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_第1页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_第2页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_第3页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_第4页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课时作业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基础作业】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人类社会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我们常将它比作历史长河,而每个人都是途中搭行一段的乘客。每当我们上船之时,前人就将他们的一切发现和创造,(),传承人类文明。①有了这根接力魔棒,②人类几十万年的历史、某一学科积几千年而成的成果,我们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掌握,而腾出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新的创造。因此,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是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留存下去了。(1)下列填入文段括号中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浓缩在书本中,同时也当作交班的嘱托,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B.浓缩在书本中,作为欢迎我们的礼物,同时也当作交班的嘱托C.作为礼物欢迎我们,浓缩在书本中,当作交班的嘱托D.作为礼物欢迎我们,当作交班的嘱托,浓缩在书本中(2)依次填入文段①②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①虽然②但是B.①如果②那么C.①由于②所以D.①不仅②而且(3)仿照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一句话。2.下面是《有一说一》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议题】某地一家书店因其丰富的旧书和浓厚的复古氛围,成了“网红”书店。只是,来的人常常既不买书,也不看书,而是拍了照就走。无奈之下,老板制定了一条规则:凡是来书店“打卡”拍照的人,必须买一本书再走。顾客与老板的做法孰是孰非?请谈谈你的看法。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语言文明,表达得体;③150字左右。【留言区】【素养作业】3.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班级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编写主题班刊。班级准备出一期“我读书,我快乐”主题班刊,你能从班刊的名称、栏目等方面给些建议吗?(2)“试说心语”专栏向同学们征集读书感受。请你仿照下面示例,写一句话参加投稿。(注意修辞手法的使用)【拓展作业】4.立德中学开展“书房文化专题研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相关材料及活动开展的情况。材料一书房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中国人阅读的重要空间。汉代开始设立藏书阁,以收藏重要文书,形成皇家藏书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重视对典籍的整理,使得书房文化进一步系统化。唐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图书数量,提高了图书质量,促进了书房的普及。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使书籍进入千家万户,丰富了书房的藏书内容。材料二书房是否会对阅读产生影响?某购书平台对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进行调查,并形成了专题调研报告,下面是从中选取的两幅统计图。图一:书房对于阅读的重要性图二:常见的碎片化阅读场景选择(1)哪些因素推动了书房文化的发展?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2)请根据材料二,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每问限一条结论。每条结论不超过30字。①比较图一中“有书房用户”和“无书房用户”的相关调查,可以得出什么结论?②总体上看,可以从图二中得出什么结论?5.辩论社准备开展以“要不要倡导青少年进行数字化阅读”为题的辩论赛,以下是社员们搜集的相关资料,请参与活动。材料一2022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了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均较上一年有所提升。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6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2%,18~59.周岁人群占9.2.8%。77.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人均每天接触手机时长为101.12分钟。32.7%的成年国民养成了“听书”的习惯。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向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9.3本,比上一年增加了0.22本,平均每天阅读时长也有所增加。在0~8周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达到73.2%,较上一年增加了1.5个百分点。图一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时长统计图二0~17周岁未成年人阅读量统计材料二名人谈读书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学者季羡林读书的方法是,第一为精,第二为博。读书的目标应该为: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学者胡适好书,它必须是有意义的,能够给你带来一些东西,很有可能是贴近生活的。貌似平静的世界潜藏着太多不平常的细节,而平常与不平常都不可忽略。阅读如果能够给你带来“惊喜”,那是最好的状态,因为所有来自阅读的惊喜,终将回到不知名的阅读者身体内部或者心灵深处。这样的惊喜,可能会给你的生活、心灵带来一些小小的震撼,它会使你这个人变得更好。——作家苏童材料三观点声音人民网:手机阅读的出现使纸质等其他媒介的阅读时间变少,因为手机可以满足其碎片化时间的管理,比纸质媒介更为方便。接触过手机阅读的青少年有的对科研学术等专业学习类的阅读兴趣开始减少,不少人在养成手机阅读的习惯后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降低,过去一些良好的纸质传媒阅读习惯逐渐消退。科技的进步已经让手机阅读融合视频、音频、图片等多种因素,使信息的展现更为立体和丰富,但它却缩小了学生们的思考与想象空间。当今校园内“浅阅读”现象随处可见,对于青少年来说,在学习和思维发展的黄金阶段,不加节制的手机阅读嗜好,其长远危害不容小觑。青年文学评论家李云雷:与过去那种单纯的阅读相比,感觉纸质阅读更容易让人专心地沉浸到另外一个世界。现在有很多评论和弹幕,好像随时可以出离。但是另一方面,数字化阅读也会带来很多便利,比如说我最近读了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未来简史》,这两本书梳理了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思想很新颖,视野很开阔,书中涉及了很多领域的知识,有些热心读者添加了不少注释,我阅读时感觉很受益。这是阅读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很难说这样的特点是好还是坏,好的地方在于能够把那些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坏的地方在于,这也让我们的阅读本身更加碎片化,很难再像原来一样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材料分析】(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选出下列与材料内容意思相同的一项()A.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国民的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30本,均较上一年有所提升。B.在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60周岁及以上人群占7.2%,18~59.周岁人群占9.2.8%,由此可推断,大部分老年人不喜欢阅读。C.作家苏童说,好书是能够给你带来一些东西,很有可能是贴近生活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读贴近生活的书,至于科幻类等远离生活的书籍,则尽量少看。D.季羡林说,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因此,无论人们选择使用手机、平板等数字化方式阅读,还是选择图书等传统方式阅读,多读书总是好的。【辩论擂台】(2)小杭和小州分别代表反方和正方进行了一次模拟辩论。请根据材料,完成任务:①帮小杭补全内容;②帮小州完成辩论,要求条理清楚、理由充分,120字以内。小杭:我更支持人民网的说法,并不提倡青少年进行数字化阅读。正如人民网所说,提倡青少年进行数字化阅读的危害有以下几点:小州:我反对你的观点。我认为应该要倡导青少年进行数字化阅读。

参考答案基础作业1.(1)B(2)C(3)示例一:书是乘风破浪的巨轮对即将试水的小船的引航。示例二:书是历尽风雨的苍鹰对即将独自飞翔的小鹰的嘱托。示例三:书是慈祥和蔼的母亲对即将远行的游子的寄语。2.示例一:顾客的做法不对。书店是增长知识的地方,不是凑热闹、蹭热度的地方。来到这儿,拍了照就走,既影响他人安静地阅读,也是对老板的不尊重。如果喜欢的是这个书店的特点,就应该真正地投入到学习、读书中去。老板的做法也有不妥。如果想吸引顾客读书,强硬地制定“霸王条款”是不对的,可换一种方式让顾客爱上阅读。示例二:顾客的做法不对。书店是增长知识的地方,不是凑热闹、蹭热度的地方。来到这儿,拍了照就走,既影响他人安静地阅读,也是对老板的不尊重。如果喜欢的是这个书店的特点,就应该真正地投入到学习、读书中去。老板的做法是正确的。这样能督促顾客读书,因为许多习惯的养成最初是由强制开始的,所以这虽然表面上是“霸王条款”,但实际上是有利于顾客养成阅读习惯的,促使更多的人爱上读书。素养作业3.(1)示例一:我建议,我们的主题班刊可以取名为“快乐读书吧”,可以设置“美文‘悦’读”“‘趣’谈名著”等栏目。示例二:我建议,我们的主题班刊可以取名为“书苑”,可以设置“小诗一札”“美文一束”等栏目。(2)示例一:书是一座塔,能指引前行的旅人。示例二:书是一泓清泉,能滋润枯涸的心灵。拓展作业4.(1)魏晋统治者的重视;唐代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明代造纸和印刷工艺的改进。(2)①大多数用户都认为书房对于阅读十分重要。②碎片化阅读场所较多,大部分人会选择在通勤时阅读。5.(1)D(2)小杭示例:可能引发对科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