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河南省信阳市高二年级下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普通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教学质量检测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L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考生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回答第∏卷时,规范答在答题卷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第I卷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据《华阳国志》所载,汉代许多“大姓”田庄所居地区天然资源差异很大,故此“大姓”田庄生产方向

各有不同。另有一些从事专门化生产的田庄,如种桑、种桐、采矿、采盐或冶铸等则把劳动力集中投放于

单一生产。汉代这一经营状况客观上()

A.助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B.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

C.便于抑制土地兼并蔓延D.有助于商品交换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田庄生产方向各有不同",“从事专门化生产的田庄”,“集中投放于单一生产”可知汉

代的这一生产经营模式在客观上导致不同地区的专业生产,出于交换的需要,必然需要进行交换,D项正

确;材料中涉及到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农业,排除A项;汉代这一经营状态和抑制豪强没有直接关系,

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豪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排除B项;汉代这一经营状况不能确定是否抑

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故选D项。

2.在四川出土的大量汉代画像砖中有很多是有关酒肆的,其中最典型的是在四川彭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酒

肆》(下图),图中有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作为一项史证,画像砖《酒肆》从一定角度反映

了当时四川地区()

A.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B.城市经济职能十分显著

C.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D.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

代四川地区。根据材料汉代彭州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十分常见,可知商品经济有了一定发展,

A项正确;城市的经济职能突出是在宋以后,排除B项;饮食服务设施比较完备是在宋代出现的,排除C

项;材料只是说汉代彭州酒具、运酒者、卖酒者、买酒者等十分常见,不能体现政府的政策,并且结合所

学可知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松动,排除D项。故选A项。

3.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中有大大小小的农作图70余幅,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莫高窟盛唐第445窟中的曲辕犁

(图)。它作为当时最先进的耕犁犹如昙花一现,只在壁画中出现了一次。此壁画()

A.能证明曲辕犁传到敦煌地区并且得到广泛使用

B.说明曲辕犁的使用可能受当地生产条件的制约

C.不能说明唐代敦煌地区已在生产中使用曲辕犁

D.不能说明唐代敦煌地区农业生产技术上的进步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敦煌地区的石窟壁画中有大大小小的农作图70余幅”可知,这些农作图在当时大概率是

客观存在的:根据材料“它作为当时最先进的耕犁犹如昙花一现,只在壁画中出现了一次“可知,曲辕犁虽然

先进,但使用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曲辕犁比较适合雨量充沛的江南地区,而敦煌地区干旱少雨,曲辕犁

的使用会加剧土壤水分的蒸发,不适合在当地大规模使用,B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敦煌地区由于气候

干旱,假如曲辕犁传到敦煌地区并且得到广泛使用的话,应该会有实物痕迹,而不只是一幅壁画,排除A

项;通过观察壁画,可以证明曲辕犁在生产中出现过,也提高了唐代敦煌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上水平,否

则不会画的如此贴近实际,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4.元朝在全国共设有陆站、水站约1500处。这些陆站、水站为公差人员服务,提供交通工具、住所、饮食、

薪炭等,有时也用来运输官府物资。元朝政府这一举措旨在()

A.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B.构建全国交通运输网络

C.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D.完善地方行政管理体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为公差人员服务”“运输官府物资”并结合所学可知,元朝政府遍设驿站的目的是保证政令

通达和保障官府物资供应,这些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有效治理,C项正确;驿站促进区域经济文化交流,

构建了全国交通运输网络,但这两项为驿站制度的影响,并非构建驿站制度的目的,排除AB项;驿站不属

于地方行政关系体系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5.明初,徽商程维宗开始在屯溪镇经营商业,并吸引了大量徽商,此后屯溪逐渐成为皖南巨镇,也成为古

徽州及周边地区最人的茶叶集散中心。徽商还在当地修建了人量的桥梁道路和水利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改

善了商业经营条件和人居环境。这表明当时()

A.商人地位得到较大提升B.地区之间经济分工明显

C.商业活动推动集镇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弛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初皖南屯溪镇徽商云集,使该镇成为古微州最大的茶叶集散中心,并且该镇的

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等得到较大改善。总之,徽商的商业活动促进了集镇的兴起和发展,C项正确;明朝

仍然重农抑商,商人地位较大提升不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没有对比当地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分工,故排

除B项;明代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松弛,排除D项。故选C项。

6.1904年济南开埠,外国商业资本进入济南,在晚清数十年间,欧美人在济南开设19家洋行,而济南原本

的中国商人经营规模与种类大大减少。这表明该时期()

A.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侵略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兴起

C.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剧变D.济南地区商业带有半殖民地色彩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04年济南开埠,外国商业资本进入济南,……而济南原本的中国商人经营规模与种类

大大减少”及所学可知,济南开埠前,主要是中国内地商人在济南经营商业居多,而1904年济南开埠后,

则是外商资本占多数。中国这一时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济南被迫开埠通商,欧美人在济南大量开

设洋行,严重冲击了济南的商业资本结构,体现了半殖民地色彩的商业特征,D项正确;列强放松对中国

的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时期,排除A项;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排除B项;此

时中国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剧变的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7.经过从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建设,中国逐渐发展了现代的工商业……现代工商业集中的地

区,包括铁路、轮船航线,电报、电话,所及诸处,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而且居民也趋向于

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特点是()

A.西方引领与政府主导相结合B.以民族经济的发展为主导动力

C.铁路和电信事业发展较迅速D.大中城市的建设居于优先地位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洋务运动到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的建设”和“居民也趋向于接受西方的生活方式''可知中国

近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政府主导和受西方影响相结合,A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洋务运动和南京国民政府

的建设都是政府主导建设,并非民族经济的发展为动力,排除B项;题干中以铁路和电信实业举例,铁路

和电信事业发展较迅速并非主要特点,排除C项;题干中,文化与社会均呈现,都会化,现象指的是基础设施

建设推动城市化,并非体现基础设施建筑主要在大中城市,排除D项。故选A项。

8.1951年5月28日,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颁布《妇幼保健站组织条例》,对各地积极筹建妇幼保健站、

降低孕产妇及婴幼儿死亡率等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规定。除此以外,还通过整顿旧有的医疗卫生机构并

组织建立新的属于人民的接生组织机构,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的新型接生组织机构网。这

些举措()

A.破解了卫生事业发展难题B.提升了妇女儿童的社会地位

C.促进了当地经济迅速恢复D.加强了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51年,新中国成立不久,西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整顿旧有的

医疗卫生机构”等举措有利于推动当地医疗卫生、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群众的困难,加强工

农民众对新政权的认同,D项正确;新中国初期还不能完全破解卫生事业发展难题,A项表述过于绝对,排

除A项;只是材料中一方面的措施不会很快显著提升妇女儿童社会地位,B项表述有些夸张,排除B项;

材料措施不会直接促进经济“迅速”恢复,排除C项。故选D项。

9.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实物分配、低租金使用的福利性住房制度。1988年,第一次全国住房

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提出“实现住房商品化,鼓励职工买房”的方案,同年提出:“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出

售公房,逐步实现住宅私有化。”这些方案的实行()

A.表明政府通过立法确认房产性质B.反映出市场经济已成为社会共识

C.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D.满足了城市居民改善住房的需求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建国后我国实行城镇住房分配等制度。1988年我国实行住房商品化改革。结合所

学可知,建国后我国逐渐建立计划经济体制,城镇住房也实行计划分配。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逐步

推进,住房制度也要使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逐步实行住房商品化。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立法,而

是政府的一些政策,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场经济成为共识,只是提到政府出台的住房制度改革政策,

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居民住房需要得到满足,排除D项。故选C项。

10.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1996年,国家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并制定了一系

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2009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

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订。这反映出()

A.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可以确保粮食安全

B.粮食贮存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主要途径

C.消除饥饿与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D.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都是为了解决“吃得饱”问题

【答案】C

【解析】

【详解】据材料可知,中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2009

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食品安全法进行了修

订,这反映了消除饥饿与保障食品安全是政府的重要职责,C项正确;材料主旨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粮食

安全和食品安全,并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但是“确保粮食安全”不仅仅是通过立法手段

就可以实现的,A项说法不准确,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粮食储存问题”,B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

粮食安全是为了解决“吃得饱''问题,食品安全是为了吃得健康,故D项说法不准确,排除D项。故选C项。

11.下图为2017年中国与世界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图。这表明()

□中国・世界平均水平(吨/公顷)

A.世界粮食产量稳步增长B.中国的三大谷物完全实现了自给

C.世界农业种植结构趋同D.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较充分保障

【答案】D

【解析】

【详解】解读材料图表可知,我国三大谷物单产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

国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密切相关,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和调动粮食

种植积极性有利于粮食安全的维护,所以材料图表可以用来说明中国的粮食安全具有较充分保障,D项正

确;材料未体现“世界粮食产量增长”问题,排除A项;”完全实现了自给”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

排除B项;世界农业种植结构并未趋同,排除C项。故选D项。

12.2009年,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中旬距昆明659公里,山高陆深,经济落后,

但投资2.56亿元的迪庆香格里拉机场于1999年建成通航后,“香格里拉”旅游胜地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该州的地区生产总值在2001〜2005年年均增长21.5%。材料强凋()

A.第三产业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升级B,民航运输使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C.交通运输对边疆经济发展的重要性D.旅游行业在地区脱贫中的重要价值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这反映了交通运输对边疆经

济发展的重要性,C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产业转型升级,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城市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香格里拉机场的建立促进了该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不是旅游行业在地区

脱贫中的重要价值,排除D项。故选C项。

13.随着原始农耕和畜牧业的出现,世界各地开始种植和饲养不同的农作物和牲畜,饮食结构也因而不同,

东亚地区很少吃牛肉,但是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材。造成这种饮食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

是()

A.生存环境不同B.宗教习俗不同C.历史传统不同D.生产方式不同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世界各地开始种植和饲养不同的农作物和牲畜,饮食结构也因而不同,东亚地区

很少吃牛肉,但是牛肉却是西方饮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食材”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东亚地区因农耕需要

而惜牛,而西方因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下往往重视畜牧业发达,牛成重要食材,造成这种饮食文化

差异的根本原因深受生产方式不同的影响,D项正确;东西方的确存在生存环境的巨大差异,但这不是造

成饮食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宗教习俗”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内容不能作为根本原因,排除

B项;历史传统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可以作为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4.新航路开辟后,新引进的美洲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同时,也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

失去了往日威风。尽管欧洲近代早期的人口出生率没有大幅度的提高,但死亡率的降低使得欧洲人口迅速

增长。由此可知,欧洲引进美洲农作物()

A.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B.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构成

C.扩展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D.影响了欧洲各国人口结构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引进了美洲的农作物,在改善欧洲人膳食结构的

同时,也提升了欧洲人的身体素质,使一些曾长期在欧洲肆虐的疾病失去了往日威风,大大降低了欧洲近

代早期的人口的死亡率,A项正确;“彻底改变了传统饮食构成”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

是美洲农作物对欧洲的影响,无法体现“扩展了东西方贸易的范围”,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农作物

的引进改善了欧洲人的膳食结构,并未影响欧洲各国人口的结构,排除D项。故选A项。

15.在1762年,利物浦每12艘船就有1艘奴隶船,到1807年这一比例变成24:1。1790至1800年,

英国船舶公司投放在奴隶贸易的资本平均值不到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5%,1807年则降为1.25%。这种变

化可以用于说明()

A.技术更新改变贸易结构B.英国国际贸易地位衰落

C.美洲的劳动力趋于饱和D,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790至1800年,英国船舶公司投放在奴隶贸易的资本平均值不到全国出口贸易总额的

5%,1807年则降为1.2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奴隶贸易在英国对外贸易中的比例越来越少,反映出工业

革命后,技术更新改变了贸易结构,奴隶贸易逐渐被商品贸易取代,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英国占国际

贸易的份额,无法体现出其贸易地位衰落,排除B项;C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C项;D项出现在20世纪,

排除D项。故选A项。

16.17世纪的荷兰,坚持准时、全额还款,让贷款人借款给他们的风险降低。同时,奉行司法独立,注重保

护个人权利特别是私有财产权。于是,资本逐渐流向荷兰这样愿意遵守法制、保护私有财产的国家。这表

明,当时荷兰()

A.最早建立较为完善的金融体系B.海外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荷兰崛起D.因此确立起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17世纪荷兰的金融稳定、司法独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促进了荷兰的崛起,

C项正确;金融体系只能体现部分材料内容,无法反映全部材料•,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荷兰的营商环

境,并未提到海外扩张,排除B项;荷兰并未确立起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C项。

17.十七世纪后期东印度公司将中国茶装在银盒中作为礼物献给凯瑟琳王后。十八世纪末戴维斯在《英国农

工状况考察》中提到:“在恶劣的天气与艰苦的条件下,唯有茶能让他们咽下干面包,茶是他们不可或缺

的饮料。”这反映了英国()

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海外贸易有了巨大发展

C.社会保障制度失效D.接受了东方的生活方式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7-18世纪,东方出产的茶成为英国政府的对外馈赠礼物、英国人的日常饮品,茶在英

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与茶叶贸易的发展有关,B项正确;茶叶从贵族饮品变为大众饮料,

主要与茶叶贸易的发展有关,并非由等级观念淡化导致,排除A项;材料内容与社会保障制度关系不大,

排除C项;英国人虽然热爱饮茶,但并未接受东方的生活方式,排除D项。故选B项。

18.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劳动妇女挣来的工资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丈夫有权处置这些钱。假如丈夫完全靠妻

子养活,妻子的收入仍然是丈夫的,丈夫若拿出去喝酒、赌博,妻子也不得有任何抱怨。更重要的是,在

当时离婚几乎不可能,因此无论丈夫如何残忍妻子都逃脱不了他的控制。这主要说明当时英国()

A.妇女地位依然比较低下B.旧式家庭结构受到冲击

C.工业革命提高了就业率D.女性自主意识不断增强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英国劳动妇女挣来的工资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丈夫有权处置这些钱”、“在当时离婚

几乎不可能,因此无论丈夫如何残忍妻子都逃脱不了他的控制”得知劳动妇女的地位比较低下,A项正确;

材料主要反映妇女地位低下,旧式家庭结构没有得到改变,排除B项;材料主要是体现妇女地位不高的现

状,并非强调就业率的提高,排除C项;材料里的女性自主意识薄弱,不是增强,排除D项。故选A项。

19.1846年,由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纽敦镇因哈佛与麻省理工两所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1886年,美国铁路

巨头斯坦福捐款250万美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逐渐形成帕罗奥多市,

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这些史实说明()

A.科技进步带来城市类型多样B.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

C.慈善事业推动城市功能完善D.文教发展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英国清教徒建立的纽敦镇因哈佛与麻省理工两所大学而升格为剑桥市;”“1886年,美

国铁路巨头斯坦福捐款250万美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逐渐形成帕罗奥

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可知教育和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发展,D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多

种城市类型,排除A项;美国城市深受殖民文化影响与材料“1886年,美国铁路巨头斯坦福捐款250万美

元创建斯坦福大学,汇聚一批科研机构和国际知名企业,逐渐形成帕罗奥多市,并成为美国硅谷的核心区。”

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到城市功能,排除C项。故选D项。

20.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向公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政府进行了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境

的南方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华尔街为美国一举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

年来美国高科技产业的兴起都离不开证券市场的大力支持。据此可知,以华尔街证券市场为代表的金融力

量()

A.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B.影响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

C.以追逐利润为其历史使命D.以服务经济为其最终诉求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南北战争期间华尔街发售战争国债,帮助北方进行战争融资,最终战胜了财政陷入困难

的南方,在工业化过程中华尔街为美国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近年来华尔街证券市场大力支持

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华尔街的证券市场在国家战争、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影响着

美国民族和国家历史走向,B项正确;华尔街帮助北方战胜南方,华尔街在工业化和科技发展中起到重要

作用,但不能说明其控制国民经济和政治生活,这夸大了华尔街的作用,排除A项;题干并未体现华尔街

只能追逐利益,而是体现其对国家、工业化和科技的推动作用,排除C项;题干并未体现其最终诉求是服

务经济,排除D项。故选B项。

21.20世纪20、30年代,一种新的运输模式在美国出现,即铁路公司将满载货物的半挂车拖上火车,由火

车“驮”运到目的地,再安排卡车直接将半挂车拖走,被形象地称为“驮背运输”。由此可见,“驮背运

输”()

A.结合了两种运输模式的优势B.充分发挥了陆海交通的作用

C.确立了铁路交通的主体地位D.有效减少了经济危机的危害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驮背”运输方式的出现,实现了火车运输和卡车运输的联动结合,一定程度上解决

了卡车长途货运的困境,突破了单一运输方式的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海上交通,排除B项;通

过材料无法得出铁路交通在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地位,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驮背运输”结合了两种运输模

式的优势,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22.日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电车,日本铁路公司的电车只要晚1分钟,车内必定播放道歉的广播,而新干

线的到达和出发时刻则是以15秒为单位设定的。这反映出日本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A.增强了人们的时间观念B.完善了城市交通规划体系

C.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D.推动了生活方式的时尚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日本电车的发展,铁路公司对电车的出发、到达都提出了精准的时间要

求,这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时间观念,以适应现代交通工具的运行,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现代交通工具

对城市交通规划、出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影响,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随后,医院、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基

层医疗单位大量出现。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威胁人类健康的麻疹、百日咳.

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这反映了二战后()

A.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意识增强B.医疗卫生不平衡现象获得缓解

C.现代医疗保障制度的普遍推广D.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巨大进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二战后,北欧宣布建成“福利国家”。欧洲的医院和专业卫生机构、基础医疗

单位大量出现,世界卫生组织大力倡导疫苗接种,有效控制了一些重大传染病。这些成就表明二战后现代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巨大进步,D项正确;A项只涉及材料中的医疗卫生机构,没有全面反映材料的意思,

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医疗卫生不平衡,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欧洲的医疗保障制度,不能得出普遍推广,

排除C项。故选D项。

24.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2022年11月9-11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会上,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

外骨骼机器人、3D技术等让人真切感受到数字技术的魅力。数字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开拓了新的生

产生活方式。这折射出()

A.中国科技引领世界发展B.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

C.科技进步加速了全球化D,信息技术改变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成为高频词汇”,可以看出高科技

的发展对人类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D项正确;“引领世界”表述错误,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

推动带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科技对全球化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

第∏卷(非选择题)

本卷3道大题,共52分。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46T865年英国耕地面积扩大了464119英亩。当时经营农业也像经营工业一样,种子、肥

料犹如原料,投到土地上正如投到工厂生产上。农业投入的增加也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在国民总

收入,农、林、渔业的收入从7550万镑增至11880万镑。19世纪50年中叶,英国每公顷土地小麦和棵麦

的平均产量为25公担,比法国多一倍。英国屠宰的牲畜每头得净肉250公斤,是法国的1.5倍。英国的粮

食和肉类当时基本上自给有余,它进口的农产原主要是棉花、生丝、羊毛、亚麻和木材,这些主要用以供

应日益发展的工业,以便出口制成品。19世纪70年代以后,英国的农业由繁盛转入长期而深刻的危机之中。

当时世界市场上出现了有极大竞争优势的外国产品,如美国产品。英国奉行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

放任的政策,农业急剧衰退,粮食生产滑坡,而人口却在增加,因此只好越来越严重地依赖国外粮食的进

——摘编自汪建丰《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农业之盛衰》

材料二“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

局。粮食年产量连续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消除了绝

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改革向纵深推进,

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为党和国家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农业经济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成就及特点。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英国农业为例,简析现代农业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答案】(1)表现:耕地面积扩大:农业收入增加;粮食和牲畜产量高。

原因:经营农业的观念的更新;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近代科技的发展;海外市场扩大。

(2)成就:农民收入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农村居住条件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任答3点即

可)

特点:成就巨大;政府发挥重要作用;任务(或目标)明确;涉及面广。

(3)问题: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利益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农业动力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表现:根据材料一“英国耕地面积扩大了464119英亩”可以得出耕地面积扩大;根据材料一“在国民总收入,

农、林、渔业的收入从7550万镑增至11880万镑”可以得出农业收入增加;根据材料一“英国每公顷土地小

麦和棵麦的平均产量为25公担,比法国多一倍。英国屠宰的牲畜每头得净肉250公斤,是法国的1.5倍”

可以得出粮食和牲畜产量高。

原因:根据材料一“当时经营农业也像经营工业一样,种子、肥料犹如原料,投到土地上正如投到工厂生产

上。”可以得出经营农业的观念的更新;根据材料一“农业投入的增加也推进了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并结合

所学,1846年-1865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可以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或近代科技的发展;根据材料一

“它进口的农产原主要是棉花、生丝、羊毛、亚麻和木材”并结合所学,英国殖民地广阔,海外市场扩大,经

济作物和原材料可以进口,有利于保障粮食作物等的种植面积。

【小问2详解】

成就:根据材料二“农民人均收入较2010年翻一番多”可以得出农民收入提高;根据材料二“新时代脱贫攻坚

目标任务如期完成,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面完成,

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可以得出农村贫困人口全脱贫;根据材料

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可以得出农村居住条件改善;根据材料二“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农村即将同

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可以得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特点:根据材料二,“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中国的现代农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并结合所学,我国

把农业农村建设纳入五年计划中,体现了政府发挥重要作用并且成就巨大;根据材料二“新时代脱贫攻坚目

标任务如期完成”可以得出任务(或目标)明确;根据材料二我国农业农村建设涉及到粮食增收、农民收入

提高、脱贫、居住环境的改善等,可以得出涉及面广。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一“英国奉行维护工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放任的政策''可以得出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利益问题;根据

材料一“农业急剧衰退,粮食生产滑坡”,可以得出存在农业动力问题;根据材料一“只好越来越严重地依赖

国外粮食的进口。’'并结合所学可知,过分依赖国外粮食进口会带来粮食安全问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海外农作物传入中国时间表

作物名称传入时间

葡萄、首蓿、核桃、大蒜、香菜、黄瓜、芝麻、蚕豆、

汉代

筑豆、石榴

波斯枣、巴旦杏、菠萝蜜、油橄榄、胡椒、无花果、菠

唐至五代时期

菜、胡榛子、西瓜、小茴香

占城稻、胡萝卜、凉薯、南瓜宋代

红薯、玉米、马铃薯、烟草、花生、辣椒、番茄、菜豆、

结球甘蓝、花菜、洋葱,杜果(芒果)、苹果、荔枝、菠明清时期

萝、番木瓜,陆地棉、向日葵

——摘编自中国农业博物馆《物种引进》

围绕“食物与物种交流”或“商品贸易与日常生活”,参考表中的一组或几组信息,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新航路开辟后(明清时期)的物种交流推动了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阐述:据表中信息可知,

从汉代到宋代,传入中国的农作物以食物类为主,少有香料经济作物也极少,部分瓜果类特产,也成为封

建贵族专享的贡品。明清时期,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量美洲的物种涌人中国。除了粮食、蔬菜水果类的

作物,以花生(油料作物)烟草、陆地棉、向日葵等经济作物传入中国,它们在中国的推广种植,不但丰

富了中国餐桌的食谱,也改变了中国人的休闲文化,推动了农村的小农经济缓慢地向商品化生产转变。玉

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商品化,也为中国人口的增长及其向城市流动提供了物质支撑。

总之,地理大发现及明清时期中外经济交流的发展,不但使中国民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也在一定

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新经济因素的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