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清苑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第一部分(1—2题,13分)

学校决定筹办以“走近诗歌、爱上诗歌"为主题的诗歌朗诵比赛,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小语同学在本次比赛中担任小主持人,她准备了如下一段开场白,但里面的部分内容有待推敲:请你帮她修改并完成下列任务。(7分)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辽阔的中华大地,孕育了底(yùn)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_______(源远流长/源源不断)的经典诗文,是文化天空中摇曳的繁星。它不仅是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也是秋日的硕果,弥漫着丰收的气息。今天,在这多彩的舞台上,让我们一起诵读千古诗文,传承华夏文明,共读中华经典,聆听古诗书韵,一起在这悠悠历史长河中(màn)游。现在我宣布:诗歌朗诵比赛正式开始!

(1)请你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①底(yùn)_______②摇曳_______③(màn)游_______

(2)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处。(2分)

(3)下列对开场白中的画线句的复句类型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并列复句B.递进复句C.转折复句D.因果复句

2.下面是关于本次比赛的通知,请你按要求修改。(6分)

通知亲爱的同学们: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大家的审美情趣,进一步运用、学习、感知诗歌之美,文学社将于本周五14: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诗歌朗诵比赛。欢迎大家莅临观看,让我们一起感受诗歌中的艺术魅力!学校文学社2023年12月12日

(1)通知中用语不得体的一处是“_______”,应改为“_______"。(2分)

(2)通知中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3)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第二部分(3—18题,57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古诗文默写

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7分)

古人常在诗文中表情达意。辛弃疾以“①,赢得生前身后名”来表达想要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范仲淹以“②,燕然未勒归无计"来表达思家却不能归的遗憾;《出师表》中,诸葛亮在叙述自己身世时,用“③,④”表达了自己淡泊名利的心性;欧阳修用“⑤,在乎山水之间也"表达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感;苏轼用“但愿人长久,⑥。”来表达美好祝福与旷达乐观的态度;岑参用“⑦,雪上空留马行处"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

(二)古代诗歌阅读(6分)

【甲】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乙】六月二十日夜渡海①

苏轼

参横斗转②欲三更,苦雨终风③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④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⑤奇绝冠平生。

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海南岛后,遇赦北还渡海时所作。②参(shēn)横斗转:参星横斜,北斗星转向,说明时值夜深。③苦雨终风:久雨不停,终日刮大风。④鲁叟乘桴:鲁叟指的是孔子,“乘桴”是说孔子曾说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感慨之言。桴(fú):用来在水面浮行的木排或竹排,大的叫筏,小的叫桴。⑤兹游:这次海南游历,实指贬谪海南。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诗标题中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为赠。

B.甲诗首联中“二十三年”指白居易因参加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的前后时间,“弃置"指被贬谪,表达了诗人的无比辛酸之情,也流露出了内心的不满。

C.乙诗颔联“天容海色本澄清”其实也是在自喻,虽然苏东坡被一贬再贬,终至海南岛,但他始终清白自守,不改其志。

D.乙诗颈联写诗人遇赦北归,回想自身遭遇,发出了空有乘桴渡海之意的感慨。

5.两首诗都是作者仕途遭贬后遇赦返程时所作。从两首诗的尾联来看,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什么相同点?(3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9题。(13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节选自《岳阳楼记》)

【乙】仲淹泛①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②,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妻子衣食,仅能自充。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及其卒也,羌酋③数百人,哭之如父,斋④三日而去。赠兵部尚书,谥⑤文正⑥。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丙】辽、夏使至,必问光⑦起居,敕⑧其边吏曰:“中国相司马矣,毋轻生事、开边隙。”光于物淡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洛中有田三顷,丧妻,卖田以葬,恶衣菲食⑨以终其身。及(光)葬,哭者如哭其私亲。归葬陕州,谥曰文正。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注:①泛:广。②质问:询问以正其是非。③羌酋:羌族首领。④斋: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⑤谥:授与,加封;尤指死后追封。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⑥文正:美谥的一种。⑦光: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⑧敕:告诫。⑨恶衣菲食:粗劣的衣食。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小题1分,共4分)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_______

(3)为执经讲解执:_______

(4)斋三日而去去:_______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光于物淡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

8.甲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情怀?(2分)

9.范仲淹与司马光谥号都是“文正”,请根据你对甲、乙、丙三文的理解,简要概括原因。(3分)

二、现代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材料,回答10—12题。(9分)

材料一:江南忆,最忆是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在杭州圆满落幕。从融入青花瓷、牡丹等中国文化元素的中国体育代表团礼服,到以南宋官窑花觚为灵感、由东阳木雕制作的“硕果累累"颁奖花束,再到杭州亚运会会徽“潮涌”、火炬“薪火"等,杭州亚运会处处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作为一座古典与现代碰撞的多元化城市,杭州还别出心裁选用智能机器人吉祥物“忆江南”,其设计独具特色:灵感源自良渚古城遗址的“琮琮",额头印着“神人兽面纹”,寓意不畏艰险、超越自我;代表京杭大运河的“宸宸",头顶钱江潮,额头嵌以拱宸桥图案,象征乘风破浪、勇立潮头;戴着荷叶形头饰,以三潭印月为顶的“莲莲”,仿佛从西湖的烟柳画桥深处走来,代表万物互联、开放包容。这组承载着深厚底蕴和充满时代活力的机器人,展示出山水城市的自然特性和华夏儿女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

杭州亚组委在运动员村、技术官员村和媒体村各设有一个文化屋,三个文化屋的主题分别是乐活、雅集和国风,提供文化展示、非遗活动、数字化体验等服务。亚组委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模式相结合,为参观者提供沉浸式、多维度的体验,让亚运会参与者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杭州亚运会将文化赋能贯穿亚运始终,处处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材料二:秉承科技赋能,打造“智能亚运"“绿色亚运”的新思路,赛场内外广泛应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科技赋能赛事筹备,不仅保障了赛事顺利举办,提高管理水平,还能助力践行绿色办赛的宗旨。

绿电,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电力。2021年9月,全国首场绿电交易开启,浙江成交电量超3亿度。两年来,浙江省绿电成交电量迅速攀升。__。亚运会场馆内氛围感十足的灯光所用的电能,原来是穿过旷野戈壁、跨越崇山峻岭,从大西北源源不断输送而来的绿电。而这背后则是特高压电网的科技保障。除了降低碳排放,碳抵消捐赠是实现亚运会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截至2023年8月,已有45家单位参与,合计捐赠106.8万吨;市民纷纷也通过绿色出行、循环利用等方式参与碳抵消,亚运会期间,超1亿人次通过手机支付宝参加“人人1千克助力亚运碳中和"活动。在杭州,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成为社会新风尚。

图:我国重大赛事场馆使用绿电比例统计图

材料三:简约办赛的理念,体现在杭州亚运会场馆运维的方方面面。杭州亚运会竞赛场馆中,有12个是新建场馆,在设计阶段就对赛后利用进行了科学规划。杭州奥体中心国博壁球馆,由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原4D展厅临时改建而成,赛后可以快速拆卸,恢复原有展厅的功能;温州龙舟运动中心,赛后将打造成文旅运动综合体,向市民开放;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由废弃矿山开发建设而来,赛后将变身攀岩运动主题公园……

不只是场馆,简约办赛的理念还延伸到赛场内外。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数字烟花呈现精彩;杭州的高架路上,园林绿化尽量减少鲜切花和一年生花卉植物的使用;亚运特许商品零售店内,低碳版的吉祥物减少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

简约办赛,并不意味着降低服务、舍弃精彩,相反,更能体现文明和谐的城市气质。不搞大拆大建,注重改造提升、空间重塑和再造,老街区涌动新活力。简约的亚运会,更显别样精彩。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亚组委将现代科技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让亚运会参与者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B.绿电,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产生完全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电力。

C.为实现亚运碳中和的目标,杭州亚运会不仅使用绿电降低碳排放,还鼓励单位和个人进行碳抵消捐赠。

D.绍兴柯桥羊山是将废弃矿山开发建设成攀岩中心场馆,赛后该场馆也将变身攀岩运动主题公园,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11.结合材料二,根据“我国重大赛事场馆使用绿电比例统计图”在文段横线处补充合适的内容。(3分)

12.从上述三则材料看,本届杭州亚运会传递了怎样的理念?(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16题。(14分)

凡人善举一诺千金

“敬礼!"3月7日,伴着清脆响亮的口令,大同市新荣区青泽学校博文班的边其锐,将红领巾系到了入选第八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的葛向栋脖子上,掌声随之响起,这是该班学雷锋主题班会上的一幕。“葛老师奖学金”的发起者葛向栋结合自己的经历,向学生们讲起了雷锋精神。

葛向栋,大同市新荣区破鲁堡乡八墩村人,是晋能控股地煤运销公司的一名普通员工。他的父亲葛义是一名乡村教师,出生在八墩村的他,像一株青松一样将自己扎根在故乡的三尺讲台上,一扎就是四十多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不管有多难,都要帮助那些有困难并学习优秀的孩子完成学业。"父亲临终前的这句话开始了葛向栋十年如一日的捐赠“长跑”。

现年57岁的葛向栋生活并不富裕,现在一家人还挤在大同市平城区一处老旧小区内,用的是20多年前已破旧的人造革沙发和别人置换下来的旧电视机。当年他一个月收入仅2000元,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且有一双儿女要养,压力着实不小。

退缩并不是葛向栋的选项,他发扬起钉钉子的精神,除本职工作外,闲暇时间,街边、洗车场、保安室都曾有过他劳作的身影。2016年,即奖学金设立的第四年,这是葛向栋记忆中最艰难的一段时间。“企业效益差,收入锐减,别说捐赠,一家人吃饭都成了问题。"妻子因花粉过敏引发支气管炎,小女儿面临高考,恰好中考前的五月份正是奖学金发放的日子,沉甸甸的压力压在了这个个子不高的男人肩上。“放弃吧,别捐啦,家庭要紧。”有人这样劝他。

“不管再难,答应了父亲、答应了学生,我就要努力去做到。摆摊、洗车、巡夜,这些临时性的体力工作,别人不做的我都做,一个月少则六七百,多则一千多,有时候甚至没啥收入。"葛向栋笑着说,“当时更担心的是,要是筹不到钱怎么办?失信于人吗?那不行!”父亲的遗愿、学生渴切的眼神、家人的理解和支持都成为葛向栋不断前行的动力,“一咬牙、一跺脚,也就坚持下来了。"葛向栋跟角处深深的皱纹成为那段日子无言的见证。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当计划得以顺利进行,当学生们从我手中接过奖学金的时候,当学生们向我敬礼致意的时候,我感到特别自豪。”说到这里,这位年过半百的晋北汉子朴实地笑了笑。

为实现父亲“捐资助学,爱乡兴教"的临终遗愿,2013年至2023年,葛向栋在家乡新荣区青泽学校设立以父亲名义命名的“葛老师奖学金”。一诺千金,诚实守信,10年出资20万元,每年如期捐赠2万元,资助奖励该校困难及优秀学子。截至目前,共383人次获得“葛老师奖学金",仅2022年,就有55名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雷锋精神讲的就是奉献,讲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它永不过时。能入选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是我的荣耀。”葛向栋表示,将继续秉承雷锋钉钉子的精神,走好自己的路,在平凡中创造更多的不平凡,将父亲崇德向善、助人为乐的家风传下去。

为了弘扬雷锋精神,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葛老师奖学金"的发起者葛向栋的记录片,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3.编剧认为文中画横线句子概括了葛向栋在实现父亲遗愿的第四年遇到的困难,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本文内容,补充完整。(3分)

镜头一:企业效益差,收入锐减,_______。

镜头二:__,需要用钱。

镜头三:小女儿面临高考,需要用钱。

镜头四:__,资金困难。

14.编剧在设计剧本时做了如下设计:

(1)本文采用了哪一种记叙顺序?试简要说明。(3分)

(2)文中运用了照应的写法,试从文中找出一例并简析其作用。(3分)

15.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请赏析下面的句子,体会情感。(3分)

“当时更担心的是,要是筹不到钱怎么办?失信于人吗?那不行!”

16.记录片播出后,请你作为观众结合影片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坚守诚信?(2分)

三、整本书阅读

结合整本书阅读的阅读,完成17—18题。(8分)

17.有同学想要将艾青三十年代的诗歌整理成一本诗集《土地的忧郁——艾青诗选》.下列不适合入选的一项是(3分)()

A.《北方》B.《黎明》C.《我爱这土地》D.《光的赞歌》

18.阅读下面从名著中摘录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摘录一: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如何?"父子两个告道:“若是能勾得回乡去时,便是重生父母,再长爷娘。只是店主人家如何肯放?郑大官人须着落他要钱。”鲁提辖道:“这个不妨事,俺自有道理。"

摘录二:林冲道:“小二哥,你如何也在这里?”李小二便拜道:“自从得恩人救济,贪(jī)发小人,一地里投奔人不着。迤逦不想来到沧州,投托一个酒店里……因讨钱过来,遇见恩

人。恩人不知为何事在这里?"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到此遇见。”

摘录三:老管营亲自与武松把盏,“义士如此英雄、谁不钦敬!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是壮观孟州,增添豪杰气象。不期被蒋门神倚势豪强,公然夺了这个去处。非义士英雄,不能报仇雪恨。义士不弃愚男,满饮此杯,受愚男四拜,拜为长兄,以表恭敬之心。"

(1)上面摘录的文字分别选自《水浒传》中_______、_______、武松醉打蒋门神三个情节。(2分)

(2)请从人物特点或行为品质等方面,简要分析语段中所涉及人物的共同点。(3分)

第三部分(19题,50分)

19.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根据要求写作。(50分)

(1)日常生活中,总有人说自己不快乐,不幸福。其实,幸福总是存在的,关键是你是否感觉到了它的存在。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一个盲人摔了一跤,走过去将他扶起来,将探路棒拾起放在他手里,他感慨地说了一句:“你真幸福呀,有一双能看见一切的眼睛。”就这样一句话,让我摒弃了所有曾经有过的不愉悦、不幸福的感觉。

请围绕“幸福"这一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省”的理解与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故事,可以发表看法。

要求:①立意正确,思想健康;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九年级语文答案

第一部分(1—2题,13分)

1.(7分)(1)(3分)①蕴②yè③漫(每空1分,有错不得分)

(2)(2分)源远流长

(3)(2分)A

2.(6分)(1)(2分)莅临前来(每空1分,改正后的词语可适当放宽,要符合学生身份)

(2)(2分)“亲爱的同学们"应顶格写

(3)(2分)应将“运用”调到“感知"后面(或将“运用”与“学习、感知"互换位置)

第二部分(3—18题,57分)

一、古诗文阅读

(一)(7分)

3.(7分)

①了却君王天下事②浊酒一杯家万里③苟全性命于乱世④不求闻达于诸侯⑤醉翁之意不在酒⑥千里共婵娟⑦山回路转不见君(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二)(6分)

4.(3分)B

5.(3分)都抒发了诗人遭遇人生逆境仍能保持乐观、豁达的情感。(意思对即可)

(三)(13分)

6.(4分)(1)探求(2)朝廷(3)拿、拿着(4)离开

7.(4分)(1)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2)司马光对物质淡泊无所喜好,而对学问没有什么不精通的。

8.(2分)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9.(3分)(1)学问极高;生活清廉;获得百姓的爱戴。(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

(一)(9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