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_第1页
《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_第2页
《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_第3页
《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_第4页
《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国社会与文化I》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3030531课程类别专业课程课程类型理论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程(考试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修读学期第3学期适用专业应用韩语合作开发企业执笔人审核人1.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应用韩语专业必修课程,分为《韩国社会与文化I》和《韩国社会与文化Ⅱ》,分别开设在第3、第4学期。《韩国社会与文化I》以韩国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为主,侧重对韩国“社会”的全面了解;《韩国社会与文化Ⅱ》以韩国文学与艺术、教育与科技、交通与观光等方面的知识为主,侧重对韩国“文化”的深入把握,使学生从“社会”与“文化”维度,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在中韩两国社会与文化的对比中,求同存异,培养兼具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的韩语人才。1.2设计思路(1)根据韩语岗位及岗位核心职业能力的调研,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定位,确定本课程教学目标。(2)校企合作、政府部门参与开发课程,确定课程内容和结构体系。(3)根据语言习得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学生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设置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民俗与信仰、衣食住与一生仪礼相关的主题情境,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思辨”“思悟”融于“主题课堂”,探索“任务型教学模式”。(4)适当融入新闻热点,更新教学资源。开发微课、动画等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巩固学生课程学习成果、拓展课程学习的广度与深度。(5)以多元化、激励性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原则,设计课程评价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价值供给与行为引导。2.课程目标2.1知识目标(1)学会韩国国家象征、行政区域与人口、民族与语言、自然条件、世界遗产与旅游风光等地理方面的常识;(2)学会韩国古代历史、中世社会、近世社会、近现代社会等历史方面的常识;(3)了解韩国政府、政党与制度、外交等政治方面的常识;(4)学会韩国经济体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知名企业等经济方面的常识;(5)了解韩国社会阶层的演变、社会福利、舆论与媒体等社会方面的常识;(6)学会韩国生活风貌、位阶秩序、衣、食、住、行文化与礼仪,熟悉岁时风俗与礼仪,了解人生仪式礼仪等生活与民俗方面的常识。2.2能力目标(1)运用韩国地理知识,制作宣传海报或PPT,完成韩国地理推介;(2)运用韩国等历史常识,能够绘制韩国历史图表并推介展示;(3)能够结合韩国政治常识,对比分析中韩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4)能够结合韩国经济体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知名企业等经济方面的常识,能够推介韩企文化;(5)能够将韩国社会常识与中国社会相对比,能够总结归纳异同;(6)能够介绍韩国生活与民俗,手绘岁时风俗与礼仪图片。2.3素质目标(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具有国际化视野与爱国主义情怀;(3)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具有较高的文化礼仪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4)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5)具有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的意志和毅力,乐观向上,心理健康。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选取应用韩语专业教学团队编写的校本教材《韩国社会与文化》,该教材拟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按难易程度安排教学内容如下:韩国的地理、历史、自然资源、传统文化、礼仪风俗、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知识以及韩国经济发展的原因,现状,发展模式等。教学内容序号教学内容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学时1韩国地理运用所掌握的韩国国家象征(国旗、国徽、国歌、国花等)、行政区域与人口、民族与语言、自然条件等地理方面的知识,能够制作PPT,完成韩国地理推介。学会韩国国家象征(国旗、国徽、国歌、国花等)、行政区域与人口、民族与语言、自然条件、世界遗产与旅游风光等地理方面的常识。(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3)有较高的文化礼仪素养、具有健全的人格。42韩国历史运用所学的韩国古代历史(上古至三国时代)、中世社会(高丽时代)、近世社会(朝鲜时代)、近、现代社会(明治维新—1945年光复—至今)等历史方面的常识,能够绘制韩国历史图表并推介展示。学会韩国古代历史(上古至三国时代)、中世社会(高丽时代)、近世社会(朝鲜时代)、近、现代社会(明治维新—1945年光复—至今)等历史方面的常识。(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63韩国政治能够结合韩国政府(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党与制度(体系、文化、选举制度)、外交(目标、核心与特点;不同时期政策沿革)等政治方面的常识,对比分析中韩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了解韩国政府(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政党与制度(体系、文化、选举制度)、外交(目标、核心与特点;不同时期政策沿革)等政治方面的常识。(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24韩国经济能够结合韩国经济体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知名企业等经济方面的常识,能够推介韩企文化。学会韩国经济体制、发展历程、产业结构、进出口贸易、知名企业等经济方面的常识。(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3)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45韩国社会能够将韩国社会阶层的演变、社会福利(总体政策;少年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女性福利、家庭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舆论与媒体(社会、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社会方面的常识与中国社会相对比,能够总结归纳异同。了解韩国社会阶层的演变、社会福利(总体政策;少年儿童福利、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女性福利、家庭福利;社会保障制度)、舆论与媒体(社会、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等社会方面的常识。(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3)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46韩国民俗与信仰能够将韩国生活风貌、位阶秩序、宗教,衣、食、住、行文化与礼仪(韩服、韩食、韩屋、交通等),岁时风俗与礼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西方节日:圣诞节、元旦、情人节等),等生活与民俗方面的常识与中国相对比,能制作PPT展开生活与民俗方面的介绍,能用团队协作,手绘岁时风俗与礼仪图片。学会韩国生活风貌、位阶秩序、宗教,衣、食、住、行文化与礼仪(韩服、韩食、韩屋、交通等),岁时风俗与礼仪(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西方节日:圣诞节、元旦、情人节等)。(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培养跨文化意识,求同存异,理解并肯定不同文化的素质;(3)具有较强的与人沟通和协调能力,有团队合作精神;(4)具有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的意志和毅力,乐观向上,心理健康。47韩国衣食住与一生仪礼能够运用韩国衣食住常识,结合人生仪式礼仪(出生、周岁、冠礼、婚礼、花甲、丧葬礼、祭礼),模拟并策划仪式。熟知人生仪式礼仪(出生、周岁、冠礼、婚礼、花甲、丧葬礼、祭礼)等生活与民俗方面的常识。84.实施建议4.1师资队伍专任教师需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有海外留学或研修经历,深谙韩国社会与文化,有责任心,具备一定的教科研能力。韩籍教师需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有韩语教育教学经历,有责任心,能够对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指导。4.2教材及相关资源教材方面,选用应用韩语专业教学团队编写的校本教材《韩国社会与文化》,该教材拟由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教学资源的开发方面,大力开发教材配套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导学微视频,开发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开发配套习题,可通过云班课在线作答,并生成考评及诊改数据。并利用相关教辅材料、网络资源,将国内外最新的信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教学,确保信息的实时性、实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4.3教学组织模式立足于本课程的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过程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课前:布置学习任务,学习完成资料搜集与课前展示。课上:在日韩文化体验室或多媒体教室,以富媒体资源辅助教学,以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课后:完成作品展示与分享。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对韩国社会与文化从宏观的理解到微观的把握,较好的掌握有关韩国社会与文化知识,完成文化推介、作品展示、对比分析等,增强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转化,促进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融会贯通。4.4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运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组织与实施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集中讲授、分组学习、翻转课堂等方式,加大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小程序、知识点讲解微课、动画等资源,实现巩固与检验。运用抖音APP实现成果转化与分享。4.5教学考核与评价以多元化、激励性和应用能力培养为原则,注重课前、课上、课后的全过程考核与评价,各单元依据知识点测试、讨论或头脑风暴、推介视频录制等评价载体,运用云班课平台、小程序、APP等信息化手段,由教师、学生与企业展开多主体评价。全程记录,及时反馈,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课程思政”对学生的价值供给、资源推送与行为引导。本课程强调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整体性,坚持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其权重比为4:6。即:总评成绩=过程考核(40%)+终结性考核(60%)其中,终结性考核为:作品展示,满分100分。过程性考核内容包括:出勤、课堂表现、课前发表质量、习题作答、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表2课程过程性考核与评价表阶段评价载体/要点评价主体权重信息化手段课前启化1.知识点测试教师10智慧职教平台、思维导图APP2.知识点思维导图绘制/文脉关键词及相关图片10课上内化1.讨论/头脑风暴152.答题测评153.知识点总结师生企业10智慧职教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