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_第1页
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_第2页
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_第3页
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_第4页
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堂副食品配送服务内部管理制度目录第一节文明服务制度 2第二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3第三节安全防范管理制度 6第四节食品留样管理制度 8第五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 9第六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 10第七节食品进货查验制度 11第八节商品出货管理及检验制度 14第九节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 17第十节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 18第十一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 21第十二节食品废弃物处置制度 22第十三节运送管理制度 24第十四节货物盘点制度 26第十五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管理制度 28第十六节投诉处理管理制度 29第一节文明服务制度1.热爱本职工作,努力学习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牢固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和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思想。2.执行配送任务期间穿戴整洁、大方,佩戴工作卡,保持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不得有不雅观的举止。3.主动向客户问好,待人彬彬有礼,举止文雅,谈吐清楚,用词准确。4.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以权谋私。5.遵守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团结协作,互相监督,按质按量完成本职工作。6.积极为他人排忧解难,对客户的投诉、批评、建议、要及时进行调整处理或向上级汇报,做到事事落实,不能推诿、扯皮、推卸责任,更不允许有打击报复现象发生。

第二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我司就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制定了相关制度。一、岗位责任制度1.负责人岗位职责:对食品的经营负全面责任;负责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采购和配送人员的质量教育,保证质量管理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施。定期开展质量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组织一次全员身体检查。2.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按时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确保食品的存放设施安全、无害、无污染;建立并管理员工健康档案,每年负责安排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监督检查员工保持日常个人卫生;负责监督仓库的温湿度在规定的范围内,确保配送食品的质量;发现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问题应立即解决,或向负责人报告。3.购销人员岗位职责:严禁采购法律法规禁止上市销售的食品;严禁从证照不全的企业采购食品;进货时认真查验供货单位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检验合格证》等;确保所配送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并应定期检查在售食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立即下架,同时向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报告。二、卫生管理制度1.生产场区周围保持清洁,无污染源,25米内不得有暴露的垃圾堆、垃圾场、坑式厕所、粪池等孳生有害昆虫的场所,卫生区采取“四定”办法,即: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片分工,责任到人,确保内外环境整洁。2.原材料要符合卫生要求,禁止采购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3.食品入库前要进行验收登记,食品贮存应做到分类存放,离地离墙先入先出,定期检验,及时清理,盛装原材料的容器要定期清洗。仓库严禁存放亚硝酸盐及杀虫剂等有害有毒物质。4.仓库内应保持干燥、整洁、通风,地面清洁,无积水,门窗玻璃洁净完好,墙壁天花板无霉斑、无脱落,防虫、防鼠、防尘、防潮、防霉、防火设施配置齐全有效;定期做好清洁卫生消毒工作,每日进行防蝇、防鼠、防虫等检查和打扫卫生。5.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在使用前彻底清洗消毒,用后要清洗。6.全体员工均应保持经营场所的干净、整洁,不得随地吐痰、乱丟果皮、杂物等;不得存放有毒、有害物品;不得随地吐痰、乱丢果皮、杂物等;灭蚊蝇灯、鼠夹、杀虫剂应保持有效状态,发现故障应及时报告办公室,采取措施加以解决。三、除虫灭害制度定期进行除虫灭害工作,防止害虫孳生。使用杀虫剂进行除虫灭害,应由专人按照规定的使用方法进行。实施时,对各种食品应有保护措施。使用时不得污染食品、食品接触面及包装材料,使用后应将所有设备、工具及容器彻底清洗。四、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1.卫生管理工作有领导分管和专人管理,制定卫生检查及奖惩制度,并组织有关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卫生检查;组织从业人员学习卫生知识和有关法规,并组织培训考核,考核成绩与奖惩挂钩。2.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各项卫生管理制度的落实,做到每天在营业前后有检查,检查记录完备。严格从业人员卫生操作程序,逐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操作习惯。检查中发现问题仍未改进的,按有关奖惩制度严格处理。

第三节安全防范管理制度为了有效防止和消除一切事故隐患,落实“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原则,确保员工工作期间及工作外安全,杜绝由于自身过失给自己造成伤害,公司现对员工安全防范管理规定如下:1.凡来公司应聘人员必须是身体健康、无传染性疾病者方可录用,隐瞒患病事实者一经查实按违约解除劳动合同。2.新录用员工,必须接受公司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签订劳动合同。3.公司员工必须遵守劳动合同及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安全防范管理制度。否则,公司有权依照规章制度进行行政或经济处罚,造成损失由本人按责赔偿。4.公司给有需要的员工提供住宿和就餐、洗浴场所,员工必须按要求在公司内食宿,若私自离开公司、外出,在家中或途中发生的一切意外事故责任均由其本人自行负责。5.公司生产、后勤、职能部门人员休假实行轮换调休,调休必须按照公司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所有员工在休假期间所发生的一切人身伤亡或疾病医疗事故责任自行负责。6.员工上下班必须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遵守交通法规的员工,所导致发生的一切意外交通事故责任自负。7.员工在工作范畴外或不遵守公司管理制度造成后果,均由员工自行负责。8.员工必须严格遵守、执行公司安全管理制度,按安全规定进行操作,确保人身安全。9.各部门负责人,在每班班前会上,要严查员工精神状态,规范员工安全操作行为,对精神不佳员工一律不许上岗。

第四节食品留样管理制度1.配送企业应对配送食品进行留样,以便于必要时检验。2.留样的采集和保管必须有专人负责,配备经消毒的专用取样工用具和样品存放的专用冷藏箱。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3.留样的食品样品应采集在操作过程中或加工终止时的样品,不得特殊制作。4.原则上留样食品应包括所有加工制作的食品成品,其它情况可根据需要由监管部门或服务提供者自行决定留样品种。5.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防止样品之间污染;冷藏条件下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量应满足检验需要,不少于100g。6.留样食品取样不得被污染,贴好食品标签,待留样食品冷却后,放入专用冷藏箱内,并做好留样记录,包括留样日期、时间、品名、留样人。7.一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提供留样样品,配合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不得影响或干扰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第五节从业人员晨检制度一、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有效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特制定从业人员晨检制度。1.观察工作人员精神状态是否有过度疲劳和病态;2.观察工作人员眼球、面色是否特黄(有患肝炎的可能);3.观察工作人员有否咳嗽、咯血(有患肺病的可能);4.观察工作人员双手有否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5.询问工作人员有否痢疾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6.观察工作人员有否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指甲是否剪短,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二、每天由晨检人员填写好晨检表,并在晨检表上并签字,晨检表要求真实、准确。三、如检查中发现个别工作人员不符合卫生要求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按以下方法处理:1.工作人员带戒指、项链等违规饰品,要求在工作前脱下;2.对指甲过长,个人卫生不符合要求的,责令其搞好个人卫生后上班。3.工作人员及管理负责人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疾病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第六节食品采购管理制度1.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必须专人负责,并掌握食品安全知识和采购常识。2.食品采购除了瓜果,其他食品采购都应向供货商索取营业许可证、卫生许可证、检验检疫证、商品合格证等证件;有硬包装的物品要严格检查商品标签上的厂址、电话、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各项说明是否齐全;此外还应采用手摸(抓)、鼻闻、眼观,仔细检查物品的伪劣,做到腐烂变质的原料不采购,从源头确保采购物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3.禁止采购下列食品:有毒、有害、酸败、霉变、生虫、腐烂变质、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无检验合格证明的肉类食品;超过保质期限,及其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供应的食品。3.采购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工具、设备、用于清洗食品和食品用工具、设备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要求。4.运输食品的车辆和容器应专用并保持清洁,严禁与其他非食品混装、混运。运输冷冻食品应当有必要的保温设备。运输过程应防雨、防尘、防蝇、防晒及其他污染。5.采购食用物品入库前应进行验收,出入库时应登记,做好记录,建立台帐。

第七节食品进货查验制度严格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仔细验明食品质量证明,确保资格合法,购入食品质量合格。一、检验供货商资质证明文件应当向供货商索取并仔细查验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上诉相关证明文件应当在有效期内,并由供货商加盖公章。对证明文件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经营者不准进货。二、索取并仔细查验食品质量证明文件1.应当按食品种类和生产批次索取并仔细查验法定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合格报告,进口食品的有效商品检验证明。2.向种植户、养殖户购入自产自销的食用农产品,应当索取并仔细查验供货商的身份证明和应当检验检疫食用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3.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或无合法来源的食品,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4.索取销售凭证应当索取供货商出具的正式销售发票,或者按照国家相关规定索取有供货商盖章签名的进销货凭证,并保留真实地址和联系方式。5.资料管理:应当按供货商名称或者食品种类分类建档保存,保管期限为自该种食品购入之日起不少于二年。6.统一配送经营证明文件的查验企业总部统一配送的食品,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索验供货者的证明文件,并统一建档保存;各连锁经营者自行采购的食品,仍应当按照要求向供货商索验相关证、票,并建档保存。三、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及配送记录制度,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食品采购、配送情况。(一)记录方式可以采取电子、书式、票据三种记录方式。1.电子记录。食品经营企业科通过电脑进行记录。统一配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并将有关资料复印件发给所属相关经营企业备查,也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联网备查。2.书式记录。未实行电子记录的食品经营企业,应当设置“食品进货台账”,食品批发企业还应设置“销售记录台账”,利用账薄记录。3.票据记录。食杂店等小型食品经营者,逐日将食品进货凭证分类粘贴、便于查找,定期装订成册,代替食品进货记录。(二)记录内容应当根据食品进货凭证如实记录购进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三)查阅进货记录应当定期查阅进货记录和检查食品的保存与质量状况。对超过保质期或者腐败、变质、质量不合格的食品,应当立即停止下架销毁,并报告辖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处理情况应当在进货记录中如实加以记载。(四)记录保存期限食品进销货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八节商品出货管理及检验制度一、商品出货管理制度1.客户收货员凭配送中心出具的商品交接单据,验收清点实际到货商品。2.所有带货必须随车携带具体的送货清单。3.为有效降低交接中的差错率,商品未交接清楚,配送专员和客户收货员对所清点商品件数不一致时,不得交接。如因特殊情况(根据客户需求而定),确需交接的,由配送专员和收货员协商具体交接办法并在交接单中注明。4.因装卸不当等人为原因造成商品破损的都需责任人当场按商品价格赔偿。5.客户在卸货过程中发现有破损的商品,应请客户填写拒收单,由客户专员带回配送部处理。6.在卸货过程中,客户若发现外包装有开口、破裂等情况,应立即检查,如发现商品内包装短少的,一律由客户专员现场确认处理。7.商品交接完毕后,配送专员要协同客户收货员在交接单上签上实收件数(大写)、收货员姓名、到货时间。交接过程中,如实际到货件数和交接单总件数不相符,以实际到货件数为准,并签上实收件数(如实际到货总件数大于交接单上的总件数的,也必须按照实际到货件数签收);交接单回单由客户专员当车带回。8.客户若在配送过程中有意见和建议的,客户专员要虚心接受并将相关意见反馈改善。二、商品检验制度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加强对食品经营食品质量监督管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1.列入进货查验的食品,是指消费者经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饮料等食品。2.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3.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1)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2)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3)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4)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5)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4.经营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5.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6.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7.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市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自检,经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8.做好食品进货查验工作,检查督促经营者进货查验工作的落实,对经营者索取的重要食品的相关票证,应统一保管,集中备案,随时接受工商部门的检查。9.在进货时,对查验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食品,应拒绝进货。发现有假冒伪劣食品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

第九节食品安全自检自查与报告制度一、本单位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二、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自查由负责人或食品安全管理员组织实施,并负责不合格项的整改工作。三、食品安全自查一般分为定期自查和专项自查,定期自查根据所经营的食品风险等级确定频次,专项自查应当根据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消费者、媒体舆情等渠道获知的食品安全风险信息立即实施。四、如本单位经营场所布局、制作工艺流程、内部管理流程等重点管理项发生变化的,应当立即组织食品安全自查。五、食品安全自查不合格项应当查清原因、立即整改。有证据表明可能危害食品安全的食品,本单位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待问题排查整改到位后方可重新销售。六、食品安全自查应当建立自查档案,如实记录食品安全自查组织实施的时间、计划、人员、结果和排查整改情况,不得涂改或污损,保存时限不得少于2年或者国家规定的期限。第十节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出厂检验合格证或者其他合格证明,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须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即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如本单位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进货查验时发现不合格食品,应采取拒收、依据协议约定销毁等方式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发现法律法规禁止销售的食品,应当设置专门区域封存,并使用醒目标识加以区分,并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对标签标识等不危害食品安全的不合格食品,经食品药品监管局同意,经整改合格后可以重新上市;对违法添加、腐败变质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立即销毁。二、本单位建立食品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批发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销售日期以及购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并保存相关凭证。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即记录和凭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没有明确保质期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三、本单位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如贮存散装食品,还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四、本单位从事食品制售项目,须制定并实施原料控制要求,不得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应当检查待加工的食品及原料,发现有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六项规定情形的,不得加工或者使用。五、本单位从事从事制售项目,须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等设施、设备;定期清洗、校验保温设施及冷藏、冷冻设施。按照要求对餐具、饮具进行清洗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具、饮具,如委托清洗消毒餐具、饮具的,应当委托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条件的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六、本单位发现其经营的食品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即召回。由于本单位的原因造成其经营食用的食品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的,应当召回。同时须将食品召回和处理情况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需要对召回的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销毁的,应当提前报告时间、地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为必要的,可以实施现场监督。七、本单位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由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八、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应当立即停止相关食品的经营活动,对涉及的食品及原料、工具及用具、设施设备和现场等进行封存,并自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积极配合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调查、取证工作,不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隐瞒、谎报、缓报。并按照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九、建立不合格食品处置制度,及时处置不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的食品。十、对已经售出的不合格食品,须采取有效措施告知消费者,并书面通知供货者,相关处置情况及时报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供货者需要召回的,应当积极配合。消费者要求退货或赔偿的,应当先行赔付。十一、建立不合格食品处置档案,档案内容应当包括不合格食品的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数量以及处置的时间、方式、供货者名称和联系方式等信息,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十二、建立废弃物处置管理制度,加强废弃物的处置管理,确保废弃物不非法流入食品市场。十三、废弃物的处置应当交由具备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进行处置,索取其经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并签署合作协议。十四、建立废弃物处置台帐,如实记录废弃物的种类、数量、去向、用途以及处置单位等情况,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第十一节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一、本单位须建立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制度,明确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的对象、方法、频次和人员等内容,确保清洗、消毒效果。二、贮存场所内环境(包括地面、排水沟、墙壁、天花板、门窗等)应保持清洁和良好状况。废弃物及时清理,清除后的容器应及时清洗,必要时进行消毒。应当做好防虫、防鼠等措施,防止虫害污染。除虫灭害工作应当采取物理捕杀的方法。三、设施设备应做到专区设置、专用标识、专人维护,确保设备设置能够正常运转。四、各类食品销售设施设备使用后应当立即清洗,存放在清洁的容器或区域内。直接接触食品的应当消毒,非直接接触食品的适时消毒。五、采用热力消毒方法对设施设备进行消毒,因材质、大小等原因无法采用热力消毒方法的可采用化学消毒方法。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消毒浓度。六、清洗消毒食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应当存放在专用的设施内,并符合有关食品安全标准和要求,对人体安全、无害。七、从事食品制售的情况下,应设专供存放消毒后用具的保洁设施,标识明显,其结构应密闭并易于清洁。八、场所及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应当建立档案,如实记录清洗消毒和维修保养的时间、对象、方法、频次和人员等内容,保存时限不得少于2年。第十二节食品废弃物处置制度一、在对一般预包装废弃物处理时,本单位会按其性质分离、分类管理,坚持贯彻节约资源的原则,尽可能综合利用或作回炉处理,确实无法利用的方予最终处理。其最终处理必须交专门的回收处理机构实施。二、包装废弃物的储存、运输和处理,本单位将有害包装废弃物和无害包装废弃物加以分离并分别严格按各自的技术要求进行处理。三、预包装废弃物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应针对废弃物各自不同性质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或其它危害。四、无毒害的包装废弃物可采取焚烧的办法处理,在焚烧时应防止污染环境、散发恶臭,并尽可能回收利用其在焚烧时产生的热能。五、附着有爆炸污染的包装废弃物应在消除爆炸物后方能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理。六、有害包装废弃物在堆积、运输和处理时应有明显标志。七、盛装过农药或其它毒害品的包装废弃物在未作无害处理的条件下,只能作填埋处置。这类包装废弃物在填埋时,应注意含水率必须≤85%,填埋场地必须进行防渗漏处理,防止污染地面水和地下水,同时还必须当时盖上,不得污染环境、散发恶臭及产生生物污染。此外,填埋的场地与设施应报经当地政府或环保部门批准。八、包装废弃物的堆积、运输和处理应用专用场地和设施,防止雨淋、潮湿、霉变、渗漏、飞扬、外泄及产生恶臭和污染。

第十三节运送管理制度一、公司驾驶员必须有相关驾驶资格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有关的交通管理规章制度,遵守员工管理手册,安全驾驶。同时遵守公司的其他规章制度。二、驾驶员要爱惜公司车辆,平时要注意车辆的保养,经常检查车辆的主要部件,确保车辆正常行驶。三、驾驶员出车前要例行检查车辆看其性能是否正常,发现异常要立即报修。四、驾驶员对车辆的各种证件的有效性应经常检查,出车时一定保证证件齐全。五、晚间出车时驾驶员要注意休息,严禁疲劳驾驶及酒后驾驶。驾驶员酒后驾驶或私自用车造成的一切违章和交通事故后果均由自己承担。六、驾驶员要文明驾驶,不准危险驾车。行车途中如果发生交通事故,适用快速处理的就快速处理,如必须现场处理的,应立即报警等待处理,不得逃离现场。如因违反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事故,司机要承担全部后果及责任。七、驾驶员因违章或证件不全被罚款的,有当事司机承担全部责任及后果。八、驾驶员在外出送货时,如遇特殊情况不能按时返回的,应及时告知管理人员,并说明原因。九、驾驶员未经公司领导批准,不得将车辆随便交给其他人驾驶,如果领导同意司机要检查当事人是否有驾驶资格,严禁将车辆交给无驾驶资格的人员驾驶或练习开车。严禁公车私用违者每次罚款100元。

第十四节货物盘点制度一、权责1.由库管及配送中心主管负责盘点工作。2.由本公司助理及食品配送财务会计负责盘点监督。二、库管开单或记账时前后使用计算单位必须统一。若因计量单位混用造成财务混乱,成本反映不真实等损失,由库管承担责任。三、对每种进出库物资计算时,采用先进先出法,金额要求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四、库管根据正确无误的入库单、出库单,随时登记库房明细账,登记账目时要做到数字清晰、名称齐全,并及时结出余额。五、库房帐要日清月结、内容完整(摘要、品名、数量、单价、金额、规格、结存数、本月合计数、本年累计数、接前页、过次页等)、账物相符、账账相符。六、库存食品原料每月定期盘点,并且无条件接受随时抽查。七、所有盘点以静态盘点为原则,因此,盘点开始后应停止财物的进出和移动。八、所有盘点必须以实际清点、称重或换算的确实资料为据,不得以估算定数据,严禁伪造数据记录。若伪造查实,按公司相应制度处理。九、盘点完毕,盘点人员要填制《食品原料盘存表》,各负责人签字,一式两份,第一联由财务留存,供核算盘点盈亏金额;第二联留存配送中心备查。十、鲜货和蔬菜采用“实地盘存制”确定成本,其他存货采用“永续盘存制”确定成本。十一、账载数额如有漏账、记错、算错、未结账或账面不清等情况,应及时更正,并在财务负责人监督下进行,完成后写明原因,分析过失。十二、账载数字如有涂改未盖章又无凭证可查、难以查核或有虚构数字等情况,一律上报管理公司,听后处理。

第十五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管理制度树立食品安全防患意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危害,当突然发生严重影响食品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及时做出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一、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预测、评估对食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进行分析、预测,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把好食品质量安全源头。二、及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自觉接受质监、卫生、工商等政府职能部门的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检),做出积极配合,实事求是,决不弄虛作假欺骗检查,对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及时认真整改。三、迅速处理安全事故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作出反应,迅速制定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对导致或者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原料、工具、设备等,应当立即采取封存等控制措施,并且在第一时间向相关职能部门报告,积极配合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理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和样品,不对食品安全事故瞒报、迟报、谎报,不毁灭有关证据。第十六节投诉处理管理制度一、客户沟通本公司设立电话专线、专员为本项目工作提供24小时服务,全天候受理各类咨询、投诉,并上门服务,第一时间解决业务往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客户投诉处理(一)投诉管理的目标1.在副食品配送经营过程中,如出现客户投诉情况,则表明我公司在服务中还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令客户感动不满意,投诉一旦发生,我们将迅速妥善地处理,如处理得当,不但能够在客户心中留下良好的企业形象,还会获得客户的信任。2.我公司身为服务性质的食品配送企业,在投诉的问题上将正确对待与处理,规范客户投诉处理和管理工作,提高市场反馈响应速度与解决问题效率,维护公司信誉和品牌形象,促进产品质量改善(二)投诉处理的原则1.执行首问责任制的原则。第一时间接受客户投诉者,对投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