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2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3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4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

'真题回访.

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

【全国卷】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卤虫生存于高盐水域,以藻类为食,是水产养殖的优质活体饵料,也是候鸟的食物来源。

美国大盐湖(如图)属内陆盐湖,卤虫资源丰富。20世纪50~70年代,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小,

产品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类。80年代以来,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

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

(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

(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

响。

(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查考生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信息、

调动所学知识,推理、综合思维的能力。第(1)题,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大盐湖为高盐水域,

适合卤虫生存;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注入大盐湖,湖水营养物质丰富。第(2)题,一方面,20世

纪50~70年代,卤虫需低温运输,运输难度大且运费高;另一方面,当时卤虫主要用于喂养观

赏鱼类,市场狭小。第(3)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从过度捕捞

导致海洋渔业产量减少、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和近海水产养殖业技术不断提高等

方面分析;根据“随着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大盐湖卤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可知,大盐湖卤

虫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第(4)题,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

业取决于个人观点,注意选取一个观点加以说明,且理由充分即可。

【答案】(1)属于内陆盐湖,为高盐水域。注入该湖的河水带来大量营养物质,适合藻类

等卤虫饵料的生长。

(2)运输成本高(需低温运输);(主要用于喂养观赏鱼,)市场需求小。

(3)原因:海洋渔业产量减少;市场需求增大;近海水产养殖技术提高。

影响:对卤虫需求量增加(促进了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

(4)赞同。理由:卤虫资源丰富,市场需求大,经济价值高,技术成熟,增加就业等。

不赞同。理由:让卤虫自然生长,维护生物链的稳定,保护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

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

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

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考

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综合思维的能力。第(1)题,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

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排放污染物少。题目要求“分析”,故要说明具体原因。第(2)题,

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日较差大等方面考虑。第(3)

题,建三江化肥施用量较少,一方面是自然原因,该地土壤肥沃;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材料显

示该地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控制施肥量。第(4)题,“绿色”指该地稻米

质量优,主要原因是环境质量好、农药和化肥施用少、技术先进;“米都”是说明该地稻米生

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

【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

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

(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

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

(3)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

(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

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

【地方卷】

下图为107国道邯郸一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第3

3.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该做法可以

()。

①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②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③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④调整农业的

种植结构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考查考生调动运用信息的能力。注意“雨

热同季”这一关键信息,结合冬小麦的农时特点可知,该做法可以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由生

产冬小麦转向种植春玉米,属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该做法对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及增强农

作物抗旱能力影响不大。

【答案】D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

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

1320134”

48,

•。

-

46

2OIIH?ai-irft

4.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5.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o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该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条件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考查考生读图、调

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4题,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

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

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5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

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第5题,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

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根据材料可知,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故可增加的耕地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6.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京、津、翼在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如下图文

字所示)

.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飞

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

国际交往中心

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上科技创新中心

改革开放先行区

至大同、・秦皇岛港图例

(煤炭基地)《「

☆首都

山港

至神木«9省级行政中心

(煤炭基地)•港口

▲铁矿

物流重要基地B油田

♦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铁路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省级行政区界

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为保护生态环境,河北省的山区和平原地区在农业方面应分别采取何种措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河北省的山区地势起伏大,为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需要扩大林业比例;平原地区地势

平坦开阔,但是水资源短缺,需要保护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山区:扩大林业比例(建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平原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保护湿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陕西省1月和7月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及部分城市年均降水量图。

材料二陕西省可以划分为陕南、关中和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图乙为陕西省沿109°E

经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陕西省三大地理单元的农业发展方向分别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考查考生读图、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分析

陕西省陕南、关中、陕北三大地理单元各自的农业发展方向需要从自然环境入手,着重做到

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

【答案】陕南农林结合(水田农业和林业结合),关中以种植业为主(以旱作为主),陕北农

林牧结合。

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厂(3)题。

材料一图I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n为图I中甲地的气候统计图和河流水位年变化

图。图HI为图I中乙地的气候统计图。图I中丙地广泛栽植可作为优良造纸原料的辐射松,

生产纸浆出口。

材料二我国新疆吐鲁番出产的甜瓜深受市场欢迎。某企业欲在乙地开辟海外甜瓜生产

基地,开拓国际市场。

(1)简述甲地河流水位特征,并分析成因。

⑵简析乙地种植甜瓜有利的自然条件。

(3)简述丙地栽培辐射松和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考查考生读图、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第

(1)题,描述水位特征要先整体后局部,整体看水位较高,变化和缓,局部看高水位和低水位出

现的季节,注意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的情况。联系降水量的大小和上游沼泽分布即可说明原

因,注意甲地海拔较低,水流流速较慢。第(2)题,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主要从气候(光照、热

量、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角度分析,结合乙地气候资料和图中乙河发源地即可分析。

第(3)题,栽培辐射松的自然优势主要从气候、地形和土地资源等方面分析,图中丙地位于

40°S以南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发展纸浆出口的自然优势主要考虑工业的区位因

素,应从水源、交通角度分析丙地的区位条件。

【答案】(1)全年水位高(全年水位在3m以上);高水位在冬季(6月至7月),低水位在

夏季(12月至次年1月);水位年内变化较为和缓。降水量丰富;河流的上游有大面积沼泽,滞

留径流使高水位比多雨季节推迟数月;调节径流使水位变化和缓。

(2)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冬季温度低,农作物病虫害少;气候干旱(降

水量少),光照充足;有高山冰雪融水,灌溉水源稳定。

(3)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辐射松生长;宜林山地广;人口较少,土地资源充裕。水资源丰

富;距海较近,出口便利。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

省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

概述广东省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的生产状况,考查考生读图、分析、表述的能力。判断

图像时第一步要根据图例弄清两曲线所代表的内容,判读曲线的变化时要按照时间顺序先整

体后微观;分析原因要从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减少分析粮食产量,同时结合人口增加使粮食需

求增加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

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

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

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

10.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

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考生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注意从优势发挥、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

缩小区域差异等角度回答。

【答案】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

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

11.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

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

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

1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40

图乙

(1)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

(2)据图中和图乙,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

影响。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面临的灾害,以及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不

利影响,考查考生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分别比较气温和降水与常年同期差

异,描述地区差异及分布规律即可。第(2)题,春季气温回升后区域洪涝灾害主要是积雪融化

形成的春汛。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多,地势低平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后易发生洪涝

灾害,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为西部平原地区。第(3)题,东北地区纬度高、降水较少,农作物熟

制为一年一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两图信息显示该地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可从作物生

长期与土壤水分两方面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答案】(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C);偏低值

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

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广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

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

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

利于作物生长。

考点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全国卷】

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

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

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下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

构。据此完成广3题。

1.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o

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一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

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3.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②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

③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④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和城镇、农业发展状况,考查考生读图、联

系实际生活、综合思维的能力。第1题,通过图文分析可知,该类加工企业对技术水平要求不

高,但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离农村较近,农民干完农活之后有大量的

剩余时间,所以中心集镇更易招募劳动力。第2题,材料中提到该县有大量的务工务农兼业农

民,发展“村一中心集镇双栖”的居住模式,有利于农民到中心集镇参加工业生产活动,也利

于他们回农村发展农业生产活动。第3题,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能提高生产效率,但与带动

地区经济发展关系较小;外出务工人员在外地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经验,回乡创业可以带动

地区发展;传统农民进行多种经营也可以增加经济收入;在经济发展水平很低的时候不适合

大规模推进房地产开发。

【地方卷】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02~201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地区生

产总值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

148人

TW1均

20-0地

1-43.2区

24生

放10

-产

6总

量-1.

10-0值

(8

1-0忤.(

S0

)90-O4

80-)

4.20022015年间,该区域7(0-

C.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

5.该区域工业废水排放量在2005年发生转折,最可能的原因是()。

【解析】本题组考查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读

图、综合分析的能力。第4题,读图可知,2002、2015年间,该区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

长,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增加,后减少。第5题,读图可知,2002^2015年,该区域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持续增长;人口规模减小与工业废水排放量减少没有必然联系。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

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读图,回答6~7题。

An

6.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③

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7.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

行业是()。

【解析】本题组考查区域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考查考生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6题,读图可知,当地在200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

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

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第7题,崇明

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

展休闲旅游业。

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一般是以经济比较发达、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核心城市为中心,由

若干个空间邻近、联系密切、功能互补和等级有序的周边城市共同组成。城市群的发展可在

大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互联互通,促进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及城乡区域协同发展。

材料二成渝城市群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图甲为

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略图。

图甲

材料三下表为长江流域三大城市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产业结构统计表,图乙为

2000年、2010年和2016年成渝城市群部分城市的城镇人口统计图。

地区生产产业结构(%)

城市总值(X1(T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元)

重庆

成都

南京

□2000年自2010年■2016年

(

)

Id超雕嫌值阍鼬

XK点《sI«A»'州京宾fKiiiaaWK内n雇山广安«5>«®

(*K)

图乙

(1)根据成渝地区的区位特点,列出成渝城市群参与的重大国家发展战略。

(2)目前成渝地区在城市体系建设方面已具备的基础是;与南京相比,成

都和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O

(3)根据成渝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及城市群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指出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

的主要问题。

(4)为顺利推进成渝城市群建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o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背景、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城市化发

展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考查考生读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读图并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成渝城市群参与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第(2)题,读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成渝地区城市体系初步形成,城市数量众多,具有良好的基础。与南

京相比,成都、重庆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地区生产总值高和第一、二产业比重大。第⑶题,成

渝城市群建设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可以从城市等级体系不完善、城市发展不平衡、核心城

市带动能力不强等方面回答。第(4)题,针对成渝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的

措施,可以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分工、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回答。

【答案】(D“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大开发。

(2)城市等级体系初步形成,形成了两大核心城市,城市数量众多

地区生产总值较高,第一、二产业比重偏大(第三产业比重较低)

(3)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强,城市等级体系不够完善,城市间发展不均衡,城市间

功能互补不够,互联互通亟待加强。

(4)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做强区域中心城市,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结构;

促进核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完善区域协同发展机

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群内部的互联互通。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

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图I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图n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

(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

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

(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

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

有。

(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

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⑷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

是。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特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及背景,考查考生读图能力、地理实践力。

第(1)题,根据材料三可知,1980年,我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

港是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第(2)题,与深圳特区相比,位于“长三角”地区上海

市的浦东新区滨江临海,地理位置优越,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上海市,

经济腹地大。第(3)题,读图可知,雄安新区与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雄安新区基础设施条

件好;快速交通的发展好;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改善了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第(4)题,雄安

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了地理科学因地制宜的重要思想。

【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

(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

(3)与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4)因地制宜

10.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

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

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

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

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重(%)

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

(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

(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

(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队对此有专家建议,

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

一建议的合理性。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特点、工业化特点、区域产业结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等知识,考查考生读图、综合思维能力。第(1)题,读图可知,崇明城市化率远低于上海市,且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第(2)题,从产值和从业人员比重两个方面,对比其与全国的差异。第(3)

题,读表可知,崇明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较大,因此滞留的劳动力较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

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第二产业产值较高,但从业人员比重较低,第二产业对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

还不够强。第(4)题,读表可知,崇明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故能带动人

员就业,也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

(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

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

(3)第一产业的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

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传统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

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产业的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

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

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

(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

展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

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

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

:nnHnnHnnnHB::L:nnn::::::::::::::::::::::::::,^^HHIWf^HHH:::::::::::::::::::::::::::::

高频考点命题特点备考启示

结合某种农作物或某个具体区域分析农业1.以某区域农业发展为例,联系气

生产的区位条件和产生的影响等,命题形候、地形等因素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

区域农业发展

式中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并重,尤其是全国生产的具体影响,结合材料分析农业

卷常常以此类题目作为非选择题出现生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此类问

题的答题模板。

2.以具体区域为例分析某个区域经

结合某个具体案例并结合城市部分的知识

济发展的条件,通过分析该地区工业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综合考查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

化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产业

进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结构、城市建设、生态问题来探究问

题产生的原因

必备知识;

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

⑴自然条件

特征影响

气候温带湿润、半湿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

条件润季风气候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

地形平原、山地、高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

条件原相对完整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

黑土、黑钙土广

土壤泛分布,土层深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

条件厚,有机质含量粮基地的条件之一

⑵社会经济条件

对策

问题

尚未

潜力

生产

;

有机肥

,增施

的培肥

强黑土

度;加

耕作制

水”的

松蓄

、深

结合

耕松

松、

耕深

行“少

流实

表土

挥,

分发

黑土

治理

沟壑的

面、

对坡

,加强

造林

植树

重,土

为严

失较

开发

下降

壤肥力

不断

资源

森林

林业

态环境

保护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