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1/wKhkGWX9Tr2ABeGbAAIzGqt35AI468.jpg)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1/wKhkGWX9Tr2ABeGbAAIzGqt35AI4682.jpg)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1/wKhkGWX9Tr2ABeGbAAIzGqt35AI4683.jpg)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1/wKhkGWX9Tr2ABeGbAAIzGqt35AI4684.jpg)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7/11/wKhkGWX9Tr2ABeGbAAIzGqt35AI46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含答案)2024年中考语文八年级下册一轮复习试题(十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请你参与“名著阅读"活动,按提示完成下列问题。
1.(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西游记》《水浒传》《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读过原著的24人29人56人48人
看过影视的98人83人21人16人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2.请从以上几部名著中任选一位你最喜欢的人物作简略介绍。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妇啼一何苦"都有哪些“苦”。
4.这首诗在“客观"的叙述中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三、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壶口瀑布》(节选)
梁衡
①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②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③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④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
(1)仔细阅读选段第1段,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立足点视角景物景物特点
沟底平视黄河河谷开阔平坦、细沙坚实而又松软
①俯视龙槽壶口突然凹下,河中有河,用一个字概括:“奇”
依在一块大石头上仰视③浊浪奔涌,用一个字概括:④
②水流下跌、飞转,用一个字概括:“险"
(2)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②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3)本文一边记述所见景象,一边表达自己的感受。试找出两处表达作者感受的文字,说说你的理解。
(4)《壶口瀑布》和《小石潭记》都是游记,请从游记三个要素即“所至”(游踪)、“所见"(风貌)、“所感”(感想)分析两者的异同。
阅读理解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丁肇中
①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②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③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④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例如自从库仑提出电和磁有本质上的区别以来,很少有人再会去考虑它们之间的联系。可是奥斯特一直相信电、磁、光、热等现象相互存在内在的联系,并以此为目标,苦苦求索,终于有了自己的发现。在1820年4月,奥斯特演示了电流磁效应的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为电磁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⑤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
⑥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选自《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有删改)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7.选文第①段在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8.“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9.结合选文③段内容,分析王阳明“格物"失败的原因。
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10.选文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结合选文内容简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意义。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
庞公①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夫妻相敬如宾。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不能屈。乃就候之,谓曰:“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庞公笑曰:“鸿鹤巢于高林之上,暮而得所栖;鼋鼍穴于深渊之下,夕而得所宿。夫趣舍行止,亦人之巢穴也,且各得其栖宿而已,天下非所保也。"因释耕于垄上,而妻子耘于前。表指而问曰:“先生苦居畎亩而不肯官禄,后世何以遗子孙乎?”庞公曰:“世人皆遗之以危,今独请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表叹息而去。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节选自《后汉书·逸民列传》)
【注释】①庞公,指东汉庞德公。襄阳人,躬耕于襄阳岘山之南,曾拒绝刘表的礼请,隐居鹿门山而终。后成为咏隐士的典故。
1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居岘山之南___居天下之广居(《富贵不能淫》)
B.荆州刺史刘表数延请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C.亦人之巢穴也___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D.鸿鹄巢于高林之上___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夫保全一身,孰若保全天下乎?
(2)后遂携其妻子登鹿门山,因采药不反。
1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今独遗之以安虽所遗不同未为无所遗也。
15.桃花源人隐居是原因是什么?庞公宁可隐居也不愿意做官,他运用比喻给刘表讲了一番道理,得出的结论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讲信修睦
(2)故人不独亲其亲
(3)男有分,女有归
(4)货恶其弃于地也
1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18.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9.概括“大同”社会的三个基本特征。
五、名著阅读
阅读《傅雷家书》,完成下面小题。
20.关于《傅雷家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两项是:()
A.《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B.《傅雷家书》中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来就是短暂的,是一场短跑。
C.在1955.3.20一封家信中,写了傅聪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超过了参赛波兰选手和美国选手,替新中国创造了一个辉煌的世界纪录!
D.《傅雷家书》中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得失泰然,千锤百炼,并以罗曼罗兰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克利斯朵夫来激励儿子。
E.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指导,表现出他对儿子深切的关爱之情。家书中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读者能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提高自己的修养。
21.《傅雷家书》让无数家长和孩子收益,结合书中内容说说这本书带给你的情感体验。(60字以上)
六、作文
22.按要求完成片段写作。
《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请以下列名著中人物为例,写一段文字,阐述你对“任”的理解。
备选名著:《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
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晰: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1)为了解初中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情况,请你设计一种调查方式。
示例:个别采访调查、分发问卷表进行调查、到图书馆调查图书借阅情况等(任选一项作答,表意准确即可)
(2)以下是对100位初中生进行调查后的结果:
从表格内容中反映出同学们“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有:
示例:①对于中国古典小说,读原著的人少,看过影视的人多。②对于外国名著,读过原著的多,看过影视的少。③读过外国名著的人多,读过中国古典小说的人少。④看过中国古典名著改编成影视的人,多于看过外国名著改著改编成影视的。⑤读原著的人少,课外阅读情况不尽如人意。(选取其中两点回答问题,意思对即可。)
针对这些问题,你提出一点建议:
①中国古典小说阅读因语言障碍有一定困难,可以借助工具书阅读,老师多指导,学生多交流。②对初中三年名著阅读分阶段地做好整体规划。③确保学生在课堂上有整本书阅读的时间。④注重名著阅读的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意思对即可)2.示例:人物(名字):李逵;主要性格特征: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说对一点即可);典型情节:真假李逵、怒杀四虎、斗浪里白条、江州劫法场、打死殷天锡。(说对一个即可)
3.丧子之苦,生活困苦,应征之苦4.对战争的控诉,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的痛恨,对劳动人民所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5.(1)河心俯视河面雄
(2)①本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排山倒海、湍急汹涌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勇往直前的精神。或:本句使用叠词,一是增强了文章的音律美,读起来更有节奏感。二是将壶口瀑布磅礴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语句一:“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作者赋予壶口瀑布人的“喜、怒、哀、怨、愁",水的世界也是人的世界,展现了壶口瀑布博大包容的胸怀。这两句通过议论、抒情,为下文揭示河水的性格作了铺垫。语句二:“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理作者由自然联想到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4)同: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都是借景抒情。
异:《小石潭记》随作者游踪移步换景,《壶口瀑布》是作者立足于“河心"四下观察;《小石潭记》通过写小石潭幽静冷寂的环境,表达自己被贬后凄凉忧伤的情感。《壶口瀑布》着力表现爆布浊浪奔腾,让人读来心魄震撼。
6.不能,传统的中国教育不是不重视“格物和致知”,而是埋没了“格物和致知"的真正意义,如果去掉了“真正的”,表达就不准确,就没有说服力。7.选文第①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8.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也就是实验检验、探索求证精神。9.王阳明的“格物"重视理论与空想,轻视实验,不去积极观察、探测实际物体,而是在探求自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格物”,所以失败了。10.举例论证,该段列举了“奥斯特怀疑电、磁之间存在联系,以此为目标进行了电流磁效应实验,证明了电和磁是能相互转化的"这一例子有力地证明了“实验的过程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还需要有眼光、勇气和毅力”这一观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厂房出租合同(含金融融资支持)
- 2025年度车辆进出口损害赔偿协议范本
- 2025房产中介合伙人投资合作及退出机制合同
- 2025年理发、美容服务项目建议书
- 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实施措施计划
- 仓库节能降耗工作的总结与展望计划
- 新年自我反思与成长计划
- 创造多元环境培养幼儿园小班的艺术表达能力计划
- 调整工作节奏的方法计划
- 经验教训与未来目标的思考计划
- 研学旅行课程标准(一)-前言、课程性质与定位、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
- 解放牌汽车CA10B后钢板弹簧吊耳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哈
- 高中地理高清区域地理填图册
- 培根铸魂征文800字
- 连续梁0号块施工课件
- 旋挖钻机入场安全教育记录
- 第二章直线和圆的方程(单元测试卷)(原卷版)
- 第二篇-安全操作规程
- 罪犯教育学课程
- 纪检监察办案谈话应注意的问题研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