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1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2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3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4页
2024年中考语文备考之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及答题技巧一、记叙文概念: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或事件来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涵在具体材料之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二、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三、记叙文类别:(一)按写作内容分:1、简单记叙文:事件较简单,线索和记叙方法比较单一,如《走一步,再走一步》。2、复杂记叙文:事件比较复杂,内容分支较多,采用综合的表达方法,如《背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按写作对象分:(1)写人类记叙文(2)叙事类记叙文(3)写景类记叙文(4)状物类记叙文四、记叙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标题的含义:先看标题的本义再思考深层含义。深层含义包括:(1)引申义;(2)比喻义(3)象征义2、标题的作用(好处):(1)是文章的写作对象,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如:《回忆我的母亲》、《昆明的雨》(2)贯穿全文的线索。如:《社戏》、《背影》(3)概括文章内容。如:《散步》、《阿长与山海经》(4)文眼,揭示文章主旨。如:《再塑生命的人》、《白杨礼赞》(5)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如:《紫藤萝瀑布》、《美丽的颜色》(6)一语双关(比喻义、象征义)如:《驿路梨花》、《变色龙》【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五、记叙文段落的作用。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一)开头段的作用内容上:①开篇点题,总领全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③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揭示主题。④开篇写景,由眼前景物引起下文的内容。⑤交代故事起因(或六要素),为下文作铺垫。⑥概括介绍人物的性格品质(或事物特点),总领全篇。⑦概括介绍人物特点(或开篇写景),与下文的某一内容形成对比(欲扬先抑)。⑧以诗词开篇,增加文采。结构上:①开门见山,或开篇点题,②统领全文③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例:《济南的冬天》中第①段为什么先写北平、伦敦与热带?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参考答案】1.内容上: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直接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2.结构上: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例2:《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和我在一起的五个男孩子已经厌倦了玩弹珠,以及用透镜在干树叶上烧洞的游戏,正在寻觅其他好玩的事。【参考答案】内容上: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发生的起因。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爬悬崖”作铺垫。(二)中间段的作用:内容上:①承接上文……,引出下文……;②强调……,点明中心;③(若为插叙段):补充说明……的内容;④(若为环境描写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展现人物性格,暗示人物命运。结构上:①承上启下(或承接上文、开启下文),使文章衔接紧凑,过渡自然;②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质等;③为下文做铺垫(埋下伏笔);④照应标题(照应开头、呼应结尾),使文章结构更完整或严谨。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第九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参考答案】本文第9段为全文的过渡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段文字在全文中既照应课文前半部分“我”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又为下文将去三味书屋提前作了交代。(三)结尾段的作用:内容上:①总结全文,使文章情节完整。②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画龙点睛)。③深化中心,升华主旨(情感)。④含蓄地揭示主旨,引发读者对文中问题的关注和思考。⑤戛然而止,意味深长,给读者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⑥结局出人意料,令人深思,给人警醒(启示)。⑦补叙:补充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突出文中事件的意义重大或人物影响深远。结构上:①总结、收束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③与前面的伏笔相照应。例:《植树的牧羊人》中的结尾段有什么作用?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可是,想到要做成这样一件事,需要怎样的毅力,怎样的无私,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的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他做到了只有上天才能做到的事。【参考答案】1.内容上:高度赞扬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几十年的坚持,老人把永恒的精神和肉体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事业,使得生存下来的人们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2.结构上:首尾呼应。和文章开头“何为好人”遥相。呼应。六、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及作用(一)人物描写方式(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形、姿态等)进行的描写。如:《列夫·托尔斯泰》):描述人的身材、容貌、衣着、打扮以及仪态等。作用: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2)神态描写: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的刻画(与外貌描写是有区别的)。如:《再塑生命的人》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作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突出文章中心;使描写生动形象,栩栩如生。(3)语言描写:对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进行的描写。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对人物的独白、对话或几个人物谈话的具体描写。作用: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或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某种(些)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能推动故事的发展。(4)动作描写(行动描写):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进行的描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雪天捕鸟”的动词运用。作用:显示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等。(5)心理描写: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进行的描写。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作用: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突出文章中心,表明人物的品质和情感。答题模板: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情形,写出了人物……的心理,刻画了……(人物形象)。(二)根据描写角度划分。刻画人物形象的角度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1)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精神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主题。作用:写出(或表现)人物特点(如:性格、心理、情感等),给人直接、真实、具体的感受。(2)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或心理等。作用:①使人物或事件更加突出;②使主题更加深刻、含蓄。(3)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即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景描写)之中。作用: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感情,点明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的重要方法。七、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及作用环境描写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作用:(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背景;(2)渲染……气氛;(3)烘托人物……心情;(4)推动情节的发展;(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首要作用:(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其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八、记叙文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一)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衬托、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欲扬先抑、讽刺、夸张、直抒胸臆、虚实结合、想象、联想等。1.对比手法:在文章的主体结构或主要内容中,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即为对比的手法。对比能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2.象征手法:此方法指文章借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暗示特定的事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象征手法能使抽象的思想感情形象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为含蓄、深刻。3.欲扬先抑(先抑后扬):这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扬”褒扬、抬高;“抑”按下、贬低。作者欲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义处落笔。欲扬先抑手法显示了一种变化的节奏美,使文章情节曲折动人,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可以为表情达意蓄势,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情感表达更加充沛;能造成鲜明对比,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如果在文末出现“扬”,还可以起到卒章显志的作用。4.讽刺手法:是人们针对社会生活中不合理的、错误的或者腐朽的人或事,用讥讽、嘲笑的手法,突出其矛盾的所在,以达到贬斥、否定、批判的目的。可以使语言辛辣幽默,加强文章深刻性和批判性。5.夸张手法:夸张是一种故意“言过其实”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强化感情。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6.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7.借景抒情(或者借物抒情):通过对事物的描写或环境的渲染,来抒发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包括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8.衬托手法: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相反、有差别的事物作陪村,这种“烘云托月”的表现手法就是衬托。用类似的事物作陪衬叫正衬,用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叫反衬。9.直抒胸臆:不依托任何事物,通过朴实无华的写法,把内心活动和情感直接抒发出来,极具感染力。(二)常见的结构手法包括:开门见山、卒章显志、伏笔、前后照应、铺垫、悬念、承上启下、首尾呼应、顺叙、倒叙、插叙等。1.伏笔、铺垫: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在高潮出现之前,以环境、情绪、气氛等描写蓄势,可以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可使文章结构严谨细密,主题更加鲜明强烈。2.开门见山、卒章显志:①开门见山:文章起笔就介绍与内容有关的人、事、物、原因、目的等,这样的入题简洁明快,让人一目了然。②卒章显志:作者在结尾收拢笔势,对前文内容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明确的点示,用精练的语言把文中所写人、事、物的精髓揭示出来。3.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是内容、结构上的过渡。①由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情时需要过渡;②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③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④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4.前后呼应:前后呼应是文章照应方法的一种。所谓照应,是指对伏笔以及文章前边的内容以至标题作必要的回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可以使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5.卒章显志:增加作品的深刻性、感染力和构思美,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发人深省,耐人寻味。6.倒叙手法:把人物事件引人注目的高潮或结局或其他精彩片段提到文章的开头,逆事件发展的顺序叙述,倒叙可以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造成悬念,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便于突出文章的主题。7.插叙手法:在原定叙述线索的适当的地方,插入某些情况的介绍,交代某些关系,或对某些矛盾作侧面说明,以使文章的情节更加完整,便于读者把握文章的结构,增进读者对人物事件发展的了解。这种中断或停止,也适应读者心理,使其感到有张有弛,活泼轻松,便于全面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整,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九、记叙的顺序及作用:记叙文的顺序一般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1)顺叙按事情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写。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顺叙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一是完全按时间顺序记叙。如:《老山界》一文,就是按照时间(当天下午--天黑--当天夜里--第二天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两点以后)的推移,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过程。二是以地点的转换为顺序。如《藤野先生》一文,就是从作者到东京开始写起,再写到仙台后与藤野先生相处中的几件事,最后写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崇敬。三是以事情的内在逻辑联系为序。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作者用三个事例,从三个方面歌颂了志愿军的高贵品质。第一个事例重在表现志愿军战士对敌人的无比仇恨,第二个事例表现志愿军对朝鲜人民的热爱,第三个事例则展示了志愿军崇高的精神境界。这三个事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告诉读者,志愿军是最可爱的人。在叙述一个事例时,由于时间变化与空间地点的转换顺序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在一篇文章中常常是几种顺叙的方法兼而有之。《老山界》中不仅有时间顺叙,也有空间顺叙。(2)倒叙先写结果,然后按照时间先后来写事情发生发展的经过。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使文章有波澜,避免平铺直叙,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如:《回忆我的母亲》使用倒叙方法,文章开头交代了事件的结局后,接着转回到事件的开头,从起因写起;在叙述完事件的经过后,还回到结局上来,这样首尾相合、结构完整、首尾呼应。(3)插叙叙事时中断叙述,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补充交代……内容,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中心更突出。鲁迅的《故乡》中,母亲和“我”提到闰土时,接着插入了一段30年前“我”与少年闰土交往的故事,刻画了少年闰土活泼天真、机智勇敢的形象。这与眼前见到的闰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文中的这段插叙不仅更加立体地展现了闰土多面的形象,使人物更加丰满;闰土前后形象的反差也会让读者思考闰土经历了什么,当时的社会对闰土有什么影响,从而思考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和主题。(4)补叙补叙也叫追叙,是行文中用两三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作用:对原来的叙述起丰富、补充作用;造成悬念,叙事波澜,深化主旨,造成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水浒传》第十六回《智取生辰纲》一节,叙述在黄泥岗松林内七个贩枣的客商劫走了生辰纲。看到这里,读者自然生疑:同一桶酒,贩枣客商喝得,为何杨志等人就喝不得。这时,作者不慌不忙地交代了吴用、晁盖等七人的姓名,并介绍了使用障眼法、当面吃酒以瓢下药的经过。这样,通过补叙使得事件真相大白。由此可见,补叙实际上是在叙述时,故意"藏"去若干片断,到后面适当的地方再把这些片断"亮"出来,使读者恍然大悟。通过这一"藏"一"亮",造成叙事的波澜。十、记叙的人称及作用:①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描述。如《背影》《社戏》《紫藤罗瀑布》。(小说中的“我”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经过艺术加工的,是虚构的,不是作者本人。)作用:亲切自然,真实可信,便于表达思想感情。②第二人称:以“你”“你们”展开描述。如:《傅雷家书》《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第二人称:以“你”“你们”展开描述。作用:好像是面对面的娓娓而谈,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③第三人称:以“他”“他们”展开描述,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将人物经历、事件经过告诉读者。如:《孤独之旅》《孔乙己》。作用:不受时空限制,形式灵活自由能够从多方面自由叙述。十一、记叙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及作用:“表达方式”主要是指文章的写作方法,以及这种方法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形式特点,主要有记叙、说明、议论、描写、抒情五种。其作用如下:(1)记叙:使文章叙事条理清晰,能清楚地呈现事情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2)说明: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具体的事物客观、清楚地呈现出来,把抽象的事物或道理等解释、说明得清楚明白,让人易于理解和接受。(3)议论:使文章内容深刻,点明中心,具有较强的哲理性和理论深度。(4)抒情:表达作者某种强烈的主观情感,渲染环境气氛,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引起读者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5)描写:是把描写对象的状貌、情态描绘出来,再现给读者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主要包括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场面描写等。【注】:在记叙文中,常常采用综合表达的方式,主要是记叙,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通常起点明文章主旨的作用。十二、记叙文的线索及作用:(1)含义: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联下来的一条主线,它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有机体。(2)线索设置的方式:以实物为线索,以人物(人物的某一特征)为线索,以事件为线索,以时间为线索,以地点为线索,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①以人物为线索:如朱德《回忆我的母亲》。②以事件为线索:如莫怀戚《散步》。③以实物为线索:如贾平凹《一颗小桃树》。④以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如魏巍《我的老师》。⑤以时间推移为线索: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⑥以空间地点的转变为线索: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注】:有的文章不止一条线索。如《藤野先生》一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索是“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索是鲁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线索的作用:①明线:贯穿全文,使文章浑然一体,使结构完整、严谨。②暗线:与明线共同贯穿全文,也为情感抒发提供切入点。③双重线索:两条线索相辅相成,既处处相关联,又看似毫无关系。主要形式有:虚实结合、纵横交叉、一主一次、平行发展等。找线索的关键点:①文章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⑥明显的时间或空间标志等等。十三、赏析语句的方法及角度:方法:手法+术语+内容+情感(手法、角度)(固定术语)(句子内容)(思想感情)语言表述:这句话运用了……(修辞或写作手法),……地写出了……的内容,抒发了(表现了)……的思想感情。赏析角度:1.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例如:比喻: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比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达了……。再如:反语:这个句子运用了反语修辞手法,强烈地讽刺、否定了……,表达了(抒发了)作者……2.从炼字、词的角度:词语简洁生动、富有表现力。3.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4.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再分析作用。5.从观察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6.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7.从句式特点:是否是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十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的方法【方法】: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现人物品质、性格的词语进行分析;2、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来理解人物形象;3、通过肖像、神态、动作、语言、心理和其他细节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①肖像描写可以表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②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③心理描写用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④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环境等方面所做的具体而细致的描写,其特征是细微之处见精神。4.抓住对人物的直接评论性语言或侧面烘托性语言进行分析。注意分析的条理性。5.联系文章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进行综合提炼概括。十五、记叙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作用(一)比喻:分类:1.明喻:用“像、如、仿佛”等比喻词。2.暗喻:是用“是、成为、等于”等比喻词。3.借喻: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判断依据:明喻、暗喻看比喻词,看本体、喻体有没有相似点。借喻看有没有相似点。作用: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征,使人容易理解、并引起想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二)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赋予物以人的感情、动作、状态和语言等的修辞手法。判断依据:把物当作人来写。只要描写或叙述的事物中包含只有人才能做出的事,就是拟人。作用:赋予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事物人格化、具体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