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_第1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_第2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_第3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_第4页
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诉讼法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3010101总学时数:64学时学分:4学分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民事诉讼法是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能够解决社会实际和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努力培养和提高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生在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司法实践和司法改革奠定坚实基础。课程的目的和要求:1、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明确民事诉讼法在社会生活中有其特定的作用,是其它法律部门不可取代的,属于独立的部门法;民事诉讼法与民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部门一样,属于基本法;它主要规定的是民事诉讼活动过程中诉讼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用来保证这些权利的刑事、义务的旅行的诉讼制度和程序,属于程序法。2、通过民事诉讼法学基础知识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正确运用民事诉讼法的基本知识去分析常见的法律现象,提高参与法律实践活动的能力;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能够充分发挥已掌握的法学知识对违法行为进行制裁,实现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同时,能够自觉遵守民事诉讼法律,这也是社会法制化的要求。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第一章:民事诉讼法概述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和民事诉讼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和体系(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学的概念,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区别(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1)课时1、诉讼2、民事诉讼3、民事诉讼法4、民事诉讼法学第二节民事诉讼法与邻近法律部门的关系(1)课时1、民事诉讼法与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及某些行政法的关系2、民事诉讼法与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关系3、民事诉讼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4、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的关系第二章: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任务和效力1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任务的内容,理解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例与结构的特点,掌握民事诉讼的对人效力、对事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的对人效力、对事效力、时间效力和空间效力(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例与结构的特点(0.25)课时1、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体例2、我国民事诉讼法体例的特点第二节民事诉讼法的任务(0.25)课时1、民事诉讼法任务的内容2、各项任务相互之间的关系3、民事诉讼法任务的目的第三节民事诉讼法效力(0.5)课时1、对人的效力2、对事的效力3、对空间的效力4、对时间的效力第三章:诉和诉权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有关诉权的几种学说,理解诉、诉权的概念,掌握诉的要素、种类、诉权的保(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诉的要素、种类,诉权的保护,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诉(1)课时1、诉的概念,2、诉的要素,3、诉的种类第二节诉权(1)课时1、诉权的概念2、有关诉权的几种学说3、诉权的内容及功能4、诉权与诉讼权利的关系5、对诉权的保护第四章民事诉讼法律关系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明确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其它法律关系的区别,掌握民事诉讼法的概念、特点和体系。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行为。(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性质,民事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件与民事诉讼法律行为的区别(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概述(0.5)课时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概念、性质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特点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和其它法律关系的区别4、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意义第二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要素(0.5)课时1、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2、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内容3、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客体第三节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根据(1)课时1、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实2、民事诉讼上的法律事件3、民事诉讼法律行为第五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1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基本原则的分类及比较研究理解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作用,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的关系。掌握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内容(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与直接言词原则的内容(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第二节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1)课时1、当事人基本权利平等原则2、辩论原则3、处分原则4、检察监督原则5、法院调解原则6、同等和对等原则7、诚实信用原则第六章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制度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基本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基本制度的概念、意义。掌握四个基本制度的含义、改革。(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四个基本制度的内涵,不同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概述1、基本制度的含义;2、基本制度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节合议制度(0.5)课时1、合议制度的概念2、合议制度的作用3、不同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第三节回避制度(0.5)课时1、回避制度的含义与作用2、回避的情形3、回避的方式与程序第四节公开审判制度(0.5)课时1、公开审判原则的概念2、公开审判原则的意义3、公开审判原则的例外第五节两审终审制度(0.5)课时1、两审终审的含义2、两审终审的意义、确定依据3、两个审级的不同职能及不同审级之间的关系4、我国两审终审的改革完善第七章民事案件的主管和管辖5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院主管的范围。理解移送管辖与管辖权转移的区别。掌握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的内容。(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的内容,移送管辖与管辖权转移的区别。(三)课时安排:5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人民法院主管(1)课时1、法院主管的概念2、法院主管的意义3、法院主管的范围4、法院主管民事案件与其他机构解决民事纠纷的关系第二节人民法院管辖概述(1)课时1、法院管辖的概念2、法院管辖的意义3、划分管辖的原则及其标准4、法院管辖的分类5、法院管辖争议的解决第三节级别管辖(1)课时1、级别管辖的概念2、确定级别管辖的标准3、级别管辖的内容第四节地域管辖(1)课时1、地域管辖的概念2、确定地域管辖的标准3、地域管辖的内容第五节裁定管辖(1)课时1、裁定管辖与法定管辖的关系2、移送管辖3、管辖权转移4、指定管辖第八章诉讼参加人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当事人的种类和称谓,理解第三人与共同诉讼人的区别,掌握共同诉讼人的种类、代表人诉讼和种类、第三人的种类。.第三人与共同诉讼人的区别。(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共同诉讼人的种类,代表人诉讼和种类,第三人的种类。(三)课时安排:6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当事人概述(1)课时1、当事人的概述2、当事人的种类和称谓3、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诉讼行为能力4、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5、当事人诉讼权利、诉讼义务的承担6、当事人和诉讼参加人、诉讼参与人的关系第二节共同诉讼人(2)课时1、共同诉讼和共同诉讼人2、共同诉讼人的种类3、共同诉讼人之间的关系第三节诉讼代表人(1)课时1、诉讼代表人与代表人诉讼2、代表人诉讼及其意义3、代表人诉讼的性质与称谓4、代表人诉讼和种类第四节诉讼中的第三人(1)课时1、第三人的概述2、第三人的种类3、第三人与共同诉讼人的区别4、第三人制度的意义第五节诉讼代理人(1)课时1、诉讼代理人概述2、法定代理人3、委托代理人第九章期间、送达、诉讼费用3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期间的概念和种类,送达的效力,理解送达的概念和诉讼费用的概念、意义,掌握期间的计算、期日、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方式(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期间的计算、送达的方式(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期间(1)课时1、期间的概念和意义2、期间的种类3、期间的计算4、期日第二节送达(1)课时1、送达的概念和意义2、送达的方式3、送达的效力第三节诉讼费用(1)课时1、诉讼费用的概念、意义2、诉讼费用的负担和交纳3、诉讼费用的缓、减、免第十章财产保全、先予执行3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保全的程序、先予执行的裁定,理解申请保全失误的补救、申请先予执行失误的补救,掌握财产保全的含义、保全的程序、先予执行的含义(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保全的分类及其要件、先予执行的要件,保全的分类及其要件(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财产保全(2)课时1、财产保全的含义2、保全的分类及其要件3、保全的程序4、申请保全失误的补救;第二节先予执行(1)课时1、先予执行的含义2、先予执行的要件3、先予执行的案件范围4、先予执行的裁定5、申请先予执行失误的补救第十一章法院调解和当事人和解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法院调解的概念、性质和历史发展。理解调解、和解与审判的关系。掌握法院调解的程序、调解协议和调解书、当事人和解。(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法院调解的原则,调解协议和调解书,调解、和解与审判的关系。(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法院调解(1)课时1、法院调解的概念、性质和历史发展2、法院调解的原则3、法院调解的程序4、调解协议和调解书第二节当事人和解(1)课时1、当事人和解2、调解、和解与审判的关系。第十二章民事诉讼证据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证明标准的概念与作用、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学说,理解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分类、证明责任的性质、推定与证明责任、证明标准的概念与作用、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证据提供的方式、时间和主体;质证的概念和程序、认证的概念、意义,认证的标准和方法。掌握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证明责任的分配、倒、标准。(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证明责任的分配和倒置,民事证明标准和刑事证明标准。(三)课时安排:6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民事诉讼证据概述(1)课时1、民事诉讼证据概念2、民事诉讼证据的理论分类3、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第二节证明责任(2)课时1、证明责任概述2、证明责任的性质3、证明责任的分配4、证明责任的倒置5、推定与证明责任第三节证明标准(1)课时1、证明标准的概念与作用2、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3、民事证明标准和刑事证明标准4、关于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学说第四节证据的收集、审查和判断(2)课时1、证据提供的方式、时间和主体2、质证的概念和程序3、认证的概念、意义,认证的标准和方法第十三章第一审普通程序8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普通程序的概念、意义、内容,庭审笔录。理解审理前的准备与审前准备程序,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开庭审理的程序。掌握起诉的条件、延期审理、缺席审理、撤诉、诉讼中止、诉讼终结。(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起诉的条件、延期审理、缺席审理、撤诉、诉讼中止、诉讼终结(三)课时安排:8课时(其中教学6课时,模拟法庭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普通程序概述(1)课时1、普通程序的概念2、普通程序的意义3、普通程序的内容第二节起诉和受理(1)课时1、起诉2、受理第三节审理前的准备(1)课时1、审理前准备的涵义2、审理前准备的内容第四节开庭审理(1)课时1、开庭审理的概念和意义2、开庭审理的方式3、开庭审理的程序4、庭审笔录第五节诉讼程序的变化与结束(2)课时1、延期审理2、缺席审理3、撤诉4、诉讼中止5、诉讼终结模拟法庭(2)课时第十四章简易程序1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简易程序的概念、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简易程序的意义。理解简易程序的特点。掌握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和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简易程序的特点、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和人民法院(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简易程序概述(0.25)课时1、简易程序的概念2、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3、简易程序的意义第二节简易程序的特点(0.25)课时1、起诉方式简便2、受理程序简单3、传唤、通知方式简便4、审判组织简单5、审理程序灵活6、审理时间短第三节简易程序的适用(0.5)课时1、适用简易程序的民事案件2、适用简易程序的人民法院第十五章二审程序3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第二审程序的概念、特点和意义,理解上诉的受理、上诉的撤回、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效力,掌握上诉案件的裁判、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调解。(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上诉的提起和审理,上诉案件的裁判,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调解。(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第二审程序概述(1)课时1、第二审程序的概念2、第二审程序的特点3、第二审程序的意义第二节上诉案件的提起和审理(1)课时1、上诉的提起2、上诉的受理3、上诉的撤回4、上诉的审理第三节上诉案件的裁判(1)课时1、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判决2、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裁定3、第二审人民法院的调解4、第二审人民法院判决、裁定、调解的效力第十六章再审程序5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审判监督程序与其它诉讼程序的关系、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理解再审案件的程序、再审裁判的效力。掌握申请再审的条件。(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再审程序的三种提起方式。(三)课时安排:5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审判监督程序概述(1)课时1、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2、审判监督程序与其它诉讼程序的关系3、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第二节人民法院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1)课时1、审判监督的概念2、审判监督与再审的关系3、审判监督再审的提起第三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审判监督程序(1)课时1、检察监督的概念2、检察监督与再审的关系3、检察监督再审的提起第四节因当事人申请再审而开始的审判监督程序(1)课时1、申请再审的概念2、申请再审的性质3、申请再审的条件第五节再审的诉讼程序(1)课时1、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2、再审的审判组织3、再审决定的作出4、对原裁定的处理5、再审案件的程序6、再审裁判的效力第十七章法院裁判3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理解:裁定与判决的异同。掌握判决的种类和适用范围,裁定的适用范围。(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判决的种类和适用范围,裁定的适用范围。(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法院裁判概述(1)课时1、法院裁判的概念2、法院裁判的种类3、法院裁判的意义第二节判决(1)课时1、判决的概念2、判决的种类和适用范围3、判决的格式和内容4、判决的效力第三节裁定(1)课时1、裁定的概念2、裁定的适用范围3、裁定的格式和内容4、裁定的效力5、裁定与判决的异同第四节其它法律文书第十八章特别程序2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理解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的条件的区别。掌握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条件及审理程序。(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特别程序的特点,宣告公民失踪、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条件。(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特别程序的概念与特点(0.25)课时1、特别程序的概念2、特别程序的特点第二节选民资格案件(0.25)课时1、选民资格案件的概念2、选民资格案件的意义3、选民资格案件的审理程序第三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案件(1)课时1、宣告失踪案件2、宣告死亡案件第四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0.25)课时1、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案件2、认定公民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案件第五节认定财产无主案件(0.25)课时1、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概念和意义2、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的审理程序第十九章督促程序1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督促程序的意义,理解督促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关系,掌握督促程序的程序。(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和程序(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督促程序概述(0.5)课时1、督促程序的概念2、督促程序的意义3、督促程序的适用范围第二节督促程序的进行(0.5)课时1、督促程序的提起2、支付令的发出或者驳回申请3、债务人清偿债务或者提出书面异议4、督促程序的结束第二十章公示催告程序1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意义,理解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掌握公示催告程序的进行。(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除权判决(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公示催告程序概述(0.5)课时1、公示催告程序的概念2、公示催告程序的意义3、公示催告程序的适用范围第二节公示催告程序的进行(0.5)课时1、公示催告程序的提起2、人民法院的公告3、利害关系人的申报4、除权判决5、公示催告程序的结束第二十一章破产程序6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破产程序的概念、性质、意义,破产程序的结束。理解破产清算、破产程序结束的不同原因。掌握破产程序的适用范围,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破产清算,破产程序结束的不同原因(三)课时安排:6课时(四)主要内容第一节破产程序概述(1)课时1、破产程序的概念2、破产程序的性质3、破产程序的适用范围4、破产程序的意义第二节破产程序的开始(1)课时1、破产案件的主管和管辖2、破产申请的提出3、破产申请的受理4、破产申请受理的后果第三节和解与整顿(1)课时1、和解、整顿的提出2、债权人会议3、和解协议的达成4、企业的整顿5、整顿的结束第四节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1)课时1、破产宣告的原因2、破产宣告的方式3、破产宣告的后果4、破产清算的组织5、破产债权与破产财产6、破产费用7、清偿顺序及破产财产的分配第五节破产程序的结束(1)课时1、履行和解协议而结束破产程序2、因破产清偿而结束破产程序3、破产财产不足支付破产费用而结束破产程序第六节破产责任(1)课时1、破产责任的概念2、破产责任的内容3、查明破产责任的机关4、承担破产责任的人员第二十二章执行程序7课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执行的概念与意义、执行结束的原因,理解:执行的各种措施,掌握执行根据、执行对象、执行手段,执行开始的各种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