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历史讲义第0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生版)_第1页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0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生版)_第2页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0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生版)_第3页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0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生版)_第4页
选择性历史讲义第0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5课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标解读1.从时空观念角度把握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的历史变革进程,概括出该制度变革的基本内容。2.从史料实证角度进一步探讨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提高对不同选官制度的比较、概括能力,以及辩证客观地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3.结合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与管理制度,引导学生对政治制度的演进趋势做出正确的历史解释,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时空线索知识点1西周至明清时期的官员选拔世官制西周至春秋的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军功爵制战国时期以商鞅改革中的军功授爵制为代表的新选官制度对传统的世卿世禄制形成了冲击察举制形成汉武帝时期含义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影响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九品中正制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将州、郡士人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官作用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科举制隋唐至两宋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制举是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常举每年举行,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考试合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方可正式任官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明清形式明清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内容考试从四书五经中命题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天举行,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举人”“贡士”“进士”【微点拨】世卿世禄制世卿就是天子或诸侯国君之下的贵族,世世代代、父死子继,连任卿这样的高官。禄是官吏所得的享受财物。世禄就是官吏们世世代代、父死子继,享有所封的土地及其赋税收入。【知识巧记】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历史影响(1)淡化门第出身(2)选官凭才任能(3)培养专业人才(4)程序相对公平(5)打击门阀士族(6)加强专制集权(7)稳定统治秩序(8)扩充统治基础(9)促进阶层流动(10)提高官员素质(11)营造重学风气(12)推动文化发展(13)折射人生价值(14)产生国际影响(15)具有弊端局限①忽视实用科技②官员缺乏实践经验③禁锢读书人思想④考察方式重才轻品⑤形成官本位社会观【知识拓展】汉朝的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地方长官在其辖区内,定期考察、选拔有声望的人才并推荐给朝廷,又称乡举里选。这些被推荐的人,经过考核授予不同的官职。各方面突出人才的涌现,是汉武帝时期鼎盛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东汉时期,察举制尤注重孝廉一科。但随着地方豪强势力的发展,封建国家的行政组织日趋瘫痪,声望影响逐渐被官僚家族所支配,门第族望成为选举的主要依据,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察举”之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或称“辟除”,因此称为“征辟”。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科举制的评价评价:科举制的开创实质上是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的产物。(1)积极作用:①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士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④读书、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⑥英美等国建立的文官考试制度也受到科举制的影响,科举制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2)消极作用: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思想,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②清末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③科举制度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桎梏了人才的成长,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对中国古代选拔人才制度的几点启示(1)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选拔人才,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则国兴,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国衰。我们应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才观,尊重知识和人才。(2)应防止重走读书做官的老路。选官制度给中国古代社会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由它所造成的畸形发展的读书做官道路和根深蒂固的官本位思想。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从先进变落后,与此不无关系,我们应吸取这沉重的历史教训。(3)应建立有效的逆向制衡,变个人意志为社会意志,即官吏有选用必须有退免。(4)应克服学用脱节、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古代选官制度重视道德伦理纲常教育,而儒家的经典,则是实施这种教育的基本教材,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学用脱节的距离被扩展到了最大的限度,轻视实际才能的弊端,亦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一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吸取。【知识辨析】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时期选官制度选官标准历史趋势西周春秋世卿世禄制(世官制)血缘1、选拔标准:由血缘、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2、选拔范围:由社会上层逐渐下移到社会底层3、选拔方式:由世袭、推荐逐渐演变为考试选拔4、选拔特点:趋向制度化,形式日益严密。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战国秦朝荐举人才\军功授爵制军功汉朝察举制\征辟制品行→门第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家世、德才→门第隋唐宋元科举制才学明清科举制(八股取士)八股文【图解历史】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清代科举考试程序图【即学即练1】春秋时期士人曹刿有“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之说;战国时期的策士冯谖寄食于贵族孟尝君门下,为发泄心中的不满弹铗而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孟子则把“七十者可以食肉”视为惠民德政。这表明当时()A.儒家学派规劝贵族实践仁政思想B.士阶层不被各诸侯国统治者重用C.分封制强化的等级观念依然存在D.经济落后滞缓了分封制度的瓦解【即学即练2】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举贤才”之语,韩非子有“因能授官”之说,墨子称“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他们主张()A.通过选官实现平等B.选官路径推崇荐举C.按照才能选拔官吏D.选官对象普及百姓【即学即练3】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国舍人出身的蔺相如因为出使秦国“完璧归赵”而拜为上大夫,又因为在渑池会上斥责秦王、羞辱秦国文武群臣而拜为上卿。从这一记载中可以看出()A.商周盛行的官爵制度发生重大变化B.西汉史学家对秦国仍存在偏见C.功勋开始成为官爵升迁的唯一依据D.儒生的政治地位得到大幅提高【即学即练4】汉宣帝诏云:“其令郡国举孝弟(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各一人。”前者如“冯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这说明了汉代察举制()A.有利于激发官民的责任感 B.重视乡论与德行的考察C.存在地方独揽选官的现象 D.孝廉成为选官唯一标准【即学即练5】“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由政府高官征辟属吏,然后向朝廷推荐。这反映出汉代()A.皇帝亲自考查选拔人才B.无需通过考查即可任用C.孝廉是人仕的主要依据D.选官方式有一定主观性【即学即练6】晋室南迁,衣冠南渡,为了仰仗随司马氏东迁的中原士族,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王与马共天下”,上层土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A.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B.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即学即练7】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即学即练8】清朝嘉庆年间,鲍桂星任河南学政,他在主持地方科举考试时,将《中庸》篇内“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一句,命题为“大草”,即取前句尾,后句首,而拼凑成题。这一现象反映清朝科举考试()A.对儒家经典高度重视 B.突出经义的守旧传统.C.僵化呆板的文字游戏 D.考查考生的训诂功底知识点2秦汉至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考核与监察)1.秦汉时期的官员管理(1)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2)刺史制度: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2.隋唐时期的官员管理(1)隋唐官员的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2)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3)宋朝也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4)宋朝承唐制设御史台,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3.元明清时期的官员管理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明朝 (1)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2)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清朝 (1)考课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2)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但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知识巧记】【知识拓展】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及认识1.特点(1)组织机构独立。中央监察主体机构与行政机关分离,自成系统,自上而下垂直监察。(2)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在专制制度下最高监察权归于皇帝,御史只是皇权的御用工具。(3)严格监察官的选任。历代统治者都注重监察官的遴选。对监察官的考核也有特定的制度和规定。(4)以轻制重。对监官采用秩卑、权重、厚赏、重罚的政策,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5)对官吏的监察渗透于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6)监察活动法律化、监察方式多样化(某些朝代允许风闻言事)。(7)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2.认识纵观中国古代社会,监察官在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古代监察官是为皇权服务的,专制制度决定了监察制度效能有限。当一个王朝出现统治危机时,监察官就难以发挥作用,甚至会催生吏治的腐败。【图解历史】两汉时期的地方监察区—州从汉至唐地方监察区的演变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魏国的李悝编著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法经》。秦朝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御史府为其官署;皇帝派御史常驻郡县,称“监御史”。汉朝设御史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专门的监察机构。汉武帝时期将天下分为十三部监察区,由刺史代表皇帝对地方实行监察。魏晋时期御史台成为由皇帝领导的独立的监察机构,言谏监督得到发展。隋朝中央的监察机构仍为御史台,监察御史专执掌外出巡察。唐朝将御史台分为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形成了监察机构和谏议组织两个系统。宋朝把监察官和言谏官合二为一,广泛推行弹劾制度,允许台谏官“风闻奏事”。元朝全国分为22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明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对六部官员督察,向皇帝进行规谏。清朝沿袭明代,仍设督察院,以都御史为主事官。雍正年间,将六科给事中并入督察院,实现监察权的统一。【即学即练1】《荀子·君道》载:“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入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此,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确立皇帝制度独揽大权B.设立丞相协助处理政事C.设立太尉掌管全国军务D.设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即学即练2】《汉书•酷吏列传》提到的监察官,在申明法纪上,毫不手软,如尹齐为御史,“斩伐不避贵势”。《汉书•张汤传》载,汤为御史大夫,“组豪强并兼之家,舞文巧诋以辅法。”这说明汉代选用监察官的重要条件是()A.敢于向豪强地主挑战B.必须出身于名门望族C.具有基层实践的经历D.谙熟国家的大政方针【即学即练3】中国古代的官职名号颇有渊源。“刺史”有“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之意。从名称寓意来看,“刺史”应是()A.地方的封疆大吏B.中央朝廷的重臣C.皇帝的内侍人员D.具有监察地方的职能【即学即练4】《吕氏春秋》载:“上计,战国、秦、汉时地方官于年终将境内户口、赋税、盗贼、狱讼等项编造计簿,遣吏逐级上报,奏呈朝廷,借资考绩,称为上计。”这一制度()A.保证中央控制地方财政B.提供了评定政绩的依据C.促使中央集权制度形成D.避免了地方官弄虚作假【即学即练5】两汉时期,由中央到地方实行分级负责、层层对官吏进行考核:唐代出现了专门考核机构——吏部考功司;宋代设审官院、考课院和监司负责不同类别官吏的考核;明清主要由吏部负责官员考核,由都察院协同工作。这表明()A.专制皇权不断强化 B.官吏考核逐渐规范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官员选拔目渐科学【即学即练6】下面一组有关印玺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中国古代中央行政机构的演变B.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C.中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D.中国古代监察体制的演进一、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汉代察举制的选官原则及发展汉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举后直接授官,充分适应了君子贤人任官以“轨德立化”的思想。自东汉光武帝始,察举实施中“授试以职”,举主对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职务,以此检验其是否“便习官事”,合格者方举至中央。——摘编自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据史料,概括西汉察举制的选官原则,简述东汉察举制的发展表现。史料“轨德立化”说明汉代察举制是以德取人。但是东汉时期则是“授试以职”,强调治国能力。【典例1】1.自汉武帝至东汉,察举孝廉成为汉代选拔官吏和升迁任用的正途,史称“汉世诸科虽以贤良方正为至重,而得人之盛则莫如孝廉。”这反映了()A.儒家忠孝一体的伦理政治 B.世家大族把持对人才选拔C.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创立 D.儒家学说正统地位的确立2.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的选官制度()A.注重门第不利于寒门子弟入仕 B.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C.重才轻德的选拔依据弊端渐显 D.在执行过程中标准背离了初衷二、从“史料实证”的角度认识北宋科举制的改革与影响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然成风。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根据史料,概括北宋科举制度对当时政治的影响。史料说明了北宋时期科举扩大了招收名额,入仕的人数增多,这就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文化素质。史料“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说明当时出现了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的现象。【典例2】1.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2.《宋史.选举志》记载。“制举无常科,所以特天下之才杰,天子每亲策之。”殿试及第者称进士,都是“天子门生”,而非主考官的门生。据此可知,宋朝的科举制度()A.成为了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B.皇帝加强了对取士过程的控制C.已经走向成熟 D.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考法03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关于科举考试的功过是非,历来莫衷一是。历史学家钱穆说:“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唐天宗李世民赞叹科举考试收罗了四海英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近代西方人则认为:“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相反的责难也很多,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李光耀更直言:科举使中国被摒弃于西方伟大科学工艺发明和工业革命的门外……。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典例3】1.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组。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子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2.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曾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隋唐时期该“发明”创设的出发点在于()A.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B.弘扬儒学正统,选拨优秀人才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D.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题组A基础过关练1.某学者说:“自秦王朝以后,平民的流动性日益扩展到政府结构,平民社会成了中国社会的主流。”这表明()A.选官标准发生变化B.官吏监察日益严密C.贵族政治完全消失D.行政效率逐渐提高2.西周的礼乐文明造成了中国古代国家的宗法专制特征,依靠族权和政权的结合来实现宗法专制。于是传统文化便有了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的倾向,家国同构,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3.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科举考试结束后,站在午门城楼上看着新进的进士们鱼贯进入朝堂,高兴得对左右说“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唐太宗之所以高兴最有可能是因为科举考试()A.促成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B.用机制吸引人才优化统治C.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杜绝士族进入政坛的可能4.“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秩六百石,员十三人”,由皇帝直接任免。其职责有监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据此可知,刺史制()A.加强了中央集权 B.优化了选官制度C.改变了地方体制 D.异化了监察方式5.唐代御史台事权集中,朝廷百司及地方官员无不在其监察范围之内;而尚书省左右承“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据此推断唐代()A.中央集权体制完善 B.政令畅通得以确保C.君主专制遭到破坏 D.监察制度有所完善题组B能力提升练1.刘邦登基诏书称,基于推翻暴秦、消灭项羽,功劳最大者为帝;次者为王为侯;最末为战士,可以分到一定的田地。这主要说明汉初()A.等级秩序影响战争胜负 B.权力分配具有军功色彩C.统治基础呈现多元态势 D.社会关系不稳定性增强2.《后汉书》记载,东汉时,有个叫赵宣的人,葬亲后不久就关闭墓道,在墓道中守丧20年,博得“乡邑称”的类名,“州郡数礼请之”,他推托。太守亲自登门求见,才知其有五个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间生的,太守大怒,以“诳时惑众,诬污鬼神”将其治罪。这个事件主要反映()A.汉朝选官依据儒家思想B.汉朝选官注重孝行与廉德C.汉朝注重对官员的监督D.汉朝察举制存在消极影响3.唐朝进土科考试中实行别头试,即凡是省试主考官州郡发解官和地方长官的子弟、亲戚、门生故旧等参加科举考试,都应另派考官,别院应试。别头试的实行()A.杜绝了科举考试的舞弊现象 B.旨在扩大朝廷的官吏来源C.有利于保障人才选拔的公平 D.表明科举取土的流程规范4.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由此可知,八股取士()A.便于选拔有真知灼见的人才 B.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束缚和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 D.有利于保障考试的公平公正5.宋仁宗年间,“刘保衡鬻卖房产案”曾给嘉佑政坛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三司使张方平因贱买了商人刘保衡的房产,遭御史中丞包拯弹劾而罢免外放。继任三司使宋祁因与宰相宋庠为兄弟,又遭包拯弹劾而离职改任。这表明宋代()A.回避制度能够有效杜绝官员的腐败 B.官场争斗十分激烈C.注重通过监察制度来防范官员贪腐 D.文臣注重道德操守6.(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天子每过五年都要率领百官和侍从们去巡狩四方,考察地方官员的政绩和公德。夏、商、周三代除天子巡狩外,还设有“方伯”并“受命于王”,对称臣纳贡的异姓诸侯和分封的同姓诸侯进行监察。秦汉时期巡视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分层与分部巡视相结合,职权分明,各司其职,形成了多维的行政巡视体系(中央设监察机关——御史台监察地方行政,刺史分部巡视郡级行政工作,郡以下行政工作由郡国守相、县令长、乡长逐级巡视),即刺史巡视制度,用该制度监督地方要员。隋唐仍沿袭御史台制度,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地方,监察郡县,保证了中央集权的统一性。唐朝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御史台”,任务是“掌以刑法典章纠正百官之罪恶”。“御史台”下设台院、殿院、察院,共司监察而各有侧重。在“一台三院”的体制内,各部门职责明确,互相配合。唐朝巡视制度形式多元,分工明确,制度完备,为以后朝代所效仿。明朝的巡视制度在封建专制史上是最完备的。明成祖朱棣正式确立御史巡按制度,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六科给事中,成立六个独立的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全国官吏,评论政务,规谏皇帝。清朝沿袭明朝,由监察御史和提刑按察使共同负责对地方进行巡视。材料二虽然巡视制度最早出现于中国,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系,但在国外也有类似的制度可以与之媲美。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察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的历史沿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巡视制度的历史作用。(14分)(2)综合以上两段材料,分析西方近现代巡视制度和中国古代巡视制度存在哪些不同点,对今天有什么启示?(11分)题组C培优拔尖练1.曹操年少时“任侠放荡,不治行业”,“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这种行为在传统舆论之下难以踏入仕途。但由于他被许劭等三位名士所看重,竟然突破选举制度被举为孝廉。这表明东汉末年()A.儒学地位受到严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