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1页
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2页
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讽刺儒生诗《嘲鲁儒》原文翻译及赏析

《嘲鲁儒》古诗全文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山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嘲鲁儒》古诗赏析

太白一生与儒生、释徒、道士等都有交往,一方面受其浸染,吸取有益的营养;另一方面又克服弊端,扬弃落后、繁琐的部分,形成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对于儒学,他尊敬孔子,自称"小儒',希望"再复鲁道',却又不时持嘲笑和批判的态度,"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儒生不及游侠人,白首下帷复何益'(《行行且游猎篇》)。此篇以鲁儒为讽刺对象,写于开元末诗人移居东鲁之后,观点最有代表性。

全诗五言十四句,内容分为三个层次。

前四句为第一层,批判鲁儒死守章句,不切世用,是典型的书呆子。唐代虽说是开放性的社会,但儒家思想仍占统治地位。唐太宗鉴于东汉以来儒学师说多门的情况,令孔颖达撰《五经正义》,颜师古定《五经定本》(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使儒学定于一统,作为官书颁行天下。科举明经必读《五经》,进士科也离不开《五经》,这样就造成了"四方儒士,多抱负经典'(《旧唐书儒学传》)的局面。

死守经注,白首穷经,造成了新的思想束缚。诗人对此不满,借鲁儒而发之。另外,他寓家瑕丘(即兖州),与孔子故里曲阜仅距数十里之隔,这里的儒生他大约见过不少,感触可能特深。他们因守旧训,脱离实际最为严重,所谓"经济策',是指经时济世的方略,亦即治理天下的具体办法。茫然坠烟雾,即茫然不知,如入烟云雾障不辨东西南北。

接着四句为第二层,描写他们形象的迂腐可笑,不合时宜。足上穿的是仿制汉代的带有文饰的远游履,头上戴的是仿制汉代的形高而方的方山冠,顺着直道缓缓地踱步,还没等人走开,那宽大的衣袖早就扇起了蒙蒙尘土。真像一位高明的画家,这带有动态的鲁儒肖像可是活灵活现啊。

最后六句是第三层意思,作正面的评论。熟悉历史掌故,常对历史人物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里提到了秦相李斯和汉初的叔孙通。李斯作为法家人物,对峨冠、褒衣(大衣襟)、博带的儒生根本不看重,结果终于说服了秦皇罢黜儒术,烧掉儒学经典,罚儒生筑长城。叔孙通为汉高祖刘邦制订礼制,建立汉初的封建秩序。据《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他曾讥笑两位不肯随他进京的鲁儒为不知时变的"鄙儒'。

诗人于此干脆声明自己心仪叔孙通,与鲁儒并非同一类人,即是有志于经世济时,关心现实,决不做腐儒、鄙儒。"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三月东鲁行答汶上翁》),学剑是为出仕作准备。"我隐屠钓下,尔得玉石分'(《赠瑕丘王少府》)隐居是为了造就社会声誉,将来好同吕尚一样为君王所用。

结尾两句讽刺他们未达时事,只配归耕汶水之滨,终老于斯。把自己摆进去,这无疑告诉我们他讽刺的只是儒生的一种,而不是全部。他的思想体系以儒道互补为基础,对儒家的兼济天下、积极用世是拥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