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评估
语文
注意事项:
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读·书(12分)
1.诸葛亮的《诫子书》深切地表达了普天之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请从下面的选项中为甲、乙两幅书法作品分别选出最适当的评价。(2分)
A.字体体正势圆,因形立意,是一篇富含道德劝喻意味的家书。
B.字体连绵不断,奔放纵逸,告诫儿子“静"是修身养德的基础。
C.字体大小兼收,灵活流畅,阐述了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
D.字体棱角分明,端正规矩,强调立志、学习、惜时是成才的必需条件。
甲:()乙:()
2.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经典诗文触目皆是。七年级(3)班的同学开展了“经典诗文我传承”佳句竞答活动。请把下面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写在横线上。(10分)
主持人:诵读经典,可以欣赏优美风景。
小宇:“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这里江面开阔,波平浪静。
小文:“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这里秋月高悬,月映清江。
小美:“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谭嗣同《潼关》),这里孤城辽远,秋风猎猎。
主持人:阅读经典,可以领略古人情思。
小德:“____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虽已年迈体弱仍志愿为国戍边的爱国情怀让我们感动。
小智:“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征人绵绵不绝的乡愁令我们动容。
小启:“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孔子对待富贵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二、读·思(38分)
(一)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班级开展了主题为“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系列活动。
【活动一得法课内】
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给我们开启了一段学习之旅。在旅途中,欣赏《春》,我们闻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阅读《纪念白求恩》,我们知道了对待工作不能①、见异思迁;走进《动物笑谈》,我们见识了科学家怪诞不经的实验方法、认识了②的大鹦鹉可可……自然风物、人情百态犹如一幅幅画卷呈现在眼前,无时无刻不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3.以上文字是主持人的开场白。请你从下面的选项中为横线①②处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写字母)(2分)
A.神采奕奕B.刨根问底C.拈轻怕重D.随声附和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活动二得益课外】
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说:“书籍中的人生、思想和知识,远非任何个人经历和经验可以替代的;书籍能在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维度丰富人的自我认识和存在感——这便是好书何以为人的良师益友的根据。”
4.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同学们根据梁晓声的言论,整理了本次活动的宣传语,请你仿照示例,以“读好书"为开头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
示例:好读书,读书让生活变得充实
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经典常读】
5.我们读一本书时,根据兴趣或读书目的的不同,可以采取精读或跳读的方法。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和书中相关情节,说说你是如何阅读《西游记》的。(不少于50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烂摊子,也要去摆啊
周牧辰
十年前,我采访过一个患有脆骨症的少年,他频繁地骨折,身高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看上去就是个小矮人。
但他没有向糟糕的现实屈服。他选择去普通学校而不是当地的特殊教育学校上学。由于出行不便,从八岁起,他就每天坐着一辆小孩玩的“扭扭车”去上学。他很坚强,一直努力微笑着面对生活,刻苦学习,开心地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还喜欢上了摄影。
十年过去,这个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上了一本院校,摄影技术也越来越专业。他说,他在大学里会一如既往地好好学习,毕业后要开一家照相馆……这个脆骨症男孩的人生摊子,在常人眼里够烂吧?但他依然坚持去摆,而且乐观地摆,摆出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好结果。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人一定会有更出彩的未来。
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人生的烂摊子,极少有人能完全避开。但是,那些所谓的烂,并不意味着好不起来。一切皆有改变的可能,只要不气馁,不放弃,勇敢地把烂摊子摆出去,摆着摆着,可能就没那么烂了。
(节选自《北方人》2023年第20期)
6.阅读选文,说说你对“烂摊子,也要去摆啊"一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都想摆脱人生的烂摊子,拥有精彩的人生,如果遇到了人生的烂摊子,应该怎样面对呢?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有奋力拼搏、永不言弃、勇敢乐观、心态良好……你认可哪种说法,还是另有思考呢?请写一段文字,表达你的看法。(不少于100字)(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班级举办了“品读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穿井得一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选自《杞人忧天》)
【晓其义·理解大意】
8.听闻“丁氏穿井得一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①________这件事;杞人担心天地会崩塌,有人因此就去②________他。(根据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2分)
9.“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的意思是①____,丁氏的这句话消除了之前的误会;“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的意思是“你踏步行走,整天都在地上活动,②____”,这句话解除了杞人的疑虑。(3分)
【明其旨·探究精神】
10.杞人想象天地崩塌后,自己“身亡所寄",因此“废寝食”。请找出下面一首诗中体现了诗人的想象的两句,并说说你的理解。(3分)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句: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
11.寓言寄寓着意味深长的道理。以上两篇选文都是寓言,细细咀嚼,你从中分别得到了哪些人生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乐广①尝有亲客,久阔②不复来,广问其故,答曰:“前在坐,蒙③赐酒,方欲饮,见杯中有蛇,意甚恶之,既饮而疾。"于时河南听事壁上有角④,漆画作蛇。广意杯中蛇即角影也。复置酒于前处,谓客曰:“杯中复有所见不?”答曰:“所见如初。"广乃告其所以⑤,客豁然意解,沉疴⑥顿愈。
(节选自《晋书·乐广传》)
【注释】①乐广:人名。②久阔:久别不见。③蒙:受,承蒙。④角:角弓,弯弓。⑤所以:原因。⑥沉疴:积久难愈的病。
12.查工具书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并结合语境,可以判断出“方欲饮”中“方"的含义是下面第________个义项。(3分)
①方向,方位②方法,办法③比拟,相比④正在,将要
13.出自选文的成语是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的道理。(3分)
三、读·写(70分)
14.2024年是生肖龙年,特种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师王虎鸣设计,传承了生肖系列邮票的总体风格,取材扎实、立意吉祥。请欣赏下面两枚邮票,选择其中一枚进行介绍。(6分)
写作提示:①第一枚背景色为中国红,第二枚背景色为白色,图中的龙都是金色的;②介绍邮票图案及寓意;③不少于8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
世上最好的树
董改正
13岁那年的秋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泥石流掀掉了皇姆岭的山皮。溪水一直浑浊了半个月。溪水泛清后的那个傍晚,有人在金红的夕阳下发布了一条消息:因为枝缠根绕,许多大树没被洪水冲走。正在吃饭的村人丢下手里的碗筷,纷纷朝山里跑去。我们七个孩子也紧跟着推门而出,朝村口奔去。
皇姆岭离村庄大约十来里,一路崎岖难行,但我们不怕。我们在那里摘过毛栗,采过野葡萄,打过山里红。我们有力、勇敢,无所畏惧,一定可以扛一棵大树回来,让父母大吃一惊。
山洪过后的山路更加坎坷,沙土被淘空了,路上尽是各色的圆石头、方石头,就像一只只趴伏的乌龟。我们从这块龟背跳到那块龟背,夕阳映红了一张张兴奋的脸,心被一种激动难抑的气息鼓荡着。
夕阳忽然从皇姆岭的谷口滑下去,整个山谷顿时暗下来。一棵棵树仿佛一团团黑烟,昏暗里各种陌生的声音此起彼伏。我们集体失声了,这种情况下只要有一个人说声“我们回去吧”,我们定会一溃而散。但是没有,我们都很要强,每个人都在心里想:“半途而废的那个人绝不会是我。"我们不约而同地慢下来,汗慢慢被风收走了。淡淡的月光慢慢显现出来,潺潺的流水声在月光里慢慢清晰起来。
我们迷路了。当我们辗转找到那座失去山皮的山坡时,夜已经很深了,月色已经很浓了。虽然惊惧和疲惫已经消耗了我们大部分体力,但一想到满村就像迎接凯旋的战士那样迎接我们,我们便又高兴起来。我们各自在大石间寻找自己中意的大树,拿斧头砍削着枝丫和根茎,空旷的山谷中响起了伐木丁丁。
我记得那是一棵极长极粗的松树,散发着好闻的松香。它圆得那么柔美,就像夜曲一般温柔。我记得它的皮像鱼鳞一般整齐,像皮垫子一般柔软。我得意地看着他们,他们却毫不羡慕,我想他们应该都找到了自己心中最好的树。我们终于侍弄完毕,扛着自己的树,深一脚浅一脚走上了归途。
月亮在天,溪流在侧,虫鸣如沸,七条影子忠实地跟着我们默默行走在寂静的山道中。我们被巨大的幸福充满了,它让我们肃穆起来,大家都隐隐约约地觉得,大呼小叫在此时是不合适的。夜路似乎比白天长得多,似乎永无尽头。汗从脊背滑下去,流过大腿,湿漉漉的,像一条条蠕动的虫子。肩膀应该是破了、肿了,碰一下就钻心地痛。这疼痛和疲惫将会是我们的骄傲、我们的勋章,不敢来的那些人,他们见到我们的树一定会惭愧得抬不起头的。
把树担在两旁的石头上,再撑起时,就可以省很多力。我们默默地坐在月光下的山道旁,身边是最好的树。我的腿在剧烈地颤抖,停不下来,不由自主。汗水蒙住了眼睛,一擦就迷糊了,生疼,又好像是眼泪,但是,为什么要流泪呢?
很久了,逃避不了,我们得回去。有人在自己横担的大树间蹲下去,试图扛起它再走,但他却坐到了地上,哭了。他抱着那棵树放声痛哭:“我扛不动了!我扛不回去了!”他没有勇气让大树重新压到他已经流血的肩上。他站起来,哭着向前走去。我们默默摩挲着自己的树,都无声地放下了。
那个夜晚,我们的父母急疯了,吓坏了,他们寻遍了枫河和田野里的池塘,当看到一排七个泥猴一样的小人穿过田野时,他们站住了,他们狂喜地奔过来,搂着我们喜极而泣。他们说:“别哭,先回去洗澡睡觉,明天我去把它扛回来!"
父亲有没有把我的树扛回来,我已经不记得了。几十年后搬家时,我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那棵树。那棵极粗壮的树,笔直、浑圆,散发着松香,那棵世上最好的树,好像消失了,但却一直在我的心里。
(选自《莫愁》2023年第29期,有删改)
15.美文阅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赏读《世上最好的树》。
(1)初读·学贵有疑:下面是自主探究中同学提出的问题,请把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写下来。(不少于50字)(5分)
文中提到“但是,为什么要流泪呢”,请你阅读全文,说说“我"为什么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读·学贵有法:下面两句话从不同角度对本文做了点评。请你任选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和同学们分享交流。(不少于150字)(10分)
◆最好的树见证最美的记忆。
◆勇敢能干是小小少年的勋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请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6题。
班级召开“摆脱依赖·做手机的主人”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成果汇报的内容。
【博学小组——调查研究】
你每天使用多长时间的手机?你对手机有依赖吗?《三个少年》第二季针对当下大众普遍面临的“手机依赖"现象展开分享与探讨。节目中,多数嘉宾使用手机的时长“爆表”。谈及“手机依赖"“手机焦虑”等话题,网友也共鸣满满。节目播出后,全网累计斩获热搜77个,不少网友表示,“才发现自己把这么多时间花在手机上了,是时候放下手机出去走走了"。
【善问小组——症状自查】
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认真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听不见手机铃声,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响起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脾气也变得暴躁;有事没事都要摸摸手机,反复解锁关屏……这些症状你有吗?以上这些,很可能是“手机依赖症”在作怪。
【慎思小组——危害一览】
【笃行小组——专家建议】
杭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郁加凡:上瘾的人要学习如何“数字节食",合理使用手机,把视线转移到大自然和现实社会中,适当地强迫自己远离手机。
中国民航大学心理学老师鲁春晓:“手机依赖症”涉及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领域,要消除并根治它带来的弊病,需要来自包括媒体报道、社区宣传在内的社会各界力量,必要时要有心理医生进行干预治疗。
16.(1)请从“善问"小组的汇报内容中探究“00”后使用手机的情况。(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为主持人,请你写一段总结发言,呼吁同学们告别“手机依赖症",将热情投入学习和生活中。(10分)
写作提示:①发言主题为“放下手机,做好学习和生活的主人”;②结合成果汇报内容;③不少于1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经历了一次次的磨炼,跨越了一次次的艰辛,你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大胆发问,学会了默默努力……前进的路上,你正在成长、进步,未来的你,可能会变得睿智,变得坚强,变得充盈……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5分,含书写分3分)
题目一:这一次,我学会了题目二:这就是未来的我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读·书(12分)
1.甲:C乙:D(2分,每空1分)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秋风吹散马蹄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不知何处吹芦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0分,每空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的,该空不得分)
二、读·思(38分)
(一)(9分)
3.①C②A(2分,每空1分)
4.示例:读好书,好书使人思想变得丰盈(2分,其他答案符合要求亦可)
5.示例:我是采取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的,比如《孙行者三调芭蕉扇》这一故事场面宏大,情节曲折,人物个性鲜明,值得精读(2分)。而书中一些描写人物外貌、打斗场面或环境气氛的诗词和一些套路雷同的降妖伏魔的故事,则可以采取跳读的方法(2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二)(11分)
6.示例: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人生的烂摊子,极少有人能完全避开。其实,烂摊子也有改变的可能,只要不气馁不放弃,勇敢地把烂摊子摆出去,摆着摆着,可能就会改变现状,就能有出彩的未来。(3分)
7.示例:我们应该奋力拼搏,勇敢面对人生的烂摊子,直至成功。米南德说:“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无疑,奋力拼搏能让我们战胜烂摊子,走向成功。古有李时珍踏遍千山万水,克服重重烂摊子,以顽强的意志著成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今有全红婵凭借不服输的劲头,以顽强的意志克服训练中的烂摊子,让五星红旗飘扬在了东京水上运动中心的上空。奋力拼搏定会助人生开出绚烂的成功之花。(8分。观点明确,1分;围绕观点表达合理,6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三)(18分)
8.①讲述②告知,开导(2分,每空1分)
9.①得到一个人的劳力,不是在井中挖到了一个人(2分)②为什么还担心地会塌呢(1分)
10.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分)。理解示例:这两句是诗人在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场景,以相见的欢乐来反衬自己思念的寂寞,更突出了思念情深(2分,其他答案理解合理亦可)。
11.示例:从《穿井得一人》中我明白了:对于传闻要以审慎的态度进行分析甄别,不要轻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从《杞人忧天》中我领悟到:不要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要对事物充分认识了解。(4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2.④(或“4”)(3分)
13.杯弓蛇影(1分)凡事在下结论前应调查研究,不要见到一点行迹就疑神疑鬼(2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乐广曾经有(一位)关系亲密的客人,(这位客人)久别不见,没有再登门。乐广(便派人)打听原因。(客人)说:“上次在府上,承蒙赐酒。将要喝的时候,(突然)发现杯中有蛇,心中非常厌恶,饮下(这杯酒)后就生了病。"当时河南听事堂的墙壁上挂着一张角弓,(弓上)用漆画了蛇的图案,乐广猜测(客人所说的)杯中的蛇就是弓的影子。(于是他)又把酒放在上次(放酒)的地方,对客人说:“杯中还见到什么没有?”(客人)说:“和当初见到的一样。"于是乐广告诉他原因,客人听了,顿时消除了疑虑,积久难愈的病也痊愈了。
三、读·写(70分)
14.示例①:我选第一枚“天龙行健”。邮票图案是一条神采奕奕的金龙,灵动而又不失威严;金龙身旁环绕着寓意吉祥的火焰和祥云纹样,与中国红的背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充满吉庆祥和、纳福迎祥的美好画卷,象征着不断奋发、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
示例②:我选第二枚“辰龙献瑞"。邮票图案是“祥龙拱璧”,整体构成天圆地方的格局,中央的玉璧寓意祥和圆满、福瑞安康。上方的如意纹样传递和顺致祥之意,下方的水纹、云纹与龙的形象共同展现了龙腾四海的宏阔景象,表达了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6分。图案介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