关规定处置。其他污泥应按GB18599

的规定,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妥善处置。

6.7.3危险废物处置

6.7.3.1制药工业产生的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应按危险废物处置,包括:高

浓度釜残液、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和生物工程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报废药品、过期原料、

废吸附剂、废催化剂和溶剂、含有或者直接沾染危险废物的废包装材料、废滤芯(膜)等。

6.7.3.2生产维生素、氨基酸及其他发酵类药物产生的菌丝废渣经鉴别为危险废物的,按照

危险废物处置。

6.7.3.3药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活性炭应优先回收再生利用,未回收利用的按照危险废物

11

处置。

6.7.3.4除尘设施捕集的不可回收利用的药尘,应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6.8

事故池

6.8.1处理厂(站)内应设置事故池。

6.8.2事故池容积应大于一个生产周期的废水量,或大于4h排放的废水量。

6.9

废水回用

6.9.1废水回用应以本厂回用为主、厂外回用为辅。

6.9.2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企业应提高水的循环利用率,尽量回

收有用原料,控制排入综合废水处理站的水量及污染物量。

6.9.3综合废水处理站处理后的废水可作为生产工段和废水处理站某些工序的生产用水、厂

区环境保洁及其它用水,其回用水质应根据用水环节执行国家相关标准。

6.9.4综合废水处理站回用水处理工艺、贮存、输配和监测系统应符合《污水再生利用工程

设计规范》(GB/T50335)的规定。

7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

7.1

风机

7.1.1选用风机时,应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产品,具体要求如下:

1)单级高速曝气离心鼓风机应符合HJ/T278-2006的规定;

2)罗茨鼓风机应符合HJ/T251的规定。

7.1.2应至少设置1台备用风机。

7.2

曝气设备

7.2.1应选用氧利用系数高、混合效果好、质量可靠、阻力损失小、容易安装维修的产品。

7.2.2应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产品,具体要求如下:

1)机械表面曝气机应符合HJ/T47的规定;

2)中、微孔曝气器应符合HJ/T252的规定;

3)转刷曝气装置应符合HJ/T259的规定;

4)鼓风式潜水曝气机应符合HJ/T260的规定;

5)射流曝气器应符合HJ/T263的规定;

6)转盘曝气装置应符合HJ/T280的规定;

7)散流式曝气器应符合HJ/T281的规定。

12

7.3其他设备要求

设备和材料应从工程设计、招标采购、施工安装、运行维护、调试验收等环节进行控制,

选用满足工艺、符合下列标准要求的产品:

7.3.1格栅旋转式细格栅应符合HJ/T250的规定。

7.3.2格栅除污机应符合HJ/T262的规定。

7.3.3脱水机污泥脱水用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应符合HJ/T283的规定,污泥脱水用带式

压榨过滤机应符合HJ/T242的规定,污泥浓缩带式脱水一体机应符合HJ/T335的规定。

7.3.4加药设备加药设备应符合HJ/T369的规定。

7.3.5所用泵应符合一般性规定。

7.3.6填料悬挂式填料应符合HJ/T245的规定,悬浮填料应符合HJ/T246的规定。

7.3.7设备选型与防腐废水治理工程选用的设备应符合《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系列标准

的规定,应对易腐蚀的设备、管渠及材料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根据腐蚀的性质,结合当

地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经济合理、技术可靠的防腐蚀方法,并应达到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规定,有条件的企业宜采用耐腐蚀材料。

7.3.8其他设备、材料

其他机械、设备、材料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规定。

8检测与过程控制

8.1检测

8.1.1应根据处理工艺和管理要求设置水量计量、水位观察、水质观测、取样监测化验、药

品计量的仪器、仪表,对废水治理工程主要参数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对重点控制指标实现

在线检测和监测。

8.1.2用于为废水治理工程实现闭环控制和性能考核提供数据的在线检测装置,其检测点分

别设在受控单元内或进、出口处,采样频次和检测项目应根据工艺控制要求确定。

8.1.3用于环保部门监测验证污染排放指标的在线监测装置,其采样点、采样频次和监测项

目应符合排放标准、HJ/T91和HJ/T92等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并与监控中心联网。

8.1.4检测项目及位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预处理应检测进、出口流量、温度、pH、SS、特征污染物(如硫化物、总铬、氨氮)及

13

投药量、产泥量等指标;

b)水解酸化池宜检测进、出口的pH、COD和BOD5和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等指标;

c)厌氧处理单元应检测进、出口的pH、COD、BOD5和沼气产生量,以及反应池内的污泥

浓度等指标;

d)好氧生化单元应检测废水进、出口的pH、碱度、COD、BOD5、硫化物、氨氮、SS以及

反应池内的DO、碱度、污泥沉降比和污泥浓度等指标;

e)深度处理单元宜检测进、出口的pH、COD、BOD5、SS、氨氮、总铬和六价铬等指标。

8.1.5宜采用符合HJ/T96、HJ/T101、HJ/T377等规定的监测仪器。

8.2过程控制

8.2.1应根据工程规模、工艺流程和运行管理要求选择适合的控制方式,确定参数控制要求。

8.2.2现场检测仪表宜具备防腐、防爆、抗渗漏、防结垢、自清洗等功能。

8.2.3小型综合废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生产工艺单元可采用自动控制,较大规模的综合废水处

理工程宜采用集中管理和监视、分散控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

8.2.4综合废水处理工程的过程控制应参照GB50014的规定。

9主要辅助工程

9.

1

构筑物

9.1.1处理构筑物应符合GB50014、GB50009、GB50191的有关规定,并采取防腐蚀、防渗

漏措施,确保处理效果,安全耐用,操作方便,有利于操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9.1.2废水处理构筑物应设排空设施,排出的水应流入调节池或事故池重新处理。

9.1.3废水处理厂(站)应设规范化排污口。

9.2

电气自动化

9.2.1独立处理厂(站)供电宜按二级负荷设计,厂内处理厂(站)供电等级,应与生产车

间相等。

9.2.2电气系统设计应符合GB50052、GB50053、GB50054、GB50055、GB7251和GB50057

等现行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9.2.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应符合GB50194的规定。

9.3空调与暖通

9.3.1地下构筑物应有通风设施。

9.3.2在寒冷地区,处理构筑物应有防冻措施。当采暖时,处理构筑物室内温度可按5℃设

14

计;加药间、检验室和值班室等的室内温度可按15℃设计。

9.4给排水与消防

9.4.1废水处理厂(站)排水一般宜采用重力流排放;当潮汛、暴雨可能使排水口标高低于

地表水水位时,应设防潮闸和排水泵站。

9.4.2给水管预处理装置衔接时应采取防止污染给水系统的措施。

9.4.3废水处理厂(站)消防设计应符合GB50016的有关规定,易燃易爆的车间或场所应按

消防部门要求设置消防器材。

9.5道路与绿化

9.5.1废水处理厂(站)内道路应符合GBJ22的有关规定。

9.5.2废水处理厂(站)绿化面积,大型独立厂(站)绿化面积不宜小于厂(站)总占地面

积的30%,工厂内的处理厂(站),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

10.1处理构筑物周边应设置防护拦杆、走道板、防滑梯等安全措施,栏杆高度和强度应符

合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卫生规定,高架处理构筑物还应设置避雷设施。

10.2存放有害物质的构筑物应有良好的通风设施和阻隔防护设施。

10.3地下构筑物应有清理、维修工作时的安全防护措施。

10.4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采取接地或接零保护,钢结构、排气管、排风管和铁栏

杆等金属物应采用等电位联接。

10.5主要通道处应设置安全应急灯。

10.6各种机械设备裸露的传动部分或运动部分应设置防护罩或防护栏杆,并保持周围有一

定的操作活动空间,以免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0.7处理厂(站)内应有必要的安全、报警等装置。

10.8处理厂(站)应为职工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劳动防护用品,各种设施及防

护用品应由专人维护保养,保证其完好、有效;各岗位操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相应的劳保

用品。

10.8劳动安全管理应符合GB12801的规定。

10.9应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并且提供工作人员所需的防护用品。

11工程施工与验收

11.1

工程施工

11.1.1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计、施工单位应具有国家相应工程设计、施工资质。

11.1.2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设施施工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施工程序及管理文件的要求。

15

11.1.3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应按设计进行建设,对工程的变更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设计变

更文件后再进行施工。

11.1.4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材料、器件等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并取得供货商的产品合格证后方可使用。

11.1.5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应符合HJ/T354的规定。

11.1.6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施工单位除应遵守相关的技术规范外,还应遵守国家有关部

门颁布的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国家强制性标准。

11.2

工程竣工验收

11.2.1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验收应按《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相关专项验收

规范和本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组织,工程竣工验收前,不得投入生产性使用。

11.2.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应符合GB50303的规定。

11.2.3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验收应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经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

计变更文件、工程合同、设备供货合同和合同附件、设备技术文件和技术说明书、专项设备

施工验收及其他文件。

11.2.4各设备、构筑物、建筑物单体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验收后,应进行清水

联通启动验收和整体调试。

11.2.5各设备、构筑物、建筑物单体按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标准(规范)验收后,应进行清水

联动试车和启动工艺调试。

11.2.6试运行应在系统工艺调试基本完成、各环节运转正常、系统具备处理试生产排放废水

相应能力时启动。

11.2.7相关专业验收的程序和内容应符合GB50093、GB50168、GB50169、GB50204、

GB50208、GB50231、GB50236、GB50243、GB50254-GB50257、GB50268、GB50275和GBJ141

等标准的规定。

11.3

环境保护验收

11.3.1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环境保护验收应按《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法》

的规定进行。

11.3.2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环境保护验收除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管理办

法》规定的条件外,在生产试运行期还应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报告应作

为环境保护验收的重要内容。

11.3.3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验收应按HJ/T354的规定进行。

11.3.4发酵类制药废水处理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的主要技术文件应包括:

16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审批文件;

—批准的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文件;

—废水处理工程性能试验报告;

—具有资质的环境监测部门出具的废水处理验收监测报告;

—试运行期连续监测报告(一般不少于1个月);

—完整的启动试运行、生产试运行记录等;

—废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等。

11.3.5环境保护竣工验收合格后,废水处理工程方可正式投入使用。

12运行与维护

12.1

一般规定

12.1.1运行和维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12.1.2应配备环境保护专职技术人员和水质监测仪器。

12.1.3应确保稳定运行达标率100%,设备综合完好率大于90%。

12.2

人员与运行管理

12.2.1运行管理应实施质量控制,保证废水处理厂(站)正常运行及运行质量。

12.2.2运行人员应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持证上岗。

12.2.3各岗位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如实填写运行记录,并妥善保存。

12.2.4电气设备的运行与操作须执行供电管理部门的安全操作规程。

12.2.5风机工作时,操作人员不得靠近联轴器等旋转部件。

12.2.6严禁非本岗位人员擅自启、闭本岗位设备。管理人员不得违章指挥。

12.2.7废水处理厂(站)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应纳入正常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根据工艺

要求,定期对构筑物、设备、电气及自控仪表进行检查维护,确保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并定

期对活性污泥进行分析与镜检,及时掌握其性状和生物活性情况,以保障运行管理正常进行。

12.2.8调节池内的沉积物应1-2年清理一次。

12.3

水质管理

12.3.1废水处理厂(站)运行过程应定期采样分析,常规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化学需氧量、

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pH值、色度等。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及当地环保部门要求进行

补充。

12.3.2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和数据传输应执行HJ/T355和HJ/T212的规定。

12.3.3已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也应定期进行取样,进行人工监测,比对监测数据。

17

12.3.5应在废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和根据处理工艺选取的控制点进行水质取样。

12.3.6回用水质量监测,除常规指标外,还应增加透明度、铁、锰、总硬度、电导率等指标。

12.3.7作为冷源的地下水使用后不得直接排放,应按规定进行处理。

12.4应急措施

12.4.1因操作失误、非正常工况、停电等事故造成废水排放量和浓度异常时,应排入事故池,

待系统恢复重新处理达标后排放。

12.4.2根据废水处理厂(站)生产及周围环境实际情况,考虑各种可能的突发性事故,做好

应急预案,配备人力、设备、通讯等资源,预留应急处置的条件。

12.4.3废水处理厂(站)发生异常情况或重大事故时,应及时分析解决,并按规定向有关部

门报告。

18

附录

附表1发酵类制药生产代表性药物废水水量

序号类别代表性药物单位产品基准排水量(m3/t)

青霉素800~1100

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1500~2100

其他960~1320

链霉素、双氢链霉素1160~1600

庆大霉素5200~7150

氨基糖苷类

1抗生素大观霉素1200~1650

其他2400~3300

红霉素680~900

大环内酯类麦白霉素600~800

其他680~900

其他类洁霉素、阿霉素、利福霉素等4800~6600

维生素C240~330

2维生素维生素B1292000~126500

其他24000~33000

谷氨酸60~90

3氨基酸赖氨酸40~60

其他160~220

4其他/1200~1650

附表2抗生素生产工艺废水水质概况

抗生素

类别大环内

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其他类

酯类

pH3-74-73-74-9

15000-5000-5000-4000-

COD

26000130001300015000

3000-3000-2500-1000-

BOD5

7000510056004000

污染因子

1100-1000-1000-500-.

(mg/L)SS

3400400030003000

500-500-200-150-

硫酸盐

1000800800300

100-30-40-50-

氨氮

360160150100

19

附表3维生素、氨基酸生产工艺废水水质概况

维生素、氨基酸

类别维生素氨基酸

设备、地面洗涤废水

pH3-95.5-75.5-9

COD(mg/L)1000-140002500-5600500-2000

BOD5(mg/L)260-35001600-2900200-900

污染因子(mg/L)SS(mg/L)100-3150400-250050-300

硫酸盐

100-1000100-200040-100

(mg/L)

氨氮(mg/L)80-420120-35050-350

20

目次

前言.............................................................................................................................II

1适用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4

4污染负荷....................................................................................................................4

5总体要求....................................................................................................................5

6废水处理工艺设计....................................................................................................7

7主要工艺设备与材料...............................................................................................12

8检测与过程控制......................................................................................................13

9主要辅助工程..........................................................................................................13

10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15

11工程施工与验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