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_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_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_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_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运用。(4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摩天(mó)渭城(wèi)施行(shī)晕倒(yùn)

B.绷带(bēng)堪称(kān)年龄(líng)踌躇(chú)

C.黯然(àn)奔赴(fù)拟定(nǐ)威吓(hè)

D.筹集(chóu)矜持(jīn)彼此(bǐ)金镯(zhuó)

2.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8分)

(1)看到这幢zhǎnxīn()的大楼,老奶奶露出了cíxiáng()的笑容。

(2)这次tèshū()的duànliàn()一定会让他们shòuyìfěiqiǎn

()的。

(3)能够参加这次qiānyuē()仪式,我感到很róngxìng()。

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8分)

一()见血一()不吭肃然起()不()自主

情不自()()有所思()己为公

(1)分别写出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

(2)上面词语中的“___"和“___”构成了一对近义词。

(3)画横线的词语是形容人物优秀品质的词语,这样的词语还有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你是军人!"沃克医生一针见血地说:“我当过军医。”

B.就在我被俘的那一天——一个最不幸的日子,有两个国方兵士,在树林中发现了我。

C.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D.有人小声告诉军长:“他就是军需处长……"

5.下列诗句描绘的意境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C.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改为“被”字句)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3)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写一写你由下面的词语联想到的场景或画面。

垂头丧气——

7.积累填空。(10分)

(1)学完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具有的刘伯承,具有常人的情怀和伟人胸襟

的,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的方志敏。

(2)爱国在每个人心中都是不一样的,在王昌龄心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誓言,在陆游心中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迫切。友情是人与人之间不可或缺的情感,是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不舍,是李白“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的深情。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国家主席,就要搞特殊。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成陈述句。(2分)

2.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选一选。(2分)

A.外貌描写B.神态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

(1)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

出无限的眷恋。____________()()

(2)“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___()

3.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毛主席常人的情感用“"画出来。(2分)

4.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了毛主席伟人的胸怀用“”画出来。(2分)

5.简要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分)

(二)课外阅读。(20分)

家有老物件

①我家有一台老式缝纫机,那是奶奶的最爱。奶奶有时用它做针线活,用脚一踩,

机子就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好像敲手鼓。

②这台缝纫机木面铁腿,台面是枣红的,支架是黑的,机头能折叠,用时将它竖起,

不用时将机头折放到台板下,合上盖子,如同一张小课桌。

③从我记事起,这台缝纫机就摆放在家里,奶奶特别珍爱它,平常用一块花布罩着。奶奶告诉我,这台机子来到我们家已有四十多年了,比我爸爸的年龄还大。搬了好几次家,可就是这台缝纫机,奶奶舍不得丢,家搬到哪儿就把缝纫机带到哪儿。

④爷爷和爸爸都理解奶奶,他们多次给我讲奶奶和缝纫机的故事。我们老家在农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村人一般都没钱去买衣服,穿的衣服、床上的被褥都是织布或是凭布票买来布料自己缝制的。奶奶当年曾用这台缝纫机为家里的老老少少和村里的乡亲邻居缝制衣服,春夏做单衣,秋冬缝棉袄,一天到晚手脚不闲。有时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还要点着油灯蹬缝纫机做衣服。村里的好多人都夸奶奶的手巧,针线活儿做得好,经常拿着各种布料上门找奶奶做衣服。

⑤后来生活条件好了,家里人穿衣服都是去商场买现成的服装,完全用不着自己做,可奶奶还是舍不得缝纫机,老爱自己动手缝制个鞋垫、窗帘、桌布。有时衣服、袜子、床单破了洞,她也总是在缝纫机上修修补补,好像是怕长时间不用,缝纫机会生病似的。我床上的枕套,还有两双厚厚实实的布鞋垫,就是奶奶用这个缝纫机给我做的。布鞋垫

放在鞋子中走起路来可舒服了。

⑥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爱家里的老缝纫机,更爱使用缝纫机的奶奶。

1.按要求改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改为直述句:

2.“她也总是在缝纫机上修修补补,好像是怕长时间不用,缝纫机会生病似的"这里运用了的修辞手法。(2分)

3.“老物件”指,短文第①②自然段分别从它的

等方面进行了介绍。(6分)

4.概括第③④⑤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6分)

5.最后一段用了一句俗语“___"呼应题意。借写赞美奶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三、习作。(30分)

题目:他了

要求:1.从“感动、生气、伤心、兴奋……”中选择一个词,补全题目,然后写一篇文章。

2.注意条理清晰。

3.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表现出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

第四单元测评卷

一、1.A

2.(1)崭新慈祥(2)特殊锻炼受益匪浅(3)签约荣幸

3.针声敬由禁若舍

(1)xiěkēngjīnshě(2)不由自主情不自禁(3)助人为乐冰清玉洁大公无私4.A5.C

6.(1)岸英被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

(2)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3)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老百姓在暴政下眼泪已流尽,一年又一年地盼望着南宋朝廷的军队能收复失地。

(4)示例:当老师把试卷发给他时,他的眼神顿时黯淡了,他像泄了气的皮球,瘫坐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

7.(1)钢铁般意志毛泽东甘于清贫舍己为公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一)1.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

2.(1)BC(2)D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

4.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5.毛泽东内心矛盾,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痛楚的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