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时,我们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2.词句段运用: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以及这样写的妙处;说说分号的用法;了解路牌的读音。3.日积月累:通过看图、感悟、体验、诵读古诗《过故人庄》。二、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2.学习排比这一修辞手法,交流体会排比句的特点与作用。3.了解分号的作用,学习正确使用分号。4.认识路牌,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5.背诵古诗《过故人庄》,感受田园生活的恬静与美好。三、教学重点1.回顾本组课文,学习“读进去,想开去”的读书方法。2.体会排比句在文章表情达意上的作用。3.感悟古诗《过故人庄》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四、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阅读“交流平台”并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进行交流,说说自己的心得。2.想象《过故人庄》一诗所描绘的画面或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其表达的情感。五、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这一单元,我们走进大自然,触摸了山川湖泊的心跳,领略了自然界的奇妙。行走在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大胆的想象,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就这个话题,谈谈怎样阅读文章。设计意图: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开门见山,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交流平台1.过渡: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你能说说从哪些内容想到了什么吗?2.充分交流,打开大胆想象的思路。(1)阅读文章时,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①交流:阅读老舍的《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时,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还能联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或者联想到其他作者写的有关草原的作品,如《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撒满珍珠的草原》《茫茫的草原》等。②课件出示拓展内容,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导学:读懂了《草原》主客相聚的欢快场景,可以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置身于这个场景会怎样?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这样的场景应该如何描写?例如,过年过节时,亲朋好友齐聚一堂的欢快场景该如何描写?③完成表格,交流学习收获。欢快场景如何描写草原过年过节(2)阅读文章时,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①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丁香结》中,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到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追求。②拓展交流:我们还可以根据丁香结从生活经验想开去,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见到的其他植物,如杏花、梨花、梅花、栀子花等,这些花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气味?试填写表格。花名样子颜色气味杏花梨花梅花栀子花小结:阅读的时候,既能读进去,又能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在今后的阅读中,我们应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这一环节,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归纳阅读的方法:阅读文章时,要联系生活经验想开去;要能从课文内容中联想到更多。在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时,有意识地由课本延伸开去,从一篇到多篇,从课内至课外,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语文实践中提高,把学生真正引导到读书的快车道上。三、总结收获同学们,其实我们刚刚进行的学习是一种联想阅读,是一种层次较高的研究型阅读。人们在读书的时候,看到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往往把它们和别的事物联系起来,人们把这种思维活动叫“联想”。联想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有时候是把书本上所写的事物和道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比如,我们读了白居易的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就会由野草的顽强的生命力联想到革命事业也是压迫不倒、摧折不了的。比如,读了陆游的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我们也许会联想到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阅读会伴你一生,自觉进行这样的阅读,你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教师对本节课阅读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学生自觉进行这样的阅读,爱上阅读。第二课时一、明确目标,直入主题本节课的学习有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排比句的表达效果;二是了解分号的用法;三是能通过路牌上的拼音,认识地名;四是学习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诗《过故人庄》,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设计意图:直接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简单明了,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解所学知识。二、学习词句段,能准确运用(一)读一读,学一学。1.出示例句,读一读,体会这几组句子都有什么特点,说说这样写的好处。2.指名读句子,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3.引导学生说说这几句话有什么特点,从中读到了什么。4.学生交流:(1)用到了排比的修辞方法。第一组句子选自课文《花之歌》,通过排比,强调了花的用途。第二组句子选自《桂林山水》,写出了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第三组句子选自《祖父的园子》,通过拟人、排比,表现了祖父的园子里一切都是鲜活的,“我”在这里的心情是快乐、自由的。(2)这几组句子,句式整齐,在结构形式上有一种匀称美,读起来觉得句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5.小结:我们在写风景的时候,不妨使用排比句式,可以强调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增强表达的效果。(二)读一读,说一说。1.读下面的句子,再说说分号的用法。(课件出示句子)(1)有感情地朗读这几个句子。(2)想一想:这里的分号有什么作用?2.学生认真思考,交流所得:第1自然段讲了花的使命。第一句讲白天,花有两种使命: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使清风芬芳馥郁。两种使命都是花白天完成的,分号就起到并列的作用。第二句讲花在微睡时和醒来时的两种情况,中间用分号告诉我们这两种情况是并列的。第2自然段讲了风的形成离不开冷热空气的对流。第一句讲了形成热、冷空气的两种条件,用分号表示并列关系。(三)读一读,想一想。1.出示书上的两个路牌,引导学生自己试着拼一拼音节,认一认地名。2.指名读,说一说你是怎样知道这个地名的读法的,借助拼音该怎样读。3.观察一下,路牌上拼音的写法有什么特点?指名说一说路牌上拼音的书写特点。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的名字用拼音应该怎样拼写,正确拼写自己的名字后,再试着拼写同学或亲友的名字。(试着自己拼写自己的名字)5.鼓励学生试着拼一拼、写一写家乡的地名。设计意图:词句段运用的环节设置了三道题目,分别指向“排比句”“分号”和“路牌”。这个环节所学的内容倾向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旨在训练学生学会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把句子写具体,熟练运用分号把并列关系的分句分隔开,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学以致用还要体现在生活实际中,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认路牌,构建语文与生活联系的桥梁,达到训练的目的。三、诵读田园诗,体会朋友情1.过渡: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几篇写景的文章,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在古代,美丽的大自然也让诗人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有一首诗被人称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平淡却见功力。(课件出示古诗《过故人庄》)2.教师简介诗人。3.学生自由朗读,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4.指名读诗,相机正音。5.学生多种方式练习朗读。6.提供下面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自己试着理解诗句内容。过:拜访。故人:老朋友。具:准备,置办。鸡黍:指农家待客的丰盛饭食。邀:邀请。郭:古代城墙有两重。内为城,外为郭。轩:门窗。场圃:谷场、菜园等种菜和收打作物的地方。把酒:饮酒。话桑麻:闲谈农事。还:返回。就菊花:饮酒赏菊。7.图文对照,用联想阅读法试着学习这首诗。(1)老朋友请孟浩然到他家去,孟浩然看到了怎样的田园风光?(翠绿的树木环绕着小村子,城墙外的青山连绵起伏,就像一幅清淡的水墨画。打开窗户,看到了丰收的打谷场,菜园里蔬菜长势喜人。)(2)两个老朋友在谈些什么呢?(谈谈这段时间的农事,庄稼长得怎样,会不会丰收。孟浩然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的那一天,再来一起饮酒赏菊。)8.小结:这首诗不仅让我们读到了自然恬淡的田园风光,更让我们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