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五下科学原创:蒙蒙de雨科学课堂新教科版五下科学精编教案全册表格式新课标版目录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种子发芽实验》4第2课《比较种子发芽实验》7第3课《绿豆苗的生长》10第4课《蚯蚓的选择》13第5课《凤仙花开花了》16第6课《食物链和食物网》19第7课《设计和制作生态瓶》23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第1课《船的历史》26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29第3课《用沉的材料造船》32第4课《增加船的载重量》35第5课《给船装上动力》38第6课《设计我们的小船》41第7课《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44第三单元 环境与我们第1课《地球——宇宙的奇迹》47第2课《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50第3课《珍惜水资源》53第4课《解决垃圾问题》57第5课《合理利用能源》61第6课《让资源再生》64第7课《分析一个实际的环境问题》66第四单元 热第1课《温度与水的变化》70第2课《水的蒸发和凝结》73第3课《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77第4课《热在金属中的传递》80第5课《热在水中的传递》83第6课《哪个传热快》86第7课《做个保温杯》89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课时种子发芽实验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下学期已经有种植凤仙花的经验,对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也有所了解,但是还没有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研究。哪些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哪些是种子发芽的非必要条件,大多数学生还存在疑惑。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能进行观察、记录、简单实验等,并具有理性思维,能从科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能够认识到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科学思维*感受对比实验对变量控制的严格要求,发展严谨的科学思维。探究实践*能够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所需条件的过程*能够结合自己的实验计划开展实践研究,观察并记录种子发芽状况的活动。态度责任*表现出对种子发芽条件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科学地设计对比实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设置对比实验中的条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学生准备:土壤、2支滴管、一些水、实验记录单、多粒绿豆种子、培养皿(玻璃皿)、纸巾、标签纸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凤仙花、花生、向日葵图片,提问:这些植物的生命是从什么开始的?(预设:种子)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提问:植物的种子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芽吗?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提示:阳光、空气、营养、土壤、水分、温度等)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摘要板书。要求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举例的同时说出理由。4.用课件展示一颗绿豆种子,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呢?5.学生思考发言。6.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了。(板书课题:种子发芽实验)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每个学生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对种子发芽条件的猜测也会有所不同。从种子发芽具体到绿豆种子发芽更有针对性。同时,引导学生猜测讨论,激发学生用实验进行验证的兴趣。二、探索1.以改变“土壤”条件为范例,讨论:绿豆种子必须在土壤里才能发芽吗?你们计划怎样做实验?(小组讨论实验计划)2.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预测实验结果,并说说理由。3.提问:怎么做才能让这个实验更加公平?4.追问:除了土壤以外,其他条件怎么设置?5.讲解:实验中只改变选择的那个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这样的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6.引导学生列出相同的实验条件、不同的实验条件并根据讨论结果确定研究方案。7.提问:实验中要各放多少粒绿豆种子才合适?8.讲解:绿豆种子数量多一点可以让实验更准确。在科学实验中,这种做法是为了避免实验的偶然性。9.用课件展示教材第2~3页的实验计划和方法,学生进行实验。10.提醒学生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学生第一次设计对比实验,教师需引导学生逐步完善,并在对比实验设计中兼顾公平性和严谨性,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三、研讨1.实验中,我们为什么要设置两组进行对比?为什么要在每一个玻璃皿中放3粒种子?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阳光以及适宜的温度?我们可以怎样制订实验计划?3.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能验证我们的猜测?本环节让学生再次经历设计对比实验过程,提高学生在计划设计中举一反三的能力。四、拓展布置学生课后根据实验计划进行探究,观察并记录绿豆种子的生长情况,鼓励学生拍摄绿豆种子变化的照片或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记录,尝试撰写观察日记。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进行记录,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板书设计猜测种子发芽需要:阳光、空气、土壤、水分、温度。教学反思学生第一次制订对比实验计划,难免存在疏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由扶到放,让学生先小组讨论设计,再以全班研讨的形式将对比实验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从而达成共识,完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改进计划,而不是生搬硬套,培养学生设计对比实验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课时比较种子发芽实验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上一课时,学生经历了对比观察种子在不同条件下发芽状况的科学探究活动,对于种子发芽的条件已有初步的知识经验。但每个学生在课前只研究过一种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因此,本课将基于他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享、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科学思维*通过分析实验结论及日常所见,认识到植物要依赖环境生存。探究实践*能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在与同学的交流研讨中得出科学的结论。态度责任*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当实验结果出现不一致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分析原因,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知道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提问:通过观察我们的种子发芽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说明了什么?(结合学生的汇报,投影展示学生的实验记录)2.追问:比较各组的实验结果,为什么有些种子没有发芽呢?3.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种子发芽的条件。(板书课题:比较种子发芽实验)通过观察比较绿豆种子的发芽情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思考绿豆种子未发芽的原因,为后面的探究活动作铺垫。二、探索活动一:收集数据,整理我们的发现。1.小组活动:回顾上节课课后的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我们的发现,完成“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土壤(温度、光等)”的实验记录表一。2.提出疑问:做相同实验的小组实验数据是否相同呢?3.用课件展示实验数据记录表二,讲授如何统计数据。4.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数据,填入记录表二中。5.交流汇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看看和实验前的预测是否一致。6.用课件展示不同实验小组的记录表二,做不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享交流。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7.思考、交流:我们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结果的?活动二:阅读资料,进一步确认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1.提问: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用课件展示科学阅读资料,讲解植物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3.展示有异议的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进行辨析,推测可能的原因。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种子发芽的必要条件。1.运用表格的形式,使数据之间的对比更加直观,便于数据的分析处理,有利于后面研讨活动的开展。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实验研究结果与科学研究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反思自己的研究过程与结论的科学性。三、研讨1.实验结论与实验前的预测一致吗?我们小组是怎样用实验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如果再做一次实验,有什么需要改进和注意的?2.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总结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预设: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土壤和阳光不是绿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回顾总结整个实验探究过程,让学生对实验误差和错误操作有明确的认知,学会初步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四、拓展1.提出疑问:已经发芽的绿豆芽该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实验中已经发芽的绿豆种子种植在花盆里,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教师讲解“移植步骤”: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1)准备好和移植相关的工具和材料:带有排水孔的花盆2个,花盆中要有土壤,还要一把勺子、一些水。(2)把土壤填至花盆的处,用勺子把绿豆芽从培养皿(玻璃皿)中取出来,小心不要破坏了根。(3)在花盆中部轻轻地疏松土壤,把绿豆芽放在花盆中间,小心地将花盆中的土加至离花盆口2~3厘米处,轻轻地压一下绿豆芽周围的士。(4)给花盆浇透水,直至水从排水孔流出来,然后把花盆放在阳台上。4.课后思考: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苗的生长?鼓励学生课后移植绿豆苗,为下一课《绿豆苗的生长》的学习作铺垫。板书设计比较种子发芽实验土壤、阳光不是绿豆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种子发芽的条件”,并在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延伸和拓展。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整理分析实验数据,和做相同实验、不同实验的小组进行分析交流,总结种子发芽的条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为了便于分析要将不同小组的数据进行汇总,这个环节占用了过多的课堂时间,在今后教学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快速准确地收集、填写数据,节省时间,为后面研讨部分留出更多时间。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3课时绿豆苗的生长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本课时中,学生将对绿豆苗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并不是所有种在土壤中的绿豆苗生长得都一样好。因此,将产生继续探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的想法。对于“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所举的例子并不丰富。而且他们对于光合作用内涵的理解是很模糊的。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空气是一种混合物质,氮气和氧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植物可以吸收阳光、空气和水分,并在绿色叶片中制造其生存所需的养分。科学思维*认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是同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探究实践*设计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在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对比观察并记录绿豆苗的生长状况。态度责任*表现出对植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设计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方案。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提前三四天准备的绿豆苗。学生准备: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分别是什么?(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编辑:蒙蒙de雨科学课堂2.提出问题:绿豆苗的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3.思考: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吗?光对植物生长起什么作用?4.引导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5.聚焦课题:绿豆苗的生长。复习导入,从“绿豆种子萌发所需要条件”的探讨过渡到“绿豆苗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引发学生对“阳光对绿豆苗、对植物的生长会有什么作用”的思考,聚焦本课主题。二、探索活动一:设计实验研究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1.思考:我们该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出示计划单,小组讨论。2.学生交流,完善实验计划。3.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该如何操作才能在保持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光照条件?4.小组交流、讨论,在老师的指导下完善实验计划,再进行实验。提示:教师需提醒学生分别贴标签并写好组号,注明“有光照组”和“无光照组”,并将绿豆苗按实验计划放置好。活动二:观察记录绿豆苗的变化。1.提出疑问:我们怎么知道绿豆苗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呢?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比较?2.观察并记录:一个星期以后,两个实验装置里的绿豆苗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观看实验视频或照片,完成记录表)3.学生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活动三:阅读资料,了解光合作用。1.我们从实验现象中发现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看看科学家的发现是不是和我们一样呢?2.用课件展示光合作用的图文资料,学生阅读。3.提问: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可以茁壮成长,那植物的生长对周围的环境又有怎样的影响呢?1.在学生设计绿豆种子萌发条件的对比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订实验计划。提出实验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加以思考,让学生意识到科学实验的严谨性。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比较观察,并运用多种方式记录两组幼苗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比较并解释现象。3.通过图文介绍空气的成分以及光合作用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三、研讨1.讨论绿豆苗生长需要的条件。(1)除了阳光,绿豆苗的生长还需要哪些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2)为了使绿豆苗生长得更好,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我们可以怎样制订计划并通过实验来验证?(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只改变一个条件进行研究)2.探究植物与环境的联系。(1)用课件展示香蕉树、松树、仙人掌的图片,学生思考: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的需求相同吗?(2)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地适应环境。在学生认识阳光、水分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基础上,拓展到在不同环境中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有不同需求,丰富学生关于植物与其生活环境之间联系的认识。1.用课件展示课本第7页拓展部分。引导学生猜测:一个星期后,两盆植物会长成什么样?2.鼓励学生课后探究,验证自己的猜测。板书设计绿豆苗的生长光绿豆苗生长需要阳光!光光合作用:教学反思通过前面两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能较为完整地设计对比实验。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并不能很好地控制“阳光充足,黑暗”这个变量。在交流实验结果时,有个别同学发现: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比如:一位学生的两盆绿豆芽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结果发现这两盆绿豆苗长得差不多。因此会与理论产生偏差。此时,在教学中我们要顺势引导学生分析,阳光不充足是否就是黑暗环境?阳台上和客厅放置的两盆绿豆苗实际上都能被阳光照射到,只不过是阳光强弱的问题。因此,在实验前,教师一定要提醒严格控制好变量,不能得到阳光就是一点也照不到阳光,制造完全黑暗的环境。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蚯蚓的选择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已有观察蚯蚓的经验,知道能在花园、菜地等地方找到蚯蚓。很多学生知道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但对于蚯蚓的真实生活环境进行研究的学生却不多。通过设计对比实验研究蚯蚓适宜的环境,能让学生更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科学思维*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探究实践*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究蚯蚓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态度责任*表现出对动物的结构与生活环境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能基于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难点:在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准备:以小组为单位:1个长方形扁纸盒(盖子一端剪掉,内侧黑色)、1个底部一半铺干土一半铺湿土的长方形扁纸盒(带盖,内侧黑色)、1杯水、1个滴管、手电筒、计时器、蚯蚓10条、1双一次性手套。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那么动物也是这样吗?(学生回答并举例说明)2.用课件展示谜语:细细长长一条龙,天天躲在泥土中。它是庄稼好朋友,钻来钻去把土松。猜猜这是什么动物?(蚯蚓)3.提问:平时在哪里见过蚯蚓?你觉得蚯蚓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4.我们如何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测呢?(板书课题)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猜测蚯蚓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将旧知识联系起来,同时培养学生大胆猜想、进行科学预测的能力。二、探索活动一:探究蚯蚓对光照的选择。1.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并适时讲解。2.实验前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实验中为什么不只用一条蚯蚓?实验为什么要做多次?(2)时间没到,能不能打开盒盖?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实验结束,汇报交流: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蚯蚓喜欢待在黑暗的环境里。活动二:探究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1.结合上一个探究活动思考,我们该如何设计实验了解蚯蚓对干燥或潮湿环境的选择?2.用课件展示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哪些条件保持不变?3.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4.实验结束,汇报交流: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蚯蚓喜欢待在潮湿的环境里。活动三:整理从实验中获得的信息。1.通过实验探究,你发现蚯蚓的选择是什么样的?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并结合具体的数据论证。2.学生思考回答:蚯蚓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1.探究活动重点在于对比实验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如何改变实验条件,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的公平性,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帮助学生从逆向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对比实验的认识。3.交流研讨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根据事实证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三、研讨1.引导学生回顾,在实验中是否有别的发现?有些小组实验数据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什么?2.用课件展示研讨部分5种动物的图片。(1)提问:蚯蚓会选择适宜自己生存的环境,这些动物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2)讲解图中动物适应该环境的原因,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对环境的需求。(3)小结:和植物一样,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从蚯蚓过渡到其他动物,意在引领学生认识到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身体结构不同,对环境条件需求也不同,动物的生存也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四、拓展查阅资料,了解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鼓励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查阅资料,了解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鼓励学生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板书设计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教学反思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对比实验的设计仍然是一个难点,即便完整给出了实验过程,但为了实验的准确性,仍有必要将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问题进行研讨,培养学生在对比实验设计中的公平和严谨意识。实验中,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做光亮、黑暗的实验时,选用的盒子不能太短,否则明暗两端区别不够明显,且蚯蚓对环境的反应不太敏感,不能马上做出选择,会影响实验效果。2.做干燥、潮湿的实验时,事先不要使蚯蚓粘上干燥的土壤,否则蚯蚓会很难爬动。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5课时当环境改变了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于动植物生存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周围环境对动植物生存的影响已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环境变化时,动植物是如何改变行为去适应环境的认识较少。因此,本节课教学将以青蛙和丹顶鹤的行为变化为例,通过分析研讨的形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动物行为发生改变的本质。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学生以分析研讨为主,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科学思维*通过分析认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探究实践*能够通过分析动物在环境改变后的行为研究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态度责任*在探究活动中,能依据事实独立思考,并乐于和他人交流分享。*表现出进一步探究动物与其生活环境联系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不同的动物在环境改变时会有哪些行为。难点:不同的动物是怎样适应新环境的。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丹顶鹤相关阅读资料、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一年四季的图片:一年中有四个季节,不同的季节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回答)2.提出问题:随着季节的变化,当周围环境改变后,人有哪些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预设:增减衣服、纳凉取暖等)3.概括:当环境改变时,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人在不同季节会做不同的事情。提出疑问:那动物呢?是否也会在不同的季节里有不同的行为?(学生思考交流)4.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春天的田野里,我们能看到青蛙吗?它们在做什么?冬天它们到哪里去了?在不同季节青蛙有哪些不同行为?(春天在田野里很少能看见青蛙,在水里能看见小蝌蚪;夏天青蛙比较常见;冬天青蛙会冬眠)5.聚焦问题:当环境改变时,动物会有哪些行为?引导学生从关注自身在不同季节的各种行为出发,分析原因,认识到人类在不同季节的这些行为变化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为接下来研究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作铺垫。二、探索活动一:了解青蛙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蚯蚓会选择适宜的环境生存。根据你对青蛙的了解,说一说青蛙的生存条件。2.用课件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不同季节的特点,推测青蛙的行为,然后将信息整理到表格中。3.分享交流。(1)不同的季节,气候怎样变化?对青蛙的食物有什么影响?(2)青蛙的生存环境是否有改变?(3)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青蛙会怎么做?4.小结:引起青蛙在不同季节各种行为变化的原因包括气温等非生物环境、青蛙食物和周边植物等生物环境、青蛙自身身体特征等(变温动物)。5.播放视频资料,丰富学生对青蛙适应环境变化的认识。活动二:了解其他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1.由于青蛙不断适应环境,才得以生存下来。思考:我们周围其他动物又有哪些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呢?2.阅读丹顶鹤的相关资料,了解丹顶鹤在环境改变后会有哪些适应环境的行为。3.小结: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丹顶鹤会进行迁徙。1.以青蛙为例,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呈现青蛙的相关材料,丰富学生对青蛙适应环境变化的认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环境与动物行为之间的联系。2.通过阅读资料初步了解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为接下来了解其他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作铺垫。三、研讨1.交流青蛙和丹顶鹤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举例说说其他动物在面对周围环境改变时,会有哪些相对应的行为。2.世界上是否存在不随环境改变而发生行为改变的动物?为什么?3.谈收获: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对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有哪些新认识?通过分析当环境改变后动物行为发生的变化,引导学生分析动物行为变化的本质,加深了学生对生物与环境之间深层联系的认识。四、拓展1.用课件展示大雁迁徙的图文资料。并介绍:在此过程中一些瘦弱的或者生病的大雁会出现掉队的情况,往往最后等待它们的就是死亡。我们如何帮助它们呢?2.引导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以致用,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设计当环境改变了++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行为:冬眠、迁徙、洄游……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探索活动中,学生分析了青蛙和丹顶鹤的行为变化与其生存环境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认识到:动物要依赖于环境而生存,保护环境就保护了许多动物。当环境改变时,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如冬眠、迁徙、洄游、换毛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身边的动植物入手,结合当地环境进行思考分析,这样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6课时食物链和食物网课型资料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植物、动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在学生的认知中,这些环境主要为非生物环境,很少有学生能系统地认识到生物生存还需要生物环境。本课将促使学生初步建构“生物群落”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一定区域内的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动植物所需的能量(养分)在食物链上的生物之间依次传递着。科学思维*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保护一种动植物就是保护很多种动植物。探究实践*能够通过“模型”的观察、分析与讨论,发现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态度责任*能正确认识动物间的食物关系,保护身边的动植物。*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讨论、分析,建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科学概念。难点:认识到在建构食物链时要从植物开始,明白箭头指向的含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表面贴有动物卡片的圆环。学生准备:生物套筒(分别打印有落叶、瓢虫、蜘蛛、蜗牛、蟋蟀、蚯蚓、蚜虫、绿豆苗、小草、小鸟图案)、不同颜色的棉绳5条(长4~6米)、塑料套圈6个、生物头环(绿豆苗、蚜虫、蜗牛、瓢虫、青蛙、小鸟)。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绿豆苗植株周围环境图(绿豆苗的叶子上有虫咬的痕迹)。提出问题: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推测:绿豆苗丛中可能有哪些生物?3.在自然环境中,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会有什么联系呢?引导学生感受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活动一:了解生物间的食物关系。1.谈话: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绿豆苗周围有许多不同的生物,如蚜虫、蚯蚓、瓢虫、蜗牛、蜘蛛、小鸟、小草、落叶等。引导学生研讨绿豆苗与周围生物之间的关系。思考以下问题:(1)绿豆苗与周围的生物有什么关系?试着举例说明。(2)这些动物中,哪些动物会吃绿豆苗?它们又会被谁吃掉?2.小结:食物是动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通过食物获得能量。有些动物既吃别的生物,自己也会被别的动物吃掉活动二:借助套筒游戏,建构“食物链”。1.讲授“食物链”: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作食物链。我们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吃与被吃”的关系:2.讲解如何借用套筒游戏研究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3.学生小组活动。4.交流、汇报:你是怎么用套筒表示这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的?理由是什么?谁吃谁:蜘蛛吃瓢虫,瓢虫吃蚜虫,蚜虫吃绿豆苗。谁被谁吃:绿豆苗被蚜虫吃,蚜虫被瓢虫吃,瓢虫被蜘蛛吃。5.提问:上面哪一种表示方法更符合食物关系的本质?6.提出疑问,引发思考:在这片绿豆苗丛中还生活着蚯蚓、青蛙、小鸟、小草等其他生物。它们之间又存在哪些食物关系呢?7.用箭头表示各种生物间“吃与被吃”的关系,画出食物链。8.请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画出的食物链,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如果有不一样的,等他汇报完毕后再进行补充。9.观察这些食物链,思考:各条食物链之间是否有相似的地方?10.小结食物链的特点: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吃掉,就相当于给这种生物提供了能量,能量依次传递。食物链通常从植物开始,到食肉动物结束。生物之间的能量流动开始于植物,流向较凶猛的动物。1.小组活动:画“食物网”。出示要求:(1)从绿豆苗与周围生物的食物关系中找出更多的食物链。(2)以小组为单位,在记录单上用箭头表示绿豆苗与周围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提示:如果两种生物间已有箭头连接,画第二条食物链时就不用重复画箭头了。2.学生展示活动成果,集体修正。3.小结:仅仅这么几种生物之间竟然存在着这么复杂的食物关系。像这样,各种食物链相互联系、相互交叉,联结成纵横交错的营养关系,我们把这样的食物关系网叫作食物网。1.引导学生用“吃与被吃”讨论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加深学生对自然界动物为生存而吃其他生物的理解,避免学生对不同动物产生好恶心理。2.通过套筒游戏,加深学生对食物链的理解,为下一环节的学习作铺垫。3.循序渐进,通过寻找更多食物链的方式,让学生感知食物链的纵横交错,从而对食物网有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三、研讨1.绿豆苗和生活在它周围的生物间有哪些食物关系?2.提问:绿豆苗生长所需的条件是怎样获得的?绿豆苗又为它周围的生物提供了哪些条件?3.举例说说自然界的生物之间还有着哪些食物关系。4.以绿豆苗丛中的“食物网”为例,思考:如果一种生物数量减少了或者消失了,会发生什么情况?提示:如果瓢虫数量减少,蚜虫因天敌减少会大量繁殖,绿豆苗会大量减少。以瓢虫为食的动物在短时间内不会减少,毕竟它们的食物来源比较多。5.小结: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状况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基于当前对食物链、食物网的认识进行合理的推理,从而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四、拓展1.游戏:模拟食物网,体验生物间的依存关系。2.用课件展示游戏规则,并适时讲解。3.若时间足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通过毛线、塑料圆环与其他同学构建食物网模型。若时间不够,可以作为课后实践活动作业。4.用课件展示活动记录表,并讲解如何填写。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亲身体验,感受到在食物网内一种生物的生存状况将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最终影响整个食物网的稳定性。板书设计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绿豆苗→蚜虫→瓢虫→蜘蛛教学反思《食物链和食物网》是本单元的第6课,在本课教学中,如何在学生脑海中建立食物链、食物网的概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而建立食物链、食物网概念的基础在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即“谁吃谁,谁被谁吃”。明确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是学习食物链并进一步连接食物网的关键。同时在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特别是认识到一种动物或植物可能就是另一种动物或植物生存所依赖的条件,进而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初步的生态系统的概念,形成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认识。在拓展环节,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理解,进而从中渗透关于生态平衡的学习,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更切身地体验到缺少了某种动物,整个食物网中的其他生物会怎么样,既培养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第7课时设计和制作生态瓶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本单元前几课的系统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生物的生存需要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生物的生存,但对这种关系的认识还不清晰、不深刻。在学习能力方面,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制订计划、交流论证、完善计划、动手实验的能力。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生态瓶里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平衡,生物才能和谐生存。科学思维*认识到动植物与环境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关系。探究实践*能观察池塘里的生物环境图片资料,分析其中的生物与非生物等因素。*能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态度责任*表现出探究生态瓶奥秘的兴趣,能听取合理意见、共同协作制作生态瓶。*能在课后坚持观察,关注生态瓶的变化并进行管理观察。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建构生态系统的概念。难点:论述生态瓶的设计理由,完善设计图,制作生态瓶并坚持观察记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学生准备:大塑料瓶、若干种水生植物(水草、浮萍等)、小鱼、小虾、田螺、沙子、水槽和水、镊子、水桶、大玻璃箱、设计单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绿豆苗丛的图片。谈话: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除了食物关系外,它们之间还有什么关系?2.小结:动物死后给植物提供肥料,蚯蚓给绿豆苗松土,绿豆苗给动物提供栖息地和氧气。我们把绿豆苗和这些生物种群的集合称为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是由植物、动物、微生物组成的。通过回顾绿豆苗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引导学生探讨生物间的依存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生物群落”概念。二、探索活动一:认识生态系统。1.观察绿豆苗周围有哪些非生物?这些非生物与植物、动物有什么联系?2.播放视频:动植物改变岩石模样,改变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3.引导学生讨论,形成生物和生物、生物和非生物之间的关系图。4.小结:生物群落里的各种生物与环境中的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把这个整体叫作生态系统。5.延伸:你还知道哪些像绿豆苗丛这样的生态系统?活动二:设计生态瓶。1.提出任务: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制作一个生态瓶。设计要求: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让生物很好地生存下去。2.小组讨论、交流(1)生态瓶中要放什么?分别放多少?为什么这么放?(2)生态瓶中的水,选择自来水还是池塘水?为什么?(3)为了让生态瓶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地生存下去,我们应该注意什么?3.小组活动:设计制作生态瓶方案。4.交流讨论,完善设计方案。活动三:制作生态瓶。1.提出疑问:生态瓶设计方案确定了,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完成生态系统的建设?说说你的理由。讲解:先做好非生物环境建设,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生存需要,再放提供食物和氧气的植物,最后放动物。2.用课件展示课本上的制作步骤,适时讲解。3.小组活动:根据设计方案,制作生态瓶。4.思考:生态瓶制作完成后,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5.用课件展示观察记录表,指导学生填写。1.通过关系图帮助学生理清生物与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理解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建构“生态系统”概念。2.方案的设计过程是学生进行单元学习回顾的过程。把问题进行分解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探讨,并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自己的方案。3.引导学生思考生态系统的建设顺序,帮助学生思考生物以及非生物起到的作用。课堂上可以提前准备充分的实验材料供学生选择,让学生能根据设计方案完成制作。三、研讨回顾设计过程,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生态瓶?用到了哪些材料来制作?这些材料能够为在生态瓶里生活的生物提供哪些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问题的思考回顾知识点,梳理并巩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四、拓展改变生态瓶里的生物数量和非生物条件,开展对比实验研究,观察生态瓶的变化引导学生逐步改变各种条件,进行对比实验。板书设计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教学反思制作生态瓶,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环节,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然后再实际操作。在讲授如何设计生态瓶时,教师应先提出生态瓶的设计要求和相应的材料,引导学生基于生物生存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设计生态瓶。在讨论设计环节,如果选择的实验材料丰富多样的话,可以让学生课前先查阅资料,了解水生植物的生长条件、动物吃什么、动物的生长周期以及繁殖等相关知识,为设计提供依据。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画生态瓶设计图时会花费较多时间,因此再教时,我打算选用不干胶贴纸,这样可以提高学生设计生态瓶的效率。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1课时船的历史课型实验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船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五年级学生能说出许多种船的名称,如竹筏、轮船、帆船等,知道一些常见船的用途。但是,他们对船的历史没有深入了解过,不清楚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对船在行驶中如何保持稳定、减少阻力的方法认识模糊。教学目标科学观念*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船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造船技术的发展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进程。科学思维*感受船的发明和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比较,认识不同时期船的特点。*通过制作独木舟模型的活动,感受“最初的小船”的样子和船的载重量、稳定性和水阻特性。*通过“独木舟负载物体”“船型与阻力关系”的实验认识到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态度责任*感受船的发展历程,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类型船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难点:通过实验认识船的外形、结构和稳定性、阻力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等。学生准备:圆木(直径5厘米左右)、独木舟模型、船型模型(相同大小形状)、细线、垫圈、钩码、刻刀、水槽、记录表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船的图片,介绍:船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运输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聚焦问题:关于船你知道什么?还想研究什么?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启发学生回忆并交流关于船的原有认知。二、探索活动一:交流关于船的知识。1.用课件展示班级记录表,小组内交流讨论“关于船的知识”,并记录。引导学生从船体形状、材料、构造、动力系统、功能等角度描述船。2.小组汇报。3.梳理学生还想研究的问题,并将信息整理记录。活动二:探索船的发展历史。1.用课件展示不同船的图片或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船的发展历史。2.提问:船在发展过程中,哪些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引导学生从外形、体积、船体材料、动力等方面进行观察,感受传统船只与现代船只在技术上的变化和发展。3.交流讨论,完成关于“船的比较”记录表。4.组织汇报。活动三:研究独木舟。1.用课件展示独木舟图片,提问:这是什么船?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2.谈话:独木舟行驶在水中,首先要保证稳定、不侧翻。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3.教师出示提前做好的独木舟。播放制作独木舟的教学视频,并提出制作要求:尝试让独木舟负载一个重物。4.学生根据材料和要求尝试制作。5.提出疑问:你的独木舟能负载重物吗?独木舟在负载重物时,有哪些不足?6.汇报交流:在独木舟中放置重物时,不稳定、容易侧翻,而且不能承载很多重物。7.思考:我们的独木舟船首是什么形状的?什么形状的船首受到水的阻力比较小?为什么?8.展示不同形状的船首,比一比哪种形状的船首受到的阻力小。9.小结:尖型船首受到的阻力更小,可以减小水对船的阻力。1.充分调动学生前概念,学生集体交流,相互补充关于船的知识,填补部分学生知识上的漏洞,提高学习效率,为将要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铺垫。2.让学生观看图片或视频,思考“船在哪些方面发展了”,了解船在技术上的变化和发展过程,为推进单元后续学习作铺垫。3.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独木舟存在装载量小、不稳定、容易侧翻等缺点,尖型船首更有利于减小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让学生认识到不断改进和完善独木舟的必要性。三、研讨1.通过对船的发展历史的了解,你发现了船有哪些变化?2.怎样让独木舟保持稳定而不侧翻?3.怎样减小船在行驶中的阻力?以问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学过的内容。四、拓展查阅资料,了解我国航空母舰的相关信息,并以小报的形式简单介绍中国的船舶发展历史和现状。了解我国船舶的发展情况,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兴趣。板书设计船的历史独木舟、摇橹木船、帆船、蒸汽船、现代轮船、潜艇教学反思在研究独木舟这个教学环节中,最开始打算让学生自己用木头尝试做一做独木舟,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动手制作需花费大量时间,因此,再教时可以直接提供已经做好的独木舟或者模型进行实验探究,把动手制作作为课后拓展环节。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2课时用浮的材料造船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船的载重量、船体材料、构造、动力系统的演化有了初步了解,并在制作和测试独木舟的探索活动中发现了独木舟存在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等缺点。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在独木舟的基础上通过改变材料的结构提升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难度不大。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木排),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设计过程,意识到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并在设计改造竹筏(木排)的过程中,深化对船的认知,积累用技术和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教学目标科学观念*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科学思维*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探究实践*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通过探究,认识到载重量和稳定性与船的结构有关。态度责任*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30厘米的竹竿(木条)数根、水槽、绳子(橡皮筋、毛根纽纽棒、细铁丝)、胶带、钩码(重物)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独木舟图片,回顾独木舟的载重情况。提问:在上节课的探究活动中,你发现独木舟有什么缺点?2.学生讨论,梳理出独木舟的缺点:载重量小、稳定性差。3.提出疑问:对于独木舟存在的缺点,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加大船体,增加底面积等)4.谈话:古人发现浮的材料可以造船,最早的独木舟就是人们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造出来的。5.提问:除了用木头,还可以用哪些材料造船?通过回顾独木舟的缺点,引导学生思考造船的材料和不同的船体结构对载重量和稳定性的影响,聚焦本课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二、探索活动一:设计并制作竹筏。1.用课件展示竹筏的图片,思考:竹筏是用什么材料造的?2.提出任务,用竹竿制作一个竹筏;明确要求:(1)画出设计图;(2)能稳定地浮在水面上;(3)牢固,不散架。3.小组讨论,合作完成竹筏的设计方案。4.交流:小组展示设计图,阐述设计理由。5.播放制作竹筏的视频,学生观看后修改设计方案,选取材料。6.小组依据设计图进行制作。活动二:测试竹筏的载重量。1.谈话:各小组都基本按照设计图制作出了竹筏,那么我们的竹筏载重量如何?是否稳定?我们可以用钩码来测试一下。提问:你觉得可以怎样进行测试?实验时要注意什么?2.用课件展示实验注意事项。学生交流讨论,整理总结实验方法:用钩码测试竹筏的载重量,并记录能装载多少个钩码。3.学生分组测试,教师巡视指导。4.学生汇报测试结果:我们小组的竹筏最多能放置()个钩码。5.交流评价自己小组制作的竹筏的优缺点,进行反思。活动三:比较竹筏与独木舟。1.交流:竹筏和独木舟的不同点。2.提问:竹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可以怎样改进?3.组织学生汇报。1.前两个活动引导学生按“思考—画图纸—制作一测试”的步骤开展活动,并尽量按照设计图进行制作,培养学生工程与设计的严谨性。2.在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竹筏与独木舟进行比较,体会到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的发展。三、研讨用课件展示“摇橹木船和明代宝船”的图片,提问:观看这两种木船,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找出两艘船的优点,提供改进和优化竹筏的方向。四、拓展结合本节课的实验探究,课后继续改进自己的竹筏。课堂的延伸与发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用浮的材料造船独木舟竹筏体积:体积小体积大载重量:载重量小载重量大稳定性:不稳定稳定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运用技术与工程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设计与制作竹筏,解决独木舟载重量小和稳定性差的问题。但在测试过程中学生会发现,竹筏虽然在载重量和稳定性上有所进步,但仍存在不能确保乘船者或货物保持干燥,载重量依然不够大等不足。在思维冲突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如何造一艘防水的小船,为下节课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奠定了基础。实验材料的准备直接影响到探究活动的实施效果。为了避免竹筏因为水流进入到竹节内部或木条吸水而下沉,在本节课教学中,可以选用常见的细竹条,并尽可能保证竹条粗细长短统一,且竹条两端有节。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3课时用沉的材料造船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前两课对独木舟和竹筏的研究,学生已经认识到用浮的材料可以造船,而在生活中,学生见到较多的是钢铁造的轮船,因此对于沉的材料能造船也有一定的理解。学生也能够依据生活经验用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让船浮在水面上,但对其中的原因不会进行深入思考。因此,学生再次体验“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完善”的技术与工程的典型学习过程并尝试结合学习体验来回顾总结,能够从技术层面初步感知增大船的浮力的原理。教学目标科学观念*沉的材料可以造船。*将橡皮泥、铝箔等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认识到船的稳定性与其结构有关。科学思维*感受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探究实践*探索用橡皮泥和铝箔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来承载一定重量。*经历“设计一制作一测试—分析一改进一再设计”的工程设计的典型过程。*通过操作、阅读资料等形式来改进船的稳定性。态度责任*体会到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从船的发展历程学习中,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将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容易漂浮在水面上。难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结构,从而增加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水槽、防水橡皮泥、铝箔、垫圈、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复习回顾:用课件展示独木舟、竹筏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造的。这些材料有什么共同点?2.谈话: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浮的,有的材料在水中是沉的。浮的材料能用来造船,沉的材料能用来造船吗?3.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用课件展示轮船图片,提出疑问:轮船的船体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预设:钢铁)4.板书课题:用沉的材料造船。通过回顾旧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聚焦船的材料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用沉的材料造船的兴趣。二、探索活动一: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1.拿出橡皮泥和铝箔,引导学生猜测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2.教师演示一团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情况,学生观察。3.交流、讨论:有什么办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浮在水面上吗?4.教师拿出铝箔纸并介绍。引导学生猜测:铝箔纸放到水中是沉还是浮?5.提问:把铝箔纸做成船的形状,是否可以浮到水面上?怎样用实验验证你的想法?6.提出研究任务及要求:用橡皮泥、铝箔各造一艘简单的船。7.指导学生按照活动手册的方法制作,先画设计图,再按图纸造船。8.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对设计图进行适当修改。9.交流,展示。提问:沉的材料为什么能浮起来?10.小结:把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更容易浮起来。活动二:测试用橡皮泥和铝箔制作的船的载重量。1.提问: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让橡皮泥和铝箔浮起来的方法。我们做的船载重情况如何呢?2.用课件展示研究任务及要求。3.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4.小组交流船的载重情况。5.小结:橡皮泥和铝箔是在水中会下沉的材料,把它们做成船型后,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增大了,因而能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1.通过橡皮泥和铝箔这两种材料,帮助学生建构“沉的材料可以造船”概念。2.本环节承接“用在水中下沉的材料做船”这个活动,组成“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的技术与工程学习过程。三、研讨1.你们用了什么方法让橡皮泥和铝箔漂浮在水面上?为什么沉的材料做成船型后就能漂浮在水面上?2.在放垫圈的过程中,为了让船型橡皮泥和铝箔稳定地浮在水面上,我们又用了什么方法?从“怎么做”“怎么办”等实践操作的视角引导学生对“用沉的材料造船”进行概括和反思。四、拓展用课件展示渡船和双体帆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船的特点,说说这样的结构特征对船的稳定性有什么作用。体会形状对船只稳定性的影响。板书设计用沉的材料造船教学反思根据生活经验,学生知道橡皮泥在水中是下沉的,通过实验发现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可以让它浮在水面上;铝箔纸,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学生通常认为它很轻可以浮在水面上,通过实验却发现铝箔是沉的,这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形成冲突,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两种实验材料隐含着相互促进学习的结构关系,让学生设计、制作、改进一艘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船,再次引导学生经历技术与工程相关的学习过程,感受科学与技术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4课时增加船的载重量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前三课的学习,学生体验了造船是一个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过程,知道了把材料做成中空,可以增大体积,更容易漂浮在水面上。对五年级学生而言,计算不规则船型的体积是有难度的。因此,本课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制作的船模是方形的。一方面便于计算体积大小,另一方面方形船模实际指向的是船舱的雏形,可以为本课后半部分研讨船舱结构作铺垫。教学目标科学观念*技术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推动着船的发展。*船舱中合理放置重物有利于增加船的载重量。*船的载重量与船只体积大小有关,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型体积越大,船的载重量就越大。科学思维*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发展。探究实践*能够运用具体尺寸进行设计和制作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和结构,提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态度责任*乐于对铝箔船载重实验进行探究。*真实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并根据载重数据开展交流研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与船的体积大小相关。难点:根据计算和测试结果,解决实际问题,增加船的载重量。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折铝箔船的演示视频、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三张12厘米×12厘米的铝箔(厚度70微米以上更易操作)、垫圈、弹珠、刻度尺、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介绍:船是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需要越来越大的船来满足交通和运输货物的需要。2.提问:造船技术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我们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加船的载重量呢?(板书课题)聚焦本课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前认知,激发解决新问题的欲望。二、探索活动一:设计三艘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1.回顾:将铝箔做成船型,容易漂浮在水面上。提问:用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成不同底面积的小船,怎样设计才能装更多、更重的货物?2.用课件展示教材中不同底面积的铝箔船设计图和插图,指导学生如何在设计图上确定船的底面边长和船舷的高度。3.小组交流设计思路,并将设计图画在活动手册上。活动二:制作铝箔船并计算体积。1.提问:按设计图折叠铝箔船时要注意什么?(提示:在实际制作时需在铝箔上先用刻度尺进行测量)2.播放折铝箔船的演示视频,给学生演示具体的折叠方法,提示学生注意事项。3.学生按设计图制作铝箔船,教师巡视指导。4.根据体积计算公式:体积=底面积×高,分别计算铝箔船的体积。活动三:测试三艘铝箔船的载重量。1.将制作完成的铝箔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模拟重物,依次测试铝箔船的载重量。提醒学生:放入垫圈时动作要轻,垫圈摆放要均匀,最后一个使船沉没的金属垫圈不计算在内。2.小组合作测试三艘铝箔船的载重量,并记录金属垫圈的数量。3.小组汇报数据,教师将每个组的数据汇总。4.交流、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用相同重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1.展示教科书中的铝箔船设计图和插图,有助于学生将设计图与实物建立联系,使设计更具有实际意义。2.通过演示视频,给学生直观的制作方法,提高制作效率。3.通过表格进行汇总,直观呈现数据,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数据,从数据中总结出规律,获得更多的发现。三、研讨1.通过刚刚的探究活动,你发现船的载重量跟什么有关?2.我们可以怎样提高船的载重量?通过问题的形式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更多的探索。四、拓展1.选取学生制作的一艘铝箔船,提出问题:如果用弹珠模拟会滚动的货物,船体是否同样稳定?2.教师利用实物投影演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预设:学生发现弹珠滚动容易导致船侧翻。3.提问:我们如何改进小船,解决船体侧翻问题呢?4.思考汇报,结合教材中的模拟船舱分格结构进行分析,并通过实物投影的形式进行实验验证推测。从增大船的体积到船舱分格结构,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体会不断改进船只的必要性。板书设计增加船的载重量船的体积:128立方厘米108立方厘米64立方厘米载重量:个个个用相同质量和相同大小的材料制作的船,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教学反思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验发现船的载重量不仅与船的材料、结构、货物放置的位置等多种因素相关,还与船的体积大小相关。当材料相同时,船的体积越大,载重量越大。在教学时,为了更好地分析和研讨,需要将全班的数据汇总在一张表格中,并根据载重量进行排序,让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因此拓展环节是在学生交流后直接演示,将分格结构放入铝箔船中,再次装载弹珠,引导学生对比两次实验的不同效果。课后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改装船舱,体验船舱分格的好处。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5课时给船装上动力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通过第1课对船的历史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到,驱动船只的动力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比如风力驱动、电力驱动、蒸汽驱动等。给浮在水面上的船只装上动力系统,让它能够自己行驶起来,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又有一定难度的探究项目。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科学技术在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船可以通过舵来控制行进的方向。科学思维*感受船的动力技术的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变化和影响。*了解人类的需求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探究实践*能根据不同要求,给小船提供动力。*通过实验能解释船行进方向与舵之间的关系。态度责任*在认识船的动力发展史中,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验给船装上动力的成功和乐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基于学生的认知和操作水平,解决给船装上动力的问题。难点:用实验验证船舵对控制船行进方向的作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模型船、水槽、清水、双面胶、泡沫胶、剪刀、竹筷、卡纸(做帆用)、小风扇、导线、电动风轮、蒸汽装置、电池盒(带电池)、螺旋桨、金属管、塑料管、注射器、打火机、蜡烛、船舵、记录单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聚焦1.用课件展示各种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船的发展历程。提问:船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它的动力是怎样发展的?2.聚焦大型风帆动力船和机械动力船。提问:图中的船是靠什么航行的?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通过回顾船的发展史,唤起学生对船动力的前认知,引发学生思考“如何给船装上动力”。二、探索活动一:给小船装上风帆。1.提出任务要求:给小船装上动力,让它自己行驶起来。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装一个风帆,让模型船行驶起来?3.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方法关键词。4.用课件展示卡纸和竹筷,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这些材料,设计动力装置让小船自己行驶起来?5.小组合作组装,并试航。6.交流:你遇到了哪些问题?靠风帆提供的动力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缺点呢?活动二:给小船装上其他动力。1.谈话:风帆提供动力需要靠自然界的风,但风有时候是不可能持续的。提问:如何提供持续的动力呢?2.学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需要给小船装上其他能持续存在的动力,让它自己行驶起来。3.分发电动风轮、蒸汽装置等材料,并根据课本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安装。4.小组活动:每组选择一种动力装置,领取材料并进行组装试航并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和问题记录下来。5.交流讨论:安装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和收获。活动三: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1.小船在行驶中会偏离方向,如何让小船保持一定的行驶方向?2.用课件展示船、船舵的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船舵形状来推测它在船行进中的功能。3.播放视频:船舵的介绍及其安装方法。4.小组实验:给模型船安装船舵,尝试通过调整船舵的方向观察模型船的行驶方向发生了什么变化。5.学生尝试画出船舵方向与船行进方向的关系图。6.交流讨论,得出结论: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驶方向。1.利用书中的插图,给予学生一个基础模型,有助于学生朝着更简单、更具操作性的设计方向思考。通过实验探究,总结风力船存在的问题,为后面设计持续动力的船作铺垫。2.本环节的重点是电动风轮和蒸汽装置的安装和调试。选择电动风轮和蒸汽装置这两种典型的动力装置,让学生熟悉安装步骤和装置的大致结构,便于学生后续设计和制作小船。3.在该环节中学生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安装、调试船舵,体验用船舵来控制船行驶的方向,在多次重复实验中寻找船舵方向与小船行驶方向之间的普遍规律。三、研讨1.结合我们的探究活动,说说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给船提供动力?我们怎样解决动力的持续供应问题?2.如何让船的行驶保持一定的方向?感受社会的需求对船的动力装置发展产生的影响。四、拓展阅读潜艇的相关材料,思考:潜艇是如何控制沉浮的?潜艇是靠什么动力驱动的?开展对潜艇的拓展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板书设计给船装上动力动力变化:人力→风帆→电动风轮、蒸汽装置教学反思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围绕“如何让船动起来”这一主题开展项目探究,给学生提供简单、具有操作性的实验材料,具体从动力提供、方向控制等技术方面进行设计和制作。这些活动有助于学生认识各种动力船的驱动特点,理解通过船舵可以控制船的行进方向。用实验验证船舵对控制船行进方向的作用,这是本节课教学的一个难点。由于船舵安装在船体的底部,在船的行进过程中不容易直接观察,因此,学生的实验记录比较混乱。再教时一定要提醒学生做好标记,可直接简单标示左1、左2、右1、右2,同时在船体正面标示左右。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6课时设计我们的小船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本单元内容隶属技术与工程领域,整个单元以“造船”这项工程贯穿始终。从本节课开始,学生将亲自动手设计制作小船,这些内容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船的历史、造船的材料、船的结构特点、船的载重量、船的动力系统等有了较充分的了解,同时在动手探究中积累了一些“造船”经验。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和技能基础,本节课开始再来开展设计、制作、测试我们的小船活动,就会有比较好的基础。教学目标科学观念*轮船的制作需要考虑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等因素。*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科学思维*体会工程的关键是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造产品,解决实际问题。探究实践*针对具体任务,按照设计的基本步骤来设计一艘小船。*能将自己简单的创意转化为设计图、模型或实物。*对自己或他人设计的想法、草图提出改进建议,并说明理由。态度责任*在设计小船的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在设计小船的活动中,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敢于对小船的设计方案质疑并虚心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设计对工程的重要意义,并能考虑多方面因素完成船的设计。难点:能采纳其他组有效建议,改进本组的设计方案。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等。学生准备: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小电动机、小风扇、电池、导线、开关、喷气装置、纸张、木条、钩码、记录表、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明确任务1.用课件展示船的相关图片(船的稳定性、船的外形、用浮的材料造船、用沉的材料造船、增加船的载重量、给船装上动力……),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2.学生思考交流。2.引出课题:你们想拥有一艘自己设计制作的小船吗?3.提问:要造一艘船,我们必须先做什么?(预设:明确任务、明确材料、做好设计方案……)4.提出任务要求: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提供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艘小船。要求控制小船的制作成本,载重量达200克,有自己的动力系统,能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5.用课件展示造船材料及参考价格表。1.通过图片的方式回顾前五课内容,帮助学生梳理归纳已学过的知识,为开展设计活动作铺垫。2.在设计之前,明确材料的价格,帮助学生构建成本意识。二、制订方案1.组织学生思考、讨论: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要先做好设计,设计船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2.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船的大小、船的形状、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等。3.用课件展示记录单,提问:除了刚刚提到的内容,绘制设计图时还需注意什么?4.引导学生利用学生活动手册上的网格来标示出小船的大小。提醒学生注意学生活动手册上标有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的网格线,这与真实的工程网格图很接近,在制图时应关注小船尺寸。5.小结:设计时我们要画出船的结构示意图,标注名称,列出所需的材料,并计算所需的费用。6.小组合作完成船的设计图,教师巡视指导。通过交流讨论,引导学生制订方案,并提醒学生注意绘制设计图的细节,不断进行优化设计,将创意转化为实际的工程设计图。三、交流与改进1.组织交流、汇报展示小组的设计图并讲述设计理念。2.教师用课件介绍组间交流的方式。3.学生根据介绍进行交流活动。4.学生根据观摩的收获以及其他组同学提出的建议,改进本组设计,在记录单上修改设计图。5.小结:一个完整的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设计——制作——测试——完善”等过程。6.谈话:小工程师们,你们太厉害了!都有自己的设计与思考。下节课,我们就要动手制作了,期待吗?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经历一个方案论证的过程在观摩和提出建议的过程中,各个小组集思广益,再次改进自己的设计方案。板书设计设计我们的小船需要考虑的因素:船的大小设计图我们的小船设计图(图文相结合)所用材料:经费预算:我们的小船设计图(图文相结合)所用材料:经费预算:别组建议:船体材料载重量稳固性动力系统制作费用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思路:提出造船任务,学生在明确要求和材料后,充分调动已有的认知和技能进行方案设计;再通过小组合作与组间交流等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与完善;最后小组形成一个较为理想的造船方案。教学中以设计小船为载体,让学生像工程师一样经历完整的工程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理解“工程的关键是设计”。整节课各环节都能较好达到教学预期,不足之处在于:1.学生第一次尝试“画廊走”的交流方式,在课堂秩序方面有待加强。2.在“交流与改进”环节,学生小组改进方案之后,如果课堂上时间充足,可以邀请几个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我们原来是怎样设计的?通过“画廊走”活动,我们有怎样的收获?我们对设计做了哪些改进?从而真正达到交流的目的。第二单元船的研究第7课时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课型制作探究课课时1学情分析在上一课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着“设计我们的小船”这个学习任务,经历了明确问题、制订方案这两个环节。本节课他们需要运用本单元前几课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完成动手制作、测试改进等步骤。在制作环节,学生要像工程师一样严格按照图纸进行选材和制作,感受设计的重要性。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并在测试小船的环节中学会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改进和优化小船。通过活动,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写作等有机地融为一体,综合应用跨学科知识,体验产品发明的过程,发展实践能力和工程思维。教学目标科学观念*工程设计一般会经历“问题一设计一制作一测试一完善”等过程。科学思维*感受技术与工程在人类文明史上与科学有同等价值和地位,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探究实践*能按照设计方案制作小船。*能根据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和优化小船。*能从多个角度评价小船的制作过程。态度责任*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建立质量和成本等意识。*在制作小船的活动中,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体验“做”的成功和乐趣,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制作船的过程中,能够按照图纸来选材和制作,并在测试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进行调整与改进。难点:制作船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理解产品的工程设计流程。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航模水槽(大水槽)、砝码若干、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泡沫板、木板、铝箔、泡沫胶、小电动机、小风扇、电池、导线、开关、喷气装置、纸张、木条、钩码、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环节师生活动指导与评价设计意图一、制作1.谈话:通过上节课的活动,各个小组已经有了船的设计图,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按照设计图开始制作小船了。思考:制作有哪些步骤?怎么安排比较合理?引导学生从设计出发,统筹规划明确小船的制作流程及规则。2.小组讨论,回答。3.小结:先分工,再制作;先分装,再组装。4.教师适时提醒学生注意制作步骤。5.小组合作,制作小船,教师巡视指导。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制作步骤,帮助学生明确制作的流程及规则,保证后续制作活动顺利开展。二、测试1.明确测试要求:载重量达到200克,有自己的动力系统,能把货物运输到目的地。2.用课件展示小船测试记录单,讲解记录内容,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测试中发现的问题。3.小组合作测试小船,教师巡视指导。测试前明确要求,并提醒学生通过测试分析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及时记录以便改进。三、评估与改进1.交流讨论:针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我们的船还可以怎样改进?2.小组根据测试环节发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及时在设计图上做出调整。3.提问:回顾我们的造船活动,我们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4.小结:我们的造船活动经历了“明确任务→制订方案→制作→测试→评估与改进”的过程,这就是产品设计与制作的完整过程。5.用课件展示评价记录单,小组成员互相讨论,对小组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开展评估。6.交流、讨论:在活动中的收获、不足之处及改进方向。7.布置任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绩效管理与评估协议2篇
- 2024年科技企业劳动合同参考3篇
- 药品仓库的管理制度(3篇)
- 信息化助力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活动总结
- 房屋转租协议合同范本(30篇)
- DB 3705T 22-2024社区(村)家长学校建设规范
- 2024年信息技术支持与维护合同5篇
- 计算机网络外包合同
- 设备采购合同样本范本二
- 设计项目进度保证
- 2024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2024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2部分:设计规范
- 保洁设备故障应急方案
- 职业道德题库试题及答案
- 2024云南丽江玉龙国资本投资运营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高频考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广东省湛江市英语小升初2024-2025学年自测试题及答案指导
-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收养协议书锦集(2024版)
- 云南省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三级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信息安全数学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