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1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2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3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优高联考

⑤有些人认为只要学好了语文,思想内容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因而就想专在字词语

句方面下功夫。这个想法也不对。有人写工作总结写不好,写调查研究的报告写不好,认

高一语文试题

2024.1

为这只是“写"的问题。学好了语文,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是不是一定写得好?不一定。为

什么?工作总结必须参加了某项工作,对这一项工作比较全面地了解,知道这一项工作的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优点和缺点,经验和救训,再加上语文程度不错,才能写好。调查报告也一样,一定要切切

注意事项:

实实地调查,材料既充分而又有选择,还要能恰当地安排,才能写好。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⑥这样说起来,要写好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既要在语文方面下功夫,也要在实践方面

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下功夫。两方面的功夫都要认真地做,切实地做。

⑦学语文为的是用,就是所谓学以致用。经过学习,读书比以前读得透彻,写文章比以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前写得通顺,从而有利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这才算达到学习语文的目的。进一步说,学习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语文还可以养成想得精密的习惯,理解人家的意思务求理解得透彻,表达自己的意思务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表达得准确;还有培养品德的好处,如培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等。这样看来,学习

材料一:

语文的意义更大了,对于从事工作和培养品德都有好处。

①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

(摘编自叶圣陶《认真学习语文》)

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对学习语文我们要有正

材料二:

确的认识。

这种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其流弊,第一是学生“很轻松,听不听可以随便。但是,

②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刨子

想到那后果,可能是很不好的”。其次,“学生会不会习惯了教师都给讲,变得永远离不开教

凿子是工具,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我们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

师了呢?永远不离开教师是办不到的,毕业了,干什么工作去了,决不能带一位救师在身

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思想和语言是分不开

边,看书看报的时候请教师给讲讲,动笔写什么的时候请教师给改改。那时候感到不能独

的,想心思得靠语言来想,不能凭空想。可以说,不凭借语言的思想是不存在的。固然,绘

自满足当前的实际需要,岂不是极大的苦恼?"

画、音乐、舞蹈表达思想内容是不凭借语言的,绘画凭借线条和色彩,音乐凭借声音和旋律,

这就触及教育学上的根本问题: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圣陶先生的看法是,

舞蹈凭借动作和姿态,可是除了这些以外,表达思想都要依靠语言。

“各种学科的救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学、教学,就

③就学习语文来说,思想是一方面,表达思想内容的工具又是一方面。工具有好有坏,

“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

有的是锋利的,有的是迟钝的,有的合用,有的不合用,这是一方面。思想也有好有坏,有的

受用一辈子。在这个问题上,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现在已经众口传诵,那就是:“教是

是正确的,有的是错误的,有的很周密,很深刻,有的很粗糙,很肤浅,这又是一方面。学习

为了不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

语文,这两方面都要正确对待。

的熟练技能。”

④有些人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用来表达的语言好不好无所谓。有些人甚至认为语文

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在于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例如要求学生预

是雕虫小技,细枝末节,不必多注意。既然这样,看书无妨随随便便,写文章无妨随随便便。

习,给以必要的指导:发起对课文的讨论,予以有效的启发;对学生的作文只给些评论和指

文章写出来半通不通,不认为不对,反而认为只要思想内容好,写得差些没有关系。实际

点,让他自己去考虑如何修改;如此等等。这样救学,当然比逐句讲解吃力,但是这才是教

上,看书,马马虎虎地看,书上的语言还不甚了然,怎么能真正理解书的内容?写文章,马马

学的正经道路。正如圣陶先生所说:“把上课时间花在逐句讲解上,其他应该指导的事情就

虎虎地写,用词不当,语句不通,怎么能说思想内容好?文章写不通,主要由于没想通,半通

少有工夫做了;应该做的不做,对不起学生,也对不起自己。"

不通的文章就反映半通不通的思想。

(摘编自吕叔湘《(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高一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11.C(文中“之”相当于结构助词“的",“蚓无爪牙之利”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2.A(“受到朝廷的褒扬”于文无据)

13.①以水之在地中,比喻公之神在天下,无处不在,说明韩愈不只属于潮州。②作者以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反驳“其不眷恋于潮也"的观点。

(一)(17分)

(评分标准:共3分。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意思对即可)

1.C(张冠李戴)

14.(1)韩公远离京城约万里,而贬官到潮州,不到一年便回去了。

2.A(“语文和实践两方面的功夫都认真、切实地做”是写好工作总结和调查报告的必要条

(2)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了。

件,不是充分条件)

(评分标准:共8分。每句4分)

3.D

(二)(9分)

4.①开篇先分析语文的含义,提出对学习语文我们要有正确认识的观点。②然后指出学习

15.C(“如几丈圆的金轮"错)

语文要正确对待语言和思想两方面。③接着批驳了学习语文的两种错误认识。④最后

16.①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描绘。从太阳未出时的万峰沉寂,到太阳初升时的一线云光,再到

强调学习语文的目的和好处。

太阳升起时的光芒万丈,完整地描绘了泰山日出的全过程。②运用多种色彩进行描绘。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如以“碧沈沈”描绘日出前昏暗的景象,用“扶桑红"“并作红光”描绘日出时红光四射的

5.①材料一针对两种错误认识发表议论,一是只重视思想内容而不重视语言,二是只在字

景象。③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山如舞袖"运用比喻,写出了云海涌动的景象;“万顷

词语句方面下功夫而不重视思想内容,提醒人们要正确对待语文学习。②材料二针对教

冯夷宫”运用夸张,写出了日出时恢弘的景象。④精选典型意象。选取山峰、云海、天风

师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法发表议论,引出叶圣陶“教是为了不教"的观点。

等意象,共同描绘出泰山日出时云海升腾、日光涌动的景象。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18分)

(三)(6分)

6.C(“意在引起读者对乡村老人的关注”错》

17.(1)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7.B(“象征生命中的磨砺"错)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8.①运用比拟,将土地人格化,把给土地浇水的情景描绘成土地喝水,“滋滋”一词描摹土地

(3)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吸水的声音,使人如闻其声,表现作者对土地的热爱。②运用比喻,将土地喝水的情景比

(评分标准:共6分。每句1分,有错则该句不得分)

作醉鬼三爷喝酒,写出了土地喝水的酣畅淋漓,描写具体,幽默有趣,亲切自然。

三、基础与运用(20分)】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0分)

9.①情由景出。深秋乡村,原野空旷,叶落草枯,燕走巢空,庄稼收毕,作者感觉轻飘如空

18.①亲子关系②文化性③强制

壳,内心茫然而虚无。②情因思变。面对一地空旷,想到岁月留白,如水墨画上空无一物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的白处无需粘贴生动之物,空旷的岁月也无需填充。③理随情至。生命有四季,人生有

19.C(“我"和鲁镇的玩伴虽然有辈分的差异,但年纪都相仿,因而即便吵闹起来,也不算“犯

春秋,面对空旷的岁月,我们应顺其自然,坦然处之。

上”,与“教化权力"无关)

(评分标准:共6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20.(1)男女有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