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识别及“一喷三防”技术课件_第1页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一喷三防”技术课件_第2页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一喷三防”技术课件_第3页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一喷三防”技术课件_第4页
小麦病虫害识别及“一喷三防”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麦“一喷三防”技术

蔡海华安庆市植保站2024年3月15日小麦生长发育期,也是病虫害和气象灾害多发期,龙其是赤霉病、纹枯病和蚜虫等重大病虫害,因此,必须抓好小麦病虫害监测防控和“一喷三防”工作,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确保夏粮小麦高产稳产。小麦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小麦生产与消费大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地位极其重要。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识别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交流内容我国小麦生产上主要的病虫草害有50多种,其中虫害15种,病害17种,草害20多种。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识别(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播种出苗期: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根腐病、全蚀病、茎基腐病、胞囊线虫病、黄矮病、丛矮病返青拔节期: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黄花叶病、麦蚜、麦蜘蛛、灰飞虱抽穗扬花期: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散黑穗病、腥黑穗病、秆黑粉病、吸浆虫、麦叶蜂灌浆期: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穗蚜、黑胚病

1、按发生的时间分:危害叶部的病虫害: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麦蚜、麦蜘蛛、麦叶蜂、粘虫危害根茎部的病虫害:纹枯病、茎基腐病、全蚀病、根腐病、胞囊线虫病、秆黑粉病、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危害穗部的病虫害:赤霉病、吸浆虫、穗蚜、散黑穗病、腥黑穗病、黑胚病全株性病害:黄矮病、丛矮病、黄花叶病

2、按危害的部位分:小麦赤霉病

1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是存在于小麦赤霉病籽粒中的一种真菌毒素,由禾谷镰刀菌和黄色镰刀菌引起的。对人畜影响较大。呕吐、发烧,厌食,站立不稳,免疫、生殖系统影响;似酒醉样症状(民间也称醉谷病)。国家标准:呕吐毒素(DON)小于1毫克/公斤小麦(1000PPM)

(二)小麦主要病虫害识别赤霉病发病特征可概括为“一枯三腐”:即苗枯、基腐、茎腐、穗腐。若种子带菌,则会在出苗期表现出叶片、芽鞘、根鞘逐渐黄化现象,部分幼苗出土后死亡。若扬花期感病,小麦外稃上最初表现出水渍状斑点,并向整个麦穗扩展,麦穗逐渐变成黄色。当田间湿度较大时,感病的麦穗上会出现红色霉菌层。所谓赤霉,也就是说霉层是红色的。1)、为害症状菌源量:小麦赤霉病菌源是赤霉病的初次侵染来源。是小麦赤霉病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该病发生程度主要原因。秸秆还田有利病菌大量繁殖和积累。品种抗性:抗性品种发病轻,感病品种发病重。栽培管理:栽培管理好发病轻,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发病重。气候条件(主因):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间3日以上连阴雨,病害就可以大流行。安庆地处位于长江中下游,春季雨水较多。病菌抗药性发展迅速。2)、发病原因小麦赤霉病可防不可治,一定要主动预防:心存侥幸、寄望于轻发;防治适期掌握不准;用药方法不科学。防控策略:预防为主,主动出击,见花打药。花期是易感生育期:小麦扬花期颖壳张开,病菌孢子直接进入颖壳内部,侵染颖壳内的内稃和子房,造成发病。而不需要从外稃侵染传至内稃的过程。初花盛花盛末103)、防治要点防治适期:小麦齐穗见花期(初花期)第一次防治,5-7天后第二次用药。首次防治应足量用药。雨前早打、雨后补打、雨隙抢打。合理用药:选用高效对路药剂(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慎用抗药性),如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戊唑·咪鲜胺等,二次稀释,保证水量,高效药械。小麦锈病

2小麦锈病俗称“黄疸病”,分为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三种。条锈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排列呈虚线状,鲜黄色,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孢子堆破裂后散出粉状孢子。

叶锈主要为害叶片,叶鞘和茎秆上少见,夏孢子堆在叶片上散生,桔红色,孢子堆中等大小,圆形至长椭圆形,夏孢子一般不穿透叶片,偶尔穿透叶片,背面的夏孢子堆也较正面的小。

秆锈主要为害茎秆和叶鞘,也可为害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规则,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田间可根据“条锈成行、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红斑”的特点加以识别。1)、为害症状条锈菌喜凉怕热,需要在较低温度范围侵染及生长发育;秆锈菌的侵染及生长发育温度范围最高;叶锈菌介于两者之间。小麦锈病是典型的气传病害。以夏孢子堆随季风往复传播侵染,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流行。防治:“发现一点,防治一片”,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2)、防治要点防治药剂: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丙环唑等,如果打一遍过后,效果不理想,隔5-7天施药。小麦纹枯病3小麦纹枯病属土传真菌病害,发生非常普遍。随着种植制度的改革,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水、肥、密度的增加,危害日趋严重。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的形成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1)、为害症状主要在苗期与返青拔节期侵染,造成花秆、烂茎、枯白穗,后期易倒伏。幼苗发病初期,在地表或近地表的叶鞘上先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随后呈典型的黄褐色梭形或眼点状病斑,后期病株基部茎节腐烂,病苗枯死。田间湿度大时,病叶鞘内侧及茎秆上可见蛛丝状白色的菌丝体,以及由菌丝纠缠形成的黄褐色的菌核。小麦茎秆上的云纹状病斑及菌核是纹枯病诊断识别的典型症状。历史新高2)、发病因素品种抗性。目前尚无高抗纹枯病品种,但是选用抗(耐)性强的或轻感病的良种,在同样的条件下可降低病情20%~30%。气候因素。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雨多,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影响春季病害发生程度的重要气象因素是温度,其次是雨量,再次是雨日,小麦拔节后,气温达到

10℃-15℃是病害盛发的重要标志。耕作栽培制度。茬口、播期、播量、施肥、杂草等均影响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水旱轮作、播期过早、播种量过大、杂草猖獗、重施氮肥、忽视磷、钾及有机肥配合施用都有利于纹枯病的发生和扩展。田间小气候。田间郁闭、湿度大,排水不畅等有利于病害发生。历史新高2)、防控要点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1、选种耐病品种,精量半精量播种,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氮肥,三沟配套。2、药剂防治。小麦拔节期(3月上中旬)是防治小麦纹枯病的最佳时期,过早或过晚效果都不理想。当麦田病株率15%时,每亩用选用噻呋酰胺或肟菌·戊唑醇,或井·蜡芽悬浮剂,选择上午有露水时喷药,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重病田块隔7~10天再施一次药。1)、为害症状4、小麦白粉病

危害时期:小麦白粉病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危害。危害部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叶鞘、茎杆和穗部。症状和病征: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该病一般先在植株下部呈水平方向扩展,以后逐步向上部蔓延。发病早期,病田中有明显发病中心,由此向四周传播蔓延引起流行。春季一般拔节期开始发病,抽穗至灌浆期达到高峰,乳熟期停止发展。2)、发病规律历史新高3)、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抗病品种,合理密植,注意氮磷钾肥的科学搭配。2、药剂防治

种子处理:在麦苗发病较多的地区,可用种子重量的0.12%的25%粉锈宁拌种。

田间喷药:小麦拔节期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常用药剂主要有丙环唑、戊唑醇、氟环唑、烯唑醇、咪鲜胺、醚菌酯、三唑酮,一般喷2-3次以上,每次间隔7-10天。小麦茎基腐病是一种新发生的土传病害,已经上升为小麦主要病害。麦茎基腐病病原包括假禾谷镰刀菌、禾谷镰刀菌、层出镰刀菌等多种镰刀菌及其他病原菌。5、小麦茎基腐病苗期受到侵染后,茎基部叶鞘和茎秆变褐,严重时引起芽腐或麦苗死亡、根部变褐腐烂。成株期茎基部的1-2个茎节变为褐色或巧克力色,潮湿条件下,

茎节处可见

到红色或者白色的霉层。发病后随着病害发展,

严重病株最终产生白穗症状

,籽粒秕瘦甚至无籽。1)、为害症状小麦茎基腐病主要侵染小麦茎基部,在小麦生长全生育期均可能为害,可防不可治。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合理轮作,科学肥水管理。2、种子处理:选用含有:咯菌腈·噻虫胺、苯醚甲环唑·咯菌腈·噻虫嗪、戊唑醇·吡虫啉、三氟吡啶胺等。返青期防治:返青至拔节期,选用丙环唑、吡唑醚菌酯、叶菌唑、氰烯菌酯、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等喷雾,在预防纹枯病、白粉病等的同时,兼防茎基腐病。2)、防治要点1)、为害症状6、小麦根腐病

小麦根腐病主要由平脐蠕孢菌所引起的根、茎部位病害。小麦各生育期均能发生,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枯死、叶枯和穗枯。近年来发展较快,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地下根部受病菌侵染后先由须根向支根然后再向主根逐渐蔓延,颜色也逐渐变为深褐色。发病后地下根部慢慢腐烂。幼芽胚根变黑腐烂,幼苗枯死或生长衰弱。成株根系、根茎和茎基部变黑褐色腐烂。腐烂部分可深入到茎节内部。抽穗后至灌浆初期,病株可能因根系腐烂而枯死,呈青灰色,白穗不结实,拔取病株可见根部表皮脱落,根冠部变黑并粘附土粒。潮湿时,叶片上出现椭圆形、长椭圆形病斑相互连接形成大块枯死斑,穗梗颖片变褐色。2)、发病因素小麦多年连作,土壤有机质偏小;由于雨水、灌溉时,水量过大,排水不及时;气候条件有关系。土壤湿度大,出苗后,幼苗长势弱,根系弱,抗病能力弱,雨水季节多发根腐病,最容易受到病菌侵入的。小麦适宜的播种深度在3~5公分,很多农户在播种时,按照固定的播种深度播种。如果土壤湿度大,要适当浅播。播种过深时,麦苗生长细弱,分蘖少,次生根少,也会加重根腐病的发生。历史新高3)、防控要点小麦病害防治并不困难,关键在于提前预防。根腐病在幼苗出土之后,就有可能感染,但大部分农户在返青之后,才看到病害发生,才想起来打药,导致防治效果变差。农业防治:开好三沟,特别是雨季。施腐熟有机肥、钾肥、磷肥,使植株“强壮”,以增强抗病力。农药防治:一是用苯醚甲环唑、咯菌腈、福美双·三唑醇种子包衣。二是发病初期,用烯唑醇,或用福美双、代森锰锌进行喷雾。小麦黄花叶病是由小麦黄化叶病毒等引起的、发生在小麦的病害。染病后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7、小麦黄花叶病1)、为害症状历史新高2)、防控要点小麦花叶病毒病是土传病害,不经种子和昆虫传播,主要靠病土、病根残体、病田水量、汁液摩擦接种等方式传播,并以禾谷多粘菌为传播媒介。(1)选用抗、耐病品种优良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避免通过带病残体、病土等途径传播。(2)药剂防治:种衣拌种:小麦播种前一定要进行拌种包衣处理,确保小麦壮苗越冬,提高小麦的抗病、抗虫害能力。药剂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是病毒性病害,主要发病期为小麦返青拔节期,以通过喷施抗病毒药剂如盐酸吗啉胍、香菇多糖、氨基寡糖素等+胺鲜酯+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进行防治,提高小麦抗逆能力,增强机体活力,促进恢复长势。叶枯病是一种低温、高湿病害。一般约在小麦拔节至抽穗期开始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和叶鞘。初发病,叶片上长出卵圆形淡黄色至淡绿色小斑。以后迅速扩大,形成不规则形黄白色至黄褐色大斑块。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枯死,逐渐向上发展。严重者全株叶片变黄枯死。8、小麦叶枯病1)、为害症状2)、防控要点(1)控制灌水,雨后还要及时排水。小麦扬花期至灌浆期是防治叶枯病的关键时期。(2)种子处理,用福美双或三唑酮·多菌灵双进行拌种,预防病害。(3)在小麦扬花至灌浆期,田间开始发病时,可选用下列杀菌剂进行预防和防治:百菌清+烯唑醇、三唑酮、甲基硫菌灵、氟硅唑、异菌脲等。主要为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第一、二节处,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生。该病害由小麦全蚀病菌侵染引起。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侵染发病。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烂。拔节后茎基部1-2节叶鞘内侧和茎杆表面在潮湿田间下形成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全蚀病区别于其它根腐病的典型症状。发病植株地上部分明显矮化,后期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湿度大时,病株基部叶鞘上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为病原菌的子囊壳,手涂抹易脱落。9、小麦全蚀病1)、为害症状1、加强检疫,防止病害扩散蔓延。2、农业防治:选择抗病品种,土地进行深翻,开好“三沟”,发病轻的地块,及时拔除白穗病株并带出田块销毁或深埋。

3、化学防治:播种前用含有硅噻菌胺、咯菌腈、戊唑醇、苯醚甲环唑、种菌唑等成分的杀菌剂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返青-拔节期,发病严重的地块可以选择上午有露水时茎基部喷淋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嘧菌酯等药剂,注意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充分接触麦株茎基部。2)、防控要点小麦蚜虫10历史新高

蚜虫俗称油虫、蜜虫,常见麦二叉蚜、麦长管蚜和禾谷缢管蚜,可对小麦进行刺吸危害,影响小麦光合作用及营养吸收、传导。小麦抽穗后集中在穗部危害,形成秕粒,使千粒重降低造成减产。蚜虫还可以传播病毒。苗期危害穗期危害1)、为害症状2、防控要点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选用10%吡虫啉20毫升或3%啶虫脒10毫升兑水50千克喷雾防治。蚜虫对于小麦的危害:一种是直接危害,一种是间接危害。直接危害:直接对小麦自身造成危害,附着于叶片、茎杆或穗部,吸食汁液,造成叶片发黄、生长停滞或白穗情况,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整株小麦枯死。间接危害:蚜虫作为一些病毒病的传播载体,造成病毒病的爆发,进而危害小麦,比如小麦黄矮病,发生后小麦长势较矮,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就是蚜虫,影响最终的产量和品质。小麦红蜘蛛111)、为害症状麦蜘蛛主要有麦圆蜘蛛、麦长腿蜘蛛。麦长腿蜘蛛:雌成螨体卵圆形,黑褐色,成螨4对足,第一对和第四对足发达。卵呈圆柱形。幼螨3对足,初为鲜红色,取食后呈黑褐色。若螨4对足,体色、体形与成螨相似。田间虫量最大该螨喜干旱,春季缺雨,气候干燥,常发生严重。麦圆蜘蛛:成螨卵圆形,深红褐色,背有一红斑,有4对足,第一对足最长。卵椭圆形,初为红色,渐变淡红色;幼螨有足3对。若虫有足4对,与成虫相似。湿度大于70%适宜其繁殖,因此在田间湿度大的麦地发生严重,干旱地区发生较轻。麦蜘蛛春秋两季为害麦苗,成、若虫都可为害,被害麦叶出现黄白小点,植株矮小,发育不良,重者干枯死亡。药剂拌种:用吡虫啉、噻虫胺、噻虫嗪进行拌种。精细整地:麦收后浅耕灭茬,秋收后及早深耕,减少虫源。加强田间管理:春季科学水肥管理,增强小麦自身抗病虫害能力。早春中耕,能杀死大量虫体。红蜘蛛具有假死性的特性,浇水结合震动叶片的方法,将其埋入泥土中窒息死亡。及时进行田间除草,对化学除草效果不好的地块,要及时采取人工除草办法,将杂草铲除干净,以有效减轻红蜘蛛为害。化学防治:联苯菊酯:触杀、胃毒,不具内吸和渗透性,不能杀卵;阿维菌素、甲维盐:具有较好的叶片渗透性,可持续期较长,不杀卵;哒螨灵(毒性较高)、螺螨酯(杀螨速度慢)、丁氟螨酯:对螨虫的各个生育期均有较好的效果。当麦田红蜘蛛市尺单行达到100(麦长腿蜘蛛)或200头(麦圆蜘蛛),及时防治。2、防控要点小麦吸浆虫121)、为害症状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属昆虫纲双翅目瘿蚊科,是小麦生产的一种毁灭性害虫。它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一年一代或多年一代。主要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大发生年可形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被吸浆虫危害的小麦,其生长势和穗型大小不受影响,且由于麦粒被吸空麦秆表现直立不倒,具有“假旺盛”的长势。2、防控要点在蛹期或成虫期,采取“撒”和“喷”的方式进行防治。(1)蛹期防治。在小麦拔节期至孕穗期,小麦吸浆虫向表土层移动时,可亩用毒死蜱颗粒剂与细沙(土)混匀,均匀撒施于土表,。施药后浇水,或浇后趁地表湿润时施药,以确保防效。(2)成虫期防治。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可亩用1阿维·吡虫啉悬浮剂或氯氟·吡虫啉悬浮剂、或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1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由于吸浆虫成虫怕光,最好选择在晴好无风天气,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进行。一般无需单独防治,可在防治小麦赤霉病、白粉病、锈病或蚜虫、红蜘蛛等病虫害时一并防治主要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针虫、蛴螬等。13、地下害虫蛴螬:金龟子幼虫的统称,为鞘翅目全变态昆虫,有成虫、卵、幼虫、蛹四个虫态。常见的有华北大黑金龟,暗黑鱼鳃金龟和铜绿丽金龟。以幼虫危害小麦,咬食发芽种子和近地茎,致幼苗死亡。1)、为害症状金针虫:叩头虫科幼虫的通称,也是鞘翅目全变态昆虫,主要有: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褐纹金针虫、宽背金针虫等。以幼虫危害小麦,咬食发芽种子和近地茎,致幼苗死亡。蝼蛄:直翅目蝼蛄科,为不完全变态昆虫,有成虫、若虫、卵三个虫态。常见的有:华北蝼蛄和东方蝼蛄。为害:咬食萌发的种子,咬断幼茎,造成死苗。三种地下害虫为害症状区别:蝼蛄危害时,将麦苗嫩茎咬成乱麻状,断口不整齐;蛴螬危害时,将麦苗根茎处咬断,断口整齐;金针虫则钻食麦茎嫩心,被害部呈乱麻状,但外皮仍连在一起。仔细观察麦苗的这些被害状,就可以确定麦田出现的是哪种地下害虫农业防治:耕作、除草、合理灌溉等。物理防治:杀虫灯诱杀。人工捕杀:在农事操作中,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种子处理(辛硫磷、毒死蜱或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土壤处理(辛硫磷乳油拌细土)、毒土诱杀(敌百虫拌麦麸、米糠)。防治指标:蛴螬3头/平米,蝼蛄0.3-0.5头/平米,金针虫3-5头/平米。2、防控要点一小麦主要病虫害种类及识别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交流内容小麦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经常发生“找不准、用不对、防不住、杀不死”的情况,容易导致小麦后期的减产。农业农村部提出小麦“一喷三防”防治模式,是近年来一项重要主推技术。根据麦田病虫发生和小麦苗情、以及天气形势,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混配,一次施药,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或高温逼熟、防早衰,促进小麦增产。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最初概念防病防虫防干热风

一喷三防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倒伏一喷多防防病虫防干热风防后期早衰

1、小麦“一喷三防”:二、小麦“一喷三防”技术防控策略:坚持因地制宜,抓住关键时期,明确主攻对象;强调科学用药和主次兼顾,突出统防统治和应急处置,做好一喷三防和综合治理,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障小麦生产和质量安全。科学性原则:从一喷三防的定义,我们知道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