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A/2F/wKhkGWYBY4SANVMwAAIPE17tmTU501.jpg)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A/2F/wKhkGWYBY4SANVMwAAIPE17tmTU5012.jpg)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A/2F/wKhkGWYBY4SANVMwAAIPE17tmTU5013.jpg)
![《望海潮》《扬州慢》联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4/3A/2F/wKhkGWYBY4SANVMwAAIPE17tmTU5014.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古兴衰之城万代记忆之文——《望海潮》《扬州慢》联读【学习目标】1.赏析两首词的意象,比较写景手法的异同2.结合背景,体会两位词人不同的情感,了解文学的城市记忆功能【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赏析两首词的意象,比较写景手法的异同2.学习难点:了解文学的城市记忆功能【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印象中的杭州、扬州是怎样的城市?这种印象来源于什么(实地游玩还是古诗词?)我们对城市的了解,一方面来源于现实,另一方面来源于文学作品中的记忆。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柳永笔下的杭州和姜夔笔下的扬州。文本赏析活动一:初见——赏城市之景诗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意象)我们来看看这两位词人选取了怎样的意象来描绘这两座城市。请大家完成下面的内容(给出一个范例)《望海潮》《扬州慢》同样是写树,一个是郁郁葱葱的云树;一个是高大萧条的乔木。同样是写水,一个是气势磅礴的怒涛;一个是凄凉刺骨的寒水。同样是写桥,一个是热闹繁忙的画桥;一个是无人寻访的二十四桥。同样是写花,一个是飘香沁人的桂子、娇艳欲滴的荷花;一个是无人欣赏的红药。同样是写乐声,一个是悦耳动听的菱歌羌管;一个是凄清低沉的清角。可见,意象相同,意象特点不同,所构成的意境也就不同。据此,我们感受到这两座城市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明确杭州:富庶美丽、繁荣壮丽扬州:凋残败坏能否选择你喜欢的几句,试着朗读?活动二:探寻——图城市之景两位词人又是怎样组合这些意象描绘出城市特点的呢?请大家完成下面表格,比较两首词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明确同:情景交融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异:《望海潮》铺叙一句一景——都市繁华之美自然风光之美民生安乐之美点染《扬州慢》对比(昔日繁华今日萧条)用典(语典)乐景衬哀情(念桥边红药,年年年知为谁生?——念桥边红药,花凋残,满地伤。)用典:化用的杜牧诗句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赠别二首(其一)》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活动三:情感表达与城市记忆1.一切景语皆情语,词人正是借着这样的城市之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链接背景材料:材料1《望海潮》写作背景:《望海潮》是柳永投赠之作。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途经钱塘(今浙江杭州)。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写下了《望海潮》首词,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材料2《扬州慢》写作背景: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立其间。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大举南侵,攻破扬州、建康、临安等城,焚掠一空。此后不断地发动对南宋的进攻。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人十万铁骑破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扬州再次遭到极其惨重的破坏,变成一座空城。隆兴二年(1164),金兵又大举进犯淮南地区,扬州又一次受到影响。在1176年冬至,诗人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的扬州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抒写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荒凉残破景象的哀思。明确:《望海潮》表达了诗人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情《扬州慢》表达了词人因祖国山河的残破、人民的不幸而极其心痛之情再读诗歌两首词一欢歌悲吟,我们从中发现诗歌不仅给我们描绘了祖国大好河山之景,也承载着一段段历史。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把握诗歌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认识古典诗歌的当代价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认为今天我们学习古诗词的意义。链接材料:材料3: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一代代人创造了它之后纷纷离去,却把记忆留在了城市中。——冯骥才《城市为什么需要记忆》材料4:集体记忆是在一个群体里或现代社会中人们所共享、传承以及一起建构的事或物。一个“记忆的场所”是任何重要的东西,不论它是物质或非物质的,由于人们的意愿或者时代的洗礼而变成一个群体的记忆遗产中标志性的元素。——[法]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明确:城市里不止是一个人的记忆,还有集体记忆,我们今天看到的是一个又一个文学作品传承下来的城市记忆。如北平,有老舍笔下历史悠久的古城,有郁达夫笔下幽深的胡同,……这才构成了所有北京人对这座城市的记忆。一个人的记忆,也许仅仅是记忆。当作家们把“记忆”和“想象”带进文学中来,这座城市才有了生气,才有了表情,才有了情感。当个人的记忆成为群体记忆,就成为一种文化。小结从文学表达来看,讴歌太平和反映灾难都是文学的责任。《望海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零售业中的顾客安全保障措施
- DB3715T 69-2025研学旅游指导师服务规范
- 专业技术人才海外培训服务合同(版)
- 上海股权转让合同文本
- 二手房转让合同定金协议书范本
- 中外合资企业劳动合同样本
- 个人保证担保融资合同协议
- NBA赛事中国区电视转播合同
- 互利共赢投资合作合同
- 个人物流配送服务合同模板
- 以房抵债过户合同范本
- 重大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 2024年1月高考适应性测试“九省联考”英语 试题(学生版+解析版)
- 一人出资一人出力合伙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2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一模物理试题和答案
- 施工工法的编写与申报(完整版)
- 歇后语大全500条
- 2024年北京法院聘用制审判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省农发集团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慢性压力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与调理方法
- 杏花乡卫生院岗位说明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