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3篇)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3篇)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3篇)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3篇)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3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第1篇】

【说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更多地了解有关我国一些传统节日的来历、习俗、

饮食等深刻内涵。

2.通过汇报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总结能

力和组织交际能力。

3.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家过节的过程,或者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

刻的事。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当地表达出来,要表达真情实感。

4.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热爱生活,增强民族意识。

【说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整

合信息,用不同方式展示交流的能力。

【说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并能正确运用按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经过表达完整,有

自己的真情实感。

【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说教学课时】

1课时

【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播放春节贴春联、清明节踏青、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

吃月饼的画面。

2.谈话激趣:谁能说说这些传统节日的时间呢?(自由交流)

3.导入课题:同学们每个节日都有着不同的风俗。前一阶段,我

们各小组针对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相信你们一

定有许多收获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一些传

统节日,去感受一下这些节日的风情吧!(板书课题)

二、展示活动成果。

预设一:春节组同学展示交流:

1.谈话过渡: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都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那么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春节组的同学一起了解一下春节习俗!

(1)展示故事:关于春节,有一种传说是:中国古时候有一种

叫“年”的兽。每到除夕就出来伤害人命。一年除夕,来了个老人。

他在门上贴上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浑身一抖,大叫了一声。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喈里啪啦”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

逃走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

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

守更待岁,祈求来年的幸福平安。

(2)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

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

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这里有几副春联,谁来为我们读一下?(春节组的同学现场表演

写春联。)

(3)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很普遍,浓墨重彩的年画给千

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把收集的几幅年画张贴在

墙上,学生欣赏,交流评议。)

(4)古诗诵读:春节是古代传统的节日,有许多诗人都用他们

的笔来描绘春节的热闹景象。下面请欣赏我们带来《元日》——元日

(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5)歌曲欣赏,齐唱《新年好》。

预设二:元宵节小组成果展示。

(1)猜灯谜:“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

活动,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以奖励小礼物的方式出灯谜:

・内里有人(打一字)谜底:肉

•伞兵(打一成语)谜底:从天而降

•农产品(打一成语)谜底:土生土长

•初一(打一成语)谜底:日新月异

(2)元宵节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

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展示本

地庆元宵视频。)

预设三:重阳节组的同学展示交流。

1.在《易经》中,人们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称重阳。古人认为这是个吉祥的日子,因此

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重阳节。这就是重阳节名字的由来。

2.课件展示古人重阳节登高。

三、明确范围,讨论理解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

提示:在介绍自己知道的节日时,要从节日的来历、形式、特色

以及自己参加过哪些节日或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场面、情景几方面

来说,说时要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读书上提示,明确本次的习作所要写的内容:可以写自己

家过节的过程,也可以写在节日中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

3.小组交流。

四、板书设计:

中华传统节日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看、听、感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第2篇】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传统节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的识字课。本文是一首以我国传统佳节为题材的韵文。传统

佳节,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联结着中华儿女的精神血脉,也承载着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古老文化。

全文共有八句话,前七句话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了春节、元宵节、清

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七个一年中重要的传统佳

节和相关习俗。第八句话与第一句话相呼应,表示新春佳节转眼又至。

全文语言平实,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读易记

配合韵文内容,安排了贴窗花、赛龙舟两幅插图,体现了传统佳节的

热闹、喜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

俗,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象、直观地了解节日习俗。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低年级能使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要求:(1)

指导学生认识“传”“统”等11个认读字,会写“贴、街”等9个会

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传统”等词语的意思

(3)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热爱祖国传统节日

3.教学重、难点:

识字教学始终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况且本课为识字课,因此,

我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是“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熟读儿歌。”

二、说教法、学法:

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

学定教的思想,借助“节日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是节日”的句式贯

穿整堂课,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通过观察、谈话,平等地与学生

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这样更好地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突出在玩中,学乐中学,以自主探究的学

习方式为主,同时注重教给孩子识字方法,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

望。

三、说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说说你最喜欢的节日,以及为什么喜欢这个节日?2、结合我们班

同学列举的节日,老师把节日分成了两组,大家火眼金睛看一看,这

两组节日有什么不同?(课件出示两组节日)

2、师:对于世代相传的节日我们称之为“传统”,谁来说一说传统的

意思?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我们一起来大声读一读课题

2.传统节日。

(二)初读儿歌,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文中提到了哪些节日?用“——”划出来。

(三)再读课文,学习识字。

1.读课文,说话训练“节日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是节日”

2.讨论节日习,说话训练节日习俗有什么。

3.说话训练,节日是什么时候,节日习俗有什么。

4识字: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用口诀写字

语文的课堂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作为一堂低年级的识字课,要让

学生能说,会说,并教其识字写字。针对本课生字散落全文的特点,

采用随文识字,根据生字的结构,让孩子跟着识字口诀记住生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传统节日说课稿【第3篇】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传统节日》是一首介绍祖国传统节日的童谣,讲的是中国的传

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的

习俗,让学生从中认识、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并知道每个节日的具

体时间。

2、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贴近生活,浅显易懂,学生喜闻乐见。教学时,主要

让学生根据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这些传统节日的,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说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

(3)借助、资料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并知道它们的

具体时间。

(4)感受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

化底蕴。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赘美之情。

二、说教法学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我确立了以学定

教的思想,先借助,同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

了解传统节日中的风俗,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进行朗

读。

通过观察、谈话平等的与学生交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通过儿歌导入,营造了节日氛围,激发了学生兴

趣,自然的过渡到了课题并让学生对什么是传统节日有了一定了解。

2、课前热身:

3、初读,整体感知,让学生整体感受了童谣的韵律美。分小组

读课文,标出序号,圈出节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4、深入学习,了解传统节日,练习朗读、说话

(1)学习我国最隆重、最盛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一春节,

教学时先出示,让学生观察:小朋友,图上画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再

让学生说一说春节这一天还有哪些风俗呢?春节是几月几日呢?最

后再交流: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体会应该以一种什么语气读这一

个节日。

(2)学习元宵节时和学习春节的方法相似。

(3)学习完这两个节日后我同学生一起归纳了学习这两个节日

的学习方法:看(想)——说——读并让学生分小组照以上方法小组

学习其余五个节日。

(4)全班交流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5.拓展延伸:

(1)全班一起拍手读,童谣感受节日的美好。

(2)进行记忆挑战赛,检测学生对节日时间的识记情况。

(3)说话练习:再次加深印象,感受节日的美好。

总之,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

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而精深的文化内涵,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

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了解了每个

节日的内涵,感受节日的欢庆与幸福,并激发民族自豪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