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实验中学高一生物联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正确的()A.用于检测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检测B.脂肪的检测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C.检测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用于检测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的A液与B液要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液的试管中,且必须现用现配参考答案:B【分析】斐林试剂的甲液与双缩脲试剂的A液相同,是等浓度的NaOH,但是乙液和B液是不同浓度的CuSO4;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由于脂肪粒特别小,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要先加1mL双缩脲试剂的A液,再加4滴B液。【详解】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物质的量浓度和使用方法均与斐林试剂不同,A错误;鉴定花生种子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需要用显微镜观察,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正确;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等量混合均匀再加入),并进行水浴加热,C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双缩脲试剂的A液,再加B液,D错误。【点睛】关键:主要是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组成配制与用法要区别开来。2.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受精时,精子整个进入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受精作用中卵细胞和精子的随机结合,使后代呈现多样性,有利于适应不同的环境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D.受精作用和减数分裂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具有重要意义参考答案:A3.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①核酸

②肌纤维

③呼吸道的上皮

④病毒

⑤皮肤

⑥野猪

⑦同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野猪

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⑨一个池塘中所有鱼类

⑩一个池塘中所有生物A.①④②③⑤⑥⑦⑨⑩⑧

B.②③⑤⑥⑦⑩⑧C.①④③⑤⑥⑦⑧⑨⑩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参考答案:B4.三大遗传定律不适合下列哪种生物(

)A.人 B.蓝藻 C.大豆 D.玉米参考答案:B【分析】遗传定律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详解】人、大豆、玉米均为真核生物,适用于三大遗传定律;蓝藻是原核生物,不适用于遗传定律。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5.在叶肉细胞中,CO2的固定和产生场所分别是()①叶绿体基质

②类囊体薄膜

③线粒体基质

④线粒体内膜.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A【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CO2的固定发生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CO2的产生发生于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光合作用过程及场所:光合作用的过程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包括2个反应:一个是水的光解,另一个是ATP的合成;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也包括2个化学反应:一个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另一个是三碳化合物的还原.呼吸作用的三个过程及场所是:第一阶段:反应物:C6H12O6产物是:2丙酮酸+[H]+能量(2ATP、少)

场所: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反应物:2丙酮酸+6H2O产物是:6CO2+[H]+能量(2ATP、少)

场所: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反应物:[H]+6O2产物是:12H2O+能量(34ATP、多)

场所:线粒体内膜【解答】解:CO2的固定发生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①;CO2的产生发生于呼吸作用的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③.故选:A.6.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生物膜系统,是指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B、细胞膜在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

C、许多重要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

D、不同的生物膜在成分和结构上完全相同,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联系参考答案:D7.褐色脂肪组织(BAT)是小型哺乳动物适应性产热的主要部位。研究人员以长爪沙鼠为实验材料,研究动物在寒冷条件下BAT消耗量及相关激素的变化,结果如下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组别环境温度(℃)实验结果BAT重量(g/100g体重)下丘脑中TRH含量(pg/mg蛋白)血浆甲状腺激素含量(ng/mL)①240.3386.730.55②40.2763.940.76A.①、②组的实验表明,寒冷条件下动物能通过消耗脂肪来维持体温B.①、②组的实验表明,TRH和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为褐色脂肪细胞C.②组的下丘脑TRH含量比①组低,是因为寒冷刺激促进下丘脑释放TRHD.②组的甲状腺激素含量比①组高,是神经与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参考答案:B8.在构成玉米的下列元素中,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

A.C、H、N、P、Mn

B.Cl、Fe、S、N、MgC.B、Cu、Zn、Mn、Mo

D.N、P、K、Cu、Fe参考答案:C9.在叶绿体中,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薄膜运动C.AT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薄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向相反方向运动参考答案:C【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1)水的光解2H2O→4[H]+O2(2)ATP的形成ADP+Pi+能量→ATP暗反应阶段:(1)CO2固定CO2+C5→2C3(2)C3的还原2C3→(CH2O)+C5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没有光反应,暗反应无法进行,没有暗反应,有机物无法合成.【解答】解: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则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则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以及联系,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0.下列氨基酸中,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是参考答案:D1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工程往往以细菌抗药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重组质粒的形成是在细胞外完成的,扩增可以在细胞内完成的C.人工合成目的基因可以相关的mRNA为模板D.培育抗除草剂作物新品种,该植物的受精卵可以作为导入抗除草剂基因的受体细胞参考答案:A12.下列描述细胞周期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抑制染色单体的形成,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A→B段B.用药物作用于图丙细胞A→B段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图甲中的MC.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b+c段D.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的时间段是M或b、d或A→B的整个过程参考答案:B图甲中的G1、S、G2期统称为分裂间期,其中S期完成DNA复制,图丙中的B→A段表示分裂间期,染色单体在分裂间期形成,因此抑制染色单体的形成,需要作用于图甲的S期或图丙的B→A段,A错误;图丙中的A→B段和图甲中的M均表示分裂期,因此用药物作用于图丙细胞A→B段可使细胞分裂停留在图甲中的M,B正确;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是指图乙的a+b段或c+d段,C错误;M或b、d或A→B段都表示整个分裂期,其中分裂期的前期和中期存在染色单体,D错误。【点睛】此类问题常以概念图或模式图或曲线图为载体进行考查。解答时需抓住问题的实质:①一个细胞周期是从分裂间期开始、结束于分裂期,且分裂间期经历时间要大于分裂期,据此可知,图乙中的a、c表示分裂间期,b、d表示分裂期;图丙中的B→A表示分裂间期,A→B表示分裂期。②明辨图甲中各字母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如下图所示)。在上述基础上,结合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和图示分析即可准确判断各选项的正误。13.细胞中具有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膜结构的有

()

①细胞膜②线粒体③内质网④核糖体⑤中心体⑥染色体⑦核膜⑧高尔基体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⑦⑧参考答案:D14.关系纯合体与杂合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的分离

B.杂合体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C.纯合体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杂合体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参考答案:A15.蛋白质分子能被肽酶降解,至于哪一肽键被断裂这决定于肽酶的类型。肽酶P能断裂带有侧链R4的氨基酸和相邻氨基酸的NH一基团之间的肽键。请看下面的肽链图,肽酶P将在哪一个位置断裂此肽键?(

A.

1

B.

2

C.

3

D.

4参考答案:C16.图中的哪一条曲线能说明红细胞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血浆中葡萄糖的浓度之间的关系参考答案:C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C.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参考答案:A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C.四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决定了基因的多样性和特异性D.基因一定位于染色体上参考答案:D19.人们经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吸收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化为人体自身的一部分,其根本原因是(

)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在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D.不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参考答案:B

【考点定位】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20.在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数目较多的细胞是()A.肝细胞

B.神经细胞C.唾液腺细胞

D.肌肉细胞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高尔基体与动物细胞的分泌功能有关。上述的四种细胞中,唾液腺细胞和肝细胞具有分泌功能,但肝细胞分泌的胆汁中没有酶,而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因此唾液腺细胞中含有较多的核糖体和高尔基体。考点:细胞器的功能。21.果蝇的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和四分体数目是(

)A.4和4

B.8和4

C.16和8

D.16和4参考答案:D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果脯在腌制中慢慢变甜,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B.水分子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C.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的帮助,但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大肠杆菌吸收K+属于主动运输,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参考答案:A果脯在腌制中,细胞死亡,细胞膜等膜结构失去选择透过性,糖分能直接进入细胞中,使果脯慢慢变甜,A错误;水分子、气体和甘油、乙醇等物质进出细胞是通过自由扩散,B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由于是从高浓度向低尝试运输,所以不消耗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正确;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细胞,其细胞膜也具有选择透过性,所以其吸收K+既消耗能量,又需要膜上的载体蛋白,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要求考生能够识记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并且识记水分子和甘油的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常见的运输方式及其特点为: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不需要需要需要能量不消耗不消耗消耗举例O2、CO2、H2O、N2甘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

23.下图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某一时期示意图,据图判断A.该时期有6条染色体,6个DNA分子

B.该时期可能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图像C.该时期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D.该图可能为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二极体参考答案:C24.(原创)有关制备细胞膜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选用鸡的红细胞来制备细胞膜B.新鲜的红细胞应该先用蒸馏水稀释C.如果该实验在试管中进行,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还需要离心、过滤D.观察红细胞吸水涨破前应揭开盖玻片,滴一滴蒸馏水参考答案:C【分析】制备细胞膜实验:1、实验材料: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细胞器)。2、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吸水胀破。3、实验过程:选材(0.9%生理盐水稀释)→制备临时装片(用滴管吸一滴红细胞稀释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观察→滴清水(在载玻片一侧滴加蒸馏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观察。【详解】A、鸡不是哺乳动物,其血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存在内膜系统的干扰,不适宜用于制备细胞膜,A错误;B、新鲜的红细胞应该先用生理盐水洗涤,B错误;C、如果该实验在试管中进行,要获得纯净的细胞膜还需要离心、过滤,C正确;D、观察红细胞吸水涨破前无需揭开盖玻片,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蒸馏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D错误。故选C。25.下列有关细胞内或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B.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边界C.胞间连丝是相邻高等植物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细胞壁是植物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参考答案:D【分析】核膜把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割开来,细胞膜把细胞内部环境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边界。【详解】核孔位于核膜上,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A正确;细胞膜把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割开来,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边界,也能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植物细胞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通过胞间连丝进行,C正确;细胞壁是全透性的,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植物细胞通过胞间连丝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故选D。26.细胞内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葡萄糖

C.脱氧核糖

D.麦芽糖参考答案:C27.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显著的变化之一是(

)A.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B.同源染色体联会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点分开参考答案:B略28.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增强,但夏季的中午却又因叶表面气孔关闭而使光合作用减弱,这是由于()A.水分解产生的氧数量不足B.叶绿体利用光能合成的ATP不足C.暗反应中还原剂数量不足D.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产生的太少参考答案:D29.人的红细胞必须生活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若将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若将细胞置于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失水而皱缩,因而丧失输送氧气的功能.所以医生给脱水病人注射用的0.9%的生理盐水,这个事例说明()A.无机盐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B.只有红细胞有这种特征C.水分子容易进出细胞D.无机盐离子容易进出细胞参考答案:A.由题意知,红细胞在含有0.9%的氯化钠的溶液中形态不会改变,在蒸馏水中红细胞会因吸水过多而胀破,在浓盐水中红细胞会因为失水而皱缩,这说明一定浓度的无机盐对于维持渗透压保持细胞的形态和和功能稳定具有重要作用.30.根据表中分析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在氧化分解时的差异,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各元素比例氧化分解时CO耗氧量释放能量产生的水脂肪75%13%较多较多X糖类44%50%较少较少YA.相同质量条件下,脂肪比糖类在氧化分解时耗氧量多B.脂肪中的H的比例是12%C.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氧化分解时产生的水量X<YD.脂肪中H的比例较高,所以释放的能量较多参考答案:C31.有人分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含有C、H、O、N四种元素,则这小分子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核苷酸

D.氨基酸参考答案:D32.下列细胞中,属于果蝇配子并能形成受精卵的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参考答案:C33.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磷脂分子和糖蛋白分子

B.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C.

磷脂双分子层与糖被

D.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参考答案:B34.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甲试管:二肽溶液;乙试管:氨基酸溶液;丙试管: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人体成熟的红细胞和蒸馏水。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有紫色反应的是A.乙、丙

B.甲、丙

C.甲、丁

D.丙、丁参考答案:D【分析】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可与蛋白质发生紫色反应。但是双缩脲试剂只能与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蛋白质(或多肽)反应。【详解】甲试管内是二肽溶液,二肽含有一个肽键,不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因此不会出现紫色;乙试管内是氨基酸溶液,无肽键,不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不会出现紫色;丙试管中的蛋白酶成分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丁试管中红细胞吸水涨破,释放出血红蛋白,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放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血红蛋白释放出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再根据题意作答。35.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棉花纤维的粗与长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C.狗的白毛和鼠的褐毛

D.玉米的圆粒和黄粒参考答案:B36.如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Ⅱ-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Ⅱ-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弟弟。此家族中的Ⅲ-1与Ⅲ-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

)A.0、1/9

B.0、1/6

C.1/2、1/9

D.1/2、1/6参考答案:A37.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是(

)

A、糖原和纤维素

B、淀粉和糖原

C、淀粉和纤维素D、蔗糖和麦芽糖参考答案:C38.下列有关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

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进行的检验

C.在“—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险”中提出了等位基因的说法

D.“F1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属于推理内容参考答案:C39.下列叙述与细胞学说不符的是A.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B.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对生命整体不起作用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D.细胞学说揭示了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参考答案:B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有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A正确。多细胞生物体内的单个细胞是相对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错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正确。细胞学说揭示的是动植物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40.某非环状多肽,分子式为C21HxOyN4S2(无二硫键)。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4种氨基酸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4C.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图示。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图1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2)图2中甲细胞处于图1中的_____段,乙细胞处于______段,丙细胞处于______段。(3)对图2乙细胞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4)丙图所示细胞含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DNA分子。参考答案:42.如图是某核苷酸与核苷酸链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