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华阳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
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当代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20个动漫形象中,19个来自海外。本
土动漫形象只有一个“孙悟空”,受调查的青少年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民间文学
中的人物知之甚少。这是民间文学在当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失落的又一个缩影。
民间文学以口头讲述为媒介,近二三十年,书面阅读与数字化体验的迅速普及,湮没
了民间文学口头讲述的生活现场。同时,信息社会文学艺术的发展趋势是融合创新,受众
的审美意识也变得新奇自由,可传统民间文学的审美表达,往往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
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的民间文学都既反映着历史环境,又彰显出时代背景,同
时还承担着文化传承功能,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每一个从自己家乡成长起来
的人,都深受家乡风俗影响,从方言和方言所承载的故事、歌谣和谚语中获得了生命之初
的情感与意义。
所以说,民间文学的传承实现了民间社会对文化同源观念的认同,培育了中国人极其
重要的乡土意识,而文化同源观念与乡土意识正是中国文化中家国情怀的逻辑前提。从更
大的层面讲,中国各民族各地区的民间文学,无不殊途同归地反映着民族友好、政治大
同、社会和谐的中华文明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千百年的历史演进中,分散在中华大
地上的各族群众,正是通过民间文学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
而如今,中国民间文学中的人物形象、故事类型、叙事结构等,均被外来的新的文学
系统挤压,尤其儿童成长初期所接受的童话教育几乎全是西方文本一一白雪公主替代了田
螺姑娘,奥特曼替代了葫芦娃,小红帽替代了阿凡提。面对严峻的传承危机,我们认为亟
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能力和传承能力,使其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有效融
入当代社会。首先要深度发掘中国民间文学的智慧资源,汲取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教育
资源、伦理资源、政治资源和文化资源,理解中国民间文学关于善良、勤劳、奉献、和
睦、友爱、正义、协作等价值观的叙事模式,重新建构这些智慧资源的日常生活路径,逐
渐增强人们接受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从而实现让民间文学重回日常生活的目标。其次,
在失去原有传承场景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新的传承方式。英国的《魔戒》《哈利•波
特》、日本的《幽灵公主》《千与千寻》等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进行
了有效嫁接,找到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文艺作品的转化路径。今后我们可以借鉴国
外的成功经验,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尤其要将传统民间文学资源与现代
文化产业有效嫁接起来,那样传统民间文学才能凭借新的载体重新走进当代人的生活。
(摘编自孙正国《留住民间文学中的民族记忆》)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文学有其自身特点,以口头讲述为媒介,审美表达大多以传承性和群体性为主。
B.家乡的方言及其承载的故事、歌谣和谚语,是人们获取生命之初情感和意义的源泉。
C.儿童成长初期接受的童话教育几乎全是西方童话,中国民间文学面临着传承危机。
D.增强对本土智慧资源的信心,就要对民间文学进行挖掘,重新建构日常生活路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当代中国青少年对民间文学人物了解甚少的事实反映出民间文学地位失落的现
状。
B.文章指出民间文学的传播媒介与审美表达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走向衰落不可避
免。
C.文章指出民间文学对培育中国人的乡土意识、传承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有重要作
用。
D.文章从增强民间文学的创新、传承能力两方面指出了解决民间文学传承危机的具体措
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受调查的青少年对海外与本土动漫形象的喜爱程度说明海外动漫的制作水平更高。
B.民间文学是中华儿女文化认同的重要基础,其衰落必然会导致文化认同的缺失。
C.民间文学传承共同价值观,因而反映民族友好、政治大同、社会和谐的文明主题。
D.对传统民间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助于解决失去原有传承场景带来的问题。
参考答案:
1.D2,B3.D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
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了解常见设题陷阱:偷换概念、张冠李戴、以偏概全、是非
颠倒、强加因果,超前判断、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
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
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原文中三者是并列关系,并非选
项中的条件关系。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分析论
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
证、归纳论证、演绎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答题时要仔细分析论点、论
据和论证方法是否正确。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
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
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B项,“走向衰落不可避
免”,过于绝对,原文是“其走向衰落似乎是一种必然"。故选B。
【3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
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
微的差别。注意两个比对:比对词语,看词语的内与外延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比对关
系,主要是比对句间的逻辑关系,看句间关系与原文是否一致,A项,“说明海外动漫制
作水平更高”,青少年喜爱国外动漫的原因有很多,不能说明海外动漫的制作水平更高。
B项,”必然会导致文化认同的缺失”过于绝对。C项,强加因果,民间文学,传承了共
同的价值观与反映中华文明主题之间不存在因关系。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
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
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
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
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
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
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
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
题干的选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不平凡的求学生
涯
1931年9月,清华大学招入了一批新学生,其中有一个瘦小的戴眼镜的无锡人。这位
新生作文和历史拿了满分,理科却几乎是零分,他就是后来成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的钱伟
长。清华当年招生的作文题目是《梦游清华园》,钱伟长写了一篇四百五十字的赋,出题
目的老师想改改不了,只能给了满分。历史考题更奇怪,要求写出二十四史的作者、注者
和卷数,许多考生望“题”兴叹,而钱伟长却答得分毫不差。钱伟长的文科好,一点也不
奇怪。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教书先生,四叔是著名的文科学者钱穆。他中学的文史老师,
则是语言学家吕叔湘。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把《三国演义》倒背如
流。可是,19岁的钱伟长在数理上一塌糊涂,物理只考了5分,数学、化学共考了20
分,英文因没学过是。分。
但正是这样一个在文史上极具天赋、数理上极度“痛腿”的学生,却在一夜之间做出
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一一弃文从理。这个决定缘于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中外
的“九•一八事变"。听到了这个消息后,钱伟长拍案而起,他说:我不读历史系了,我
要学造飞机大炮。他决定转学物理以振兴中国的军力。于是钱伟长几次跑去找物理系主任
吴有训,吴先生被这位青年的爱国热情打动了,答应他试读一年。为了能尽早赶上课程,
钱伟长来往于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之间,早起晚归,极度用功。他克服了用英语听课和阅
读的困难,一年后数理课程超过了70分,四年后,成了一名出类拔萃的优秀生。正如他
后来常说的:“我从来不相信有什么‘天才’,而只是相信人的才能是用艰苦的劳动培植
出来的。奋发才有为,勤学才有识。”
1940年1月钱伟长考取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钱伟长
与自己的导师辛吉教授第一次面谈时,发现两人都在研究板壳理论,于是师生俩开始共同
啃这块硬骨头。的确,板壳内禀理论是一大难题,但是很有实用价值。在航空航海工程、
武器装备、仪器仪表和各项工程设施中,到处可见到平板和壳体。多年来对于各种各样的
板壳,各学派学者用不同的方程式来描述,钱伟长认为它们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有必要加
以统一。于是他开始废寝忘食地寻求这种联系。经过半年多努力,用掉了几尺厚的草稿
纸,他终于以严谨简约的张量分析为基本工具,建立了板壳的基本理论,对原有的各种论
述进行分类,提炼出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到了一组统一的方程式。
与此同时,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1941年,他们合写成了一再为
人们称道、引用的著名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发表于世界导弹之父冯?
卡门的60岁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数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学家,28岁的钱伟
长,是文集作者中最年轻的学者、唯一的中国人。爱因斯坦看后也由衷感叹,这位中国青
年解决了困扰我多年的问题。此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
194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经过辛吉教授特地推荐,钱伟长到了冯•卡门所在的美国加
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美国当时正在加紧研究火箭、导
弹,精确地计算火箭导弹的弹道成了当务之急。钱伟长担起了这个重任,他经常到喷气推
进研究所所在地墨西哥州的白沙基地参加火箭试验,对各种型号的导弹的弹道及空气动力
学性能进行了细致地分析,写出了许多保密的内部报告,并提出了有关火箭、导弹落点的
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到德国导弹的袭击,英国首相邱吉尔很着急,向美国
求援,问题转达到冯•卡门那里,钱伟长提出了一个对运行的导弹加以干扰迫使其射程减
小的方案,立即得到采纳。因此战争中尽管伦敦东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
然无恙。邱吉尔在回忆录中提起此事,说美国青年人很厉害,但实际上应该说:中国青年
人很厉害!
(摘编自戴世强《钱伟长小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伟长在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文史成绩优异,作文和历史都拿了满分,是因为
钱伟
长受到良好的家庭环境的熏陶和影响,自小是看古书长大的。
B.钱伟长基于爱国的崇高理想,弃文从理,转系后读书极为用功,最终成为一名优
秀的
理科毕业生,这充分说明了奋发才能有为、勤学才能有识的道理。
C.多年来各学派学者对平板和壳体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没有找到内在联系,钱伟长
在刖
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起板壳的基本理论,与导师辛吉的研究过程和结果都相
似。
D.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钱伟长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时主要从事有关火箭、导
弹的
研究,他提出的方案曾帮助伦敦在二战中免遭德国导弹的破坏。
E.本文用朴素平实的语言,记叙了钱伟长青年时期刻苦求学、不断钻研取得杰出成
绩的
过程,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成长历程,塑造了一个成就卓著、令人尊敬的科学
家的形象。
(2)为什么说《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一文奠定了钱伟长在美国科学界的地位?请简要
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反映了钱伟长哪些优秀的品格?请简要分析。
答:(6
分)
(4)文史上极具天赋的钱伟长上大学时却弃文从理,最终在科学领域还取得了杰出的成
就;
而人们平时却常说扬长避短更容易取得成功。对此,你有何观点?请结合文本,联
系现
实谈谈理由。
答:(8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项3分,E项2分,A项1分。(A项原因概括不全面,还应该包括在学校遇到了
好老师;C项原文说辛吉教授通过“另一途径”得到了类似的结果;D项原文说“伦敦东
码头区遭到德国导弹破坏,市中心却安然无恙”,而不是“免遭德国导弹破坏”。)
(2)①论文攻克了当时的科学难题。板壳内禀理论是极有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钱伟长
从原有各学派学者的论述中找出各种板壳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核心内容。②论文有极高的
学术价值。此文发表于导弹之父冯•卡门的祝寿文集,该文集的作者多是当时世界上第一
流的科学家。③得到爱因斯坦的肯定与赏识。爱因斯坦看过此文后由衷感叹其解决了困扰
自己多年的难题。(每点2分,共6分)
(3)①热爱祖国,有远大抱负。为了振兴中国的军力,抵抗外族侵略,在文史上极具天
赋的钱伟长毅然决定弃文从理。②勤勉刻苦,善于钻研。理科薄弱的钱伟长经过艰苦努
力,克服多重困难,成为物理系优秀毕业生;留学加拿大后,废寝忘食地钻研,与导师共
同攻克极具实用价值的科学难题。③勇于担当,维护正义。二战期间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
需要,钱伟长勇担有关导弹研究的重任,曾为伦敦市中心免遭德国导弹破坏做出贡献。
(每点2分,共6分)
(4)观点一:只要有梦想,够努力,“扬短避长”也能取得成功。(2分)文本:①崇高
的理想是取得成功的动力。钱伟长改学理科,是想通过科学技术来振兴祖国的军力,抵抗
外族的侵略。这一崇高的爱国理想促使他在以后的学习研究中克服重重困难,走向成功。
②勤奋刻苦是成功的保障。钱伟长转物理系后学习极度用功,成为理科优秀毕业生;留学
期间,通过潜心钻研,解决了重要的科学难题。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脚踏实地、勤奋钻
研的结果。③天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钱伟长在文史方面表现出的天赋,反映出他是一个
资质好、智商高、记忆力强的人,这也是他后来在科学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任
意合理的两点得4分)(言之有理即可)
现实:生活中面对自己的短处不应一味地回避,只要有足够的动力和信心,找对方法,肯
努力,多付出,短处也可以成为长处。失去双臂的刘伟,坚定自己的梦想,付出数倍于常
人的努力,让钢琴在自己的脚下流淌出优美的旋律,短处成为了他的长处。我们做任何事
也是如此。
观点二:懂得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会少走弯路,更容易取得成功。(2分)文本:①天
赋好、记忆力惊人,有助于进行文史研究。钱伟长自小看古书长大,十岁时就能把《三国
演义》倒背如流,说明他在文史方面天赋极高。假如他没有弃文从理,在文史研究方面应
该能取得优异成绩。②家庭环境与后天教育能促进长处的进一步发展。家学渊源,名师指
点,进一步激发了钱伟长文史方面的学习潜能,使之在清华入学考试中,作文和历史得了
满分。(任意意合理的两点得4分)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不可避免地都有自己的短处和长处,认识并发挥自己的优长,更易形
成制胜的优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定
位,扬长避短更易成功。(2分)(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倒春寒
漠歌
①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
②早晨披衣出门,急匆匆地赶班。一股强劲的冷流迎面袭来,我禁不住一连打了好几
个冷颤,不得不再次穿上厚厚的冬衣出门。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
陌生又熟悉的男女,看上去照例都显得有点目光呆滞或迷离。轻轻地找个靠边的位置站
下,静静地等候着公交车的到来。
③在站台停靠的车子已过去了好几趟。每来一部车,候车的人群都会爆发一次短暂的
拥挤和骚动,然后又迅速地归于平寂。抬手看表,分针已指向接近七点二十分,想着路上
每天发生的拥堵,我开始担心迟到而变得焦虑起来。终于,一辆熟悉的旧公交喘着粗气冲
到我的面前,车尚未停稳,门就“啪嗒”一声甩开了。我迅速夹入人流,奋力挤到车尾稍
松弛的位置站定,用手紧紧抓牢冰冷又光滑的靠椅。疾驶的车身不停地摇晃着,我那经常
缺少睡眠的大脑似乎又被困意所包围,思绪也渐渐随着车子的颠簸被晃了出去。
④记得儿时的村庄前面有一条四季都很清澈的小溪,小溪对面的高坎上长着几十株桃
树和李树,密密扎扎的枝叶遮蔽在头顶上。远远望去,那一段溪流显得特别的幽静和深
邃。这些桃树和李树,除了开花和挂果的季节,平时是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存在。
⑤同样是春天的这般光景,小溪里流水满满当当的,既清澈又有些湍急。溪水的上
边,桃红李白的花朵都竞相斗艳地盛开着。这些桃李已经被村民遗忘了整个冬季,终于能
再次用自己的热烈和美丽迎来人们瞩目和赞赏,于是都毫不吝啬地奔放出久藏的香艳和嫩
彩,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春季里它们独有的艳丽色相。清晨,溪边的女人们传出了许多的欢
声和笑语。晌午,早上出工回来的男人都喜欢盛上一大碗满满的大米、红薯和青菜混煮的
早饭来到溪边的晒谷场,在暖烘烘的太阳里蹲着围成一个大圈,一边大口地咀嚼和吞咽,
一边大声地争论村里或队里的事。这个季节,村里唯一的寡妇也喜欢串门。她常用蓝边碗
盛上一碗饭,然后家家户户几乎都去走上一遍,似乎特别喜欢像我一般大的小孩,每到一
家,女主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她夹上少许餐桌上最好的菜肴。
⑥小溪两边护堤的旱地种满了油菜,金黄金黄的油菜花势不可挡地铺满了低洼和高
坎,村里村外湿漉漉的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的一层浓浓的花香。这个季节里我最喜欢和
同伴折上一根细细的竹子,把竹梢弯过来扎成一个圈,再在墙头屋角网上几层蜘蛛网,然
后一头钻进和自己齐高的油菜地里。捉蝴蝶,捉蜜蜂。那快乐的情景,至今难忘。我完全
沉浸在儿时春天的欢乐当中。
⑦突然,车身猛地一抽搐,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冲了出去。当然,这种情况发生
在拥挤的人群中是有惊无险的,但思绪却被从遥远的记忆里生生地拉回到依然冰冷的早
晨。从前面传来了司机几句凶狠的骂语,大致是电动车之类的挡住了他的去路罢。喇叭里
报站的女声永远都是那样的乏味和单调,我终于到站下车了,看着眼前浅灰色的楼、深灰
色的路,除了路边樟树点缀了些许的新绿外,城市是很难觉察有春天的存在。在寒冷无比
的北风中,我的心似乎深深地感触到了城市被春天遗忘的伤感,而眼前灰蒙蒙的一切,似
乎都在表达着这个伤感的城市满怀着失落的忧伤。
⑧生活在城里的人们像一群忙碌的工蚁,各自有各自的分工,各自都为各自的分工而
日夜忙碌。我已在这个城市忙碌了二十年,一头乌发已然夹杂了不少的白发。世俗的磨
砺,年少时的锋芒早已被圆通所取代。值得庆幸的是,在是非曲直的冲突中依然坚守着真
诚和善良的领地。
⑨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的渴望。渴望在这个春天就能像蚕蛹般地破茧化碟,渴望生
命的精彩明天就会幸运地降临到我的头上。即使这个时刻短暂得像流星般从天空划过,但
在寂寞已久的天空中,毕竟也能留下一道值得回忆的美丽印记。
⑩尽管春天的城市是失落的,失落的城市也是忧伤的。但即使倒春寒来得更加猛烈,
春天也不会因为人们感知的缺失而不光顾这个城市。倒春寒毕竟只是天气短暂的逻辑紊
乱,并不表示气候会失序地出现季节倒转。只要春天已经来了,那么夏季的热烈和秋季的
收获也就为时不远。
(有删改)
19.“站台简陋的车棚下面,已稀稀落落站满了一群陌生又熟悉的男女”
中“陌生”与“熟悉”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20.文章写南昌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倒春寒,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21.第5段的描写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22.结尾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意?结合本文内容,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6
分)
参考答案:
19.不矛盾。“熟悉”是说等车的时候,大家常常能碰面;(2分)“陌生”是说人们冷漠,彼
此从不打招呼。(2分)
20.本文写自然界的“倒春寒”只是个引子,是为了表达城里人际关系的冷漠如倒春寒一
般。(1分)用大量笔墨写儿时的村庄的情景,起到了反衬的作用。(或通过描写儿时
村庄美好的春景来反衬城市倒春寒时的清冷;写儿时春日邻里的热情,反衬城市人的
冷漠;用儿时快乐的玩耍反衬而今被世俗磨去锋芒后的寂寞。答出任何一点即可)(2
分)表达了作者对城市生活能像乡村般热情温馨的渴望,以及对真诚、善良的坚守。
(1分)
21.运用了拟人手法和点面结合的描写手法(2分)作者将争奇斗艳的花朵赋予人的性格特
点,说它们“迎来”“毫不吝啬地奔放”“淋漓尽致地展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
日的热闹场景,表达作者的愉悦之情。(1分)女人们的欢声笑语,男人们吃饭的情景
属于面上描写,“寡妇”属于点上描写,这样写,既让人整体感受到村庄生活的温
馨,又可以从“寡妇”身上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温馨。(1分)(或者是分析环境描写1
分,分析人物描写1分)
22.表面上写倒春寒会过去,城市会迎来温暖的春、热烈的夏和收获的秋。(2分)实际上
写作者坚信城市间人与人的冷漠、城市的寂寞总会在人们对美好的渴望、对真与善的
坚守中转化为热情而温馨的城市生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希冀。(2分)(联系实际谈
体会可根据具体情况;略。)(2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共3题)
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9〜12题(10分)
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
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
“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
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
【注】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浣濯:洗涤。参军:官名。
9.解释文中的加点词(2分)
(1)此言甚善()(2)而虑我不能行于后
()
10.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o(3分)
A.随从另外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B.随从交替拿着衣服前进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C.随从另外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准备洗涤的。
D.随从交替拿着衣服进献给他换,这些衣服都是经过洗涤的。
11.太祖“口”的神情和“口”的决定,表明他对宋思颜的赞赏。(用原文词语回答)
(2分)
12.对宋思颜谏言的目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赞扬太祖躬行节俭
B.表明对太祖的忠心
C.希望太祖始终节俭
D.暗示太祖给予奖赏
参考答案:
9.好,做
10.B(未经洗涤的)
11.喜,赐
12.C(从文中“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可知)
译文:太祖(明帝朱元璋)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
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参军宋思颜看见了说:“主公亲
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
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
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
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
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
(文章出自《典故纪闻》,主要是讲太祖节俭,参军宋思颜敢于说出忠言,他担心太
祖只是流于现在,而不会坚持做到节俭。或者只是在人前做到,人后不会如此。)
5.文言文阅读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
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零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
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觐岁敛民
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
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素无兵备,民凛凛欲亡去。公以牢城卒杂山河户得数百人,日夜部
勒,声振山南。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而殿侍雷甲以兵百余人,逐盗至竹山,甲不能戟
士,所至为暴。或告有大盗入境且及门,公自勒兵阻水拒之。身居前行,命士持满无得
发。士皆植立如偶人,甲射之不动,乃下马拜,请死,曰:“初不知公官军也。”吏士请
斩甲以徇。公不可,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薮。
淮南饥,安抚、转运使皆言寿春守王正民不任职,正民坐免。诏公乘传往代之。转运
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凡十三万石,谓之折役米。米翔贵,民益饥。公至则除之,且表其
事,又言正民无罪,职事办治。诏复以正民为鄂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
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
使令,且以守仓库。
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
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为人仁恕,故严而不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士请斩甲以徇徇:示众B.甲不能戢士戢:约束
C.以公少年易之易:更换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蠲:免除
5.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①公戒而舍之②公禁之,民不敢犯
③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④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
⑤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
⑥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
A.①④⑥B.②④⑥C.②③⑤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公弼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曾经逮捕法办为非作歹的海印国师,严惩危害百姓
的雷甲部下,后来又平息了周元的叛乱。
B.雪都当地的巫师,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以祭鬼免除火灾为借口,大肆搜刮百姓财
物,陈公弼到任后,严令禁止。
C.陈公弼到房州后,面对盗贼横行、缺乏兵备、百姓惶恐的情况,组织了数百人,
昼夜布防,声威赫赫,终于保得一方安宁。
D.淮南发生饥荒,安抚、转运使指责寿春太守王正民救灾不力,王被免职。继任者
陈公弼认为王正民无罪,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4分)
(1)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C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易”应解释为“轻视
5.A【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严而不残”是就陈公弼的仁慈而言的,
是言其“威严而不残忍”,②只讲陈公弼“严”的一面,③讲陈公弼防盗效果。
6.D【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安排他到鄂州做官”
错,文中为“诏复以正民为鄂州”,陈公弼只是“言正民无罪”。
7.【解析】(1)翻译关键实词“交通”“为"“奸利”;(2)关键词
“贷”“流”“以”。翻译时应注意逐字对译,适当进行语序调整。
【答案】(1)有个叫海印的国师(有个叫海印国师的和尚),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
法利益。
(2)(陈公弼)从轻处罚,将他流放,把其余的军士都交给下属使唤,并且用他们看守
仓库。
【参考译文】
陈公弼,名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考中进士。起初为长沙县令。有个叫海印的国
师,结交权贵,肆意谋取不法利益,大家都很怕他。陈公依法抓捕处置了他,全县大为震
惊。离开长沙去雪都任职。官吏曾腆轻视法令,买卖官司,因为陈公年轻而轻视陈公。陈
公就任的那天,首先查得他的重大罪责,曾腆扣头以至于出血,愿意改过自新。陈公警诫
他,宽免了他。当地的巫师每年收敛百姓钱财祭祀鬼神,称为“春斋”,说如果不祭祀就
会有火灾。陈公禁止祭祀活动,老百姓不敢违反规定,结果也没发生火灾。拆毁数百处滥
建的祠庙,勒令巫师转而务农的有七十多家。
盗贼起事,陈公担任房州知州。房州平素没有军队守备,百姓很是恐惧想要逃亡离开
这里。陈公率领几百名牢城的士卒和民众,昼夜训练检阅,名声震荡山南。百姓依靠他们
而得以安定,盗贼不敢进入房州境内。然而殿侍雷甲带领百余名兵士,追捕盗贼到竹山,
雷甲不能管束士兵,士兵所到之处做下残暴之事。有人上报有大盗入境将要到达城门,陈
公亲自统率士兵在水边阻止抵御盗贼。(陈公弼)自己站在队伍的前列,命令士兵拉满弓
弦,但不要把箭射出去。士兵都如同木偶人一样笔直站立,雷甲向他们射箭,他们毫不动
摇,雷甲于是下马拜服,请求处以死罪,说:“起初不知道是您的军队啊。”当官的和士
兵请求斩杀雷甲来示众。陈公不答应,只处置了做下凶暴行为的十几人,让雷甲用捕捉盗
贼的方式赎自己的罪。
安存8幡运使*境寿春太守王正民不察里.钮艮因这事被免职.物,
下忸让陈公堂建蜂革去取代械”运便让青城学里事务内公•征调大林而免赚羯里的雷皎.
共任明了十三万万.体力“折检案:米价U.老百姓CLUJ。产重T.除外到任JSttm
T“折帔米”制度.并且也这事上*tin廷.又上喜ta王正艮没有靠过.在任相故有方.期
是下俎又任命王正医为/州知州.
用任户州期M.电装在寿春的豫俾的史国簟士兵因为则被诛杀.役需眄的数百人较
迁我户州.士女皿不安.一天.百人■中送入公府珞覆做对陈公不利之■.陈公炙整2
'这cir是而已.”从轻处罚,用他苑收.也其*的窜士算文给下*使事.并且用他们
看守包牌.
担任京西R运使.石■同展德的士展发生啦乱.力百的马元&/格一”名声大*.陈公
得知比•.当天就率央*去包办.轿了周元示众.其京反裁的士兵金犀幼劣打一件去18
糙.不久,(簿公)退体兔去,♦年六十15岁.除公为人口虚客.所以为BL芮但不M.
【解析】略
6.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沛公已此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
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
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
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
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
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
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
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
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
而破之,日:“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者此未辞也辞:辞谢。
B.沛公则置车骑置:安排。
C.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道:取道。
D.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过:责备。
2.下列对有关词语含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古代最高爵位名,也用来尊称长辈男子或年老的人。
B.“都尉”,最早出现在战国后期,秦汉时是重要的中高级武官。
C.“骑”,一人一马的合称,也泛指骑马的人。
D.“再拜”,古代的一种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
3.下列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出去后,项王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而此时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已经逃离了项羽的
军营。
B.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认为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
患。
C.范增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
军心、O
D.“鸿门宴”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
物。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2)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参考答案:
1.B2,D3.A
4.(1)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不过二十里路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你才进去。
(2)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都将被
他俘虏!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
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
项”,B项,“沛公则置车骑”的意思是“刘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所以“置”的
意思是“放下,丢下"。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
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
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
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再拜’,古代的一种
礼节,多次叩拜,表示感谢的意思”说法不够准确,“再拜”,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的
意思。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
“对节选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A项,“刘邦在樊哙的鼓动下”理解错
误,刘邦逃离了项羽的军营是刘邦与张良、樊哙预定的计谋,并不是选项所说“刘邦在樊
哙的鼓动下逃离了项羽的军营”。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如(1)中“至”,到达;“不过”,不超过;“耳”,罢了;“度”,估计;
“度我至军中”,估计我回到军营;“公”,对别人尊称,你;“乃”,才;“公乃
入”,你才进去。(2)中的''竖子不足与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省略句,
翻译时补出省略的成分;“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判断句,将来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
是沛公;“吾属”,我们这些人;“今”,时间副词,将;“为”,被;“之”,代词,
他,指沛公;“虏”,俘虏;“吾属今为之虏矣”,被动句,表转折,我们这些人都将被
他俘虏。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
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
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刘邦出去后,项羽派都尉陈平去叫刘邦。刘邦说:“现在出来,还没有告辞,这该怎
么办?”樊哙说:“做大事不必顾及小节,讲大礼不需躲避小责备。现在人家正好比是菜
刀和砧板,我们则好比是鱼和肉,还辞别什么呢?”于是就决定离去。刘邦就让张良留下
来道歉。张良问:“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刘邦说:“我带了一对玉璧,想献给项
羽;一双玉斗,想送给亚父。正碰上他发怒,不敢亲自献上。您替我把它们献上去吧。”
张良说:“好。”这时候,项羽的军队驻在鸿门,刘邦的军队驻在霸上,相距四十里。刘
邦就留下车辆和随从人马,独自骑马脱身,和拿着剑和盾牌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
四人徒步逃跑,从郦山脚下,取道芷阳小路走。刘邦对张良说:“从这条路到我们军营,
不过二十里罢了,估计我回到军营里,您就进去。”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辞别,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
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项羽
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
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
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
俘虏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共4题)
7.用三个连续的短句完整地表达下面这个长句的内容(可增删个别词语)
佛罗里达州最高法院否决了该州州务卿哈里斯提出的要求阻止在民主党选民占多
数的棕植I滩等三个县重新进行人工计票的讼诉请求。
参考答案:
佛罗里达州州务卿哈里斯向佛罗里达洲最高法院提出诉讼,要求法院阻止在民主党
选民占多数的棕桐滩等三个县重新进行人工计票,佛罗里达洲最高法院否决了这项
要求。
略
8.评析下面加点词的修辞效果。(4分)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
《竹枝词》)
参考答案:
“晴”实指晴雨的晴,暗指恋情的情,其效果是:谐音,一语双关。
9.下面这首诗的每一句都可以想像成一个电影镜头,前两个镜头的脚本已写出,请续写后
两个。要求:①按照诗意来设计场景和人物的神态动作;②想像合理;③每个镜头脚本的
字数不超过40字。(6分)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滩滞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场景]湖边。采莲船上。
[人物]采莲女,小伙子,女伴。
镜头一:秋日湖上,波光粼粼。一位美丽的姑娘驾着采莲船从荷花丛中划出。左右顾盼。
镜头二:忽见岸上有位英俊少年。姑娘悄然心动,痴痴地看着他,竟忘记了摇桨,任凭船
只飘荡。
镜头
镜头
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镜头三:姑娘抓起一把莲子,笑着朝少年抛去,正打在他身上,少年会心一笑。
镜头四:姑娘的举动被邻船舟女伴看到,引起一阵嘻笑声。姑娘羞得满脸通红,低着
头,半天都不好意思。(解析):一要按诗意来设计场景,人物言行要体现主人公的内心
世界,要符合人物形象的身份,性格,想象要合理;二要突出描写诗中人物的神态、动
作,要具有表演性。
10.20.请根据你学过的对联知识,从下面的备选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按照合理
的顺序为下面的挽联补上下联,只填序号即可。(4分)
①华表托精灵②何当化鹤重来③身世浮沉④词源如海笔
如椽
⑤一生一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 (6)-西师大版
- 2025年宠物领养合同模板电子版
-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苏教版
- 薪酬培训服务协议书(2篇)
- 2023年生麻生产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局域网安全系统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25年惠州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广东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咸宁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一套
- 二零二五年度煤炭开采居间合同与智能化矿山建设协议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
- 机场食品配送应急处理方案
- 医院培训课件:《黄帝内针临床运用》
- 语文新课标“整本书阅读”深度解读及案例
- 地质队安全培训
- 2024至2030年中国毛绒玩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建筑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GB 21258-2024燃煤发电机组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 醛固酮增多症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概述
- 广东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