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要塞(sài)推崇(chóng)锐不可当(dāng)
B.镌刻(juān)雕镂(lóu)长途跋涉(shè)
C.周济(jì)胆怯(qiè)惟妙惟肖(xiào)
D.秀颀(qí)濒临(bīn)抑扬顿挫(cuò)
2.(3分)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疏林薄雾,农舍田筹,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3分)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坚持写作的人,总能在持续思考中爆发灵感。但有些年轻人却渴望不劳而获,走捷径的心态在心中潜滋暗长。最近,媒体报道高校学生学术写作造假,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但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犯错,不但不教育,反而殚精竭虑地包庇,实属不该。
A.妙手偶得B.潜滋暗长C.入木三分D.殚精竭虑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电影《八角笼中》讲述山区孩子从贫困、改变到奋斗的故事。②通过导演镜头叙事,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真实世界。③影片中的集训特写,充分彰显了山区孩子心无旁骛、拼搏精进的体育精神。④故事也激励我们,从小事做起,为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A.①B.②C.③D.④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盖竹柏影也盖:遮盖。
B.委而去之委:放弃。
C.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D.介胄之士不拜介胄:这里指披甲戴盔。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其如土石何
B.七里之郭不闻天子之诏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请以军礼见
D.环而攻之而不胜成礼而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A.文帝很感动,改变了面容,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B.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亲自推车上前,俯身表达敬意。
C.文帝很感动,一下子改变了脸色,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4)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选文均有点睛之笔。分别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真将军”。
B.选文均用对比。甲文苏轼与怀民对比;乙文得道与失道对比;丙文群臣与文帝的反应对比。
C.选文主题各异。甲文传达复杂微妙心境;乙文主张施仁政、得民心;丙文褒扬“真将军"。
D.选文风格各异。甲文恬淡随意,娓娓道来;乙文层层深入,说服力强;丙文生动客观,简洁明快。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神龟虽寿,。(曹操《龟虽寿》)
②,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2)请默写杜甫《春望》的首联和颔联,或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和尾联,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句。
四、说明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神舟”和“天舟",怎样一眼就认出?
①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与空间站丝滑对接。看新闻的小伙伴可能会奇怪,前几天不是刚上去一个神舟吗?其实那个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和“天舟",一个载人,一个送货。有没有什么技巧,让我们一眼分清楚这俩“舟”呢?
②我们先来介绍一个发射“神舟十六"的运载火箭小部件:逃逸塔。它位于火箭的顶部,高约8米,从远处看像是火箭的避雷针。每次观看发射直播时,都会听到主持人提起它——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便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因此,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而用于送货的天舟则没有这一部件。
③逃逸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逃逸塔是个微型火箭,一旦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后,如果在低空遇险,它就会直接让航天飞船与火箭断开链接,把宇航员所在的舱室一把拽起,然后借助逃逸塔的动力,快速离开火箭附近,到达安全地带,帮助宇航员脱离险境。
④具体来说,逃逸塔和下面相连的头部整流罩,再加上整流罩里包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共同组成“逃逸飞行器"。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航天员半躺在返回舱里。一旦飞船于低空出现意外,航天员并不需要起身跑到哪儿集合,因为根本来不及。这时飞船和火箭会立刻解锁,逃逸塔立马点火,和整流罩一起拽着轨道舱和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迅速逃离危险区,而下方的神舟推进舱和长征大火箭在此刻是被完全抛之脑后的。
⑤由逃逸塔和可分离的头部整流罩所组成的逃逸系统,一般作用于火箭发射前三十分钟和发射后两分钟这段时间,这是火箭发射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间。当火箭高度持续升高,大气更加稀薄,环境相对安全可控时,就不再需要逃逸塔了。
(摘自“国家航天局”资料,2023年6月,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向小伙伴介绍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特点。
一眼分辨航天飞船载人还是载货,靠的是有无①。它的作用是:②___。
(2)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如果删去,对文意并无影响,但作者为何要保留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
(3)下面这段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当我们清楚了解逃逸塔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后,就发现自己收获了一个酷炫技能:看飞船是“神舟”还是“天舟",就看它有没有逃逸塔。现在,我们可以端详着火箭升空照片很内行地说:“这是载人的舟!这是送货的舟!”身边的小伙伴一定会佩服不已。
五、作文(共60分)
8.(60分)作文。
昆明的雨,包裹着缅桂花的芬芳;父亲的背影,书写着父爱的芬芳;西北高原的白杨,吐露着奉献的芬芳……在你的记忆中也有一缕芬芳,幸福你的岁月,启迪你的思想,濡染你的性灵,温暖你的时光。
请以“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六、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湘水之神。
(1)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A.绿
B.老
C.散
(2)本诗的一二句借景写愁,三四句却言梦之美妙,是否矛盾,为什么?
七、课外文言文(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摩诃池
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隋开皇年间,蜀王杨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于此建散花楼,池遂声名鹊起。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梵语呼“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耳。
唐时韦皋镇蜀,于贞元元年开解玉溪,使之与摩诃池相通。大中七年,节度使白敏中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是时,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杜甫亦尝游至薄暮而忘反。
咸通十一年,南诏①入蜀。西川之民闻蛮寇且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②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前蜀高祖王建、王衍相继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宣化池。环湖建宫,延袤十里,穷奢极巧。至宋世,蜀宫后门夷为平陆,明蜀王朱椿填其池为蜀藩正殿。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清初改蜀王府为贡院,至民国初年填平为军政府卫队演武场,摩诃池遂烟消云散矣。
【注释】①南诏,也叫蒙舍诏。唐代中国云南西部六诏(六个称王的部落)之一。因在其他五诏之南,故名。②箕盎:簸箕和木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___
A.池遂声名鹊起鹊:像鹊一样。
B.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曾:同“增”,增加。
C.杜甫亦尝游至薄暮薄:与“厚"相对。
D.延袤十里袤:南北的长度。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②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3)摩诃池遗址公园一期已开放,拟再现千年美景。本文开篇写“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摩诃池之景“胜",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答。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1.(2分)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序号后填上代表昆虫的恰当选项。
①她是体贴入微的妈妈,是制作粪球的巧手匠,还是一位艺术家。
②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甚至吃掉自己的伴侣。
③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④她是麻醉术高手,动作麻利,立竿见影,瞬间将毒液注入猎物。
A.蚂蚁
B.萤火虫
C.圣甲虫
D.螳螂
①
②
③
④
12.(2分)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13.(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呀,无脸见爹娘。”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
②但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眼前的场景令人惋惜——
③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家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
④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记忆。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它几乎是我每天放学路上的喉咙伴奏。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
⑤从前,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在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各异、扮相奇特的精彩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在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几乎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一件有意义的事”“难忘的瞬间",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⑥我庆幸之余,也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
⑦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⑧有位朋友,在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儿子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⑨我有一点失落,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是没有“放学路上”的一代,还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
⑩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
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儿歌再次回响我耳边,我想起,此歌生于1944年。
(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列表格的空缺处。
事件个人感受
“我”看见小学放学的情景①
②___庆幸
“我们"谈及常搬家的小孩③
④___亲热
(2)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读书郎》中的歌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3)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①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从用词角度赏析)
(4)请从内容和情感角度,探究文章标题“消逝的‘放学路上’”的意蕴。
九、语言运用(共12分)
14.(12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23年8月8日在成都圆满落幕,其“绿色大运,低碳办赛"理念给市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现邀请你一起探索成都大运会的“绿色密码”。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事件。(不超过20字)。
7月8日,以“绿色大运点亮低碳新生活"为主题的成都大运会低碳办赛主题活动在宽窄巷子举行。融合成都大运会“低碳交通、低碳场馆、低碳能源”等绿色环保举措而形成的一体化装置——成都大运会低碳体验馆,亮相“营业",无数往来市民和国内外游客,被现场“闪现”的巨型蓉宝和绿色艺术装置所吸引。现场各类“稀奇古怪"的装置被揭开神秘面纱,吸引着本地市民、外来游客关注成都大运会低碳办赛的理念,还通过趣味互动的体验,来鼓励大家用实际行动践行大运会低碳办赛理念,切实减少碳排放。此次主题活动旨在凸显办赛与营城相融合的思想,让绿色大运成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公园城市示范区的一张名片。
(2)成都大运村内设置了“低碳魔方”,记者就此采访了负责人傅老师。请结合语境,补全采访记录,注意语意准确连贯。
记者:傅老师,①___
傅老师:“低碳魔方"在大运村内的适用性强,因为这里涉及的废弃物大多是塑料水瓶、纸杯和易拉罐这三类,种类不多,材料易识别。
记者:②___
傅老师:它的运行过程是这样的——运动员们将它们放在可识别区域中,“低碳魔方”则通过材料识别传感技术对材料进行识别,再按照国家的碳中和官网对于垃圾回收与碳中和相关对应值进行换算,从而获得碳积分。运动员们获得碳积分票券后,可以在现场兑换大运会纪念品,如T恤、帆布包等。运动员们还可以根据个人所好,在现场给兑换的纪念品印上各式各样的图案。“碳积分",就是我们保障“低碳魔方”顺利运行的法宝。
记者:哇,碳积分创意真有意思,难怪大运村内还掀起了“拾荒潮"呢!
(3)成都举办大运会,不仅关注赛事本身,更强调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为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优质的绿色生态样板。请仿照下面的示例,为“绿色大运会”写一则点评。(句式、字数不要求与示例完全一致)
示例:点评《清明上河图》
①整个长卷犹如一部乐章,徐徐展开,深情讲述,②欣赏者会有一种身临其境般的真实感,不由心生欢愉。
点评“绿色大运会":
A整场大运会犹如___,B参与者___。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知识(共12分)
1.(3分)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要塞(sài)推崇(chóng)锐不可当(dāng)
B.镌刻(juān)雕镂(lóu)长途跋涉(shè)
C.周济(jì)胆怯(qiè)惟妙惟肖(xiào)
D.秀颀(qí)濒临(bīn)抑扬顿挫(cuò)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雕镂”的“镂"应读作“lòu”。
故选:B。
2.(3分)下列语句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民党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催枯拉朽,军无斗志。
B.国家公祭日之长鸣警钟震聋发聩,那些装睡梦游的罪恶灵魂无处遁形。
C.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D.疏林薄雾,农舍田筹,春寒料峭,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解答】A.有误,“催枯拉朽"的“催”应为“摧";
B.有误,“震聋发聩”的“震"应为“振”;
C.正确;
D.有误,“田筹"的“筹”应为“畴"。
故选:C。
3.(3分)下面语段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坚持写作的人,总能在持续思考中爆发灵感。但有些年轻人却渴望不劳而获,走捷径的心态在心中潜滋暗长。最近,媒体报道高校学生学术写作造假,入木三分地剖析了这种行为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但个别家长对孩子的犯错,不但不教育,反而殚精竭虑地包庇,实属不该。
A.妙手偶得B.潜滋暗长C.入木三分D.殚精竭虑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该成语属于褒贬误用。
故选:D。
4.(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电影《八角笼中》讲述山区孩子从贫困、改变到奋斗的故事。②通过导演镜头叙事,把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挑战的真实世界。③影片中的集训特写,充分彰显了山区孩子心无旁骛、拼搏精进的体育精神。④故事也激励我们,从小事做起,为提高贫困地区的生活和人们的生存状态做出应有的贡献。
A.①B.②C.③D.④
【解答】①有误,搭配不当,应将“改变"改为“改变命运”;
②有误,成分残缺,应删去“通过";
③正确;
④有误,搭配不当,应删去“和人们的生存状态”。
故选:C。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2分)
5.(12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甲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丙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A.盖竹柏影也盖:遮盖。
B.委而去之委:放弃。
C.军士吏被甲被:同“披”,穿着。
D.介胄之士不拜介胄:这里指披甲戴盔。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其如土石何
B.七里之郭不闻天子之诏
C.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请以军礼见
D.环而攻之而不胜成礼而去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D
天子为动,改容式车。
A.文帝很感动,改变了面容,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B.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亲自推车上前,俯身表达敬意。
C.文帝很感动,一下子改变了脸色,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D.文帝被他感动,表情变得庄重严肃,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
(4)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D
A.选文均有点睛之笔。分别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此真将军"。
B.选文均用对比。甲文苏轼与怀民对比;乙文得道与失道对比;丙文群臣与文帝的反应对比。
C.选文主题各异。甲文传达复杂微妙心境;乙文主张施仁政、得民心;丙文褒扬“真将军”。
D.选文风格各异。甲文恬淡随意,娓娓道来;乙文层层深入,说服力强;丙文生动客观,简洁明快。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有误,盖,大概是。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不同,代词/在“如……何"前面加强反问语气,可译为“又”。
B.相同,助词,的。
C.不同,依靠/用。
D.不同,表转折/表顺承。
故选:B。
(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重点词:天子为动,改容式车。句意:皇上被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
故选:D。
(4)本题考查文章理解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丙文没有生动、明快的特点。
故选:D。
答案:
(1)A
(2)B
(3)D
(4)D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6.(6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神龟虽寿,犹有竟时。(曹操《龟虽寿》)
②晓雾将歇,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请默写杜甫《春望》的首联和颔联,或王维《使至塞上》的颈联和尾联,先写出题目再默写诗句。
【解答】答案:
(1)
①犹有竟时(注意“竟"的写法)
②晓雾将歇(注意“歇”的写法)
③似曾相识燕归来(注意“燕"的写法)
(2)示例一:《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示例二:
《使至塞上》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注意“圆”的写法)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意“萧"的写法)
四、说明文阅读(共10分)
7.(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神舟”和“天舟",怎样一眼就认出?
①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与空间站丝滑对接。看新闻的小伙伴可能会奇怪,前几天不是刚上去一个神舟吗?其实那个是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神舟”和“天舟",一个载人,一个送货。有没有什么技巧,让我们一眼分清楚这俩“舟”呢?
②我们先来介绍一个发射“神舟十六"的运载火箭小部件:逃逸塔。它位于火箭的顶部,高约8米,从远处看像是火箭的避雷针。每次观看发射直播时,都会听到主持人提起它——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便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因此,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而用于送货的天舟则没有这一部件。
③逃逸塔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简单来说,逃逸塔是个微型火箭,一旦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后,如果在低空遇险,它就会直接让航天飞船与火箭断开链接,把宇航员所在的舱室一把拽起,然后借助逃逸塔的动力,快速离开火箭附近,到达安全地带,帮助宇航员脱离险境。
④具体来说,逃逸塔和下面相连的头部整流罩,再加上整流罩里包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共同组成“逃逸飞行器"。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时,航天员半躺在返回舱里。一旦飞船于低空出现意外,航天员并不需要起身跑到哪儿集合,因为根本来不及。这时飞船和火箭会立刻解锁,逃逸塔立马点火,和整流罩一起拽着轨道舱和航天员乘坐的返回舱迅速逃离危险区,而下方的神舟推进舱和长征大火箭在此刻是被完全抛之脑后的。
⑤由逃逸塔和可分离的头部整流罩所组成的逃逸系统,一般作用于火箭发射前三十分钟和发射后两分钟这段时间,这是火箭发射的最初阶段,也是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区间。当火箭高度持续升高,大气更加稀薄,环境相对安全可控时,就不再需要逃逸塔了。
(摘自“国家航天局”资料,2023年6月,有删改)
(1)请结合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向小伙伴介绍载人航天飞船的相关特点。
一眼分辨航天飞船载人还是载货,靠的是有无①逃逸塔。它的作用是:②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
(2)本文第②段画线句如果删去,对文意并无影响,但作者为何要保留呢?请谈谈你的理解。
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
(3)下面这段材料,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放在文中哪一段的后面最恰当?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当我们清楚了解逃逸塔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后,就发现自己收获了一个酷炫技能:看飞船是“神舟”还是“天舟",就看它有没有逃逸塔。现在,我们可以端详着火箭升空照片很内行地说:“这是载人的舟!这是送货的舟!”身边的小伙伴一定会佩服不已。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①结合“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而用于送货的天舟则没有这一部件"可得:逃逸塔。②结合“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便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进行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作用。“逃逸塔是让宇航员放心巡天的‘定心丸’"强调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安全的重要性,突出其作用和意义。把逃逸塔比作“定心丸”,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形象地描绘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在太空巡游中的关键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结构。本文介绍了“神舟"和“天舟”两种航天器的区别,主要从它们是否有逃逸塔这一关键部件进行区分。文章首先介绍了逃逸塔的作用和工作原理,然后解释了为何神舟有逃逸塔而天舟没有。最后,文章指出,通过观察航天器是否有逃逸塔,我们可以轻松地区分出它是“神舟"还是“天舟”。结合材料“当我们清楚了解逃逸塔的功能及工作原理以后"可知应该放在介绍完逃逸塔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之后,也就是文章的结尾。这段材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点明了文章的主题和重点。同时,这段材料也呼应了文章开头的问题,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清晰、简洁的答案。
答案:
(1)①逃逸塔②一旦火箭发射出现意外,它能及时带着航天员逃逸。
(2)作者保留这句话,是为了强调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安全的重要性,突出其作用和意义。同时,这句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描绘了逃逸塔对于宇航员在太空巡游中的关键作用,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3)这段材料放在第⑤段之后最恰当。因为全文已经介绍了“神舟十六”和天舟的不同之处,这段材料是对全文的总结和概括。放在第⑤段之后,可以起到强调和加深印象的作用,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文章的核心内容。
五、作文(共60分)
8.(60分)作文。
昆明的雨,包裹着缅桂花的芬芳;父亲的背影,书写着父爱的芬芳;西北高原的白杨,吐露着奉献的芬芳……在你的记忆中也有一缕芬芳,幸福你的岁月,启迪你的思想,濡染你的性灵,温暖你的时光。
请以“芬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解答】
芬芳
几年前的一个寒假,我咳嗽咳得十分厉害,喉咙咳红了,还伴随着剧烈地疼痛。
从医院出来,刺骨的寒风吹到我脸上,如刀割一般。“咳——咳!”我咳得更厉害了。奶奶见了,赶忙脱下她的外套,给我披上,我感到很是温暖。
回到家,时间已经不早了,餐桌上摆着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菜。我没怎么吃,便走进了卧室,想睡一觉。刚整理好床铺,奶奶就走了进来,手里小心翼翼地拿着一个碗,里面装着一些棕色的液体,那就是我的药。只见她缓缓地走到我得课桌前,轻轻地把碗放在桌上,招呼我过来吃药,等我把药喝完后,她才拿起碗安心离去。
从那以后,每到我早上起床后或是晚上睡觉前,那碗药总会准时出现在我的课桌上。我把药喝完后才肯去做其他事。等我再回到卧室时,那只碗就会变戏法般的不见了。
有一天早上,我起得很早,一看课桌,上面并没有那碗熟悉的药。我满腹狐疑,踮起脚尖悄悄地走到奶奶的卧室门前,轻轻地推开门,奶奶不在。这时,厨房里传来了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我又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推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正在厨房里忙碌,盛满药的碗边放着我的早餐。她正在试着药的温度,用小勺舀着。白茫茫的水气在厨房里飘着。她的头发已经灰白,瘦弱的身躯在厨房里移动着,干枯的手上满是褶皱。我不禁叫了一声:“奶奶!“
奶奶回过头来,看见我,说:“去等下,马上好了!"随即,她端出了药和早餐,放在餐桌上,慈祥地对我说:“快吃吧,小宝贝!”
我端起了盛药的那只碗,把药喝了下去,仔细品味它,在苦中还带着一丝微甜。我的心暖暖的,屋子里仿佛充满了一种甜蜜的气息,即一缕芬芳,是药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
奶奶的爱是那么朴实无华,情真意切,就如花一般甜美。
六、诗歌鉴赏(共4分)
9.(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题龙阳县青草湖
(元)唐温如
西风吹洞庭波,一夜湘君①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注】①湘君:湘水之神。
(1)诗中横线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A.绿
B.老
C.散
(2)本诗的一二句借景写愁,三四句却言梦之美妙,是否矛盾,为什么?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后一句“一夜湘君白发多"意思是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但他故意不用直说,而塑造了一个白发湘君的形象,发人深思。传说湘君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那是够悲切的了。而此时萧瑟之秋景,竟使美丽的湘君一夜间愁成满头银发。这种新奇的构想,更使人可以想象到洞庭秋色是怎样的触目惊心了。客观世界如此,诗人自己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自然尽在不言中了。用“老”字,融情入景,真可谓达到神而化之的地步。
故选:B。
(2)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这是一首极富艺术个性的纪游诗。一、二两句,诗人把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眼前壮阔的自然景色的描绘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以虚幻的神话,传递出真实的感情。“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两句写秋风飒飒而起,广袤无垠的洞庭湖水,泛起层层白波,渺渺茫茫。那景象,与春日中轻漾宁静的碧水比较,给人一种深沉的逝川之感。诗人悲秋之情隐隐而出。诗人的迟暮之感、衰颓之意,尽在不言中。三、四句“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入夜时分,风停了,波静涛息,明亮的银河倒映在湖中。湖边客船上,诗人从白天到晚上,手不释杯,一觞一咏,怡然自乐,终至于醺醺然醉了,睡了。他仿佛觉得自己不是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船舷周围见到的是一片星光灿烂的世界。诗人将梦境写得如此美好,有如童话般地诱人。然而,“此曲只应天上有",梦醒时,留在心上的只是无边的怅惘。一、二句写悲秋,未必不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古代写梦的诗不少,但像这首诗这样清新奇丽而又含蓄丰富,却是并不多见的。据此分析概括即可。
答案:
(1)B
(2)一、二句写悲秋,伴随着生不逢时、有志难伸的感慨;后两句记梦,写出对梦境的留恋,正从反面流露出他在现实中的失意与失望。所以三、四句看似与一、二句情趣各别,内里却是一气贯通、水乳交融的。所以不矛盾。
译文:
秋风劲吹,洞庭湖水似乎衰老了许多,一夜愁思,湘君也应多了白发。醉后忘却了水中的星辰只是倒影,清朗的梦中,我卧在天河上。
七、课外文言文(共12分)
10.(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摩诃池
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隋开皇年间,蜀王杨秀取土筑广子城,因为池。于此建散花楼,池遂声名鹊起。有胡僧见之,曰:“摩诃宫毗罗。”盖梵语呼“摩诃"为大,“宫毗罗”为龙,谓此池广大有龙耳。
唐时韦皋镇蜀,于贞元元年开解玉溪,使之与摩诃池相通。大中七年,节度使白敏中又东为金水河,入成都县城,汇为摩诃池。是时,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湍驶风醒酒,船回雾起堤",杜甫亦尝游至薄暮而忘反。
咸通十一年,南诏①入蜀。西川之民闻蛮寇且至,争走入成都。时成都但有子城,亦无壕,人所占地各不过一席许,雨则戴箕盎②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前蜀高祖王建、王衍相继改摩诃池为龙跃池、宣化池。环湖建宫,延袤十里,穷奢极巧。至宋世,蜀宫后门夷为平陆,明蜀王朱椿填其池为蜀藩正殿。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清初改蜀王府为贡院,至民国初年填平为军政府卫队演武场,摩诃池遂烟消云散矣。
【注释】①南诏,也叫蒙舍诏。唐代中国云南西部六诏(六个称王的部落)之一。因在其他五诏之南,故名。②箕盎:簸箕和木盆。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C
A.池遂声名鹊起鹊:像鹊一样。
B.摩诃池所曾一倍不止矣曾:同“增”,增加。
C.杜甫亦尝游至薄暮薄:与“厚"相对。
D.延袤十里袤:南北的长度。
(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雨则戴箕盎以自庇,又乏水,取摩诃池泥汁,澄而饮之。
②其西南尚有一曲水光,林柯蓊翳,游者寄古思焉。
(3)摩诃池遗址公园一期已开放,拟再现千年美景。本文开篇写“摩诃池之胜景,名噪蜀中千年”,摩诃池之景“胜",具体表现在哪两个方面?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答。
【解答】(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ABD.正确。
C.有误,薄,迫近。
故选:C。
(2)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庇,遮蔽;乏,缺少。句意:下雨时只能用箕盎遮蔽,还缺乏水源,只能取摩诃池的泥汁澄清后饮用。
②重点词:尚,还;蓊翳,草木茂密。句意:那里西南方向还有一片弯曲的水面,树木茂盛,游人寄托古人的思绪。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首先,摩诃池的自然风光壮丽,吸引了众多贤人和百姓前来游览。文中提到“其景蔚为大观,群贤毕至,庶民携游”,说明摩诃池的景色非常迷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愿意到此欣赏美景。其次,摩诃池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改造和利用,每一项变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智慧。文中提到了唐朝韦皋的开解玉溪,大中七年的金水河开挖,以及前蜀高祖和王建的宫殿建设,这些都是摩诃池景色“胜"的体现,因为它不仅仅是自然景观,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综上所述,摩诃池的“胜景”表现在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的丰富多彩两个方面。
答案:
(1)C
(2)①下雨时只能用箕盎遮蔽,还缺乏水源,只能取摩诃池的泥汁澄清后饮用。
②那里西南方向还有一片弯曲的水面,树木茂盛,游人寄托古人的思绪。
(3)首先,摩诃池的自然风光壮丽,吸引了众多贤人和百姓前来游览,说明摩诃池的景色非常迷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愿意到此欣赏美景。其次,文中提到了唐朝韦皋的开解玉溪,大中七年的金水河开挖,以及前蜀高祖和王建的宫殿建设,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综上所述,摩诃池的“胜景"表现在自然风光的壮丽和历史的丰富多彩两个方面。
八、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11.(2分)下面是一位同学阅读《昆虫记》后写给法布尔笔下昆虫的小诗,请根据你的阅读体验,在序号后填上代表昆虫的恰当选项。
①她是体贴入微的妈妈,是制作粪球的巧手匠,还是一位艺术家。
②为什么当妈妈前性情大变?甚至吃掉自己的伴侣。
③前人的寓言迷惑了我的眼,你真实的身份原来是疯狂抢劫犯。
④她是麻醉术高手,动作麻利,立竿见影,瞬间将毒液注入猎物。
A.蚂蚁
B.萤火虫
C.圣甲虫
D.螳螂
①C
②D
③A
④B
【解答】①《昆虫记》中圣甲虫也被称为金龟子,它是最大和最著名的蜣系食粪虫的一种。月牙形顶壳的前有六颗细尖的牙齿,它们不仅是挖掘工具和切割工具,又是插、举、抛、甩粪料中无养分植物纤维的叉子,而且还可以当耧耙,把好吃的东西全都耧过来。圣甲虫一旦把粪球运进地窖中,就日夜不停地吃着。并且后面还不断地排泄,排泄物像一条黑色细线,如同鞋匠的细腊绳!
②《昆虫记》中螳螂是食肉性昆虫,平时吃蝗虫、苍蝇、蚊子、蝶、蛾等害虫,因而是益虫。生性残暴好斗,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交配后母螳螂通常会吃掉公螳螂。
③《昆虫记》中介绍一种红蚂蚁,红蚂蚁是一种既不会找食物,也不会干活的蚂蚁,甚至连放在面前的食物也不会自己吃,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去,红蚂蚁只好用不道德的方法去抢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等到那些黑蚂蚁长大了以后,红蚂蚁就把黑蚂蚁当作奴隶,黑蚂蚁只好把红蚂蚁一生当国王一样伺候,红蚂蚁等黑蚂蚁老了以后就会再去在抢一批黑蚂蚁的幼虫放在家里喂养。
④《昆虫记》中的萤火虫是以吮吸动物的肉为生的,萤火虫最喜欢吮吸的是蜗牛的肉,萤火虫把蜗牛的肉允吸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一个空壳在里面。
答案:
①C②D③A④B
12.(2分)下列对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
B.1936年,斯诺带着好奇和种种疑问,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北,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并搜集到了大量关于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C.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徙"是指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D.“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的他走上前来,用温文尔雅的口气向我打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这个人是朱德。
【解答】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内容分析。
ABC.正确。
D.有误,依据原著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喽,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周恩来”可知题干中提到的人物是“周恩来",选项中“朱德”表述错误;
故选:D。
13.(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消逝的“放学路上"
王开岭
①“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呀,没有学问呀,无脸见爹娘。”30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
②但当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眼前的场景令人惋惜——
③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家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
④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记忆。这支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它几乎是我每天放学路上的喉咙伴奏。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
⑤从前,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在放学路上。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各异、扮相奇特的精彩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是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在孩提时代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几乎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一件有意义的事”“难忘的瞬间",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⑥我庆幸之余,也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
⑦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⑧有位朋友,在儿子6岁时搬了次家,10岁时又搬了次家,原因很简单,又购置了更大的房子。“儿子想不想从前的小朋友?”我问。“不想,哪儿都有小朋友,哪儿小朋友都一样。或许儿子眼里,小朋友是种现象,一种配套设施,一种日光下随你移动的影子,不记名的影子……"朋友尴尬地说。
⑨我有一点失落,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是没有“放学路上”的一代,还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
⑩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30年前,类似的唤声曾无数次在一个个傍晚响起,飘过一条条小巷,飘进我东躲西藏的耳朵里。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
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
面对现代街区和路途,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挂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小呀么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儿歌再次回响我耳边,我想起,此歌生于1944年。
(选自王开岭《古典之殇——纪念原配的世界》,有删改)
(1)请结合全文内容,补写下列表格的空缺处。
事件个人感受
“我”看见小学放学的情景①惋惜
②自己有过“放学路上"的童年庆幸
“我们”谈及常搬家的小孩③失落
④收到“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亲热
(2)文章开头、结尾都引用《读书郎》中的歌词,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
(3)请按要求品析下列句子。
①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就像贵重的行李。(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传统老街上,一个贪玩的孩子每天都会遭遇这样的通缉,除了家长,街坊邻居和小伙伴也会帮着捉拿。(从用词角度赏析)
(4)请从内容和情感角度,探究文章标题“消逝的‘放学路上’”的意蕴。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作者情感梳理概括。
①根据“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可得:惋惜。
②根据“如果说我们那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温室童年、会所童年、玩具童年了”可得:自己有过“放学路上"的童年。
③根据“我有一点失落,如今的孩子——尤其是大城市的孩子,不仅是没有‘放学路上’的一代,还是没有‘发小’的一代,没有老街生活的一代,没有街坊和故园的一代”可得:失落。
④根据“那天,忽然收到一条短信:‘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我愣了,以为恶作剧。可很快,我对它亲热起来"可得:收到“王开岭,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的短信。
(2)本题考查引用诗歌作用分。
本文开头用《读书郎》的儿歌引入,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放学路上"内容的描述;内容上,童真熟悉的儿歌吸弓|读者的阅读兴趣,“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与当今“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的放学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并引发读者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棕、藤、草制品项目提案报告模板
- 求职信自荐信模板五篇
- 2025年TFT系列偏光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新型贵金属催化剂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板
- 大国工匠观后感400字
- 初中数学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 教师上半年工作总结5篇范文
- 试用期个人工作表现和总结5篇
- 产品质量承诺书15篇
- 2022年公司圣诞节活动的策划方案
- 软件工程填空题(18套试题与答案)
- 数据库课程设计-教材购销管理系统
- 动机式访谈法:改变从激发内心开始
- 旁站记录新表(脚手架拆除)
- Web前端框架应用之微商城项目教学介绍课件
- 如何降低住院病人压疮的发生率PDCA-任亮亮
- 教育学 (202220232)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单位红头文件模板(各类通知、任命通知公函红头文件)
- 精神压力分析系统心率变异分析系统-健康管理师团队课件
- 正说藏传佛教课件
- 物业承接查验移交资料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