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_第1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_第2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_第3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_第4页
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前模拟试卷(二)•原卷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

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

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1〜5题。

铁血万里的记忆——长征

——访军事历史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刘统

本刊记者刘清敏等

本刊:从学术成果看,您主要是研究军事历史,特别是现代军事历史。①?

刘统:研究长征是我刚到军科院的时候,出现了长征密电风波,长征密电在党内引起很多争论。通过

密电风波,我认识到长征期间毛泽东、张国素之间的斗争,是决定红军命运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要斗争,

不是单纯的领导权之争。所以,我想能不能把长征里面许多不为人知的背景还原一下,让人们看到经过长

征充满艰苦和血泪的磨难,培养出了共产党和红军最中坚的干部,于是就写了《北上——

党中央与张国蕉斗争纪实》这本书。写完这本书之后,我又开始考察红军长征的故事,如“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草地”等都是怎么来的。那是1936年7月,美国记者斯诺到陕北采访,这是一个向外宣传红军和

争取外部援助的极好机会,毛泽东号召大家写长征回忆录。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大家七拼八凑写了两百多篇

,斯诺带走之后,用了一部分内容,将其写入《红星照耀中国》(亦称《西行漫记》),但是大部分内容没

有公布。到了抗战时期,1942年,中央把这些材料汇集起来,出了个土印本叫《红军长征记》。这个

《红军长征记》是长征最原始的记录,但是它不完整,因为只是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记,红四方面军没写。新

中国成立以后出了选编本,把好多的篇章给删了。我想将其恢复完整,于是到档案馆去找原篇和一些散失

的篇目,补充整理之后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书名叫《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通过

出版这本原始记录,我又获得了很多新的感受:研究长征,第一要看原始记录,第二要到现场去实地感受

本刊:②?

刘统:近年来,关于长征的研究越来越接近于现实,有多方面原因:一个是档案的不断公布;另外一

个是各地都有一些有志于研究长征的人进行实地考察,取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让我非常感动的是成都

有一帮小伙子,他们自己组成了摩托车队,沿着长征的路线行进,在行进中他们发现红军长征是多路行军,

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发现,因为以前我们认为长征走的是一条线。你想,这几万人走一条线,哪来的粮食吃?

哪来住的地方?实际上是多路行军,平行前进,这就更接近于真实。

历史首先要真实,才能让人信服。不要以为讲那些艰难困苦是很丢人的事,其实我们中国革命从弱到

强,党从不执政到执政,毛泽东从不被党内接受,到成为党的最高领导,这中间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所

以,不要老是看正面的、顺利的,其实在长征这段历史中,总结挫折教训,比那些所谓正面宣传的重要性

要大得多。我觉得把真实的历史还原出来,只会让群众更加热爱党,对老一辈革命家更加敬佩,而不会产

生负面的影响。

本刊:③?

刘统:首先,长征这段历史如果用最简单的话说叫“起死回生”。在“左”倾路线领导之下,根据地

都丢光了,红军被迫进行转移,开始谁都没想到会走两万五千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经历了许多曲折,

最后形成了长征。这其中,领导人把握方向的胆识和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毛泽东在一些重大

问题上的判断和决策,被历史证明是对的。尽管当时看不到任何希望,但他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所以说历

史有偶然,也有必然,只有把握住正确方向并果断决策的人,才能够取得最后胜利。

其次,长征留给我们最重要的精神财富就是坚持。越在艰难困苦的时刻,越要经得起考验,咬牙坚持

下来,这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长征的路线都是随机的,四渡赤水之后,红军开始进入边远地区。边远

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严酷,红军为什么进入那里?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避免打仗,避免伤亡。尽管红军爬

雪山过草地经历那么多艰难困苦,但是比起打仗,还是有利的。所以,毛泽东说“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

走”,这两句话缺一不可,不要理解成红军非要打仗,消灭敌人,而是要尽可能保存实力。

第三,领导人的智慧和处理危机的能力至关重要。长征路上的危机一个连着一个,都是关系革命生死

存亡的问题,比如湘江之战、遵义会议、南下北上、西安事变……最后落脚点是陕北,这是中国共产党成

立以来遇到的危机最集中的一段时期。能否起死回生,就要看领导人把握时机的水平,是否具有前瞻性,

在最困难的时候,如何领导红军摆脱困境,转危为安。我觉得这些智慧在长征当中体现得最集中,也是最

值得我们学习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等故事首先由美国记者斯诺通过《红星照耀中国》让人们熟知。

B.《亲历长征一一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全面恢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版的有关长征的回忆录选编

本。

C.一群成都年轻人组成摩托车队,沿着长征的路线行进,发现了红军长征是多路行军、平行前进的史实。

D.长征这段历史是“起死回生”的历史,红军被迫转移后,由于正确的领导与长期的坚持,最终摆脱困境、

转危为安。

2.下列不属于刘统教授主要研究内容的一项是()(3分)

A.抓住长征密电风波的热点

B.还原长征不为人知的背景

C.考察追寻长征故事的由来

D.恢复长征原始记录的完整性

3.下面不能作为研究长征的材料的一项是()(3分)

A.亲自到现场去实地感受、考察

B.中央编印的《红军长征记》

C.电视连续剧《长征,长征》

D.采访纪实《长征一一闻所未闻的故事》

4.请补写出文中三处记者提出的问题。(4分)

5.请结合文本内容,概括毛泽东对长征最终取得胜利所起的作用。(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6~9题。

信使(节选)

铁凝

室内的煤炉子特别引人注目,炉盘一尘不染,光明可鉴,泛着蓝幽幽的光泽。这炉盘在起子家从母亲

起每天要用猪皮反复擦,擦了二十几年,生是把一块粗糙的铁炉盘擦成了镜子。此刻,炉子上坐着一把熟

铝壶,壶中水已烧开,壶盖噗噗响着,壶嘴冒出缕缕水蒸气。

她和他对坐在炉边,这次他没有空着手,给她开门便及时送上捏在手中的信封,仿佛以此迎接她将带

给他的好消息。她迅速把信揣进大衣兜里,就像生怕这信会遭遇不测。

开口是艰难的,但她必须开口。她向起子道了对不起,说再等等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这明显的官腔

让起子十分不悦,他举了某某熟人因为有关系而进入了似乎不可能的单位。

她打断他说,在我们家真的不行。

他直视着她,放慢语速说,要是不行也得行呢?

她这才有点警惕地向后捎着身子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他说,我不是在央求你,是在要求你。

她觉出了他的无礼和过分,但大衣口袋里那沉甸甸的信封可是经由他的手抵达她手中的,她努力使自

己克制并且客气。她站起来说,等李花开回来咱们再一起商量也许更合适。

起子也站起来,果决地告诉陆靖不用商量,他就是要去陆局长所管辖的那些单位。她恼火起来,边向

门口走边提高嗓音说,你有什么权力命令我啊,你以为你是谁!在她背后传来起子的声音。我知道我是谁,

更知道你是谁!你不就是肖大团长的小软木塞吗?

她那刚伸向门把手的手缩了回来,后脑勺仿佛遭遇了棒击,似有一个黄豆大的小气球在颅内的某个位

置炸了,一个瞬间,嗡的一声,她脑海里一片白色。她还是顶着一颗白色的头颅转过了身,并努力站稳自

己,身体却已有点瑟缩,像曾经有过的梦境:她站在街上,到处找不到要穿的衣服。

起子就像听见了她那无声的感受,加码似的继续抖搂:是啊,不怕你笑话,我全看过,七十七封信,

包括现在你大衣兜里这封。

她一边下意识地将手伸进大衣口袋,死命握住那信封,好比攥住了肖恩的手,一边咕哝着你怎么能、

你怎么能....

我怎么不能?起子复又在炉边坐下。凭什么你们里里外外、明的暗的都是体面,又体面又浪漫,我就

非得窝在这儿画一辈子彩蛋不可呢?我,我们全家还得替你收着、守着这些个不体面的信。说到不体面,

我的要求不过是要通过这些不体面的信得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为了我们全家、我们未来的孩子,这有什么

过分吗?

她不动地方地站着,拼力捕捉着他话里的信息。她想到了李花开,她的闺密,她曾答应自己代收肖恩

的信。她不敢去想这是他们夫妻的合谋,可难道他们不是夫妻吗?恋爱袭来之后,陆靖目中已无他人,所

有的时间更不情愿分配给他人,识趣的李花开也久已不主动和她联系了。她不甘心,喃喃着:李花开知道

你……

他不等她说完,截住她的话说,知道怎样?不知道又怎样?用不着假装清高,也别想对我使用什么不

好听的词儿。我就这么一件事,陆局长动动小手指头的事,有什么办不了的呀。

清高,陆靖想到了父亲。本来她有些抱怨父亲那决不通融的清高的,但在这时,她忽然感叹世间毕竟

还存在着这么点清高。为了这点清高,她决不打算接受这蛮横而阴暗的命令。她不接受,还得显出不示弱,

她一字一顿地对炉边的男人说,还——就——是——办——不——了!

起子站起来,遭受了冤屈似的,走到摞在地上的彩蛋箱子跟前,从最下面的箱子里拽出一只白得刺眼

的纸袋,举起来冲陆靖晃着,叹了口气说,都在这儿呢,六十七封。我用微距拍好,借朋友暗房冲印出来

的,后来的十封没来得及冲洗,不过已经足够了。说着从中抽出一张印满小字的黑白放大照片,送至陆靖

眼前。

陆靖只瞄一眼便认出了肖恩的笔迹。起子这层层递进的胁迫宣告着陆靖的节节败退,她平生第一次感

受到巨大的惊恐和侮辱。她的小腹突然开始酸胀下坠,伴随这酸胀下坠的是两条腿的绵软。她迈前几步,

本能地伸手要夺下那刺眼的白纸袋把它投进炉火。起子将纸袋背到身后说,胶卷还在我这儿,烧有什么用

呢?如果陆局长帮了我,我肯定当着你的面连胶卷一股脑儿烧了它。不然,你能猜到后面会发生什么。

她腿软着,绝望地站在他面前,望着这个在炉子边上踱着小步的男人,就像望见了一个非人类的物种。

她把涌到嘴边的所有形容词都压了回去,她的绝望使所有的词语都已失效,这绝望却也迫她从溃败的谷底

捞起了她久已失散的自尊。她被亮在眼前的杀手铜打蒙的同时,仿佛也被打醒了。当她确信自己的两条腿

能够带她迈出这间屋子时,她把大衣扣子一个一个扣好,接着,她以自己也未曾料到的动作,突然奔向那

炉子,拎起坐在炉盘上那把沉甸甸的铝壶,高高提起,壶嘴向下,向着那炉火正旺的炉膛猛地浇灌起来。

霎时间水火交战的炉膛发出刺刺嘎嘎的怪响,一股股灰白色气体伴着浓烈呛人的臭屁味儿冲上屋顶,弥漫

着房间,也吞噬了炉边的男人。烟雾中她把空壶匡当”丢在地上,拼力拉开屋门,又狠劲把门摔上,就

像将一切的担惊受怕,一切的提心吊胆,一切的错愕、愤怒乃至一切的恶心,全都摔在了身后。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节选部分构思巧妙,不作背景介绍,而在“当下”的描写中透露事情的原委:李花开为闺密传递情书,

她的丈夫起子趁机进行敲诈。

B.起子不把陆靖当人看待,说她是“肖大团长的小软木塞”,陆靖感到自己受到极大侮辱,仿佛站在街上

而到处找不到要穿的衣服。

C.小说人物语言描写十分精妙,如陆婿的“还一一就一一办一一不一一了!”,一字一顿,面对要挟而不

妥协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D.用开水浇火炉是文中成功的细节描写,这一细节让人物在被敲诈胁迫之际焕发出本能的力量,在生命意

志上完成了对陆靖的形象塑造。

7.下列对文中人物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起子是卑劣无耻的小人,他利用信使身份窥视他人隐私,并以告密相胁迫,让陆父利用责权为他调动工

作。

B.李花开是陆婿的闺密,却也是起子的同谋,她故意不与陆晴保持联系,以便帮丈夫从容地实施自己的阴

谋。

C.陆晴有错在先,被起子抓住把柄,在发现起子的阴谋后,毅然决然地与之决裂,保持了自己的清高和尊

严。

D.陆局长虽未出场,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拒绝了女儿为起子调动工作的请求,坚持原则,不走后

门。

8.小说开头描写煤炉子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4分)

9.请联系现实,简要阐述陆晴这一人物形象有何深刻的社会意义。(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10〜14题。

窦固复使超使于阑,欲益其兵;超愿但将本所从三十六人,目:“于阑国大而远,今将数百人,无益

于强;如有不虞,多益为累耳。”是时于阑王广德雄张南道,而匈奴遣使监护其国。超既至于阑,广德礼

意甚疏。且其俗信巫,半言:“神怒,何故欲向汉?汉使有驯马,急求取以祠我。”广德乃遣国相私来比

就超请马。超密知其状,报许之,而令巫自来取马。有顷,巫至,超即斩其首;收私来比,鞭笞数百。以

巫首送广德,因责牛之。广德素闻超在都善诛灭匈奴使者,大惶恐,即杀匈奴使者而降。超重赐其王以下,

因镇抚焉。初,龟兹王建为匈奴所立,倚恃虏威,据有北道,攻杀疏勒王。立其臣兜题为疏勒王。班超从

间道至疏勒,去兜题所居槃橐城九十里,逆遣吏田虑先往降之,敕虑目:“兜题本非疏勒种,国人必不用

命;若不即降,便可执之。”虑即到,兜题见虑轻弱,殊无降意。虑因其无备,遂前劫缚兜题,左右出其

不意,皆惊惧奔走。虑驰报超,超即赴之,悉召疏勒将吏,说以龟兹无道之状,因立其故王兄子忠为王,

国人大悦。超问忠及官属:“当杀兜题邪,生遣之邪?”咸曰:“当杀之。”超目:“杀之无益于事,当

令龟兹知汉威德。”遂解遣之。十一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出敦煌昆仑塞,击

西域,秉、张皆去行、传以属固。合兵万四千骑,击破白山虏于蒲类海上,遂进击车师。车师前工即后主

之子也甚是相去巨■亘余里周以后壬道远当爸港士至寒苦欲攻前壬秉必为先赴后生并力根本则前工自服固计

未决,秉奋身而起目:“请行前。”乃上马引兵北入,众军不得已,并进,斩首数千级。后王安得震怖,

走出门迎秉,脱帽,抱马尺降,秉将以承固,其前王亦归命,遂定车师而还。

(节选自《通鉴经事本末•西域归附》,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车师前王/即后王之子也/其廷相去五百余里/固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以为先赴后

王/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

B.车师前王/即后王之子也/其廷相去五百余里/周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以为先/赴后

王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

C.车师前王/即后王之子也/其廷相去五百余里/固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以为先赴后

王/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

D.车师前王/即后王之子也/其廷相去五百余里/固以后王道远山/谷深/士卒寒苦/欲攻前王/秉以为先/赴后

王并力根本/则前王自服/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巫,古代以求神、占卜为职业的人,女巫与男巫合称“巫觐”。

B.“因责让之”与“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两句中的“让”字含义相同。

C.符,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如调兵的“虎符”。

D.“秉将以诣固”与“诣太守”(《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诣”字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班超出使于阑时,趁着国相私来比索求马的机会让巫师自己来取马,后来斩下巫师的头,收押了私来比,

于阑王最终杀死匈奴使者并归降汉朝。

B.班超派田虑去招降兜题,兜题毫无投降之意。田虑按照班超的命令逮捕了他,并立即上报班超,班超召

集疏勒的官员,对他们进行劝说。

C.朝廷派窦固、耿秉、刘张率领军队从敦煌郡昆仑塞出发,进攻西域,汉军总共有一万四千骑兵,先在蒲

类海击败了匈奴的部队,后向车师国进攻。

D.在如何攻打车师国这件事上,窦固与耿秉存在分歧。耿秉决定向北进军,窦固最终拥护并响应,众军一

同进军,斩杀几千人,后王安得请求投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阑国大而远,今将数百人,无益于强;如有不虞,多益为累耳。

(2)虑因其无备,遂前劫缚兜题,左右出其不意,皆惊惧奔走。

14.在处置兜题的问题上,班超与新立的疏勒王忠的主张有何不同?最终结果如何?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15〜16题。

送族弟单父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至郭南月桥却回栖霞山留饮赠之①

李白

吾家青萍②剑,操割③有馀闲

往来纠二邑,此去何时还。

鞍马月桥南,光辉歧路间。

贤豪相追饯,却到栖霞山。

群花散芳园,斗酒开离颜。

乐酣相顾起,征马无由攀。

【注】①李凝,李白族弟,时任单父主簿,兼代宋城主簿。本诗作于李白送李凝赴任宋城主簿时。②青萍,

古宝剑名。③操割,即操刀割锦,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指不会操刀的小孩子去剁肉,没裁过衣服

的人去割锦缎。后比喻才能不能胜任重大事情。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先以青萍剑为喻,突出李凝的优异,再反用操刀割锦的典故,赞扬李凝的能力。

B.五、六句写诗人送别李凝时月下出行的景象,美好的月光衬托了诗人此刻兴奋的心情。

C.七、八句中贤士豪杰争相为李凝饯行,一直将他追回到栖霞山,表现出李凝的人格魅力。

D.九、十句写暮春时分花园里群花散落,而席上斗酒消散离别之愁,一转伤感的送别气氛。

16.本诗有“此去何时还”之间,《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别君去兮何时还"之间,两诗“何时还”所问内

容和所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论语•学而》中“,”表现了君子物质上不追求安逸和享受。

②《春江花月夜》中“,”描写月亮从潮水中涌出的壮阔画面。

③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苏轼将“”与“”并举,以看似

矛盾的心态揭示自己内心的情感。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

无论是传统文化题材,还是现实题材,作品都要对当下观众产生影响。《只此青绿》在虎年春晚上爆红

舞磐造汇创造性转傕《壬里狂出图鼠舞蹈昼动态的,亶作是静态的,必动化赞,创谈更全方便的观堂事堂。

中国风舞服,清奇秀美,舞者①,裙带生风。中国画充满着阴阳对立的美学,《千里江山图》更有独特

的体现,浓墨重彩、轻描淡写,巍峨壮丽、幽美灵秀……无不透着审美意蕴,笔意之中自带节奏感。线条

的节奏感和舞蹈的节奏感是相通的,用舞蹈的方式进行创意表现,令人②。唯美的舞姿,赏心悦目。

如此③,让在场的观众也飘飘欲仙,也欲乘风归去,起舞弄清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沉浸其中,妙

不可言。全剧结尾,一轮明月朗照千年,王希孟与展卷人在画卷两端四目相对,拱手致意。令人想起李白

《把酒问月》中的诗句:“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其含义也可以表述为:“今人不见古时月,

古月依旧照今人。”月色如桥,古今相望,这是跨越千年的文脉传承。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