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_第1页
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_第2页
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_第3页
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_第4页
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规律。江汉平原,位于中国中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区,农药的使用广泛且频繁。然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和过量排放已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和富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研究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江汉平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分析、模型模拟等手段,深入研究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具体内容包括:分析农药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探讨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降解转化等机制,研究农药在水-土界面上的迁移规律,以及评估农药在环境中的富集程度和风险。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揭示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规律,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农药环境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二、文献综述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也备受关注。农药在土壤、水体等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江汉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水土环境中农药的迁移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国内外学者在农药迁移富集规律方面已开展了大量研究。早期研究主要关注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吸附和淋溶过程,揭示了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机制。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农药在水体中的迁移规律,探讨了农药在河流、湖泊等水体中的分布、转化和富集特征。同时,农药在土壤-水体界面间的迁移转化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揭示了农药在土壤和水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在江汉平原地区,已有研究关注到农药在土壤和水体中的分布特征。这些研究多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土壤、水体中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分析了农药在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然而,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研究区域单研究方法不够全面等,难以全面揭示江汉平原地区农药迁移富集的复杂过程。因此,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手段,系统研究江汉平原地区农药在土壤-水体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规律。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区域、不同季节、不同作物种植区农药残留量的差异,揭示农药迁移富集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本研究还将关注农药在土壤-水体界面间的迁移转化过程,为制定科学的农药使用和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撑。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深入探讨了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梳理了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富集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野外调查法:在江汉平原选择了不同农业利用类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水文条件下的典型区域,进行了深入的野外调查。通过采集水样、土壤样品等,分析了农药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布情况。实验室分析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等先进仪器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水样、土壤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模拟实验,探讨了农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迁移转化规律。数学模型法:基于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的结果,建立了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数学模型。通过模型模拟,深入分析了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路径、富集机制及其影响因素。GIS空间分析法:利用GIS技术,对江汉平原的农业布局、土地利用类型、水系分布等进行了空间分析。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揭示了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水系分布等因素的关系。通过上述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本研究系统地探讨了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以期为江汉平原乃至类似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四、研究结果本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对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究。江汉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水-土环境对农药迁移富集的影响具有代表性。本研究综合运用了环境科学、土壤学、水文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野外实地采样、室内模拟实验和数据分析,揭示了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规律。通过对江汉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和水体的采样分析,我们发现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靠近农田和水源地的区域,农药含量较高,而在远离农田和水源地的区域,农药含量较低。这一结果表明,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质地、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通过室内模拟实验,我们研究了农药在不同土壤质地和水文条件下的迁移富集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农药在砂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较快,而在粘质土壤中的迁移速度较慢。水文条件对农药迁移也有显著影响。在雨季,农药随雨水径流迁移的速度较快,而在旱季,农药的迁移速度较慢。通过对采样数据和实验数据的综合分析,我们建立了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趋势,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揭示了江汉平原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的规律,为农药的合理使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研究也为其他地区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的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五、讨论江汉平原作为中国的重要农业区,其水-土环境中的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江汉平原的农药使用情况、水土环境特性以及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富集过程,揭示了该区域农药迁移富集的基本规律。江汉平原的农业活动频繁,农药使用量大,这使得农药在环境中的迁移富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较长,容易通过雨水淋洗和径流等方式进入水体,造成水体的污染。因此,如何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提高农药的利用率,是降低农药在水土环境中迁移富集风险的关键。江汉平原的水土环境特性对农药的迁移富集具有重要影响。该区域地势平坦,河流密布,土壤类型多样,这些特性使得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路径和速度变得复杂多变。因此,在制定农药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时,需要充分考虑江汉平原的水土环境特性,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还发现,江汉平原的农药迁移富集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农药的种类、使用方式、环境条件等。这提示我们,在研究农药迁移富集规律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避免片面性和局限性。本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例如,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转化和降解过程尚不清楚,这需要借助更多的实验数据和先进的分析技术来揭示。农药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需要进一步评估和研究。江汉平原的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通过深入研究这一规律,可以为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管理政策和技术措施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江汉平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六、结论本研究以江汉平原为例,深入探讨了水-土环境中农药迁移富集规律。通过综合分析多种因素,如农药种类、施用方式、土壤和水体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我们对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和富集过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和富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受到农药自身的化学性质,如溶解度、吸附性、挥发性等的影响。一些高溶解度和低吸附性的农药更容易随水迁移,而一些低溶解度和高吸附性的农药则更容易在土壤中富集。土壤和水体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对农药的迁移和富集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以及水体流速等因素都会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以及在水体中的溶解和扩散。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降雨等也会影响农药的迁移和富集。例如,降雨会冲刷土壤表面的农药,使其随雨水进入水体,而高温则可能加速农药的挥发和降解。农药在水土环境中的迁移和富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农药的使用,减少其对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农药使用策略,以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江汉平原作为研究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也为其他地区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参考资料:本文旨在探讨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的历史过程、影响因素及其对当地社会的影响。通过运用历史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经历了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将为未来环境保护提供重要的历史借鉴,并为类似环境问题的研究提供参考。江汉平原位于中国湖北省中南部,是长江中游地区的一个冲积平原。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特点鲜明,发展迅速。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江汉平原环境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研究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的研究成果丰硕。从历史角度来看,这一时期江汉平原经历了数次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等。这些因素导致了环境的变化,如湖泊萎缩、土地沙化等。同时,江汉平原环境变迁也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如人口增长、农业发展等。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实地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梳理历史文献,分析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的原因和过程。结合实地调查,了解当今江汉平原环境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运用统计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描述和解释。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的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人类活动和政策影响等。其中,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等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人类活动如围湖造田、水利工程建设等也加剧了环境问题。政策影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政府对水利工程的投入和治理等。江汉平原环境的变迁对当地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环境变化导致了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如湖泊萎缩使得水田变为旱地。环境问题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如农业生产受到土地沙化和水利设施的影响。环境变迁还对当地文化产生了影响,如湖泊萎缩导致水乡文化的消失。本文通过对明清时期江汉平原环境变迁的研究,揭示了环境变化对当地人民的影响以及为未来环境保护提供历史借鉴的重要性。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如缺乏对环境变迁的动态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未来研究方向应包括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拓展研究领域以及加强跨学科合作等。江汉平原,位于汉地华中“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两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江汉平原西起宜昌枝江,东迄华中最大城市武汉,北抵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介于北纬29°26′~31°37′,东经111°14′~114°36′之间,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m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m以下。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黏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1300mm,其中4~7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区域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约有300多个。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市、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仙桃、潜江、天门等3个省直管县级市,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襄阳5个地级市的蔡甸区,汉川市,应城市,沙洋县,京山市,钟祥市,枝江市,宜城市等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是两湖盆地的主要部分,盆地一般都是四周丘陵加中部平原,松辽盆地就是。此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米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东南降至5米以下,汉口仅3米。平原内湖泊星罗,水网交织,垸堤纵横。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纪红层仅于平原边缘地区出露。长江、汉江和东荆河沿岸地势较高,一般在8~38米。地貌上可分为两部分:①处于河床与人工堤防之间的堤外滩地,现代冲积作用旺盛,地势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为砂壤质。②大堤以内的堤内平原,一般较堤外滩地低3~6米,向内侧微倾,土壤多为厚层粉砂壤土。江河之间相对低下,形成长形凹地,主要有汉北河与汉江间的天门河、汈汊湖凹地;汉江与东荆河间的通顺河、排湖凹地;东荆河与长江间的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长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离地表5~0米,甚有不及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涝渍。江汉平原有大小湖泊约300多个,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长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浅,是淡水养殖业的基地;又能调蓄江河水量,减轻平原旱涝灾害。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值约460~480千焦耳/平方厘米。无霜期约240~260天,10℃以上持续期约230~240天,活动积温5100~5300℃。平原各地利于棉花、水稻等喜温作物栽种。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气温较高的4~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总量的70%。汉江谷地为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汉平原首当其冲,春、秋季节常发生低湿阴雨,使旱稻烂秧机率及二季晚稻空壳率较高;若遇梅雨过长、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涝;盛夏常为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气,故伏、秋干旱频次较多。江汉平原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广大。据统计,水域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8%,其中湖泊面积达14平方公里。整个江汉平原平均年径流深320一750mm,水资源极为丰富。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在京山五三农场和荆州城东北约五公里的鸡公山等地都发现有原始人类居住栖息的遗址。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的全新世灰黑色土层中也有较多的打制石器出土,表明当时的人类在江汉平原的活动已经相当频繁。当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以后,江汉平原的原始文化更为发达和繁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三大原始文化构成了该地区原始文化的主体。这三大原始文化在江汉平原地区都留下了丰富的人类活动遗存,其中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首先发现并定名的地点及中心范围都在江汉平原,大溪文化虽然最早发现于今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溪遗址,但在江汉平原地区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对于江汉平原原始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的认识而实现的。在这些遗存中,既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遗迹,也有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遗物。遗迹不仅有荆州鸡公山、太湖砖瓦厂和京山五三农场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京山市油子岭、屈家岭遗址、天门市石家河遗址、沔阳沙湖,松滋桂花树,钟祥六合,石首走马岭,荆州阴湘城,公安王家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主要是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本展览的展品,包括遗迹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江汉平原史前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状况。位于湖北中心位置的江汉平原气候条件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很久远的古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和文明,是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南方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原始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粮食与棉布是明清时期进入长途流通的两种主要农产品。据吴承明的研究,明清时期这两种物品在市场上均有增长,特别是在清代。清中期每年约有3600万石稻谷进入长途流通领域,除600万石漕粮外,有3000万石是商品粮,这是晚明进入长途流通的三倍。其中长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粮食输入区.第二项最重要的商品是棉布,全部商品布的15%或每年4500万匹进入长途流通市场。按照舒尔茨的逻辑,作为既产米又产棉布的地区,江汉平原应该对这一不断扩大的市场有更积极的反应,提高产量出口更多的稻米与棉布。但如吴所示,在18世纪中期,只有湖北北部(包括江汉平原部分地区)有些许小麦进入长途贸易;而江汉棉布只是长途贸易中的极小部分(比例不详),90%棉布由江南提供。实际上,江汉平原清前期以后就很少出口米粮,而它所生产的棉布也主要是为本地消费(特别是农家自身消费)。下面将看到,在多数情况下,是否卷入市场与多种因素有关。外地移民移居江汉平原主要是因为那儿有大量可垦的荒地。多数新到者是战争难民或灾民,及从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来的人,他们移人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存。他们当然希望在此新地方寻找到更好的生活。但因当地的水利条件,他们不得不适应环境的不断变迁。他们垦荒意在获取生存之资,而不在追逐市场利润。有的小农虽也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而卷入市场,但其行为严重受制于当地的环境条件。吃黄鳝,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仙桃市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黄鳝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养鳝网箱240万口,产量达5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21%,年产值超过15亿元,亩均效益达5000元到8000元。其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菜煮鸡蛋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城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吃蒸菜,江汉平原丰沛的雨水和温和的气候孕育出这片“鱼米之乡”。沔阳三蒸,湖北菜系之一,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明珠,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素菜的总称。至于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汤蒸、清蒸、炮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样造型蒸、干蒸,蒸的技法就不下十种。正所谓世间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可蒸。改革开放以来,沔阳蒸菜开发了清蒸、扣蒸、旱蒸等菜肴品种。技术上不断改革创新,烹调工艺逐步规范化,特别注重菜品研究。沔阳三蒸已被编入《湖北风情志》和《中国菜谱》,作品在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获奖。2011年,沔阳三蒸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平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湖北、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天沔花鼓戏、三棒鼓和民间故事、沔阳民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歌曲的音乐是从天沔花鼓戏和仙桃、天门、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中,汲取最富于生命力的乐汇创作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江汉平原的歌曲《襄河谣》和沔阳小曲《月望郎》成为其主要的音乐素材。江汉平原物产丰盛,“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江汉鱼米乡”。是他的真实写照。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稻产量高,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江汉平原,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水田约占48%。旱地集中分布于堤内平原,堤内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积的40~60%,个别地区高达80%以上。1949年后成为中国高产优质棉区之一。水田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区大量围湖垦殖,湖田面积增加,田多劳少,耕作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而不稳定。实现了退田还湖,平原的油料作物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为主。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水产区,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桂、鳙、乌鳢等鱼类亦丰。还盛产虾、蟹、贝类、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多种水产品为重要出口商品,水产品的生产加工给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随水利建设与河湖的综合治理,水产由过去以天然捕捞为主,转而重视发展人工养殖。种植农业主要以水稻、棉花、油菜为主。但棉花生产却有其特色:棉花乃清代江汉平原主要的经济作物,而棉布则是重要的商品之一。这也与清代中国农村的基本情况相似。虽然江汉平原有不少有名的棉布品牌,并在全国各地有不同的市场,但如前所述,进入长距离运销的数量十分有限。在进入20世纪之前,江汉平原的棉花也主要是用作自纺自织的原料就地消费,因棉花不耐水,只能种在旱地上,且对土壤质地也有特殊的要求;因其易受洪水危害,棉花又要种在地势相对较高的地方以避洪水,但又不是山地,山地瘠薄且不易灌溉。如在清末汉川,棉花即主要种在垸中,“棉……垸田多种之,山田种此者十仅二三”。“长江万里长,险段在荆江”,一是夏季高水位时,长江水面往往高于两侧平原数米至十余米,二是荆江河段曲流发育,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汉江自古有“曲莫如汉”之说,其洪水量不及长江,但下游河槽呈漏斗状,上宽下窄,每遇洪水,严重威胁两岸,与长江洪峰相遇,威胁更大。当外江汛期,又适逢内湖水位上涨、地下水位增高的季节,外洪内涝,造成严重渍涝。1949年以前,平原水系十分紊乱,洪涝灾害严重,江、汉堤防年久失修,每遇大水常溃口成灾。从1644~1949年的300余年间,荆江大堤决口19次,其中1931年的决口,计有9县3万余公顷良田被淹,12万多人死亡,300多万人流离失所。1949年以来,对荆江、汉江、东荆河等堤防进行了整修加固、增高培厚,并于1952年和1956年先后建成了荆江分洪工程和汉江杜家台分洪工程。特别是1968年汉江丹江口水库(见丹江口水利枢纽)蓄水发电后,有效地控制了汉江上游洪水,与上述堤防、分洪工程相配合,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江汉平原的威胁。同时下荆江河段进行了上车湾、中洲子等人工截弯取直工程,增加了泄洪量,提高了防洪能力。荆江沙市河段是长江的重要河段,分析荆江沙市河段河道演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荆江沙市河段的历史和受三峡工程运用影响的演变分析认为,多年来,沙市河段受来水来沙变化、水利工程以及交通设施建设等影响,总体河势稳定,但河段内局部河势有所调整。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清水下泄、含沙量大幅减少,沙市河段河床出现较强冲刷,深泓下切,且这一趋势将会长期持续,直至冲淤平衡。河曲发育过程中,相邻曲流环间的曲流颈受水流冲刷而变狭,一旦被水切穿,河道即自行取直。这种河道被水切穿取直的现象,称为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多发生在弯曲型河流当中。冲积平原的河流在螺旋流的作用下,凹岸受到侵蚀,凸岸发生堆积,这是弯曲型河床发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特征。当弯曲型河床发展到一定阶段,上、下两个反向河湾按某个固定点,呈S形向两侧扩张,河曲颈部愈来愈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便引起自然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旧曲流便逐渐淤塞衰亡,成为牛轭湖;新河因缩短流程,比降增大,往往迅速拓宽,发展成为主槽。在山区的深切河曲,也有可能由于曲颈发生强烈的侧蚀而裁弯取直。被废弃的曲流环绕的基岩被孤立在一侧,成为离堆山。另外,为了加大比降,缩短航程,人工也可裁弯取直。1967年及1969年对下荆江中州子与上车弯两弯曲段,进行了人工裁弯取直工程。加上1972年位于监利县境的沙滩子又发生自然切滩和裁弯,河道弯曲系数由1949年的19降至02②。总计缩短河长八十公里,增加泄洪量约五千秒立米,对防洪和航运都发挥了一定的效益。1949年以来,大力调整了原有水系,开挖了西起天门市魏家台,东至汉阳县新沟镇,长近100公里的汉北河;四湖地区长126公里的总干渠;东、西干渠、田关渠等几十条大、中型骨干排灌渠道。至80年代初期,平原的排灌系统初步形成,减轻了旱涝灾害。江汉平原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地下水系统的质量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该地区地下水中的砷含量超标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探讨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砷富集的季节性变化及其机理,以提出相应的治理和保护措施。随着季节的变化,地下水的水位和水质也会发生变化。在江汉平原,由于降雨量、蒸发量、农业灌溉等因素的影响,地下水的水位和流动路径会有所不同。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地下水中砷的富集程度和分布。一般来说,地下水中砷的浓度在夏季较高,而在冬季较低。这可能与夏季地下水位的上升和砷的溶解度增加有关。砷在地下水中的富集主要受水文地质条件、地球化学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江汉平原,由于地层中含有的高砷矿物和地下水中较高的pH值,使得地下水中的砷容易溶解和迁移。地下水的流动路径和速度也会影响砷的富集和分布。浅层地下水系统中砷富集的季节性变化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降雨量、蒸发量、农业灌溉等。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地下水监测,掌握砷的分布和变化规律;研究砷的迁移转化机理,为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广低砷灌溉技术,减少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下水保护的意识。江汉平原,位于汉地华中“千湖之省”湖北省中南部,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得名。江汉平原位于两湖盆地西部和中部,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平均海拔只有27米左右,是中国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江汉平原西起宜昌枝江,东迄华中最大城市武汉,北抵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介于北纬29°26′~31°37′,东经111°14′~114°36′之间,面积6万余平方公里。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m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m以下。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黏土。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100~1300mm,其中4~7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区域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约有300多个。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汉江中下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公安县、监利市、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仙桃、潜江、天门等3个省直管县级市,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襄阳5个地级市的蔡甸区,汉川市,应城市,沙洋县,京山市,钟祥市,枝江市,宜城市等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是两湖盆地的主要部分,盆地一般都是四周丘陵加中部平原,松辽盆地就是。此平原主属扬子准地台江汉断拗,地势低平,除边缘分布有海拔约50米的平缓岗地和百余米的低丘外,海拔均在35米以下。大体由西北向东南微倾,西北部海拔35米左右,东南降至5米以下,汉口仅3米。平原内湖泊星罗,水网交织,垸堤纵横。地表组成物质以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湖泊淤积物为主,属细砂、粉砂及粘土,第三纪红层仅于平原边缘地区出露。长江、汉江和东荆河沿岸地势较高,一般在8~38米。地貌上可分为两部分:①处于河床与人工堤防之间的堤外滩地,现代冲积作用旺盛,地势较高,大部分在30米以上,土壤多为砂壤质。②大堤以内的堤内平原,一般较堤外滩地低3~6米,向内侧微倾,土壤多为厚层粉砂壤土。江河之间相对低下,形成长形凹地,主要有汉北河与汉江间的天门河、汈汊湖凹地;汉江与东荆河间的通顺河、排湖凹地;东荆河与长江间的四湖(长湖、三湖、白露湖、洪湖)凹地;长江右岸的松滋河、王家大湖凹地等。凹地的地面高程多在25~28米,地表组成物质主要为粘土,地下水位一般离地表5~0米,甚有不及5米者,每遇大雨,易成涝渍。江汉平原有大小湖泊约300多个,重要的有洪湖、汈汊湖、长湖、排湖、大同湖、大沙湖等。湖泊一般底平水浅,是淡水养殖业的基地;又能调蓄江河水量,减轻平原旱涝灾害。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约2000小时,年太阳辐射总值约460~480千焦耳/平方厘米。无霜期约240~260天,10℃以上持续期约230~240天,活动积温5100~5300℃。平原各地利于棉花、水稻等喜温作物栽种。年均降水量1100~1300毫米,气温较高的4~9月降水量约占年降水总量的70%。汉江谷地为冷空气南下的重要通道,江汉平原首当其冲,春、秋季节常发生低湿阴雨,使旱稻烂秧机率及二季晚稻空壳率较高;若遇梅雨过长、暴雨多的年份,初夏易遭洪涝;盛夏常为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秋季又多晴朗天气,故伏、秋干旱频次较多。江汉平原河网稠密,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广大。据统计,水域面积占其总面积的18%,其中湖泊面积达14平方公里。整个江汉平原平均年径流深320一750mm,水资源极为丰富。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这里就已经有原始人类活动。在京山五三农场和荆州城东北约五公里的鸡公山等地都发现有原始人类居住栖息的遗址。在京山、钟祥、荆州等地的全新世灰黑色土层中也有较多的打制石器出土,表明当时的人类在江汉平原的活动已经相当频繁。当社会发展到新石器时代以后,江汉平原的原始文化更为发达和繁荣。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这三大原始文化构成了该地区原始文化的主体。这三大原始文化在江汉平原地区都留下了丰富的人类活动遗存,其中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首先发现并定名的地点及中心范围都在江汉平原,大溪文化虽然最早发现于今重庆市巫山县的大溪遗址,但在江汉平原地区也有较大范围的分布。对于江汉平原原始文化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原始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的认识而实现的。在这些遗存中,既有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遗迹,也有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等遗物。遗迹不仅有荆州鸡公山、太湖砖瓦厂和京山五三农场等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京山市油子岭、屈家岭遗址、天门市石家河遗址、沔阳沙湖,松滋桂花树,钟祥六合,石首走马岭,荆州阴湘城,公安王家岗等新石器时代遗址。遗物主要是原始先民生产和生活中所使用的石器、陶器、玉器等。本展览的展品,包括遗迹模型,都从不同的角度再现了江汉平原史前时代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产及生活状况。位于湖北中心位置的江汉平原气候条件良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很久远的古代,人类就在这里生息繁衍,并创造了发达的文化和文明,是长江流域乃至中国南方古老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原始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粮食与棉布是明清时期进入长途流通的两种主要农产品。据吴承明的研究,明清时期这两种物品在市场上均有增长,特别是在清代。清中期每年约有3600万石稻谷进入长途流通领域,除600万石漕粮外,有3000万石是商品粮,这是晚明进入长途流通的三倍。其中长江三角洲是最重要的粮食输入区.第二项最重要的商品是棉布,全部商品布的15%或每年4500万匹进入长途流通市场。按照舒尔茨的逻辑,作为既产米又产棉布的地区,江汉平原应该对这一不断扩大的市场有更积极的反应,提高产量出口更多的稻米与棉布。但如吴所示,在18世纪中期,只有湖北北部(包括江汉平原部分地区)有些许小麦进入长途贸易;而江汉棉布只是长途贸易中的极小部分(比例不详),90%棉布由江南提供。实际上,江汉平原清前期以后就很少出口米粮,而它所生产的棉布也主要是为本地消费(特别是农家自身消费)。下面将看到,在多数情况下,是否卷入市场与多种因素有关。外地移民移居江汉平原主要是因为那儿有大量可垦的荒地。多数新到者是战争难民或灾民,及从人口密度高的地方来的人,他们移人的主要目的是为生存。他们当然希望在此新地方寻找到更好的生活。但因当地的水利条件,他们不得不适应环境的不断变迁。他们垦荒意在获取生存之资,而不在追逐市场利润。有的小农虽也通过种植经济作物而卷入市场,但其行为严重受制于当地的环境条件。吃黄鳝,江汉平原每逢端午节时,还必食黄鳝。黄鳝又名鳝鱼、长鱼等。端午时节的黄鳝,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不仅食味好,而且具有滋补功能。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仙桃市被誉为中国黄鳝之都,黄鳝养殖面积已达12万亩,养鳝网箱240万口,产量达5万吨,占全国养殖总产量的21%,年产值超过15亿元,亩均效益达5000元到8000元。其黄鳝远销全国各地,“沔阳”、“先锋”等品牌还外销到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黄鳝养殖技术成熟,养殖规范标准完善,形成了成熟的养殖技术,对黄鳝养殖进行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建立了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出口备案基地,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产业链基本完整,经济效益良好。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菜煮鸡蛋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三国时期,名医华佗来沔城采药,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时,见老者患头痛头晕症,痛苦难堪。华佗随即替老者诊断,并在老者园内采来一把地米菜,嘱老者取汁煮鸡蛋吃。老者照办,服蛋三枚,病即痊愈。此事传开,人们都纷纷用地米菜煮鸡蛋吃,热潮遍及城乡。华佗给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米菜煮鸡蛋,就在沔城形成了风俗。以后逐渐传开,在江汉平原一带也盛行起来了。吃蒸菜,江汉平原丰沛的雨水和温和的气候孕育出这片“鱼米之乡”。沔阳三蒸,湖北菜系之一,是湖北美食中的一朵明珠,在中国名菜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沔阳人民爱吃蒸菜,有"无菜不蒸"的食俗,被称为蒸菜之乡。沔阳三蒸是指蒸畜禽,蒸水产和蒸素菜的总称。至于说到蒸法,所谓的“三”,就成了概数了,粉蒸、汤蒸、清蒸、炮蒸、扣蒸、酿蒸、包蒸、封蒸、花样造型蒸、干蒸,蒸的技法就不下十种。正所谓世间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皆可蒸。改革开放以来,沔阳蒸菜开发了清蒸、扣蒸、旱蒸等菜肴品种。技术上不断改革创新,烹调工艺逐步规范化,特别注重菜品研究。沔阳三蒸已被编入《湖北风情志》和《中国菜谱》,作品在全国各类烹饪大赛中获奖。2011年,沔阳三蒸被评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汉平原民歌支区:该区包括湖北、湖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古文化比较发达,民间艺术源远流长,在许多方面仍保留着古色古香的地方特色。天沔花鼓戏、三棒鼓和民间故事、沔阳民歌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闻名的曲目有《黄四姐》、《洪湖渔歌》。著名的《洪湖水浪打浪》,歌曲的音乐是从天沔花鼓戏和仙桃、天门、潜江一带的民间音乐中,汲取最富于生命力的乐汇创作而成的,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江汉平原的歌曲《襄河谣》和沔阳小曲《月望郎》成为其主要的音乐素材。江汉平原物产丰盛,“人人都说天堂美,怎比我江汉鱼米乡”。是他的真实写照。江汉平原是我国少有的稻,麦,粟,棉,麻,油,糖,鱼,菜都能大量出产的地区。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油菜为主,水稻产量高,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江汉平原,旱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52%,水田约占48%。旱地集中分布于堤内平原,堤内平原的棉田占耕地面积的40~60%,个别地区高达80%以上。1949年后成为中国高产优质棉区之一。水田集中分布于河间凹地和平原边缘,粮食商品率较高,为中国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湖区大量围湖垦殖,湖田面积增加,田多劳少,耕作较粗放,单产水平较低而不稳定。实现了退田还湖,平原的油料作物占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为主。江汉平原的湖区是中国的著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