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2021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2021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2021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2021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选择题。(30分)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以下的表格内:

1.据考古报道,安徽发现的繁昌人距今约有180万年。如能确

准,则中国人类的历史又向前推进了:

A.10万年B.20万年C.100万年D.120万年

2.半坡聚落与河姆渡聚落生活的共同点是:

A.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制造陶器

C.种植粟和水稻D.饲养猪、水牛

3.传说中,植玉谷、尝白草、制陶器、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

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

4.在汉语中「鼎”可作为权利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

溯到:

A.夏商周时期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

5.一次历史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再现了西周时期成千上百奴

隶在一起耕作和战国时期以个体家庭为单位生产的场景。这种耕

作方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磨制石器代替打制石器B.青铜器代替石器

C.奴隶获得了自由D.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6.甲骨文的书写方式是:

A.用毛笔写B.用铅笔写C.用刀刻D.用碳笔写

7.某人因触犯刑法而被投入监狱,可能是在下列谁的统治时期:

A.黄帝B.尧C.舜D.禹

8.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错误的是:

A.都江堰修筑在岷江流域

B.内江用于分洪,外江用于灌溉

C.代表了我国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

D.内江水通过宝瓶口引入支流

9.下列关联中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春秋》B.孔子——"因材

施教"

C.孟子一一《道德经》D.韩非子——"兼爱、非攻”

10.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是:

A.佛教B.伊斯兰教C.道教D.基督教

11.以下关于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的叙述,错误的一项

是:

A.两汉时期,我国发明了造纸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B.华佗制成的全身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C.张仲景著有《神农本草经》一书,后世尊称他"医圣"

D.《九章算术》的出现,标志着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

数学体系的形成

12.下面是分类排列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的名字「楚庄王'’该

排在哪一类:

A.刘秀、文I」邦B.王羲之、顾恺之

C.张仲景、华佗D.陈胜、吴广

13.如果你想了解我国古代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物产等

情况,可以阅读:

A.《史记》B.《齐民要术》C.《三国志》D.《水经注》

14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和太阳系中一颗小行星都是以我国古代

一位大数学家

的名字命名的,他是:

A.蔡伦B.张衡C.贾思勰D.祖冲之

15."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对下列哪一艺术品的赞颂:

A.王羲之的书法B.顾恺之的人物画

C.云冈石窟的壁画D.王献之的书法

二、非选择题(7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秦朝农民要将收获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

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和服

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二秦朝的刑法很残酷,单是死刑就有腰斩、车裂等十

多种,还有"族诛"和"连坐"等。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严

刑酷法的处治。

材料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请回答:

⑴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

(2)材料三中的话是谁讲的?(2分)他为什么讲这句话?(2分)

⑶材料一、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联系?(2分)

(4)联系汉初的政策以及今天的构建"和谐社会",你想到了

什么?(3分)

17.看图回答:(15分)

Q)图中沟通东西方的交通要道名为。汉朝通西域以

后,中国同西方的贸易开始发展起来,人们首先从出发

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到中亚、西亚,最后到达。

Z代表族。(4分)

(2)各举一例说明通过此通道传人我国的物产及文化。(4分)

(3)有一个人两次率队出使西域,对这条道路的开通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他是谁?(2分)

(4)这条中西通道的开辟有何影响?(2分)它对今天的"西部大开

发"有何借鉴意义?(3分)

18.阅读下列材料:(17分)

材料一

材料二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杨,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请回答:

Q)根据材料一填空。(6分)

A是国,创建于年;B是国,创建者是;(:是

国,定都于O

(2)材料一中D、E两处分别发生了什么战役?E处的战役带来的

影响是什么?(4分)

D.E.

E处战役的影响:

(3)材料二是曹操53岁所作,抒发了他的远大抱负和雄心壮志。

想一想他当时的雄心壮志是什么?(2分)

⑷曹操在D、E两次战役中的不同结局,给了你哪些启示?(2分)

⑸有人说: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吸取了齐桓公争霸的

经验,你怎样看?(3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任务:(13分)

秦汉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汉时,全国绝大部分

人口分布在黄河流域。东汉末年,北方社会动荡不安,南方比较

安定。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西晋后期,匈奴等族

乘汉族统治集团内乱之机起兵,西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向中原推

进。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浪潮。

北方移民南下后,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部分移民到

达岭南一带。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为南方补充了大量劳动人手,而

且带来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经验,使本来自然条件十分

优越的江南地区迅速发展起来。

南方的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繁荣。

建康城人口达到百万,是当时经济最活跃的一个城市。

⑴学会提出问题是重要的学习能力之一。试就上面的材料

先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不要设计填空题)(6分)然后作出简要

回答。(2分)

问题一:

答:

问题二:

套・

1=1•

(2)材料中的"建康"是今天的哪个城市?它曾是历史上哪几

个朝代的都城?试举出两例。(3分)

(3)说出在此时期南方经济发展中进步显著的两项技术。(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