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 导学案_第1页
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 导学案_第2页
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 导学案_第3页
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 导学案_第4页
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 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统编版历史二轮复习:评价题导学案

一、题型含义

1、评价:评定历史人物或者历史事件的地位、作用、积极意义或者影响等。

2、评述:是把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史学观点等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先叙述再评价。

3、评论:是对历史人物、事件、观点等进行分析、论证或评价。

二、设问词语

1、评价、评述类设问一般含有标志性的词语,如:评价、简评、评述、如何理解等。

2、评价偏重于从史实中得出结论;评述类偏重于叙述史实;评论侧重于运用辩证史观或者唯物

史观,表明自己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的认识。

三、设问角度

1、根据材料评价:坚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观点,说明积极影响或作用、消极影响或局限。这种

题型一般会出示正反两面材料、单面材料或无明显情感态度评价的材料。

2、据所学知识评价:无材料可依托时则需依据所学知识,双面兼顾。根据教材的历史事件的时

间、背景、经过、结果、意义、影响等因素进行评价。

3、依据某史观评价:该类型经常碰到两种具体类型:一是材料提供的角度;二是从历史史观角

度。历史史观角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本功底,关键在于弄清各史观的区别。

四、解题思路

1、历史评价:史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

2、评述分三步解答:

(1)从材料中概括观点是什么(积极、消极、双重性)。

(2)得出该结论的理由是什么(一般结合背景、原因、性质、影响加以分析论证)。

(3)对观点如何评价,也就是分析其观点的对与错及其原因(一般可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或

者理论的高度等方面思考)。

五、答题模板

1、政治方面

是否有利于巩固政权、是否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或阶级矛盾、是否有利于缓解社会危机、是否有利

于……政治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是否为……提供了社会基础、是否有利于推

动……向……的转变、是否有利于为……提供了阶级基础、是否有利于国家治理的水平/体系的发展

等。

第1页共10页

2、经济方面

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是否为……提供了物质基础、

是否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是否有利于改变不合理的经济格局、是否有利于新的经济成分

产生与发展、是否有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是否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等。

3、思想文化方面

是否有利于……思想的传播、是否推动形成……的社会风气、是否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

否有利于为……发展提供思想基础、是否指导了……运动/事件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的思想解放、

是否为……提供了思想基础、是否为……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是否丰富发展了……理论等。

4、通用模板

是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是否有利于我国/世界……事业的发展、是否从本上解决了……矛

盾、是否反映了……追求、是否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影响,是否明确提出……要求、是否对人类社

会/某地区/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或广泛影响、是否具有时代/历史的局限性、是否认识了某事件的不

足、是否是……与……妥协的产物、是否体现了……特点等。

六'例题:

材料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在借鉴英国文官制度的基础上,第一次确立了

联邦政府人事管理原则,成为美国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学者评价:”如果从采用公开竞争功绩考

试选拔高素质联邦政府行政官员的角度来看,1883年文官制度改革是达到了目的。但是,如果从解

决政党分赃制与政治庇护制对行政的干预与影响的角度来看,1883年的改革仍然是不成功。更进一

步说,改革并没有根除政治的任人唯亲原则。”

——摘编自石庆环《论美国文官制度的三项基本原则》

根据材料及其所学知识,评价《彭德尔顿法》的影响。(6分)

答案: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能力,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标志着美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对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但没有从解决任人唯亲的问题。(积极影响4分,消极影响2分。)

七、综合练习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旌表”一词源于《尚书•毕命》的“旌别淑恳,表厥宅里”,意为识别善和恶,标志

善人所居之里。旌表制度滥觞于先秦,到明代发展为较为完善的旌表制度体系。明初天下州县各邑里

普建申明、旌善二亭,民有善恶,里老书之亭侧,教之于民,以示劝惩。洪武元年颁布诏令:“凡孝

第2页共10页

子顺孙、义夫节妇、志行卓异者,有司正官举名,监察御史、按察司体羲,转达上司,旌表门闾。”

明代政府详细规定了旌表规范,如对妇女守节年龄的规定:“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

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免除本家差役。”洪武初年,政府为表彰新乐县刘孝妇对婆婆的悉心照

顾,遣中使“赐衣一袭、钞二十锭”。根据相关历史资料统计,明代由中央政府下诏旌表的节烈女性

就达三万五千余人,占历代旌表节烈女性人数的百分之七十。

——摘编自张晓辉《明代旌表制度初探》

根据材料一,对明代旌表制度体系进行简要评价。(8分)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张岱生平(部分)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张岱生于显贵的书香门第,少年时具有过人天赋,工书善对,出口

成章,被称为“今之江淹”。成年后的张岱轻佻狂放,悠游于市井之间,流连于山水之侧,斗鸡走狗,

走马观花,期间也写下来大量的诗作。崇祯八年(1635年),由于排斥八股,张岱在乡试中落榜,

于是撰《跋张子省试牍三则》,讽刺考官,从此绝意仕途,醉心写作。明亡后,张岱拒绝清廷邀请,

隐居不出,坚守贫困,潜心著述,著有《陶庵梦忆》和《石匮书》等。康熙四年(1665年),张岱

撰写《自为墓志铭》,以便自己死后使用。其铭文表达出豁达的人生观。康熙十九年(1680年)之

后,张岱著《三不朽图赞》,从立德、立功、立言的角度对明代绍兴府八县一百余人进行了褒扬。后

去世,享年84岁。

材料二

蜀人张岱,陶庵其号也。少为纨给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

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

皆为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

而已。布衣疏食,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真如隔世。

——节选自张岱《自为墓志铭》

结合以上材料,对张岱的人生历程进行阐释。(12分)

第3页共10页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颁布法令,宣布私自盗铸金钱者死罪,并废除一切旧币,发行''五铢钱",

汉朝的币制自此稳定。在桑弘羊的建议下,汉武帝增设大农部丞对郡国盐铁官进行整顿,并设置36

处盐官,分布在27个郡;至少设置48处铁官,分布在40个郡国;对于小邑和乡村,则特准商人在

交纳重税的条件下把盐分销给消费者。面对郡国因纳贡带来的高额运输费用问题,汉武帝派遣大农部

丞分赴各地充当特使,并指派各地均输官“输其土地之所饶”,最后由京师平准官实现“贱买贵卖”。

此外,汉武帝还向工商业征收“算缗”(每值2000钱则纳税一算,即120钱),并鼓励知情者检举

揭发,“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

——摘编自魏艾《国有专营制度:汉武帝文治武功的经济保障》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汉武帝的举措。(6分)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庚子之变后,国人无论朝野咸知非变法不足以自存。到1903年,君主立宪作为一种社会

思潮在国内知识界和留学生中勃兴起来。1905年,”上自勋戚大臣,下逮校舍学子,靡不日立宪立

宪,一唱百和,异口同声”。督抚和出使各国大臣的奏请也是立宪运动蓬勃的原因。最终,清政府也

不得不做出改革政体的姿态。

清廷预备立宪之措施梗概为:1906年7月,清廷下诏仿行宪政,以改革中央和地方官制入手。

1907年8月,改考察政治馆为宪政编察馆。9月,清廷成立制宪局,筹备资政院及各省咨议局,命令

成立省、州、县各议会。1908年8月清廷颁布“宪法大纲”,定九年之后召开国会。只是议会可与

商议,但不决定政府的决策。后清廷缩短预备立宪年限,改于1913年召开议院。

——摘编自王富聪《清末新政时期统治者内部对立宪政体的接受进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廷预备立宪。(6分)

第4页共10页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在清末变法修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围绕新式法典的修订产生了“礼法之

争”,双方为驳倒对方并贯彻己方的主张,精心研习法律,著书立说,使法律思想的研究和相关机构

的兴办一片繁荣。新律吸收资产阶级法律形式建立起近代法律体系,引进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和制度,

删减了旧律中落后与野蛮的内容。同时新律也最大限度地考虑到了礼教在中国的广泛影响,使礼教在

新律中得以体现。新律虽然在清末多未能实行,但有些内容在民国时期被作为立法根据或蓝本,甚至

被直接沿用。

——摘编自张洪林《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的“礼法之争”。(6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县人,受岭南画派创始人高剑父、高奇峰和近代思想

家康有为的启示而步入画坛。1919年起留学法国,师从精于古典画风的达仰。1938年,他创作了《负

伤之狮》,画中双目怒视的负伤雄狮在不堪回首的神情中,准备战斗、拼搏,蕴藏着坚强与力量。这

是一幅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画作。1940年他创作的《愚公移山图》,既有中国画线条的白描

勾勒,又有油画透视关系和明暗效果的体现,这是一幅生动有力的人物群像图,画面动静结合,画中

人物既各司其职又协同劳作,体现了人们众志成城的决心。新中国成立后,他从解放区的美术创作中

看到了自己过去的不足,深入人民生活,表现战斗英雄、劳动模范和革命领袖人物,为自己开拓了崭

新的创作领域。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战斗英雄》《毛主席在人民中》《劳动模范》等。

—摘编自洪再新《中国美术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徐悲鸿的艺术创作。(6分)

第5页共10页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到公元前2000多年,苏美尔人就按照一定顺序摆放他们的泥板档

案。乌尔第三王朝的小泥板说明了当时泥板档案的管理办法。在巴比伦时期,文件已经有了严格的归

档制度。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占领玛里后,即对玛里档案馆内的泥板档案退篮进行了重新分类。乌

加里特国王档案馆采用了职能分类法,即为每种行政管理职能的档案文件设置一个库房。在亚述时期,

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拨在首都尼尼微建造了一个大型的档案图书馆,不仅收藏国王的档案文件,也大量

收集和复制各种历史文献,按主题把泥板划分为7大类:历史泥板和政府泥板、地理泥板、法律泥板、

商业泥板、税册和贡品账目泥板、传说和神话泥板、科学泥板。泥板都装在泥罐内,泥罐则成排地摆

放在架子上。每个大类的泥板占用一个房间,在每个房间靠近门口的墙壁上,挂有该房间的泥板清单,

类似于现代的架藏目录。

——摘编自黄坤坊《古代两河流域的档案管理技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两河流域档案的发展。(6分)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学家约瑟夫•帕尔默在1775年到访波尔多,他被波尔多深深地震撼了:波尔多之美,

没有几座城市能比,它似乎拥有广泛商贸往来所赋予的一切富饶。12年后,四处游历的农学家阿瑟•扬

证实了这一评价。阿瑟•扬说:“巴黎没法跟伦敦比,但利物浦也没法跟波尔多比。”乘船过河时,

他又补充说:“加龙河的景色很好,目测有伦敦泰晤士河的两倍宽。我觉得,停泊在河里的大船数目

让它成了法国必须吹嘘的最华丽的水上景观。”这种吹嘘的资本源于商业。1717—1789年,波尔多

的贸易额从1300万利弗尔增长到将近2.5亿利弗尔,它在法国贸易总额中的占比从11%上升到25%,

城市人口也翻了一番。尽管商业繁荣部分归功于欧洲其他地区的葡萄酒销量有所增长,但其主栗源头

是西印度殖民地,它是世界最大的蔗糖产地。此外,依靠发展富裕起来的并不仅仅是商业巨头,因为

波尔多的整个经济都是由其主导产业塑造的。例如:有700—800人受雇于造船场,300—400人在制

绳场工作,300人被蔗糖精炼场雇用,等等。

——摘编自【英】蒂莫西•布莱宁《追逐荣耀:1648—1815》

第6页共10页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法国波尔多繁荣带来的影响。(6分)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927年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苏维埃政权纷纷建立,使乡村权力从地

主士绅手中转移到农民手里,乡村政权的基础由地主土绅变为工农群众。乡苏维埃作为民众选举出来

的乡政权机关,在其领导之下让农民直接参与行政管理,也使其在乡苏维埃代表和普通民众围绕苏维

埃政府的日常事务和中心任务开展工作。由于乡苏维埃政府所拥有的广泛的社会职能,也使其影响力

渗透到苏区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的确

满足了民众自身的权益。

——摘编自杨东《中国基层社会治理与参与主体的近代婷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共产党对苏维埃政权的探索。(6分)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00年,拿破仑写信给警务部长富歇,勒令“禁止巴黎墙上的任何招贴;禁止出版商展

销任何违背健全道德和政府政策的出版物”。帝国出版管理署聘请一些“检查官”对历书、通俗画册、

识字课本、报刊等进行审查,一旦有“无视社会公约、人民主权或军队荣誉的文章”就予以取缔。在

他执政的15年间,颁布了《公共教育组织法儿大学组织令》等一系列重要的教育法令。拿破仑通过

控制帝国大学,确立了对国家公共教育的绝对管理权,将开办学校的权力收归国家,完全置入中央统

一管理之下;建立了以国家掌握教育权力、公共教育为基础,公立教育为主导的近代法国教育体制。

拿破仑希望通过高等专科学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各行各业的技术精英,在巴黎及其他地区创办了十

几所高等专科学校,如师范学校、武器学校、军事学校、音乐学校、医学学校等。这些学校强调实用

技术传授,开创了近代工程技术教育的先河,培养了大批能够独当一面的精英人才。

——摘编自董小燕《拿破仑的文教政策》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拿破仑文教政策。(6分)

第7页共10页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朝末年以来,大量的外国传教士来到中国,他们根据中国特点把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

识作为传教的手段,逐步形成了“西学东渐”的局面。数学方面,由利玛窦、徐光启合作翻译的欧几

里得的《几何原本》,丰富了中国平面几何学的内容,物理学方面,传教士邓玉函和王征合译的《奇

器图说》,介绍了重心、比重、杠杆、滑轮等物理学原理,地理学方面,利玛窦刊印了《万国舆图》,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的概念,在火器制造上,汤若望的《火功挈要》,介绍了火器、火药的制造和使用

方法。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末年的“西学东渐”现象。(9分)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宏观调控领域,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强化了

对经济的干预,将国家调控和国际协调结合起来,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各国适当减少了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市场干预和政府调节之间寻求平衡。科学技术领域,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引发

了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社会结构领域,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就业结构、产业结

构和收入结构的连锁反应,中间阶层人数增加,社会结构出现多层次化现象。福利国家领域,政府通

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但是弊端明显;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

义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减少了政府公共开支,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平衡。社会运动

领域,出现了黑人民权运动、妇女平权运动和学生反战运动,这些运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摘编自部编《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9课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资本主义国家新变化。(8分)

第8页共10页

综合练习答案

1、评价:旌表制度是中国古代德政教化的体现,也是国家基层治理的重要体现;(1分)旌表制

度的推行有助于惩恶扬善,构建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2分)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巩

固统治;(2分)维护巩固理学的正统地位,以封建礼教对民众尤其对女性进行思想控制和人性束缚。

(2分)

2、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生活丰富,奢靡之风盛行;政治上宦官专权,君主专制强

化,社会矛盾尖锐;思想界涌现出反理学、叛礼教、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解放潮流。(3分)

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张岱,才华横溢,纵情山水,追求自由,拒绝入仕,体现了明末文人拜金逐利,追

求个性,渴求自由解放的个性特点。(2分)明亡后,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以及满清朝廷的高压统治,

在社会生活和文化认同上给明末以来的知识分子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心理创伤。(3分)张岱避世隐居,

甘于贫困,著书立说,这体现了他严守儒家信仰,遵循道德自律以及对时局的感伤、故国的思念。(2

分)张岱的人生历程是明清易代时期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折射出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其

思想及学术贡献影响到后世。(2分)

3、评价:币制改革和算缗告缗打击了地方豪强和割据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促进了统

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盐铁官营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西汉王朝的繁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均输平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但垄断性的经营方式,易导致商品

价高而质差,增加人民的负担;抑商政策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抑制了社会经济活力。

(2分,任答一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4、预备立宪的改革方案并没有将国会的性质、权限以及责任内阁的关系明确规定下来,没有体

现立宪政体的基本精神,其根本目的还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最后的“皇族内阁”更是一场骗局,加速

了清王朝的覆灭;清政府终于开始改革政治制度,决定效法日本,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政体,客观

上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进步表现;在危机四伏之下,统治者把接受立宪政体作为一种挽救自身统治

的应急之法。

5、积极:推动了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