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备考提能_第1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备考提能_第2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备考提能_第3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备考提能_第4页
2021新高考历史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学案第四单元古代中华文明的成熟与鼎盛宋元单元整合备考提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整合备考提能知识纵横贯通比较认识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1.相同点: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2.不同点盛行时代和中央的关系影响分封制盛行于西周诸侯国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容易形成割据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郡县制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它是隶属于中央政权的地方行政体制,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在否定分封制的基础上得到确立和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得到巩固。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对后世影响深远,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行省制确立并盛行于元朝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区划,行省长官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使各族人民处在一个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为我国明清以后的地方行政区划奠定了初步的基础3.认识:由分封制到郡县制,主要反映了官吏的任免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行政任命的变化,这是政治制度进步的表现;由郡县制到行省制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发展,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点训练]1.(2019·新疆呼图壁县高二期末)元代推行行省制,设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但在黄河下游则以沂蒙山南麓为界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将江西、广东合为江西行省,治所在南昌;将湘、鄂、桂并入湖广行省,治所设于武昌。这一规划和设置()A.体现了“山河形便”的习惯做法B.有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保障了蒙古族贵族的统治特权D.是对南宋统治区实施的特殊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河南行省……与中书省直辖区‘腹里’相邻”“江西、广东……治所在南昌”“湘、鄂、桂……治所设于武昌”等可知,行省作为中央在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加强了对临近地区的管理和控制,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河南行省统辖黄河以南和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可知,行省的划分突破了地形限制,打破了“山河形便”的做法,A项错误;C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统一后的措施,故D项错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演变的特点1.从城市功能上看,早期“城”与“市”是分开的。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唐代以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增强;宋代时逐渐超过了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来看,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由限制到逐渐放松。宋代以前,市坊分开,严格限制商业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宋代逐渐打破市坊界限。3.从城市数量和规模看,唐代开始,商业城市数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至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大批的工商业城镇。4.从城市布局和分布上看,城市的布局体现君主专制统治的理念;区域分布与经济重心紧密相连;唐宋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城市逐渐增多。5.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影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同样也推动了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对点训练]2.(2020·安徽定远中学周测)宋朝统治者为了维护原有的城市格局和制度曾作过一番努力。宋真宗曾加宽街衢,使“衢巷文袤,及禁鼓昏晓,皆复长安旧制”,但收效甚微,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这反映出()A.宋朝的城市管理水平落后于唐朝B.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C.商业发展必然严重影响城市交通D.商品经济的发展倒逼城市管理改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店铺侵占通衢大道的情况屡禁不止,到了宋徽宗时期,以征收‘侵街房廊钱’的形式承认了这一行为的合法性”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政府被迫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管理制度,故选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只涉及市坊的空间界限被打破,不能说明汉唐的坊市制度最终被宋徽宗废除,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且与材料无关,排除。中国古代四个科技发展的高潮从公元前16世纪至17世纪明清之交,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四个文化发展的高潮。1.商代文化在古代世界中享有特殊地位。具体表现在:疆域辽阔;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商朝文字在当时世界是进步的,且后来发展成为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和空间最广的一种文字;天文历法也具有世界水平。2.秦汉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张骞通西域后,中国文明源源不断传到西方,如中国的丝绸、冶铸、水利技术传播到中亚、罗马和欧洲地区;秦汉文明对东方文化影响巨大,如日本、朝鲜等国;秦汉文明对世界文化影响深远,如至今不少国家把中国称为China,即秦的译音,或把中国人称为“汉人”,把中国学问称为“汉学”。3.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具体表现在:唐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唐文化不仅影响到亚洲文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西方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如世界学者们公认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就是隋唐时代完成的;唐文化至今在世界上还有影响,如日本的和服又称“唐服”,有些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称聚居地的中国人为“唐人”,有些街道叫“唐人街”,日本称中国为“唐土”,还有“唐学”“唐言”“唐山”等。4.宋元时期,我国古代文化达到了高度繁荣的程度。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在军事上的广泛使用,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点训练]3.(2019·浙江杭州高二期末)文物会说话,带着特定时代印记的文物会叙说历史的发展脉络。下列文物,按其所属时代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甲骨文出现在商朝时期,②诏铭出现于秦朝,③雕刻本《论语》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④甘肃放马滩纸出现于汉朝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为①②④③,故选B项。宋朝的思想、科技、文化发展折射的时代特征1.思想:理学出现,儒家思想逐渐成熟。理学是适应封建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而出现的,实质上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2.科技:宋朝时期是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广泛使用的成熟阶段,更是外传西方的重要时期,反映了宋朝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和中外交流的空前繁荣,也反映了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三大发明的成熟和外传,大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3.文学:宋词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宋词一方面反映了宋代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分裂,文人用词抒发对国家分裂的悲愤,如辛弃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词的文学形式和特色更加适应市民生活的需要,如柳永。4.书画艺术(1)宋代随着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出现了封建文化的高度繁荣,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家、画家,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等;同时风俗画盛行,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繁华的景象。(2)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反映在绘画方面,如宫廷画盛行;强调以景写意,抒发作者个人内心情感的文人画进一步发展;重文轻武,理学的兴起,使山水画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对点训练]4.(2019·湖南期末)(宋代)“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文学作品曲高和寡 B.君主专制统治加强C.市民阶层发展壮大 D.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可知,宋代文学更多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精神文化需求,通俗化特征明显,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宋代通俗文学兴盛,而非文学作品曲高和寡,排除A项;B项与材料“意志的自由”不符,排除;D项与宋代倡导理学状态下的社会风气不符,排除。中外关联——10至14世纪的中西方对比宋元时期中世纪的欧洲政治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封建等级关系森严,教皇、国王以下是公爵,骑士是最低一级的封建主;民族国家意识在中世纪后期逐渐形成经济封建农耕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元代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元代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元代烧制出青花瓷;商品和城市经济发展;外贸发达主要是封建庄园式自然经济;11世纪出现了一批自治的商业城市;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区续表宋元时期中世纪的欧洲文化高度繁荣,形成新儒学即理学;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用于航海和火药广泛应用在军事上,并向外传播,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伟大贡献;元代郭守敬的《授时历》在当时世界也是最先进的;王祯的《农书》是中国四大农书之一;文学艺术繁荣被称为欧洲的“黑暗时期”。教会掌握世俗权力,控制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主张禁欲;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对点训练]5.(2019·湖南郴州一检)1150年,造纸术传入西班牙后,又从那里传到了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所到之处,羊皮纸被取代。事实证明,造纸术的价值十分显著。造纸术的价值主要是()A.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 B.变成了新教的工具C.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 D.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故选C项。A、B、D三项材料并未反映,均排除。核心素养培优——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1.内涵阐释: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2.课程标准能力达标层次(1)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具有家国情怀,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2)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3)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4)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5)了解世界历史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6)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明确家国情怀高考考查的基本要求(1)理解对历史的价值判断是以史实为基础的,但又是依据一定的价值观对史实做出的主观评判。(2)认识到分辨真伪、善恶、进步与倒退,以及公平、正义与否,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的。(3)将对历史的认识延伸到对自身成长和现实社会的认识上,从历史中获取有益的养料,从实践的层面体现历史的价值。(2019·海南高考)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