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2/0D/wKhkGWX-ECqAG1GWAALNG2t0i94153.jpg)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2/0D/wKhkGWX-ECqAG1GWAALNG2t0i941532.jpg)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2/0D/wKhkGWX-ECqAG1GWAALNG2t0i941533.jpg)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2/0D/wKhkGWX-ECqAG1GWAALNG2t0i941534.jpg)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32/0D/wKhkGWX-ECqAG1GWAALNG2t0i9415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湖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按捺(nài)锲而不舍(qiè)凌乱纷至踏来B.晦暗(huì)瞠目结舌(tāng)蹒跚眼花瞭乱C.遒劲(jìn)面面相觑(xū)取谛矫糅造作D.棱角(léng)拈轻怕重(niān)驰骋仙露琼浆2.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3.下列各句中划线字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A.那朵红莲,被那繁密(mì)的雨点,打得左右攲(qī)斜。在无遮蔽的天空之下,我不敢下台阶去,也无法可想。B.这是达卡多拉游泳运动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ào)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shà)那。C.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nèn)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hè)着。D.只听咯(kā)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qiàn)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5.填空。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芳草长堤,__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着奉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列文段答题:好几次,他就这样的上去又下来……每一次下水,他只采得十来个母贝,而且这些母贝中,有的还不含有他不顾生命危险来采取的珍珠。我聚精会神地观察着。他的工作很规律地进行,半小时内,没有什么危险威胁他。忽然间,这个印度人跪在水底下的时候,我看见他做了一个害怕的手势,他立即站起,使劲往上一跳,想要浮上海面去。原来一个巨大的黑影在不幸的采珠人头上出现了……此文段选自《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是法国著名的探险小说家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_____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文段中的采珠人遇到的“黑影”是什么?采珠人最终的结局如何?请详细叙述。二、阅读7.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后面小题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1.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故五月渡泸/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必以分人(《曹刿论战》)C.至于斟酌损益/曾益其所不能(《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若无兴德之言/洋洋兮若江河(《<列子>一则》)E.深追先帝遗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送东阳马生序》)2.结合上面文段内容,说说诸葛亮为何反复提到“攸之、祎、允”等人。8.课外文言文阅读张养浩执法仁宗①在东宫,鲁肃简公宗道②为谕德③。其居侧有酒肆,公微行饮其中。一日,真宗急召,使者及门,而公不在。移时饮归,中使④与约曰:“上若怪公来迟,当托何事以对?”公曰:“但以实告。”中使曰:“然则当得罪。”公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中使嗟叹而去。真宗果问,中使具如公对。真宗问公何故私入酒家,公谢曰:“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①即宋仁宗,当时还是太子。②鲁肃简公:即鲁宗道,卒谥肃简。③谕德:官职名,掌对皇太子教谕道德。④中使:即前文中的“使者”,指宦官。1.下列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公微行饮其中/微斯人,吾谁与归B.中使与约曰/选贤与能C.上若怪公来迟/关山度若飞D.但以实告/名副其实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结合选文,说说真宗“奇”鲁肃简公的原因。9.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选自《河中石兽》)(乙)赵括(人名,战国时期赵国的将领)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①,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人名,赵奢,赵括之父,赵国良将)言兵事,奢不能难②,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③,而括易言之④。使⑤赵⑥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括既代廉颇(人名,赵国名将),悉更约束,易置⑦军吏。秦将白起(人名,秦国将领)闻之,纵奇兵⑧,佯败走,而绝其粮道。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选自《史记》)(注释)①言兵事:议论用兵打仗的事。②难:驳倒。③兵,死地也:用兵打仗,本是危险的场合。④易言之:把它说得很轻易。⑤使:假使。⑥赵:赵国。⑦易置:撤换。⑧纵奇兵: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1.解释句中画线的词语。①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_____)②棹数小舟(______)③以天下莫能当(______)④佯败走(_______)2.翻译下面句子。①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②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3.赵奢认为儿子赵括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的原因是什么?请选用原文回答。4.纵观甲、乙两文,从中你受到怎样的启发?10.(文本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太多被人为创造出来,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东西——偶像剧、商业大片、娱乐圈花边新闻、网络游戏、热点消息等,我们每天光是保持对自己该做的事情的专注,就已经很困难了。拿网络游戏来说吧,背后可能是几百人的团队,用最前沿的科技、最详尽的数据,通过声、光,交互、反馈等全方位途径,在心理学、行为经济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理论指导下,精心打造而成的。目的是什么呢?创造一个虚拟空间,吸引你的注意力并消磨你的时间。可以说,一切娱乐产品背后的庞大团队,考虑的更多的是用多种手段来减小你触及它们时的心理阻力,诱导你一次次去点击,耗费你的精力,让你忘记自己该做什么,让你很难保持专注,更不用说深度思考了。(文本2)这个时代,我们似乎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我们的大脑已经习惯了轻而易举获得大量愉悦感,久而久之,当这种强度的愉悦感已经满足不了你时,你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相对而言,付出更多、貌似愉悦感更少的事情,比如学习、阅读、深度思考——自然也就没有人愿意去做。(文本3)当我能够在画画中其乐陶陶时,我的生活变得令人着迷。我惊讶地发现在自然景色中还有许多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东西。每当走路坐车时,附加了一个新目的,那可真是新鲜有趣之极:山丘的侧面有那么丰富的色彩,在阴暗处和阳光下不相同;水塘里闪烁着如此耀眼夺目的反光,光波在一层一层地淡下去,表面和边缘那种镀金镶银般的光亮真是美不胜收。在每一个平凡的景色中都能享有一种额外的兴味。在美术馆,我会用一种剖析的理解的眼光来欣赏一幅幅艺术杰作,我常常看见阻碍过我的难点,被一个个绘画大师如何轻而易举地解决了。真不知道还有什么在不精疲力竭消耗体力的情况下,比绘画更使人全神贯注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节选自英国政治家丘吉尔的《我与绘画的缘分》)1.这组文本的表达目的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2.试比较(文本1)(文本2)与(文本3)在写作内容上的区别。3.“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中“福利”在文中指什么?请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个因思考给你带来福利的例子。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迟子健①立春的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摄氏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和冷月,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团团簇簇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异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它,接着,嫣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轰轰烈烈的,而是闪闪烁烁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的时候,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腐殖土,要以它的妙手,给大地绣出生机时,背阴山坡往往还有残雪呢。这样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那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做了春天的天空呢!(摘自《北京日报》有删节)1.本文紧扣标题一个“化”字,具体描写了春天“化”开的过程。请选用文中有关词语完成下面的表格。描写对象时间如何“化”的霜花立春时不似往日,团团簇簇,离凋零的时辰不远四月初(1)四月底(2)2.本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组织文章的?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顺序?3.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4.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的春天是为了与下文的北国之春作对比,以更显北国之春的美好。B.“化开春天”之说新颖别致而贴切,使记叙生动形象而富有情趣。C.作者描写春天一点一点地化开,表达对春的盼望,赞美了春天强大而不可抗拒的力量。D.春在本文已不只是一个季节,她是芳草碧树飞鸟的具体形象,又是一种催人奋起的精神和力量。三、应用12.春节期间,央视综合频道继续推出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播出后收获如潮好评。现在班上开展“教材经典咏流传”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①(合适下联我来选)本次活动拟用一副对联来渲染气氛,现已确定好上联,请你从下面选项中,选出最合适的下联。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下联:选项A.丝竹韵悠悠绵长B.鼓点响阵阵送暖C.琴音起首首入梦D.琵琶响嘈嘈切切②(经典教材我推荐)老师让同学们推荐适合传唱的教材经典(诗、词、文皆可)向节目组推送。请从课本上的经典作品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首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并仿照示例写出推荐理由(用上一种修辞,30字左右)。示例:《峨嵋山月歌》如半轮明月,和江水一起流动,伴朋友远行。③(经典故事我牢记)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古代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精卫填海、等等,都反映了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气概。(从教材中选故事)④(经典歌曲大家唱)李娟是班上出了名的“麦霸”,在“班级经典咏流传”活动中她连续唱了五首歌,还意犹末尽。作为主持人,你想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演唱,你该怎么对李娟说呢?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命题作文北国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框楷,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其实,人生的春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请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人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1、D【解析】
A项,按捺——nà,纷至踏来——纷至沓来;B项,瞠目结舌——chēng,眼花瞭乱——眼花缭乱;C项,遒劲——jìng,面面相觑——qù,取谛——取缔,矫糅造作——矫揉造作。2、B【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题。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3、B【解析】
B.翘(qiáo),刹(chà)。故选B。4、C【解析】
A.关联词语错误,改为“无论……都……”;B.缺主语,删除“使”;D.“防止”与“不”重复,删除“不”;故选C。5、(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2)病树前头万木春(3)隐隐笙歌处处随(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解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注意“笙、蚕、蜡炬”字的书写。6、(1)儒勒·凡尔纳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2)“黑影”是鲨鱼。尼摩船长和内德·兰德与鲨鱼搏斗,刺杀死鲨鱼后将采珠人从海底救出来,采珠人在船长和康赛尔的按摩下渐渐恢复知觉。【解析】
(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海底两万里》设想了潜水艇的强大功能,描绘了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体现了人类自古以来渴望上天下海、自由翱翔的梦想,也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此段写为了救印度人,尼摩船长与内德•兰与鲨鱼搏斗的过程。“黑影”就是鲨鱼。印度人水下采珠,印度人被鲨鱼袭击,尼摩船长与鲨鱼搏斗(营救印度人),内德·兰刺中了鲨鱼(救了船长),摩船长救活了印度人。二、阅读7、1.BC2.诸葛亮即将出师伐魏,但他担心后主刘禅亲佞远贤而不能修明政治,巩固后方。所以反复提及攸之、祎、允等人,进一步明确他们“进尽忠言”的职责,实则是强调攸之、祎、允等都是贤臣,是国之栋梁,堪当重任。希望刘禅知人善任,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A.选项中“故”分别为“因此”和“故意”;B.选项中的“以”的意思分别为“介词,把”和“介词,把”;C.选项中的“益”分别是“增加”和“增加”;D.选项中的“若”分别是“如果”和“好像”的意思;E.选项中的“遗”分别是“物指死人留下来的”和“给予”的意思。故选BC。2.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具体内容分析作答。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诸葛亮在将出师伐魏,但他担心后主刘禅亲佞远贤而不能修明政治,失去稳固的后方。因而反复提及攸之、祎、允等人这些贤臣,明确他们“进尽忠言”的职责,希望刘禅“亲贤臣,远小人”。据此理解分析作答。参考译文: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查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8、1.D2.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3.因为他认为鲁宗道为人忠诚实在、直率敢言;生活简朴、安贫乐道;做事原则性强,实事求是。【解析】1.D词语意思相。都是“事实,实际”之意。A暗暗,悄悄/如果没有。B跟,和/同“举”,推举。C如果/如同,好像。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译为:正好当时有家乡的亲戚朋友从远方过来,于是去酒馆和他喝酒。但是我换过衣服了,百姓就没有人认识是我了。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划开。3.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如可分析鲁肃简公的“臣家贫,无器皿,酒肆百物备具,宾至如归。适有乡里亲客自远来,遂与之饮,然臣既易服,市人亦无识臣者”等句,即可归纳出鲁宗道为人忠诚敢言,安贫乐道,实事求是。因此“真宗自此奇公,以为可大用”。【点睛】译文:仁宗在东宫在位的时候,宗道是谕德(相当于太子太傅)。宗道家边上有一家酒馆,店号叫仁和酒,在京师很出名,公(鲁简肃)常常乔装在那里饮酒。有一天,皇上急召宗道,使者到他家里找,但是他不在,过了段时间宗道喝完酒回家来了,使者和宗道商量说:“皇上假若责怪你来迟了,应该用什么事情推托?”宗道说:“就说实话。”使者说:“但是那样会得罪圣上的。”宗道说:“喝酒,是人之常情;欺瞒圣上,就是臣子的大罪了。”使者感叹而去。真宗果然问起这个事情,使者就按宗道说的回答了。真宗问宗道为什么私自去酒馆喝酒,宗道回答说:“我家里贫穷,没有酒具,酒馆里的东西齐全,我去了就像在自家一样自在。正好当时有家乡的亲戚朋友从远方过来,于是去酒馆和他喝酒。但是我换过衣服了,百姓就没有人认识是我了。”真宗从此觉得宗道品行很可贵,认为可以重用他。9、1.终于,到底划船没有一个(人)假装2.(1)既然如此,那么天下的是只知道其一,不知其二的人有很多,难道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2)赵括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赞美他。3.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4.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讲理论不重视实践,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只有从实践中得到的理论才有价值,否则不仅无益,而且害人。【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根据语境来判断字义。特别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现象。本题注意:竟:终了,最后。棹(zhào):名词作动词,划(船)。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或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关键字词,这一句要抓住尝、言、难、善这几个词,弄清重点字词含义后,再逐字翻译,翻译后疏通语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据理臆(yì)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尝:曾经。言:谈论。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对于可用原文语句回答的题目,首选用原文语句,这样更准确,意思更完整。理解文章内容,可知赵奢认为儿子不能做大将带兵打仗;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4.本题考查学生拓展延伸及个性解读的能力。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的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的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均可。根据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和主题,本文《纸上谈兵》讲赵括战败与《河中石兽》讲学家寻石兽失败,二者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经验,只会纸上谈兵罢了。两文共同论述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不能只有理论而不要实际(实践),要把理论和实际(实践)结合起来,只有通过实践检验(或从实践中得来的)理论才有价值和意义,否则就只是空头理论,不仅无益,而且害人。【点睛】译文【甲】沧州南部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佛寺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寺僧们募集金钱重修寺庙,在河中寻找两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们认为石兽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寻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说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洪水带走呢?是石头的特点应该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是很荒唐吗?”大家都很信服,认为这是正确的言论。一位老河兵听说了之后,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河中的石头,都应当在上游寻找它。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为坑洞,越冲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里。照这样多次冲刷,石头又会多次向前翻转,不停地转动,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本来就荒唐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寺僧们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流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乙】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说∶“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使赵军失败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改变了原有的纪律和规定,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调遣派出变化莫测的军队,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搏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他们活埋了。10、1.呼吁大众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和深度思考能力。2.【文本1】【文本2】写大多数人很难专注去做一件事和深度思考;【文本3】写丘吉尔能专注于一个目标与深度思考。3.“福利”在文中指的是“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参考示例:写作业速度很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通过思考,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上课认真倾听,做笔记,做完作业再玩。后来,我不仅作业速度加快了,连成绩都提高了。【解析】1.本题考查文本主旨的概括。本题给出三个文本,文本一,以具体实例阐述了现实中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娱乐产品,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甚至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二,重点分析我们无法进行深入思考的原因;文本三,丘吉尔以自己对绘画的喜爱,点明了“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将三者联系到一起,可以看出前两个文本先指出深入思考的难度,然后又以第三个文本证明了深入思考虽难,但也有实现的可能,那就是专注于某一事,可以看出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在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上磨砺专注力与深度思考能力。2.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此题共给出三个文本:文本一,以具体实例阐述了现实中用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娱乐产品,让我们很难保持专注,甚至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文本二,重点分析我们的时代因为很难投入地、专注地去做一件事情,所以学习、阅读、深度思考等很少有人愿意去做;文本三,丘吉尔认为自己的生活因为专注于绘画而变得充实,抒发作者对绘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据此整理作答。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筛选及个性化表达。找到这个句子,在最后一段,由“我的日子因专注于这一目标而使每一个空闲都很充实。我感到心满意足。这就是思考带给我的福利。”可以提取前面句子回答。结合生活学习实际,举一个因思考带来福利的例子即可。答案不唯一。11、1.(1)熬不住了,撒脚走了(2)彻底丢了魂儿。2.时间顺序。紧扣文题,有层次地展示“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3.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阳光投在有波痕的水面上的情状;有动态之美,表达喜悦迷醉之情。4.A【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结合题意,在文中找到相关答题区域,抓关键词语回答。定位在第③段,“四月初”,“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四月底”,“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2.本题考查散文写景顺序。“立春的那天”“四月初”“四月底”,表明本文以时间为顺序描写了霜花的“化”。文章采用什么顺序是由文题决定的,本文文题是“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而“一点一点化开”,需要层次清晰地描写春天的来临,这就适合选用时间顺序。3.本题考查从词语角度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要赏析的句子是环境描写句还是人物描写句,其次判断是运用了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最后分析其作用。加点词语“蝴蝶结”是来比喻“波痕”,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且“打起”本是人的动作,这里用来写阳光,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规范是: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表达了人物……的情感。“在水面打起蝴蝶结”,写出了阳光投在有波痕的水面上的情状;且用“打起”,使景物具有了动态之美;另外,作者描写景物如此之美,结合上下文中“绿意盈盈”“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可见作者对春天的喜悦、迷醉与爱恋之情。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通读全文,结合关键句段逐项分析。A项是错误的,对比的目的是表现北国之春的姗姗来迟,并非“更显北国之春的美好”。三、应用12、①【合适下联我来选】B②【经典教材我推荐】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③【经典故事我牢记】示例: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④【经典歌曲大家唱】示例:李娟,你的歌唱的真好,大家还想免费再听呢,但你何不歇一歇,既可让嗓子得到及时的休息,还可以吊吊大家的胃口,多好呀!【解析】
①:上联“笛音飘声声传情”中的结构是:名词+动词+叠音词+动词。所以四个选项中B“鼓点响阵阵送暖”,与之对仗工整。②:结合主题从教材中选择一首古诗词,写出推荐理由即可。示例:《江城子·密州出猎》,豪情满怀奇男子,心系国家伟丈夫!③:中华文化中神话故事很多,结合主题“先民们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气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纤熔接合同范本
- 医用口腔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 二手农村土地买卖合同范本
- 某公安局业务技术用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编辑)
- 买房补充合同范本
- 代理产品区域合同范本
- 供销煤炭合同范本
- 2025年度保障性住房回迁房销售合同
- 中外合作公司合同范本
- 乌鲁木齐代理记账合同范例
- 浮力及浮力的应用
- 公司培训员工职务犯罪预防讲座之职务侵占
- 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全部完整PP课件
- 《煤矿安全规程》专家解读(详细版)
- 建筑公司工程财务报销制度(精选7篇)
- 工程设计方案定案表
- 最新2022年减肥食品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
- 第一章-天气图基本分析方法课件
- 暖气管道安装施工计划
- 体育实习周记20篇
- 初二物理弹力知识要点及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