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东城双语实验中学高二历史期末

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右图是一幅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的精彩图片。下列表述中属于“巨碗”上

人物孔子的思想精华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③维护周礼,贵贱有序④有教无类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C

2.下列事件发生于1917年至1918年的俄国,其先后顺序是

①《四月提纲》的发表②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形成

③布尔什维克在彼得格勒发动武装起义④《布列斯特和约》签订

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A

3.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曰:“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

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参考答案:

D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四个选项都与迁都洛阳有关,但ABC是直接原因或目的,根

本目的要从维护和巩固统治上考虑,故选D。

4.《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

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

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可能是

A.法国的共和制

B.美国的两党制

C.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D.英国的议会制

参考答案:

D

5.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

“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

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一一“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

叫了一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人是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

参考答案:

A

题干寓言故事形象的概括人从出生到老的状况,主要讲述人的一生,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

腊重视以人为研究对象,故A项正确;材料中突出的是人,而不是自然规律,故B项排

除;材料中强调的研究的对象是人,而没有说人是世界的主宰,故C项排除;材料以寓言

故事来说明古希腊对人的研究,至于是否渴望征服自然,在材料中无体现,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时需要紧扣史料信息,不能对史料信息进行错解,否则无法得出准确法案,

如本题材料中以寓言故事为切入点与背景史料,用人的一生,突出强调了古希腊重视对人

的研究。

6.美国有位历史学家说:“凡尔赛和约的制定者……是在恨、贪、惧的气氛中集合

于巴黎的。”他们贪婪和恐惧的分别是

A、世界霸权法西斯主义B、殖民地和赔

款布尔什维主义

C、海外殖民地德国D、赔款恐怖

主义

参考答案:

B

7.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

《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

成了商人。这反映出

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B.世俗文学成为反专制的主要载体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D.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某些变化

参考答案:

D

明朝是一个统一的王朝,排除A;B材料并不能反映出来,排除;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

的政策,排除C;由材料“……变为商人西门庆……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

人……”可知,随着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有所变化,所以答案选D。

8.有学者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

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该学者的观点主要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

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

C.改革冲击但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

参考答案:

C

9.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

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他当总统时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

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解放奴隶ks5u

B.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他家中的奴隶他有权解放

D.新成立的联邦政府无力解决国内重大问题

参考答案:

B

10.斯大林在评价苏德战场某次大会战意义时说:“如果说斯大林格勒会战预示着德国法

西斯的衰落,那么□□□则使它面临灭顶之灾。”口□□处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A.莫斯科战役B.瓜岛战役C.库尔斯克战役D.诺曼底登陆战

参考答案:

C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争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科尔斯克战役后德国再也无力发动主动性的

进攻,因此战役的主动权转移到苏联手中。故选C。

11.有学者认为:北洋政府时期的社会心态主要有“接受”、“回归”和“再选择”三种

主流表现。“接受心态”使中国社会走出封建专制阴影的笼罩,朝着资本主义道路迈进。

据此可知,“接受”主要是

A.接受“民本”等传统文化观念,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B.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基础

C.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

D.利用启蒙思想的社会方案,推动民主共和制度的真正实现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北洋军阀仍然是独裁专制统治,并没有扫除封建专制的阴影,

A不正确。北洋军阀的政权性质不是无产阶级政权,因此不会引进马克思主义思想,B不

正确。北洋军阀从政权性质上属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不应该选C„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

革命的历史影响,D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

12.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

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主要原因是

A.清朝缺乏革旧鼎新的政治胸怀B.书中作者的观点与时政要求不合

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D.作者的个人经历影响统治者对其的信任程度

参考答案:

A

《海国图志》和《瀛寰志略》主要介绍西方技术和地理环境,遭到清政府的查禁,说明当

时清朝缺乏革旧鼎新的政治胸怀A正确;书中介绍内容符合时政要求,B错误;C和D不

符合材料信息内容。

13.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

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

C.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参考答案:

D

14.历史学家张海鹏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这样说:“在“沉沦”和“上升”中间有一个

过渡期(1901年到1920年),既是“沉沦”的谷底时期,也是“上升”的起始时期,是

“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符合这一说法的现象包括:()

①《辛丑条约》签订②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

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④五四运动爆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15.《通典•职官十一》载:武帝“拜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汉制“常以列侯为丞

相,唯弘无爵"''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以其儒者,特听掌御壶,朝廷荣之”。上述材

料说明汉代

A.权力重心由外朝转向内朝

B.意识形态由法家变为儒家

C.中枢机构从独相变为多相

D.中央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

参考答案:

A

【详解】从材料“拜青为大将军,位在公上”“武帝时,孔安国为侍中”可知汉武帝时提

拔布衣亲信卫青、孔安国等近臣构成内朝,内朝拥有决策权,“外朝”变为执行机构,故

A项正确。汉初的治国思想主要是黄老之学,汉武帝时儒家思想逐步威为正统思想,表现

为外儒内法,故B项错误。汉承秦制,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中枢机构仍是独相,故C项错

误。据材料可知中央权力重心的转移,不能说明行政机构的职能巨变,故D项错误。

【点睛】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

子,称为“中朝”或“内朝”。相对与“外朝”而言,“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

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中、外是相对皇帝居住的宫禁而

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

外朝官员则无此特权。

16.她是诗歌的一种,是合乐的歌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

代文学的闿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姓紫嫣红、千姿百态的风神,与唐诗争

奇,与元曲斗艳,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她”是()

A.北方民歌B.骚体C.宋词D.明清小说

参考答案:

C

17.有人对近代史上的列强侵华评述道:“一半是残忍的破坏和掠夺,一半却是客观上的

建设和推动。”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

A.割占了中国大片领土

B.组织华工出国垦殖筑路

C.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

D.进行惨无人道的大屠杀

参考答案:

C

18.梁启超在1923年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

物上感觉不足,……”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

A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第一批近代企业,是近代中国为了改变“器物上不

足”的面貌而进行的运动。故答案为A项。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是为了改变“制度上

不足”而开展的运动,排除BC项;五四运动与学习西方无关,排除D项。

点睛: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深化、由器物到制度再

到文化的复杂历程。洋务运动学习器物;戊戌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上升到制度层面;新文

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主张在思想文化方面学习西方,其目的是

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19.元代杂剧《窦娥冤》,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

窦娥死后,六月飞雪、楚州大旱。这种描写体现了()

A.佛教的因果循环

B.法家的严刑峻法

C.道家的无为而治

D.儒家的天人感应

参考答案:

考点:34: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分析:本题考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董仲舒,思想主张为天人三策天人感应,君权神

授.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反对任子詈选制影响董

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几乎影响了整个封建社会,为了巩固统治,历朝历代

都贯彻这一思想,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

解答:依据题干''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剧中窦娥死后,六月飞雪、

楚州大旱”体现了上天对窦娥含冤的一种回应,由此体现了儒家的天人感应的思想,故D

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20.列宁晚年在总结十月革命经验时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

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

这一“不同的办法”是:

A.进行全面的改革B.实

行新经济政策

C.优先发展重工业D.建

立苏维埃政权

参考答案:

D

21.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

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

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

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参考答案:

C

22.有位学者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对此正确的理解

是()

A.史学家因其个人立场、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对历史的解释会不同

B.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学家,可以不凭借史料而加以说明、解释

C.历史著作的编撰,其客观性、科学性是否存在和真实而令人怀疑

D.历史学家凭其掌握的资料,阐释历史事件因果而重建历史的真相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材料““人人都可以成为历史家”、“所有历史都是当代史””可知指的是

每个人对历史的解释是不同的含义,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的表述属于不符合理性价值

观的表述,排除。材料未涉及对阐释历史真实性有关信息的描述,C选项排除。历史学家

只能是根据其掌握的资料,来阐释历史,而无法重建历史真相,D选项排除。

23.使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两位关键人物是()

A.牛顿和瓦特B.牛顿和爱迪生C.瓦特和爱迪

生D.达尔文和瓦特

参考答案:

A

24.下图、2分别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铁犁资料。从铁犁使用的变化中说明了

图1汉代'I脚州1僧有用2脚代■・寿

A.耕作技术的改进

B.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C.产业结构的升级

D.农业经营方式的转变

参考答案:

A

【详解】根据图片可知,汉代到唐代,耕作技术由二牛抬杠发展为曲辕犁,体现了农耕技

术的进步,选项A正确;材料并未反映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排除B;材料只反映出耕作

技术变化,未反映产业机构变化,排除C;从材料看,唐代依然是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

排除Do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认识到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的使用,反映了耕作技术的进步。

25.古希腊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政治。下列不能作为其民主

政治产生条件的是

A.完善健全的法律

B.小国寡民的城邦

C.宽松自由的环境

D.素质全面的公民

参考答案:

A

26.著名史学家钱乘旦对欧洲近代某一思想解放运动有过这样的评价:“它促成了西

方现代文明的兴起和西方支配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格局的形成。几个世纪以来,它被

誉为西方文化的世俗化决定性阶段和世界现代文明各种特征的发展的起点。”下列

有关这一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强调人的价值,是人文精神的起源B.体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特征

C.开始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D.为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政治构想

参考答案:

B

27.《全球通史》中写道,“以下这一事实可证明工业和科学间的亲密关系:18世纪后期

和19世纪初叶的大部分科学进步不是像在17世纪那样来自牛津、剑桥和伦敦,而是来自

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等工业城市)”。这说明

A.理论研究促进英国工业技术进步

B.英国自然科学研究地域差别明显

C.科技转化为工业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工业技术进步促进了科技创新

参考答案:

D

材料“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的大部分科学进步……来自利兹、格拉斯哥、爱丁堡、

曼彻斯特、尤其是伯明翰(等工业城市)”反映了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叶,英国一些

城市手工工场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从而促进了这一时期的科学进步,故D项正

确;A、C两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与科学的关系;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科学的地域

性,故B项排除。

28.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温和的土地孕育出温和的男人,任何一块土地都

不能既出产良好的作物又产生优秀的军人。”据此判断,下列各项关于雅典民主制度的说

法不正确的是

A.雅典民主制历史悠久影响深远

B.商品经济发达有利于争取民主

C.小国寡民与直接民主关系密切

D.地理环境影响雅典的民主形式

参考答案:

A

29.严复在《辟韩》一文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

相窃之于民而己。”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D.维新派的民主共和主

参考答案:

C

30.开辟新航路的著名航海家迪亚士曾这样说道:“(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

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

们。”这句话反映了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动力之一是()

A.发财致富B.扩展贸易C.传播基督教D.拓展殖民地

参考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末叶以后,一批开明的思想家开始对圣经和天主教神甫的著作表示怀疑,甚至对希

腊罗马古典文明的优越性也提出异议。在这个新旧思想交替的时期,恰好传来了中国文化

的信息,使一些学者加强了摆脱传统观念的信心和依据。……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

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

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

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

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

材料二

大约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兰克(1795—1886)认为中国人是永

远静止的人民,因而他对英国以强权打开中国抱着一种欣赏与喝彩的态度。其他德国文化

人也几乎都小觑中国,蔑视儒学,“孔夫子”在德文中竟然常被人们有意与“糊涂虫”谐

音混用。英国散文家汤姆斯•德•昆西(1785—1859)在他的作品《一个服鸦片的英国人

的自述》中则带着更加厌恶的口吻描述中国。他说:“我经常想,如果被迫离开英国而住

到中国去,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和景物里,我一定会发疯。”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欧洲学者对中国文化的基本观点,并说明

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所发

生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参考答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18年一战结束之时,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德、法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

和。一些人士主张美国应抛弃华盛顿总统关于不卷入欧洲事务的孤立主义原则,扮演与大

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角色。一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实力,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的自信心。西

欧废墟成片,等待美国援助。欧洲主导的旧国际秩序被颠覆,而威尔逊以“十四点”计划

为核心的新国际秩序构想得到了交战国领导人的认可,也受到了欧洲民众的热烈欢迎。欧

洲民众渴望威尔逊能够利用美国的力量带来持久和平,让欧洲摆脱战争的宿命。欧洲各国

广场、街道、车站和公园都出现了威尔逊的名字,墙上的海报写着“我们希望威尔逊式的

和平”。在意大利,士兵们甚至跪在威尔逊画像前。“在人们眼中,威尔逊不再是一个普

通的政治家,他成了弥赛亚”。为防止德国东山再起,英、法两国领导人也希望美国放弃

孤立主义政策,加入到欧洲的安全结构中去,成为遏制德国阵营的一员。

——摘编自王立新《踌躇的霸权: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曲折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后威尔逊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威尔逊积极参与欧洲事务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美国借助经济实力扩张权益;部分美国政治精英呼呼改变孤立主义;欧洲战后重建急需

美国援助;英法拉拢美国遏制德国;威尔逊个人的远见卓识。

⑵加强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引发了英法对美国的抵制;推动了一战后和平主义思

潮发展;推动了国联的建立。

(1)从材料“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英、德、法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和。一些人士主张

美国应……扮演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国际角色”“西欧废墟成片。等待美国援助”“威尔逊

以“十四点”计划为核心的新国际秩序构想得到了交战国领导人的认可”“防止德国东山

再起,英、法两国领导人也希望美国……成为遏制德国阵营的一员”中可以概括出出答

案。

(2)从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美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英法对美的态度、和平主义思

潮、国联产生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公社……一般是一乡一社,甚至数乡一社。全国平均大约28个高级社合并

为一个大公社,每个公社约有两万人。……一切财产上交公社,多者不退,少者不补,全

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实行部分的供给制,造成原来的各个合作社之间、社员与社员之

间严重的平均主义。……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农村基层政权,既负责全社的农、林、

牧、副、渔业生产,也要管理工、农、商、学、兵等各方面的工作。

——龙新民《中国共产

党90年史话》

材料二、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苏联集体农庄模式的影响,一直认为生产组织的规模越大越

好、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而对家庭经营采取排斥、否定、取消的态度,因此包产到户在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曾受到过3次批判,“不可包产到户”早已成为全党的主流认

识。

1980年5月底,邓小平从理论上论证了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驳斥了“包

产到户是分田单干,是资本主义”的“左”的思想。他指出,包产到户的主体是集体经

济。

——孟艾芳主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

践》

(1)根据材料一概括人民公社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人民公社化运动出现的主要原

因。(5分)

(2)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尝试率先取消人民公社的是哪一省?以包产到户为中心,中

国农村逐渐建立了一种什么体制?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包产到户”实施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5分)

参考答案:

答案;

(1)规模大,生产资料公有化程度高,政社合一(写政治经济合一也可)。主要原因:

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

题,在理论和思想上还没有深刻的认识。指导思想上的急于求成和片面强调经济建设发展

速度。

(2)四川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意义:在农业经营模式上,破除了苏联模式的束

缚,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经济体制改革,

旨在考查学生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迁移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特征”根据材料一文字“28个高级社合并为一个大公社”“一切

财产上交公社”“全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农村基层政权”

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