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结核病防制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卫生部疾病防止控制局二〇〇六年六月结核病防制工作规范目录TOC\o"1-4"\h\z第一章机构、职责和保障条件 71.卫生行政机构 72.经费 73.结核病防治机构 73.1国家级 83.2省级 83.3市(地)级 93.4县级 103.5乡(镇)/社区级 113.6村级卫生室 114.医疗机构 115.结核病防治机构需要设备 126.房屋条件 12第二章病人发现 131.目 132.重要职责和任务 132.1结核病防治机构 132.2基层网络 132.3医疗机构 132.3.1结核病专科医院或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 132.3.2综合医疗机构 143.工作内容和办法 144.肺结核诊断 144.1诊断原则 144.2肺结核诊断程序 154.3肺结核诊断分类 154.4结核病分类 15第三章实验室检查 151.目 152.重要职责和任务 152.1结核病防治机构 152.1.1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152.1.2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 162.1.3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 162.1.4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 172.2乡镇查痰点 172.3医疗机构实验室 173.工作内容和办法 184.质量保证 185.生物安全 195.1涂片实验室基本规定 195.2结核杆菌培养实验室基本规定 195.3结核杆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实验室基本规定 19第四章、影像学检查 201.目 202.重要职责和任务 202.1放射技术人员职责 202.2放射诊断人员职责 203.工作内容 213.1影像学检查环境 213.2影像学检查内容 214.质量规定 22第五章治疗与管理 221.目 222.重要职责和任务 233.治疗工作内容和办法 233.1抗结核治疗原则 233.2治疗对象及分类 233.3抗结核治疗方案 244.管理内容和办法 264.1管理方式 264.2治疗记录、治疗成果判断 275.不良反映解决原则及防止 275.1解决原则 275.2不良反映防止 286.耐多药结核治疗与管理 286.1MDR-TB治疗原则 286.2MDR-TB防止 287.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与管理 297.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原则 297.2TB/HIV混合感染管理原则 29第六章药物防止 291.目 292.重要职责和任务 293.工作内容和办法 303.1防止性治疗 303.2化学防止 303.3药物防止重要对象 303.4药物防止禁忌症 303.5药物防止治疗用药办法 303.6开展药物防止原则 31第七章登记报告及监测 311.目 312.重要职责和任务 312.1国家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 312.2省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 312.3市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 322.4县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 322.5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 322.6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及责任疫情报告人 323.工作内容和办法 334.质量规定 34第八章抗结核药物管理 341.目 342.重要职责和任务 342.1国家级 342.2省级 342.3地市级 352.4县级 353.工作内容和办法 363.1药物选取 363.2药物需求测算 363.3药物质量检查与监测 374.药物分发与储存 374.1中央级药物交货次数 374.2地市级和县级药物领取 374.3药物接受 374.4药物入库登记 374.5药物出库 384.6病人领取药物 384.7对药物存贮仓库详细规定 384.8对药物仓库设施规定 394.9药物摆放 395药物报表 395.1填写与上报 395.2药物报表分析 40第九章健康增进 401.目 402.重要职责和任务 402.1结核病防治机构 402.1.1国家级 402.1.2省级 412.1.3地市级 412.1.4县级 412.2基层网络 412.2.1乡(镇)/社区 412.2.2村卫生室 412.3医疗机构 423.工作内容和办法 423.1政府领导 423.2结核病人 423.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433.4结核病人密切接触者 433.5公众 433.6开展活动环节 44第十章人力资源建设 441.目 442.重要职责和任务 442.1国家级 442.2省级 442.3地市级 452.4县级 453.工作内容和办法 453.1人力资源发展对象 453.2人力资源发展原则 453.3人力资源发展办法 463.3.1培训班 463.3.2进修 493.3.3管理及技术骨干强化培训 493.3.4培训技术支持 49第十一章督导与评价 501.目 502.各级职责 503.程序与办法 503.1程序 503.2督导普通程序 514.各级督导内容 524.1政府承诺 524.2病人发现与治疗管理 534.3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 534.5结核病报告、登记和报表系统 544.6宣传发动和健康增进工作 544.8督导工作 545.各级督导频度 546.督导反馈与督导报告 556.1督导反馈 556.2督导报告 55结核病防制工作规范第一章机构、职责和保障条件1.卫生行政机构在各级政府领导下,卫生行政部门对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统一监督管理,组织和协调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医疗机构,实行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重要职责:(1)协助政府制定本地区结核病防治规划、实行筹划和年度筹划。(2)协助政府制定本地区结核病防治经费预算,多方筹集经费,保证贯彻结核病防治经费。(3)健全结核病防治网络,加强结核病防治能力建设。(4)组织实行结核病控制办法,保证及时发现肺结核病人并进行有效治疗和管理,减少结核病疫情。(5)将结核病防治工作列入医疗机构工作目的之中,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作用。(6)对结核病防治工作实行状况进行督导检查。2.经费结核病防治经费涉及如下内容:要将结核病控制经费按照需求额度列入本地区年度筹划。2.1按照疾病防止控制人员原则保证提供结核病防治人员全额工资经费。2.2对肺结核病人和可疑者提供免费检查经费,对追踪人员和调查人员提供工作经费。2.3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经费。2.4对转诊、报告和管理治疗医务人员提供报病补贴和管理经费。2.5提供规划管理、监控与评价、培训、药物管理、健康增进、流动人口、耐多药结核病、结核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双重感染和应用性研究等项经费。2.6结核病防治机构运转经费(涉及:水、电、取暖、实验室、办公和房屋扩建与维修等)2.7提供购买设备经费。3.结核病防治机构建立健全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是做好结核病防治工作保障。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涉及各级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和各类医疗机构。从国家到省、地、县都要有专业机构和按管辖地区、覆盖人口和工作任务,配备相应专职人员从事结核病控制工作。3.1国家级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止控制中心是负责全国结核病防止控制业务工作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引中心,是集结核病防止控制业务指引、疫情监测管理、项目组织实行及技术人员培训等功能于一体国家级专业机构。其重要职能是:为政府制定关于结核病防止控制法规、原则、规范及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开展防治方略和控制办法研究;对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进行技术指引、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价;承担结核病监测、信息收集、解决、上报和专项分析;承担国家结核病防治指南制定;实行健康教诲方略制定、评价与推广应用;负责国际合伙、援助等项目实行与管理;组织开展结核病防治有关研究;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伙,引进和推广先进新技术、新办法;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组织编写各类人员培训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业务领导下,对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实验室工作进行技术指引和质量控制;开展全国结核病实验室技术培训和医疗单位关于人员临床技术培训工作;编写结核病实验室和临床诊治有关培训材料;开展结核病防治科研、临床技术征询和指引;开展结核病诊断、治疗和抗结核药物临床观测研究及耐药监测工作;协助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诲工作;参加结核病防治工作国内外技术交流与合伙。3.2省级3.2.1省级结防机构至少由20名有经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并依照所辖县区数量恰当增长,超过50个县区省份,每增长10个县区增长1名人员。3.2.2重要职责:(1)为政府制定关于结核病防止控制规划、年度筹划(含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行。(2)做好辖区内肺结核病人报告、确诊、登记和治疗管理以及转诊、追踪和密切接触者检查组织和技术指引工作。进行涂阴肺结核病人诊断质量评价。承担病人诊断和治疗工作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要完毕区级职责。(3)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下,对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和管理状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引。(4)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结核病报表收集、核对和上报工作,定期完毕结核病月、季报表和年报表填报,并对信息质量进行督导。对信息资料进行及时评价,提出改进工作建议。(5)加强痰菌检查质量控制,对所辖县区进行实验室痰涂片检查质量保证工作,对关于人员进行培训。(6)制定本辖区培训筹划,开展对我省地、市级结防机构业务人员和医疗保健单位关于人员培训,并接受上级培训。(7)制定本辖区健康增进筹划,并组织实行。负责培训地市或县级健康增进人员,组织编发健康增进宣传材料,评价全省健康增进活动质量。(8)编制并上报药物筹划,建立药物管理制度,保证货源充分,及时向市(地)或县提供抗结核药物。保证有专人管理药物,建立药物账目,保证药物库房条件达到规定。及时检查库存药物有效期,保证帐物相符。(9)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涉及对医疗机构)督导、检查和评价工作。(10)开展结核病实行性研究工作。3.3市(地)级3.3.1市(地)级结防机构至少由15名有经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并依照所辖县区数量恰当增长,超过10个县区市(地)每增长一种县增长1名人员。如果市(地)要承担城区防治任务要按照区级规定配备相应数量人员。3.3.2重要职责:(1)为政府制定关于结核病防止控制规划、年度筹划(含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行。(2)做好辖区内肺结核病人报告、确诊、登记和治疗管理以及转诊、追踪和密切接触者检查组织和技术指引工作。进行涂阴肺结核病人诊断质量评价。承担病人诊断和治疗工作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完毕区级职责。(3)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下,对各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和管理状况进行督导、检查和指引。对县级重要医疗机构关于领导和医生进行培训。(4)对所辖县区进行实验室痰涂片检查质量保证工作。对关于人员进行培训。(5)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结核病报表收集、核对和上报工作,定期完毕结核病月、季报表和年报表填报,并对信息质量进行督导。对信息资料进行及时评价,提出改进工作建议。(6)制定本辖区培训筹划,开展对我市(地)结防机构业务人员和医疗保健单位关于人员培训,并接受上级培训。(7)制定本辖区健康增进筹划,并组织实行。负责培训县级健康增进人员,组织编发健康增进宣传材料,评价全省健康增进活动质量。(8)编制并上报药物筹划,建立药物管理制度,保证货源充分,及时向县区提供抗结核药物。保证有专人管理药物,建立药物账目,保证药物库房条件达到规定。及时检查库存药物有效期,保证帐物相符。(9)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涉及对医疗机构)督导、检查和评价工作。3.4县级3.4.1县级结防机构至少由5名有经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独立结核病防治所应恰当增长人员)。并依照所辖县人口数量恰当增长,超过40万人口县每增长5万人口县增长1名人员。3.4.2重要职责:(1)为政府制定关于结核病防止控制规划和年度筹划(含经费预算)等提供技术支持,并协助组织实行。(2)做好肺结核病人报告、确诊和登记工作。开展肺结核病人筛查工作,负责贯彻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病人诊断工作;完毕肺结核病人追踪工作和密切接触者检查。涂阴肺结核病人确诊重要由结核病诊断技术小组实行。不承担病人治疗工作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由各地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承担病人诊断详细工作。(3)负责实行肺结核病人不住院化疗工作,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化疗工作,不承担病人治疗工作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由各地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承担病人治疗详细工作。(4)对开展痰涂片医疗机构进行痰涂片质量保证工作。(5)指引各医疗机构开展结核病转诊工作。在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下,对各医疗机构疫情报告和管理状况进行核算、检查、指引。对医疗机构关于医生进行培训。(6)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结核病报表填报,定期完毕结核病月、季报表和年报表填报,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负责将所有三个登记本资料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并对信息质量进行督导。对信息资料进行及时评价,提出改进工作建议。(7)制定本辖区培训筹划,开展对本辖区医疗机构和乡镇级、社区关于人员培训,并接受上级培训。(8)制定本辖区健康增进筹划,并组织实行。负责培训县级健康增进人员,组织编发健康增进宣传材料,评价全县健康增进活动质量。(9)编制并上报药物筹划,建立药物管理制度,保证货源充分。保证有专人管理药物,建立药物账目,保证药物库房条件达到规定。及时检查库存药物有效期,日清月结,保证帐物相符。(10)在卫生行政部门领导下,组织本地区结核病防治工作(涉及对医疗机构)督导、检查和评价工作。3.4.3开设门诊资质和执业医师资格3.4.3.1结核病防治机构开设门诊必要具备有卫生行政部门确认营业执照。3.4.3.2结核病防治机构门诊必要有卫生行政部门认定执业医师,从事病人诊断和治疗工作。3.5乡(镇)/社区级3.5.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站设专职或兼职结核病防治医生。3.5.2重要职责:(1)负责村医结核病防治知识培训。(2)对村医结核病治疗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导、检查。(3)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转诊及转诊工作记录。(4)执行统一化疗方案,对结核病人进行规范管理。(5)乡(镇、街道)防止保健机构负责本单位及所辖区域内疫情报告工作。3.6村级卫生室3.6.1村级医生负责本级结核病防治工作。3.6.2重要职责:(1)向村民和病人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2)将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及时转至县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确诊,并做好转诊记录。(3)执行县级结防机构制定化疗方案,对结核病人进行化疗管理,负责贯彻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负责督导病人准时按量服药。(4)对上级告知需追踪病人或可疑者进行追踪。(5)督促病人准时复查、取药,按期留送合格痰标本。(6)负责对实行督导化疗病人家庭成员或志愿者进行指引。4.医疗机构4.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涉及厂矿、企事业医疗单位)要积极参加到本地结核病防治工作之中。4.2重要职责:(1)对初诊发现肺结核病人或肺结核可疑症状者,按国家关于法规及规定进行病人报告及转诊。(2)负责对肺结核危重病人急救工作。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应注重和发挥医疗机构作用,关于人员应接受结核病防治业务培训,按关于原则和规范对病人进行诊断和转诊。对收治住院肺结核病人,应及时向本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出院后应将治疗成果报告给病人居住地结防所(科),需继续化疗者,应将病人转至病人居住地结防所(科)继续进行治疗管理。(3)负责在医院内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诲活动。(4)接受结核病防治机构督导和指引。5.结核病防治机构需要设备表1:结核病防治机构需要设备编号设备清单省级市(地)级1便携式计算机依照工作需要配备依照工作需要配备2多媒体投影仪至少2台至少1台3数码像机至少2件至少1件4摄像机至少1件至少1件5传真机至少2台至少1台6计算机每人1台每人1台7编辑机至少1台至少1台8打印机与计算机相匹配与计算机相匹配9复印机至少2台至少1台10扫描仪至少1台至少1台11疫情信息专用电话至少1部至少1部12宽带网络应设立应设立13B超开设门诊至少1台开设门诊至少1台14医用观片灯至少5台至少3台15X光机开设门诊至少200mA1台开设门诊至少200mA1台16酶标仪至少1台至少1台17痰培养温箱、至少1台至少1台18蒸汽高压灭菌锅至少1台至少1台19冰箱至少5台至少3台20血清凝固仪至少1台至少1台21生物安全操作柜至少2台至少1台22生化仪(肝功能)至少1台至少1台23双目显微镜至少5台至少4台245人共览教学显微镜至少1台25尿液检测仪(肾)开设门诊至少1台开设门诊至少1台26血球自动检测仪(血液)开设门诊至少1台开设门诊至少1台27离心机至少1台至少1台28分析天平至少1台至少1台29心电图开设门诊至少1台开设门诊至少1台30PCR检测仪有条件单位可以设立31污物解决设施开设门诊应有开设门诊应有32车辆至少4台至少2台6.房屋条件各级要有充分开展工作用房,满足办公和开展诊断和治疗工作。实验室;各级依照工作需要,保证明验室用房,达到生物安全原则,要有单独办公用房。诊室:开展病人诊断和治疗单位必要设有诊室和处置室。X光室:依照X光机大小,配备充分房舍,保证满足X线防护条件,要有单独办公用房。药物仓库和药房:各级都要有满足药物存储药物仓库用房,达到规定原则。负责病人治疗管理单位要有药房,保证以便病人领取药物。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用房:要有满足安顿计算机用房,保证较为宽敞和通风良好房舍。资料保管用房:要有满足资料保管用房,涉及档案、病案等存储用房。其他办公用房:涉及领导、督导人员、健康增进人员、培训人员、办公室人员等工作用房。第二章病人发现1.目通过系统地、持续地收集关于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以及与结核病控制关于因素,采用办法积极发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传染性肺结核病人,使之及早获得统一规范治疗和管理,恢复健康,消除传染性。2.重要职责和任务2.1结核病防治机构制定病人发现工作筹划并组织实行;开展肺结核病人筛查工作;负责贯彻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疑似病人、现症病人诊断治疗、登记工作;完毕肺结核病人追踪工作和密切接触者检查;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引和业务技术培训;承担或督导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做好转入病人定诊、登记、治疗和管理,并将患有非结核病患者转回原医疗机构诊治。2.2基层网络涉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其职责和任务是:发现结核病可疑症状者,及时告知或督促病人到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登记和免费检查。2.3医疗机构2.3.1结核病专科医院或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负责需住院结核病病人诊断;对收治住院肺结核病人,应及时向本地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出院后应将其治疗成果报告给病人居住地结防所(科),需继续治疗者,应将病人转至病人居住地结防所(科)继续进行治疗管理,如病人在结核病专科医院继续治疗,应按照结核病防治规划关于规定管理。2.3.2综合医疗机构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填写《肺结核病人转诊单》将病人转诊到本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确诊;对住院病人在出院后,应及时将病人转诊至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登记管理,并提供病人住院治疗信息;同步要按照规定及时做好结核病网络直报。3.工作内容和办法3.1明确发现对象,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病人发现重要对象,此外还涉及痰涂片阴性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2确立肺结核病人发现重要办法:痰涂片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是当前诊断肺结核病人重要办法。3.3病人发现方式:因症就诊、追踪、重点人群检查是结防机构发现结核病人重要方式。推荐可疑症状者是基层网络发现结核病人重要方式。发现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将病人转诊到本地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确诊是医疗机构发现病人重要方式。3.3.1因症就诊:是指肺结核可疑症状者积极到各类医疗机构及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就诊接受登记、检查,是发现肺结核病人重要方式。3.3.2病人追踪:指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病人信息与结核病防治机构病人登记本核对,发现未到结核病防治机构登记检查者,需要结核病防治机构通过电话、运用三级防痨网、巡回医疗车、告知乡村医师等各种方式将其追回进行登记、诊断、治疗和管理。3.3.3密切接触者检查:对与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直接接触家庭成员、同事、同窗等进行结核病检查。3.3.4高发人群检查:涉及来自结核病高发区流动人口,结核菌素反映强阳性者、结核病爆发集体或人群、新入监劳改人员及收监人员、劳教警察等。3.3.5重点行业检查:涉及幼教人员、入伍新兵、入学新生、企事业招工对象、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职业性接触有害物质工作人员(重要是粉尘作业、接触有害气体者)等。4.肺结核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特别是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是结核病重要传染源,是结核病人发现重要对象。4.1诊断原则肺结核诊断是以细菌学为主,结合胸部影像学、病史和临床体现、必要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进行综合分析作出。咳嗽、咳痰≥3周或咯血等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重要线索,应予注重并及时进行有关检查。4.2肺结核诊断程序4.2.1问诊:对因症就诊或转诊初诊病人,应详细询问: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与否有咳嗽、咳痰或咯血、低热、盗汗、乏力、厌食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既往用药史等。4.2.2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当前全国结核病防治机构规定采用统一、规范、原则初诊病人登记本。4.2.3胸部X线和痰涂片抗酸杆菌检查:对所有咳嗽、咳痰3周及以上患者,均应进行胸部X线透视或拍胸片检查,有异常阴影者采集3份痰标本进行涂片检查。由于在病变初期或某些特殊部位病变,普通X线胸片不能发现病灶,建议在胸透或摄片同步采集痰标本进行痰涂片检查。4.2.4肺结核鉴别诊断:肺结核症状、体征和X线体现同许多胸部疾病相似,在诊断肺结核时,应注意与胸部肿瘤、肺炎等其她疾病相鉴别。4.3肺结核诊断分类分为: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确诊病例。(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原则,肺结核诊断原则)4.4结核病分类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肺外结核。(参见结核病分类WS196-)第三章实验室检查1.目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是发现传染源最重要手段,是结核病诊断和选取治疗方案重要根据,也是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重要指标。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是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重要构成某些,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起着不可缺少重要作用。2.重要职责和任务 2.1结核病防治机构2.1.1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1.1在卫生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防止控制中心领导下,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负责全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规划、质量控制和生物安全等技术管理,为各级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2.1.1.2依照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规定,组织全国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参加国家关于技术政策制定和组织实行;2.1.1.3制定和履行结核病细菌学检查实验技术原则、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2.1.1.4建立可行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原则和质量保证系统,并负责组织实行,协调、检查各省(市、自治区)结核病实验室工作;2.1.1.5除常规分枝杆菌检查项目外,还应承担其他结核病诊断新技术,新办法实行和基本研究,承担分枝杆菌最后菌种鉴定工作;2.1.1.6开展关于实行性研究;2.1.1.7培训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2.1.1.8接受跨国参比实验室质量控制。2.1.2省级结核病参比实验室2.1.2.1省级参比实验室,在省疾病防止控制中心和结核病防治所(科)领导以及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技术指引下,负责全省结核病实验室工作筹划制定和实行、培训、督导和质量控制等技术管理;2.1.2.2按照国家和省结核病控制规划规定,在国家参比实验室统一布置下,规划我省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指引省内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并提供技术支持;2.1.2.3依照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规定,组织全省各级实验室痰涂片镜检质量保证工作,按规定对所辖地市、县级实验室进行督导和评估,指引地市级实验室对各县级实验室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2.1.2.4对我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所用耗材、试剂质量进行评估和核准,为全省统一提供抗酸染色试剂,为省内开展分离培养实验室统一提供培养基;2.1.2.5按国家统一原则化操作程序开展涂片镜检、分离培养、药物敏感性测定和分离株初步鉴定,有条件省参比实验室,可建立完整分枝杆菌菌种鉴定体系;2.1.2.6开展关于科研活动和实行性研究工作;2.1.2.7负责组织、实行我省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工作;2.1.2.8接受国家参比实验室质量控制和管理,按关于规定上报各类表格。2.1.3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2.1.3.1在省级参比实验室指引下,制定本地(市)结核病实验室工作筹划;2.1.3.2依照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规定,组织实行本地市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和现场评估,并按规定向省参比实验室报告成果;2.1.3.3按国家统一原则化操作程序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有条件地市可以在省参比室核准和指引下开展分离培养工作;2.1.3.4对县级实验室以及乡镇卫生院查痰点提供技术支持;2.1.3.5培训所辖县(区)结核病实验室技术人员,监督辖区内检查人员培训后上岗制度;2.1.3.6接受省级参比室质量控制、技术培训和现场督导。2.1.4县(区)级结核病实验室2.1.4.1在省、地(市)参比实验室指引下,制定本县(区)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工作筹划。2.1.4.2按照国家结核病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规定,在所属地(市)级实验室组织下,开展痰涂片镜检盲法复检。2.1.4.3按国家统一原则化操作程序常规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依照实际状况有能力、具备条件可以开展结核菌培养,做好本实验室开展检查项目室内质控工作,接受上一级参比室定期室间质量评估督导,承担同级间实验室(县级)第一复检者盲法复检工作;2.1.4.4接受上级实验室督导、现场评估和定期培训。2.1.4.5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查痰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2.2乡镇查痰点2.2.1按国家统一原则化操作程序开展痰涂片镜检工作,并按规定送痰涂片复检;2.2.2接受上级实验室培训、现场督导和技术指引。2.3医疗机构实验室医疗机构结核病实验室在相应级别临床检查中心和上级结核病实验室技术指引下,开展质量有保证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工作,并接受结核病实验室质量控制。表2:各级结核病实验室职能表职能乡镇县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推荐开展检查项目涂片(萋尼氏染色)+++++涂片(荧光染色)-+/-+/-++分离培养-+/-+/-++菌株初步鉴定---++药敏实验---++菌种最后鉴定---+/-+管理、质量控制、技术支持等活动痰涂片盲法复检-++++对下级实验室现场督导-+/-+++为下级实验室提供染色液--+/-++为下级实验室提供培养基---++培训-+/-+++(+:推荐开展;-:可以不开展。)3.工作内容和办法各级结核病实验室依照结核病控制工作需要和本地实际状况,开展相应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办法,结核病实验室检查重要有: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分枝杆菌基因分型、分枝杆菌血清学及核酸扩增检测等,结核病实验室开展相应实验室检查办法必要遵循原则化、规范化操作程序。为便于质量控制,各级应遵循原则化、规范化操作程序,涂片染色镜检办法推荐使用:萋尔-尼尔逊染色法(Ziehl-Neelson)或金胺O(auramineO)荧光染色法。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检查法,是结核病确诊最可靠办法,也是获得纯培养物进行菌种鉴定、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及其他生物学研究基本。国内推荐使用罗氏培养基简朴法来进行培养,在使用分枝杆菌迅速培养仪(MIGT、BacT/Alert、ESP)进行分枝杆菌迅速培养检查时,标本接种前去污染解决,必要严格按照系统阐明书中给定办法进行。孵育检测过程中系统报告阳性时,相应标本培养液必要一方面进行抗酸染色镜检,发现抗酸菌后方可发出阳性报告。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对于结核病人合理药物选取、适当药物剂量以及针对耐药病人防止控制具备积极作用;国内以比例法作为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参照办法。4.质量保证为了进一步加强结核病控制工作,实现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目的,加强直接面视下短程化疗技术方略和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质量控制,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通过实验室细菌学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实行DOTS方略一种核心,并且对结核病控制项目成功起着重要影响作用。因而,为了持续提高结核病实验室检查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在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基本上,必要应用实验室间质量检查和评估办法,进行实验室检查系统评价,并通过采用一系列办法改进和不断提高实验室业务总体水平。室内质量控制指实验室内部操作规程、设备和耗材、痰标本收集、染色剂制备、涂片制备和染色、显微镜维护、显微镜镜检、成果登记和报告、以及痰片保存等整个过程内部检查和监测。室间质量评估是依照与其他网络实验室(中间级实验室和中心实验室)比较批量测试和盲法复检成果评价基层实验室能力过程。室间质量控制涉及实验室现场评估以评价操作质量并且也涉及现场对涂片复读。痰涂片显微镜检查质量保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保证手册》规定程序和频度执行。鉴于结核病实验室检查、特别是细菌学检查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重要性,为保障相应检查项目成果可靠性,规定相应检查项目应当由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专职人员完毕,且开展相应检查实验室应具备安全操作设施并制定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办法,同步接受专业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室间质量控制(EQA)督导和培训。5.生物安全依照国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国家对病原微生物实行分类管理,对实验室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实行统一实验室生物安全原则,实验室应当符合国标和规定;一级、二级实验室不得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三级、四级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实验目和拟从事实验活动符合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规定;(2)通过实验室国家承认;(3)具备与拟从事实验活动相适应工作人员;(4)工程质量经建筑主管部门依法检测验收合格。实验室所用设施、设备和材料(含防护屏障)均应符合国家有关原则和规定。5.1涂片实验室基本规定(1)实验室应有实验室分区(涂片染色区域和读片镜检区域),布局应当符合生物安全规定;(2)实验室应在接近出口处设立洗手池;(3)实验室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平整、易清洁、不渗水、耐化学品和消毒剂腐蚀,地面应防滑;(4)实验操作台面应能防水,耐腐蚀、耐热;(5)实验室中厨柜和实验台应牢固,厨柜、实验台彼此之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便于清洁;(6)对于实验室中可启动窗户,应安装纱窗;(7)实验室内应保证工作照明,避免不必要反光和强光;(8)应有恰当消毒设备;(9)在实验室门口处应设挂衣装置,个人便装与实验室工作服分开放置;(10)实验室应当装备开展痰涂片检查所需要仪器和设备。5.2结核杆菌培养实验室基本规定(1)满足国家生物安全二级(BSL-2)基本规定;(2)实验室门应带锁并可自动关闭,实验室门应有可视窗;(3)应在实验室内配备生物安全柜;(4)在实验室所在建筑内应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5)应设洗眼设施,必要时应有应急喷淋装置;(6)应通风,如使用窗户自然通风,应有防虫纱窗;(7)有可靠电力供应和应急照明。必要时,重要设备如培养箱、生物安全柜、冰箱等应有设备用电源;(8)实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认标记;(9)应有足够存储空间摆放物品以以便使用,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外还应当有供长期使用存储空间。5.3结核杆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实验实验室基本规定依照国内《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规定》规定,卫生部关于印发《人间传染病原微生物名录》规定,对于结核分枝杆菌大量活菌操作须在符合生物安全三级(BSL-3)环境中进行;而对于样本检测:涉及样本病原菌分离纯化、药物敏感性实验、生化鉴定、免疫学实验、PCR核酸提取、涂片、显微观测等初步检测活动,可以在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环境中进行。第四章、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肺结核诊断中最为惯用检查办法,诸如胸部透视(电视透视)、胸部照相、涉及计算机间接数字照相(CR)和计算机直接数字照相(DR)及胸部CT检查等。全国各级结核病控制机构重要肩负着结核病人发现、登记和督导化疗等工作。在医疗资源配备上,除配备了强大医师队伍外,尚配备了常规影像学检查设备,涉及胸部电视透视机器和胸部照相机器,但CT设备除几种较大结核病专科医院(涉及县以上综合医院)配备外,普通是运用本地综合医院设备进行检查。因而,胸部透视和胸部摄片是各级结核病控制机构必要纯熟掌握检查办法。1.目影像学检查目是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病人,评价肺结核病变治疗效果,为肺结核控制提供科学根据。2.重要职责和任务各级结核病控制机构必要配备专职放射技术人员和影像诊断医师,或由影像诊断医师除负责影像诊断外,尚肩负胸片拍摄和胸片暗室解决工作。各类人员必要获得放射防护合格证,具备CT等大型设备者应具备大型仪器上岗证,放射诊断人员还必要获得有效医师执业资格。重要任务为完毕肺结核各种影像学检查,为肺结核诊断提供根据。2.1放射技术人员职责(1)放射技术人员及时完毕门诊及住院病人胸片投照及所摄胸片暗室解决工作。(2)除纯熟、对的操作摄片机器外,尚负责X线设备保养维护。(3)使用老式X线设备者应负责暗室工作。(4)使用CR(或DR)进行摄片者除负责CR机器寻常维护外,尚须对的、纯熟操作CR(或DR)解决系统。此外,尚负责激光机(湿式或干式)保养维护等工作。2.2放射诊断人员职责(1)负责完毕所有申请透视检查者胸部透视工作,并严格按照透视操作常规进行。(2)负责所摄胸片诊断报告书写。必要对的使用影像诊断术语,言简意赅,笔迹工整,可绘图示意,诊断明确。对诊断不明确者应提出也许性诊断和进一步检查内容。3.工作内容3.1影像学检查环境(1)透视机房和摄片机房设立必要符合卫生监督部门关于射线防护规定。(2)透视机器和摄片机器必要经卫生监督部门检查合格,即必要获得使用允许证。3.2影像学检查内容3.2.1胸部透视胸部透视是诊断肺结核病变惯用办法,具备最以便、经济和实用价值。3.2.1.1肺结核胸部透视意义(1)发现和诊断肺结核病变,故重要用于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常规检查。(2)对确诊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后疗效评价。3.2.1.2注意事项(1)注意胸部透视检查适应症和禁忌症。(2)按胸部透视操作常规进行操作。3.2.2胸部照相胸部照相(涉及高千伏照相、CR和DR),所获得影像资料可以永久保存,有助于复查时对比,因而,是诊断肺结核病变一种最惯用办法。3.2.2.1肺结核胸部照相意义(1)用于胸透发现肺结核病变或有肺结核可疑病变患者检查,或痰结核菌阳性病例进一步检查。(2)明确肺结核病变部位、范畴和性质。(3)肺结核经治疗后观测病变动态变化。3.2.2.2注意事项(1)注意胸部照相检查禁忌症。(2)按胸部照相操作常规进行操作。3.2.2.3胸部照相(涉及洗片)操作办法(参见中华医学会编。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结核病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7。)3.2.3胸部CT检查胸部CT检查是“计算机体层照相”在胸部应用,可以获得组织或病变局部详细影像信息,为病变鉴别诊断提供根据,与老式影像检查相比具备“密度辨别率高和无影像重叠”两大长处。因而,是胸部常规影像检查一种重要补充检查办法。肺结核病变进行CT检查普通在如下状况时选取:(1)常规胸部影像学检核对肺内结核病变性状结识不够充分时。(2)肺内病变不能明确诊断为结核病变,需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时。4.质量规定4.1正位胸片拍摄原则(1)锁骨放平,肺尖影像清晰显示。(2)两侧胸廓和胸锁关节必要对称。(3)肩胛骨要完全位于肺野之外。(4)第1-4胸椎应显示,胸4如下椎体不应显示(但高千伏照相、CR或DR数字照相第4胸椎如下椎体普通显示)。(5)心影左侧背面肋骨及肺组织隐约显示。(6)颈部无软组织处应为黑色。(7)肺纹理应清晰显示。(8)肋膈角应包于片内。4.2优质胸片评价原则(1)恰当黑化度:代表组织和器官密度。(2)鲜明对比度:区别不同组织和病变影像。(3)良好清晰度:清晰显示各种组织轮廓和细微构造。(4)微小失真度:减少影像半影而增长细微构造清晰度。4.3影像学检查质量规定与质量控制(1)每日应进行集体评片,将所摄X线片质量按评片原则评价,并登记废片及其因素。保证甲级片不不大于40%,乙级片不不大于50%,丙级片不大于10%,废片率不大于2%。(2)接诊登记人员不但要做到登记精确,发片对的,并且还须审核每一张照片影像质量,即甲、乙级片发出,丙级片重照后发出。原则上患者免费拍摄胸片由结核病控制机构永久保存。(3)为了避免对肺结核病变误诊和减少过诊,所拍摄胸片应进行集体阅片。某些疑难病例应与临床医师共同讨论,并密切结合实验室检查成果方可拟定诊断。(4)登记所有接受胸片检查诊断成果,并进行追踪随访,诊断对的率应不不大于90%。第五章治疗与管理1.目采用化学药物合理治疗结核病,杀灭机体内结核杆菌,在较短时间内消除传染性,切断结核病传播途径,治愈结核病人,从而控制结核病流行。2.重要职责和任务负责实行肺结核病人不住院化疗管理工作各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或承担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化疗工作。县(区)结核病防治所(科)是实行不住院化疗基层专业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和填写结核病人登记本、病历和治疗记录卡等,安排病人督导化疗方案;对乡镇、村卫生室(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志愿督导员(如村干部、教师、家庭成员)进行结核病治疗管理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督导;对肺结核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发放抗痨药物,在强化期和继续期内各进行1次家庭访视,理解病人治疗状况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映,督促病人定期复查,掌握痰菌变化状况作好定期随访记录。乡镇医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指引村医(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志愿者督导员)对病人治疗管理,对每个病人全疗程至少访视4次。村医(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志愿者督导员)负责监督病人服药,防止病人中断服药,一旦发现病人浮现不良反映或中断用药等状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采用相应办法;督促病人定期复查、取药、查痰,填写“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完毕后上交乡镇卫生院,转送至县结核病防治所(科)保存。3.治疗工作内容和办法3.1抗结核治疗原则抗结核治疗遵循“初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原则。结核病人治疗,以不住院化疗为主。对少数伴有合并症和重症结核病人及对抗结核药物过敏和/或有严重不良反映病人,可住院治疗。病人出院后应转至结核病防治机构继续督导治疗,直至疗程结束,如病人在结核病专科医院继续治疗,应按照结核病防治规划关于规定管理。3.2治疗对象及分类凡确诊活动性结核病人都是化疗对象,其中痰涂片阳性肺结核病人是结核病重要传染源是化疗重要对象。3.2.1治疗分类3.2.1.1初治结核有下列状况之一者谓初治:(1)从未因结核病应用或试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病人;(2)正进行原则化疗方案用药而未满疗程患者;(3)不规则化疗未满1个月患者。3.2.1.2复治结核有下列状况之一者为复治:(1)初治失败患者;(2)因结核病不合理或不规律用抗结核药物治疗≥1个月病人。3.2.2免费化疗对象所有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2.2.1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3.2.2.2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对复治涂阳病人提供一次原则短程化疗方案。3.2.2.3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3.2.3免费范畴免费治疗仅限于病人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行工作指南》化疗方案治疗抗结核药物、注射器、注射水等费用。病人自购抗结核药物、其他药物或住院治疗费用均不属本免费范畴。3.3抗结核治疗方案3.3.1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对象:初治涂阳、仅培养肺结核;伴有空洞、粟粒、病变累加超过1个肺野、合并糖尿病、矽肺、HIV感染、当前正用免疫抑制剂治疗涂阴肺结核患者。(1)2H3R3Z3E3/4H3R3(此方案为国家免费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2)2HRZS(E)/4HR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继续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用药120次。(3)2HRZS(E)/4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4个月。(4)2HRZS(E)/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注:①在上述后3个方案均列出乙胺丁醇与链霉素,可任选一种。建议成人首选乙胺丁醇,小朋友慎用乙胺丁醇。链霉素试敏按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进行;②如病人治疗到二个月末痰菌检查仍为阳性,则应延长一种月强化期治疗,继续期化疗方案不变,第三个月末增长一次查痰。在治疗到第5个月末时痰涂片仍阳性者,为初治失败。③如果第二个月阴性,第五个月阳性也为初治失败。④所有初治失败病人均应进行重新登记,分类为“初治失败”,用复治涂阳化疗方案治疗。3.3.2初治涂阴肺结核化疗方案除外初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中所涵盖涂阴肺结核。(1)2H3R3Z3/4H3R3(此方案为国家免费初治涂阴肺结核化疗方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2)2HRZ/4HR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每日1次,共4个月。用药120次。(3)2HRZ/4H3R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隔日1次,共4个月。用药60次。3.3.3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1)2H3R3Z3E3S3/6H3R3E3(此方案为国家免费复治涂阳肺结核化疗方案)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隔日1次,共2个月。用药3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用药90次。(2)2HRZES/6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6个月。用药180次。(3)2HRZES/6H3R3E3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链霉素每日1次,共2个月。用药60次。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隔日1次,共6个月。用药90次。注:①链霉素试敏按本地区卫生行政部门规定进行;②因链霉素过敏而不用链霉素病人,延长1个月强化期。③如复治涂阳病人治疗到第2个月末痰菌仍阳性,使用链霉素方案治疗病人则应延长一种月复治强化期方案治疗,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未使用链霉素方案病人则应再延长一种月强化期,继续期治疗方案不变,均应在第3个月末增长一次查痰。④第五个月末痰菌阳性为复治失败,使用国家免费方案治疗病人,要继续完毕原规定疗程。复治涂阳病人复治失败,不再进行重复免费治疗。3.3.4肺外结核病新确诊肺外结核病疗程延长为12个月,可采用下述方案:(1)2HRZS(E)/10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2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10个月。(2)3HRZS(E)/9HRE强化期: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3个月。巩固期: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每日1次,共9个月。患结核性脑膜炎时其疗程可延长至18个月。4.管理内容和办法4.1管理方式对涂阳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应采用全程督导管理,对其她初治涂阴肺结核病人应采用强化期全程督导管理,继续期采用全程管理。(管理详细环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行工作指南》)4.1.1全程督导管理在病人治疗全过程中,病人每次用药均在医务人员或者接受过培训志愿者督导员直接面视下服用抗结核药物。它是保证病人全程规律用药最有效管理办法。在有条件地方最佳由医护人员执行督导化疗,在边远山区或交通不便地方,则可由接受过培训家庭成员、学校教师、乡村干部等志愿者执行督导化疗。4.1.2强化期督导管理病人治疗在强化期(普通为2-3个月)采用直接面视下督导化疗管理,继续期采用全程管理。4.1.3全程管理在病人治疗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和各种渠道督促病人在自服药状况下,完毕全疗程治疗,以保证治愈率。一是对肺结核病人进行关于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以提高病人治疗自觉性和顺从性;二是规定病人定期到结防机构门诊取药和按规定送检痰标本;三是在病人治疗期间,结防机构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家庭访视,核查病人家中剩余药物量,也可以进行尿液抽检,理解病人服药状况。通过上述一系列综合性办法,以保证病人联合、规律、适量和全程完毕治疗。4.2治疗记录、治疗成果判断4.2.1治疗记录对每例接受抗结核治疗肺结核病人,必要由督导员填写一份“肺结核病人治疗记录卡”,病人取药时携带治疗记录卡。治疗结束时,由村医生送至乡防痨医生,转送县结防所(科)保存。(治疗记录卡填写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行工作指南》)4.2.2治疗成果判断(1)治愈:涂阳病人完毕规定疗程,持续两次涂片阴性成果,其中一次在完毕治疗时。(2)完毕疗程:涂阴病人完毕规定疗程治疗,疗程末痰涂片检查阴性者;原涂阳病人完毕规定疗程治疗,强化期末有一次痰涂片阴性,在继续治疗期没有或仅有一次痰涂片阴性,疗程最后一种月无痰检成果病人。(3)结核死亡: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因病变进展或并发咯血,自发性气胸、肺心病、全身衰竭或肺外结核等因素死亡。(4)非结核死亡:因结核病以外因素死亡结核病人。(5)失败:涂阳病人治疗第5个月时,痰涂片检查仍阳性病人;涂阴病人治疗中转为涂阳病人。概念同登记分类治疗失败。(6)丢失:病人中断治疗超过两个月,经医生努力追访,仍无法获得联系涂阳和涂阴病人。丢失病人取消登记,并在登记本备注栏注明取消登记时间。(7)迁出:由本辖区转至其她辖区肺结核病人。(8)不良反映:指病人因服药后浮现严重不良反映,而无法继续服药病人。(9)拒治:指病人确诊后,回绝服用抗结核药物病人。只要病人接受过一次抗结核药物治疗,该病人即为接受治疗病人。接受治疗后停药为中断治疗。5.不良反映解决原则及防止药物不良反映,是指合格药物在正惯用法、用量下浮现与用药目无关或意外有害反映。5.1解决原则5.1.1依照药物不良反映类型及严重限度采用不同办法,对浮现不良反映及解决应在病历上做好记录,拟定是哪种药物引起不良反映。5.1.2对症状比较轻不良反映,可在医护人员密切观测下继续治疗,同步采用对症解决并报告上级医生进行相应检查。5.1.3严重不良反映应及时停药,病人及时到县(区)结防所(科)门诊或转综合医疗机构就诊,在病历上做好记录,作出相应解决同步尽快向县(区)结核病防治机构报告,不得自行任意更改化疗方案。5.1.4药物不良反映报告程序参照国家关于规定执行。5.2不良反映防止5.2.1抗结核治疗前,要理解病人药物过敏史、肝肾疾病史,应做肝功能检查,对有肝肾功能障碍病人要依照肝肾功能状况慎用抗结核药物。5.2.2用药前向病人详细阐明服用抗结核药物也许浮现不良反映及其解决办法。6.耐多药结核治疗与管理耐多药结核病(MDR-TB):指致病结核菌至少同步耐异烟肼和利福平6.1MDR-TB治疗原则(1)根据既往用药史和/或药物敏感实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2)掌握病人药物不良反映史。(3)坚持联合用药原则,方案中至少涉及2~3种敏感或未曾使用过抗结核药物,强化期最佳由5种药物构成,巩固期至少有3种药物,合并HIV或AIDS者至少6种药联合。(4)痰菌阴转或外科手术后至少持续同一治疗方案治疗,总疗程18个月。(5)实行每天给药和直接面视下治疗(DOT),强化期有条件病人可考虑住院治疗,便于督导、观测和解决药物不良反映。6.2MDR-TB防止(1)对新发结核病患者,采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推荐化疗方案治疗。(2)初治失败及复治结核病患者,有条件单位应依照药敏实验成果或用药史,选取含3种以上敏感药构成新方案。无药敏实验条件单位采用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推荐复治结核化疗方案治疗。(3)督导治疗:是提高治疗成功,避免获得性耐药发生核心办法,故DOTS要贯彻全疗程,特别是强化期。在履行DOTS有困难地区,亦可考虑强化期全程督导,巩固期全程管理(定期取药,督导)相结合进行。(4)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观测疗效,及时调节治疗方案。7.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与管理7.1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治疗原则7.1.1HIV感染者并发肺结核或肺外结核时,抗结核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与未感染HIV患者相似。7.1.2普通状况下,遵循抗结核治疗优先原则,在抗结核治疗结束后,再开始抗病毒治疗。但是,当患者艾滋病进展和死亡危险性增长时,如CD4<200/μl或肺外结核,建议在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开始抗病毒治疗。对于CD4少于50/μl或存在其他严重病症艾滋病患者,在患者耐受了抗结核治疗后应尽快进行抗病毒治疗。7.1.3由于某些抗病毒药物和抗结核药物之间存在互相作用,患者在同步进行抗结核和抗病毒治疗时,应谨慎选取治疗方案,并密切监视毒副反映。抗结核治疗尽量采用每日治疗方案,并依照病人体重,决定用药量,可以考虑使用固定剂量复合制剂(FDC)。7.2TB/HIV混合感染管理原则7.2.1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并发结核病时,结核病作为一种有关感染性疾病,由艾滋病防治机构重要负责病人管理,结核病防治机构参加抗结核治疗方案制定和督导抗结核治疗。7.2.2两个机构之间应建立完善转诊体系和信息反馈渠道。7.2.3建立和加强信息交流和互换机制。第六章药物防止1.目通过对感染了结核菌人以及密切接触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小朋友进行药物防止可以减少结核病发生。2.重要职责和任务开展药物防止工作各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应设立专职人员,负责管理或承担药物防止工作,县(区)结核病防治所(科)是实行药物防止基层专业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和填写登记本、病案和药物防止记录卡等,安排药物防止方案;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或关于人员如村干部、教师、家庭成员进行结核病药物防止管理技术培训,并定期进行督导;对服药者及其家属进行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发放抗结核药物,开始服药两个月内进行家庭访视一次,理解服药状况及用药后有无不良反映,督促服药者定期取药,作好定期随访记录。乡镇防痨医生负责指引村医(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志愿者)对药物防止管理,对每个防止用药者两个月访视1次。村医(厂矿、公司单位医务人员、志愿者)负责管理服药,每月访视防止服药者一次,防止中断服药,一旦发现病人浮现不良反映或中断用药等状况,及时报告上级主管医师,采用相应办法;督促服药者定期取药及做必要检查,填写“防止用药记录卡”,疗程结束后上交乡镇卫生院,转送至县结核病防治所(科)保存。3.工作内容和办法3.1防止性治疗未受结核菌感染者用INH防止治疗,可以减少结核病发病。因而对5岁如下小朋友,如果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尽管PPD实验阴性,应给与防止性治疗,建议用3个月INH进行防止性治疗,如果结素实验转阳性,则延长至6个月。3.2化学防止 给已受结核菌感染者用药防止发病。在国内重要对特殊人群或重点对象进行药物防止以减少结核病发生。3.3药物防止重要对象(1)新感染个体,特别是5岁如下婴幼儿或青少年且PPD实验强阳性(反映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有丘疹水泡)者。(2)PPD实验阳性,X线提示有非活动性病变,此前未经抗结核治疗者。(3)与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且PPD实验阳性(特别是强阳性)少年和小朋友。(4)HIV感染者,以及怀疑HIV感染者。(5)PPD实验阳性,结核病高发人群。如:长期应用皮质激素或其她免疫抑制剂治疗者;糖尿病或矽肺病人;长期进行放射治疗并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变者;白血病或胶原病患者;胃切除术后。(6)某些职业35岁如下结素实验15mm以上阳性人群:新入伍士兵,接触结核病人年轻医务工作者。3.4药物防止禁忌症精神病、肝炎、INH中毒者、孕妇、嗜酒者不适当防止用药。3.5药物防止治疗用药办法 3.5.1单用异烟肼方案 剂量:成人300~400mg/日、顿服;小朋友5-10mg/kg/日(总量不超过300mg/日),顿服。疗程:每日服药,总疗程6个月,HIV阳性病人疗程恰当延长。3.5.2.单用RFP或含RFP方案单用RFP:成人450~600mg/日;小朋友10~20mg/kg/日(总量不超过450mg)、顿服;总疗程2~3个月RFP+INH:用量同上,总疗程2~3个月RFT+INH(3L2H2):成人RFT450~600mg/日;小朋友10~20mg/kg/日(总量不超过450mg/次)、INH用量10mg/kg/日(总量不超过300mg/日)、顿服,每周二次,共3个月。(RFT:利福喷丁)3.6开展药物防止原则(1)在一种地区开展药物防止时必要在贯彻好传染源控制工作基本上进行;(2)防止性治疗工作必要有组织地进行,对服药要有必要监督管理办法;(3)对每例药物防止对象必要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并理解结核病史和抗结核用药史;(4)要进行也许发生不良反映观测;(5)在开展药物防止时要充分规划财力、人力和病人顺从性,估价其可行性,并进行效果监测。(6)在做好宣传基本上,病人知情批准后再进行药物防止。第七章登记报告及监测1.目理解肺结核疫情特点和变化趋势,掌握肺结核病人发现状况、疫情特点,掌握防治办法实行现状与效果,为制定和完善防治对策提供根据。2.重要职责和任务2.1国家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健全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组织和制度;负责全国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建立与维护;负责全国报告信息动态监控;负责国家级采购药物网络登记与发放;负责对省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引;负责收集、审核和汇总省级机构记录报表;定期完毕结核病记录报表填报并向关于领导和单位报送。负责收集本级与结核病关于社会经济基本信息、人口资料信息、卫生记录年报信息资料。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体系和专项调查,收集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和防治工作资料,进行资料整顿、汇总和分析及质量评价工作,上报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发现问题和整治意见反馈至省级机构。2.2省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健全全省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组织和制度;负责我省报告信息动态监控;负责省级采购药物网络登记,网络药物信息接受与发放;负责我省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维护;负责对市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引;负责收集、审核和汇总市级机构记录报表并准时完毕本级结核病记录报表填报工作。负责收集本级与结核病关于社会经济基本信息、人口资料信息、卫生记录年报信息资料。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体系和专项调查,收集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和防治工作资料,进行资料整顿、汇总和分析及质量评价工作,上报国家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发现问题和整治意见反馈至市级机构。2.3市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我市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组织和制度;负责我市报告信息动态监控;负责市级采购药物网络登记,网络药物信息接受与发放;负责我市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维护;负责对县级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引;负责收集、审核和汇总县级机构记录报表并准时完毕本级结核病记录报表填报工作。负责收集本级与结核病关于社会经济基本信息、人口资料信息、卫生记录年报信息资料。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体系和专项调查,收集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和防治工作资料,进行资料整顿、汇总和分析及质量评价工作,上报省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发现问题和整治意见反馈至县级机构。2.4县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负责建立健全本县结核病信息报告工作组织和制度;负责本县报告信息动态监控;负责县级采购药物网络登记,网络药物信息接受与发放;负责本县结核病信息监测系统维护;负责辖区内定点机构结核病信息管理工作培训和技术指引;负责对辖区内综合医疗机构肺结核疫情报告工作技术指引、监督评价和考核;负责病人追踪信息填写;负责收集、审核和汇总辖区内定点机构结核病记录报表并准时完毕本级结核病记录报表填报工作。负责收集本县与结核病关于社会经济基本信息、人口资料信息、卫生记录年报信息资料。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体系和专项调查,收集结核病流行病学资料和防治工作资料,进行资料整顿、汇总和分析及质量评价工作,上报市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并将发现问题和整治意见反馈至定点机构。2.5结核病定点诊治机构承担结核病定点诊治任务机构为结核病人登记报告单位,负责登记每天接诊门诊病人有关信息,完毕“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人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病案资料”填写,并负责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疾病防止控制信息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2.6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及责任疫情报告人执行职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保健人员、放射诊断人员、检查人员、检疫人员、疾病防止控制人员及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疫情报告人,责任疫情报告人在执行职务过程中发现肺结核病人、疑似病人,必要按《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各级疾病防止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肺结核疫情责任报告单位,责任报告单位要依照关于规定对本单位责任疫情报告人报告工作进行监督管理。3.工作内容和办法3.1发现肺结核病人、疑似病人疫情责任报告人,应按乙类传染病报告规定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交送本单位疫情管理科室或专、兼职疫情管理人员核算病人信息后,在规定期间内进行网络直报,必要时要做订正。非结核病定点诊断医疗单位在报告同步要开出转诊单,住院病人出院后应及时转到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实行管理。3.2县(区)级疾病防止控制(结核病防治)机构应浏览辖区内报告结核病报告卡,填写病人追踪登记本,在规定期间内对需要修订报告卡进行订正,特别是病人追踪信息;并负责对没有网络直报条件医疗单位送交来报告卡进行网络直报。3.3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每天接诊门诊病人,所有登记于“初诊病人登记本”,结核病实验室检查记录登记于“结核病人实验室登记本”,确诊为结核病人登记于“结核病人登记本”;同步负责将病人诊治、管理等信息录入《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3.4县级机构及时完毕各类结核病记录报表,并准时向上级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报告,并分析报表,及时纠正发现问题。3.5上级机构审核、汇总、分析下级机构报表,并完毕本机构管理报表;对以往和当前流行状况和动态作出分析,对各项结核病防制办法和管理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及上级结核病防治机构,同步反馈各县,并拟定重点督导地区和内容。3.6病人登记工作流程和环节3.6.1及时、精确、完整地填写《初诊病人登记本》和《结核病人实验室登记本》,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查询与否报告了传染病报告卡。若已报告,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点击“收治”按钮,系统自动生成一条网络门诊记录和病案记录,门诊及病案记录中已经包括了传报卡中病人基本信息,再到网络门诊信息中修改门诊记录,诊断为非肺结核病人系统会自动删除病案信息,并将传报卡订正为其她;若未报告,直接录入病人门诊信息;3.6.2若诊断为结核病人,填写《结核病人登记本》和病例资料并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录入病案信息,保存后曾报过传报卡系统会自动订正传报卡信息,未报过传报卡新病人、复发病人和其她复治病人会自动生成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对于外地结防机构已在《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报告病人,需要系统中查找到该病人病案信息,修改并完善该病人门诊和病案信息。3.6.3对于非结防机构首报告传报卡,但未到结核病定点诊断机构就诊肺结核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要将其信息交给有关人员进行追踪,及时对传报卡中病人追踪状态及其他信息进行订正,保证网络资料及时性和精确性。3.6.4及时更新病人随访信息,涉及查痰信息、取药信息、病人停止治疗信息。4.质量规定4.1病人资料信息规定填写及时、完整、精确,初诊病人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病案记录资料、病人追踪信息按科技档案管理办法保存。4.2结核病防治机构应将本级行政区域内结核病防制信息资料及时进行备份,定期归档保管。4.3录入专报系统病人资料要精确、及时、完整。4.4各类记录报表填写精确无误。4.5结防系统外关于部门查询结核病信息资料,需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本单位其他科室查询和运用结核病信息资料,需经单位领导或结核病信息管理科室分管领导批准。结核病信息管理科要建立结核病信息查询记录制度。第八章抗结核药物管理1.目按照结核病控制方略,建立持续不间断抗结核药物供应体系,做好抗结核药物需求筹划、保障药物供应和管理,杜绝药物过期和损耗,从而有效治愈结核病人、控制结核病疫情蔓延。2.重要职责和任务为保证抗结核药物得到持续供应和有效管理,各级结核病防治机构重要职责如下:2.1国家级(1)制定全国抗结核药物选取使用原则(2)拟定全国年度抗结核药物需求筹划。(3)协助关于部门进行抗结核药物招标(4)准时分发药物到下级机构,避免下级药物短缺。(5)对全国药物季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6)将药物管理工作作为督导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督导检查。(7)培训下级药物管理人员。(8)协助关于部门开展药物质量监督检测。(9)开展抗结核药物管理方面研究。2.2省级(1)测算并上报全省下一年度药物筹划。(2)核对收到中央级发放所有药物数量和质量,并在验收后立即发出确认告知,对任何不一致地方均应及时报告。(3)准时分发药物到下级机构,避免下级药物短缺。(4)保证本级药库条件符合规定。(5)全面地管理库存以避免药物过期。(6)及时填写药物入库或出库帐本,每月盘库,保证库存记录与实物相符。(7)收集、核对并汇总地区级报告,做出全省药物汇总季度报表,并准时上报药物使用与库存状况季度报表。(8)对全省药物季报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9)将药物管理工作作为督导一项重要内容。(10)培训下级药物管理人员。2.3地市级(1)测算并上报全地区下一年度药物筹划。(2)核对收到省级发放所有药物数量和质量,并在验收后立即给上级发确认告知书(直接到上级领取药物除外),对任何不一致地方均应及时报告。(3)及时分发药物以避免区县缺货。(4)保证本级药库条件符合规定。(5)全面地管理库存以避免药物过期。(6)及时填写入库或出库药物帐本,每月盘库,保证库存记录与实物相符。(7)及时收集、核对并汇总各县报告,做出全地区药物汇总季度报表,并准时上报药物使用及库存状况季度报表。(8)对本所及所辖县区季度报表中药物报告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解决。(9)对区县级进行督导并在督导报告中提出关于药物管理方面发现问题。(10)培训县级药物管理人员。2.4县级(1)测算并上报全县下一年度药物筹划。(2)核对收到上级发放所有药物数量和质量,并在验收后立即给上级发确认告知书(直接到上级领取药物除外),对任何不一致地方均应及时报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5月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公安联考结构化面试真题试题试卷答案解析
- 新手必读的裁判员试题及答案
- 救生员培训的有效方法与试题及答案指导
- 2024年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的复习全面梳理试题及答案
- 农业植保员2024年考试题库与答案分享
- 模具设计师资格考试全方位解读试题及答案
- 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
- 2024年足球裁判员考试研究要点试题及答案
- 风力发电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参考)
- 2024年篮球裁判员的考试常见错误试题及答案
- 湖北省2025届高三(4月)调研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及答案
- 血液制品规范输注
- 2025-2030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贸易公司员工管理制度
- 专利代理师高频题库新版2025
- 肝硬化护理新进展
- 2025年征信业务合规培训
- 2025年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2025项目部与供应商安全生产物资供应合同
- 统借统还合同协议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十五冶金建设集团限公司公开招聘中高端人才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