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生物期末试题卷(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1.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人生食其污染的贝类会引发急性腹泻。则该病毒()A.进入消化道后,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B.RNA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上C.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D.在其核糖体上合成自身的蛋白质【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文可知,诺瓦克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无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RNA,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详解】A、病毒必须通过侵染细胞进行增殖,不能在消化液中进行增殖,A错误;B、染色体的组成主要是RNA和蛋白质,病毒RNA不能整合到人细胞的染色体上,B错误;C、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糖核苷酸序列中,C正确;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病毒的蛋白质,D错误。故选C。2.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叙述,正确的是()A.乌龟和松树具有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B.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层次是细胞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也是生命系统【答案】C【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各个层次相互依赖,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详解】A、松树不具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但乌龟具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故乌龟和松树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A错误;B、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B错误;C、在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中,能完整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小层次是细胞,因为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C正确;D、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因为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更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甲方向移动【答案】B【解析】【分析】1、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细胞,应先在低倍物镜下找到物像,至物像清晰并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然后换用高倍物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2、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详解】A、藓类叶片大,也需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移到视野中央再换用高倍镜观察,A错误;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B正确;C、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C错误;D、因为显微镜成的是倒像,所以要观察图1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中丙方向移动,D错误。故选B。4.H7N9病毒是一种新型的禽流感病毒,患者通常会伴随感冒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病毒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B.该病毒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C.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D.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答案】C【解析】【详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完成生命活动,因此该病毒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大量增殖,A项错误;B、该病毒利用宿主细胞中的核糖体合成病毒蛋白,B项错误;C、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组成该病毒的生物大分子也是如此,C项正确;D、该病毒和大豆叶肉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细胞结构,D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误认为病毒在普通的培养基上也能生活,与真核细胞最大的区别是无成形的细胞核,究其原因是不知道病毒是营寄生生活的非细胞生物,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具有生命活动,所以在培养病毒时必须利用活细胞作为培养基,而不能利用配制的普通培养基。5.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质B.蛋白质的多样性只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C.细胞核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细胞质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D.R基为—CH3和—C3H5O2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答案】D【解析】【分析】1、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NA复制和转录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
2、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直接造成了形成的肽链折叠方式不一样,在肽链基础上的形成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也就不一样,所以形成了蛋白质的多样性。根本原因是由于基因的多样性和基因选择性表达;
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
4、生物体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详解】A、DNA的主要合成场所是细胞核,RNA的主要合成场所也是细胞核,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A错误;B、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以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B错误;C、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D、R基为-CH3的氨基酸化学组成为C3H7O2N,R基为-C3H5O2的氨基酸化学组成为C5H9O4N,它们构成的二肽分子中,由于失去1分子水,所以C、H、O原子的数目之比为8:14:5,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核酸和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6.a、b、c表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如图所示的三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和特征分别是()①酶②抗体③载体④选择性⑤特异性⑥专一性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①;⑤④⑥ C.③①②;④⑥⑤ D.③②①;⑥④⑤【答案】C【解析】【分析】由题目可知:a过程X与Y结合进入细胞,这显然是物质的运输过程;b过程X与Y结合X变成其它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符合酶的特性;c过程X与Y结合X被清除,这符合抗体的特性,由此作答。【详解】a过程是物质的运输,Y是载体蛋白,具有选择性运输的作用;b过程是酶促反应,Y是酶,X是反应物,酶具有专一性;c过程是免疫反应,X是抗原,Y是抗体,抗体具有特异性,ABD错误,C正确。故选C。7.下图是植物细胞部分膜结构示意图,它们分别属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顺序)()
A.叶绿体膜、细胞膜、线粒体膜、核膜B.细胞膜、叶绿体膜、线粒体膜、内质网膜C.叶绿体膜、核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D.细胞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核膜【答案】A【解析】【分析】真核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具有单层膜的细胞器有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和溶酶体,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此外细胞膜是单层膜,细胞核具有双层膜。【详解】据图分析,①为光滑的双层膜,内膜不向内折叠,为叶绿体膜;②为单层膜,可以为液泡、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膜;③为双层膜,且内膜向内折叠,为线粒体膜;④有两层膜,不连续,即有核孔,因此该膜为核膜,故选A。8.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细胞膜破坏后的胰岛B细胞匀浆经密度梯度离心,可以分离得到多种细胞器B.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消化后的一些产物可作为原料再度利用C.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也对蛋白质进一步包装与分类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有关,但不参与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答案】B【解析】【分析】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可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以及吞噬并杀死侵入的病毒、细菌;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详解】A、分离细胞器所用方法为差速离心法,A错误;B、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消化后的一些产物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可重利用,B正确;C、内质网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加工,高尔基体主要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包装,C错误;D、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都有关,D错误。故选B。9.如图表示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①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B.①过程增加了细胞数量,②过程增加了细胞种类C.图中②过程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图中③④⑤过程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中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生长;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③④两个过程。【详解】A、据图示可知,①过程表示细胞增殖,②过程表示细胞分化,A正确;
B、①过程细胞分裂增加了细胞数量,②过程细胞分化增加了细胞种类,B正确;
C、图中②过程为细胞分化,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既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C正确;
D、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为止,图中③④过程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D错误。
故选D。【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概念和实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对相关概念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0.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在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由于气孔关闭,光合作用不但不能继续增强,反而下降,主要原因是()A.水分解产生的H+的数量不足B.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产生量不足C.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的ATP的数量不足D.水分含量减少【答案】B【解析】【分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而二氧化碳是通过叶片的气孔进入的,水是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夏日中午12时,由于阳光过强,蒸腾作用过强,植物为了保持水分使气孔关闭,就会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造成光合作用的速率下降,即出现光合午休现象。【详解】A、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H2O分解产生的[H]数量较多,A错误;B、夏季中午由于阳光过强,植物为了防止蒸腾作用散失过多的水分,使气孔关闭,但同时二氧化碳吸收减少,导致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固定减少,生成的三碳化合物产减少,B正确;C、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ATP数量较多,C错误;D、光照最强的夏季中午,植物自身的保水机制不至于导致水分含量减少,即使水分含量有所减少,也不是导致该条件下发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11.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据图分析,说法正确的是()A.c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C.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D.①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据图分析可知,①表示糖蛋白,②④表示膜蛋白,③表示磷脂双分子层。a表示协助扩散,b、d表示自由扩散、c表示主动运输。【详解】A、根据糖蛋白的分布可判断出上面为细胞膜的外侧,据此可知c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由细胞内向细胞外排出物质,所以不可代表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A错误;B、①②④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B错误;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③磷脂双分子层不是静止不动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错误;D、①糖蛋白与细胞识别、信息传递有关,可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功能有关,D正确。故选D。12.下列与物质运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减少B.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只是因为影响了膜的流动性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的速率与其膜上的载体数量无关D.胰岛素分泌到内环境的过程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答案】C【解析】【详解】A.黑藻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液的渗透压逐渐增大,A项错误;B.温度影响物质跨膜运输速率,可能的原因是影响了膜的流动性,或者影响了酶的活性,进而影响了细胞的能量供应,B项错误;C.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不需要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协助,C项正确;D.胰岛素通过胞吐作用进入内环境,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项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C。13.如图为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①为核膜,因为有核孔故属于全透性膜B.②为核仁,与核糖体形成有关C.③为染色质,是细胞中DNA储存的主要场所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答案】A【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图中①是核膜、②是核仁、③是染色质、④是核孔。2、细胞核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染色质。核膜由双层膜构成,膜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核仁在不同种类的生物中,形态和数量不同,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染色质、染色体的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详解】A、①为核膜,其上有核孔,是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孔道,其具有选择性。但核膜是选择透性膜,A错误;B、②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B正确;C、③为染色质,化学组成是DNA和蛋白质,所以是细胞中DNA储存的主要场所,C正确;D、④为核孔,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D正确。故选A。14.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NADPH为氧化型辅酶Ⅱ,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能量B.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C.能提供给绿色植物各种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多的过程是5D.2过程需多种酶参与,且需要ATP供能【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过程是光反应阶段;2过程是暗反应阶段;3、4、5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其中3过程是有氧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4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5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无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可以用3表示。【详解】A、NADPH是还原型辅酶Ⅱ,既可以作为还原剂,又可以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B、细胞生物都能进行呼吸作用,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完全相同,所以各种生物体(病毒除外)都能进行的过程是3,B正确;C、1、3、4和5过程都能产生能量,但1阶段的能量只能用于暗反应,3、4、5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可以用于各种生命活动,5过程产生的能量最多,因此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最多的是5过程,C正确;D、2过程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需要多种酶参与,且需要ATP供能,D正确。故选A。15.下图甲、乙、丙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三个阶段,a是染色体数,b是染色单体数,c是核DNA数,a、b、c的数量关系正确的是()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甲、乙、丙【答案】B【解析】【分析】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单体的数量与核DNA数量相等,是染色体数的二倍。不存在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相同。【详解】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染色单体的细胞中(前期和中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甲符合题意;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此时染色体∶核DNA=1∶1(染色体数目加倍),丙符合题意,即B正确,ACD错误。故选B。1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核膜上的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进出细胞核的通道C.生物膜系统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也包括视网膜、口腔黏膜等D.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生物膜系统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的物质不能通过细胞膜;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具有选择性;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详解】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大分子的台盼蓝不能通过,因此被台盼蓝染液染成蓝色的细胞,其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A错误;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大分子物质并不能自由通过,B错误;生物膜系统指的是细胞内的所有膜结构,包括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但是不包括视网膜、口腔黏膜等,C错误;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等有关,D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特性、核孔的功能等知识点,明确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运输物质也具有选择性。第II卷(非选择题)本卷均为必考题,共4大题52分。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17.艾滋病是人类社会最为关注的一种疾病,在2002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比2001年同期增长了16.7%,累计感染总人数已增长到100万人。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专家估计到2010年时,我国实际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将达到1000万人。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艾滋病病毒不具细胞结构,它的生活方式是_____________。繁殖方式是_____________。(2)它主要侵染人体的______________细胞。病毒繁殖所需要的养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_细胞。(3)如果图中的病毒是SARS病毒,它与艾滋病病毒在结构和组成上的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SARS病毒和肺炎双球菌都能引起人体患肺炎,这两种病原体在结构上有何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寄生②.在宿主细胞内增殖③.淋巴细胞④.宿主⑤.都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⑥.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细胞【解析】【分析】HIV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肺炎双球菌属于原核生物,有细胞结构。【详解】(1)HIV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在宿主细胞内增殖。(2)HIV主要侵染T淋巴细胞,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增殖时,以自身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内的原料合成子代病毒。(3)SARS病毒和HIV都是病毒,都含有RNA和蛋白质。(4)SARS病毒无细胞结构,肺炎双球菌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18.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植物重要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可以达到增产的目的,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达到水稻的增产,例如施用农家肥,其原理是______,研究发现,水稻幼苗在无光下,叶片发黄,推测原因是______。若想绘制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则应以波长为横坐标,以光合色素的______为纵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2)以黑藻、NaHCO3、聚光灯等为实验材料,研究光的波长对黑藻光合速率的影响。如果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罩住聚光灯,研究发现用绿色玻璃纸罩住的实验组气泡的产生量最少,原因是______。若将装置密封,最终溶液的pH保持不变,此时光反应和暗反应速率与实验开始时相比分别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3)大棚蔬菜的种植中,适当增加昼夜温差也是增产的措施之一,其原理是______。【答案】①.农家肥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者回答:经微生物分解增加CO2浓度和无机盐离子)②.水稻幼苗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③.吸收光能的百分比④.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⑤.下降、下降⑥.白天适当增温,光合作用强度大,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减少,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增多【解析】【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或者转化为乳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酶数量和活性、色素的种类和数量等属于内因,光照强度、温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和无机盐等属于外因。【详解】(1)可以通过多种措施达到水稻的增产,例如施用农家肥,其原理是农家肥含有大量微生物和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可提高大棚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水稻幼苗在无光下,叶片发黄,推测原因是水稻幼苗在无光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绘制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则应以波长为横坐标,可以以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能的百分比为纵坐标,所得曲线就是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2)绿色玻璃纸只允许绿光透过,光合色素对绿光的吸收最少,所以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少,气泡最少;若装置密封,溶液的pH保持稳定,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光合速率与开始相比下降,所以光反应和暗反应均下降;(3)大棚蔬菜种植时白天适当增加温度,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夜间降低温度,可以降低呼吸作用的强度,总体上有利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利于增产。【点睛】本题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呼吸作用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9.为细胞膜的结构图,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括号内填写图中序号或字母,横线上填写文字):(1)细胞膜的外侧是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2)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_______和_______共同决定的。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______。(3)不同细胞的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的不同?_____________(填写标号)。(4)这种细胞膜的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_____。(5)动物细胞吸水膨胀后,质膜的厚度明显变小,这说明质膜具有__________。【答案】(1)①.B②.2糖蛋白(或1多糖)(2)①.4磷脂双分子层②.磷脂分子③.大多数蛋白质分子④.糖蛋白(3)5(4)流动镶嵌模型(5)一定的流动性【解析】【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A侧表示细胞内侧,B侧表示细胞外侧;1表示多糖,2表示糖蛋白,4表示磷脂双分子层,5表示膜蛋白。2、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细胞膜的流动性对于细胞完成物质运输、生长、分裂、运动等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小问1详解】题图可知,1表示多糖,2表示糖蛋白,B侧表示细胞膜外侧,B侧表示细胞膜外侧的依据是2(或1)只存在于细胞膜的外侧。【小问2详解】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4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具有流动性,主要表现为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可以侧向自由移动,膜中的蛋白质大多也能运动,即细胞膜的流动性是由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共同决定的;细胞膜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有关,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糖蛋白。【小问3详解】蛋白质在细胞膜执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与数量就越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产品与个人体质匹配度的研究
- 科技发展与网络安全如何应对挑战
- 表扬护士的表扬信(15篇)
- 农产品供货合同范本
- 修理提成合同范本
- 消防队消防领导讲话稿(5篇)
- 春天的校园广播稿
- 主播类合同范本
- 公司消防合同范本
- 中铁青工合同范本
- 2024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 《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承包送货合同模板
- 第一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专项训练
- 2025年中考复习必背外研版初中英语单词词汇(精校打印)
-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申报书:0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GB/T 44679-2024叉车禁用与报废技术规范
- 《船舶精通急救》全套教学课件
- 2024智能家居行业创新发展与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贵州人民版五年级劳动下册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