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树林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成语中,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A.金蝉脱壳 B.飞蛾扑火 C.蜻蜓点水 D.作茧自缚2.(2分)在果树种植中,嫁接比种子繁殖更优越,这是因为后代()A.结的果实无核 B.植株的数量多 C.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 D.有利于产生新的优良性状3.(2分)蝗虫的幼虫与成虫相比,本质区别是()A.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B.内脏器官结构不同 C.体型小 D.没有翅,不能飞4.(2分)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昆虫的发育有四个时期,和果蝇的发育过程相同 B.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等差别明显 C.此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若此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则危害农作物最主要的时期是成虫期5.(2分)下列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A.大鲵、小鲵、乌龟 B.乌龟、青蛙、鳄鱼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6.(2分)青蛙是“田园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 B.青蛙的发育仅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时期 C.青蛙的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都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D.青蛙的幼体需要经过明显的变态过程才能发育成熟7.(2分)在央视播出的《无壳小鸡孵化记》节目中,去除了卵壳和卵壳膜的鸡卵仍能正常孵化出小鸡。这颗鸡卵中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系带8.(2分)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①卵生②体内受精③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④卵有卵壳保护⑤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⑥卵的数量巨大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⑦ D.①⑤⑥9.(2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遗传学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止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表现要受环境的影响 C.性状表现不同的个体,基因组成可以相同 D.橘树在移栽过程中基因发生了改变10.(2分)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A.基因、性状、细胞核 B.基因、细胞核、性状 C.细胞核、性状、基因 D.染色体、基因、性状11.(2分)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龋齿 B.色盲 C.艾滋病 D.佝偻病12.(2分)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B.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 C.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 D.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13.(2分)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下列关于新生命诞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子代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遗传物质减半,所以子代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亲代的一半 D.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14.(2分)一对儿夫妇已经三胎都生女孩了,他们很想要一个儿子,那么这对儿夫妇第四胎生男孩的机会是()A.75% B.50% C.25% D.10%15.(2分)下列人体各种细胞中,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的是()①精子②卵细胞③男性的肌肉细胞④男性成熟的红细胞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2分)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A.某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被晒得黝黑的皮肤 B.西瓜开花期喷洒膨大剂后长成的大果实 C.水肥充足环境中生长的小麦结的大麦穗 D.将小麦和偃麦草杂交繁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17.(2分)西瓜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培育出个头大、含糖量高的太空西瓜。太空西瓜育种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西瓜的()A.遗传物质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性 D.性状18.(2分)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S、s表示。让一只雌鼠(M)与一只雄鼠(N),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若子代全为灰毛,则灰毛为显性性状 B.若子代全为黑毛,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 C.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则M、N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Ss D.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19.(2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多数学者公认的是()A.神创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20.(2分)原始地球的环境与现在有很大差别,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水蒸气 B.氧气 C.甲烷 D.氢气21.(2分)关于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B.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在晚近的地层里,可能出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早期的地层里,可能出现高等生物的化石22.(2分)下列脊椎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正确的是()①鱼鹰②鳄鱼③鲸鱼④鲈鱼⑤娃娃鱼A.②④③①⑤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②①③ D.①②③④⑤23.(2分)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这不过是一种巧合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24.(2分)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说法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生物变异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25.(2分)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B.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C.人类施用农药使得害虫产生变异,属于人工选择 D.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如图表示植物的三种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中的a指,b指;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使用该法时,应当使它们的紧密结合。(2)利用①所示的方式培养后代时,把一根开白花的碧桃枝嫁接到一株开红花的碧桃枝上,这根枝条成活后。(3)铁皮石斛号称“十大仙草之首”,可以利用一株优质石斛苗,短时间“工厂化”出大量试管苗(填序号)。(4)图中三种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填序号)。27.(12分)如图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1)这一实验装置是由美国青年学者设计的。(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3)c装置经加热,使水沸腾,给a提供。(4)d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取样检测到其中含有等有机小分子物质。(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28.(14分)仔细观察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和图乙是人类体细胞染色体图像,其中图表示的是女性。人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是对;第1~22对每对染色体在大小、形态特征上基本相同,并与性别无关染色体;第23对与性别有关,称为染色体。(2)图丙中①形成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和②,受精卵③的性染色体组成是,④的性别表现为(填“男”或“女”)性,因此,与卵细胞结合的类型决定了男女的性别。29.(12分)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C表示。图中B表示。(2)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结构由,分类地位由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3)原始的鸟类和哺乳类是由原始的进化而来的。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下列成语中,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A.金蝉脱壳 B.飞蛾扑火 C.蜻蜓点水 D.作茧自缚【分析】绝大多数昆虫进行有性生殖、发育成熟后,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受精卵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幼虫,发育为成虫的过程可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解答】解:A、“金蝉脱壳”,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B、“飞蛾扑火”,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B符合题意。C、“蜻蜓点水”,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D、“作茧自缚”,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有关。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昆虫的特征以及昆虫生殖和发育过程、特点。2.(2分)在果树种植中,嫁接比种子繁殖更优越,这是因为后代()A.结的果实无核 B.植株的数量多 C.保持果树的优良性状 D.有利于产生新的优良性状【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解答】解:嫁接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属于无性繁殖,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故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嫁接在实际中意义是解题的关键。3.(2分)蝗虫的幼虫与成虫相比,本质区别是()A.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 B.内脏器官结构不同 C.体型小 D.没有翅,不能飞【分析】蝗虫的一生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刚由卵孵出的幼虫没有翅,能够跳跃,叫做“跳蝻”。跳蝻的形态和生活习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发育成熟,这种形态的昆虫又叫“若虫”。若虫逐渐长大,当受到外骨骼的限制不能再长大时,就脱掉原来的外骨骼,这叫蜕皮。若虫一生要蜕皮5次。由卵孵化到第一次蜕皮,是1龄,以后每蜕皮一次,增加1龄。3龄以后,翅芽显著。5龄以后,变成能飞的成虫。可见,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叫做不完全变态。【解答】解:蝗虫幼虫和成虫的区别:幼虫不会飞,成虫会飞,在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被称为若虫,即生殖器官发育程度上的差异。故选:A。【点评】掌握蝗虫的生殖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4.(2分)如图表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示昆虫的发育有四个时期,和果蝇的发育过程相同 B.此昆虫的幼虫和成虫形态结构等差别明显 C.此昆虫的幼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D.若此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则危害农作物最主要的时期是成虫期【分析】(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果蝇、蝶蚊、菜粉蝶、蜜蜂,蚕等。(2)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只是大小、翅膀有无、生殖器官等发育成度不同,如蝗虫、蝼蛄、蟋蟀等。【解答】解:A.果蝇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和果蝇的发育过程相同。B.此昆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差异很大。C.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生长而长大,C正确。D.若此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D错误。故选:D。【点评】熟知昆虫的发育特点是解题的关键。5.(2分)下列动物中都属于两栖动物的一组是()A.大鲵、小鲵、乌龟 B.乌龟、青蛙、鳄鱼 C.蝾螈、大鲵、蟾蜍 D.蟾蜍、鳄鱼、水獭【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据此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青蛙、大鲵,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属于两栖类动物、鳄鱼有坚硬的外壳或鳞片,用肺呼吸。水獭属于哺乳动物。故选:C。【点评】掌握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根据动物的特征判断其类别。6.(2分)青蛙是“田园卫士”。一只青蛙一年平均要吃掉15000只昆虫,其中绝大多数是害虫。下列关于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精子和卵细胞在水中结合 B.青蛙的发育仅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蛙、成蛙三个时期 C.青蛙的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都没有脱离水的限制 D.青蛙的幼体需要经过明显的变态过程才能发育成熟【分析】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体外受精、变态发育。【解答】解:A、青蛙在生殖季节雌雄抱对,完成体外受精。B、青蛙的发育仅需要经历受精卵、幼蛙和成蛙四个时期。C、青蛙的受精过程和幼体的发育都没有脱离水的限制。C正确。D、两栖动物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7.(2分)在央视播出的《无壳小鸡孵化记》节目中,去除了卵壳和卵壳膜的鸡卵仍能正常孵化出小鸡。这颗鸡卵中发育成小鸡的结构是()A.胚盘 B.卵黄 C.卵白 D.系带【分析】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图所示:【解答】解:A、胚盘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B、卵黄是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来源。C、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D、系带起固定卵黄,利于孵化。故选:A。【点评】关键是熟记鸟卵的结构及其功能,可结合鸟卵的结构示意图来理解记忆。8.(2分)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①卵生②体内受精③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④卵有卵壳保护⑤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⑥卵的数量巨大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⑦ D.①⑤⑥【分析】鸟类的生殖行为有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且卵外有坚硬的外壳。【解答】解:两栖动物,雌雄异体,体外受精、体外发育。鸟类在繁殖季节,许多鸟类会选择合适的场所筑巢,求偶成功。精子和卵细胞在雌鸟的体内结合成受精卵,可以保护内部结构,体内受精。所以,与两栖类动物相比,其主要原因是②体内受精,以及③有孵卵,⑤生殖发育不受水的限制,提高它们后代的成活率。故选:B。【点评】两栖类的生殖和发育,以及鸟类的生殖和发育是考查的重点的内容是重点,在考试中经常出现,注意理解和掌握。9.(2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从遗传学角度对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生物的性状表现不止受基因的控制 B.生物的性状表现要受环境的影响 C.性状表现不同的个体,基因组成可以相同 D.橘树在移栽过程中基因发生了改变【分析】基因型是指某一生物个体全部基因组合的总称,它反映生物体的遗传构成,即从双亲获得的全部基因的总和;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解答】解:表现型是指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也可以呈现出同样的表现型,橘生淮南则为橘,叶徒相似。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错误。故选:D。【点评】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10.(2分)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A.基因、性状、细胞核 B.基因、细胞核、性状 C.细胞核、性状、基因 D.染色体、基因、性状【分析】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内有DNA,DNA上有基因,图示中①是染色体,②是基因,③性状,据此解答。【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DNA上与遗传相关的片段叫基因。因此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染色体、性状。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基因、DNA、染色体、概念及与细胞核的关系。11.(2分)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A.龋齿 B.色盲 C.艾滋病 D.佝偻病【分析】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包括染色体畸变以及在染色体水平上看不见的基因突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如色盲、皮肤白化、先天性愚型和血友病等。【解答】解:A、龋齿是以牙体被蛀蚀,不是遗传病。B、色盲是一种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遗传病。C、艾滋病是由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血液传染病,故不符合题意。D、佝偻病是婴儿缺少维生素D引起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遗传病的概念及人类主要的遗传病。12.(2分)爸爸是双眼皮,妈妈是单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对此现象解释错误的是()A.单、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 B.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 C.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消失了 D.控制单眼皮的基因未消失但不表现【分析】(1)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解答】解:A、单、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单,A正确。B、爸爸是双眼皮,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双眼皮,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相对性状有显隐性之分。CD、在遗传过程中,只是没有表现,D正确。故选:C。【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相关知识。13.(2分)新生命的诞生是一个神奇的过程,下列关于新生命诞生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子代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亲代形成生殖细胞时遗传物质减半,所以子代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亲代的一半 D.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每一种生物细胞核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的体细胞中含有23对染色体。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在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染色体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解答】解:AB、体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成单存在,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母方,因此子代体细胞核中的基因,一半来自母方。C、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基因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子代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亲代一样。D、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在有性生殖过程中,D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分)一对儿夫妇已经三胎都生女孩了,他们很想要一个儿子,那么这对儿夫妇第四胎生男孩的机会是()A.75% B.50% C.25% D.10%【分析】人的性别遗传:【解答】解: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受精时,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即生男孩的概率是50%。所以。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人类的性别遗传过程。15.(2分)下列人体各种细胞中,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的是()①精子②卵细胞③男性的肌肉细胞④男性成熟的红细胞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分析】人的体细胞内的23对染色体,有一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叫做性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解答】解:①精子的性染色体可能是Y染色体,也可能是X染色体,③男性的肌肉细胞属于体细胞,④男性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②④一定不含有Y染色体。故选:D。【点评】熟记人的性别遗传的概念是解题关键。16.(2分)下列现象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A.某人长时间在户外工作被晒得黝黑的皮肤 B.西瓜开花期喷洒膨大剂后长成的大果实 C.水肥充足环境中生长的小麦结的大麦穗 D.将小麦和偃麦草杂交繁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解答】解:A、皮肤较白人由于常在野外作业皮肤变得黝黑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B、西瓜开花期喷洒膨大剂后长成的大果实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C、水肥充足环境中生长的小麦结的大麦穗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D、将小麦和偃麦草杂交繁育成的优质小麦品种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是可遗传的变异。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变异的原因。17.(2分)西瓜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培育出个头大、含糖量高的太空西瓜。太空西瓜育种能够成功,从根本上是因为改变了西瓜的()A.遗传物质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性 D.性状【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解答】解:西瓜种子经返回式卫星搭载培育出个头大、含糖量高的太空西瓜,从根本上是因为西瓜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故选:A。【点评】关键点:杂交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变种子里的物质,使之发生可遗传的变异。18.(2分)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S、s表示。让一只雌鼠(M)与一只雄鼠(N),得到一窝共4个子代。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若子代全为灰毛,则灰毛为显性性状 B.若子代全为黑毛,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 C.若子代中灰毛:黑毛=3:1,则M、N的基因组成一定都是Ss D.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则M、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是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是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解答】解:A、若灰毛为隐性性状,子代也会全为灰毛;B、若黑毛为显性性状,子代也会全为黑毛;C、家鼠的灰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s表示,则M,但是后代数量太少,因此不能确定M,C错误;D、若子代中灰毛:黑毛=1:1、N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一个是Ss,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19.(2分)有关生命起源的观点,多数学者公认的是()A.神创论 B.生生论 C.宇宙生命论 D.化学进化论【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解答】解: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有关生物学历史。20.(2分)原始地球的环境与现在有很大差别,据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中没有的气体是()A.水蒸气 B.氧气 C.甲烷 D.氢气【分析】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解答】解: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地球大约是在46亿年以前形成的,地面上的环境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天空中或赤日炎炎,地面上火山喷发。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氢气、氨、二氧化碳,原始大气中没有游离态的氧气。故选:B。【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原始大气的成分,即可解答本题。21.(2分)关于化石在地层里出现的顺序,不正确的是()A.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 B.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C.在晚近的地层里,可能出现低等生物的化石 D.在早期的地层里,可能出现高等生物的化石【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据此作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科学家们发现,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高等,而低等的生物化石相对较少,从低等到高等。故选:D。【点评】了解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即可正确解答。22.(2分)下列脊椎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次序正确的是()①鱼鹰②鳄鱼③鲸鱼④鲈鱼⑤娃娃鱼A.②④③①⑤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②①③ D.①②③④⑤【分析】①鱼鹰属于鸟类;②鳄鱼属于爬行类;③鲸鱼属于哺乳类;④鲈鱼属于鱼类;⑤娃娃鱼属于两栖类。【解答】解:地球上最初没有生命,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原始的藻类植物与最早出现的动物﹣﹣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动,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原始棘皮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鱼类→原始两栖类→原始爬行类→原始鸟类。因此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顺序是④⑤②①③。故选:C.【点评】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可结合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图来理解记忆。23.(2分)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 C.这不过是一种巧合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分析】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是动物在自然界长期演化中形成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答】解:有些动物体色与周围环境色彩相似,称为保护色,是动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达尔文认为;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并繁殖后代,经过若干代的自然选择保护色得到积累加强,容易发现食物昆虫,否则就会不适者被淘汰。故选:D。【点评】无论哪一种生物,无论其高等、低等、简单与复杂,现在能够正常地生活在地球上,就说明其适应现在的地球环境,否则的话就已经被淘汰掉了。24.(2分)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说法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 B.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C.生物变异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生存下来 D.生物进化的方向与自然选择无关【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解答】解:A.达尔文认为,即过度繁殖。B.生物普遍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不定向的,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C.在自然界中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都是非常有限的,生存斗争包括生物同种个体和不同种个体之间的斗争,在生存斗争中,同时将有利变异遗传给下一代,变异是不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要掌握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25.(2分)如图是某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观点的是()A.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B.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C.人类施用农药使得害虫产生变异,属于人工选择 D.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分析】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图中使用农药时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群体密度减少;一段时间药效过后,害虫大量繁殖,害虫群体密度增加;再使用农药又把一部分害虫杀死,害虫密度又减少。【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B、从曲线变化可知,B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C、人类在施用农药前,农药对害虫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D、由分析可知,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不适者被淘汰。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农药的使用只是对害虫原有抗药性的变异进行了自然选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26.(12分)如图表示植物的三种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①中的a指接穗,b指砧木;为提高后代的成活率,使用该法时,应当使它们的形成层紧密结合。(2)利用①所示的方式培养后代时,把一根开白花的碧桃枝嫁接到一株开红花的碧桃枝上,这根枝条成活后白色。(3)铁皮石斛号称“十大仙草之首”,可以利用一株优质石斛苗,短时间“工厂化”出大量试管苗②(填序号)。(4)图中三种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①②(填序号)。【分析】图①是嫁接,a是接穗,b是砧木,②是组织培养,③是种子繁殖。【解答】解:(1)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B是砧木,利于两部分形成层细胞分裂出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2)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这根枝条成活后。(3)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情况下,将植物体内的某一部分器官或组织、芽尖、根尖,放在适宜培养基上培养、分化最后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如图为某铁皮石斛培育基地利用一株优质石斛苗,这项技术生物学上称为植物组织培养。(4)图中三种生殖方式中①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属于有性生殖。故答案为:(1)接穗;砧木;(2)白色;(3)②;(4)①②;③。【点评】掌握植物的生殖方式特点是解题的关键。27.(12分)如图是一位美国科学家模拟原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实验装置。(1)这一实验装置是由美国青年学者米勒设计的。(2)a装置里的气体相当于原始大气;在a处,正、负电极进行火花放电,是模拟原始地球条件下的闪电。(3)c装置经加热,使水沸腾,给a提供水蒸气。(4)d装置里的液体相当于原始海洋,实验后可取样检测到其中含有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物质。(5)此实验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原始大气中的各种成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物质。【分析】在众多的生命起源学说中,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等人所做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该学说的第一步。【解答】解:如题干图,在米勒的模拟实验,其上部球型空间里含有氢气、甲烷和水蒸气等“还原性大气”,使水蒸气在管中循环,模拟原始天空的闪电,而球型空间下部连通的冷凝管让反应后的产物和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即模拟降雨的过程。米勒分析其化学成分时发现,同时还形成了氰氢酸,腺嘌呤是组成核苷酸的基本单位,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