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_第1页
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_第2页
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_第3页
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_第4页
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尼古丁通过激活大麻素受体减轻Aβ1-42所致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的学习和认知功能减退。研究表明,AD发生认知功能减退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内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对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过量的Aβ可损伤神经元和激活小胶质细胞。因此,降低Aβ的神经毒性是防治AD的主要方法之一。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吸烟人群AD发病率明显低于非吸烟人群,提示烟草中的主要成分尼古丁可能具有抗Aβ所致的神经损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量文献证明,激活脑内大麻素(cannabinoid,CB)系统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大麻素CB1受体激活后可保护神经元,大麻素CB2受体激活可抑制小胶质细胞过度活化。此外,饶有兴味的是,大麻素受体拮抗剂可用于治疗尼古丁成瘾,天然大麻素四氢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THC)也可减轻尼古丁戒断症状。上述证据提示,尼古丁的部分生物学效应可能通过大麻素受体介导。本实验我们将神经元细胞系HT22细胞暴露于Aβ1-42,建立Aβ神经元损伤模型,观察尼古丁对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采用Aβ1-42刺激小胶质细胞系N9细胞,建立Aβ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观察尼古丁抑制N9细胞过度活化的作用;并对大麻素受体和PKC(proteinkinaseC,PKC)在其中的作用进行探索。我们在实验中发现,CB1受体介导了尼古丁保护HT22细胞抗Aβ1-42损伤;CB2受体介导了尼古丁抑制Aβ1-42引起的N9细胞激活;尼古丁通过大麻素受体产生的神经保护作用需要PKC的参与。由于烟草戒断研究中发现小剂量尼古丁制剂(如电子香烟、尼古丁贴片)具有低毒性、低成瘾性等优点,本研究的结果将为探明尼古丁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和拓宽尼古丁的可能临床适应症提供实验证据,也为AD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思路。第一部分大麻素CB1受体介导尼古丁保护神经元的研究实验一尼古丁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观察目的:Aβ神经元损伤模型的建立和尼古丁(nicotine,Nico)最佳保护浓度的确定。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5、10μM的Aβ1-42损伤组,孵育24h后,用噻唑蓝(thiazolylbluetetrazoliumbromide,MTT)方法以检测细胞活力。随后,将HT22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5μM的Aβ1-42损伤组和不同浓度(1、10、100和500μM)的尼古丁保护组,孵育24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结果:5μM的Aβ1-42损伤24h,可降低HT22细胞活力至对照组的60%左右,选择5μM作为Aβ1-42的损伤浓度进行随后实验。100μM的尼古丁,可显著恢复细胞活力,选择100μM的尼古丁进行随后机制研究。结论:我们选择5μMAβ1-42建立神经元损伤模型,使用100μM尼古丁研究其保护机制。实验二CB1受体介导尼古丁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目的:观察大麻素CB1受体在尼古丁保护HT22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Aβ损伤组、Nico保护组、CB1拮抗剂AM251干预组和AM251对照组。孵育24h,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比色法检测培养基内乳酸脱氢酶(lacticdehydrogenase,LDH)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blot观测CB1蛋白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表达。结果:与Aβ损伤组比较,Nico保护组细胞活力增加(P<0.05),LDH释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CB1和Bcl2表达上调(P<0.05),Bax表达下调(P<0.05)。CB1拮抗剂AM251显著逆转了尼古丁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CB1受体介导了尼古丁对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实验三PKC在尼古丁保护神经元中的作用目的:观察PKC在尼古丁保护HT22细胞中的作用。方法:将HT22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Aβ损伤组、Nico保护组、CB1拮抗剂AM251干预组和AM251对照组。采用Westernblot测定细胞膜上和细胞质内PKC蛋白表达,计算二者比值,检测PKC激活程度。随后,将HT22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β损伤组、Nico保护组、PKC抑制剂白屈菜红碱(chelerythrine,Che)干预组和Che对照组。处理24h,采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测定细胞活力,并检测LDH释放量。结果:与Aβ损伤组相比,Nico保护组PKC激活水平显著升高(P<0.05);CB1拮抗剂AM251逆转了尼古丁的上述作用(P<0.05)。与Aβ损伤组相比,Nico保护组细胞形态改善,细胞活力增加,LDH释放减少(P<0.05);PKC抑制剂Che逆转了尼古丁的上述作用(P<0.05)。结论:PKC作为CB1受体信号下游介导了尼古丁对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第二部分大麻素CB2受体介导尼古丁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的研究实验一尼古丁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作用观察目的:建立Aβ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和确定尼古丁最佳作用浓度。方法:将N9小胶质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1、2.5、5、10μM的Aβ1-42刺激组。处理24h,采用Westernblot检测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蛋白表达水平。随后,将N9小胶质细胞分为6组,分别为对照组、5μM的Aβ1-42刺激组和不同浓度(1、10、100、500μM)的尼古丁处理组,24h后,ELISA法检测培养基内TNF-α和IL-6含量。结果:5μM的Aβ1-42显著上调N9细胞iNOS蛋白表达(P<0.05)。100μM的Nico显著降低N9细胞TNF-α和IL-6释放量(P<0.05)。结论:我们选择5μMAβ1-42建立小胶质细胞激活模型,使用100μM尼古丁研究其抑制N9细胞活化的机制。实验二尼古丁减轻小胶质细胞激活的机制研究目的:探讨尼古丁减轻N9小胶质细胞活化的机制。方法:将N9细胞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Aβ损伤组、Nico处理组、CB2拮抗剂AM630干预组和AM630对照组,孵育24h,采用Westernblot、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B2、iNOS、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蛋白表达;采用ELISA法测量培养基内TNF-α、IL-6、IL-10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的浓度。随后,将N9小胶质细胞分为Control组、Aβ损伤组、Nico处理组、PKC抑制剂Che干预组和Che对照组,孵育24h,检测培养基内TNF-α、IL-6、IL-10和BDNF浓度。结果:与Aβ损伤组比较,Nico处理组细胞iNOS表达下调(P<0.05),Arg-1表达上调(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