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_第1页
六下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_第2页
六下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教学设计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程雯洁【教学目标】梳理故事,回顾阅读情节和人物的方法,交流印象深刻的情节;结合具体故事内容,多角度地评价汤姆·索亚;推荐阅读整本书。【教学详案】导入1.猜猜他是谁?(出书中4幅插图)师:“有这样一个孩子:他不受约束,讨厌空洞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他结交的朋友也是喜欢自由、渴望冒险的。他常常表现得叛逆,却时刻保持着可爱和善良。在真相和危险面前,他会毅然选择正直和勇敢。”读情节1.默读梳理师:(出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用拟小标题的方式梳理课文,看看课文一共写了哪些情节?2.(出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小标题)第1自然段:“走失引悲伤”第2~4自然段:“归来与回忆”第5自然段一直到结尾:“探望朋友,山洞被封”3.品读情节,感受人物形象师:选文中有哪些情节特别吸引你?请找到最吸引你的一个,仔细品读,边读边圈画关键词句,并在一旁写上吸引你的理由。(1)撒切尔太太病得厉害,大部分时间都在说胡话。人们听见她呼喊孩子,看见她每次抬起头侧耳听上好久,然后一边呻吟着一边软弱无力地垂下头去,那情景真是让人心碎。波莉姨妈已经陷入了悲痛和绝望之中,她那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了。预设:圈画“说胡话”“呼喊孩子”“侧耳听”“呻吟”“满头的灰发几乎全变白”,这些细节描写将撒切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绝望、痛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深刻。感受作者对人物动作、神情和外在变化的细致描写。师:本课导读提出的第二个阅读任务是让我们通过最感兴趣的这个情节去感受汤姆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让我们继续往下读。(2)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身边围满了热切的听众。他给他们讲着这次精彩的历险过程,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了一番......预设:从这“夸张地吹嘘了一番”,可以感受到汤姆正沉浸于向人们讲述这次历险难以自拔,他多么热爱冒险,同时,也不免让人觉得他还有点小虚荣呢。(3).....最后又描述了他怎样离开贝琪去探险,如何在风筝线能达到的情况下顺着那两条通道向前探路,又去探索第三条通道,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正当他转身往回走时,突然发现远处有一小块亮光,好像是太阳光,于是他放下风筝线朝它摸索着走了过去。他把肩和头从一个小洞中探了出来,竟看见宽阔的密西西比河正从下面滚滚流过!预设:“离开贝琪独自探险”,汤姆可真勇敢!利用风筝线探路,追着一小块光摸索,最终就找到了山洞出口,汤姆多么机智啊。师:在一个黑漆漆的山洞里被困了三天三夜,汤姆真的一点也不害怕吗?他独自寻找洞口的勇气从何而来呢?(4)补充阅读:一段汤姆和贝琪困在山洞里的描写。于是,他们又回到泉水旁,心烦地又等了一阵,接着长长地睡了一觉。当他们醒过来时,汤姆相信这时候肯定是星期三或星期四,甚至是星期五或星期六了,而且人们或许已经停止搜寻他们了。于是,他提议独自去探索另一条通道。贝琪告诉汤姆,要是他愿意,就拿上风筝线去探探路,但是她让他答应自己,过一会儿就回来一趟和她说说话。汤姆答应了她,喉咙里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可是仍然表现得很有信心能找到搜寻的人或洞的出口。他吻了吻她,拿着那根风筝线,手脚并用沿着一条通道往前爬去,此时,饥饿使他备受煎熬;而死亡将至的感觉,又让他心如刀割。(1)师:读了这段描写,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汤姆呢?预设:虽然,汤姆觉得人们或许已经停止搜寻他们了,但他还是提议独自去探索另一条通道。身处绝境也没有让汤姆放弃过一丝希望,是什么在支撑着他努力寻找一线生机呢?我想,一定是他身上坚强、乐观和勇敢的品质在支撑着他。死亡将至的感觉,汤姆显然也害怕,他“哽咽”了,甚至“备受煎熬”“心如刀割”。但是为了不让贝琪失去希望,为了寻得出口,他“仍然表现得很有信心”,除了坚强、勇敢外,你能感受到这时的汤姆身上也有体贴、有担当的一面吗?找到出口后,汤姆立即回去寻找贝琪,说服她一起离开,对朋友始终不离不弃。这样的汤姆,又是多么善良、重情义啊。(2)小结评价人物的方法师:选文第4自然段虽然只是对汤姆历险经历的略写,但是我们从具体的故事内容,尤其是那一处处对汤姆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中,多角度地感受到了一个性格鲜明又立体的主人公形象。4.借助主要情节,梳理汤姆的人物特点。汤姆夸张地吹嘘讲述时,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爱冒险、有点虚荣;当看到他独自探险、用风筝探路时,我们又发现他的乐观、勇敢和聪明;当他一路保护贝琪,直到带她离开:又体现出他坚强、体贴、有担当的一面;身体一恢复,就去探望朋友:可见汤姆是个善良、重感情的孩子。师:短短两个片段就让我们感受到了汤姆如此丰富又独特的性格特点,如果读整本书,一定能发现马克·吐温笔下这一著名儿童形象身上更多的特点。整本书导读1.认识作家:马克·吐温马克·吐温(1835—1910),美国著名作家。他一生写了大量作品,题材涉及小说、剧本、散文、诗歌等各方面。他擅长使用幽默和讽刺,针砭时弊时一针见血,毫不留情。他的作品对后来的美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他是美国文学史上的一大里程碑。《汤姆·索亚历险记》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2.共读本书作者序,引发阅读兴趣本书所叙述的大多数历险故事都实有其事。其中一两件也是我亲身经历过的,有些孩子还是我小学的同学。哈克•费恩这个人物源白生活。汤姆•索亚同样如此,只是不单取材于一人,而是集中了我所认识的三个孩子的特点综合而成,所以这一形象相当于建筑学上所谓的混合型结构。(出示结尾部分+书封面)师:汤姆,和他的小伙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