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文)试题_第1页
广西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文)试题_第2页
广西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文)试题_第3页
广西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文)试题_第4页
广西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一)历史(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宁三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月考(一)文科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宗法制度逐渐崩溃,“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周易》也提到“天地之大德曰生”,《礼记》更明确提出“人”是“天地之心”。这反映春秋战国时期A.天人合一意识尚未形成B.儒家反对神权主义C.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D.已具有了人文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天’的权威也随之难以维持,‘人’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突出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天人合一”在夏商周时期已经有了,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儒家反对神权主义,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王权与神权实现了分离的信息,故C项错误。2.《风》是《诗经》的精粹,所涉地域横跨从今陕西到山东的许多地区,同《楚辞》极强的地域性相比,《风》则显示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这一差异主要源于A.南北地理环境存在分野 B.楚地风尚独特好鬼神C.政治文化辐射程度差异 D.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北方封国注重宗法,语言雅驯,排拒地方怪力乱神。《风》虽然涉及范围广泛,但仍延续雅言文化的传统,因此表现出文化风格的一致性;而楚国在南方,受到的政治影响较小,因此地域性较强。C正确;地理环境是影响文化差异的一个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楚辞》有极强的地域性,不能代表楚地好鬼神,B错误;农业种植是当时主要的经济活动,经济活动方式的不同不符合史实,D错误。故选C。3.韩非子把历史分为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三个时期。他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的,不会倒退,复古是不可能的。据此可知。韩非子A.是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B强调治国应根据现实变化调整策略C.要求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讲述治国的道理【答案】B【解析】【详解】“认为历史是不断向前进化的,不会倒退,复古是不可能的”体现了韩非子主张改革推动历史前进,即治国应该根据现实变化调整策略,而不是复古,B正确;A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B。4.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A.儒学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 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吕思勉认为汉武帝崇儒并不是为了专制,而是“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即儒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发展需要,B正确;A与题无关,排除;汉武帝的做法不过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而非超越时代,排除C;D与题干意思相反,排除。5.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该材料意在强调()A.儒学地位面临挑战 B.佛道思想占统治地位C.社会传统观念改变 D.儒释道呈现融合趋势【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并结合所学可以看出,儒学传统中没有佛教和道教那么细密严谨的思辨理论体系,因此儒学本身存在不足,面临着挑战,故答案为A;BC与材料内容“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不相符,排除;材料没有强调儒释道呈现融合趋势,排除D。6.王阳明主张“致良知”,李贽提倡“童心说“(注:强调真情实感),王夫之认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据此可知,他们都A.抨击理学 B.为专制辩护 C.突出人性 D.为市民代言【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是存在人心中的善,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的本性,李贽提倡人的真情实感,而王夫之肯定人的私欲,认为私欲存于天理之中,所以他们都突出了人性,故选C项;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代表,是对程朱理学的发展而非抨击,排除A项;李贽的“童心说”和王夫之肯定人正当的私欲,都在一定程度上质疑专制统治而非为专制辩护,排除B项;李贽和王夫之的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一定程度反映了市民阶级的代表,但王阳明的思想却是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7.1605年利玛窦辑著《乾坤体义》,被《四库全书》编者称为“西学传入中国之始”。当时对中国影响主要在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方面,主要在少数士大夫阶层流传。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是A.天朝上国观念的盛行 B.当时中国居世界领先地位C.有选择学习西方科技 D.闭关锁国基本国策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解】明朝后期,西方文化传入中国,但能够接受的人极少,这表明当时的国人不认可西方文化,天朝上国观念根深蒂固,故A正确;明朝中后期的中国已经逐渐落后于西方,故排除B;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天文学、数学和地图学并非是中国有选择地吸收,故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排除D。故选A。8.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顾颉刚为代表疑古派怀疑古书对夏商周三代记载的真实性。随着甲骨文的发现及释读,不仅有力地回应了疑古学者,还再一次印证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对商代记载的准确性。这反映了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汉字 B.没有实物印证的历史都有极大争议性C.文字史料都是真实可信的 D.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答案】D【解析】【详解】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朝存在。随着对甲骨文的释读,印证了司马迁对商朝历史记载内容的真实性。甲骨文内容的释读与司马迁在《史记·殷本纪》的记载相互印证,让商朝的存在更具有说服力,说明实物、文字史料相互印证具有说服力,D正确;材料中并未强调甲骨文的地位,也未证明甲骨文是否是中国最早的汉字,排除A;B表述绝对,排除;文字史料有主观性,需要去伪存真,排除C。9.古希脂古典初期的毕达歌拉斯学派认为数量关系是万物的基本属性,和谐的数量关系(比例关系)与美是互酒的。古典盛期的苏格拉底却认为“对于使用它的农夫来说,一个有用的粪筐,就是美的东西”。美学观念的变化反映了古希腊A.人文精神的觉醒 B.平民权利逐步增加C.自然科学的衰落 D.出现学术争鸣盛况【答案】A【解析】【详解】苏格拉底认为“对于使用它的农夫来说,一个有用的粪筐,就是美的东西”,体现了美的东西是对人有用的东西,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平民权利逐步增加,排除B;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学术的争鸣,排除D。10.《九十五条论纲》中第四十九条的内容是:“基督徒须知,他们若不信靠赎罪票,赎罪票便是有用的,但他们若因赎罪票而丧失了对上帝的敬畏心,赎罪票便是最有害的。”由此可知,路德主张A.因行称义但信仰也可得救 B.虔诚购买赎罪票就可得救C.基督徒必须虔诚信仰上帝 D.赎罪票是有害的不必购买【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信息“基督徒须知,他们若不信靠赎罪票,赎罪票便是有用的,但他们若因赎罪票而丧失了对上帝的敬畏心,赎罪票便是最有害的”体现了路德反对通过购买赎罪票得救、主张信仰得救的思想,故C正确;天主教兜售赎罪票是因行称义,是不能得救的,故AB错误;赎罪票是有害的不必购买不符合“他们若不信靠赎罪票,赎罪票便是有用的”信息,故D错误。11.1553年,英国所有申请大学学位的候选人必须签署《英国教会信仰契约》;16世纪70年代伊丽莎白女王政府更是颁布了包括控制授课时间、学位、辩论等的大学条例。此举旨在A.推广英国国教 B.实现因信称义 C.强化王权专制 D.规范学术行为【答案】C【解析】【详解】英国宗教改革以后,16世纪70年代“颁布了包括控制授课时间、学位、辩论等的大学条例”,英国控制大学、加强教育管理的目的在于强化王权专制,C项符合题意;推广英国国教、实现“因信称义”、规范学术行为等,均只是具体内容,不是政府控制教育和思想的根本目的,ABD三项错误。12.启蒙运动时期欧洲文化发展状况表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法国大革命推动启蒙思想广泛传播B.启蒙思想推动法国基础教育的发展C.出版业是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D.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表格来看,1718世纪,欧洲文化教育得到发展,而且出版新书和藏书量都有较大增长,这有利于促进启蒙思想的传播。D正确;A项启蒙运动推动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排除;B项文化教育进步有助于启蒙运动发展,排除;C项欧洲文化水平进步的动力是经济的发展,排除。故选D。13.法国大革命的亲历者贡斯当在反思大革命时指出:“卢梭珍爱一切自由的理论,却为所有的暴政提供了借口。”贡斯当的反思说明()A.自由理论是暴政的根源 B.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C.自由需要以法制为基础 D.卢梭的思想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法国大革命。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暴政是卢梭的信徒打着“自由”“平等”的旗号推行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自由与法治相辅相成,自由需要以法制为基础,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自由的理论成为暴政的借口,但不能得出自由理论是暴政的根源,表述过于绝对,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的是自由需要以法制为基础,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而不是强调法国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卢梭的思想没有违背资产阶级民主,故D选项错误。14.经过改进后的瓦特蒸汽机,效率显著,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被称为万能“原动机”。蒸汽机改变整个世界的时代正式到来了。这反映出瓦特蒸汽机A.加速了工业时代的到来 B.推动了机器生产的出现C.造成传统动力资源的消失 D.推动了各国的均衡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改良后的蒸汽机,被称为万能“原动机”、“可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瓦特改良蒸汽机加速了工业时代的到来,A选项符合题意;蒸汽机用于一切动力机械,推动机器生产的普及,而不是出现,B选项错误;瓦特改良蒸汽机并没有使传统的动力资源“消失”,C选项错误;世界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是不均衡的,D选项错误。15.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有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1867年增设算学馆,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这一变化体现了A.传统儒学教育受到冲击 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实践C.中国的教育迈向近代化 D.西方教育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京师同文馆从单纯的翻译学校转变为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的学校,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选项C正确;材料并未指出同文馆中新增课程对传统儒学教育的冲击程度,排除A;“中体西用”实践的开始是总理衙门的设立,选项B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洋务运动中主张“中体西用”,传统文化依然是主导,排除。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战国策》和《汉书》中,古人就提出了“爱国”和“爱国如家”的观点。在古代社会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在人们心目中,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忱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面对统治者的腐朽没落和破碎的山河,面对外来侵略势力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沿着古代爱国主义者的足迹,我们可以看到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陆游的“当年万里觅封候”“千年史策耻无名”,辛弃疾的“赢得生前身后名”“志士虚有少壮年”。——摘编自顾杰善《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材料二1899年2月,梁启超发表《爱国论》,认为“爱国心之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指出:“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该文也是近代论爱国的第一篇文章。梁启超在文中强调,爱国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伦理。他说:“国家为近世史新产”。“夫国家者,一国人之公产也”",它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摘编自郑师渠(《梁启超的爱国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爱国主义思想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梁启超爱国主义思想与中国古代相比的不同之处,并简析其意义。【答案】(1)特点:体现家国一体观念;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强调"大一统”;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相联系。原因: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宗法观念的影响);小农经济的发展;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士大夫的价值取向。(2)不同: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意义: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解析】【详解】(1)特点:依据材料“君主是国家的象征,君主的忧乐与国家的安危和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国家和君主是一回事”来看,这体现了家国一体的观念,而且具有浓厚的忠君色彩;依据材料“古代爱国主义者要求建立的统一国家,只能是以皇帝为代表的一统天下”来看,当时强调“大一统,依据材料“古代爱国主义者不惜以身家性命报效国家,来获取个人的功名利禄”来看,当时的爱国主义者将报效国家与获取功名利禄为一体;原因:依据材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四位一体的”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受宗法观念和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中国的小农经济决定了其爱国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2)不同:依据材料“欲唤起国人的爱国心以救国家,反对专制君权而兴民权”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将救亡图存与学习西方结合,将爱国与兴民权相结合,依据材料“与被专制君主视为一人私产的传统国家已是不可同日而语”并结合所学可知,梁启超主张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意义:依据所学可知,作为维新派的代表,其主张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助于启迪民众的民族民主意识,丰富和深化了爱国主义的内涵,超越了“忠君”的传统,具有近代爱国意义,这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5、16世纪的英国出现了一种矛盾的历史现象:一方面是资本主义兴起,另一方面是传统主义文化的强化。传统主义文化给资本主义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传统主义文化的勃兴首先表现在宗教节日增多。“黑死病”之后,随着人口和资源关系的改善,人们把多余的时间用于娱乐和消遣,同时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助长了迷信和宗教情绪。传统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吃喝之风日烈。因此,基督教人文主义者反对教会的迷信、愚昧和放纵,力图返本开新,重振原始基督教的纯净道德和风习。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改造并不完全是出于神学和道德方面的考虑,它也包含着经济方面的动机。经济因素在新兴民族国家的社会经济政策中以及世俗的、带有重商主义倾向的思想家的著作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材料二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6世纪早年至1570年左右集中在宗教节日及庆典活动上。但是,传统的生活习性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1570年以后英国的“移风易俗”运动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改革更为直接地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禁止赌博,反对酗酒,打击明娼暗妓,严肃性道德等。这场改革运动使英国完成了对传统主义文化的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