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原卷+解析版)_第1页
历年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原卷+解析版)_第2页
历年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原卷+解析版)_第3页
历年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原卷+解析版)_第4页
历年高考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讲)(原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s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情解读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网络构建】知识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自然地理环境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2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知识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1.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分布及说明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①大陆的低纬地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大陆的高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3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呈现出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但陆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受地形、洋流及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在个别地区呈现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例证及原因分析见下表: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东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西风带控制下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知识点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43.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4.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5.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于北边(指赤道至回归线之间)或始终在南边(指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图所示: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7.可根据不同山坡的自然带分布的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高频考点突攻高频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举一反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辽河三角洲是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分析图示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2)过去每年春节前后,当地会在收割后的苇塘里放火“炼塘”,以提高来年芦苇的产量。分析这种做法对湿地、地下水、动物及土壤所造成的影响。【变式探究】花色素是使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的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入秋降水过少时,枫叶颜色较淡,叶红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3~4题。3.入秋后,与枫叶浓艳程度呈正相关的是()6A.风力B.光照4.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可能是()A.西北坡变红较早,持续时间较长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C.东南坡颜色鲜艳,持续时间较长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高频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1题。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举一反三】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7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变式探究】(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高频考点三、垂直自然带差异例3、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变式探究】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是()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变式探究】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特别提醒】学生在熟悉陆地自然带的分类及特征,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海拔高度有较多了解。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推断海拔高度,这样可以9减少做题时浪费的时间,提高效率。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是水分为基础。真题感悟(2019·高考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回答7~9题。7.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8.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9.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12.(201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6~18题。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2018年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2018年江苏卷)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图11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9.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20.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13.(2018年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1)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18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10分)【2017全国卷I】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2017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2017北京卷】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2017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2017江苏地理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图14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3分)(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气候,(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8.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2016•江苏卷)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18题。17.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18.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2016•新课标Ⅱ卷)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A、大气温度B、降水量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年降水量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2016•新课标Ⅰ卷)磷是土壤有机质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磷累积,气温升高和流水侵蚀会减少土壤中磷累积量。图2示意我国四川西部某山地东坡土壤中磷累积量的垂直变化,据此完成10~11题。10.磷高累积区是A.高山草甸带B.高山冰雪带C.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常绿阔叶林带11.与磷高累积区相比,该山坡2000~3000米处A.大气温度较低B.生物生产量较低C.土壤含水量较低D.地表径流量较小(2016•新课标Ⅲ卷)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图2所示。据此完成10-11题。10.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11.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2016•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分)材料一图1为某区域略图,图2为图1中甲地和丁地的气候统计图。材料二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自然带类型多样,从甲地的半干旱草原带,变为丁地的热带季雨林带。材料三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的2亿吨的泥沙,图1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2)图1中所示道路沿线,乙地(海拔5250米)和丙地(海拔2000米)自然带类型分别(2016•上海卷二十二)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呈现热带稀疏草原的自然景观,这一现象引起地理工作者的思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海南岛地处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旱、雨两季。专家研究认为,海南岛西部某些地方旱季比岛内其他地区更干旱,是那里形成热带稀树草原景观的关键因素。材料二:海南岛旱季以偏东风为主。材料三:海南岛西部一些地方沉积岩透水性强,地表水易于渗漏。50.海南岛西部的惹到稀树草原景观反映了什么地域分异现象?说明判断理由。(4分)51.海南岛西部“旱季更显干旱”的一个主要因素是降水量低。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6分)(2016•海南卷)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图5所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专题s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考情解读1.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问题,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变化,珠峰测量、南极科学考察等为背景,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以全球变暖、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厄尔尼诺、青藏高原隆起等背景材料切入,考查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及对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理解。3.以区域图、模式图切入,考查自然带、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及成因。4.利用区域气候、区域地形图考查自然带的类型、分布及成因。重点知识梳理【网络构建】知识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生产功能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是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质保持稳定的能力。2.自然地理环境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发展变化是统一的,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如我国西北地区,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共同构成了西北独特的荒漠环境。(如下图)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在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图为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滥伐森林引起整个生态环境失调的例子。知识点二、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1.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规律分布及说明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①大陆的低纬地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②大陆的高纬地区:亚寒带针叶林带⇒极地苔原带⇒极地冰原带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是山麓到山顶水分和热量状况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山麓到山顶水热的变化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类似,但并不完全一致。垂直地域分异与由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似性: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呈现出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但陆地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受地形、洋流及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在个别地区呈现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例证及原因分析见下表:实际分布的自然带形成原因按理想状态分布的自然带南美大陆西岸3°S~30°S之间狭长的热带荒漠带安第斯山脉阻挡海洋水汽的输入;秘鲁寒流降温减湿热带雨林带(北);热带草原带(中);热带荒漠带(南)南美大陆东端形成的温带荒漠带(巴塔哥尼亚沙漠)位于西风带控制下的安第斯山的背风坡温带草原带(中);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东)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草原景观海拔高,气温低,降水少,不具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热带雨林带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信风来自海洋,温暖湿润;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增温增湿热带草原带南半球缺少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南半球相应纬度是海洋,缺少陆地分布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我国新疆天山、昆仑山山麓地带分布的绿洲高山冰雪融水使其地表水或地下水丰富温带荒漠带知识点三、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读方法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②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甚至无;③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2.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有:①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②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迎风坡高,背风坡低。3.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热量带。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4.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相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5.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于北边(指赤道至回归线之间)或始终在南边(指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图所示:6.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7.可根据不同山坡的自然带分布的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高频者点突破高频考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例1、(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解析】以里海的演化过程为背景材料,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问题,包括地壳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气候与湖泊盐分的关系、板块边界问题等内容。(1)山脉隆起导致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主要从补给与蒸发角度分析。由于位于末次冰期的晚期,此时气温略有升高,冰雪融化量增加,但由于气温总体较低,蒸发量小,所以补给大于蒸发量,所以盐度低,里海一度为淡水湖。(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主要结合补给类型变化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也就是说,里海的补给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转变为以河流补给为主,而河流为内流河,盐分只进不出,逐渐积累,加之地形隆起,气候更加干旱,蒸发加剧,使得含盐量升高,演变为咸水湖。(4)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要参考里海的形成结合板块构造进行分析。里海成为湖泊就是由于地处板块消亡边界,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北移形成的,如果继续北移,黑海和地中海也会演化为湖泊。【举一反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芦苇,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具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是河口湿地生态系统中有机物质的重要来源。辽河三角洲是植被类型保存完好、面积较大的芦苇沼泽湿地。(1)分析图示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2)过去每年春节前后,当地会在收割后的苇塘里放火“炼塘”,以提高来年芦苇的产量。分析这种做法对湿地、地下水、动物及土壤所造成的影响。【解析】第(1)题,辽河三角洲芦苇分布区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原因,首先从该处的地理位置去分析,临海,容易引发海水入侵;其次从该处的气候类型去分析,暖温带半湿润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引发盐类物质向土壤表层集聚;再次从河流位置去分析,河流下游,泥沙淤积,地下水位较高,引发盐类物质在地表集聚。第(2)题,放火“炼塘”,使地表温度升高,加大蒸发量,可能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地下水量减小;放火“炼塘”,降低植被覆盖率,使部分动物失去栖息地;放火“炼塘”,秸秆无法还田,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降低。【答案】(1)处于河流下游,地下水位较高;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地处沿海,湿地水位降低时,易引发海水入侵。(2)对湿地:面积减小,调节气候的功能减弱。对地下水:地表水下渗量减少,地下水位降低。对动物:失去栖息地,动物种类减少。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肥力降低。【变式探究】花色素是使秋季枫叶变红的主要因素,其含量越高,枫叶颜色越浓艳。糖分含量与花色素含量呈正相关。日温差较大时,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的消耗量减小,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入秋降水过少时,枫叶颜色较淡,叶红持续时间短且干瘪、落叶早。据此回答3~4题。3.入秋后,与枫叶浓艳程度呈正相关的是()A.风力B.光照4.一般情况下,辽宁东部山区的枫叶变红现象可能是()A.西北坡变红较早,持续时间较长B.东北坡颜色更加鲜艳C.东南坡颜色鲜艳,持续时间较长D.西南坡枫叶最晚干瘪【答案】3.B4.C【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分析,入秋后,天气晴朗,光照条件好,加上日温差较大,枫叶光合作用合成的糖分的消耗量减少,合成的花色素含量增加,枫叶更浓艳,即光合作用强度和日温差都与枫叶浓艳程度呈正相关,B对。风力越大,枫叶蒸腾量越大,加速枫叶枯萎干瘪,A错。不同的地形对枫叶浓艳程度的影响不同,C错。日均温过高,枫树生长旺盛,枫叶不会变红,日均温过低会导致枫叶枯萎,D错。第4题,辽宁东部山区西北坡和东北坡皆为阴坡,光照条件差,枫叶变红晚,加上气温较低,枫叶枯萎较早,枫叶变红现象持续时间较短,A、B错。东南坡和西南坡皆为阳坡,光照条件好,积累的糖分多,合成的花色素含量高,枫叶变红早,持续时间较长,C对。东南坡受海洋气流影响较西南坡大,气候更湿润,东南坡枫叶最晚干瘪,D错。高频考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例2、(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完成11题。11.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答案】D【解析】由(1)题分析可知,该公路位于我国新疆。结合材料与题干,公路长500多千米,南端海拔约1070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北端海拔约750米,说明公路南北两端海拔较低,中间穿越横亘在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沟通了南疆与北疆。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应位于北疆,地处天山北坡、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位置,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故其所处的自然带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针叶林带应位于天山北坡降水丰富的山腰地带,海拔较高,A错误;山地草原带与高寒草甸带分布的位置海拔更高,B、C错误。故选D。【举一反三】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1.B2.D3.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特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变式探究】(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看不到图示景观,选A。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据此选C。高频考点三、垂直自然带差异例3、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8.C【解析】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气温大于0°,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变式探究】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7月等温线、雪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该山地南坡属于()A.阳坡和背风坡B.阴坡和背风坡C.阴坡和迎风坡D.阳坡和迎风坡4.图中①②间分布最广的植被可能是()A.高山草甸B.高寒荒漠C.针阔叶混交林D.高山针叶林【答案】3.D4.B【解析】第3题,图中显示山地南坡雪线分布的海拔较低,则南坡为迎风坡;同时南坡7月等温线分布海拔较高,则南坡为阳坡。第4题,图中①处7月等温线为3℃,②处有雪线经过,则①②间分布的植被可能为雪线以下的高寒荒漠。【变式探究】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山地可能是()A.秦岭B.南岭C.昆仑山D.喜马拉雅山(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答案】(1)C(2)B【解析】(1)读图,根据图中冰雪带的海拔高度判断,该山地可能位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可能在第三阶梯,A、B错。根据材料,山地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位于第二阶梯,可能是昆仑山,C对。喜马拉雅山北坡海拔约4000千米,D错。(2)根据材料,图示区位于北坡,有林地分布。光照、热量少,植被类型变化是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所以影响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的主导因素是水分,B对。图中海拔与森林分布没有正相关、负相关的关系,不是主导因素,D错。【特别提醒】学生在熟悉陆地自然带的分类及特征,对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位置,海拔高度有较多了解。根据山麓地带的植被,可以判断出山脉大约的分布位置。根据雪线的高度,推断海拔高度,这样可以减少做题时浪费的时间,提高效率。陆地自然带划分的基础是热量和水分。根据图中山地北坡植被的变化,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可以判断与沿海到内陆的自然景观变化一致,所以是水分为基础。(2019·高考全国卷Ⅲ)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据此回答7~9题。7.该公路位于()A.吉林B.内蒙古C.西藏D.新疆8.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主要是因为()A.洪水频发B.路面积雪严重C.泥石流多发D.路面冻融沉降9.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A.针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高寒草甸带D.灌丛荒漠带【答案】7.D8.B9.D【解析】第7题,该公路是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公路南端海拔约1070米且为山前洪积平原,可推知该公路位于高海拔地区,A、B错;该公路南端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故该公路应位于气候干旱的新疆,C错,D对。第8题,该公路山区段封路禁行的时间是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此时段纬度较高的新疆以降雪为主,不会出现洪水和泥石流,A、C错;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该公路山区段降雪量较大,气温低,路面积雪严重,加之该公路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道路急弯、陡坡较多,严重影响交通安全,故该公路山区段定期封路禁行,B对;路面冻融沉降主要发生在气温较高的夏半年,D错。第9题,分析材料可知,该公路南北贯穿的应是多冰川的天山山脉,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应位于山麓地带。天山北坡山麓到山顶自然景观依次是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垫状植被、积雪冰川,故该公路北端所处的自然带应是灌丛荒漠带,D正确。(2019年天津卷·节选)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吉林省珲春市(下图)是我国离海最近的内陆城市,辖区内的聚落多沿河谷分布。图们江流域的森林曾被大量砍伐。近年来由于保护措施得当,使流域内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3)森林植被的恢复,会使图们江在俄、朝两国交界处河段的水文特征发生哪些变化6分)【答案】(3)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解析】(3)本题通过吉林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为背景,分析区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变化等知识点。该题属于特征描述类题,关键词“植被的恢复”,解题方向“水文特征”。水文特征一般从流量、含沙量、结冰期、水位、水能等进行分析。结合材料有森林植被的恢复,影响到的一般是流量水位和含沙量,从这两个角度组织【答案】流量(水位)季节变化减小;含沙量减少。12.(2019·高考全国卷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解析】(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使得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内陆湖。(2)主要从里海水分收支的角度进行分析。末次冰期气温仍较低,蒸发较弱,湖水支出量较少;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大量冰雪融水汇入里海,里海淡水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从而使里海盐度下降,演化为淡水湖。(3)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汇入里海的冰雪融水急剧减少,里海的主要补给类型变为大气降水;里海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且受西部山地的阻挡,周边地区降水量较少,入湖淡水量少;里海所在地区夏半年气温高,冬半年风力强劲,蒸发旺盛,且随着气候进一步转暖,蒸发更加旺盛,里海的盐分不断富集,逐渐由淡水湖演化为咸水湖。(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切断黑海与地中海、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是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2018年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观察到左图中景观的地点,是右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左图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答案】1.A2.C【解析】1.图示区域为天山,云杉林出现在山体2000米左右,山麓为草原,可知位于降水较多的伊犁河谷地带;根据右图显示的天山全貌可知,天山向西敞开一个豁口,可以接收到来自大西洋、北冰洋的水汽,因此,伊犁河谷地带气候较为湿润;图2显示甲地符合要求,而乙、丁附近降水较少,丙地海拔较高,看不到图示景观,选A。2.图示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只有水汽量大的地方才可能形成森林。据此选(2018·海南卷)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16~18题。16.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17.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解析】16.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17.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18.“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2018年江苏卷)图5为“我国西部某山地北坡垂直带谱示意图”。据该山地海拔2500~3400m间的一小流域水量平衡实验资料,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0mm,水量支出中蒸发占28%,下渗占2%,不产生地表径流。据此回答下列小题9.该小流域内水量支出占比最大的是A.地表蒸发B.植物截留和蒸腾C.地下径流D.转化为固态水10.甲表示的自然带是A.山地落叶阔叶林带B.山地草原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荒漠带【答案】9.B10.B【解析】9.根据材料,该地区的降水蒸发28%,下渗到地下2%,不产生地表径流,除去蒸发和下渗,小流域内水量支出还剩70%。地表蒸发只有28%,A项错误;根据图5,该地植被丰富,植物截留和蒸腾较大,可能是小流域内水量支出最大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地下径流由下渗补充而来,下渗只占2%,C项错误;该地区冰雪冻原海拔较高,2500米-3400米应该没有固态水,D项错误。10.甲自然带位于半荒漠带和山地针叶林之间,介于半荒漠和森林之间的应该是草原,所以甲自然带最可能属于山地草原带,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018年江苏卷)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图11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9.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A.高寒及荒漠地区少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C.面积大的省区较多D.边境省区比较多20.云南省和广东省成为我国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省份的原因是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答案】19.AB20.BC【解析】19.结合图11可知,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种数,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地区较少,故A项正确;读图可知,东部地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由低纬向高纬不断减少,故B项正确;面积较大的西藏、青海等省级行政区分布较少,C项错误;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区都属于边境地区,但是入侵植物种数较少,D项错误。20.云南省并不临海,A项错误;云南以山地、高原为主,广东以丘陵为主,两地均地形复杂,环境多样,适合多种外来物种生存,故B项正确;两地均地处亚热带和热带的交界地区,该地区降水较多,水热条件好,故C项正确;云南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人口稀少,D项错误。13.(2018年北京卷)中国和意大利都有悠久的历史,两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中国原创歌剧《运之河》在意大利罗马米兰等地演出,引起当地民众广泛关注。(1)为进一步向意大利民众介绍京杭运河,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据图18简述京杭运河沿线区域的自【答案】(1)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中部略高、南北地;淮河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为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自北向南有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等河流流过。【解析】(1)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应从地形地貌、气候、植被、水文、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方面分析。据图可知,京杭大运河位于东部沿海地区,工程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流经天津、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这些河流均自西向东流,且河湖南多北少,因主要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因此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淮河以北为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淮河以南为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相应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17全国卷I】图1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1—3题。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答案】1.B2.D3.A【解析】1.由题中3月25日,杂树中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可知此处植被在冬季时,树叶落完,春季的时候长出新叶,说明此地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所以此处的自然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独特的植被,我国无此气候分布;针叶林分布于较高纬度,不合题意。2.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根据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3.由于常绿灌木冬季不落叶,所以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景观植物的最大用途就是营造城市景观,因此需要保持常绿。而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大多数植物都在冬季落叶,故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气温低,热量不足,制约了常绿灌木的栽种范围。【2017全国卷Ⅲ】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图3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7~9题。7.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A.递减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递增8.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水体营养盐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D.洋流流向9.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7.D8.C9.A【解析】7.结合图例可以判断,8月份,在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则说明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增,故选D。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8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密度逐渐增大,由于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携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携带的泥沙到河口地区沉积,泥沙中的营养盐类物质丰富,有利于浮游植物生长,故选C.9.与夏季相比,冬季海水水温低,浮游植物总数相对减少,河流径流量降低,携带泥沙能力降低,流速减慢,河口地区泥沙淤积量少,所以总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因泥沙量变小,河口处水没夏季那么混浊,故密度高值向陆地方向移动,故选A。【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1题。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11.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答案】D【解析】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活动层的厚度增大,永冻层的上界下降,排除A、C;全球变暖,春季气温回升较快,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错误;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正确。故选D。【2017北京卷】图5表示喜马拉雅山脉某区域不同海拔四个站点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读图,回答第8题。8.该山地A.海拔3000米左右积雪终年不化B.气温年较差随海拔升高递增C.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D.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海拔3000米气温大于0°,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坡是青藏高原,海拔4000米左右,而这四个站点海拔低于4000米,所以山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2017全国卷I】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图6)。(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答案】(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湿度低(水分条件差)。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解析】(1)由材料可知,山地苔原带呈单峰变化,在苔原带底部地区,由于少数植物获得竞争优势,随着海拔升高,植物多样性增加,到了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读图可知,阳坡曲线(虚线)呈单一变化,生物多样性始终呈减少趋势,说明受到了干扰。按照一般变化规律,植物多样性应当先增加后减少,阳坡2000-2300米之间,植物多样性少,而在2300米以上,基本符合苔原带植被类型的变化规律,所以在2300米以下,干扰强度强,2300米以上,干扰强度减小,随海拔升高而降低。(2)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所以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苔原带的多样性多于阳坡。(3)阳坡受太阳光照时间较长,获得太阳辐射多,所以温度高。根据材料可知,阳坡与阴坡的降水条件、坡度差别不大,而导致阳坡与阴坡的植物多样性有明显差异,引起干扰的因素应为蒸发量大小导致的水分条件的差异,所以可以判断阳坡温度高,蒸发量较阴坡大,湿度小。(4)由材料可知,在更高海拔地区,阴、阳坡面积减小,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海拔升高,气温降低,热量条件变差,蒸发量减少,而水分差异也相应变小,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从而导致阴坡和阳坡的植物多样性差异减小。【2017江苏地理卷】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国家公园免费开放一年。加拿大落基山南段的众多国家公园,自然风光美丽壮观,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材料二图14为“加拿大50°N附近温哥华—温尼伯地形剖面示意图及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1)2017年3月,中国某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3分)(2)游客感觉到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气温不同。试比较同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的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其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有。(3分)(4)游客继续西行至“加拿大雨都”温哥华,发现这里与落基山以东的气候不同。温哥华属气候,【答案】(1)森林草原、草原、干草原(荒漠草原)干湿度(经度,从沿海到内陆)(2)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温尼伯冬季气温低;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大;年降水量较多)落基山东麓地区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焚风效应)(3)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草甸)带;冰雪带(4)温带海洋性常年盛行西风;暖流增湿;地形抬升【解析】(1)根据图中经度值,可以判断旅游团从温尼伯乘车前往落基山前的莱斯布里奇,是从加拿大东部地区往西到西部内陆落基山山地地区,莱斯布里奇位于太平洋的背风坡,降水量少,所以发现沿途的景观带由森林带依次过渡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这种景观带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从沿海到内陆分异规律。(2)根据两地气候资料图,与温尼伯相比,莱斯布里奇冬季气温相对较高,气温年较差相对较小,年降水量较少。莱斯布里奇位于落基山东麓地区,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频繁受到下沉暖气流的影响,气温较高,降水量少。(3)游客自莱斯布里奇西行,攀登落基山,随着海拔升高,可能看到的山地垂直自然带依次是山地针叶林带、灌丛草甸带和冰雪带。(4)温哥华位于50°N太平洋沿岸地区、大陆西岸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风,沿岸受到暖流增湿作用,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所以降水量大。(2016•北京卷)图5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7.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8.该山地A.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B.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C.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D.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答案】7.C8.C【解析】7.仔细读逐时气温变化图,图中7月份一天内等温线密集,温差相差大,所以气温日较差大。答案选C。8.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赤道地区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A错;赤道地区地转偏向力几乎为零,台风无法生成,故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B错;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C对;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D错。答案选C。(2016•江苏卷)图4为某流域森林火灾后第1年、第6年两次相同降雨条件下河流流量过程线图。读图回答7~8题。7.关于两次径流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第6年的流量峰值大B.第1年的流速峰值小C.第6年的河流含沙量大D.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8.导致图示径流差异的关键环节是A.蒸发B.下渗C.蒸腾D.地下径流【答案】7.D8.B【解析】7.森林火灾使森林面积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降水下渗减少,转化为地表径流增多,所以第1年的河流径流量大;第6年植被增加,流量峰值变小,河流含沙量变小。8.一年中的降水量与另一年的降水量相差不大,图中径流差异主要是森林减少,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下渗减弱所致。(2016•江苏卷)某教授参加了新疆山科学考察,他在日记中写到:“路旁出现了积雪,远处已经能够看到冰川的边缘,此时飘起了大雪……”据此回答17~18题。17.此时教授正站在阿尔泰山的A.山地针叶林带B.高山草甸带C.高山苔原带D.冰川带18.阿尔泰山南坡A.森林大多为落叶阔叶林B.草场仅分布在山麓地带C.此时季节为冬季D.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