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1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2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3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4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高二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德琳高中高二年级选择性必修1导学案07第6周编制人:高二历史组复核:高二历史组第二单元官员选拔与管理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班级姓名【课程标准】了解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学习目标】1.叙述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以及近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认识近代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发展特点,认识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是随着时代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2.叙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建立、发展的历程,体会制度创新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对当今中国制度建设与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学习重难点】重点:概括晚清至近代中国官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分析其特点。难点:通过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建立、发展的历程,说明制度创新的意义。【时空定位】【名词解释】1.学部:1898年,康有为在《请开学校折》中建议清政府设立学部,统一管理全国教育。1905年,政务处又奏请清廷“行设立学部”,以统辖各省学堂,使全国学制划一整齐。学部一级共设官11人,学部之下设5司12科。清朝设立学部,标志我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结束和近代教育的开始。2.经济特科:是清末新政特设的科举制科。为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员的科目。该科本是戊戌变法时,由贵州学政严修为破格求才仿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而设的。变法失败,此科没来得及施行就被宣布废除了。但随着清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1901年,由慈禧太后下诏举行,令各部、院长官及各省督、抚、学政保荐。3.出身: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唐代举子中礼部试称及第,中吏部试称出身。宋代中殿试称及第出身,明清两代经科举考试选录的,称正途出身。“凡科举中之五贡、举人、进士、皆谓之出身……官职有升转,而由考试得来之出身,终身带有不可移易。”4.文官考试制度:文官制度是指国家关于各级文官的考试、任用、管理、权利和义务以及退休等一整套的制度和体制。是以其特定的内容与形式构成的关于文官进、管、出的法律制度。目的在于选贤任能,提高行政效率。文官制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中国西汉时的官吏任免制度,特别是隋唐时新兴起来的科举制度。现代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开始于英国。近代西方学习古代中国的科举制度依据本国国情制定文官制度,完善发展。现代中国又学习西方的文官制度建立了公务员考试制度。5.国民政府考试院: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是应孙中山先生的“五权”(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理论而建立起来的。孙中山在辛亥革命胜利后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政府体系的建设,先后就考试院的建立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但随着袁世凯当上大总统,考试院并没有实际成立,直到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才开始筹备。1930年1月6日,国民政府考试院正式成立,戴季陶为首任考试院院长。6.党管干部: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规定了干部工作的主体和体制,由党制定干部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由各级党委管理和推荐重要干部,是党的领导在干部人事工作中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履行党的执政使命的重要保证。【课前预习任务】任务1:阅读教材P3940,完成晚清选官制度的变化表格。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废旧废除科举制度内容:①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在康有为等人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②1901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多设蒙养学堂;③1905年,光绪帝诏准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立停科举之奏,决定自明年起,停止乡试、会试,颁发各种教科书,遍设学堂,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结果:在中国历史上延续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立新改革官制内容:①裁撤冗署冗官;②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③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影响:①瓦解传统六部建制;②学部设立,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设立学堂选官制度标志: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内容:①考试结果:自高等小学以上,毕业考试结果分为5等;②奖励出身:一般中等以上者都获相应奖励出身,大致分为翰林、进士、举人、贡生、生员5级,依据各级不同情形,分别由官府予以选录,并被授官职或得以升学。确立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内容: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分最优、优、中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结果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后,学堂选官、留学毕业生选官一直是清政府官员选拔主要形式修改:任务2:阅读教材P4041,完成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表格。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文官制度南京临时政府基础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内容:①官员选拔: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选拔和任用②完善制度:建立文官培养、任用、监察等运行机制影响:①积极:进一步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基础,对民国文官制度建设产生重要影响;②局限:基本停留在纸面上北洋政府建立考试内容: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文官考试法草案》,标志文官考试制度建立①报考条件:民国男子年满21岁者,得应文官考试(女子不得参加文官考试)②负责机构:文官考试由政事堂铨叙局负责③考试类型:文官高等考试、文官普通考试、司法官考试、知事试验、留学毕业生甄拔考试甄别内容: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检查工作成绩、考查学识与工作经验等决定其能否留任目的:保持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意义: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南京国民政府发展公务员制度建立: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和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特点:北洋政府时期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中国传统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精华内容:①机构:公务员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②法规:1929年公布第一部《考试法》等,体现孙中山文官考试思想,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③甄别:对一般在职人员,效仿北洋政府采用甄别审查措施,使其取得任用资格局限:实施过程中漏洞百出,任用亲信、拉帮结派现象始终无法禁绝任务3:阅读教材P4243,完成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表格。新中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干部制度建立:新中国成立后,沿用民主革命时期由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管理的干部制度。发展:建立在中共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统一领导、统一管理下的分类管理的干部制度。完善:改革开放后原则:党管干部(根本)、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内容:干部选拔、任用、考核、奖惩、离休、退休、培训、工资、回避制度等。成熟:十八大以来,干部队伍建设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严格依法依规办事,在干部廉政建设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和规定,取得很大成绩。公务员制度过程开始推行:1993年,公务员制度开始推行。随后,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建立;正式形成: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国家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发展完善:2006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正式实施,考试录用的规模和范围在不断扩大。意义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增添活力。【课堂探究任务】探究1: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废除科举制的影响是什么?材料1: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科举制度在当时社会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视为“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核心”,或“在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实际结构中居于中心的地位”。由批评科举制的弊端、呼吁改革科举,到尝试把科举与学堂综合,到最终指责科举阻碍新学将其彻底废除,此种变化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深刻危机。萧功秦认为“科举制度的废止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摘编自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材料2:废八股改策论的决策,是百日维新中最值得称道的事件之一,无疑有利于时务人才的培养。但是,八股取士“行之且千年,深入迂儒骨髓”;许多读书人把八股当作自己人仕升官的敲门砖,“皆与八股性命相依”。千百万生童举子“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要“聚而殴之”,直隶士人甚至要对康行刺,足见斗争之尖锐。——龚郭清《戊戌变法运动透视》积极:①破除儒家意识形态,动摇专制思想基础;②推进新学和新政,促进社会进步;③新学制下读书人受教育机会增多,充实新式知识分子群体。消极:阻断旧式读书人出路,尤其是社会阶层流动。探究2:改革开放初期的干部制度改革具有哪些进步意义?在1979年颁布的《关于实行干部考核制度的意见》中,把考核的对象划分为技术类和党政类,考核时各有侧重,体现了分类管理的思想。技术类干部侧重能,如专业技能、业务熟练程度、科研成果等。党政干部侧重德,考核的内容大多都是关于政治思想方面。考核干部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把平时考察和定期考核结合起来;同时,把考核结果同干部的奖惩和晋升链接起来。“对于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的干部,要在实践中加强锻炼,限期达到考核标准。经过两次考核达不到标准的,要调离现职,分配其他工作,有的要降职使用。”——摘编自张东川《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研究》提升了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了社会主义民主为现代公务员制度提供借鉴【课后巩固练习】1.(2023·湖南高考·7)1902年,顺天乡试借河南贡院举行,山西乡试则与陕西乡试在西安合闱。这一罕见科考现象出现的原因是()A.《辛丑条约》签订B.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C.清末新政的推行D.新式学堂的广泛建立【答案】A【解析】据教材第18课所学《辛丑条约》的新增知识点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就能迅速理解华北的顺天、山西乡试移到华北以外的省份进行考试这一罕见科考现象了,故选A项;华北科举考试借他省考试,势必增加组考支出,加重清廷的财政负担,排除B项;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为废除科举,兴办学堂,与材料异地科考逻辑相悖,排除C项;新式学堂的考试由各学堂组织实施,排除D项。2.(2022·河北高考真题·7)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A.风俗习惯新旧杂糅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清末新政时期,科举制废除之后,实行了优贡考试,“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参加优贡考试的浙江士子对新学了解不多,思想落后,“不禁为吾浙前途悲”,体现了书商认为新学能够挽救浙江前途,反映了新学在社会上的影响,体现出社会呈现出转型特征,故选C项;据所学知识可知,风俗习惯指的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材料反映的是科举制废除后,参加优贡考试的士子仍被传统思想束缚的情况,不属于风俗习惯的范畴,排除A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教育近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反映的是士子对新政的态度,材料内容为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考试后,实行了优贡考试的善后措施,参加优贡考试的士子对新学了解不多,思想落后,没有涉及士子对新政的态度,不能反映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排除D项。3.(2022·天津高考·5)1897年,因听闻科举欲求变新,浙江很多人纷纷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以备应试,但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当年科举考试“犹然故辙”,购报者遂意兴索然。此现象说明当时的科举()A.侧重选拨时务人才B.极大促进西学传播C.尚未发生实质变化D.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答案】C【解析】购买主张维新的《时务报》跟科举考试的信息密切相关,可见当时知识分子是功利性非常强的,听说欲求变新,则纷纷购买,而最终科举“犹然故辙”,则购报者意兴索然,这说明当时的科举制并未出现实质性变化,故选C项;从《时务报》的购买情况可知,科举制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所以侧重选拔实务人才不符合当时科举制的实际情况,而是“欲求变新”的传说而已,排除A项;由当时尽管纷纷购买《时务报》、但却很少有人“真能潜研精讨以究中西治乱、强弱之故”可以得出,题干所述现象并未极大促进西学传播,而只是科考者功利性应对的权宜之举,排除B项;题干所述说明科举制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实质变化,所以深刻推动制度革新的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4.(2022·广东高考·7)清末《游学译编》上刊登的《劝同乡父老遣子弟航洋游学书》云:“向之极可慕恋之科举的虚荣者,今已为蕉梦矣。而出洋学成,量与出身,已见明谕,宦达之路、利禄之路、学问之路、名誉之路,胥于是乎在。”这反映了当时()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结构变动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答案】C【解析】清末新政中废除了科举制度,出洋留学成为读书人的一种选择,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变动,故C项正确;《游学译编》刊登的文章并不能代表广泛的社会认知,排除A项;材料只是说明科举废除对于落第士人思想的影响,且当时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并不是落第士人,排除B项;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与政治制度等的争论,且“改变了”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反对向西方学习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D【解析】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6.(2016·海南单科·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答案】D【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其与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