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一、本文概述《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在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现状、挑战及策略。本文首先界定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内涵,包括教育、医疗、社保、文化、交通等多个方面,并分析了这些服务对于促进社会公平、提高民生福祉的重要作用。随后,文章通过梳理我国各区域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数据,揭示了当前存在的区域间不均衡现象及其成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深入分析了影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投入、政策导向、人口流动等。为了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这些建议包括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文章还强调了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监测评估机制、推动公众参与等重要措施,以确保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本文旨在为我国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和发展趋势提供有益信息。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个涉及公平正义、社会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公共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平正义理论以及发展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从公共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基本公共服务作为一种公共资源,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即所有人都可以共同享有这些服务而不影响他人的使用。因此,政府有责任提供这些服务,并确保其均等化分配,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福利的增进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之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从而实现社会福利的普遍增进。这要求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求,确保他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社会成员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公平正义理论也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理论基础。公平正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的原则,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公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经济学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地区差距等方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其核心在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福利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些理论为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时提供了重要指导。三、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现状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提升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我国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从教育资源分配来看,虽然国家在教育领域的投入逐年增加,但不同地区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象依然明显。优质教育资源过度集中在部分发达城市和地区,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面临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程度。在医疗卫生服务方面,虽然我国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但区域间的医疗服务水平差异仍然较大。部分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丰富,医疗服务质量较高,而一些偏远地区则存在医疗资源不足、医疗服务水平不高的问题。这导致了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社会保障也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在区域间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发达地区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完善,保障水平较高,而一些欠发达地区则面临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这种差异不仅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在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医疗服务水平差异大、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挑战。为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欠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实现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发展。四、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在我国,尽管政府一直在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区域间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主要体现在教育资源、医疗设施、社会保障等方面。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导致地区间的不平等现象日益凸显。城乡之间的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依然明显。由于历史、地理和经济等多方面原因,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普遍落后于城市,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和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尽管政府已经加大了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但在一些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公共服务的覆盖仍然不足,服务质量也有待提升。影响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众多,其中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投入能力、政府政策导向等。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因素。经济发达地区的财政收入较高,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财政投入能力也是影响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因素。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财政紧张,政府对公共服务的投入有限,制约了公共服务的发展。政府政策导向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影响。政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直接影响着公共服务的布局和资源配置,合理的政策导向有助于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我国在推进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为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体系等多方面的努力。还需要加强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五、实现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策建议为了实现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政策调整和优化。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政策建议:加大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尤其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增加财政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推动供给方式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方式,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第三,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共享。各地区应打破行政壁垒,加强跨地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可以建立区域性的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服务互通。第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法治保障。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的责任和义务,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督和评估。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定期对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实现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需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通过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强合作、提高法治保障和加强监督评估等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推动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六、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了当前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及其背后的原因。研究发现,尽管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区域间的不均等现象依然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公平与和谐。本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投入、人口分布等因素是影响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因素。经济发达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普遍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财政投入的不均衡也进一步加剧了区域间的不均等。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也导致了部分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的紧张。本研究还发现,我国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城乡之间的差距依然明显,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同时,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共服务标准、质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展望未来,我国应继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推进力度,缩小区域间的不均等差距。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特别是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各地区都能享受到基本的公共服务;二是优化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根据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合理布局公共服务设施;三是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各地区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基本公共服务模式;四是强化监管和评估,确保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实现我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相信我国能够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公平、和谐的生活环境。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为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提供的公共服务应尽可能达到相同水平,以确保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本文将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进行探讨。评价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服务:包括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普及程度和质量水平。医疗卫生服务: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医疗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等。社会保障服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均衡发展水平。公共安全服务:包括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服务水平。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可以选取具体的指标进行评价,如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人均道路面积等等。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指标,可以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全面评估。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评价:综合指数法:将各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综合指数,以此评价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这种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基尼系数法: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用来评价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通过计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基尼系数,可以了解不同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聚类分析法:将各个地区按照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进行分类,将相似水平的地区归为一类,以此评价不同地区间的均等化程度。这种方法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地区的差距,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对比分析法:选取不同地区或者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程度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上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对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评价,可以发现问题和短板,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二是加大投入力度,提高财政支出中基本公共服务的比重。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四是完善制度体系,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五是加强监督评估,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监测和评估机制。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逐步实现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目标,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西藏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政府越来越重视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政府在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西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我们来看看西藏地区的义务教育情况。目前,全区共有小学1527所,在校学生达到了8万人。还建设了大量的幼儿园,使适龄儿童都能够接受到优质的学前教育。政府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了“三包”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学费,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我们来看看西藏地区的医疗卫生情况。近年来,西藏地区加快了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步伐,建成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政府还加大了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人才培养力度,使得广大群众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我们来看看西藏地区的社保情况。政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将更多的群体纳入到了社保体系中来。例如:针对农牧民群体,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免费体检、发放养老金等等;针对企业职工群体,政府也加大了社保补贴政策的落实力度,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政府的福利。西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向更高水平迈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对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发展提供参考。目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条件得到显著改善。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差距、区域差异、资源配置不均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和质量,阻碍了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城乡差距明显:农村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和水平与城市相比存在显著差距,这导致了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均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了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不均等。资源配置不合理:部分地区存在资源浪费和短缺的现象,影响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加强政府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确保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减少资源浪费和短缺现象。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法律保障和支持。推动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元投入的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府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法律法规和推动社会参与等策略,我们可以逐步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普及和均等化,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和谐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公民都能公平可及地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核心是促进机会均等,重点是保障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平均化。推进均等化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十三五”时期,按照中央脱贫攻坚目标,必须重点确保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从而达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目标。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4%,农村达到1%,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因此,处在强势群体中的人,与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对社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强势群体由于得到很多利益,认为这个社会好,希望维持现状,对社会认同感较高;而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由于地位下降或利益受损,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甚至希望改变现状,因而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这种复杂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所以,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还应当看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实现与否需借助科学、合理的评判标准,但它具有难测度性,需要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来评判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正是一个可行的衡量标准。一方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相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难测度性,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指标可以量化,所以它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目前,“4E”标准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标准,其中的公平性标准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基准评价指标”(即标杆法,就是预先选定一个组织或一个标准,并将其作为本组织一定期限内努力的方向和试图达到的目标,到设定期末,测度本组织完成预定目标的程度和质量,即为该组织的基准绩效得分)、“地区差异指标”(即同一种公共服务,评估得分最大地区与评估得分最小地区间的得分之比)等,均是很实用的公平性评价标准。为实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我国政府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现阶段仍面临许多挑战,基本公共服务依然存在非均等化现象,甚至在有些方面呈现出某种恶化的态势。根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主体和客体划分,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可分为政府(主体)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与公众(客体)对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均”两个方面。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过程中同时存在着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问题,它们都是造成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原因。对此,供给不足问题已经受到大家的强烈关注,而供给不均却往往被笼统地认为是供给不足,并被认为是在供给充足前提下才会出现。实际上,在供给不足情况下,也会因政府工作人员的故意行为而出现供给不均问题。而且,供给不足前提下的供给不均会加剧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监管、付费、直接提供是政府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三种基本手段。监管就是通过建立健全各种制度、机制,对非政府组织供给公共服务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付费是政府通过付费来干预公共服务的提供,包括向服务提供者和服务需求者提供补贴等;直接提供是政府公立机构直接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这三种手段都旨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高效、公平。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均”贯穿在这三种手段中,表现为“制度供给不均”、“财政供给不均”和“人员、设备、设施供给不均”等。制度供给不均。主要表现为公共服务制度的城乡二元化。虽然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但长期以来的“重城轻农”现象继续存在,在义务教育、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卫生等方面依然存在城乡二元格局,有些地区因为贫富差距的拉大而更加严重。诸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为广大农民解除了“大病致贫、大病返贫”的后顾之忧,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旨在“大病统筹”,而非普通疾病的医疗保障。与城镇医疗制度的全面医疗保障相比,农村居民显然被排除在普通疾病的保障范围之外,看似均等的制度还是不公;失业保险主要针对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大多数城镇困难居民及广大农村居民无缘失业保险,这种制度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均。如此等等。财政供给不均。主要体现为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以及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地方财政辖区内分配不均会拉大城乡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差距,加剧社会不公。在当前“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扶持农村”的国家大政方针指引下,地方在财政分配中已逐步提高支农比例,并重点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倾斜,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省份。但是,我国大多数省份的财政收入有限,在市县一级更是捉襟见肘,难于支付各种基本公共服务所需的资金,只能重点顾及其中一部分,造成地方财政供给不均。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出分担比例失衡明显。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中央财政支农支出为147.53亿元,地方支农支出1644.87亿元,地方是中央的11倍;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中中央支付587.67亿,而地方支付高大5516.51亿,地方高出8倍;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支付中仅拨付6.66亿而地方承担了188.76亿,地方是中央的28倍,显然地方承担着主要的财政责任。中央与地方对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分担比例失衡造成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不统一,中央拥有大部分的财权而对基本公共服务所承担的责任却很少,相反,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权却承担大部分的基本公共服务责任。严重的权责不一,增加了地方供给基本公共服务的难度,影响了地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人员、设备和设施供给不均。主要反映在各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的数量及质量上的差别。在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方面,城市配备了更多优秀人才、配置了更优质的设备,服务质量都比农村的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方面,城市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公路、厕所、垃圾处理站、供水及排水工程等。因此,城市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中工作人员、设备、设施配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比农村的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实质是“享受均等”。“享受均等”的前提是“供给均等”。但“供给均等”未必能保证“享受均等”,而“享受均等”却必定表明基本公共服务真正达到均等化,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当前“享受不均”表现在各种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上。在地区差异方面,据陈昌盛,蔡跃洲在《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中所指可知,2000—2004年间,我国各类公共服务地区差异指标中最大与最小之比的5年平均值分别为:基础教育728,公共卫生774,社会保障351,基础设施072公共安全923,环境保护96。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距在2-3倍,差距明显,尤其是西部地区遭受了巨大的不公。在城乡差距方面,我国各类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居民享受情况是:在社会保障方面,我国8%的从业人员缺乏失业保险;80%左右的劳动者缺乏基本养老保险;85%以上的城乡居民缺乏基本医疗保障;2001至2005年,我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122221万人,而对应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分别是9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是农村的3到5倍多。在基础设施方面,80%以上非水泥化道路在农村,50%以上的行政村未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民缺少卫生厕所。在义务教育方面,200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中,义务教育总支出为241亿元多,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支出139亿元多,占8%,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量占全国义务教育学生数量的1%。在公共卫生方面,城市占有全国医疗资源的80%,而农村只有20%。显然,“享受不均”在城乡差距方面更为突出,消除城乡居民的“享受不均”应当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点。上述分析主要体现了数量上的不均等。其实,各种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质量上的不均等问题,城乡差距、区域差距、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差距本质上反映了基本公共服务在数量或质量上不均。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的均等,未必能保证群众真正享受到质量均等的服务。这种情况在现实中已有所表现。诸如,现在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80%以上,说明社会保障覆盖面已经扩大,但事实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主要是为大病而统筹的,一般疾病是被排除在外的,而且人均额度很低,在目前医药贵的背景下,一般疾病费用仍然高,困难群体仍然承受不起这种高价,所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掩盖了服务质量不均等的事实。同样,医疗卫生方面,我国医院设立主要以行政区域为准,一般来说,一个乡镇有一个卫生院,一个县区有一家中等级别的综合医院,一个市配有一个高级的综合医院。单从数量上,县市以上的医院明显要比广大乡村卫生院要少得多,可是城市医院的医疗质量比农村卫生院强。这些事实证明,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的均等未必能保证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的均等。在现实中,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不均往往不被重视,特别是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有限的状况下,更是如此。这是由于基本公共服务具有信息不对称性,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才能判断其质量高低,使基本公共服务质量具有隐蔽性和难测度性,不容易为人所认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的隐蔽性和难测度性,可能会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者故意降低服务质量,没有尽心尽责地为群众服务,加剧了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不均等,消除它的难度就很大。因此,在消除“享受不均”的现象时,要注意防止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上不均,更应该克服基本公共服务质量上的不均等。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的最基本职能。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各级政府充当着核心主体,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主要责任。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已经达成诸多共识,并正在采取相关举措提升政府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但从现状来看,这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明显的偏颇,亟需加以匡正。避免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当市场化而引发“泛市场化”。鉴于政府财政紧张、大包大揽基本公共服务而出现短缺、低效率等背景,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市场化曾经被认为是解决政府供给不足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在运行中却容易引发“泛市场化”,即过度市场化。把不该市场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也市场化了,把本属于政府的公共服务安排权放弃掉了,使基本公共服务的消费成本提高,一般群众难以承受公共服务的高价位,加剧了社会不均。实际上,政府是基本公共服务的安排者,而不是直接生产者。市场化就是让市场提供公共服务,政府出资购买,安排给群众,使他们得到能保障其基本生存及发展的服务,而不是要政府完全放弃对公共服务的安排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应考虑不同类别的基本公共服务应选择不同的供给主体。有些基本公共服务只能由政府来提供,才会实现公平,这是由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特性所决定。因此,在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过程中,允许市场进入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求政府控制服务的安排权,而禁止市场进入的基本公共服务则应尽可能由政府提供,以此来防止因“泛市场化”而导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力求公平地分配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资金。完善公共财政政策,科学、合理地转移支付是实现均等化的直接而又容易见效的手段。正因为如此,许多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扩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制度安排。”然而大量的事实表明,地方政府对转移支付的资金未必能做到公平分配。诸如,在经费缺乏背景下,部门间利益竞争导致转移支付的资金没有被公平、合理安排,促使部门间乱用、滥用、挪用资金等现象不断产生;公共服务部门内部未能把资金用于最需要的群体或地区,使真正需要援助的对象没能得到服务,导致严重的不公等。其实,完善公共财政政策不仅要克服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不足问题,而且要解决财政供给不均问题。地方对转移支付资金必须公平分配,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均等化。为此,增加部门经费开支透明度,提高受服务对象的知情权、参与权,是预防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分配不均的有效办法。在对公共服务支出进行绩效审计时,应特别考虑公共服务支出的公平性问题。推进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民主化、科学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有赖于公共服务部门科学、民主地制定并实施公共服务政策。如果公共服务政策制定与实施缺乏民主化、科学化,同样会使理想的均等化目标遭夭折。如果部门政策制定不科学、不民主,容易增加制度性的不均等。若公共服务政策制定缺乏均衡性、具体可行性、全面性、民主性、灵活性、法制性,就出现政策失衡,政策背离公民实际需要,背离国家公共服务目标,最终引发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同时,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不强、素质不高、工作态度不好,对政策误解、曲解,没能严格按行政程序法施行,使政策执行偏离工作要求,引发行政乱作为、不作为,导致公共服务不公平。实践证明,行政程序法、行政问责制、合理的干部考核制度、听证制度等,是保证公共服务政策科学制定与执行的科学化、民主化的有力举措。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重视提升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而且要重视提高社会公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公众能否真正享受基本公共服务,也取决于公众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高低。为了实现均等化,必须努力追求全体社会成员具备大致相当的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特别是困难群体的享受能力。首先要增强意识,提高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选择能力。所有公众都有根据自己实际需要选择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但未必所有人能有足够高的公共服务选择能力,以选择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公共服务。一部分公众有经济实力,但他们缺乏选择公共服务的意识,没有得到本来可以均等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如他们缺乏参保意识,没有购买社保、医保、失业保险,造成机会不均。也有的公众对公共服务期望值过高或盲目信任,在选择公共服务时缺乏判断,未能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增加了不必要的消费成本。如农民小病进大医院、盲目攀比进城择校就读等现象,就是没有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的典型。这对消费者来说也是一种不平等,但这种不平等是由消费者自己造成的,表明了他们缺乏经济地消费公共服务的意识,缺乏选择公共服务的能力。其次是增加就业,提高困难群体公共服务的购买力。“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要贯彻‘自助先于公助’原则……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自助之外的补助形式,而不能将政府公共服务作为一种纯粹的福利性公共产品。”虽然政府出资购买基本公共服务,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基本公共服务需要群众自己付费,群众必须具备享受基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程设计预制桩
- 门窗研发课程设计
- 送料车 plc课程设计
-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慕课
- 锌精矿焙烧课程设计
- 2025年阶梯电价实施细则(2篇)
- 2025年《风雨无阻创造美好生活》观看心得体会(7篇)
- 2025年三新学习心得体会例文(2篇)
- GB/T 45156-2024安全与韧性应急管理社区灾害预警体系实施通用指南
- 2024版我国铁路运输合同的公约及约定
- 文化冲突与民族认同建构-洞察分析
- 企业会计机构的职责(2篇)
- 《疥疮的防治及治疗》课件
- Unit4 What can you do Part B read and write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2025年MEMS传感器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 《线控底盘技术》2024年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设计)
- 学校对口帮扶计划
- 仓库仓储安全管理培训课件模板
- 风力发电场运行维护手册
- 河道旅游开发合同
- 情人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