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项练(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内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下面诗词,回答后面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___________。
1.将全诗补充完整。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杂兴:___②篱落:
③日长:___④惟:
3.诗中用梅子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菜花稀,写出了时节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4.“惟有蜻蜓蛱蝶飞"一句用(A.动态B.静态)的“蜻蜓蛱蝶飞”,衬托出了村中的_____________,这种写法叫作(A.以动衬静B.以静衬动)
5.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意思是荞麦花一片雪白,菜地里的花倒显得稀稀落落。()
(2)白天很少见到行人的原因是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
6.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的是田园景色。
B.诗中写了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色彩鲜丽。
C.第三句写农民劳动的情况,田地里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D.最后一句以蜻蜓、蝴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以动衬静。
7.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______________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_________________。
9.从诗中的“”和“"等词语可以看出,本诗所写的季节是暮春时节。
10.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疏疏:___阴:___
未:___寻:__
11.“”和“"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生动,将儿童追蝶的兴奋、欢快的场面刻画得惟妙惟肖。
12.理解古诗,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篱落”和“一径深"表明了诗人所描写的地方是乡村。
B.“树头新绿未成阴”写出了枝头的花已经落了,枝叶繁茂的样子。
C.这首诗由景到人,由静到动,描绘的画面十分生动。
13.读了后两句诗,你的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把你想象到的画面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___________。醉里吴音相媚好,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
14.把这首词补充完整。
1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清平乐:“乐"读“lè”。()
(2)《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描写得生动形象。()
16.这首词的作者是代的_____________,是词牌名,是题目。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的内心世界。
17.从词中的“”二字可以体会诗人喜欢的是“小儿"。一个“卧”字可以想象出_____________,从中感受词人对小儿_________之情。
18.下列对词中的“卧"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卧”字说明莲蓬很多,随手就可以摘到
B.“卧"字表现了小儿的聪明,这样躺着吃莲蓬比较舒服
C.“卧”字描写了小儿的姿态,突出了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特点
19.下列对这首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清平乐"是词牌名,“村居”是词的题目。
B.这首词的上阕描写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写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紧紧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描写。
D.整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二、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乡下人家(节选)
①乡下人家总爱在屋前搭一瓜架,或种南瓜,或种丝瓜,让那些瓜藤攀上棚架,爬上屋檐。当花儿落了的时候,藤上便结出了青的、红的瓜,它们一个个挂在房前,衬着那长长的藤,绿绿的叶。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
②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浓浓的绿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季节——()质朴——()
2.找出短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
3.短文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写法,这种写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
4.选一选,填一填:
短文第②段是按照(时间空间)顺写的,本段第1句话描写了(门前屋后)的风光,第2、3句话描写了(门前屋后)的景物。
5.短文有很强的画面感,每个场景,每个季节都是一幅画。请你从这两段短文中找到两幅这样的画面,并给每幅画取个名字吧。
____________
6.这两段话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
三、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乡下人家》片段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呀!织,织,织,织呀"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什么时候,()什么季节,()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天高地阔:__________
月明人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3.在文段中描写了两个场景,请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
4.抄写出一句拟人句,你也试着写一句。
____________
5.文中最后一段话在文中的作用是()(写序号)
A.提出问题,总起作用B.总结全文,点明中心C.承上启下,过渡
6.你觉得自己的家乡哪些景点很美丽,令人向往,请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
四、阅读《乡下人家》片段,回答问题。
①有些人家,还在门前的场地上种几株花,芍药,凤仙,鸡冠花,大丽菊,它们依着时令,顺序开放,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显出一派独特的农家风光。还有些人家,在屋后种几十枝竹,绿的叶,青的竿,投下一片绿绿的浓荫。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②鸡,乡下人家照例总要养几只的。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③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从不吃惊。
1.找出画线句子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下面。
()——()
2.在文中的空格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这三段课文,分别描绘了三个乡下美好生活的图景,它们分别是()图、()图、()图。
4.用曲线画出文段中的拟人句,并在下面横线上写一个拟人句。
____________
五、认真阅读《天窗》选段,按要求答题。
①夏天阵雨来了时,孩子们顶喜欢在雨里跑跳,仰着脸看闪电,然而大人们偏就不许,“到屋里来啊!”跟着木板窗的关闭,孩子们也就被关在地洞似的屋里了。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③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④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颗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恶霸似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慰藉:____________
奇幻:____________
2.用“”画出一个比喻句,并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这时候,小小的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____________
4.通过“天窗”,作者都看到了什么?想象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选自《天窗》。
①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你想象它们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小小的天窗会使你的想象锐利起来!
②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1.文中的拟声词有:____________
2.文中的“扫荡”给你的感觉是:___。“锐利"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3.为什么通过天窗感受到的风雨雷电的威力,比你在露天真实感到的要大十倍百倍?
____________
4.在第2自然段划线句子的旁边,批注你的体会。
5.短文第1自然段写了___时的场景,第2自然段写了时的场景。
七、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①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②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象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而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说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③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读选文,完成练习。
(1)完成下面的表格。
小作者看到的小作者想象到的
一粒星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孩子们的想象是的。(填成语)
灰色的蝙蝠、唱歌的夜莺、霸气十足的猫头鹰
(2)小作者还有可能看到了_____________,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休息"加了引号,表示孩子们上床休息是___,这里的引号用来表示(强调特殊含义)(用“√”选择)。
3.你是如何理解文中画“﹏﹏"的句子的?
____________
八、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1.为什么要感谢“发明天窗的大人们”(),
A.因为天窗比木板窗好用。
B.因为活泼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2.这个结尾有什么作用?()(多选)
A.总起全文。B.承上启下。
C.表达孩子们对天窗的喜爱。D.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九、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①啊,河流醒来了!三月的桃花水,舞动着绮丽的朝霞,向前流啊。②有一千朵桃花,点点洒上了河面,有一万个小酒窝,在水中回旋。
1.《三月桃花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刘湛秋,当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大学生誉为“"。主要作品有散文诗集《》《》等。
2.多音字组词。
铛dāng()chēng()
朝zhāo()cháo()
3.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明洁——()绮丽——()回旋——()
4.仿照第一自然段写句子。
____________
5.第二自然段连用两个句,句①中作者把河流解冻说_____________,一个“醒”字写出了河流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看到河水哗哗流淌时的之情。句②写朝霞的情形。“舞动"写出了桃水的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开头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疑问句呢?
____________
十、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_______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__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_____________,她们捧起了水,……
啊,地上草如茵,两岸柳如眉,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1.辨一辨,再组词。
竖()镜()瓣()
坚()境()辩()
2.照样子,写词语。
如雾如烟____________
草如茵____________
3.“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把比作_____________,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样的句子我也会写:
(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4.选择合适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如雾如烟B.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C.翅膀上裹着白云D.抖落一片片花瓣
5.你是如何理解“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这句话的?想象一下,水里还会呈现哪些景物的倒影?
____________
6.这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___,描写了的乡村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之情,以及对热爱。
参考答案
一、1.麦花雪白菜花稀蜻蜓蛱蝶飞
2.随兴而写的诗篱笆指白天变长了只,只有
3.杏子肥麦花白夏季
4.A寂静A
5.×√
6.C
7.白天长了,篱笆旁没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蝴蝶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8.宋杨万里
9.新绿未成阴菜花
10.稀疏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没有寻找
11.急走追
12.B
13.儿童嬉笑着跑过来,追捕两三只翩翩起舞的黄蝴蝶,看见蝴蝶飞入黄灿灿的菜花丛中,他们跑进去却怎么也找不到了。
14.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溪头卧剥莲蓬
15.×√
16.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向往田园平静、安宁生活
17.最喜剥莲蓬时而仰卧,时而侧卧,时而俯卧,一副天真顽皮的可爱模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18.C
19.B
二、1.时令朴素
2.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3.对比突出乡下人家门前瓜架装饰的可爱。
4.空间门前屋后
5.瓜藤攀架图鲜花绽放图
6.①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喜爱。②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三、1.天空高远,大地辽阔,形容空间大。这处形容放开了吃饭,不受拘束。形容晚上的环境,明月高照,周围一切安宁,没有人的活动。
2.不论不论都
3.①傍晚,乡下人家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吃晚饭。②秋天的晚上,纺织娘的声声鸣叫。
4.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微风吹来,墙头上的喇叭花快乐地跳起舞蹈来。
5.B
6.夏天,站在小河畔,感到阵阵凉爽,夏风吹拂,令人神清气爽。
四、1.朴素华丽
2.即使也
3.鲜花轮放雨后春笋鸡鸭觅食
4.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示例:向日葵站成一排,迎着太阳,扬起笑脸。
五、1.本义指安慰,文中指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安慰。本义指奇异而虚幻,不真实的。文中指云彩像巨人一样虚幻、不真实。
2.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清晨,田野里,麦叶身上的露,像万颗珍珠在阳光下闪耀着晶莹灿烂的光辉。
3.因为这时候孩子们不能出去和被逼着去床上睡觉时,只能透过天窗来想象外面的世界,它让孩子们枯燥闭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说“天窗"是“唯一的慰藉”。
4.作者看到了雨点、闪电、一粒星、一朵云、一条黑影。想象到了风雨雷电的威力、无数可爱的星星、无数奇幻的云彩、蝙蝠、夜莺、猫头鹰等无穷无尽的世间万物。
六、1.卜落卜落
2.风雨的可怖与狂暴丰富
3.因为天窗就像放大镜,放大了我们的想象力,调动我们各种器官,使我们对风雨的感受更加敏锐、丰富。
4.从这句话我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快乐。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